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是資訊時代的一種趨勢相關作文20篇

碎片是資訊時代的一種趨勢 篇1

碎片是資訊時代的一種 ,857字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有了空間碎片,而今天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得手機、電腦、電視機穿梭於人們日常生活時間,碎片化地衝擊著當代人的生活……

在很久以前,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很單一,也很緩慢,大家不需要那麼急躁,“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當時的秀才沒有現代化的手機和電視,獲得資訊的來源便是飽讀詩書。

在爺爺奶奶的習慣裡,他們通過報紙來獲取資訊,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張報紙從頭到尾讀上一讀,差不多算是能掌握國事家事身邊事,後來,隨著電視,手機和各種智慧裝置的出現,每個人都是一個發聲體,我們不需要再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某個事件的報道,為了博人眼球和點選量,各種媒體絞盡腦汁,有些甚至會通過誇大或者炒作的方式,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於是人們越來越被這些所謂的資訊吸引,隨著來源的多樣性,我們的時間被這些碎片化的資訊分割,而碎片化的資訊,讓我們渴望瞭解更多更新鮮的資訊,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在餐廳裡,在路上,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都不難發現,隨著手機的普及,大家都慢慢成了低頭族,吃飯時候看手機,在家裡面玩手機,走路玩手機,乘車玩手機,手機帶給了我們跟外界接觸的樂趣和資訊量,也漸漸的在撕裂我們與親人和朋友的感情,甚至在一些餐館裡面,會掛出:放下手機,和身邊的人好好吃飯的標語。

我們也不只在百貨店買日常所需,各類網購足以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我們與人的交流大多時候僅限於指尖輸出的資訊,現代人的寂寞指數隨之增高。

而我們也不要被碎片化所嚇倒,碎片化是資訊高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培養出自己的判斷能力,懂得思考,多讀書,懂的在浮躁和快速發展中沉澱心緒,慢慢掌握在爆炸的資訊中找出對我們有用的資訊來,以為我們所用。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比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關鍵字在網路上迅速查詢到需要的內容,方便、快捷。合理的利用加上持之以恆,相信,我們能夠成長為更加有判斷力和視野的人。

不要被碎片化嚇倒,既然我們生活和生長在資訊時代,我們就要適應這個時代的一切,並加以利用。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篇2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741字

如今,人們獲取資料與資訊的手段越來越豐富,通過手機、電腦等高科技裝置連線到網路後,各種各樣的資訊都列於眼前,甚至讓人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了。這些多到有些凌亂破碎的資訊,組成了我們處在的這樣一個新新世界。

隨時隨地,開啟手機就可以看到最新的熱點話題、社交軟體裡大家轉發著的科普、隨時更新著的八卦,等等。比起每天翻著厚厚的一沓報紙,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方便了不少,得到的資訊內容,甚至遠超過報紙和雜誌能夠做到的,拿著一個便攜的手機,省了不少空間,也省了不少金錢去買昂貴的紙製品。省去了出版編輯及印刷的大量時間,瞭解資訊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何嘗不為一件美事?

然而在這樣每天用手機刷帖子、看實時訊息的狀態下,以往爭相看書的情景少了許多,甚至有人會覺得,看一份5頁的資料都會沉不下心去看。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零碎的資訊似乎已經把原本完整的資訊取代掉了一大部分。並且,隨著時代的腳步節奏越來越快,人們也很少會覺得有時間去慢慢悠悠地看一份長篇的文字,亦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作品。而沒有了這樣的一顆安安穩穩的心,那些再優美再意味深長的語句,就是看了也不會有人耐著性子去慢慢尋味了。

接受了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它也必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不僅體現在做事的節奏上,也更體現在言語上。沒有了這樣的時間去慢慢打磨自己,也更加沒有了機會去發掘自己。每天被大量的資訊沖刷著,散亂無章,大量的精力被用於不停地篩選並收集這些亂糟糟的事物。

有些人會想到怎樣用這些時間、這些高科技裝置去更好的提升自我。或許是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閱讀器,買上幾本心儀的或是想學習的內容,隨時可以翻閱,隨地可以學習。認定了在無數資訊種類中的一種之後,就可以定心參閱。

在碎片化的現代社會中,努力把一份份破碎拼湊為完整,或許才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必然產物 篇3

國三作文 ,1010字

某日,父親問:你書架上的書怎麼遲遲不見增?也許他只是偶然提起,可其富有的深意卻能夠發人深省。拋開閱讀的質量與書籍的優劣,在如今現代化的資訊時代我們舉著智慧手機穿梭在車水馬龍裡。

我們蝸居於喧囂而浮華的城市中,秉持大眾化的立場,追趕氾濫的目標,聽信人云亦云的觀點。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機械地邁著步,俯首走。在某個被分割好的時間裡,我們消化著簡單的“食物”,即使味如嚼蠟,卻又好像覺得津津有味。地鐵裡的上班族低頭翻閱著手機;餐廳裡聚會吃飯的人們自顧自刷屏;圖書館也有裡對書架上書置之不理的低頭族。也許當你坐在公交車上展開一場短小時間裡的等待時,你會習慣翻閱聊天,簡訊,說說,微博……這些將生命濃縮在幾十字以內的文章中。面對長篇大段的論述,恨不得一口氣翻到螢幕低端或者最後一頁,脫離過程直達結果。這恐怕是絕大部分人每天的真實生活寫照,手機已成為我們不能缺少的隨身工具,也是資訊時代出產的怪物。它成了促成我們碎片化的生活中一把必備的工具。

