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社交之點贊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社交之點贊 篇1
碎片化社交之點贊作文 ,868字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代,人手一部手機,相比於聊天打字,更多人喜好刷朋友圈,痴迷於“點贊”。
網際網路將社會碎片化,何世界“點贊”也成為了一種社交方式流行於大眾群體?如果說社交的完整體是一條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的長繩,那麼網際網路這把刀將他切得支離破碎,而其中最長的一部分就是“點贊”。
“點贊”本事一種對於正向行為付出的一種讚美,而在網際網路上它僅僅只是一個按鈕。越來越多人在使用微信時,不再打字聊天,只是習慣的開啟朋友圈,將一天的內容大致瀏覽一遍,或多或少點幾個贊,表示“已閱”。點贊失去原來的內含,它只是表達你今天打開了移動資料,你今天用了微信,你今天看了朋友圈。本是一句暖心的讚揚亦或是正能量的傳播,當下卻變了冰冷的心型符號按鈕。
其實“點贊”之所以會成為最長的那一根短繩是因為很多人靠它來交流情感甚至是認為它能夠待敵聊天電話。這是一種根本性的認識錯誤。當受贊者看到你隨手的一讚會認為你們的三觀是一致的,你贊同他所有的內容,從而心情喜悅,也會在你發文發圖的時候進行回贊。那麼這表示他也認同你的觀點嗎?反正,是情感傳達錯誤,很可能你們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不要試圖用點贊區表達你內心情感,還不如一句評論來得實在。親朋好友之間也許會因為點贊而少了聊天說話的機會,甚至拉開距離變得疏遠。朋友是靠真實情感而維持的,如果僅僅點十個贊就能做到,那就沒有見面的必要性了。原本完整的生活應是時不時約幾個朋友一同出去遊玩,互相聊聊近況,而“點贊”打破了這種生活方式。
“點贊”還是一種人云亦云的跟風。多多少少人為了追求關注度,總是求贊求關注。甚至導致商業化在朋友圈出現,“集滿多少贊送什麼”越來越多出現於我們的朋友圈,它竟成為一種功利性的手段。我們不應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點贊,應該跟隨自己內心,碰到符合心中價值的內容再點也不遲。
當然,並非說這種碎片化的方式不好,也許在剛認識的陌生人之間,熟悉是從互贊開始的。
碎片化的社交方式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碎片化是時代前進發展的展現。雖然要跟隨時代前進的腳步,但也要遵從內心向前走。
碎片化社交也能編織出好朋友網路 篇2
碎片化社交也能編織出 ,1100字被中學錄取以後,暑假裡,媽媽給了我一個她用過的舊手機。雖然不是新的,但也是一個不錯的智慧手機,有很多功能。我夢寐以求的掌上智慧生活就這樣開始了,很快我就墜入了移動網際網路當中。尤其是網上的社交功能深深吸引了我,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QQ號碼,也有了自己的微信賬號,很快就能熟練使用了。
以前,爸爸媽媽不讓我用手機,也很少允許我上網,我和同學們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一起在小區的兒童樂園玩耍;節假日裡,也經常到同學家串串門;同學過生日,我們經常一起聚會,開派對。那時候,社交不需要網際網路,簡單也很快樂。
有了手機,能上網以後,QQ的吱吱叫聲和微信的叮咚響聲時常響起,讓我趕緊放下手上的事情,看手機上的新訊息,有遠在外地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發來的旅遊見聞、可愛的表弟表妹們的逗樂視訊、有同學們作業、學習方面的討論和對新鮮事件的調侃,也有節假日喜慶和娛樂的紅包,個個都讓我愛不釋手,徜徉在網路中,流連忘返。更加讓我驚喜的是,有些失去聯絡的少年玩伴也似乎一下子冒出來了,互致問候,經常交流。我和朋友們的聯絡比以前更加緊密了,即便是已經畢業分離的小學同學也能經常聯絡,交流彼此中學生活的趣聞。可是,我慢慢的發現我和身邊好朋友的聯絡反而變得碎片化了,以前一塊相約去社群圖書館看書、戶外輪滑、騎自行車現在都變成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了。
不知不覺中每天在手機上逗留的時間也增加了,這時爸爸媽媽有些擔心了,擔心我流連於網路,花費太多時間而耽誤了學業,也擔心我總是看手機,視力下降,開始限制我用手機和網路了,這時我覺得好像生活中缺少了點什麼,總是有點不自在。隨著中學生活得開始,我的中學也禁止我們攜帶手機到學校,要求我們一定要集中精力在學業上。從幾個月來的網上自由衝浪突然又迴歸到清清靜靜的校園讀書生活,反而那份久違的寧靜致遠、沒有叮咚聲打擾的課餘時光、心無旁騖的思考統統都回來了,下課後、放學後朋友們熱烈的交流,哪怕是嘰嘰喳喳辯論都是那麼的親切。
