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篇1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生活 ,741字

如今,人們獲取資料與資訊的手段越來越豐富,通過手機、電腦等高科技裝置連線到網路後,各種各樣的資訊都列於眼前,甚至讓人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了。這些多到有些凌亂破碎的資訊,組成了我們處在的這樣一個新新世界。

隨時隨地,開啟手機就可以看到最新的熱點話題、社交軟體裡大家轉發著的科普、隨時更新著的八卦,等等。比起每天翻著厚厚的一沓報紙,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方便了不少,得到的資訊內容,甚至遠超過報紙和雜誌能夠做到的,拿著一個便攜的手機,省了不少空間,也省了不少金錢去買昂貴的紙製品。省去了出版編輯及印刷的大量時間,瞭解資訊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何嘗不為一件美事?

然而在這樣每天用手機刷帖子、看實時訊息的狀態下,以往爭相看書的情景少了許多,甚至有人會覺得,看一份5頁的資料都會沉不下心去看。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零碎的資訊似乎已經把原本完整的資訊取代掉了一大部分。並且,隨著時代的腳步節奏越來越快,人們也很少會覺得有時間去慢慢悠悠地看一份長篇的文字,亦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作品。而沒有了這樣的一顆安安穩穩的心,那些再優美再意味深長的語句,就是看了也不會有人耐著性子去慢慢尋味了。

接受了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它也必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不僅體現在做事的節奏上,也更體現在言語上。沒有了這樣的時間去慢慢打磨自己,也更加沒有了機會去發掘自己。每天被大量的資訊沖刷著,散亂無章,大量的精力被用於不停地篩選並收集這些亂糟糟的事物。

有些人會想到怎樣用這些時間、這些高科技裝置去更好的提升自我。或許是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閱讀器,買上幾本心儀的或是想學習的內容,隨時可以翻閱,隨地可以學習。認定了在無數資訊種類中的一種之後,就可以定心參閱。

在碎片化的現代社會中,努力把一份份破碎拼湊為完整,或許才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

碎片化——資訊時代的必然產物 篇2

國三作文 ,1010字

某日,父親問:你書架上的書怎麼遲遲不見增?也許他只是偶然提起,可其富有的深意卻能夠發人深省。拋開閱讀的質量與書籍的優劣,在如今現代化的資訊時代我們舉著智慧手機穿梭在車水馬龍裡。

我們蝸居於喧囂而浮華的城市中,秉持大眾化的立場,追趕氾濫的目標,聽信人云亦云的觀點。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機械地邁著步,俯首走。在某個被分割好的時間裡,我們消化著簡單的“食物”,即使味如嚼蠟,卻又好像覺得津津有味。地鐵裡的上班族低頭翻閱著手機;餐廳裡聚會吃飯的人們自顧自刷屏;圖書館也有裡對書架上書置之不理的低頭族。也許當你坐在公交車上展開一場短小時間裡的等待時,你會習慣翻閱聊天,簡訊,說說,微博……這些將生命濃縮在幾十字以內的文章中。面對長篇大段的論述,恨不得一口氣翻到螢幕低端或者最後一頁,脫離過程直達結果。這恐怕是絕大部分人每天的真實生活寫照,手機已成為我們不能缺少的隨身工具,也是資訊時代出產的怪物。它成了促成我們碎片化的生活中一把必備的工具。

長久以來,我竟發現自己不會閱讀,也不會寫作了。

所謂閱讀,只停留於蜻蜓點水般的快速閱讀或片段閱讀是不行的。誠然,靈感總是在半夜於腦海中撕扯,想用文字記述描寫卻覺得空空蕩蕩,若萬馬奔騰,卻找不到出口,無從落筆。

碎片化的閱讀只是我們碎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世界可謂是由資訊碎片構成的大熒屏,每次點選都是漫不經心的興之所至。大部分在網路上賴以生存的人,都有這種碎片化生存的感覺。

當種種弊端開始呈現時,驚慌失措的人們有些開始抗爭。尤其與之於類似我們現在的少年,老師家長便得出直擊要害的辦法:封鎖與禁止好像是天經地義的手段。然而,生活永遠不是非對即錯的算術題。如今的人已經習慣置身於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這讓我們更難脫身。

正如我們謳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缽一瓢足矣”的生活,而當我們體驗到這種生活時,未必會有源於內心的感嘆。而網路提供給我們的資訊享受,有著不可否置的幫助作用。你越是拒絕,就說明你越重視,甚至畏懼它。

擺脫這種資訊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資訊碎片中找到比它更為吸引人的東西,讓其他誘惑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比如設立一個有價值的目標,讓我們滑動螢幕亦或是操控滑鼠的手停下來,去完成該做的事。我想這也是值得我們一生追逐的所在。

如果你還沉浸在碎片化生活裡虛度光陰,請你注意。

“黑與白”的碎片化資訊時代 篇3

“黑與白”的碎片化信 ,1035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智慧手機的普及,我們已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由此帶來的便是碎片化的資訊,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各種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當今科技的迅速發展註定了這碎片化的必然性。從前幾年人人拿著手機刷微博到現在看朋友圈的各種公眾號文章,我們已從傳統官媒時代,進階到如今的新媒體時代,資訊傳播速度變快,資訊量也急劇攀升,人們與資訊的關係也更為緊密了。

那麼為什麼人們適應還更親賴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呢?究其原因必是它滿足了現代快節奏社會人們對資訊的需求。

社交軟體是資訊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便捷與及時性不言而喻。無數資訊通過朋友圈、微博能快速傳播,甚至只要有網路,哪怕你在天涯海角,資訊都能去到你想要讓它去的地方。

碎片化資訊加強了知識普及。專家趙劍敏認為,“媒體把各類知識的精髓、要點挑出來,直接呈現給讀者,省去讀者自己尋找的時間,不僅讀者感到方便,也有利於知識的傳播。”在這離散的生活中,我們渴望著瞭解更多。微博、公眾號各種社會新聞解讀、心靈雞湯、養生保健,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國家動向,下到漢字奧祕。前段時間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大熱,更是頻頻出現在你眼中。各種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應有盡有,供你選擇。豐富多樣的內容讓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隨時隨地有選擇的閱讀,是碎片資訊的另一大優點。