長久以來,我竟發現自己不會閱讀,也不會寫作了。

所謂閱讀,只停留於蜻蜓點水般的快速閱讀或片段閱讀是不行的。誠然,靈感總是在半夜於腦海中撕扯,想用文字記述描寫卻覺得空空蕩蕩,若萬馬奔騰,卻找不到出口,無從落筆。

碎片化的閱讀只是我們碎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世界可謂是由資訊碎片構成的大熒屏,每次點選都是漫不經心的興之所至。大部分在網路上賴以生存的人,都有這種碎片化生存的感覺。

當種種弊端開始呈現時,驚慌失措的人們有些開始抗爭。尤其與之於類似我們現在的少年,老師家長便得出直擊要害的辦法:封鎖與禁止好像是天經地義的手段。然而,生活永遠不是非對即錯的算術題。如今的人已經習慣置身於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這讓我們更難脫身。

正如我們謳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缽一瓢足矣”的生活,而當我們體驗到這種生活時,未必會有源於內心的感嘆。而網路提供給我們的資訊享受,有著不可否置的幫助作用。你越是拒絕,就說明你越重視,甚至畏懼它。

擺脫這種資訊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資訊碎片中找到比它更為吸引人的東西,讓其他誘惑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比如設立一個有價值的目標,讓我們滑動螢幕亦或是操控滑鼠的手停下來,去完成該做的事。我想這也是值得我們一生追逐的所在。

如果你還沉浸在碎片化生活裡虛度光陰,請你注意。

“黑與白”的碎片化資訊時代 篇4

“黑與白”的碎片化信 ,1035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智慧手機的普及,我們已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由此帶來的便是碎片化的資訊,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各種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當今科技的迅速發展註定了這碎片化的必然性。從前幾年人人拿著手機刷微博到現在看朋友圈的各種公眾號文章,我們已從傳統官媒時代,進階到如今的新媒體時代,資訊傳播速度變快,資訊量也急劇攀升,人們與資訊的關係也更為緊密了。

那麼為什麼人們適應還更親賴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呢?究其原因必是它滿足了現代快節奏社會人們對資訊的需求。

社交軟體是資訊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便捷與及時性不言而喻。無數資訊通過朋友圈、微博能快速傳播,甚至只要有網路,哪怕你在天涯海角,資訊都能去到你想要讓它去的地方。

碎片化資訊加強了知識普及。專家趙劍敏認為,“媒體把各類知識的精髓、要點挑出來,直接呈現給讀者,省去讀者自己尋找的時間,不僅讀者感到方便,也有利於知識的傳播。”在這離散的生活中,我們渴望著瞭解更多。微博、公眾號各種社會新聞解讀、心靈雞湯、養生保健,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國家動向,下到漢字奧祕。前段時間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大熱,更是頻頻出現在你眼中。各種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應有盡有,供你選擇。豐富多樣的內容讓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隨時隨地有選擇的閱讀,是碎片資訊的另一大優點。

但由此,我們的時間也就這樣碎片化了,一些無用資訊或錯誤資訊更造成了不少不便。

時間如白駒過隙,光陰易逝,雖說資訊傳播速度快,但依然有大把時間在你等待的過程中偷偷溜走。時常這其中有無數次,你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你的思緒被打斷,也就造成你本來在做的事也就事倍功半了。試想,如果把這些“海綿裡擠出的水”湊到一起,拿來學習,你是不是就成為更好的那個你了呢?如今人們獲取資訊很多隻是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真正記住的有用資訊並不多,過目即忘,可以說也是另一種時間的浪費。

真假資訊交織,使得本來就辨別能力差的兒童與老人辨別不清,上當受騙,新聞中受騙上當的例子層出不窮。碎片化資訊,使得人們瞭解不全面,再加上人們有情緒,偏向性閱讀,以訛傳訛的事情時有發生,往往就會把人帶向誤區,這對社會的危害更是極大。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碎片化資訊的存在不會改變,而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提升自我資訊素養,樹立正確價值觀。各平臺在加強管理的時候更要進行嚴格篩選,讓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能獲取更有價值的資訊。我們更應管理好自己,不造謠,不傳謠,舉報不良資訊。在豐富自己的同時,共同建立美好的社會環境。

我在碎片化資訊時代中學習 篇5

我在碎片化資訊時代中 ,789字

每天起床後,我習慣於開啟電視收看早新聞。各種新聞,就像是一片片資訊碎片,拽著我的思維,從這點跳躍到那點。地震的新聞,讓我急匆匆地開啟電腦,上網去查閱發生地震的地點和時間;朝核試驗的報道,讓我急於上網去看看世界的反應;英拉從泰國逃走,讓我想了解她如何逃出政府的控制……我常常會被世界這個繁花筒裡千奇古怪的事件和故事而吸引。昨天,網上有一則報道,說一對北大的教師,在深山隱居27年,生兒育女,在那裡過著原始的農家生活,原因是因為未評上職稱,一氣之下,憤而出走……世界是多麼奇妙啊!

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我的生活總有些跳躍的感覺,思緒在無數碎片上跳動。資訊的連結,一環接著一環,每個結點上的資訊又不是完整的,這些無數資訊碎片,使你忙碌地在各種資訊之間跳轉。

現在的學習已離不開上網“幫忙”。遇到一個古詞,一個英語生詞,我已不去找整塊資訊的詞典,而更願意去充滿資訊碎片的網際網路,尋找各種答案,我覺得那些答案雖然不完整,但更加生動,更加實際,你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碎片編織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我寫此文前,我也是首先在網上去尋找各種有關“碎片化生活”的文章碎片,從中吸取營養。網上真是什麼都有,甚至還有你的作業答案。這些答案也可能不是完整的,也可能是不嚴謹的,甚至有缺陷。一切決定你自己如何在這個碎片化資訊環境中處事,看你能否約束自己,抵制某些不良資訊的誘惑。

