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式閱讀環境下的傳統閱讀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式閱讀環境下的傳統閱讀 篇1

碎片式閱讀環境下的傳 ,838字

當今的社會是資訊化的社會,網路發達,在這個資訊高速流通的年代,網路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它不光是在大人的世界中存在,在我們孩子的生活中也被廣泛使用。雖然很多父母不讓孩子過早接觸網路,但還是有很多父母贊同孩子適當的使用手機和電腦,就比如說我!

我從四年級開始就擁有了自己的手機,是一臺蘋果手機,我下載了有道詞典、酷聽說、奈米盒等學習軟體,當然也有微信,QQ這些聊天軟體。慢慢地,我也接觸到了所謂的碎片式閱讀。它似乎是突破了傳統的閱讀概念,讓我在第一時間看到最簡短最生動的描述,並且在網上可以查詢很多資料,快捷方便,遠比查閱書籍快了很多。我突然覺得厚重的書籍似乎可以不用存在了。包括我的媽媽,她在微博上關注了很多公眾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一些突發的事件,祖國大事,新聞事件,娛樂新聞等等,我們好象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直到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好象意識到了什麼,她推薦我們看一些紙質書和一些類似《讀者》這樣的雜誌,我慢慢體會到了深入閱讀的快樂,我可以靜下心來,在安靜的環境中把自己帶到那個故事裡面,體驗作者的感受,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微信微博所不能給予的。我逐漸喜歡上了閱讀紙質書,那些故事裡精彩的情節和詳細的描寫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有一種流連忘返的心境。因此,我覺得我們需要把目光投向真正的閱讀,而不是沉浸於走馬觀花的碎片式閱讀。

當然,我們要正確面對碎片式閱讀和傳統閱讀,我們可以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發生的變化,我的媽媽也可以在上班途中看一下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瞭解一下社會新聞和朋友們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真正的精神食糧當然還是要從傳統書籍的閱讀中獲取。讀一本完整的書,看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系統化、科學性最佳的閱讀上來。

這學期一開學,我們學校就佈置了大閱讀的任務,我們全班都積極響應,大家都開始或者已經愛了上閱讀,就像老師說的,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我想我們在碎片式閱讀的年代更要堅持傳統的閱讀,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好的文化底蘊!

碎片式閱讀 篇2

碎片式閱讀作文900 ,922字

當今社會,隨著網路通訊與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我們的生活、學習越來越忙碌,我們的閱讀方式也悄無聲息地發生了巨大改變。從過去的細嚼慢嚥地深度閱讀,到現在的狼吞虎嚥地“快餐式”、碎片化閱讀。這種形式的改變,大家眾說紛紜。平時,學習任務都很重,很難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時間被自己控制,我們可以利用一小段一小段的課餘時間看看文學作品或者自己喜愛的書籍,這樣,我們在碎片化的時間的體會到書籍帶給我們的快樂。網際網路是個好幫手,在手機上,我們可以下載各式各樣的書籍,這樣既減少了空間,又方便我們隨時隨地的閱讀。看起來,碎片式閱讀的優點確實很多呢!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還是更喜歡擠出一大片時間閱讀。

在北京,大巴上,我們正在從機場向旅館駛去。路漫漫長長,看看導航,一個小時怕是到不了。同學們一開始有說有笑,後來,不少人進入了夢鄉。可我毫無睡意,再厭煩聽那些再熟悉不過的歌曲後,我突然記起,在我的手機裡有一本下載完畢的書—《福爾摩斯探案集之恐怖谷》。我非常喜歡這類書籍,此時,我已迫不及待地開啟手機開始尋找。找到了!無聊的時光總算要離我而去了。我津津有味地閱讀著,被書中的情節牢牢地吸引住了。我原以為我能一直陶醉在其中,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時而,大巴開得飛快,路又凹凸不平,泥濘不堪,這使整個大巴晃動不已。這時,我只好停止閱讀,一直等到晃動幅度減弱後才能閱讀。又過了一會兒,同學們陸陸續續地醒來,談話聲、吵鬧聲充滿了整個大巴,這些噪音使我無法認真思考。更令人頭疼的是,手機螢幕不知比書小了多少倍,字型雖沒什麼大改變,但往往一頁只有寥寥一百多字。想回顧一下之前所找到的線索,卻需要一頁一頁地往前翻,又要一頁一頁地翻回來。當我們到達旅館,我正看到最激動人心的環節,無奈,只好又一次停止閱讀。第二天,當我再開啟螢幕看書時,我竟忘了之前的故事情節。

