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相關作文20篇

春節祭祖 篇1

高一作文 ,996字

還未到大年三十,四處便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各家各戶門上都貼上了火紅的對聯,就連小區門口也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而此時的我,卻坐在返回老家的客車舒適的車廂內,聽著輕鬆的音樂,暢想我未知的新年。

回家的路上,爺爺打來電話,他神祕地告訴我:“這次過年,我會帶你和趙檬一起去祭祖,以後等我老了,走不動了,就靠你們了。”我不明白“祭祖”到底是要幹什麼?為什麼要我們來繼承爺爺的“衣缽”?帶著滿腹疑問,我回到了老家。

終於到了過年這一天,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氣洋洋地開始準備,而我也終於找到機會向爺爺詢問祭祖的事,在我的追問下,爺爺終於開了金口。原來,祭祖是農村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動,專在過年時舉行,分為兩個部分,即“祭祖宗”和“拜神”。爺爺講完後,我和弟弟就帶上四掛鞭炮,一大疊紙和一些香上山了,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我們虔誠地燒香、燒紙並跪地叩頭。離開時還放了一掛鞭炮,意思是告訴祖宗後人來祭拜了。天空飄著紛紛揚揚的大雪,我和弟弟完成儀式的時候,都凍得手腳冰涼,但心中卻充滿神聖和虔誠的敬意:所謂“祭祖宗”,不過是一種儀式,重要的是告訴人們不要忘根啊!站在風中,我忽然覺得心裡很溫暖,很溫暖。

回到家裡,滿屋飄著肉香,我好奇地將頭伸到鍋邊一看,原來煮著豬頭。一會兒,只見爺爺拿過一個洋瓷盆,把豬頭裝好,並給豬嘴裡咬上豬尾巴,把一雙筷子插在豬頭上,我恍然大悟:“爺爺,這是不是表示‘有頭有尾’呢?”爺爺笑著點點頭。

“拜神”儀式開始了。首先要拜家神,大堂上放著一尊莊嚴的家神像,爺爺將豬頭放在供桌上,然後點燃三炷香,虔誠地拜三拜以後,便將香插在神像前,隨後爺爺吩咐我和弟弟各點燃一支蠟燭,立在神像兩旁。拜完家神,爺爺端起豬頭,我和弟弟拿上香和紙,我們祖孫三人又分別到了大門、豬牛圈、灶、水井、路邊和菜園等地燃香參拜。爺爺邊告訴我們,拜大門是在拜門神,在灶、路邊是拜灶神和路神,在豬牛圈、雞圈求的是六畜興旺,在水井邊拜的是一年四季有水喝……

每到一處,我和弟弟都認真地燒香參拜。就在拜完路神回身之際,我看到爺爺溫和的目光,他站在雪地裡,眉發上都落了不少雪—他在微笑!爺爺額上的皺紋顯得更深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望著我和弟弟爺爺笑了,笑得那樣欣慰。

年過完了,每每想起爺爺的笑容,我的心都會為之一顫。我想,除了那溫暖的笑容,我更不會忘記的,是過年的祭祖,它不單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要我們記住自己的根。

清明祭祖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0字

又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便開車帶著我和爺爺去農村給祖父、祖母和祖先們掃墓。一路上,春寒料峭,遠遠望去,路邊的小草、大樹,綠得充滿生機,還不時掠過一束束桃花,但我卻無心欣賞,心中飄蕩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們來到我們張氏家族的墳山,這裡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先人們都在這小山坡上安靜的長眠。爸爸從車上拿出一捆花花綠綠的紙花和紙錢,爺爺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爺爺首先來到祖母的墳前點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淚水也在眼眶裡打轉;爸爸把紙花小心翼翼地掛在竹竿上,然後深深的插在墳堆上,風兒吹過紙花,隨風擺動,好像在為祖母跳著一支悲傷的舞,突然爺爺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這聲音打破山野的寧靜,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接著,又是一陣噼噼啪啪聲,煙霧瀰漫,火焰熊熊,整個墳場熱鬧起來了,只見每家每戶都在各自的祖墳上,扎紙花,燒紙錢。他們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寄託著對祖先的感恩之心。