任何事物總是有利有弊。在大變革的時代,時間就是生命,用更短的時間瞭解更多,這樣,網路上的碎片模式應運而生。但是碎片化的知識獲取,往往滿足於“是什麼”,而不去想“為什麼”,缺乏思考,沒有通過深層次的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這種學習的碎片化甚至會使我們的靈魂碎片化,最後在知識的海洋中窒息而死。

我讚美碎片化資訊時代給我的學習帶來了便利,更讓我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我也要警惕它帶給我的隱患,儘管如此,我還是樂意在資訊碎片化環境中學習。

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 篇6

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作 ,863字

“碎片化”在當今社會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眼,如今的我們就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

“碎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從社會階層,還是從資訊傳播,又或者是從購物消費,或者是閱讀習慣,方方面面都能與碎片化或多或少搭上點邊。

當然,身處這樣一個時代,“碎片化”總是有利有弊的。

利呢,在於人們可以利用等車、乘車、擠地鐵等各種碎片化時間輕易地從身邊手機、電腦、電視等各種資訊的載體中獲取大量資訊。

弊呢,由於現在獲取資訊十分便捷,因此人們將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飢不擇食地獲取資訊,這樣毫無目的、不經篩選地汲取資訊,與其說是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不如說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各種資訊的載體或是得到資訊的渠道產生或輕或重的依賴心理。

所謂依賴心理主要體現在在工作或是學習的時候,特別是將手機放在自己手邊的時候,自控力不夠強和意志不夠堅定之人就會控制不住自己,不加剋制地開啟手機來滿足自己眼前的需求。甚至,對於有些人來說,手機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門如果不帶手機的話,會感到心中空落落的。

還有一個弊端就是碎片化閱讀,白白浪費了思考的機會,甚至分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不經選擇地閱讀各類書籍,和碎片化資訊的汲取頗為相似。

雖說博覽群書來吸收各個領域的知識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個人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可見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改正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

在我的認知中,“碎片化”還對我們的心態有所影響。

“碎片化”資訊時代,一個資訊複雜、種類繁多、傳播速度迅猛的時代,意味著快節奏生活的常態,人人每時每刻都在忙著接收資訊、傳送資訊、整合資訊。長期與快節奏碎片化生活打交道,人心未免會心浮氣躁,做事求速不求質。

碎片化時代極大程度上使我們的資訊多樣化,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不可否認地影響了我們的心態,我們的處事方式,我們的處事態度,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所要做的是全身心享受其帶來的便利,靜下心做事,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時間,使碎片化時代更具有意義和價值。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 篇7

日記 ,633字

人類對自身是最感興趣的,無論是對自己產生各種迷戀或者厭惡的情緒,人是最關注自己存在的生物。探究人類本身奧祕顯然是一大研究課題。人類研究學包括人類大腦進化史、人類心理學、認知精神學等方面,瞭解與研究人類大腦進化史將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日常裡一些行為。

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可認識自己本來就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反而有時候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看似正常的行為?而不是導致其他行為?為什麼有時我們與大眾的行為一致?有時人群裡有些另類的個體?隨著時間流逝,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現代文明社會,對於某些社會現象或外界刺激,我們的反應是一樣的。比如看到關在鐵籠子的老虎獅子,我們還是帶有警醒害怕的情緒。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到現在,遠古時代那漫長形成的恐懼躲避猛獸的本能情緒還深深地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裡。而每年交通事故奪走許多生命,相比於籠子裡的猛獸我們不會特別警醒害怕汽車。為什麼呢?因為汽車是近現代產物,還未出現在遠古時代,我們能形成一種對汽車警醒的本能情緒的時間還不夠漫長。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就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卻經常以遠古時代的本能情緒對生活做出的各種行為反饋。遠古人的大腦由原始情緒與條件反射模組的大腦基底核主宰,而現代人的大腦進化衍生出以理性為主導的高階認知模組。我們有時大腦裡冒出許多想法卻糾結無法決策,是因為大腦各部分不協調工作產生的結果。最後是感情用事還是理智反應,就得看大腦由情緒系統掌控還是理性認知模組主宰了。

資訊時代的堅守 篇8

高三作文 ,1079字

1952年,美國記者柯麗芬拿出她用性命拍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想寄給一位中國友人。這些照片被裝進厚厚的信封裡,由郵車將其送到海關口,被工作人員裝上船後經過漫長的漂流,轉交給中國政府,再由當地信差統一分發,最後才送到那位友人手上。歷時一個月,照片早已泛黃,然而慘烈的畫面卻使人深深的悔恨與反思。

2014年,央視著名籃球女神劉語馨在微博上發了幾組身穿球衣的照片,後來這些球衣所屬的球隊在世界盃上無一例外的的都輸了。於是網友們翻出這些照片,在大呼神奇之際,也將這些照片不斷轉發。“烏賊劉”的名號一夜之間響遍天下,她的照片也被登在多家娛樂雜誌上,傳到世界各地。

過去的日子裡,人們想要照像,要請一位專業的師傅,還需要一臺大大的照相機。照片得先在漆黑的地下室經過藥水浸潤後才能影印出來;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人們用手機,用相機,隨手一照,回去後便能發到網路上,於是大家都知道了你今天吃了什麼,或者你買了什麼新的衣服之類。

總可以看見老一輩的人沒事坐在陽臺上,翻看過去的相簿。他們用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拂拭著早已泛黃的畫面,心中湧現出來的,是對回憶的懷念,和對歲月的感慨。照片不多,然而每一張都包含著一位老人在那段貧窮年代裡的堅持與守望。然而現在的照片變成了彩色,社交網路讓分享變得更容易。有人拍自己、拍豪車、拍別墅,放在微博上炫耀;一些“正義人士”不惜幹些偷雞摸狗之事,抓拍那些貪官腐敗的畫面,然後上傳網路去舉報……形形色色的照片,卻早已失去了當初帶給人的那種感動。

