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相關作文20篇

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5字

“呼呼呼——”秋風猛烈地颳著,一片片金黃色的樹葉漂落了,許多人都拖兒帶女,帶著一些物品準備返鄉。大街上熱熱鬧鬧的,有的人在採買生活必需品,忙著討價還價;有的人陪著孩子在買些小玩意,正在挑挑揀揀;有的人在往馬車上搬執行李,一家子準備出城。

客居洛陽城裡的張籍卻感到寂寞無比,只有那嬌豔的菊花在這令人傷感的季節給他一點點的安慰。“哎,我已經第二次被貶官了,而且這麼久都沒有見到親人了!哎!”張籍自嘆一聲,從衣櫃裡找出了自己臨走時母親給他縫的棉襖。

他看著看著就想起了他年邁的母親,於是他就走到書桌前,快速地拿起筆在紙上寫道:“母親,您的身體可好?天氣漸冷,平日裡要注意多穿衣服,不要著涼了。家裡的收成還好吧?……”張籍有許多話想寫,卻又不知道從何處寫起,彷彿落筆千斤。

終於寫完了,他把信摺好放入信封,叫門房叫來捎信人。可是他又怕剛才寫得太快、太匆忙,沒有說完心中想說的千言萬語。於是他又把人叫住,拆開自己的信,端詳了一會後又拿起筆繼續寫了下去。“兒長期獨自生活,有很多話想對母親傾訴,借這封信,我就把想說的話都寫了吧!”

又是一炷香的功夫,張籍終於寫完了,他這才把信又給了捎信人,目送著捎信人,只見他越行越遠……

村居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篇2

續寫改寫 ,771字

陽光灑在大地,花草樹木晒著日光浴,蝴蝶翩翩起舞……

辛棄疾邊走邊欣賞風景,突然,一條清澈的小溪出現在面前,他就沿著小溪走啊走……一間小屋裡,傳出一對老夫婦的談話:“哎,老伴兒,咱大兒子怎麼這麼勤快?天沒亮就去豆田裡鋤草啦!”“可不嘛,二兒子也沒閒著呢!就不知道小兒子在幹嘛……”

辛棄疾聽了,微微一笑,繼續沿著小溪走。那個戴著草帽,賣力鋤草的應該就是這家大兒子吧。太陽當頭,帽子應該也被烤得火燙吧,衣服溼噠噠的,每掄起一次鋤頭,都有閃光的汗水從他臉上、胳膊上甩出去,而他就像沒看見一樣,鋤頭一刻也沒停。

“真是個好孩子!”辛棄疾點著頭,繼續往前走。又一個人闖入了他的視線。是個比大兒子小几歲的男孩,正在編織雞籠。藤草在他手裡扭來扭去,都沒怎麼看清楚,一個雞籠就出現在眼前。這手藝可真不錯!

“嘻嘻,真好吃!”辛棄疾順著聲音望去,是個七八歲的小孩,肯定是小兒子啦。他正躺著把一顆蓮子拋到空中,用嘴接住。那孩子看到了辛棄疾,坐起身來:“叔叔,給你一顆吃!”辛棄疾看著小兒子的眼睛,充滿了純淨與真誠,就笑眯眯地結果了蓮子。

不知不覺,太陽快要落山了,小兒子拍拍灰塵,飛奔回屋:“阿爹!阿孃!快看!”結果沒看到門檻,絆倒了。“唉,怎麼這麼不小心。”老夫婦不約而同地說。不一會兒,茅屋裡又傳來了陣陣笑聲……