掃完墓,回家的路上,我彷彿看到了祖母那燦爛的笑容,還撫摸著我的頭說:“只要你認真學習,鍛鍊好身體,我也就放心了……。”

清明祭祖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全家去老家陳集祭祖。

一早,我們乘車去老家。車子開上城南新區北京路、上海路,兩旁高樓林立,新植的櫻花笑臉綻放,隨風起舞,紅葉石楠球紅得像一團團火焰,銀杏樹陣像等待首長檢閱的儀仗隊,金沙湖碧波盪漾,阜寧新區真美!我們一行在車上談笑風生,很快就到了陳集。

老家後面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綠色農田,風徐徐吹過,田裡頓時湧起陣陣麥浪。信步前行,“春風花草香”,路兩旁金黃的油菜花輕輕搖曳著,放出陣陣清香。路邊的小野花,五彩繽紛,藍的、紅的、綠的、紫的……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回想冬天的冰封大地、萬物蕭條,這像是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又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美好的新開端。

匆匆吃過午飯,爸爸招呼我們去祭掃。到了墓地,我的心情沉重起來,不由地勾起對已故親人的縷縷思念。時間無情地流逝,我親愛的爺爺也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唉,我想您了,爺爺!真希望您還在我的身邊,帶我去買玩具,陪我放煙花,笑吟吟地接我放學。

祭掃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多了一份沉重。高興的是欣賞到了春天的美景,悲痛的是已故的親人不能復生。又一年清明過去了,在緬懷過去的同時,我們又對未來充滿希望—愛護自己,珍惜生命,不要虛度美好的人生。

清明祭祖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0字

清明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們和幾位親戚一起去祭拜祖先。

這天,天氣陰沉,我們踩著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扶著樹枝一步一步地艱難走上山頂,累得我氣喘吁吁。到了山頂,我們穿過一條稻草路,再進到一條只能容下一人寬度的叢林小道,蜿蜒曲折,就來到了墳墓旁。

開始掃墓了,一位親戚把一根木棍使勁插到墳土裡,木棍上面卷著五彩斑斕綵帶似的東西,另一位把一封紅紅的鞭炮拉長,認真細緻地鋪在墳上,爸爸用打火機點燃兩根鮮紅的蠟燭,小心翼翼地分別插在墳前墓碑兩旁的小洞裡。接著,開始燒紙錢,爸爸先把土黃的紙錢放在蠟燭上點燃,第一張燒著後,大家接二連三地扔紙錢,由於紙錢很厚,燃燒的同時不時冒出嫋嫋青煙。燒了一段時間,有人點燃了鞭炮,鞭炮在墳上劈里啪啦地響起來,不時有鞭炮在空中跳躍,其中還有一顆跳到了我的臉上,哎喲!好疼!一個哥哥用手一把把我抱住。鞭炮似乎放了很久,停下後,爺爺在鞭炮的薄薄青煙中,虔誠地對著墳墓說了他對我們在場所有人的期望,希望祖先保佑。然後,讓我們所有人五指併攏,放在胸口,對著墳墓中的祖先,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最後,爺爺講了許多關於這位祖先的勵志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

我想,我一定要向祖先學習,努力讀書,不辜負爺爺的希望,我相信祖先也會保佑我的。

清明掃墓祭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要回老家去祭拜外婆和已經不在的祖先們。

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雞,水果,糖,鞭炮,香和許許多多的紙錢。我媽媽的老家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山區裡。我們從柳州開車回去差不多要兩個小時才到家。我們開始掃墓。大人們先用鋤頭把墳前的雜草清理,不一會兒,他們就把祖先的“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打掃完過後,大人擺上了雞,水果,糖和酒祭給列祖列宗們。接著大人用剛剛清理的雜草來點火燒香,長輩們都在每個墳前講續每位祖先的故事:沒有這些祖先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感恩的鞠躬祭拜祖先,拜完了,姨媽站在墳前,嘴裡唸唸有詞。我頓時想起了我三四歲是回外婆家的情景,每次回到外婆家樓下就用那吐音還不清楚的口音大聲喊道:“外婆,開(dai)門(meng)呀!”外婆立刻在樓上回應:“哎,來啦來啦,我的乖孫女回來啦!”我想著想著,好想念外婆。燒完香要等祖先吃飽了再燒紙錢,我從旁邊拿起一根棒子,像炒菜一樣撈正在燒的紙錢。因為我們撈的給它燃快一點,要不然我們走後這還沒燒完,太危險了!“砰—啪!”山谷中響起了響亮的炮鳴聲。原來呀,是爸爸在放鞭炮呢!

