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無奈的生活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無奈的生活 篇1

碎片化,無奈的生活作 ,985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碎片化”也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熱門詞彙。時常從身邊聽到“碎片化時間,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購物等。”這樣的碎片化最終就變成了我們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從何而來?我認為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是推動生活走向碎片化的一個重大原因。手機,電腦,電視機等高階電子產品的推廣與普及使我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革。

當一樣事物存在時,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當資訊科技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我們的無奈。

在這個生活節奏飛快的時代誰會沒有手機?上班,學習沒有手機的輔助總會給我們造成不同程度的麻煩。可高頻的使用又會對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本來就很少有整塊的時間給自己,本以為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閱讀又或是放鬆。可是事實卻不盡如人意,我們無法抵抗資訊對我們的誘惑。刷完朋友圈再去吃飯吧,哎呀!看完這條資訊在幹活吧!網路中時時有一些故弄玄虛的“爆炸”新聞,還有更多的是一些沒營養的“新聞快餐“,吃多了總會使人們的精神變得萎靡。可我們卻無法及時放下手機,這樣反而佔用了我們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我們除了無奈也只能是無奈。

碎片化這個概念在大多情況下並沒有朝著我們理想的方向發展,而是將我們原本完整的時間精力又再次變為“碎片”。這種人為的碎片化變得非常不可取。

碎片化,意味著時間是細碎的,通常不過三五分鐘,到半個小時。但當你在地鐵上時,不妨環顧一下週圍,不用說一定幾乎所有人都是低著頭,手上那這個手機,從前那些會利用這十幾分鍾時間看幾頁書的人已經很少出現了。

記得從前也有人無奈的想我傾訴:“唉,現在啊!真是沒辦法,自己一拿手機就放不下來了,原本打算認真寫作業,可一刷起QQ就把自己的作業忘到腦後。往往很晚才睡,又免不了挨一頓罵。這第二天聽課的效率還極低,老想睡覺。感到特別的無奈。”

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的出現在我們學生的人群中。我想說,也許我們改變不了碎片化生活的根本模式,但我們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學會把時間綜合地利用,寫成時間管理表來有效管理時間分配。我認為我們必須分清楚碎片化的時間到底是什麼,不能將原本相對整塊的時間也認為碎片化,總之,高效利用時間。

也許碎片化是現實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成為我們無奈的生活,但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將無奈作為動力,我們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相信自己,那麼迎接美好的未來吧!

遇上碎片化閱讀的生活 篇2

遇上碎片化閱讀的生活 ,869字

如今,科技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被大為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所影響著,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碎片化了起來,這種碎片化的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那麼什麼是碎片化的生活呢?碎片化的生活是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閱讀等等這些零零碎碎的事物的集合。碎片化的生活說明人類在如今這個速度節奏快的大都市中,用零碎的時間做零碎的事情,人們把一件事情分成零碎的一小塊一小塊去做,而不是去做一件完整的事情。

那麼什麼又是碎片化的閱讀呢?我先來舉一個如今社會上常見的現象,現在的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無論是在坐地鐵的時候,還是在吃飯的時候,都人手捧一個手機,真是名副其實的“低頭族”,他們捧著手機刷著微信朋友圈;翻看著QQ中的好友動態;看著最新發布的新聞。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碎片化的閱讀。

如今,我們手機上安裝了越來越多的軟體,有越來越多的公眾號定期推送文章,這些文章都是短小而簡要的,它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者只是表達了一方面,這遠沒有我們看一本完整的書的時候所看到的具體,沒有書中的完善,多方面,有依有據。

許多人或許認為這種碎片化式的閱讀十分有益有效,他們能夠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看大量的文章,收穫巨大的資訊量。的確,碎片化的閱讀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與好處,但與此同時,它還存在著許多弊端。這些文章只能讓我們瞭解事情的大概,大多隻能讓我們看到事情的表面一層微不足道的事物,卻不能幫助我們透過其中看到事物的本質。

我在坐地鐵的時候看到的大多都是低頭玩手機的人,很少看到有人翻閱書本,我們也只能看著其他國家人均一年的讀書量達到近50本書而望而驚歎。其實在我看來,讀書是一種很好的獲取資訊的方式。在讀書時我們能從大量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會到作者多樣的思維,使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

如今,許多人心中認為現在的閱讀方式十分便捷迅速,相較讀一本很長的書,他們更青睞現在的閱讀方式。但於我而言,碎片化的閱讀固然給我們許多好處,我卻更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看書,從書中體會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被碎片化支配的生活 篇3

被碎片化支配的生活作 ,850字

“碎片化”這個詞在最近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事實上,在我們認識到碎片之前,我們的生活早已被碎片化支配了。

那麼碎片化究竟是什麼呢?通俗的來說就是人民利用零零碎碎的時間來完成一些零碎的事情,其帶來的後果便是自認為生活十分充實,沒有絲毫被浪費的時間,實則效率低下,時時刻刻處於浮躁之間,最後成為網際網路的奴隸。

導致碎片化的原因有那些呢?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智慧手機的廣泛普及恐怕市最重要的原因。很難想象在一個日出而起,日落而歸的時代能有什麼碎片化的生活。在漫長的人類歷史裡,生活是一個個整體,知道人類步入資訊化後,世界各地的資訊能夠很快的通過網際網路傳播開來,穿插進我們的生活之間,並將我們原本原本整體而專一的生活拆了個七零八落。其後果就在於人類的大腦在廣泛的閱讀而又在處理不同的資訊時快速的切換,造成利無法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被各式各樣的資訊分了心,亂了神,陷入浮躁的生活,於是乎它就這麼一步步的碎片化了你的生活。

於此同時,新聞傳播業的快速發展也是導致碎片化的原因之一。新聞媒體的受眾十分廣泛,在廣泛的受眾中必定會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為了增加瀏覽量,各式各樣的資訊被摻雜在一起並填上一個奪人眼球的標題就成為了吸引人民閱讀的方法和手段。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就這麼不知不覺的被碎片化了。同時,傳統權威媒體關注度下降,新興小眾媒體的崛起也是原因之一,畢竟在新中國成立之處,在家家戶戶都只有收音機,只能聽到中國最官方,最權威的資訊時,碎片化的概念也就不再存在了。