但由此,我們的時間也就這樣碎片化了,一些無用資訊或錯誤資訊更造成了不少不便。

時間如白駒過隙,光陰易逝,雖說資訊傳播速度快,但依然有大把時間在你等待的過程中偷偷溜走。時常這其中有無數次,你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你的思緒被打斷,也就造成你本來在做的事也就事倍功半了。試想,如果把這些“海綿裡擠出的水”湊到一起,拿來學習,你是不是就成為更好的那個你了呢?如今人們獲取資訊很多隻是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真正記住的有用資訊並不多,過目即忘,可以說也是另一種時間的浪費。

真假資訊交織,使得本來就辨別能力差的兒童與老人辨別不清,上當受騙,新聞中受騙上當的例子層出不窮。碎片化資訊,使得人們瞭解不全面,再加上人們有情緒,偏向性閱讀,以訛傳訛的事情時有發生,往往就會把人帶向誤區,這對社會的危害更是極大。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碎片化資訊的存在不會改變,而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提升自我資訊素養,樹立正確價值觀。各平臺在加強管理的時候更要進行嚴格篩選,讓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能獲取更有價值的資訊。我們更應管理好自己,不造謠,不傳謠,舉報不良資訊。在豐富自己的同時,共同建立美好的社會環境。

我在碎片化資訊時代中學習 篇4

我在碎片化資訊時代中 ,789字

每天起床後,我習慣於開啟電視收看早新聞。各種新聞,就像是一片片資訊碎片,拽著我的思維,從這點跳躍到那點。地震的新聞,讓我急匆匆地開啟電腦,上網去查閱發生地震的地點和時間;朝核試驗的報道,讓我急於上網去看看世界的反應;英拉從泰國逃走,讓我想了解她如何逃出政府的控制……我常常會被世界這個繁花筒裡千奇古怪的事件和故事而吸引。昨天,網上有一則報道,說一對北大的教師,在深山隱居27年,生兒育女,在那裡過著原始的農家生活,原因是因為未評上職稱,一氣之下,憤而出走……世界是多麼奇妙啊!

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我的生活總有些跳躍的感覺,思緒在無數碎片上跳動。資訊的連結,一環接著一環,每個結點上的資訊又不是完整的,這些無數資訊碎片,使你忙碌地在各種資訊之間跳轉。

現在的學習已離不開上網“幫忙”。遇到一個古詞,一個英語生詞,我已不去找整塊資訊的詞典,而更願意去充滿資訊碎片的網際網路,尋找各種答案,我覺得那些答案雖然不完整,但更加生動,更加實際,你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碎片編織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我寫此文前,我也是首先在網上去尋找各種有關“碎片化生活”的文章碎片,從中吸取營養。網上真是什麼都有,甚至還有你的作業答案。這些答案也可能不是完整的,也可能是不嚴謹的,甚至有缺陷。一切決定你自己如何在這個碎片化資訊環境中處事,看你能否約束自己,抵制某些不良資訊的誘惑。

任何事物總是有利有弊。在大變革的時代,時間就是生命,用更短的時間瞭解更多,這樣,網路上的碎片模式應運而生。但是碎片化的知識獲取,往往滿足於“是什麼”,而不去想“為什麼”,缺乏思考,沒有通過深層次的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這種學習的碎片化甚至會使我們的靈魂碎片化,最後在知識的海洋中窒息而死。

我讚美碎片化資訊時代給我的學習帶來了便利,更讓我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我也要警惕它帶給我的隱患,儘管如此,我還是樂意在資訊碎片化環境中學習。

碎片是資訊時代的一種趨勢 篇5

碎片是資訊時代的一種 ,857字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有了空間碎片,而今天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得手機、電腦、電視機穿梭於人們日常生活時間,碎片化地衝擊著當代人的生活……

在很久以前,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很單一,也很緩慢,大家不需要那麼急躁,“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當時的秀才沒有現代化的手機和電視,獲得資訊的來源便是飽讀詩書。

在爺爺奶奶的習慣裡,他們通過報紙來獲取資訊,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張報紙從頭到尾讀上一讀,差不多算是能掌握國事家事身邊事,後來,隨著電視,手機和各種智慧裝置的出現,每個人都是一個發聲體,我們不需要再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某個事件的報道,為了博人眼球和點選量,各種媒體絞盡腦汁,有些甚至會通過誇大或者炒作的方式,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於是人們越來越被這些所謂的資訊吸引,隨著來源的多樣性,我們的時間被這些碎片化的資訊分割,而碎片化的資訊,讓我們渴望瞭解更多更新鮮的資訊,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在餐廳裡,在路上,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都不難發現,隨著手機的普及,大家都慢慢成了低頭族,吃飯時候看手機,在家裡面玩手機,走路玩手機,乘車玩手機,手機帶給了我們跟外界接觸的樂趣和資訊量,也漸漸的在撕裂我們與親人和朋友的感情,甚至在一些餐館裡面,會掛出:放下手機,和身邊的人好好吃飯的標語。

我們也不只在百貨店買日常所需,各類網購足以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我們與人的交流大多時候僅限於指尖輸出的資訊,現代人的寂寞指數隨之增高。

而我們也不要被碎片化所嚇倒,碎片化是資訊高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培養出自己的判斷能力,懂得思考,多讀書,懂的在浮躁和快速發展中沉澱心緒,慢慢掌握在爆炸的資訊中找出對我們有用的資訊來,以為我們所用。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比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關鍵字在網路上迅速查詢到需要的內容,方便、快捷。合理的利用加上持之以恆,相信,我們能夠成長為更加有判斷力和視野的人。

不要被碎片化嚇倒,既然我們生活和生長在資訊時代,我們就要適應這個時代的一切,並加以利用。

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 篇6

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作 ,863字

“碎片化”在當今社會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眼,如今的我們就身處碎片化資訊時代。