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的:“良好的閱讀取決於三個要素:一是閱讀的環境,二是閱讀的主體,三是閱讀的載體。三者恰當地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閱讀目的,獲得真正的價值。”我想為這句話再加上一個要素:閱讀的時間。碎片式閱讀自然有它的好處,但若是想精讀,我想,只有在這四者兼具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做到用心去品讀,達到“悅”讀的境界。

再見,碎片式閱讀 篇3

再見,碎片式閱讀作文 ,505字

在現代繁忙的生活節奏中,我們越來越多見的就是碎片式的生活,其中包括運動、睡覺和閱讀。越來越多的人們無法拿出更多的時間精力面對這個日趨忙碌的社會,只能把有限的時間粉碎化零散化。

曾幾何時我們拿出一本完整讀完的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我們又能靜心再次翻出實物書,領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有越來越多的人只能在等地鐵,等車,等吃飯的時候,拿著手機,看著各種小編終結提煉的標題黨過個讀書癮,這裡為什麼我們要把碎片式閱讀批判?在這裡我們就要來分析分析碎片式閱讀的壞處:

第一,無法真正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創作思路

第二,碎片式閱讀讓我們被動斷章取義

第三,碎片式閱讀其實是“快餐化”的精神支柱

說了這些的缺點,我們就要明白碎片式閱讀,只是我們在閱讀中的調味品,可以有但不是全部,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正是在積累的階段,一定要深刻反覆的閱讀那些大師的名著,體會大師們在寫作;和創作中的思路,特別是好詞名句,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和模仿物件,古人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大概說的就是這些道理。

所以告別碎片式閱讀勢在必行,每次閱讀都將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告別碎片式閱讀,打好我們學習的基石,為了明天更美好。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讀 篇4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 ,957字

我最近聽聞英國某公司為了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同時節省閱讀時間,將數十本世界名著縮減為三十頁的小冊子,一本本的發放給每位員工。此事一度受到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現代生活的時間碎片化與其時代的閱讀方式的深刻思考。

但許多人會聳聳肩,一攤手:“這就是時代進步的發展趨勢啊!”這樣的聲音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下必然不佔少數,可為什麼人們會習慣於當下的閱讀方式呢?

也許是因為當代都市的生活節奏跟我們打的拍子相比快了太多。生活節奏的加快意味著我們每天會頂著更大的壓力,會更辛苦。於是沒有真正地靜下心來沏茶賞書。在我每天早晨乘坐的地鐵車廂內,多少人拎著公文包,無精打采的停靠在護欄上;多少人揹著雙肩包,打著哈欠,穿著“筆墨浸染”的校服,滿臉倦容地癱坐在座位;多少人戴著耳機來掩飾自己眼眶內的紅血絲和一夜未眠的憔悴……有沒有人捧著一本書在擁擠的地鐵中細細研讀?對不起,我真沒發現過。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人們漸漸遠離了看紙質好書—這一耗費精力、時間卻收益良多的行為。

也極有可能是如今網路小說在手機的崛起帶來的打擊。鑑於每人都鮮有空餘的時間與心情來認真地閱讀一本有營養的好書,那麼網路便為你準備了快餐—線上連載小說。它相比傳統的讀書方式,更易上癮,更有誘惑力。最致命的一點是它附著在我們無時無刻攜帶的電子產品上,將碎片化時間的娛樂滿足與人們為手機的痴迷完美結合。因此,許多人為此如痴如醉,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可陷得越深,往往離挖掘到一本真正好書的機會愈來愈遠。