碎片化實則便是人類資訊化,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必然後果,其所帶來的眾多效果和影響並不可避免,除非你心甘情願的將生活倒退數百年。那麼面對碎片化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人,又能做些什麼呢?將碎片化所帶來的後果最小化是最好的選擇。在其他人都拿著手機,刷著微博,你有能否靜下心來去做一件事呢?精讀一本名著,或者是細細品味一本小說;摘抄一些名句,亦或只是有感而發,寫下一篇隨筆或又是日記。總之,讓你浮躁的內心在紛繁的世界中沉浸下來,片刻也好。

我的碎片化學習與生活 篇4

國一作文 ,1011字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也由系統化變成了碎片化。我們的碎片化生活無處不在。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購物等等。而我也發現了一些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我碎片化的學習了。

在我小時候不認真學習時,媽媽總是會告訴我她小時候每天去圖書館,客戶,查資料的事,然而等我長大一些。卻發現不是這樣子。我有不清楚的知識點,可以上網查詢資料;題目不會時可以通過微信詢問好朋友和老師。我可以從許多地方獲取我想要的,而不需要每一次去同一個地方,辛苦的尋找答案。我繼而發現與我媽的話完全不同,我很疑惑。

等我去問的時候,媽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提到了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詞——碎片化,她說:“現在科技發展迅速,你可以從許多渠道獲取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碎片化。而不同於我們以前那樣。但是碎片化的學習生活有利有弊,你獲取知識時,也可能看到一些娛樂的東西,一定要在上網時,專心啊!”我媽提醒我。那時我懵懵懂懂。只知道碎片化的生活,很不錯。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我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了弊的存在。經常在作業時,需要上網查詢資料就會跳進來一個遊戲的動畫廣告,或是一條新聞。我有時候被這個遊戲吸引,就下載一下;這條新聞挺有意思,就瞭解一下;有時看到一些資料旁的科學和知識連結,感興趣也去點一下。就這樣,我的知識是越來越多,可卻都是些碎片,串不起來,一會兒就忘了,而且佔用了我的休息時間。使我的成績迅速下降。

久而久之,我媽對我的碎片化生活和學習漸漸不滿,有一天終於忍不住了,說:“我上次不都跟你說了,在查資料時不要看別的,你現在知道碎片話生活的苦頭了吧?不要再看了,如果你考不上高中大學,就沒有了學習更高層次知識的機會了。”我媽警告道。

捱了我媽的批評後,我覺得非常有必要相處一個好主意來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兩全齊美的辦法呢?或許我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識串起來,這樣就能瞭解更多的知識,而不影響成績了”。於是,我開始把平時獲取的各種碎片化的知識寫在本子上。經過一段時間,在我養成了這個習慣後,我不僅成績恢復了,而且瞭解到許多其他的知識,成功地把碎片化的知識與我的課本知識融合在了一起。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有許多人在碎片中無法自拔。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能把碎片看成一本書。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在碎片化與系統化中來去自如。

“碎片化”分解著“生活” 篇5

“碎片化”分解著“生 ,1084字

如果人生是一顆琉璃珠,那麼它一落地,碎了,於是打開了“碎片化”生活的大門。那麼什麼是碎片化的生活?作為學生的我們也許一直以來並不會注意,我們天天過著近乎相同的,週一至週五反覆在三點一線徘徊,週六週日趕著去補課班,匆忙的日子裡,時間溜走了,但他卻留下了一塊碎片,你卻不知?那麼在這枯燥的生活裡,是否找到了“碎片化”這一關鍵詞?

遇上“碎片化”的回憶。

回憶往昔,悄然而逝的是那些童年往事。還記得《城南舊事》嗎?作者林海音帶我們走進了英子的童年,那一個個場景雖已模糊,但有歡笑,有隨著成長的事態無常。其實我的童年亦不如此?仍記得兒時哼著歌到田間外公家玩,外公佯裝生氣怕我摔著,而不讓我盪鞦韆,卻用糖果來誘惑我的場景,到後來迎著夏日晚風吹過,外公的大蒲扇……可是和外公相處的場景細想起來,留在腦中的真的不多了,被世事沖淡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記憶出現了“碎片化”危機。

但是遇上“碎片化”的回憶該怎麼辦呢?“碎片化”的生活應對此改變,與家人多加溝通,放下手中的“發光怪物”,吃飯時聊聊天,每個人都是幸福的締造者,那麼就從此刻做起!

遇上“碎片化”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隨著高考“新政策”的改革,從一開始的“三加一”到“三加三”,然後英語變成了“兩考”,每年都有新的變動,有時候會覺得在高中生涯有點應接不暇,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就如玻璃一樣破成一塊塊不同大小的碎片,每一門學科都需要記憶力與對此的理解力,在學科轉換的過程中,總是找不到連線點,就好比每課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應懂得順其自然地接受,感悟學習的韻律。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與學習進行磨合,種下“夢想”的種子,它便是改善“碎片化”記憶力與學習能力的動力。

遇上“碎片化”的情感和思考方式。

為了使得我們生活變的有起伏,“女媧”賜予了我們豐富的情感,喜,怒,哀,樂,憂,但是不同人對這些情感的處理不同,進而這5種基礎情感再分解成痛苦,滿足,失望,偏執,信心……你的思考方式可以化解你生活中不悅之處,詮釋著更加細膩的感情,那便是“大碎片”再次落地,成“小碎片”了。

當我們處理“情感碎片”時,要做到微笑面對,“逆境”總是離不開歲月的推移,摻進去繁瑣碎事情但應嫣然淺笑,安靜的放著禪意,並且應懂得“滿足”,就好比一個兩個不同的人遇到半瓶紅酒,一個人會惋惜道“怎麼只有半瓶了,還有半瓶給誰喝掉了?”另一人人則是稱讚道“好酒啊!”所以每個人情感的複雜程度不同,“碎片化”生活當然也不盡相同。

總而言之,當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應有條不理的把一個個碎片部分整理在一起,或者歸歸類,讓生活變得簡單生動起來,尋找生活的趣味。

碎片化閱讀和生活 篇6

碎片化閱讀和生活作文 ,1077字

碎片化,一個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熱門話題。要是在十幾年前問一個普通人接觸資訊的方式,無非就是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而如今,有微信朋友圈、微博,新聞條推薦等等部各種各樣的方式,這些五花八門的內容將我們的生活所切分,碎片化也正這樣潛移默化地改地改變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現在忙碌的生活節奏讓人們總處於馬不停蹄的狀態,可自由支配的完整時間越來越少,相對的,碎片化的時間卻多了起來,碎片化閱讀這種與智慧手機繫結的方式也由此誕生。