記得采訪世界盃的記者對今年打破最多進球紀錄的德國射手克洛澤有這麼一段描述:在沒有球隊訓練或是其他活動的情況下,克洛澤每個週末都會回家陪自己的親人。他很少用推特和那些電子產品來打發無謂的時光。做不到往高層次的方面去聯想,但我周圍的,一些住校、每個週末去網咖長期不給家裡甚至是打一個電話的人,一些長年奔波在外、一年難得回來吃頓飯的人,一些與同學相處融洽、接父母電話時卻像是吼欠債的人……資訊時代的他們,或許是玩轉科技產品的佼佼者,然而在他們心中,那塊對家庭羈絆、對愛、對那些珍貴感情的堅守之地,卻早已像老照片一樣褪色。

我做不到像克洛澤那樣為國家在世界盃上征戰,然而每當我有空的時候,我可以放下手機,關掉微信的頁面,換一身休閒裝,回到家裡陪親人聊天,度過一個充實的下午。人類最偉大之處不在於力量,而在於他們富有感情。科技的便利沖淡了人們對珍貴回憶的執著與追求,然而我們卻可以去堅守,一如偉人的不懈努力。重視起、回憶起那份最重要的回憶、最令人深刻的感情,是處於資訊時代的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救贖。

資訊時代的人間失格 篇9

國三作文 ,1097字

庫克蒂姆曾表態,人工智慧時代比其計算機像人類思考,更值得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乍聞此言,在感慨之餘不禁有些疑惑:人類自學會使用工具起,就同時受到了工具的影響。正如有了網際網路後,人類腦中的距離觀念被即時通訊重新定義,寄信因此走向垂暮那樣,自發展之初,人類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與工具互相改進、互相影響的道路。對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使人失去價值觀與同情心又從何提起呢?

其實,計算機自創造之初早已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人類。但如果為了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而失卻人性,這才是我們需要警惕的“資訊時代的人間失格”,即失卻為人的資格。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並非一文不值。計算機與人工智慧代表的機器是人類理性的結晶。它的決策機制,有程式碼與資料影響,不受情感與道德干預。如若,拉未來那些人工智慧來,現代看看電視購物想必看上三天三夜也難有一個動心,轉而衝動購物的,理性決策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益處。

除此之外,客觀分析也是其一大特點。對於詩歌、文學乃至藝術以及萬事萬物,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都能做到絕對的客觀,不摻雜任何情緒與主觀臆斷。如同那位前不久用大資料研究蘇東坡詩詞的小學生,可謂站在技術的浪潮之巔一覽眾山小,用清晰的視野輔助了自身的觀點。

人,是有情感的。倘若將生命的全部,至於對絕對理性的追求之上,我們將失去哭笑。始終相信一句話“始終年輕,始終熱淚盈眶”。如果人類腦中僅存冰冷的理性,那麼那些“最初的感動”將去往何方?熱愛與同情於何處安放?

人是會欣賞的。這種審美能力無時不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演進。也正是在長期堅持不斷的審美活動中,人類才得以於某些徹悟時刻,窺見赫爾曼黑塞口中那個人類口中共同的容顏,得以感受人性共同的閃光。

採用計算機的思考方式過多,易於令人跌入價值觀的魔障。在“0”與“1”二進位制世界,“對”與“錯”、“真”與“假”也變為了評判事物的唯一標準。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令康德眼中那篇震撼人心的星空與我們心中的道德準則一同黯淡了。

像機器一樣思考就真的如庫克所說,會罔顧後果?其實,並非如此。他們用理性考量,用客觀思考,他們對後果何嘗沒有自己的考量?只是,這種考量只關注理性、利弊,置道德、人性於何方?全然採用機器人思考的人與機器又有何異?充其量作為披人皮的機器,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罔論善良。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帶給我們的客觀認知,理性思考同樣重要,只要時刻記得保有心中感動,始終熱淚盈眶;用真誠審美,感受人性閃光;用辯證的看法分析,保留事務真正的模樣。

衷心希望有這樣的一天:靈魂在真實的谷底駐足,理性在技術的山巔遙望,人們用心靈保有—人性開始的地方。

資訊時代的迷宮 篇10

國一作文 ,494字
聯結,成就社會、民族、世界和自我。人工智慧造就名為生存之境的池子,沒有情,沒有愛,沒有人性中千絲萬縷的美好作為水,它只能被稱為虛無、空洞、豪無意義,而沒有流動、澄澈、自由的人文滋養。人即困頓於共情,亦困踣於同理,人與旁人的聯結變得荒唐,社會亦失去它的定義。人在行將熄滅時不復存在新的火種,臨於死亡時失去蘇生的念想,計算機式的思考無法延續世代,橫向來看,也使社會契約搖搖欲墜,陷入長久的迷茫。

資訊時代的迷宮,毋寧說是潘洛斯之梯,人們上上下下,卻無法超越至新的層次上去。計算機是一個人們用以突破的技術、是一種工具,絕不可視為人腦的未來方向,所有更新的創造應是人給予他物,假想計算機的絕對正確與無限理性,時代將成為計算機的時代,人與它無輊軒,“人”的概念與價值便也行將覆滅,更無論超越。同質化後思維的喪失,原子化後情感的破碎,這是比物質進步更亟待人修復的人文世界,由此或才能走出這盤桓了一個世紀的迷宮。