但究其根本原因,會發現如今的人們其實容易浮躁,無法靜下心來真心的欣賞文學的魅力。騰訊CEO馬化滕有言:“當代碎片化時間下的閱讀就像對著迎面而來的大水流,雖然拍得你滿臉都是,卻很難真正的喝到幾口水。”他本人非常反對此種閱讀習慣,且始終保持著“沉下心來看好書”的態度,看自己專業內的書亦態度如一。“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沖垮。”馬化滕如是評價自己的讀書態度,著實令人敬佩。我認為作為普通人的自己,以及身邊的許多人都喪失了在在碎片化時代“沉下心來看好書,心平氣和多看書”的魄力和堅持。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讀該何去何從?請我們從現在起放下手機,拿起書架上那些被你嫌棄良久的書籍,重新投入它們溫暖的懷抱,心無旁騖地閱讀真正的文字吧。

拼圖式的碎片化閱讀 篇5

拼圖式的碎片化閱讀作 ,721字

時光飛逝,如今的社會隨處可見一幢幢高樓大廈,電子螢幕,手觸廣告宣傳……在這個高科技發達的年代中,人們早已習慣了“指尖閱讀”,手指一動,資訊紛至沓來,隨時隨地都攜帶著“移動圖書館”。一種新潮的碎片化閱讀學習逐漸流行,可是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對紙和筆,還有書本的疏遠。

每一天,人們都依賴著電子產品,在那分分鐘短暫的時光裡,都要拿出電子產品上網進行閱讀學習……可以說,只要人們一空下來就會想到網路,這也使得我們原本豐富多彩的生活被剪成了碎片。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使用電子產品去查閱資料,閱讀書目,導致越來越多的經典書籍被塵封在曆書店的角落裡,正在漸漸地被人們遺忘著……

然而,在我家的大書櫥中卻依然儲存著琳琅滿目的書籍,每天我都開啟書櫥去看看它們,我總愛翻翻書本的扉頁,感受書本自身巨大的知識內涵,更喜歡漫步在書香的叢林中,吮吸著它那墨香的氣味,沁人心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湯姆叔叔的小屋》……。我全神貫注的閱讀,也能直抵書本靈魂的最深處。從書中,我讀到了勤勞,善良與正義,也讀到了歷史的心衰與人間的不平等。

我也發覺爸爸媽媽平日裡也經常利用每日零碎的時間,上班的途中,晚睡前的邊角時間來進行碎片閱讀。的確,這樣的閱讀方式更廣博,可以讓大家進行海量的諮詢瀏覽,也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可這些斷斷續續的碎片化閱讀卻無法帶領人們領略“完整”的美好,同時碎片閱讀也漸漸在衝擊著代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經典書籍。

往往這些碎片化的閱讀會佔用人們大量的時間,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碎片化了的閱讀方式,也同時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我們想對大家大聲說:“放下電子產品,遠離碎片化閱讀,讓我們碎片化的生活重新完整,享受真正的紙質閱讀,享受正真閱讀書籍的人生。”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讀 篇6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 ,811字

看到“碎片化”這三個字,思緒帶出了一個從小學開始,學校舉辦的讀書節活動時的調查問卷上總會出現的,屢用不爽的問題:請問你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多少?