“碎片化“會給人一種錯覺,讓人覺得是在高效利用時間,但其實它僅僅是把你原本可以讀書學習的時間都浪費在手機螢幕上,而所謂碎片化閱讀,尤其是社交軟體提供的資訊,並不能與真正的閱讀相提並論,相反還有許多壞處。記得有一次,我乘地鐵回家,我邊上坐著一對父女,那位父親正在聚精會神地盯著手機,手指如蜻蜓點水般飛快地滑動著螢幕,時不時地扶扶那可以滑落到鼻樑的眼鏡。而他女兒也許是因為貪玩,抑或是小孩子所特有的好奇,時不時地問他父親各種各樣的問題,起初他的父親還會敷衍似的應和幾句,到後來就乾脆沉默不語,女兒也許是不滿父親的表現,於是伸手去拿他父親的手機。她的舉動似乎激怒了那位父親,只聽“啪”的一聲,他打了女兒的手背,並開始高聲責備她,而女孩子也委屈地大哭起來,頓時這一大一小的喧鬧聲攪得整個車廂的人都不得安寧。而我在無意間瞥到,其實他父親僅僅是在看朋友圈而已,況且哪怕他真的在處理事情,也可以和她女兒好好的說,何必這樣大動肝火。套用公益廣告中的一句話“世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卻在看手機”。碎片化的閱讀讓人們的親情也碎片化了。

其次,碎片化閱讀著一種快餐閱讀,內容玩玩簡短,寥寥數語。長期進行這種快速閱讀,當需要進行長篇閱讀時會使人心情煩躁。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好書被封塵在書架上的原因,好書需要我們沉下心慢慢品味,而奢望一個幾百字的微小說能夠表達出十幾萬字製作的內涵,這無異於天方夜譚。同時,隔著冰冷的螢幕,又怎能感受到攜一卷好書,溫一壺清茶,翻開書頁,在油墨味中偶爾有書海的快樂呢?記得童年時在書籍上我感受到了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及樂觀;感受到了王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清新靚麗;感受到了劉禹錫的“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的堅強及豁達……而對比如今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看似優美,實則缺少內涵。我們忘了雞湯雖好,卻不管飽。碎片化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和學習的氛圍。

海德格爾曾嘆息“詞語破碎處,無物之存在”。最後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手機,放下所謂的碎片閱讀,拿起一本好書,享受真正的閱讀。

如何在碎片化中學會生活 篇7

如何在碎片化中學會生 ,1077字

“碎片化”這一新興的專有名詞,象徵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經慢慢地滲透了我們的生活。而何為碎片化呢?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被拆成了一個個細小的碎片。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像加快了腳步一般,馬不停蹄的超前飛奔。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生活才開始變得碎片了起來。

碎片的資訊、碎片的休息、碎片的時間,似乎一切都與碎片化打上了交道,可我們卻早已更習慣”完整”的生活。當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化時,似乎帶來了一系列的困擾,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碎片化究竟是利還是弊呢?

碎片化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太完整,有時當你想與書本來一次親密接觸,看了不一會兒卻又不得不放下書本。有時想去好好的享受生活,可沒多久就又被忙碌衝散開來。這樣開來碎片化的確是有許多的不便之處。

但我今天還是想談談碎片化好的一面。其實碎片化時代是我們難以逃避的一個問題,如今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愈發忙碌,時間也被拆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似乎變得更加難以去集中精力做某件事。但難道正因為此,就所有的事情都甩手不幹了嗎?似乎並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利用碎小的時間完成一件件小事,慢慢累積小事變成了大事,自然也是能完成了。而碎片化也鍛鍊了我們在忙碌的世界中也能夠合理的安排時間,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那如果資訊與知識也變成了碎片化那怎麼辦呢?其實這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來的可怕。而我恰恰認為體系化的知識才會使我們更加懶惰。當人們還處於遠古時代時,我們不就是從一個個的碎片的資訊與現象中整理出完整的知識體系的嗎?而現在我們只學習前人留下的體系的知識,缺少了自我整合資訊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而拼湊碎片化的知識好比拼湊一塊拼圖一般,慢慢體會,變成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碎片化既然是時代必然的一個過程,所以生活於碎片化之中,是難免的。的確我承認,生活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確變得越發浮躁,但難道錯誤的本源在於碎片化?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碎片化使生活變成若干個小塊兒,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使得人們變得浮躁不堪,變得難以靜下自己的內心去面對自己的生活,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這個時代我們更應該緩下腳步,停下來去找找自己的內心所在,而不是趕忙去追趕著大部隊的腳步,卻迷失了自己。其實時代的好壞並不是那麼的重要,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內心所在,如果有幸找到的自己,不再迷失方向,那麼哪一種生活都是你最好的生活,哪個時代都是屬於你的最好的時代。

因此,當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首先就應該學會沉浸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忙著追趕生活的腳步,學會在碎片化的時代中學習,管理時間,最關鍵的是,找到自己,找到生活的本源所在。

利用碎片化,過上新生活 篇8

利用碎片化,過上新生 ,798字

魯迅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總是能擠出來的。”是的,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們就意識到利用時間的方法與重要性。

而利用碎片化時間,則是利用時間的一種最有效方法。而碎片化又是什麼呢?它是隻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快,在當今中國,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要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而在事情與事情之間往往有一些多餘的時間,那便是所謂的碎片時間,這段時間往往很短。劉再覆在《思想者十八題》中提過,“人的一生是由諸多碎片時間拼湊起來的。”這從而也證明了利用碎片時間的重要性。

碎片化是一個大概要,若是實踐與生活之中便會細化,例如,碎片化閱讀,碎片化學習,碎片化交往等等。這都是碎片化的應用,就拿碎片化學習來說,若在手中拿著一些英語單詞片,在車站,地鐵站,甚至在廁所中,都可以利用起來背一點單詞。在高中每天的學習生活中,課間十分鐘其實也是碎片化時間。我在每天的課間10分鐘裡,會預習下節課上的內容,複習上節課講的知識,加深鞏固這樣日積月累月下來,課堂效應也大大提高了。