“碎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從社會階層,還是從資訊傳播,又或者是從購物消費,或者是閱讀習慣,方方面面都能與碎片化或多或少搭上點邊。

當然,身處這樣一個時代,“碎片化”總是有利有弊的。

利呢,在於人們可以利用等車、乘車、擠地鐵等各種碎片化時間輕易地從身邊手機、電腦、電視等各種資訊的載體中獲取大量資訊。

弊呢,由於現在獲取資訊十分便捷,因此人們將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飢不擇食地獲取資訊,這樣毫無目的、不經篩選地汲取資訊,與其說是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不如說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各種資訊的載體或是得到資訊的渠道產生或輕或重的依賴心理。

所謂依賴心理主要體現在在工作或是學習的時候,特別是將手機放在自己手邊的時候,自控力不夠強和意志不夠堅定之人就會控制不住自己,不加剋制地開啟手機來滿足自己眼前的需求。甚至,對於有些人來說,手機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門如果不帶手機的話,會感到心中空落落的。

還有一個弊端就是碎片化閱讀,白白浪費了思考的機會,甚至分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不經選擇地閱讀各類書籍,和碎片化資訊的汲取頗為相似。

雖說博覽群書來吸收各個領域的知識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個人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可見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改正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

在我的認知中,“碎片化”還對我們的心態有所影響。

“碎片化”資訊時代,一個資訊複雜、種類繁多、傳播速度迅猛的時代,意味著快節奏生活的常態,人人每時每刻都在忙著接收資訊、傳送資訊、整合資訊。長期與快節奏碎片化生活打交道,人心未免會心浮氣躁,做事求速不求質。

碎片化時代極大程度上使我們的資訊多樣化,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不可否認地影響了我們的心態,我們的處事方式,我們的處事態度,身處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所要做的是全身心享受其帶來的便利,靜下心做事,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時間,使碎片化時代更具有意義和價值。

碎片化資訊的好處 篇7

碎片化資訊的好處作文 ,590字

很多人一聽到“碎片化資訊”的第一反應通常都是它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但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利用好碎片化資訊。其實,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無處不在。

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雛鷹假日小隊的活動,為了方便討論活動方案與策劃,我們會組建一個群。當大家在群裡七嘴八舌地出主意,隊長只要把所有人的建議綜合一下,活動便快速而方便地定下了。要是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還得一個一個打電話問,要是有異議,還得再打電話,再改方案。

這效率與前者相比,顯而易見,網路、碎片化的資訊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

活動當天,我們幾個路痴迷了路,不知該去何方。我們向路人問路,可那人指錯了方向,害我們離目的地更遠了。“嘿,快看!我們下載高德導航試試吧!”一位同學指著公交車站臺上的廣告興奮地說道。我們跟著導航,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哈,是碎片化的資訊“救”了我們!

到了正午,同學們的肚子都餓得咕咕叫起來,我點開大眾點評,搜到了一家價廉物美的日料,還打折呢!我們興高采烈地趕過去,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哎呀,我們忘帶現金了。別急,有支付寶呢。

碎片化的資訊再一次為我們提供了幫助!

與時俱進是必不可少的,碎片化資訊可以讓你足不出戶便能瞭解世界動態、社會所在問題、國家發展趨勢等。當你累了,就上網看幾個段子,因為它們能使你的大腦放鬆,更好地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碎片化資訊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合理利用它,它就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碎片化資訊給我們帶來的利與弊 篇8

碎片化資訊給我們帶來 ,1374字

從前,我爺爺奶奶輩的生活,永遠是慢悠悠、不急不躁的悠閒,雖然偶爾也會有心急如焚的事兒,但是經過時間的沖洗,任何事都會慢慢的迎刃而解。他們的生活永遠踩著慢悠悠的腳步,有條不理的進行著。奶奶買菜、做飯、看電視,爺爺則遛鳥、喝茶、看書看報紙。我爺爺尤其關心國家大事,家裡的報紙訂了好幾份,當爺爺和我們說起最近發生的大事的時候,以奶奶為首的我們,包括爸爸、媽媽總是不懷好意的對爺爺笑嘻嘻的來一句:“我們知道了,昨天新聞就播了。”然後看看爺爺有些些沮喪的眼神,我們都得意的哈哈大笑,然後爺爺也跟著我們笑了。因為爸爸總和爺爺說:“電視上的新聞比報紙更快,講解更清晰。”而誰也動搖不了爺爺對報紙的偏愛。

隨著我的漸漸長大,爺爺戴上了老花鏡,爸爸買了智慧手機,和親戚朋友聊天更方便了。智慧手機也逐漸有了更多的新功能,比如拍照、上網、聽音樂、看視訊等等,漸漸的家裡人手一部智慧手機。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微信,微信裡每天都有新聞推送,對只知道讀書和遊戲,不看電視不關心新聞的我來說,我被這些碎片化的新聞強制洗腦,開啟微信總會把一個個未讀的資訊粗略的掃一遍。當爺爺再和我們說新聞大事的時候,我也可以興致勃勃的插上嘴了,因為我手機裡也有新聞啊!當然爺爺也對我的參與性大幅提高表示認同與讚賞,不過他仍堅持他的看法:“手機裡的新聞量太少,內容介紹的不夠完整,更多的人也只是看了一下標題對新聞事件有了大概的瞭解而已,你們接受的純屬碎片資訊,所以手機帶來的資訊還是不及報紙和書啊。”爸爸的態度仍舊是不屑一顧,他經常說:“我要是想了解什麼事情,用手機上網搜尋一下,想看啥就看啥,沒有什麼是手機不知道的事情。”


奶奶也被手機裡的遊戲迷住了,經常因為玩遊戲而忘記了正在燒的飯菜,導致家裡經常會有燒焦的味道揮之不去。奶奶被爺爺訓斥了好幾次,依舊戒不掉玩遊戲的癮,爺爺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奶奶燒飯的時候幫著留意一下鍋裡的情況。