辛棄疾迎著夕陽的餘暉往回走,這一趟溪邊之行讓他收穫了許多安靜美好,一首《清平樂·村居》浮現在腦海,他不由加快了腳步……

天淨沙秋思改寫成散文 篇3

續寫改寫 ,2031字

【篇一:天淨沙秋思改寫成散文】

一輪落日攜著一抹黯淡的雲霞,悄然無聲地向西山走去,幾座簡陋的小茅屋錯落在河邊,無聲,也無生氣。一縷輕煙不知何時升了起來,在夕陽的餘暉中落寞孤單地變淡、變淡。“我”順著枯樹粗糙的枝幹往上看,蕭瑟的秋風中,枝頭上一隻披著黑羽的鳥—烏鴉,正一動不動地盯著遠方,一片葉子懸在它腳下的枝上,在風中搖搖欲墜,一絲寒意爬上鼻尖。

秋,靜得叫人發慌。

“咔—”一聲低沉的叫聲愈來愈近,一片影子投在了地上—是雁。“我”目送它在遠方消失,腦海中不斷喚起它撲稜稜羽翼,捎來的一點生氣。

青翠的山川,被最後一抹光映得如翡翠般,碧綠的水則泛著鮮豔的波光。心中頓時豁然開朗—

秋,並不僅僅是孤寂的,而豐富的色彩才是它的代言詞。

再細看履邊似穿著水晶的草(結霜了),地上不起眼卻每一片都精緻無比的楓葉與傲著冷風綻開笑顏的菊花。每一個都是秋的精靈,每一個都富有秋的色彩。秋霜的白,楓葉的紅,菊花的黃,還有那山的青,水的綠,都豐富多彩。

秋,美得令人心醉。

【篇二:天淨沙秋思改寫成散文】

秋意瑟瑟。

小村裡杳無人煙,歷經蒼桑的木門被風吹著,發出了“吱嘎,吱嘎”的聲響。沒有人煙,沒有牛馬,也沒有生機。

日,落了。鮮紅的顏色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盡的黑暗。一天又過去了。

殘留的晚霞拋灑在水面上。血紅的映在房子上,卻分明地,在淡去……

灰色的輕煙升起。如霧,如雲,如夢。只有那麼薄,那麼薄,飄到很遠。院裡,有一顆古木,層次分明,秋風吹過,幾片黃葉飛落,古木顯得更加蒼老了。摸著樹幹,感受它受盡的蒼桑,“呼呼---”秋風吹過古木上最後一片葉子在梢頭搖晃著,晃著……晃著……似落非落。心裡的淒涼不由得又增加了幾分。

“嘎,嘎”抬眼望去,幾隻烏鴉站在枝頭上,向這個地方叫著,哭訴著,訴說著無盡的悲涼。下面正是那最後一片樹葉。烏鴉振動著樹枝,終於,樹葉抵不住搖晃,飛落下來,飄走了。目送它遠去,寒意湧上心頭。

忽然,一個影子從水面上掠過,勇敢地撲上去,烏鴉一驚,飛去了。它才滿意地飛落到地面上。我這才看清,喲!是隻大雁哩!它的來到,使這個地方顯得有生氣了。

我眺望遠方,遠處青雲圍繞著青山,青山似乎頂著天穹。雲霧繞在山頂,如夢,似霞,似雲。青的,碧的,綠的。閉上眼,靜靜感受這朦朧的寂靜。河面閃著波光,綠的耀眼。波光粼粼,好看極了。近處,草滿山遍野,瑩白的,露水粘在了葉尖兒上,閃著瑩光。楓葉鋪滿了小園,紅的,引得花朵也競相開放,散發著清香,在太陽底下閃著耀眼的金光。

秋,也不再蕭瑟。因為,這也是一個絢麗的世界。

【篇三:天淨沙秋思改寫成散文】

秋。

來到了一座孤寂的小村莊裡。斗大的太陽漸漸消失光彩,從滿是岩石的山頂上沉下,天邊只留下一抹殘存的晚霞。屈指可數的房屋上騰起了縷縷白煙,腳下是長滿清苔的鵝卵石小路。稻穀成熟不收,農作物甚至爛了也不收。稻穀一旁的樹上,粗糙的樹皮已經佈滿瞭如同老人皺紋般的裂痕。一群烏鴉躲在老樹上瑟瑟發抖著。

唉,從哪兒可以看得出,這個村莊有人居住呢?