那麼,到底該如何利用碎片化呢?先舉個例子,古時候的蘇格拉底在去一個地方演講的路上,他就開始思考起來,回憶今天的收穫,銬問自己的內心,敲打自己的靈魂,在對哲學深層次的思考中,他已經獲得了想像不到的精神財富,也昇華了自己思想,甚至想好今天的演講中加入一些剛才的思考,而這一切僅僅是在十分鐘的路上。

碎片化的時間只有五至十分鐘,在這段時間裡當然不可能寫好作文,應當做一些用時間較短的事,就像構思作文這樣才能利用好碎片化。

但碎片化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做的是可以更多,壞處就是自己的休息時間少了,不過從這點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利大於弊。

滴水足以穿石,每一天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即使只是一個小事情,持之以恆,都將是明日成功的基礎,所有的努力所有一點一滴的耕耘在時光的沙漏裡滴逝後,萃取而出的成果將是擲地有聲,眾人豔羨的成功之果。

論碎片化閱讀與生活 篇9

論碎片化閱讀與生活作 ,1206字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謂碎片化生活,是社會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代表了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社會群體更追求生活的多元與個性。碎片化這個詞雖然在平日裡可能不多見,但它卻是深深紮根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記得有一次爺爺感嘆說,從前的生活截然不同,人們只需要在每天做好同樣的工作,重複同樣的生活,沒有過多的選擇,每一天都簡單機械,而人們也總以為未來不會有太大變數,人生道路上沒有什麼岔路可言。而如今,碎片化生活無處不在,無所不能:想要吃飯,就上“大眾點評”;想要購物,就看“淘寶”;想要打車,就用“嘀嘀打車”;想要付錢,就開啟“支付寶”……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變化,其實已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甚至連閱讀,都變成碎片化的了。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在週末花上一整天時間端坐在書桌前,或者在圖書館中,靜靜地讀完一本書,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在隨時隨地,緊盯著手中的電子螢幕。

這樣的閱讀方式,對於現今忙碌的人們來說,閱讀變成了一件可以隨時隨地實現的事情。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在長長的隊伍中等候時,都可以進行閱讀。這樣在獲取知識與資訊的同時,也節省了寶貴的時間。而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樣不僅能省去買書報的費用,還能使圖書的攜帶更加方便,他們可以不用每天揣著一本厚重的書,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小又輕的手機或是閱讀器。另外,碎片化閱讀的資源庫龐大,給人們提供了更多資訊,人們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樣在圖書館高大的書架前,花費很長時間來蒐集所需要的資訊,只要動一動手指,事情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然而,這樣的便捷之下,問題也隨之產生了。

像這樣零碎的閱讀,會使人們改變讀書習慣,喜歡讀一些簡短的節選與摘要,而不是仔仔細細地看完所有的文章篇目。而且他們在閱讀一些長篇文章時,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從而變得浮躁。碎片化閱讀過於淺顯,漸漸地竟成了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

記得很久以前看到過一個笑話,說是一個人看書報文章總是靜不下心,幾乎每次草草看幾眼標題,就算是閱讀完了整篇文章。結果一次他看到了一篇名為《棉布鞋》的文章,便以為是介紹棉布鞋的說明文,不料其實一篇描寫母愛的散文,因此被人嘲笑。現在想來,這樣的閱讀習慣真是淺嘗輒止,斷章取義,自欺欺人。其實這樣的方式根本不可取,對自己與他人都沒有好處,所以即使進行碎片化閱讀,也必須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才是“知”啊。

我認為我們在閱讀時可以將傳統與現代碎片化閱讀習慣相結合,取之長處,避其不足,在工作日時擠出零碎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而在週末,可以找一個慵懶的午後,捧起一本實體書,細細品味其中的情感、人物與描寫手法。記得論語中曾這樣說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在現代的碎片化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融會貫通,取長補短,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智者。

看來碎片化生活,也大有講究!

碎片化時代的無奈 篇10

碎片化時代的無奈作文 ,937字

這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資訊……

隨著新媒體諸如微博微信的出現,人們獲取資訊越來越容易。通過新媒體,我們不用再仔細審閱長篇大論的文章,而是可以直接得到短小精悍的資訊。只要開啟手機APP,各種新聞紛至沓來,其中不乏我們所需的國內國際熱點時事,然而更多的,是那些花邊娛樂新聞抄的沸沸揚揚。我們的時間就是消耗在巨大的資訊潮中,儘管短平快的資訊僅需十幾秒的閱讀時間,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溺入了無用成堆的資訊碎片,似乎吸收了大量文字,兜了一大圈卻仍是一頭霧水,一無所獲。

一定程度上,短平快的資訊的確為人們減少了擷取、整合的時間,這樣的方式正好迎合了人們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我們用瑣碎的資訊來填補每天生活中的時間碎片。然而,日復一日如此機械化的、不經思考的工作,形成了一個複製貼上的世界。我們習慣於如此“不勞而獲”,它放大了人類經過千年的學習後收斂了的懶散的本性。“不勞而獲”讓我們缺失了本該有的思考,它以省時省力為藉口偷走了人類文明的特權和榮譽。與此同時,吸納文字者也更加依賴於越來越短的資訊。簡明概要的文字能滿足接受者一眼即記的快感。他們會說與其閱讀冗長的小說,為何不利用實用的內容概要及賞析?功利驅使下,我們又被碎片化的閱讀應有的酣暢淋漓。

難道我們就真的甘心任憑碎片化時代的擺佈,做資訊與資料的信使嗎?我們也有自己的無奈。上班族為了擺脫城市縫隙中幾十平米的逼仄的空間,為了逃離公共交通洶湧的人潮,而努力工作著。學生們為了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為了自己十幾年的夢想而努力著。人們為了應付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應付不感興趣的科目而被迫選擇了碎片化的資訊。而在這些情況下的產出,又豈會是高質量完成的呢?不過是資訊的疊加拼湊罷了,不過是指尖上的鍛鍊罷了。時代所需要的飛速發展,把我們原有的平靜的生活狀態都碎片化了。

但我們不能將一切責任都歸咎到時代發展上。科技的改革創新是層出不窮的,這也是人類思考下的產物,資訊科技的革新並不意味著閱讀時代的悲哀。快餐式的讀取也有一定存在價值,我們不必完全擯棄和否認,也無法將新時代的產物完全擯棄和否認。我們所需的,是在紛飛的資訊中保持獨立思考,做到理性判斷,不迷失在資訊的海洋中。