卡佛爾說:“要像一個人那樣活著絕非易事。”但此並非是人轉向計算機的理由,人們仍然需要在時代的煎熬下認清自我、追尋自我,延續“人”的意義與美。

共享時代的發展趨勢 篇11

國二作文 ,853字

共享時代的出現無疑給人們帶來的是方便、快捷的生活。共享是美好的,是人們互幫互助的體現,但同時,共享時代的一波三折也暴露了人們各種各樣的不文明現象。

“共享”原本是在家中,抑或是鄰里之間用到的詞,共享一間屋子,共享一頓晚餐……隨著時代的發展,“共享”似乎成了耳熟能詳的詞,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原本共享是一件值得人們高興的事情,但,高興之餘,它似乎漸漸地成為了人們各種不良行為的利器。

“共享單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它的出現,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絢爛的顏色也成了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這座城市的主人們似乎並不愛惜這來之不易的便捷,時間久了,原本排列在那的“整齊大軍”就如同剛打完一場激烈的戰爭,隊伍零零散散,缺胳膊少腿的,甚至就連代表自己軍隊的戰袍也被無情地扒去,套上一件與軍隊格格不入的外套,儼然成了一個“叛徒”,過著被約束的生活,套上一把鐵鏈,無法迴歸大部隊,“共享”就此與它絕緣。

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共享產品也傳入了人們的耳朵,其中,“共享雨傘”在我看來十分有意義。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特別是在炎炎夏日,前一秒還烈日當空,後一秒可能就已烏雲密佈,緊接著就是雷聲陣陣,傾盆大雨,讓毫無準備的人們猝不及防,“共享雨傘”的到來似乎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一個簡單、方便的操作就能躲過一場大雨。然而,城市的主人們似乎並不愛惜這來之不易的便捷,一處處跑遍,等待著我們的卻是一個個守著“共享雨傘”的空盒子,偶爾撞見一把獨守空房的共享雨傘,在撐起它的那瞬間才發現,外面下著大雨,裡面下著小雨,一處處的破洞,似乎在為城市的便捷打抱不平,此時的“共享雨傘”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共享”這個詞也就成了擺設。

共享時代的發展要靠人們良好的行為習慣來維持,這樣才能使共享時代變得更加美好。城市的主人們也需要重新認識一下“共享”這個詞的含義,共享不是一個人的,而是屬於我們大家的。我們的自私只會加快這個原本美好的時代一步步走向滅亡,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使共享時代走向巔峰之路。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12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678字

“碎片化”一個資訊時代的詞彙。如果讓一個普通人來描述自己十幾年前的生活,幾個字便能解釋清楚:看報,看電視。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瀏覽器與Wi-Fi漸漸地衝進了我們的生活,幾個字,變成了幾個詞,又變成了幾句話……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一個詞而引起科技。

科技漸漸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公交卡是上班族的必備,每逢工作日,無論是地鐵站還是公交站總會水洩不通,乘著擁擠的地鐵或公交,微微抬起頭,放眼望去,人人都低著頭,如飢似渴的盯著手機,好似一隻只貪婪的老虎。

時間也變得碎片化。當我們想要買東西時,或許不用再像以前走到商場,轉了一圈又一圈。來尋找自己需要的物品,如今的我們,只需開啟手機,便可在網上開始購物,甚至比親自購買更方便,更省力。而正因如此,時間被撞擊成了一個個細小又單薄的碎片,灑落在各個角落。

閱讀,是排遣壓力的一條途經,可如今,走在大街上,又有多少人是手捧一本好書的?如今的人們誰不是捧著一臺手機,走遍天涯海角?在網際網路上,曾經受百萬人喜愛的好書已不復存在,隨意開啟一篇論文,講述的都是當今的遊戲與追星。我曾待在家,拿著一本書細細品讀,卻怎麼也靜不下心,這是為什麼?手機在我的身旁叮叮響,使我控制不住自己,禁不住誘惑的我,伸出雙手拿起手機,津津有味的讀著小說……但沒過多久,小說也漸漸碎片化,一本紙質書籍怎能一次性讀完?終究還是被分為了一個個碎片,一點又一點的品讀著……

我們的生活並非受網際網路所控制,讓碎片重圓,組成一個個歡樂又多彩的夢;讓時間不再破碎,還時間老人一個完整的沙漏。我相信,碎片重圓,已然不遠!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13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1221字

看到“碎片化”這三個字,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個由微博帶火的詞語,進入大家的視野也已經有上幾年了。粗粗看到這個詞,覺得碎片化無非就是生活作息時間被碎片化了,人們的時間變得零碎而有些難以掌控。可再看看當今的社會趨向,好像並不只是那麼一會兒事了。

在中國的當今社會,大部分的人一天幾乎離不開智慧手機。人們無法抵抗手機的魅力,也無法擺脫它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因此,它漸漸演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我們已經不需要紙質報紙,網易新聞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天下大勢;我們也不需要再跑去書店淘老大半天的小說,閱讀軟體上玲琅滿目;我們甚至可以不用跑去圖書館查閱專業資料,度娘上的答案應有盡有……而這些情況卻共同導致了一個問題—資訊碎片化。

在網上獲取的資訊大多都是片面性的。在搜尋欄裡輸入一個關鍵詞,便跳出來成堆關鍵詞衍生出的資料,雙擊進去查閱時,卻覺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裡面只有一些最基本的情況概述和一些關於它的專業詞彙。在嘗試理解它的同時,不得不再去搜尋註解裡並不認識的詞彙,將碎片化的資訊拼湊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未免看起來有一點繁瑣,但所幸這樣的碎片化對我們現階段的學習卻是有利無弊的。

相比之下,網路新聞的碎片化卻沒有像搜尋軟體裡的有利無害了。大家一定看到過類似網路暴力、炒作、誤傳等這樣的字眼吧。這樣的情況往往是碎片化的資訊造成的。比如前段時間猥褻妹妹的那個哥哥被人肉出來後慘遭社會譴責,後續卻被爆是找錯人了;coser在地鐵裡被大媽莫名指責不務正業,影響社會風氣,卻有說法說是內部炒作……