我們從山上回家一路上風景美極了!山清水秀,綠樹成陰。我們在路邊摘野菜、野果……還在河裡抓魚、蝦子和螃蟹。一路上,我們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這次回鄉祭祖讓我學會了家鄉的名族風俗,等長大以後我也像爸爸媽媽一樣:將家鄉的清明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祭祖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63字

在我們的老家,除夕之夜吃團圓飯之前,我們都要去祭拜已經過世的親人,只有讓他們先吃到年夜飯我們才能吃團圓飯。

今年的除夕,爺爺、爸爸和我帶著豐盛的食物,往先人安息的山上走去,可是天空中的雪花才剛剛停止,滿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路都已經被大雪封鎖,爺爺在前面開道,我走在中間,爸爸走在後面,我們踩著厚厚的積雪,穿過茂盛的小樹林,艱難地向山頂攀登,幾次我都準備打退堂鼓,可心裡在想,我的太公、太奶奶和奶奶她們吃不到今年的年夜飯一定會很不開心的。於是我又給自己鼓勵加油,我一定要把這些好吃的食物送到他們的面前,讓他們也能過一個開心快樂的新年。

我們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終於到達目的地了,當我把所有的食物全擺放在先人們的面前,我心裡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我在先祖面前默默地許著心願:祝願我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幸福安康!開心快樂!

回家過年之——初一祭祖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3字

“走了,可可,該是去祭祖的時間了!”爸爸叫我。

在農村裡,初一,是去祭祖的日子。一早,我們拿上許多寫了字的黃紙、一些帶黃紙的竹竿,還有鞭炮;然後步行來到一個離家不遠的地方。爸爸介紹說,那兒就是我們祖墳所在的地方。

爸爸還告訴我,小時候,女性是不能上墳的;現在雖然好了,我能上墳了,也能把我的全名留在家譜裡了,但媽媽還是不能上墳。在家譜裡,也只能叫章氏,農村裡,男尊女卑真明顯!

這個地方,到處都是鞭炮的聲音,再加上早上有霧,根本看不見前面的路,整個人被浸在乳白色的霧裡,感覺自己的眼睛好像被矇住了。

終於到了,爸爸遞給我一個一根帶黃紙的竹竿,對我說道:“把這個插到墳的前面。”這下我可納悶了:這個為什麼要插到這呢?難道祖宗在天堂裡面還要拿這個練武藝嗎?

燒完紙錢,開始放鞭炮。“乒乒乓乓”一陣後,我以為好了,轉身就想走,誰知道,這裡放完鞭炮還要拜一拜的。我走回來,認認真真地拜了三拜,老家的習慣跟城市裡的差別太大了!

希望祖宗們在天堂裡都好,也希望農村以後越來越開明,不會再有性別歧視。

清明祭祖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9字

農曆的2月20日是個不同的日子,它就是掃墓、緬懷祖先的清明節。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準備準備。然後我們拿著一把柴刀、一捆爆竹、兩瓶除草劑兩垛紙錢和幾柱香去掃墓了,可是媽媽沒去。

第一站是爺爺的墓,爺爺在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時就離開了,到了親爺爺的墓前,爸爸提起柴刀開始清理周圍的雜草,我則在一旁起錢紙。起完了,我看見墓上有不少落葉,正好旁邊有幾顆被爸爸砍下的茅草,於是把它們捆起來,當掃把使用,來清掃落葉,還挺好用的。落葉掃光了,雜草也清理了許多,我看到幕上也長了許多雜草便徒手去扯草。遇到落葉粘在蜘蛛網上,我就用“掃把”去掃。最後噴了除草劑後,算是掃乾淨了。