在霞光中,一行大雁從雲霄中悠然飛起,富有生命力的叫聲劃破秋的天空。

不禁詫異,朝遠處看去。

遠處,從頭到底都由蒼黑岩石組成的山,粗獷,冷峻。山旁,環繞著碧綠之小河。山,樹之倒影在這河中,隨著河的波紋在水中盪漾。

河旁的草枯黃得發白,火紅的楓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晃,不時有些楓葉飄飄灑灑地落到地上,花兒也隨之盛開,雖說不出這是什麼花,但開出來時,卻彷彿是一團煙火,散發出淡淡芬芳。

好一幅色彩絢麗之秋景圖。

【篇四:天淨沙秋思改寫成散文】

遠處,空虛的村莊零零散散,散落在四周。只有幾座已經破舊的不能再破舊的房屋,勉強撐起了腰。屋頂長了青苔,佈滿了可怕的蜘蛛網,沒有熱鬧的趕集聲,沒有人們的喧鬧聲……什麼,都沒有。嫋嫋的薄煙在那落到山頭的太陽前閃過,消失了。只留下一片淡淡的,寂寞的晚霞,將村莊照亮。清淡的光交織上樹梢,蒼老的樹垂下了頭。枯黃,發焦的葉子使人心碎,一切都是那麼寧靜,只有幾隻烏鴉站在樹梢,眺望遠方,悲傷地鳴叫著,四周都回蕩著齊唱的悲歌。

突如其來的一陣陣鳥鳴在天空中響起,大雁伸展著長如蒲扇的雙翅,快速地在天空中掠過。幾絲暖意湧上心頭。暖了村,暖了樹,還暖了霞。清風襲來,一抖,樹枝顫動,“沙沙—沙沙—”葉上的露珠滴落,發出“叮咚”聲,似鋼琴的音鍵中傳出音符。

雲霧如紗,如海,如詩,如畫,深深地映在心頭。將山迷漫,扶出淡青,畫出雄偉,凝出色彩。流水潺潺,將山托出。山映水,水綠;水映山,山動。魚兒跳躍,“啪—啪—”甩尾巴,機靈地一轉身,向太陽游去。湖旁蘆葦彎腰,水泛起層層漣漪,波漾蕩垂,在陽光下金光閃閃,清可見底。霧罩草,草……白了,白得如雪,如冰。將身一斜,“沙”,一聲,彈奏出無字的歌謠。楓葉,如火,似果,鋪成一條紅路。一腳,發出悅耳的聲音,引得路邊一朵朵菊花競相開放。

所見改寫一個小故事 篇4

續寫改寫 ,646字

驕陽似火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一個小牧童光著小腳走出去大聲叫道:“啊!這地面可真燙呀!”這時,他看見家裡的老黃牛,便戴了一頂草帽,騎上老黃出了村子。

走在林陰大道上,牧童非常開心,黃牛也歡快的搖擺著尾巴。牧童歡快地唱著歌兒,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到蕩,柳條隨風飄動,蟬聽見了牧童的歌聲也“吱一吱一吱”的叫起來了。

牧童聽見了叫聲,心想,是誰在這裡叫呀?牧童聞聲而去,聲音越來越近。忽然聽出是蟬在叫,他便小心翼翼地從牛背上下來,悄悄地靠近一棵歪脖樹下。牧童一邊用耳朵去聽,一邊抬頭往上看,他發現蟬在他頭上幾十釐米的樹洞裡,跳了幾跳,都沒碰到哪個樹洞。

他看了看對黃牛說:“你只要讓我站在你的頭上,我不僅給你休一天假,還讓你吃上等的草料,喝最清的水。”黃牛聽了“哞哞”叫,像在說:“你說話一定要算數。”黃牛低下頭讓牧童站了上去。黃牛把頭抬起,牧童用手去捉,蟬被捉住了。牧童讓黃牛去喝最清的水,回到家後給黃牛吃上等的草料。