每當逢年過節,我們家裡一直很熱鬧,叔叔伯伯們、舅舅阿姨們圍著餐桌吃好飯後聊天、吃瓜子、說笑話,孩子們追逐打鬧,下棋、看電視,屋子裡特別的溫馨。可是自從前幾次的大家庭聚會中,二伯說了一句:“看哪,每個人都是低著頭拿著手機在看呢,都沒有人說話了!”我一看,果然,有的在看視訊,有的在打遊戲,有的在刷微信,有的在拍照,真的個個都是低頭族啊!以前家裡那個熱鬧的場景似乎好久不見了。

手機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父母出門不用帶錢也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買東西了,可是媽媽說用手機購物似乎花錢更快了,而且經常會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就因為付款太便捷了;我的作業不會的時候可以查手機,有各種軟體可以教我如何解題,可是爸爸不允許我經常查手機,說這樣會導致我的思考能力下降,對學習沒有幫助;媽媽由於長時間看手機,眼睛近視的厲害了,脖子也變得僵硬了……

我發現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但是因為看手機而耽誤事情、甚至丟掉性命的新聞仍持續傳來。我們從手機中獲得了大量的資訊,卻很少有人耐心地、完整地去了解一件事,大多數人只是從各種鋪天蓋地的趣聞中得到了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沒有深入瞭解事情的真相與意義。

看來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利與弊,就看人們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了。碎片化的資訊如果被人們合理利用、收集、消化,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幫助我們吸收知識的途徑的。

對碎片化資訊的細思揣摩 篇9

對碎片化資訊的細思揣 ,886字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的確被碎片化了。似乎所有人都在朋友圈與微博的資訊流中游走著、思索著。有些自封的有識之士,發現了現代人的迷茫,便不遺餘力地宣傳,要求眾人放下手機,拿起書本,遠離碎片化的資訊。然而,盲目地摒棄碎片化的生活果真可取嗎?如何做到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才是當代人最應思考的問題。

有人說碎片化的資訊都十分淺薄,沒有深層次的道理。其實並非如此。碎片化的資訊古已有之。《論語》中大多數的語段都短小精悍,而其蘊含的哲理如今依然浸潤著無數學子的心靈。網路上也有人戲謔地稱孔子是第一個擁有微博的人。因為《論語》中每個話段基本上都不超過140個字。而我們每天誦讀的唐詩宋詞也是一種碎片化的資訊。每首詩都蘊含著詩人天馬行空的想象,抑或是雋永綿長的情感。正是這一個個碎片讓我們瞭解了古代詩人的光輝思想。而如今,學校裡也掛著許許多多名言警句,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們從這一個個碎片中領悟人生的意義。許多碎片化的資訊其實是不同時空的相同奧義,細思揣摩,便會受益無窮。

既然碎片化的資訊有諸多的好處,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在碎片化資訊中迷失了自我呢?個人認為他們缺乏的是對這些資訊的思考。其實對於任何資訊,上文所述的“細思揣摩”尤為重要。人們都僅僅把閱讀碎片化的資訊當作娛樂消遣,對這些碎片沒有采取細思揣摩的態度,自然會埋沒在碎片的洪流裡,也不會得到人格與思想境界的昇華。

但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愈發加快,工作學習等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已讓人壓力山大,哪有餘力對碎片化的資訊進行深入思考呢?如果對所有資訊追其本源、刨根問底未免也太苛刻了些,那也許是哲學家才能達到的境界。每個人都應該對能引起自身共鳴的話題細思揣摩,而其他則可以通過碎片化資訊中簡單明瞭的闡述,達到基本要求便可。對於專業化領域,碎片化的資訊由於其吸引眼球、簡單易懂,進而會帶領你步入這一領域更廣闊的境地。

總的說來,在當今社會,用細思揣摩的態度去面對碎片化的資訊是十分必要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碎片,用自己的方式拼揍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相信合理地對待碎片化資訊的方式,必能讓人們在資訊化時代受益無窮。

碎片化資訊中的我們 篇10

碎片化資訊中的我們作 ,907字

如果問外婆,曾經的她一天是如何度過,她會告訴我,她早上出門上班,晚上回家買菜做飯看報紙。而我的一天則豐富許多,除了一日三餐和學習,我看到好的電影集記錄片便下載到電腦;在公眾號上收藏優秀的文章;午休時間學習了製作雙皮奶;在“奇葩說”中看到新奇古怪的觀點,便反覆琢磨一翻……

這便也許是網際網路的功勞,它用豐富的內容將我們的日常生活分成了小塊並一一填滿。但可以發現比起我們正常的生理需求,更多地被分割大的,是我們獲得資訊的方式。

從前,人們每天獲取資訊的,只有一尺見方的報紙或二十寸小彩電。對他們來說,“包攬天下”的難度極大,眾口難調是普遍現象,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可傳播的資訊數量急劇增加。為了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平臺的發展趨勢。

如果你問我,這樣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有沒有使我比外婆聰明許多?我絕不敢下此斷言。的確,我能在飯桌上侃侃而談,但我面對一個簡單的作文題時,腦中依舊空空如也。反而,我每日的確比外婆疲憊不少。

碎片化的資訊獲取讓我們能針對自己的興趣學習,交流。確實,我也學到了比起從前我能學到的知識。但若要問起這有何弊端,相信每個人又都能說出不少。碎片化的文章只傳播各種事實,卻忽略其推導過程,各種資訊不成體系,只跟著熱點走,缺乏持續的聯絡。

但我們依舊熱衷於此。承認吧,我們都希望能快速成功。我們認為看一個提高自信的方法就能成為萬人迷,看一個PPT教程就認為自己是高手。但這些努力就如同把拳頭打到空氣裡,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卻在不斷欺騙自己。

從現在開始改變這一切依舊不晚。當然,我們改變不了時代的潮流,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第一步能做的就是把一個個孤島連線成為一塊廣闊的大陸。當看到碎片化的知識點,試著停留一會兒,並以它為起點,尋找新的大陸,而不是永遠縮在角落裡。