根據以上的一些熱點來看,網際網路上的某些熱議話題未免有些斷章取義。網路其實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那裡人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這些事件的觀點、情緒,也正因為如此,有些情緒化的語言才會過於偏激,帶動有些不必要的情況發生,給當事者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這些事件的最終原因,是資訊的碎片化。

在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網際網路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是很多見的。早上在地鐵上或公車上,被好多人擠得喘不過氣來。這時候掏出手機看看新聞段子,用不了很多時間就可以瞭解很多事情。雖然這樣瞭解事物的方式很迅速,但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性思維,全面看待問題,以免誤傳錯誤資訊,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

碎片化資訊如果被合理運用,便會發揮出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背單詞軟體“百詞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在閒暇之餘可以刷刷裡面的單詞,既高效,又不感無聊,著實利用了我們平時所謂的碎片化時間。

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當今社會的推波助瀾下,也漸漸跟上了社會的步伐。碎片化的事物遍佈這個時代,有些人懂得如何運用這些碎片,去拼湊這個有意義的人生;有些人卻對這些碎片毫無頭緒,站在一旁乾瞪眼;甚至還有一些自以為能妥善利用這些碎片的人,實際上卻不懂其精髓,只是擺擺樣子罷了……

所以,對於現在碎片化的網路,我們應該慎重對待、妥善對待,杜絕看待資訊的片面性,跟上這個碎片化時代的步伐。

當遇上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14

當遇上碎片化的資訊時 ,948字

如今,我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手機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資訊量爆炸的今天,我們接觸的每一個資訊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種生活對我們到底產生了什麼影響?

每天晚上,我們在完成了一天的學習任務後,總是會拿出自己的手機,刷刷朋友圈,看看文章,以瞭解自己身邊的最新動向。我們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們所接收的資訊,已經逐漸碎片化了。我們刷朋友圈時所看到的每一條說說,並不會駐足在其停留很長時間,而是會繼續閱覽下面的說說。我們所看的文章也並不都是完整獨立的文章。很多文章可能都是其他來自不同地方的資訊組合而成的。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抽出自己的時間,安安靜靜地讀完一本書。大家只能用自己零碎的時間來獲得資訊。因此,這種碎片化的閱讀現象由此而來。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碎片化的閱讀和資訊呢?

首先,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碎片化閱讀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時間。我們在網路上所看到的資訊都是精簡化後的資訊,屬於資訊中的精髓和要點,並且這些資訊能夠直接呈現給我們,省去我們自己尋找的時間。我以前上學時,遇到不懂的英語單詞就得翻字典,一翻就要翻個五分鐘。如今有了電子詞典,只要輸入單詞就能獲取它的中文含義及其他資訊,大大節省了我的學習時間。另外,這種碎片化的閱讀還有利於資訊的傳播,方便人們瞭解新的內容。

但是,這種碎片化的閱讀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許多人在慢慢習慣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後,便會在閱讀時變得隨意,目光一掃而過,走馬觀花,從而錯失資訊。在過去,人們為了獲得知識,需要翻閱大量資料,而這些翻閱和查詢的過程正是加深印象、並無意間擴充套件知識面的過程。現在的人因為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來輕易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便不會去刻意認真銘記。袁枚曾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這話雖然是針對借書,但其中也有“輕易得來的事物就不會珍惜”的意思。並且因為碎片化資訊是雜亂的,所以人們可能會很難養成專心閱讀連貫書本的習慣。

因此,我們在享受碎片化閱讀和資訊時,也不能拋棄閱讀書本的傳統。碎片化的閱讀雖然給我們提供了便利,但許多通過閱讀書籍才能收穫的內容它卻給不到我們。身為一名學生,我們更不應該過多的依賴碎片化閱讀,而是要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這樣,我們的知識才會變得更加淵博,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15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634字

網路,如今已成為這個時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逐漸呈現碎片化狀態—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以及碎片化的社交……

以前,我們如果想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時事,就需要通過閱讀報紙或者守候在電視機前來收集各類新聞資訊。而現在有了網路,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知曉世界動態,更新自己的新聞儲備。以前,我們如果想購物,就需要到商場逛上一整天,最後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而現在,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服裝鞋帽,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橡皮,只要開啟購物軟體,輕輕一點,快遞員很快就會將我們心儀的商品送到身邊。以前,我們的親朋好友如果出差或居住在異國他鄉,我們就只能通過電話或書信進行問候交流。而現在,微信、QQ、FaceTime的出現使我們的溝通更加方便,我們不僅能聽見對方的聲音,而且還能看到對方的情緒狀態,緩解了我們的思念之情。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為我們帶來許多便捷,然而,它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有些人喜歡一邊過馬路一邊看微信,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試想如有車輛經過,後果將不堪設想。還有一些小朋友,因網路遊戲而玩物喪志。自從某些遊戲上線後,“學生因不能玩手機跳樓”的事件頻頻發生,這種為了遊戲而放棄生命的舉動讓我感到十分痛心……

同學們,資訊時代很便捷,但同時也存在風險。而我們,現在正處在碎片化的資訊時代,我們要懷著一顆思考的心去正視它,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它,讓它真正成為我們生活學習中的助手,而不是阻礙我們成長的“凶手”!