回到家,牧童把蟬罩在碗裡,往鍋裡放油,再往下面添點柴火,準備油炸蟬,因為他早就聽隔壁的小牛說,油炸蟬有多好吃。

碗裡的蟬在“吱吱吱”的叫著,發出求救訊號,突然幾十支蟬都飛了進來。牧童高興壞了,他用手一隻一隻地捉,捉了一盤子,把他們全倒進油鍋裡,油鍋發出“啪啪啪”的聲響。

牧童用勺子撈出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五年級秋思改寫成故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7字

不知不覺,秋便來了,一片片飄零的枯葉,似蝶在大樹下飛舞,旋轉,似有許多不捨。可是,它的生命終究是要逝去了。

洛陽城中,秋風一陣陣襲來,我迎著風站在街口,望著街上三三兩兩結伴走過的行人,不禁想起了那些還在戰場上的親人,想起我遠在故鄉的二老。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有好久沒有收到他們的來信,我的心裡裝滿了憂愁,只希望他們是平安的。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大手牽著我,使我情不自禁走進市場。市場裡熙熙攘攘,卻沒有我相識的人,我搖頭嘆息,回頭離開。沒有料到,這當兒,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暗暗思忖:這太像我的鄉鄰二狗的聲音了。可是,現在,他在遙遠的家鄉,我們相隔了千山萬水,又怎麼可能在這裡遇見?

我回頭去看,不由得欣喜地叫喊出來:“二狗!”

二狗看見我,也驚喜地過來,“張籍,你怎麼在這裡?”

我顧不得回答他,急忙問他我家裡的狀況:“我家裡怎麼樣,家父家母可都還好?”“好得很,對了,你好多年沒回家,什麼時候回去看看?”“唉,這可說不定,眼下我還動身不得……你看,你能不能幫我帶一封家書?”“那有什麼,不過要抓緊,約好的時辰就要到了,我馬上要回去了。”

聽了他的話,我飛一般地奔回客舍,倒好墨,拿起筆,千頭萬緒湧上心頭,竟不知如何下筆,筆未落下,眼淚先落。過了許久,一封家書才寫好。我跑回市場,小心翼翼地將書信交給二狗,再三跟他說我在異鄉一切都好,讓家人不要惦記,不久之後,我定會返回家鄉,侍奉雙親。

二狗準備好行李,就要走了,我忽然又想到些必須說的話,剛才遺漏了,於是叫住了他,開啟信封又添了幾句,並千叮萬囑二狗一定要及時把信送到我家裡。

秋風真是涼啊,我就一直站在這涼涼的秋風裡,望著二狗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看不見……

天淨沙秋思改寫小短文 篇6

續寫改寫 ,1088字

【天淨沙秋思改寫】

張欣怡

夕陽的餘暉伴隨著一串悠長的腳步,身旁的景物被鍍上了一層薄金。此時正值深秋,枯敗的老樹和枯藤,也無疑給這樣的寒秋添加了一份蕭冷的氣氛。

窄而長的古道旁,一位年輕人正慢慢走來,他身後跟隨著一匹手瘦馬,步履蹣跚,滿身泥濘。黃沙漫天,微抬起頭,沙塵便直撲臉上,風一道道刮過,猶如刀割,臉被颳得通紅,卻也尋不著健康的顏色。只有眼中才會偶爾閃出瞬間的光彩,卻又立馬暗了下去。