這樣做,更重要的是放慢了生活的節奏。喬布斯曾說:“我願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與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我相信,他決不僅僅滿足於獲得碎片知識的興奮,更是獲得知識的過程。正是如此,成就了我們的與眾不同。

碎片化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但絕不要害怕它,而是利用它。我們改變的是生活方式,不變的是內心寧靜和對精神的更高追求。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 篇11

日記 ,633字

人類對自身是最感興趣的,無論是對自己產生各種迷戀或者厭惡的情緒,人是最關注自己存在的生物。探究人類本身奧祕顯然是一大研究課題。人類研究學包括人類大腦進化史、人類心理學、認知精神學等方面,瞭解與研究人類大腦進化史將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日常裡一些行為。

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可認識自己本來就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反而有時候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看似正常的行為?而不是導致其他行為?為什麼有時我們與大眾的行為一致?有時人群裡有些另類的個體?隨著時間流逝,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現代文明社會,對於某些社會現象或外界刺激,我們的反應是一樣的。比如看到關在鐵籠子的老虎獅子,我們還是帶有警醒害怕的情緒。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到現在,遠古時代那漫長形成的恐懼躲避猛獸的本能情緒還深深地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裡。而每年交通事故奪走許多生命,相比於籠子裡的猛獸我們不會特別警醒害怕汽車。為什麼呢?因為汽車是近現代產物,還未出現在遠古時代,我們能形成一種對汽車警醒的本能情緒的時間還不夠漫長。

資訊時代的遠古人,就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卻經常以遠古時代的本能情緒對生活做出的各種行為反饋。遠古人的大腦由原始情緒與條件反射模組的大腦基底核主宰,而現代人的大腦進化衍生出以理性為主導的高階認知模組。我們有時大腦裡冒出許多想法卻糾結無法決策,是因為大腦各部分不協調工作產生的結果。最後是感情用事還是理智反應,就得看大腦由情緒系統掌控還是理性認知模組主宰了。

資訊時代的堅守 篇12

高三作文 ,1079字

1952年,美國記者柯麗芬拿出她用性命拍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想寄給一位中國友人。這些照片被裝進厚厚的信封裡,由郵車將其送到海關口,被工作人員裝上船後經過漫長的漂流,轉交給中國政府,再由當地信差統一分發,最後才送到那位友人手上。歷時一個月,照片早已泛黃,然而慘烈的畫面卻使人深深的悔恨與反思。

2014年,央視著名籃球女神劉語馨在微博上發了幾組身穿球衣的照片,後來這些球衣所屬的球隊在世界盃上無一例外的的都輸了。於是網友們翻出這些照片,在大呼神奇之際,也將這些照片不斷轉發。“烏賊劉”的名號一夜之間響遍天下,她的照片也被登在多家娛樂雜誌上,傳到世界各地。

過去的日子裡,人們想要照像,要請一位專業的師傅,還需要一臺大大的照相機。照片得先在漆黑的地下室經過藥水浸潤後才能影印出來;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人們用手機,用相機,隨手一照,回去後便能發到網路上,於是大家都知道了你今天吃了什麼,或者你買了什麼新的衣服之類。

總可以看見老一輩的人沒事坐在陽臺上,翻看過去的相簿。他們用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拂拭著早已泛黃的畫面,心中湧現出來的,是對回憶的懷念,和對歲月的感慨。照片不多,然而每一張都包含著一位老人在那段貧窮年代裡的堅持與守望。然而現在的照片變成了彩色,社交網路讓分享變得更容易。有人拍自己、拍豪車、拍別墅,放在微博上炫耀;一些“正義人士”不惜幹些偷雞摸狗之事,抓拍那些貪官腐敗的畫面,然後上傳網路去舉報……形形色色的照片,卻早已失去了當初帶給人的那種感動。

記得采訪世界盃的記者對今年打破最多進球紀錄的德國射手克洛澤有這麼一段描述:在沒有球隊訓練或是其他活動的情況下,克洛澤每個週末都會回家陪自己的親人。他很少用推特和那些電子產品來打發無謂的時光。做不到往高層次的方面去聯想,但我周圍的,一些住校、每個週末去網咖長期不給家裡甚至是打一個電話的人,一些長年奔波在外、一年難得回來吃頓飯的人,一些與同學相處融洽、接父母電話時卻像是吼欠債的人……資訊時代的他們,或許是玩轉科技產品的佼佼者,然而在他們心中,那塊對家庭羈絆、對愛、對那些珍貴感情的堅守之地,卻早已像老照片一樣褪色。

我做不到像克洛澤那樣為國家在世界盃上征戰,然而每當我有空的時候,我可以放下手機,關掉微信的頁面,換一身休閒裝,回到家裡陪親人聊天,度過一個充實的下午。人類最偉大之處不在於力量,而在於他們富有感情。科技的便利沖淡了人們對珍貴回憶的執著與追求,然而我們卻可以去堅守,一如偉人的不懈努力。重視起、回憶起那份最重要的回憶、最令人深刻的感情,是處於資訊時代的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救贖。

資訊時代的人間失格 篇13

國三作文 ,1097字

庫克蒂姆曾表態,人工智慧時代比其計算機像人類思考,更值得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乍聞此言,在感慨之餘不禁有些疑惑:人類自學會使用工具起,就同時受到了工具的影響。正如有了網際網路後,人類腦中的距離觀念被即時通訊重新定義,寄信因此走向垂暮那樣,自發展之初,人類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與工具互相改進、互相影響的道路。對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使人失去價值觀與同情心又從何提起呢?