在碎片化時代,怎樣活出完整人生 篇11

在碎片化時代,怎樣活 ,1129字

城市的生活,是快節奏的,就像現代人生命的律動。與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先相比,我們的生命無疑更加充實而豐富了。資訊科技的進步讓一切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古人的離別是以十年為期的思念,而如今,世界兩端的友人可以在瞬間互通訊息。通過網際網路,我們一天內收穫的知識,可以比祖先一生的積累還多。

客觀上,生活的節奏加快了,而主觀上,我們對“快節奏生活”的慾望和需求也與日俱增。其實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就像供求關係,求產生供,供反過來也可以刺激求。遙想收音機剛發明的時候,人們可以為它的神奇而讚歎,如今我們用著每秒幾個G的網速仍嫌它不夠快。我們對新鮮技術的不斷要求會讓科技不停進步,科技的新突破也會讓我們有更大的胃口。

生活的節奏愈來愈快,我們在一段時間裡想要的完成的事情也愈來愈多。在人們眼中,時間變得越發寶貴,“抓住你的碎片時間”這一概念得以應運而生。早上上班上學的路上,工作中間休息的時間,晚飯的時候,夜裡睡不著覺的輾轉反側,都是所謂的“碎片時間”。如果能抓住這些時間,巧妙而妥善地利用,那人生豈不會更加充實?

我聽說過一個學長,他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行家。早上五點起床,他會先做一會數學題;上學和下學的途中,是英語聽力的時間,可以用MP3聽CNN的新聞;晚上做完作業,他有時會拉小提琴,有時候玩玩遊戲放鬆一下。其他如果有空閒的時間,他會用電子詞典背單詞。如今,他在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哇哦。我想這是大多數“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初衷。然而,我的經歷卻是,早上開啟微信,不知不覺刷了小半天。只是想開啟手機看一下時間,結果兩個小時後已看完了一場電影。我想,也有很多人跟我的境遇是類似的。

所謂利用碎片化時間,最終是把我們的時間打成了碎片。本以為可以做完更多的事情,結果碎片化的工作方式讓我們一件事也沒真正幹成。能真正“利用碎片化時間”固然是好,但能做到的人有幾個?“我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往往是我們自欺欺人的幌子,沉浸在碎片化而輕鬆愉悅的娛樂方式中是我們真正在做的:坐在溫床裡,吃著別人喂到嘴邊的各種食物;也許人本來就是不易自控的,但好在我們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别再把“利用碎片化時間“當藉口!科技的發展是必然的,市場上的產品也是一定會隨之生成的,並不能斷言它好或不好,只在於我們每個人怎樣利用它。把一天的時間打碎尚是小事,但因為追求快生活,追求新鮮刺激的慾望,而打碎了一個完整的人生體驗,就是真正可惜的了。

踏踏實實,做該做的事,才是符合人本性的,也是能帶給人長期穩定快樂的。使用新技術娛樂,尋歡是好的,但要知道這是自己的娛樂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全部生活。而回頭來看,用看看天,發發呆,哼哼歌來填補的碎片化時間,是不是也別有一番樂趣與充實呢?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篇12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1172字

移動網際網路近年來佔據了人們生活的很大部分,由其引發的碎片化成了當今的熱議中心,時間、閱讀、社交,似乎一切都被碎片化了。

拿朋友圈來說,其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公眾號文章,從養生知識到藝術賞析,從娛樂八卦到心靈雞湯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利用擠地鐵、等上菜甚至是等電梯的幾分鐘,去閱讀這些,彷彿看完朋友圈便是個飽學之士。微博上更是如此,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名人的生活一隅或一行見解,一刷便知。偶見一句合己意的感想,便如覓知音。而不合己意者便“取消關注”,甚至會留下惡評。碎片化之於很多人的意義便是:不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便可看世界。

誠然,我們在碎片中獲取了很多資訊。形式上看,人們貌似獲得了人生的寬度和廣度。但我以為,也是在碎片化中,人們失去了人生的深度。如今常聽人們抱怨自己一年看不完一本書,並以沒時間為藉口。事實上,他們不過是用應靜心閱讀的時間去刷朋友圈和微博了。人們沒有足夠的專注度去盡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事,任憑碎片化的打斷。木心詩中“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深情前些時間在網路上引起大量的討論和感慨,可這個時代似乎已被徹底碎片化,沒有深情專一的土壤。或許人們都有設想過願意堅持一輩子的事,可碎片化阻止了進一步的深入追尋。

就這樣,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下如同進入了碎紙機一樣。人們認識世界的看法隨著碎片的一次次砸下,快速地、不斷地改變。一個人的“隨風倒”當然無傷大雅,可當一個社會的世界觀都是碎片堆積而成又極不穩定時,那這個社會的基本規範何從建立?更不必說需要自覺的道德規範。這樣的社會是軟弱的,是浮躁的。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公眾高度的認同感,但碎片化對此形成了相對負面的衝擊。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思想解放,也促使人們去滿足對未知的好奇。而當面對這些爆炸的資訊碎片,人們或因好奇心的驅使又限於自身的底蘊的不足,鮮有篩選和批判地將所見的碎片拼出一個世界,即使有些根本對不上。當今急需的鑑別力和批判接受的能力是碎片化無法培養起來的。這些需要人們完整閱讀獲取知識和人文素養,完整實踐獲得經驗儲備,而後形成真正獨立人格。否則,在這個貌似提供給人們很多自由的時代下,人反而是不自由的。因為碎片化正悄無聲息地改造我們而非人類嘗試改造世界。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是被碎片支配,何以談自由和獨立呢?

許淵衝先生用七十幾年從事翻譯工作,把中國詩詞的美傳播給世界,又帶來外國文學的美。故宮的師傅用一輩子修補文物,未曾想過離開這些歷史的饋贈。他們的精神被隔離在碎片化的風暴之外,他們在從一而終裡看見了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無限深度。

所有人都應對碎片資訊有所批判而後選擇性吸納,同時,堅信人生不僅有寬度、廣度,還有最美最燦爛的深度,不懈堅持對人生深度的持續探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下,獲得獨立與自由的人格,建立並維護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

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對還是錯? 篇13

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對 ,840字

題記—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如今所有的東西都如同一副拼圖般散開來了,成了一個個碎片,所以當我們再次想把它拼成原來的樣子啊也許就難了。

現在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所有的選擇都已經變成多項選擇題而不是單項,例如你看書可以在電腦上也可以在手機上;更可以在紙質書本上。當你想買一樣東西的時候,同一樣的東西不同的價格,可能真的會讓你產生“選擇恐懼症”。造成這些原因的根本,或許是時代進步的太快,人們來不及適應罷了。

那碎片化的時代的到來,是對還是錯呢?