回首這幾個月的經歷,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好像是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通過網上社交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不可否認它們使我的時間碎片化了,使我的社交方式也碎片化了,但它也有它獨特的優點,網上社交很方便,可以無時無刻地保持和朋友們的聯絡,也可以通過網路交換很多資訊和檔案,還有很多有趣的笑話、圖片、視訊。但另一方面,我想,我們需要能夠管理好時間,不沉迷於網路,網上社交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和朋友們的密切聯絡,但也會耗費我們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能有機的與自己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夠和同學、朋友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保持友誼,碎片化的網路社交就能為我們編織出一張美麗的好朋友網路。
碎片化社交 篇3
碎片化社交作文100 ,1050字處在21世紀,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讓原本地球上碎片化的國家組成了地球村,但也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讓我們的社交變的碎片化。
與人交往,是一個從相遇、相識、相知的漫長過程。知音可貴,失不再得。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正如古人有云:“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古人的交友是如此得質樸真誠,而在網際網路覆蓋的今天,社交逐漸變得碎片化。
碎片化的社交還要歸功於一句“名言”:一機在手,走遍天下。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逐漸淡忘了親朋好友的情誼。無論是在家人的聚餐還是好友的聚會中,幾乎所有的人都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手機,再美味的佳餚、動聽的故事也無法讓人們的視線離開手機,安靜的氛圍最後讓晚宴不和而散。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都源於碎片化的社交,人們都沉浸在自己的多元化社交圈中,而淡忘了身邊人的真實感受,哪怕是一個招呼、一句問候都要靠聊天軟體送達。這讓不會手機的老人家感受到一絲悲涼,但是沒有人會去從老人家的角度考慮他們所想得到的氛圍;讓許多孩子與父母間產生一道無法跨越的代溝。也正是這樣,讓人與人心靈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最後變成了一道無法彌補的鴻溝。
碎片化社交讓真正的親朋好友之間的心靈陷出一道鴻溝,卻讓原本陌生的人之間架起虛偽友誼的橋樑。只要手機開啟定位功能,你就可以新增附近的人;手指輕輕點一下“同意”鍵,遠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就可以出現在你的通訊錄裡,但你甚至都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如此隨便的碎片化社交讓人與人之間缺少一份信任,並且這種所謂的友誼得之容易、失去也快,讓友誼在人們內心的地位變得不再多麼珍貴,甚至可以以此作為交換的條件。友誼的價值因碎片化的社交變得廉價,人們的內心因碎片化的社交變得虛偽。
碎片化的社交只會讓我們的生活多出更多的冷漠和無情,對方的真情還是假意讓自己在內心打出許許多多問號,但面對面的一句真誠的噓寒問暖卻可以感化彼此的心靈。何況對於青少年的我們,碎片化的社交只會讓我們對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進行曲解,無法分辨好壞的“友人”不知何時會將你帶上一條不歸之路,這所帶來的後果不僅是對學業的耽誤,可能所影響到的是無可估量的未來。莊子曾經說過:“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碎片化的社交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益處,只是生活中消遣的一種罷了。讓我們從碎片化的社交中走出來,去感知真實的世界,體會君子間真正的交友之道。
碎片化的社交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麻醉,深陷其中只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明智的選擇才會帶來健康的友誼。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點亮感恩之燈 篇4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878字人類使用網際網路,是進入一個精神高度文明,物質高度豐富的美好世界。移動網際網路滿足我們隨時的工作、娛樂、學習、社交……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悄然影響著我們。
地鐵車廂裡,大多數乘客都有座位。車緩緩停下,一對頭髮花白的老年夫婦一邊四下尋找座位一邊手提重物走進車廂。我不假思索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老奶奶。老奶奶高興地說:“小弟弟,謝謝你哦!”說完,她招呼老爺爺去坐,兩位老人推搡了半天,最後老爺爺拗不過老伴,只好坐了下來。老爺爺連連舉起手謝謝我,我微笑著迴應。