其實,計算機自創造之初早已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人類。但如果為了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而失卻人性,這才是我們需要警惕的“資訊時代的人間失格”,即失卻為人的資格。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並非一文不值。計算機與人工智慧代表的機器是人類理性的結晶。它的決策機制,有程式碼與資料影響,不受情感與道德干預。如若,拉未來那些人工智慧來,現代看看電視購物想必看上三天三夜也難有一個動心,轉而衝動購物的,理性決策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益處。

除此之外,客觀分析也是其一大特點。對於詩歌、文學乃至藝術以及萬事萬物,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都能做到絕對的客觀,不摻雜任何情緒與主觀臆斷。如同那位前不久用大資料研究蘇東坡詩詞的小學生,可謂站在技術的浪潮之巔一覽眾山小,用清晰的視野輔助了自身的觀點。

人,是有情感的。倘若將生命的全部,至於對絕對理性的追求之上,我們將失去哭笑。始終相信一句話“始終年輕,始終熱淚盈眶”。如果人類腦中僅存冰冷的理性,那麼那些“最初的感動”將去往何方?熱愛與同情於何處安放?

人是會欣賞的。這種審美能力無時不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演進。也正是在長期堅持不斷的審美活動中,人類才得以於某些徹悟時刻,窺見赫爾曼黑塞口中那個人類口中共同的容顏,得以感受人性共同的閃光。

採用計算機的思考方式過多,易於令人跌入價值觀的魔障。在“0”與“1”二進位制世界,“對”與“錯”、“真”與“假”也變為了評判事物的唯一標準。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令康德眼中那篇震撼人心的星空與我們心中的道德準則一同黯淡了。

像機器一樣思考就真的如庫克所說,會罔顧後果?其實,並非如此。他們用理性考量,用客觀思考,他們對後果何嘗沒有自己的考量?只是,這種考量只關注理性、利弊,置道德、人性於何方?全然採用機器人思考的人與機器又有何異?充其量作為披人皮的機器,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罔論善良。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帶給我們的客觀認知,理性思考同樣重要,只要時刻記得保有心中感動,始終熱淚盈眶;用真誠審美,感受人性閃光;用辯證的看法分析,保留事務真正的模樣。

衷心希望有這樣的一天:靈魂在真實的谷底駐足,理性在技術的山巔遙望,人們用心靈保有—人性開始的地方。

資訊時代的迷宮 篇14

國一作文 ,494字
聯結,成就社會、民族、世界和自我。人工智慧造就名為生存之境的池子,沒有情,沒有愛,沒有人性中千絲萬縷的美好作為水,它只能被稱為虛無、空洞、豪無意義,而沒有流動、澄澈、自由的人文滋養。人即困頓於共情,亦困踣於同理,人與旁人的聯結變得荒唐,社會亦失去它的定義。人在行將熄滅時不復存在新的火種,臨於死亡時失去蘇生的念想,計算機式的思考無法延續世代,橫向來看,也使社會契約搖搖欲墜,陷入長久的迷茫。

資訊時代的迷宮,毋寧說是潘洛斯之梯,人們上上下下,卻無法超越至新的層次上去。計算機是一個人們用以突破的技術、是一種工具,絕不可視為人腦的未來方向,所有更新的創造應是人給予他物,假想計算機的絕對正確與無限理性,時代將成為計算機的時代,人與它無輊軒,“人”的概念與價值便也行將覆滅,更無論超越。同質化後思維的喪失,原子化後情感的破碎,這是比物質進步更亟待人修復的人文世界,由此或才能走出這盤桓了一個世紀的迷宮。

卡佛爾說:“要像一個人那樣活著絕非易事。”但此並非是人轉向計算機的理由,人們仍然需要在時代的煎熬下認清自我、追尋自我,延續“人”的意義與美。

致碎片化資訊 篇15

致碎片化資訊作文80 ,830字

親愛的碎片化資訊:

展信快樂!

我很少寫電子信件,但卻沒想到一寫信就寫給這麼特別的你。這次呢,我是想來跟你簡單說說遇見你後我們人類的改變。

你,幾乎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在大街上、在地鐵裡都隨處可見你的身影。你,帶給了我們便捷,“共享單車”、“支付寶”等新穎軟體使我們帶個手機就能“闖遍天下都不怕”。你,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QQ、微信等社交軟體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地自由聊天。遇見你,固然是當下人類的幸運和喜事。

但在我細細思考後發現似乎並不完全是這樣的。在新年裡,一大家子人好不容易聚齊在了一張飯桌上,可菜還沒上幾個,每個人都還沒吃上幾口,大家就急著低下頭看著手機了。沒有了當初的歡聲笑語,缺少了從前的噓寒問暖,嫌少的言語交流使親人之間大大減少了原本應有的溫情,甚至增加了點本不該有的生疏。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不願這事兒發生,都想回到從前溫暖有愛的模樣,可是因為你的降臨,我們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在當今市場上,因為你的不斷成就,各類電子書也是層出不窮,有的板塊生動,有的簡潔明瞭,這些都深深吸引著我們。當我們以為自己好不容易擺脫了世俗,能靜下來感受知識的魅力了,但我們卻不知這只是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罷了。說實話,電子書遠不如真正地翻開一本書,去感受它獨特的清香味,得到心靈上、精神上的昇華。

在地鐵裡,在公交車上,環顧四周,幾乎每個青年人都是在刷著微博,聊著QQ,聚精會神地盯著手機看。可笑的是,轉過身來,自己也拿著手機與別人聊天。窗外的美景也無人去欣賞。

這麼看來,遇見你也是件不怎麼討喜的事。但在此時此刻,誰又能夠毫不猶豫地離開這個資訊化的地方,去清淨之地享受生活呢?應該沒有多少人吧,我猜想著。也因此可見,你對於我們是多麼地重要啊!

遇見你到底是喜還是悲,無人知曉。但我發自肺腑地感謝你帶給我們的所有美好,我也萬分希望你給我們世間多留點人情味。在這裡,我也想對我的人類夥伴們說一句話:“一生很短,真情很貴,請勿錯過應屬於你們的一切美好。”

人類中的一員

談碎片化資訊 篇16

談碎片化資訊作文80 ,810字

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不論在哪個朝代,書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從書上了解歷史、科技、物理……可是如今,人們的生活被碎片化了,手機成為人們的主要工具,書只能靠邊站,只因為人們認為手機比書更方便、快捷。可是,君不知,其實手機手機有很多危害。你們可否想過:每天有多少人是用手機去讀書、瞭解國家大事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利用手機去玩遊戲、看娛樂新聞或短篇小說……吧!就連那些看書的人,想必也只不過是囫圇吞棗,大概的看一下吧!又有誰是邊看邊思考,邊看邊瞭解書中的道理呢?