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網路資訊時代 篇16

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網路 ,826字

由於社會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生活在網路資訊時代,使我們的生活也變得碎片化。

一切都似乎被計劃安排好了,變成了一塊塊碎片般的任務,那麼大家的生活也差不多都是這樣度過的。當然,這也不會排除網路帶來的隱患,網路是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這個世界突然沒有了網路,那麼我們就無法用微信來代替電話通訊,我們就無法用音樂軟體來替代CD或是磁帶,我們也無法用電子書來替代普通書籍,更不會有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便捷的消費方式,更不會有智慧手機的便捷交流和通訊等……

但是現在從一大早起我們就會被使用的智慧手機鬧鐘鎖吵醒,更多時候上廁所、吃飯、乘車、步行等大多數人也都是手機不離手,看著玩著,甚至有些司機在開車時都在使用手機,這樣的安全隱患讓人無法想象。

在現在網路資訊化時代我們在單位辦公時很多企業也基本是無紙化辦公,所有的檔案都是由電腦傳送、儲存、上傳……完成的;遠在海外的朋友想念對方時可以隨時隨地得通過網路視訊聊天;需要購物或者配送時我們都可以選擇便捷的電商來完成為我們節省了時間……網路資訊時代的生活也有其不利之處,有些駕駛員在行駛中玩手機出了交通事故不僅傷害了自己更對受害者家庭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有些孩子利用做功課或者睡覺的時間來玩遊戲,嚴重影響了睡眠質量和第二天的聽課效率,有些人們還會利用網路對無知者進行行騙,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後果……

在過去人們沒有電子產品時的生活也是如此,沒有網路的干擾,不免了人為的交通事故,辦公的依舊認真專注,讀書減少外界的影響,那時候的生活沒有那麼碎片化。

網路是一個虛擬化的世界,一旦跌入深淵就很有可能會無法自拔,從而影響了工作和學習。因此,我們需要方法來統籌安排一下使用的時間選擇,這樣,就既可以得到網路資訊時代帶來的應有的快樂,還不會耽誤一些重要的任務,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總而言之,網路終究是虛擬的,沒必要為了電子產品而浪費了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在不影響做事的前提下好好的享受網路資訊時代帶來的益處。

遇見碎片化生活——碎片資訊時代 篇17

遇見碎片化生活——碎 ,881字

放學回家,原本一直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的奶奶不見了蹤影。我走進房間才發現奶奶正坐在電腦前,鼻樑上架著老花鏡,眯著眼看著螢幕,手拿著滑鼠略顯僵硬地移動著,不時還用“一指禪”敲擊著鍵盤,螢幕上“網易”兩個大字格外矚目。我走近了,笑著說:“奶奶你也會用網路了?”奶奶也笑了笑,回答道:“嗯,趕潮流嘛—網路這東西可真好用,啥都有,我們年輕的時候哪有這種東西啊……”

這句話讓我陷入了沉思……三十年前的人們沒有任何的電子裝置,他們是怎麼獲取資訊的呢?或許是鄰居口口相傳,也許是訂閱的報紙,資訊單一完整,且人們各取所需。

現我們已經步入二十一世紀,網路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網路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自媒體氾濫,大量的資訊被強行推送給我們,與其說資訊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倒不如說是網路的洪流衝碎了原本完整的資訊,碎成了無數塊不同的資訊,我們的生活,也隨之變得碎片化。

這樣的“碎片化”顯而易見,只要在搜尋引擎中隨意搜尋一個關鍵詞就有千千萬萬個網頁,幾乎每一個網頁都有所不同,點開後還有各個“分枝”將你帶入其他相關聯的網頁,碎片化的資訊儼然成為了一片汪洋。面對著這一望無際的海洋,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有不少的人面對這片海洋廣闊無垠,就不經分辨,接收了所有的資訊,認為“多多益善”。但我想這些人只會在資訊碎片的海洋中倍感迷茫,最終可能迷失方向。因為隨著科技發展,資訊量變大了,卻同時也變得魚龍混雜,又有誰知道你得到的一大堆資訊到底是龍還是魚呢?那些“龍”的確是多多益善,而“魚”卻可能是一無是處的垃圾資訊,甚至對你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樣正負抵消,豈不是得不償失?

那麼我們又如何得到更多的“龍”呢?答案很簡單,只要啟用大腦中的“過濾網”就行了。我們不僅要對接收到的資訊進行分析,還要在單個資訊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做到“察納雅言”,在碎片資訊的海洋中暢遊。

而面對被碎片化的資訊時代,我們也要適時關閉自己大腦的“接收器”。靜下心來整理收到的資訊;留下整塊的時間給自己閱讀思考;拋開微信提筆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書信;放下手機和家人圍坐一起聊聊心事……

碎片化-生活在資訊時代 篇18

碎片化-生活在資訊時 ,858字

不論是工業革命還是資訊革命,人們總是嚮往著快,更快。然而,就如同漫天灰霾是重工業時代的標誌,碎片化伴隨著資訊時代撲面而來。

如今我們的社會已高度資訊化,網際網路將浩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高科技的移動裝置如同一扇扇神奇的窗,讓人們能夠近乎實時看到大洋彼岸發生的事。資訊,每時每刻,數以萬計地向我們湧來。處理資訊需要時間:地鐵上的幾分鐘,排隊等候的1分鐘,都成為了閱覽資訊的寶貴時間,時間的碎片化無處不在。

與此同時,資訊也在變得越來越濃縮概括。如果一番簡介便能讓讀者大致明白書的內容,人們又何必費心費力去讀完全書?關注重點,忽略細節,這在當今同樣火的"大資料"上也有所體現。

碎片化是資訊時代的必然產物,沒有人能夠徹底將其拒之門外。但我們也不能任憑這股潮流完全充滿我們的生活,將那些深入的思考和潛心的閱讀從我們的生命中排擠出去。空出一天去閱讀一本書,不用讓時鐘的指標來操縱你,也無需將"效率"二字緊放腦邊。讓太陽傳遞最真摯的熱烈,讓夜空包含最深邃的思考,讓花草散發最詩意的浪漫,讓蟲鳥展現最純粹的生機。至少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中,我們能找到一塊三角洲,讓碎片化的流水從身邊繞過,在”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中慶幸自己還有靜心研究未知的耐心和勇氣。