老爺爺的身體看上去沒有老奶奶的硬朗,瘦瘦巴巴的身架,臉上的皺紋密如漁網。頭頂上灰白的頭髮,好像帶著一頂小氈帽,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脣深深地癟了進去。老奶奶扶著欄杆,站在我的身邊,身體隨著車廂一搖一搖的。雖然她染了頭髮,但是看上去也並不年輕了,其實,老奶奶也需要一個座位啊。
我環顧四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們,各個拿著手機在看,有的貌似在打遊戲,手指不停地滑來滑去。還有兩個打瞌睡的,其中一個男青年半眯著眼睛,眼皮一眨一眨的,一看就是在裝睡。“唉—”我的心裡嘆了口氣。
地鐵靠站,沒有人下車。這時,又上來了三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看到老奶奶站的不穩,終於忍不住發聲了:“誰能給老人讓個座!”還沒等坐著的乘客反應,老奶奶連忙擺手說:“不要不要,他們都年輕人,上班很辛苦的,讓他們坐,讓他們坐。”頓時,車廂裡一片寂靜,只聽見地鐵行駛的聲音。
許是老奶奶的話太讓人害羞了,剛才睡覺的小夥子和另一位中年婦女幾乎同時站起來,示意老奶奶去坐,老奶奶笑著道謝,說:“你們坐,我站一會沒事的。”中年婦女說:“阿姨,我馬上下車了,你過來坐吧。”老奶奶這才走過去坐了下來,還不停地說著“謝謝”。
如今,碎片式的生活讓低頭刷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應該做什麼。人生不過是你的幾次伸手,和你的幾次予人溫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把愛傳遞給別人,那麼每次你的伸手之勞,也會反過來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把刷屏的頭抬起來,用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去關注身邊的風景,點亮心中感恩之燈,讓生活更加美好!
碎片化的交友歷程 篇5
碎片化的交友歷程作文 ,830字如今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零散,沒有一個完整的時間去看書、去購物,甚至沒有完整的時間去和朋友交流,增地感情。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是現在的網際網路泰國發達,快遞導致原本慢節奏去享受的生活被碎片化了,生活變成了兩點一線,每天做任何事情的時間只不過是個碎片罷了,人們光顧著“快”這個字,靜不下心來用一個完整的時間做一件完整的事情,於是便出現了一種現象,用碎片的時間做碎片的事情。
其實我自己就是個“碎片化”的例子,別說是做一件事情,就是看一本書都要好幾天,甚至兩三個月才能看完,因為這種碎片化的時間,我還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這是我的一個小學同學,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兩還是好朋友,無話不談,直到上了初中,由於繁重的學業,我漸漸忘記了她,一次我在網上與同學正在聊天,忽然一個陌生人向我發來了一條資訊,由於不認識她,我只回了三個字:你是誰?於是,她告訴了我她的名字,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的小學好友,可是由於太長時間沒有提及過她了。當初的無話不談,現在反而成了不知道到該說什麼好了。於是,我也只是把她當成了新的朋友。初中的學業繁重,而且我也有了新的朋友,我跟她也只是在閒暇的時間時說上幾句話,時間一長批次當初的那份友誼自然也就寡淡了。現在,我覺得一年前的自己不免有些太心急了,如果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可以聊,不如靜下心來,把她當做自己新認識的同學,用更多的時間去和她交流,而不應該如此斷章取義。
我們現在造成了一種錯覺,覺得什麼都是越快越好。其實不如試一下,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欣賞一下平常自己可能留心不到,沒有時間仔細看的美景,也許你會覺得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沒錯,日子是要過的,但生活是用來享受的,過快的節奏的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可就像我的交友例子一樣,最終可能只是真正的過日子,而不是生活,每個人對生活的定義不一樣,碎片化的生活當然也有好處,只不過可能遇上一些其他需要靜下心來做的事情時,把這些碎片都拼起來,讓它成為一塊完整的拼圖,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 篇6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作文 ,787字碎片化生活是一個新生名詞,它的意思是我們無法將思想集中在專一事物上,而是在一段的時間裡,一會兒做做這個,一會兒又做做那個。
現在我們的生活碎片化十分明顯。在吃飯時,我們刷刷手機,看看朋友圈,調侃調侃他人;工作時,看看微博,刷幾個粉絲;上班途中,點開b站,邊走邊看;回到家,約幾個好友,一起組團開黑。這些事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沒有了微信,你看不見好友的動向;沒有遊戲,你釋放不了壓力;沒有二次元,你的生活不完整。