我認為是弊大於利的。首先現在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也因此出現了許多空餘但是微少的時間。你會在這段時間幹什麼呢?看書?遊戲?散心?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第二種或者第三種。可是當你去做了以後,你會感覺自己好像變“懶”了,不想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也許更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今天也就還剩一點時間了,不如明天再去做吧,今天就好好放縱一次吧!我只想說那麼也許你真的被碎片化所主導了。

當然碎片化的時代也有優點,他提供了人們許多更新更開放的思路,讓人們的選擇多樣性,可是為什麼我認為是弊大於利的,是因為太多的人們無法準確利用,反而越發糾結,導致最後走錯了方向。

那究竟改如何改變呢?

最重要的應該是你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認識。你對事物的認知是對的,那麼你使用它的方法也大多是正確的。例如當你有一道難解的題的時候,你可以藉助於筆記本與書本的幫助,但卻應該減少手機對於你的幫助,手機會增加你的依賴性。如果你使用了手機很可能會被一條訊息或者一個軟體所吸引,那麼你與你難解的題才真的是漸行漸遠了。

其次你應該懂得時間的寶貴,每個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每個人的使用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可以蓋上被子矇頭大睡一天,也可以出去與朋友們增進彼此感情。因此你會發現每個人的二十四小時又都是不一樣的,長或者短都是靠你自己所決定的。

碎片化的時代的到來已是必然趨勢,既然如此不如抓住時機,多做幾件不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樣才能發揮碎片化的真正意義。好了!又過去了二分鐘……

碎片化——人們的福星還是災難? 篇14

碎片化——人們的福星 ,907字

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人們整塊的生活時間都逐漸被碎片化了—購物不用到超市把一個月的生活用品統統買好,只需開啟手機,商品便通過快遞送到家門口;存取款不限於銀行和錢包,只要掃一掃二維碼,錢款就靈活地穿梭於人們的賬戶之間。碎片化生活為人們帶來的便捷數不勝數,它在不斷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

伴隨著各種快捷通訊軟體的出現,社交方式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人們的社交不再侷限於一個小小的範圍之內,它像被撕裂的一張紙一般散落在世界各地,讓五湖四海、素不相識的人們成為親密的朋友,甚至可以通過視訊通話面對面談笑;聯絡親友也從書信和電話演變成了發微信;約時間、開會等需要籌劃的事務也變得輕而易舉;在流行的消費軟體上,各家餐廳的菜品和評分清楚地排列著,不加思索就能挑到滿意的餐館。網際網路生活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每分每秒都能被利用起來。人們存在於萬千碎片之中,而碎片之間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溫暖與問候。

網際網路彷彿是上帝降臨的福星,為人們帶來太多的便利,但俗話說“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碎片化生活正在悄無聲息地害著我們。碎片化社交給居心叵測的壞人可乘之機,通過社交的不真實性牟取錢財,獲得非法利益。

碎片化閱讀同樣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原有的好習慣。掌上閱讀雖省去了隨身帶書的煩惱,但現今用手機汲取知識的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滿目的言情、玄幻小說,花邊新聞,它對青少年的思想與認知起著消極的作用。網上毫無遮攔的汙穢的語言,也成為迫害青少年的一大“殺手”。當充斥不良資訊的碎片鋪天蓋地、魔爪般向我們伸來時,誰又能潔身自好,抵禦它們的侵擾呢?而現在的我們,又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獲得一次心靈的洗滌了呢?人們的專注心開始消退,看書的時間分裂成碎片以後,知識純淨而又甘潤的洗滌變得大打折扣。當人們終於認識到後果,想要逃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被碎片緊緊纏身,無法自拔。

碎片化的生活,是“天使”還是“魔鬼”,是福星還是災難,靠的是人們正確的利用和抉擇。“出淤泥而不染”,在網際網路四通八達的今天,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態度與認知。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正確把握自己,才是碎片化生活裡最動聽的節奏。

碎片化時代的我們 篇15

碎片化時代的我們作文 ,651字

我們所生活的21世紀,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人們都不知不覺的與昔日的悠閒慵懶揮手告別,迎來的便是每日神經都高度緊張的工作與學習。是啊,現在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只要稍不留神,時間便會像捧在手中的細沙一般,飛快的從指縫間溜走。生活在不經意間,正在被我們一點點的碎片化……

爆炸式的資訊,無時無刻地在打擾我們的大腦。手機是我們朋友,也是死敵。各種推送,好像是第一時間讓我們知曉世界,但更多的,則是打著知曉世界的幌子干擾著我們寶貴的注意力。我們也變得越來越容易被打擾、中斷。我們或被動、或主動地把自己時間切割成碎片,越來越難靜下心讀一本書,完成一項完整的事。好像身邊總有做不完的工作,想不完的事情。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隨身帶著一個“讀書人”。地鐵上,除去低頭族們,剩下的不再是那些提高了嗓門大聲聊天的人群,更多的則是拿著手提電腦在全神貫注辦公的白領或是津津有味讀書的人們;在路上,偶爾也會看到幾個一邊走路,一邊手裡捧著教科書,正在背書的學生;在學校裡,每節課下課後的課間休息中,也不乏看到許多仍然在教室裡奮筆疾書做作業的同學們。如此努力的工作、學習,還不都是為了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嗎?沒有人會甘心做拖油瓶。

因此,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學習中,認清最重要的事。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是人就有情緒,就有疲倦。這些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在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對待不珍惜它的人是吝嗇的,讓我們一同珍惜時間,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吧!