又是一陣涼風掠過潺潺流水,帶來無限柔意。年輕人近去,似要洗去那纖塵,卻洗不去那滿臉的倦意。立於小何之上是一座小橋,水流‘叮咚’從其下流過。

年輕人騎上馬,瘦馬走得緩慢,可以讓他欣賞景色,近處,坐落著一個小村莊,炊煙裊裊,男女老少,其樂融融,孩子們的嬉鬧,大人們的談笑風生,如此刺耳。

此時,天已盡黃昏,夕陽漸欲落山,把最後幾道紅光灑向大地。隨後,星星爬上了天空,好似也化為了繁星溶於夜空,遊子之心,情歸何處。

【天淨沙秋思改寫】

王沛涵

秋風蕭瑟處,幾根乾枯的藤蔓纏繞著一棵千年古樹,老樹在風中顫抖,黃葉紛紛飄落,而稀少的葉片並沒有讓它顯得孤獨,因為有枯藤纏繞著它,一隻歸巢的烏鴉停歇在枯樹幹上哀哀的鳴叫,沒有幾隻烏鴉棲息在枯樹幹上,昏昏然然是否也感知了幾許淒涼,世人永遠淒涼的秋風走過場,眼前這一幕,甚至荒涼瘋狂,詩人不僅留住了憤世之情,對現實的不滿,我滿腹飽學,卻無所用之。

無奈,繼續在荒涼的古道上前行,走過小橋,抬起頭,忽然看見一戶人家煙囪升起裊裊炊煙。一片安靜祥和的景象。而這些都不屬於我。橋的那邊不是我的去處,幾戶人家沒有我的歸處,我有的,只有浪跡天涯。

秋風依然蕭瑟,疲憊的瘦馬還在馱著詩人在異鄉的寒冷中,蕭瑟的秋風裡躊躇而行。

夕陽西下,給大地披上了一片金黃,但等待他的卻是漫漫長夜,還是要繼續漂泊,繼續流浪,詩人仰望著遠在天邊的故鄉,不盡感嘆:“在外漂泊數載,未回過家鄉,怎能不思念?並非無家可歸,而是有家難歸。

【天淨沙秋思改寫】

張紫涵

天色漸晚,黃昏暈染了天際。已是深秋,秋風瑟瑟,下過了幾場秋雨,似乎一切都變得寂靜了。一群烏鴉落在了枯藤纏繞在老樹上,發出了淒厲的哀鳴,打破了這黃昏的寂靜,又為這淒冷深秋增加了一絲悲傷。

村中古樸的小橋下溪水潺潺,沖刷在已經佈滿了青苔的石頭上。小橋邊的人家炊煙裊裊,泛著點點幽光。放眼望去,古道上有一匹矮馬踩著溼嗒嗒的落葉,頂著西風緩慢向前。

夕陽漸漸落下,失去了原來的紅潤,從西邊落下。天上露出了星辰,溪水也變得寧靜而又平緩,在淒冷的夜色裡,河上漂泊著一艘小舟順水而下,船上的人手裡拿了一盞明燈,也不知道接下來要漂泊到何處。

秋思改寫 篇7

續寫改寫 ,415字

洛陽城中已是深秋,天剛矇矇亮,只見一位青年手握一支玉笛正呆呆地望著路邊一潭冰冷的湖水。這位青年準備進京趕考,名叫張籍。

張籍文才出眾,卻因沒有買通主考官而名落孫山。他進京已經兩月有餘,十分思念家鄉,卻又因榜上無名而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路邊的酒樓上忽然傳出一陣琵琶聲,遠遠望去,原來是一位姑娘正在彈一首曲子。那琴聲很是淒涼。張籍聞聲望望周圍,樹葉枯黃,潭水冰冷,風吹得落葉和塵土漫天飛揚,淒冷無比!想想自己的故鄉此時正是花紅柳綠,春意融融,不禁拿起玉笛吹了一首思鄉曲。這時,張籍的同窗好友策馬奔來,原來他是讓張籍回故鄉看看。張籍聽後無奈地搖搖頭。

夜晚,他趁著酒意寫了一封家書,未寫完,淚,已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第二天,張籍託自己的故友捎封家書回去,卻在故人即將出發之際,急忙拆開檢視,生怕千言萬語無法把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