然後才是燒錢紙。爸爸把錢紙引燃,然後把剩下的錢紙往火裡丟。接著爸爸點燃了三柱香,我們跪在錢紙上祈求平安,寄託我們的哀思。接下來爸爸拿出鞭炮,把一頭引燃,接著往旁邊一丟,震耳欲聾的噼啪聲響起來,最後我們把一張貼著紅色紙片的白紙和一串塑料紙花掛在墳頭上,便下了山。然後我們還去了陳家坪的太公太婆那兒掃墓。

在大多數人心中,清明是一個哀傷的節日,可是也有有趣的專案,比如插柳、盪鞦韆、放風箏,看來清明也不是那麼悲傷嗎。

清明祭祖 篇9

節日作文 ,1078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了,同樣是細雨霏霏的天氣,爸爸媽媽又帶著我回農村祭祖了。

一路上,我們絲毫沒有受到風雨的束縛,很快就到了外公的墳前。啊!墳上長滿了雜亂的野草,去年來祭祀時的一些殘留物依稀可見。我們趕快齊心協力,用割草刀把墳墓及周圍收拾乾淨,不一會兒終於收拾好了外公的“家”。

接著,我們開始放鞭炮。我們拿出一串鞭炮並點燃,鞭炮立即“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望著那“噼裡啪啦”直作響的鞭炮,我浮想聯翩:我那親愛的外公,您是否從那長長的睡夢中甦醒過來?您是否知道,您的外孫女來看您了?我相信您是知道的,對吧?雖然,那時我的性格還很童真,但我的真情絕不那麼的“童真”。

放完了鞭炮,然後,我們又拿出香,蠟燭,紙,甜品等一系列的祭品,並一一擺上。擺上祭品,我們又為外公送去了一束百合花,我不禁心酸:外公,你是否感受到了我們對您的思念?突然,天空也陰暗了下來,風兒發出“呼呼”的聲音,似乎也在為我們那親愛的外公而感到惋惜吧!放上百合花後,我們又燒冥幣了,望著一直在燃燒的冥幣,我不禁心想:外公啊,我們每年都會給您燒很多冥幣的。您在世時為了家人勤儉節約,沒過上好日子,您在天堂就大把大把地花吧……

冥幣很快就燒完了,我們又開始為去世的外公磕頭。每磕一個頭,我便想起了外公去世之前的事情:從前,外公總特別疼我。他給我買了不少的衣服,玩具和文具,那個外公送給我的眨眼布娃娃我至今都還儲存著哩!特別是有一個冬日的早晨,天氣寒冷,外公看著我那凍得通紅的臉蛋,便給我買了一碗豆腐花吃,說吃了會暖和些。但之後只過了一年,噩耗就傳來了,親愛的外公居然因過度勞累,拒絕吃藥而去世了。那一年,我們一家人都悶悶不樂的,為失去了一個親人而感到萬分痛苦。還沒有等我整理好情緒,三個響頭便磕完了,但腦子裡還是不住地想著外公生前的事情……眼淚也不禁奪眶而出,外公,您知道您的去世對我們一家帶來多大的打擊嗎?您為什麼不吃藥呢?您難道不知道不吃藥而會死去嗎?我知道,你是為了省吃儉用,為了我們。此刻,我看見媽媽的眼裡也閃著淚花,我似乎也聽到了媽媽的悄悄默唸聲:“爸呀,您老在天堂過得好嗎?一定要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保佑您的外孫女和外孫學習進步呀……”外公在世時媽媽總是很孝順他,自從外公去世後,媽媽日漸消沉,沉默不語了。但她並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有一次我聽到她一人獨自在房間裡低聲抽泣。可見外公的死對她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不一會兒就祭奠完了,我們便回去了。

我並不知道外公是否收到了後人的這份情思,但我願我那親愛的外公等夠好好的安息,在天堂裡過得好。我愛您,我的外公!