碎片化閱讀的利弊 篇16

碎片化閱讀的利弊作文 ,843字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在的我們人手一部電子產品。無論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在公交車上,處處都能看到低頭族。碎片化閱讀或許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不管有事沒事,我們已經習慣了要時不時掏出手機來看一下微信、微博、小說等等。碎片化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而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

平心而論,碎片化閱讀有利有弊,但是,到底是利多一點還是弊多一點,似乎也說不清楚。

碎片化閱讀的利處在於,大部分的資訊,都能夠免費閱讀,而不像紙質書需要進行購買後才能夠閱讀,並且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碎片化閱讀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瀏覽許多的內容,一下子就能夠了解許多資訊。它能夠方便快捷地滿足人們對海量資訊和娛樂內容的低成本、即時性、互動性的獲取、分享與傳播之需求。可供閱讀的“碎片”包羅永珍,從天文地理到娛樂八卦,甚至許多冷門生僻的知識,都在“碎片”中呈現出來。

例如微博,人們通過刷微博,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分享所見所聞所感,並對某一話題隨時隨地地加以關注和跟隨,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還可以和許多人針對某一話題進行討論,分享不同的看法與見解。

王路平教授說過:“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弊端在於:不利於學術研究,構建精神高地。”確實,碎片化的閱讀大多數是以娛樂為主,它讓讀者產生了惰性閱讀思維,人們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面對著網上不同的風聲,大多數人是否還能夠以理性的力量進行甄別、整理和理解歸納?紙質書則不同,它的邏輯嚴謹,適宜靜心學習,鍛鍊了我們的思維,使我們能夠進行嚴謹的獨立思考,而不是隨著網路上的風聲隨波逐流。

在碎片化閱讀時,或許我們能夠看到比較好的文章,但是在一段時間後,我們是否還能記得它呢?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記得。

在數字化時代,紙本閱讀的長處在於有利於進行反芻性思考和記憶,更能與作者形成思想“互動”;而“碎片化”閱讀方式更適合查閱式和檢索式的實用性閱讀。

平時的我們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看手機,卻會以沒有時間這樣的理由拒絕閱讀紙質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從碎片化閱讀中分一點時間來閱讀紙質書。

碎片化時間的利用 篇17

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作文 ,981字

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時代中,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越來越碎片化了。而時間也是如此,那麼什麼叫做碎片化的時間呢?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每天在學習、上班時都認為時間不夠用所以喜歡在睡覺前、起床後甚至是洗澡之時欲聽些音訊,利用這些時間?這樣的一些時間段就能夠被叫做碎片化的時間。

一定有人會問,那這樣的碎片化的時間用來聽音訊是否好呢?在我看來,這段時間用來聽音訊是有弊的。為什麼呢?請大家看一個在我身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有一段時間,我突發奇想: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加在一起有1個小時的時間,那這段時間空著也是空著,何嘗不能做一些對自己有利而又可以在此段時間內完成的一些事呢?我一想到此事,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嘗試。從那次思考以後,我又開始想要做些什麼事情,為此,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突然,我靈機一動:最近不是有說有有聲讀物嗎?那麼這不就是我平時可以做的小事嗎?況且我們現在學習時間緊張,不能看課外書,這樣“聽書”不也是很好的一個選擇嗎?

從那以後,我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段走路和乘公交車時都會聽一些音訊,但後來發現,我雖然聽了別人的思想,但怎樣都記不住,而且放學後腦細胞一般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聽這些音訊也怎樣都記不住,所以我認為利用碎片化時間來聽音訊是有弊的。而且有時候,馬路上是十分喧嚷的,所以聽音訊時總是要把音量不斷地調高,這樣以後,我晚上也會出現十分明顯的耳鳴,對耳膜是十分不利的。

有弊在於這樣幾個原因:

1、因為音訊是在手機上,所以容易分心,反而達不到效果。

2、因為時間太過於碎片化,而且是別人的知識,不易懂。

3、因為自己得不到充分的思考,後日容易依賴於別人。

4、因為自己沒有思考,但卻在聽音訊,故過於浪費時間。

5、因為付了錢,但卻被灌輸自己不認可的內容,心理受傷。

所以一總結就馬上弄懂了,因為我認為我的脾氣有點倔強,容易分心,而我的時間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對我來說,碎片化的時間不適合來聽音訊。從此以後,我便開啟了放學後的“複習”計劃。我讓我自己把自己一天所學的物品在腦中加以鞏固,這樣一來,回家後就不用先複習再做作業了,這樣讓我再次利用起了這段之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到最後,我認為作碎片化的時間是要自己學會去規劃的,規劃好了,這些時間就是屬於自己的,而沒規劃好,這些時間就永遠失去了,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但時間規劃還是十分重要的!

碎片化閱讀的優與愁 篇18

碎片化閱讀的優與愁作 ,839字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電子科技飛速發展,近幾年來通過網路、電子閱讀器、手機等進行讀書看報開始日益盛行,這種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掌上閱讀形式,稱之為碎片化閱讀。碎片化閱讀正悄然代替傳統閱讀方式,走進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都認為靈活的掌上碎片化閱讀非常方便,使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見縫插針看自己喜愛的書,並且不用跑諸多書店就有大量的書籍可供挑選,比紙質書更為便宜。因為網路的優勢節約了店鋪人員等成本,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這確實給傳統書店報亭等面向紙質閱讀的帶來了巨大沖擊。《現代金報》曾有報道,由於書店入不敷出,席殊書屋、新世界書店相繼關門;民營書店在夾縫中艱難地掙扎,撐不下去的就只能關門。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掌上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利有弊。儘管它方便快捷,但網路上的海量資訊因難以監管往往夾雜著隨意的和不可靠的內容,良莠不齊。文化的傳承還是需要傳統的紙質讀本來沉澱,一些經典名著還是需要我們靜下心來閱讀細細去體會。陽光午後坐在沙發裡,手捧自己喜愛的書,聞著墨香靜心研讀的這種感覺是和閱讀電子讀物完全不同的。很多文學愛好者仍是非常喜歡逛書店,書店的文化氛圍令人心境寧靜祥和,催生人們探索求知的慾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國外的科技領先於國內,而且網際網路也比我們發展的早,那是不是外國人現在也和我們一樣拿著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在讀書呢?其實不然。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統計,我國全民的閱讀狀況堪憂,每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不足5本,而排名第一的以色列每年人均閱讀量則高達64本;美國也不低,每年每年人均閱讀量在50本左右。這跟他們從小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和正確引導是分不開的。那麼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怎麼能輕易把這些瑰寶捨棄。對於文化的傳承不是快餐式的碎片化閱讀能夠做到的,這需要回歸傳統,需要代代相傳,需要從娃娃抓起培養閱讀習慣和正確的引導。