書,是歷史的見證人,經過代代相傳,一直被人類重視,可到了我們這一代,卻被人類冷落了,碎片化資訊成為人類的焦點。我想,用不了幾年,人類就會像史學博士廖峰說的一樣:“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

碎片化資訊是很方便,可我們要從當中獲取有用的資訊,適當的使用它。碎片化資訊可以教會人們許多:一些人通過它來工作;一些人在閒暇時可以通過它來放鬆身心,而另一些人卻被它汙染了純潔的心靈。前兩者就叫做適當的使用,而後方則叫做自毀!由此可知,碎片化資訊既可以幫助人類,又是一個十足的害人精!

以前的人為沒書看而沮喪,可現在的人卻為沒網路而發牢騷;以前的人可以看一整天的書,可現在的人可以一個月不看書;以前的人可以為買書賣衣服,現在的人可以為買手機賣腎;……這就是碎片化資訊的“威力”!它禍害了多少人家!有人因玩遊戲太入迷而跳樓尋找遊戲中的世界;有人為遊戲充值而偷父母的錢;有人為玩遊戲寧可半夜都不睡覺;……人類!醒悟吧!書才是人類的命根子!而手機只是人類生活中的捷便工具!醒悟吧!

有多少人是自願買書的?就算買了也是一些小說吧!或者放在家裡,早已落上“千年灰塵”吧!我說的對嗎?我是個愛看書的人,爸媽從不讓我接觸碎片化資訊,他(她)們認為這會影響(壞處)我。我也不願去接觸。

不論是碎片化資訊還是書,只有把握住兩者的度,慢慢的讀,細細的讀,才能瞭解當中所蘊含的真諦……

碎片化資訊與閱讀 篇17

碎片化資訊與閱讀作文 ,619字

在這個充滿著各種資訊碎片的時代裡,手機推送、廣告……不完整的閱讀方式彷彿已經成了閱讀的主流與一種趨勢。思緒在無數碎片上跳動,無法沉下心來仔細思考,真正的閱讀便變得十分珍貴。

碎片化資訊是順應我們這個時代渴求的產物,它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它能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以最快速度獲取資訊,並拉動了新興產業的誕生且不斷快速增長。我們歡迎它,但不能讓它來代替閱讀,二者結合才是最好的方式。

碎片化資訊導致了現代人對真正的閱讀產生了困難,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抵制著用真正的閱讀。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現實問題。只有這樣當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才能運用真正屬於你的知識理性的分析、思考從而找到正確、良好的解決方式,繼而讓你的人生更為暢順。閱讀是豐富人生閱歷的良好伴侶,通過閱讀能幫你樹立正確的三觀,也可以借鑑他人的生活經歷來使自己的人生變長,變寬。網路資訊、廣告資訊等等真真假假,碎片的資訊無法讓你有分析、思考的底蘊,凌亂不加分析便會讓你誤入歧途。

改變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必須從今天開始從我開始,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是還會有的。”這句話不能光停留在腦海裡,而是要付諸行動。當我們不停衝向前方的時候,不妨駐足片刻,在浩瀚的書本海洋裡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而不是以碎片化的資訊割裂靈魂。我們必需珍視真正的閱讀,對碎片化的資訊加以辨識,兩者結合才能使我們走的更好、更快、更遠。

碎片化資訊 篇18

碎片化資訊作文900 ,905字

進入了資訊時代,我們能得到的資訊呈爆炸式的迅速增長,卻又大多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眼前。久而久之,我們的思維或許也會被那樣“碎片化”,但是若善於整合這些碎片的資訊,就能把它們化作自己的經驗與見識,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中成為“完整”的人。

我們現在所能獲得的資訊量或許是之前任何時代難以比擬的。連上網際網路,搜尋關鍵字,你幾乎能得到所有你想要的資訊,但是同時,這些資訊卻又是瑣碎的,這樣的碎片化資訊可能會使你“一葉知秋”,卻又可能會是“一葉障目”

美國作家尼爾波茲曼曾在它的著作《娛樂至死》中提出:“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東西”我們現在也許就正在被我們熱愛的碎片化資訊摧毀著;短小有趣的科普故事,讓我們在獲得樂趣的同時又感覺自己學到了些什麼;網路上的隻言片語便讓我們敢於對不瞭解的事發表評論……學習和了解看似變輕鬆的東西,然而實際上卻是我們把資訊當作了知識,把閱讀當作了思考,把儲存當作了掌握。這樣看似簡單的“學習”卻只是讓我們習慣於快餐化。碎片化的資訊,而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或者是靜下心來閱讀長篇著作的能力,讓我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成為了無法深入思考的“資訊儲存器”

孔子有云:“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以哉”。長時間浸在充滿分散而無邏輯的碎片資訊的網路環增中,也許還會讓我們失去準確的表達能力,只能偶爾擺弄自己得到的資訊,而終究難成大器。碎片化的資訊量大多不注重於嚴謹與全面,若是長期接觸這樣的表達,我們自身的表達能力也難免衰減。

依舊是尼爾。波茲曼所說:“一個人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學習的方法”。通過學習的方法進行整合,我們才能將碎片化的資訊轉變為知識,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做一個“完整”的人。碎片化的資訊給了我們資訊面的廣度,卻給不了我們思維的深度。將我們得到的紛雜的資訊進行聯絡整合,再靜下心來思考,才能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經驗與見識,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深入思考的完整的人。

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下的我們是不信的,因為周圍有著太多誘惑,引導我們成為童謠“碎片化”的膚淺之人;我們又是幸運的,因為若是能夠善用碎片化的資訊,這個時代提供給我們的就是無盡的知識與機遇,能讓我們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碎片化資訊與人格 篇19