碎片化不能被避免,只可被適應。只要我們還在資訊時代,碎片化便不會離去。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無法對它提出要求,只有它能對人提出要求。人們需要更快、更精準,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能做出更有深度的思考。雖然,我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被碎片化,但是,接受它、適應它、駕馭它,才是當我們遇到碎片化的生活時,每個資訊人必須完成的考驗。

碎片化生於資訊時代,但終將會止於智慧時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讓資訊的篩選、梳理和定製成為可能。彼時,人們的時間將只被花在對自己有用的資訊上,資訊不再會雜亂無章的襲來,而是根據人們的需要歸納整理成一片的傳過來。碎片合成整體、斷續變為連續成為可能。挑戰是人類的天性,面對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如此。去探究、去挑戰、去征服,這才是面對碎片化生活,我們應有的積極態度和行為。

資訊時代背後的隱憂 篇19

國一作文 ,920字

計算機經過了百餘年的發展後,人工智慧的誕生標誌著它“最好的時代”的到來。享受資訊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也擔心其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然而,蘋果總裁庫克一針見血地指出:更值得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的確,在這個高唱“理性”,崇尚科技的時代,人們似是已將價值觀和同情心二者拋諸腦後。前段時間在網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三生》抄襲一案,竟有不少群眾支援抄襲者,高呼只是無心之失;而製片方明知原著小說有抄襲嫌疑,卻仍然將其改編成影視劇,上述兩者的價值傾向不言自明。轟動一時的美國留學女學生遇害一案,本是叫人同情和惋惜的事,但總有人跳出來指責其所謂“崇洋媚外,出了事活該”之類;八旬老人靠玉米過活,卻有網民指其賣慘,博取同情。看起來他們都是理性的,一言一語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但我卻想問問這些人,他們的價值觀何在?同情心何在?

並非觀點想法與眾不同便是有獨屬的價值觀,並非以“人性本惡”來揣摩事件雙方的動機想法便是思考角度全面,如今部分民眾價值觀崩塌,喪失同情心的現狀如果持續下去(next88)並且愈演愈烈,那麼人性中的良善以及社會內涵的道德秩序將蕩然無存。正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的:“當人類認識自我,超越本我後,便是超我—這是以拋棄所有感性認識,以理性認識代之而達到的。”

整個社會為發展而不約而同地提倡“利己主義”或許是現象的根源。就拿抄襲一事來說,民眾支援抄襲者是因為被抄襲者的利益無關於己,製片方選擇沉默是因為利益所驅不能支援被抄襲者,而那些沒有同情心的表現更是功利到了極致,不願看到優於自己的人,所以才會在上述新聞中表現得漠視麻木。

如今急需的是撥動民眾本性中的善良的那根弦,使之清醒。從而變得有價值選擇,有同情心。春秋時孔子以“禮”作為行為規範,以“仁”作為道德準則。新時代下,除了以全新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民眾外,我們更應該“三省吾身”,所做之事,所表之言是否仁義,又是否將同理心銘記,設身處地進行考慮,而非逞口舌之快。

狄更斯言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人性的惡劣一面被暴露殆盡尚不自知,我們每一個人所應該做的就是以道德規範自身,以消除人類沒有同情心和價值觀的盛世隱憂。

我們的資訊時代 篇20

我們的資訊時代作文9 ,880字

在科學技術慢慢滲透到人們生活上時,一些改變也隨之而來,可以說碎片化時代帶來是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

暫且說說好的方面,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等電子產品的出現,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我們不用像古代人一樣,通訊需要幾天幾夜快馬加鞭地運送,也不需要飛鴿傳書,如今的我們,想要和家人或是朋友聊天時只要按下手機號碼,就能輕鬆搞定,更加厲害的是,如今QQ,微信等的軟體普及,人們甚至能視訊語音通話。

其二,近幾年手機淘寶等購貨商店變得越來越熱門,曾經我們需要花一兩個小時或是更長的時間去購物,但是因為有了京東,淘寶等的出現,我們再也不需要買一樣東西花很長的時間,或是去很遠的地方,到虛擬商店裡逛一逛,便能買到心儀的產品,既便宜優惠,質量也得到了保證,真的是一舉兩得,省時又省力。

其三,因為有了手機二維碼的出現,現在去超市只要手機掃一掃便能付款,省去了服務員找零的時間,讓工作生活都更加有效率,近日,在網上還爆出了掃臉取錢的銀行機器,真是神奇啊

說完了好處,便來講講碎片化時代帶給人們的壞處。

或許網上都會報道一些事件說:一家人新年團圓圍在一起吃飯,年輕的全都一個個拿著手機忙的焦頭爛額,而老一輩的人,氣的直接就將飯桌都給掀了,其實想來,老人們這樣的舉動並不是特別的吃驚,換成我們來想,如果我是那個老人我看到新年裡好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卻沒有一個人坐下來好好聊聊天,一個個只顧著看手機,發紅包,那我也肯定會很惱火。

再者說,因為現在網路的盛行,很多學生都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開始不好好上課不好好學習,整天滿腦子都是遊戲,影響的不只是學業,更多的還有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樣整日沉迷於電腦遊戲中,對於青少年來說是會影響他們的生長髮育。

第三點,因為網路,慢慢社會上出現了許多網路騙局,他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詐騙百姓的錢財,使得很多悲慘的事情發生。

好了說了那麼多,如今的碎片化生活的確給人們帶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因為它的存在,人與人之間那種人情味慢慢變得淡薄,對於中國漢字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希望將來這些存在的缺陷能即時彌補,共創更加美好和諧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