所以我們既不能片面地否定碎片化閱讀,也不能因快速便捷的電子閱讀而丟棄傳統紙質讀本。

碎片化腳步的臨近 篇19

碎片化腳步的臨近作文 ,934字

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越來越發達。碎片化的生活成為越來越流行的生活方式。我們已經步入了碎片化的生活的時代。

人們通過手機、電子書等網路工具進行不完整、斷斷續續的閱讀叫做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的閱讀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好處。在空閒時,我們通過網路等電子裝置進行閱讀。這不僅僅提高了我們對於課外知識的瞭解,還把我們原本所不重視的時間節約了。並且,開啟網路閱讀的方式十分簡單,只需要動動手指,下載一個APP,就能看到想看的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我們不能“行萬里路”,但碎片化的閱讀會讓我們讀到書本中的知識,拓展各方面的知識。比起繁複的翻閱圖書,使用網路工具更加快捷。這也是碎片化閱讀越來越風靡的理由。

碎片化的時間也是碎片化生活的一種方式。有些人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去進行完整的閱讀。於是,他們就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利用各個空閒的時間,每天閱讀了一部分,用不了幾天就能看完一本書。碎片化的時間由自己掌控,不會看得太累,也不會看了一半就意猶未盡地結束。

碎片化購物是最為流行的。當今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部智慧手機。在看電視時,亦或者是躺在床上玩手機時,我們能快速上網,點選下單並收到快遞。無需在電腦桌前一本正經地坐著盯著電腦,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購物,可以說是極其方便。

碎片化的生活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依然存在著問題。

縱然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對各個領域都有一定的瞭解,但同時也降低了我們對各個領域的理解深度。我們通常只理解表面,而忽略了內在。其次,網路上的資訊有不可考性。就像百度翻譯,它只能給你詞語的解釋,連成的句子就非常生硬。

此外,網路提供我們思路和理解,會讓我們的思維一步一步變得頑固,不會變通。閱讀劃分為一段段的時間後,不能保證記住前面的內容,會無法讓我們進入文字,打擾我們對於文字的理解,作品的賞析。還有,如果以網路工具為主,長期使用網路工具,我們的視力會逐步下降,沉溺於虛擬世界裡。這樣的後果是什麼?是導致我們學習的注意力下降,前途變得灰暗的關鍵因素。

總而言之,碎片化的腳步臨近了。碎片化的生活有長處也有短處。我們應該做的是跟隨這個時代的腳步,適當利用碎片化的生活。不能完全過碎片化的生活,也不能不過碎片化的生活。我對未來碎片化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用碎片拼出完美生活 篇20

用碎片拼出完美生活作 ,1258字

很多人說:“碎片化的生活正在危害人類”,我很不解,在我心中,碎片化生活也有諸多可取之處。

所謂“碎片化生活”其實也是這樣一個資訊時代的產物。這樣一個時代裡,巨集大的資訊量與繁忙的日常生活迫使我們將生活“碎片化”。每天的“看書一小時”、“聊天一小時”等等諸如此類的“一小時”被許多人認為是一種“限制”。其實不然,許多年輕的上班族們初入社會很容易被繁華物質矇住了雙眼,這樣的一個個“一小時”帶來的限制和約束其實也是他們對自己進行的自我管理,促使自己不沉迷於虛擬的網路,在工作的同時不忘進行閱讀,提升自我修養,彌補自身知識漏洞。將生活這樣碎片化,其深層是習慣的培養,讓生活在這樣周而復始的一塊塊碎片中適應社會的節奏,實現個人的自我管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產品應時而生了。例如“番茄鍾”之類的時間計劃類工具,還有每日背單詞軟體,每日閱讀軟體等。更有甚者,日本的手賬文化也廣受歡迎。

時間計劃類的軟體有許多,部分側重於時間的安排總規劃,另一部分則針對一段時間內注意力的集中。它們大多也被設計得別出心裁。我曾用過一個叫做“潮汐”的專注app,它是一款白噪音軟體,在設定好的這段時間內,鋼琴聲,雨聲,鳥鳴聲等會不斷播放,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確實非常有效。配合上手賬本上的各式和紙膠帶裝點,看著自己安排好的一件件困難任務在自然的音調中被打上已完成的勾,把這樣的“碎片”一點一滴收集起來,只讓人感受到滿溢的成就感,又何嘗不是一種新潮的生活樂趣?

當然,在這樣碎片化的時間中必不可缺“碎片化閱讀學習”。有人這樣說到:“你雖然看上去學了許多,實際上一知半解,永遠觸不到核心。”但我想說的是“量變帶來質變”,在用心去學習背誦的情況下,一點點的積累總能成為你更上一層樓的臺階。應用市場中有不少背單詞軟體,每天在固定時段背上十個、二十個單詞,再進行闖關測試。這樣的積累無形間的作用是巨大的。讓大腦在固定時段內儲存少量知識,積少成多,則會變為“知識庫”。若再有心挖掘生活中有關的一切,把掌握的知識靈活運用實踐,這樣何愁沒有進步?還有一種每日閱讀名著之類的軟體,這算是真正的“碎片化閱讀了。”將一本厚厚的世界名著拆分成為碎片,每天接收一點點,又何嘗不是百利而無一害?每日精讀一小段的效果與囫圇吞棗的坐一下午閱讀同一本書,哪一個效果好,這不言自明。將它們“碎片化”並不代表是草草閱讀,被碎片化的文字精華組合起來仍是完整的世界名著,這樣每天保持閱讀這“碎片化”的習慣難道無益處嗎?

還有“碎片化社交”、“碎片化購物”等一系列“碎片化生活”中的小細節,其宗旨都是將龐大的資訊量轉為日常生活中每天的“一部分”,這樣的生活,充實而井井有條,它也同樣充斥著幸福的小細節。

不過,生活也需要徹底的放鬆,偶爾找一個日子,把碎片遠遠拋開,放空自己的身心,做自己想做的。這樣的日子,是碎片間的膠水。“勞逸結合”中,這樣的日子就是其中的“逸”,似膠水般把一塊塊碎片貼上,拼成生活最真實的樣子。總而言之,碎片化的生活處處也有精彩,遇上這樣的生活,我會活出自己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