祭祖 篇10

國二作文 ,890字

清明祭祖在老寧波的習俗中是最具象徵性,也是最融入一代代人的情感的。

在寧波,凡是信仰佛教的,必定會在清明前幾日就算好日子,挑一個黃道吉日做齋飯用來祭祖。如果沒有記錯,祭祖的齋飯應該是有九道,黃豆芽、紅燒肉什麼的,都是常有的。且祭祖的桌子必須用大圓桌,萬不可用方方角角的桌子—那樣是不吉利的。如果桌子材料是木質的,那麼桌上的木紋也要豎直向南放。而且九道菜要擺成一個方陣在圓桌中央,圓桌外沿放筷子、酒樽,除了放香爐、燭臺的一面,其餘三面每邊皆放五個酒杯、五雙筷子。

外婆家每次齋飯都會有我幫忙,不是因為我有多能幹,而是因為我在家裡是出了名的“鴨蛋黃”。所謂“鴨蛋黃”,其實是在酒樽裡倒滿黃酒而做到滴酒不漏。酒滿則心誠,黃酒在酒樽裡搖搖欲落,如果輕碰一下都是要灑出來的,外婆說才算盡了誠意。所以每次倒滿一個酒杯後我都會小心翼翼地走到下一個杯子旁,絲毫不敢碰到桌子。

萬事皆備後,外婆就會打著傘到門口把香點燃,閉上眼睛對著太陽虔誠地祈禱,意思大概是祈求祖先們來吃齋飯,然後再將香插進香爐內,待在屋子裡靜候。

至於祖先們到底有沒有來,我不得而知。但是,外婆家隔壁那個公公卻好像知道。公公好像是個通曉仙靈的神人,他似乎能看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他貌似能與神仙們對話,並告訴我們神仙們要求我們做什麼。這在我看來公公有一種“超能力”,而且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是信的。因為我對公公的“超能力”是深有體會的。

那時我還小,每次生病發燒時,外婆總會請公公給我用土方治病。公公說小孩子發燒極可能是“靈魂出竅”了,需要“叫靈”。印象中好像是一個小酒杯裡倒上水,上面蓋上一張符咒,然後唸咒語,符咒下面就會出現許多白白的、亮亮的東西在移動,公公說這就是靈魂,喝下去“靈”就回來了。說來也神奇,每次喝完後發燒似乎是有點好轉。

今年祭祖,外婆又請來了公公,在他的幫助下,大家可以知道祖先們有沒有來吃齋飯。當公公告訴我先輩們來了的時候,我就特別興奮,內心升騰著一種神祕的幸福感。公公忙碌了一陣,然後轉身告訴我:“祖先們所見到的那個囡囡又大了一歲,祖先們都笑了!”

清明祭祖,祭的是一個傳統,祭的是一份真誠。

清明節祭祖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17字

清明節,是祭祖最隆重的節日,習慣稱為“鬼節”頭經過風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時節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春天,民間多修補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聯想到逝者,田間墳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把墳堆加高加固,習慣稱為陰宅,表現了兒孫對先人衰思。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氣很給力,一早就沒下雨了,我們一大家人到祖先們的墳上掃墓,到了爺爺、太爺爺、太奶奶們的墳頭,每個墳頭上都長滿了又高又大的雜草雜樹,幸好姑父有臺專用的打草機,三下兩下就把雜草清理乾淨了,爾後爸爸為墳上加土,我和奶奶、表姐、堂哥們就分香、紙、還有50億一張的陰幣大鈔來祭燒,再擺上祭品,祖先們這下發了,希望我們以後也發達,我一定要努力讀書,等我長大了能掙好多的錢。一切整理完、擺完,我們給祖先們祭拜,就表示掃墓完成。

今天從早到晚我們跑了十多個墳墓,我全身都很髒,全家人都很累,可是我們很開心,整天掃墓都沒下雨,給我長了很多的見識,又呼吸到了一天老家鄉下大山裡的新鮮空氣。

尋根祭祖大槐樹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7字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這首被廣為傳唱的民謠背後,牽引著的是無數槐鄉後裔的心,指引他們跨過千山萬水來到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人們因何而往,請看下文—