小學時的答案大概是一至二個小時,到了初中,時間減少到半小時到一小時,現在高中,在忙碌的學習和成堆的作業中,我斟酌著在問卷上寫下三十分鐘。真是羨慕小學時候的我,忍不住懷疑那時候的我怎麼這麼閒。

忙碌的生活還是需要放鬆的,我的放鬆方式總是固定那幾個,讀書看漫畫做手工之間來回切換。而我所閱讀的所有書目中,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剩下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小說。身邊的很多人說,用電子書閱讀起來總歸是沒有實體書那樣有感覺的,可是我的想法和我的朋友們有些不同,比起實體書,我更喜歡電子書。理由和同樣喜歡電子書的人們不約而同:方便啊,輕巧啊,書目多啊。讚美科技的發展。

因為時間的碎片化,閱讀也變得碎片化。這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和電子書讓我能夠同時閱讀兩三本書,卻少了以前的沉迷書中無法自拔,已經許久沒再出現別人喊了三四遍卻仍在書中幻想的局面。這本應是好事,卻讓我有些許惋惜。雖然每次閱讀的時間很少,我只能在課間,在完成作業後,亦或者在睡前閱讀,但是一天的時間過去,半個小時往往還是可以攢到的。

我並非特別喜歡同時閱讀兩三本書,但是卻常常“不小心”那樣做。碎片化的閱讀使得書中的劇情發展變慢,讀完一本書往往要用以前兩倍的時間,然而在這段時間裡,也許是旁人或友人又推薦了本好書,也許是自己手癢又找到了本有趣的小說,在試讀這些書目時,被劇情勾了魂兒。彼時事情又發展成了這本書放不下,昨個兒的書又有趣得不忍鬆手的局面。真是兩面為難,有時更是三面為難。

縱使碎片化的時間讓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如果我不利用這些時間,又該如何找到大把的時間進行閱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只是這生活的快節奏讓水一滴滴出現,成為時間碎片。

我只能抓住這碎片化時間,讀我喜歡的書。

碎片化閱讀下的虛胖人生 篇7

高三作文 ,1371字

碎片化閱讀,是指通過手機、電子書、網路等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某知名媒體指出: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大眾閱讀的趨勢。許多人喜歡透過手中的5。8英寸的窗戶去窺視這個世界。他們將碎片化閱讀譽為高效、快捷、資訊量大的閱讀方式,認為自己從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世界裡獲得了汗牛充棟的知識。殊不知,他們只是碎片化閱讀下的虛胖人群罷了。

碎片化閱讀粉碎了人們深度獨立思考的能力,造成知識上的虛胖。在資訊化不發達的年代,求知慾旺盛的人們沒法接觸到如今天一樣海量的資訊,對於手中的寥寥幾本書,他們都會深層次的挖掘其中珍稀的知識資源,並在腦中一遍遍的充分消化,並加以自己的思考,從而形成林語堂先生所倡導的“不受任何社會學、政治學、文學、藝術或學究的胡說所威嚇的獨立的判斷力”,這種閱讀方式,真正做到了“讀書破萬卷”中所倡導的“破”的境界,收穫的必然是飽滿而充實的知識體系。

反觀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網際網路媒體所展現的,更多的是那些加工過的資訊。由於受文章長度及營銷策略的限制,作者無法在一篇文章裡詳述某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只能擇其皮毛,配上吸引眼球的營銷策略,做成一道“知識快餐”。吃下一道道的“知識快餐”,人們可以很快獲得所謂“精神上的飽腹感”。可是,若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些微不足道的知識皮毛只會“酒肉穿腸過”,剩下的只是浮華無用的營銷脂肪,使人成為“虛胖的知識分子”。難怪現在許多人感嘆“為什麼飽讀詩書卻過不好一生”。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系統化的飽讀,只是囫圇吞棗地進食了紛繁蕪雜的碎片罷了。

歷史學博士廖峰說:“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這種說法絕非聳人聽聞。因為,大量的碎片化資訊,還會造成靈魂上的虛胖。面對網際網路呈上的一道道“心靈雞湯”,人們在大快朵頤的時候,當然會獲得一種虛假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會形成自己的精神生活十分充實的錯覺,這種充實就是靈魂的虛胖。在靈魂的虛胖下,人的工作意願和效率會大幅下降,這也就催生了社會上許多的“佛系青年”、“喪文化”,一個個“奴隸”出現了。