碎片化資訊與人格作文 ,1113字

前不久,答一張歷史試卷,發現其中有道課外的題我只能答一半。記得題中問《三國演義》中黃巾起義的時間與主要人物,而我卻只答出了後者。為什麼?因為我只在網際網路上了解過這本書的概要,而其中給予我的資訊是碎片的。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是的,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習慣於通過網路來獲取片面的資訊、知識,而生活在我周遭的朋友、鄰里,甚至可以說是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亦是如此,這似乎是成了現代人充實生活的主要途徑。在這個行動式移動裝置和網際網路共同主宰的時代中,人們樂於撿起碎片時間獲取碎片知識。這初聽起來是好事,但如果因此將整塊的時間刻意掰碎,最後會落得與本心背道而馳的下場。譬如吃蛋糕,吃一小塊的時候仍要把每一層都切過去。碎片化閱讀也是一樣,在擷取碎片化文字時,將時間與知識結構碎片化,進而可能導致人們認知的碎片一碎在碎化為烏有。但為什麼我們很多時候都依舊樂此不疲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社會的浮躁吧。平日裡,當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直接閱覽碎片化資訊時都會有一種直觀的頭腦快感。於是我們對訊息獲取越來越缺乏耐心,“刷屏”成為了電子閱讀的主要方式。人們於是更偏愛於那些帶點幽默色彩但貌合神離的文字資訊,轉發點贊數輕鬆上萬,但卻對那些大家辛苦寫出的長篇大作、專業論文視而不見,支持者永遠佔少數,有時甚至寥寥無幾。這更是體現了我們對精神短暫快感的追捧和對全面知識的褻瀆。

那人們為什麼不願去吸收經典的整體的文化大餐,如此浮躁,而甘願去了解片面的碎渣式資訊呢?因為我們還需要應付交際。同學間,我們總不免在一塊兒談天說地,內容涉及如此之廣,而整體閱讀又來的慢,怎麼應付?而就連學校這個小圈子都會遇上這些問題,社會中又怎麼能避免?於是我們只能以收集碎片化資訊的方式來帶給自己短暫卻明顯的快感,也“快感”一下別人,疲倦地應付一下我們那脆弱的人際關係。

而在這個以“快生活”聞名的社會,我們不得不選擇性忽視與自己暫時無關的內容,又為了維護自己多方面的角色而不斷食碎片化資訊。

但是,我們難道不能單一一下自己嗎?是的,我們不能否認碎片化資訊是完全沒有營養的,因為它來自於有用的整體文字。可,它畢竟永遠替代不了那些經典,那些大家用心去整理寫下的整體文字。太多對碎片化時間與碎片化時間的沉溺,會碎片我們的認知甚至於人格,會促使我們成為千面一人的“面具人”。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應放下手中的電子裝置,擠出一點時間去閱讀紙質的書籍,用整體時間去吸收整體知識吧!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認知,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格、獨一無二的魅力!

不然,我們只會收貨一個被碎片化資訊碎片化了的人生!

於是,我翻出了那本塵封已久的《三國演義》,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

碎片化資訊與人格 篇20

碎片化資訊與人格作文 ,1113字

前不久,答一張歷史試卷,發現其中有道課外的題我只能答一半。記得題中問《三國演義》中黃巾起義的時間與主要人物,而我卻只答出了後者。為什麼?因為我只在網際網路上了解過這本書的概要,而其中給予我的資訊是碎片的。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是的,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習慣於通過網路來獲取片面的資訊、知識,而生活在我周遭的朋友、鄰里,甚至可以說是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亦是如此,這似乎是成了現代人充實生活的主要途徑。在這個行動式移動裝置和網際網路共同主宰的時代中,人們樂於撿起碎片時間獲取碎片知識。這初聽起來是好事,但如果因此將整塊的時間刻意掰碎,最後會落得與本心背道而馳的下場。譬如吃蛋糕,吃一小塊的時候仍要把每一層都切過去。碎片化閱讀也是一樣,在擷取碎片化文字時,將時間與知識結構碎片化,進而可能導致人們認知的碎片一碎在碎化為烏有。但為什麼我們很多時候都依舊樂此不疲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社會的浮躁吧。平日裡,當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直接閱覽碎片化資訊時都會有一種直觀的頭腦快感。於是我們對訊息獲取越來越缺乏耐心,“刷屏”成為了電子閱讀的主要方式。人們於是更偏愛於那些帶點幽默色彩但貌合神離的文字資訊,轉發點贊數輕鬆上萬,但卻對那些大家辛苦寫出的長篇大作、專業論文視而不見,支持者永遠佔少數,有時甚至寥寥無幾。這更是體現了我們對精神短暫快感的追捧和對全面知識的褻瀆。

那人們為什麼不願去吸收經典的整體的文化大餐,如此浮躁,而甘願去了解片面的碎渣式資訊呢?因為我們還需要應付交際。同學間,我們總不免在一塊兒談天說地,內容涉及如此之廣,而整體閱讀又來的慢,怎麼應付?而就連學校這個小圈子都會遇上這些問題,社會中又怎麼能避免?於是我們只能以收集碎片化資訊的方式來帶給自己短暫卻明顯的快感,也“快感”一下別人,疲倦地應付一下我們那脆弱的人際關係。

而在這個以“快生活”聞名的社會,我們不得不選擇性忽視與自己暫時無關的內容,又為了維護自己多方面的角色而不斷食碎片化資訊。

但是,我們難道不能單一一下自己嗎?是的,我們不能否認碎片化資訊是完全沒有營養的,因為它來自於有用的整體文字。可,它畢竟永遠替代不了那些經典,那些大家用心去整理寫下的整體文字。太多對碎片化時間與碎片化時間的沉溺,會碎片我們的認知甚至於人格,會促使我們成為千面一人的“面具人”。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應放下手中的電子裝置,擠出一點時間去閱讀紙質的書籍,用整體時間去吸收整體知識吧!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認知,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格、獨一無二的魅力!

不然,我們只會收貨一個被碎片化資訊碎片化了的人生!

於是,我翻出了那本塵封已久的《三國演義》,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