“根雕大門”是大槐樹的正門,其造型古老滄桑,偉岸厚重,支根入雲,虯勁有力,寓意大槐樹後裔同門,同根,同祖,同心。穿過根雕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閃閃的“根”字的最後一筆,倒著看像一隻腳,道盡了百姓不願離開故土家園的款款深情。

繞過“根字影壁”便能看見三座石橋,從左到右依次是蓮馨橋、槐香橋、鸛鳴橋,架於“同源渠”之上,細細水流提醒著過往遊客飲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橋上,眼前一座巨集偉的全木結構的建築便是“獻殿”。慢步下橋,來到殿內,整整齊齊的陳列著祭祀時的貢品,種類繁多,莊嚴古樸。

出了“獻殿”,順著臺階往下走,站在殿前,寬闊的“祭祖廣場”頓時令人視野開闊,行走其間,兩側花團錦簇,旌旗飄揚。沿著廣場的中軸線徑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階而上便來到了“祭殿”,殿內的祭祖堂是全國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來到這裡焚香祭拜先祖的遊人絡繹不絕。

還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圖、設有移民簽發處的廣濟寺、洪洞名字由來的洪崖古洞、獨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處景觀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寄託深深的鄉土情誼。

水流千里總有源頭,人處四海難忘故土。遠方的親人,歡迎回家!

清明祭祖 篇13

國二作文 ,853字

到奶奶家時,她站在黑漆漆的屋內,立著不動,不知在幹什麼。驀地開啟燈,叫了一聲:“奶奶!”

“誒!”她嚇了一跳,面上顯露出一種驚訝的神色,很明顯,她又不記得我了,只當我們是來她家做客的陌生人。

“你們怎麼來了?”欣欣然的語氣。

“奶奶,今天我們要去上墳啊,房間裡這麼黑,閉著燈做什麼?”我站在她剛才的位置抬頭,視線正好對上爺爺的相片,心中已有幾分瞭然。

“哦—”她眼裡顯出一種迷惘,又不知想什麼去了。這般愣了一下,她馬上殷勤地給我們搬椅子去了。

正屋的暗紅色圓桌上,一個不知有多少年份,篾條編的大篩子裡,裡面已端正鋪著一些金光閃閃的元寶和慣常方式編的紙錢,家鄉那的折法倒是新奇,不知道別處有沒有:將一小疊紙錢的中端用塑料繩綁起來,再一上一下地將每一張紙錢分成兩份。這樣撐起來,是為了好燒,蓬鬆一些,倒是好看。

有幾捆已經做好了,成為一個個勻稱環成一週的燈籠,在其中,有幾個賣相極其難看,鬆鬆垮垮,似是要崩塌。不用問,一定又是奶奶的傑作。每至清明、鬼節之類的祭祀節日,她總要自告奮勇的折上幾個。我們乾脆將兩沓疊在一起,滿得任它想散也散不開,這樣看來,終是有幾分像模像樣了。

徒步至爺爺的墓地。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所以心中無甚印象,只有區區幾個片段罷了。但只有看到墓上寫著“孫女劉沐陽”,才能突然體會到,這下面躺的,是我的親人,我身體裡流的,有他的血脈。

紙錢的灰燼在風中飛舞,火薰得我看不清後面人的臉,卻有一種無形的肅穆。白煙升騰,嗆鼻,眼睛酸澀得幾乎要哭出來。

掃完墓後,一向話很多的奶奶出奇的沉默,低著頭飛快的走在隊伍最前面。我心中奇怪,便快步跟了上去,一看,她竟在哭。

我從沒見過奶奶流淚。爺爺葬禮於我來說已經是很久遠很久遠的事情了,所以從未見過她為爺爺的事情難過的樣子。更何況奶奶還有輕微健忘症,在她印象裡,我一直只有五歲。許是觸景生情了麼。我心中也湧起一種難言的情緒。清明啊,是草長鶯飛的時節,也是清明祭祖的大節。就像于丹說的那樣,在這個日子裡,我們的魂魄能和所有的親人在天上相聚。

祭祖 篇14

國二作文 ,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