充實的靈魂從來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外在美和內在美兼具。這種由內而外的優雅氣質的背後,藏著她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她無論多忙多累,每天都會認真讀書一小時,日復一日,知識和文化一點點地積澱在了她的靈魂裡,使得她的眼裡常有詩情畫意和碧海藍天,這才是充實而不虛胖的靈魂。

詩人歐陽江河寫道:“我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生活”。誠然,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了大眾閱讀的趨勢,但我們仍然可以逆流而上,進行知識上和靈魂上的一場“減肥”。我們應放下手中5。8英寸的窗戶,去那一本本徘徊著天光雲影的半畝方塘中,與每一位聖哲先賢來一場靈魂的邂逅。

願將來的你,能遠離碎片,拒絕虛胖,這樣你才能把自己修煉得越來越完美——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碎片化閱讀 篇8

話題作文 ,887字

文字是思想的對映,中國語言更是深藏奧妙。我們總是能夠找到一片書海來安放和重啟疲憊的心靈。然而,當我們無暇捧著茶杯欣賞冗長的文章時,碎片化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車水馬龍,紛紛擾擾。每個人都加快著腳步穿梭在街頭。如果每個人的目的地都和他連著一條絲線,那各處就都會交織著千絲萬縷的網。在越來越繁忙的生活中,還有幾個人能坐下來,就著剛好的陽光讀一天書?想必是微乎其微了。那麼碎片化閱讀,不就是用來洗淨蒙塵的心的甘露?在這個時代,碎片化閱讀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然而,如果拋開時代的繁亂,單就碎片化閱讀本身而言呢?

我想人們依然不會放棄碎片化閱讀。如果不是為了彌補缺乏書籍的空洞而進行碎片化閱讀,那麼不難發現,閱讀的碎片化,本身就是一種絕美的境界。

讀罷“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乘月幾人回,落月搖情滿江樹”這般從月出到月落的佳作,會像是感受了一段清幽美好的故事,冗長而清雅。而不可否認,“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是另一種簡短而含蓄的絕妙佳作。短小而不枯乏,似是言猶未盡,無限美好。

某天某時,街上的霓虹伴雨初亮,某天某時,靜靜地看著行人匆忙的背影交織成風景,一時湧上心頭的悽美,便不是娓娓道來的長篇大論能說得清的,唯有一句“萬丈迷津,遙亙千里”才能與之相配呼應。後來,也不記得哪一段話出自何處,只記得這句話的含蓄有力,那句話的悽美清麗,它們不知不覺走進了靈魂,帶著人們體會更孤獨,更清晰也更唯美的境界。如果說長篇是清口的白粥,那麼碎片化閱讀便是陳年的老酒,總是在一瞬間觸及人的靈魂,讓人更快的領悟,更快的成長。

開卷有益,碎片化閱讀也是大有所長。當有人沉迷於一本小說無法自拔,碎片化閱讀卻能實現很廣的涉獵。周國平說,與其花費精力沉溺於書,倒不如寫自己的書,來抒發屬於自己的體會。這樣看來,涉獵別人的看法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認同,讓自己有理性思考的空間,形成自己的觀念,便是碎片化閱讀的又一精華。

碎片化閱讀同整體化閱讀一樣是應當提倡的,也是一樣需要深入體會的,所長補所短。如果因為不能體會其中之奧妙而妄加褒貶,便是大愚之論了。

碎片化閱讀 篇9

國三作文 ,824字

如今資訊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我們僅有的時間,壓縮著我們僅有的空間,在忙碌中能放下紛擾專心地去做一件事是多麼的難。很少看到有人拿起一本書專心的閱讀,大多數的人都只是在手機上刷著他們的app,看著大部分的圖片與視訊,僅夾雜著些許文字,因而我們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碎片化的閱讀也在這樣的時代下興起。

人們對碎片式閱讀越來越飽含爭議,到底碎片式閱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些什麼?我們的閱讀方式到底被哪些事物碎片化?