於是,“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家喻戶曉的詩就這樣作成了。

秋思改寫 篇8

續寫改寫 ,353字

秋天到了,洛陽城裡的葉子紛紛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天上的大雁們正急匆匆地趕到南方去避寒。

我漫步在江邊路上,迷人的桂花香讓我不禁感慨萬千,十年前的我正是因為戰亂而離家出走,想起這些,我飛快地往宿舍奔跑過去。回到宿舍,我急忙拿出筆墨紙硯想寫封信給家裡。拿起筆的一瞬間,我思緒萬千,卻不知從何下筆。

過了好久,我終於把這封長長的家信給寫完了。正當我放下筆時,一陣“喔喔喔”的公雞打鳴聲傳進了我的耳朵,啊,原來天亮了。

我走出門想找一個捎信的人,正巧,在昨天走過的江邊路上,我碰到了一個故鄉的朋友,他要去往家鄉。一番寒暄後,我讓他幫忙捎信,他爽快的答應了。

當我把信給他的一剎那,又覺得有些話沒說完,便又開啟信封看了看,確認無誤後才把信交給他。

此時,陪伴我的只有身體—我的魂早已隨著那封信飛向故鄉……

秋思改寫 篇9

續寫改寫 ,656字

秋天來了,昨晚下了一場霜,我又添了一件衣服,望著窗外,發黃的小草低著頭,大樹上,時不時有一片葉子孤零零地落下來;枝頭上,只有烏鴉在有氣無力的叫喚著。

我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心裡想道:秋來了,秋來了,久違的捎信人也來了。從上次寫信回去又過了很長時間啦。不知道家裡人還好不?

寫什麼呢?我用手託著下巴,認真的想著,我想起了我的妻子、孩子、母親……想到他們,一絲絲甜蜜、一縷縷憂傷、一陣陣酸楚、一絲絲苦澀湧上心頭,形成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那美麗的妻子,她幾乎沒有休息過,總是在洗衣、掃地、做飯,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她全包了下來,白天還得忙地裡、田裡。自從有了孩子,又得替孩子操勞,每天晚上不曾睡覺的照看著孩子。真的辛苦了,你!

想著妻子,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孩子,我出門時,孩子還在妻子的懷裡哇哇大哭,真想看著他那可愛的樣子和他咿呀稚嫩的童聲。真想知道他會叫“爸爸”了嗎?是先會叫“爸爸”還是先會叫“媽媽”呢?是像我還是像妻子?他笑起來一定和燦爛吧。

寫著寫著,我便想起了母親,我出門時,得的那場大病也不知道痊癒了沒有?

寫完老婆、孩子、母親,我感覺該寫的都已經寫了,該問的也都已經問了。我小心翼翼的封好信遞給捎信人:“路上小心,請一定要送到我家人手裡”。

“沒問題!”捎信人接過信,急匆匆地轉身要走。

看著捎信人轉身離去的背影,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浮現眼前,我出門前曾託人給我弟弟託付了一門親事,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等等,等等”,我急匆匆的跑到捎信人跟前,拿過信。

“嘶……”剛封好的信又被我拆開了。

《秋思》改寫 篇10

續寫改寫 ,320字

秋風掠過湖邊的柳樹,飛雪般的柳絮漫天飛舞;秋風吹過薑黃的小草,小草彎下了腰;秋風穿過我的窗前,窗外時不時落下幾片黃葉。此時的我,在遠離家鄉的洛陽城,我沒有心情欣賞窗外美麗的秋景,一股思鄉之情湧上心頭。

我想離開洛陽城,親自回家一趟,卻沒有辦法;我想找人捎口信,又怕捎口信之人不能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我思前想後,決定寫一封信。於是,我寫了父母,家人,家鄉的父老鄉親,還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我的問候,真是說也說不完呀。

捎信的人快要出發了,我剛轉身想進屋,可又想到信會不會寫得不夠完善。於是,我出門叫住捎信人,把信重新開啟,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才緩緩地交給捎信人。這真是: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