資訊時代給我們帶來的高產產品就是手機。手機當中最吸引我們的也是那一個個app,我們難以放下,也難以割捨。現在,在微博微信到處都能看見雞湯文,當我們渴求著心靈的安慰,卻只尋找到那些沒有什麼含金量,沒有值得思考的文章時,我們閱讀的思維也被簡化,失去了我們閱讀當中思考的能力。

閱讀本是我們的一種本能,在閱讀時,我們會產生聯想,在腦海中會形成一個個畫面。可如今圖片加文字的興起,正在慢慢奪取我們的聯想能力。當我們抱怨我們已經沒有創造力,沒有想象力時,我們是否想過,這正是我們平常的一些小習慣而造成的。

有時當我閱讀厚厚的書籍,卻被手機電腦,平板,一系列能奪取我們好奇心和專注力的電子產品碎片化。低頭族越來越常見,走路時也看見有人在用大拇指滑動著手機螢幕,大量的資訊量從眼睛裡湧入大腦,是我們的思維越來越跳躍式,碎片化的思考正奪去我們的耐心與思維能力。

所以對閱讀我們要有選擇性。不要完全沉迷於那些圖片加文字,缺少思維發展性的文章。

閱讀本是件有內涵的事,碎片是的閱讀本不是錯,錯的是碎片式的思考。閱讀時要投入到一段連續的思維中去,去前後聯想,廣泛地思索,對於那些有文藝性的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碎片化的生活就這樣,使我們被身邊的一切吸引過去,慢慢養成的惰性會漸漸抹去我們的意志和目標意識。只顧眼前一時的快樂,而忘卻了長遠的目標,並與它越行越遠。如今我們應該告別碎片式的閱讀,不要停下腳步,去關心關注那些能紛擾我們的事物。應時刻保持一顆專注之心面對書籍。

碎片化閱讀 篇10

記敘文 ,845字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恨不得把24小時變為了48小時。與此同時也有了碎片化這一說法。

隨著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碎片化出現了,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碎片化時間……,彷彿什麼都可以碎片化,無法擁有一個完整的人生。

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失去了很多。開啟手機隨處可見的新聞僅僅兩三百字,一個開頭,一個結尾便成為了一條新聞,如此簡潔,是了是表明我們的人生也同它們一樣簡潔,毫無波折呢?記得一位大學教授說過:“若朱自清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面對荷塘,面對明月,拿出手機拍了張照說了句‘今晚月色真美’,發到了微博、朋友圈,於是散文沒了,《荷塘月色》沒了。”對於這幽默風趣的一番話我們不得不加以思考,現在的我們丟了什麼?

我認為是丟了靈魂。每個人都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在如今碎片化閱讀的引導之下,人們閱讀的書是越來越少,讀的都是一些無營養的文、微博文,閱讀的字數看似很多卻大都一笑而過,靈魂是對於抽象的精神世界的具體化。長期進行碎片化閱讀使精神世界變為了零,這便是失去了靈魂。

曾有人計算過一個人的靈魂是39克,這彷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重量。但對於一個求學之人若失去了這樣39克,便失去了對於學問的推敲;對於一個工人若失去了這樣39克,便失去了一門精巧的手藝成為了只會工作的機器。而碎片化閱讀會讓我們逐漸失去我們的靈魂,成為一具僅憑本能而無思考的軀體。我們應重拾完整的閱讀,在讀他人的思想亦有自己的思想,在閱讀中不斷充實自己的靈魂。讓身存於世,魂亦存於世。

一個沒有完整閱讀的民族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從而他們很容易就被別的民族洗腦,進而毀滅。美國為何強大,因為他們民族愛書。就說二戰德國在毀書時美國在大力印刷書籍給人們閱讀,兩者高低十分明朗所以結局也在意料之中。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想要富強就要擁有眾多的閱讀量,也只有這樣才能誕生出更多的思考,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便是思考。

經典閱讀能讓你知曉世間冷暖;經典閱讀能讓你開拓眼界;經典閱讀能發展你的思維。在生活中切不可遺漏經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