碎片化代表著快節奏,快節奏代表著效率高。所以碎片化是有優點的,他讓我們能最高效地利用時間,將每一分每一秒利用起來,不會浪費時間。當碎片化生活到來,高科技也給予我們一些幫助。手機app就隨之而產生,比如你可在幾分鐘時間背一會兒英語單詞,可以在幾分鐘時間看一本書,也可以在幾分鐘時間開一次視訊短會。
但是當我們再一次回看到碎片化生活,會覺得這樣有些浪費時間。我們無法專心做一樣事情,停下來時,你的思路會打斷,當你再回想起來,會浪費時間。從這個角度看碎片化生活,它或許並不是幾件好事。
究竟我們應該怎麼來面對它呢?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1、在外出遊玩或放鬆時,放下我們的手機,去欣賞大自然的美。2、在家或工作時,專心工作,不要將心思放在手機上,這時的手機是工作的工具,不是放鬆用的。3、在吃飯時,你可以刷手機,這是的手機是用來放鬆的。作為一個學生,我認為我們的碎片化生活和大人的應該有所不同。我們在學校的生活是忙碌的,在如此忙碌的生活面前,我們要見縫插針,將碎片的時間利用起來,這樣你的學習會輕鬆。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們不要拿出手機,我們應該和小夥伴聊聊天,談談今天的學習,分享有趣的故事。
碎片化的時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利用碎片化時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還是有的。”今天利用1分鐘,一年就利用了365分鐘,積少成多,你會發現你似乎比別人多了很多時間。
碎片化閱讀之問 篇7
碎片化閱讀之問作文7 ,734字網際網路時代以不可逆轉之勢到來了,海量資訊淹沒了大眾的世界,快節奏的生活使從頭到尾都仔細閱讀的讀書方法變得越來越困難,畢竟在百忙中抽出的時間不可能花在冗長的文字上,取其中一兩篇最令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成為了主流,這就是碎片化閱讀的誕生。
碎片化閱讀成為大趨勢。那傳統的閱讀是否被碎片化閱讀取代呢?碎片化閱讀與傳統閱讀又是誰優誰劣呢?
傳統閱讀的優勢不言而喻,幾百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深刻鑽研書本是多麼的重要,在對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後,才能拿來運用。在各自的領域取得成功,必然需要傳統的精讀所帶來專業知識。自然,傳統閱讀的劣勢也很明顯,那便是耗時太多,而且容易造成“兩眼不觀窗外事”的“死讀書”現象:科舉制八股取士是其中典型代表,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將自己的青春浪費在了死扣經典上,使中國科學技術停止發展,人才斷代,在近代屢屢因落後而捱打。
那麼碎片化閱讀呢?它的優勢何在?碎片化閱讀使得讀一本書所需的時間大大減少,概括讀完一本書,知其梗概,然後再讀下一本書,這樣碎片化的博泛使人可以獲取大量資訊知識。在當今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碎片化閱讀的大資訊量造就出博覽天下、見多識廣的全才。雖然如此,碎片化閱讀所帶來的缺乏條理性和知識掌握不紮實也最容易產生半吊子學問的讀書人。
總體來說,碎片化閱讀與傳統閱讀各有所長,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前者是社會環境和大背景下催生的產物,而後者則是沿襲了成百上千年的知識結晶,認清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
現今的社會生活因數字、資訊時代的到來,以及人們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的多樣化已經不可避免地碎片化了。在這波浪潮中接受革新,同時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準則、理想,不論走哪一條路,最終也會成功。請擁抱碎片化的生活吧!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 篇8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作文 ,862字人類,是一種勇於創新的生物,自從網際網路進入人們的生活,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地研究它,科技飛速進步,最終迎來了網際網路的年代,大家生活地越來越便捷,但人們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生活,逐漸地被碎片化了……
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使得我們效率降低,做事不專心,瞭解不深入,等等。總而言之,碎片化的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麵,一煮就熟,十分方便,美味又能填飽肚子,但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不計其數的病都是由於這“絕世美味”導致的。人麼的生活被碎片化後,他們看書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認真思考,而是在吃飯時,下班後,睡覺前,當想人們想起看書時,拿起手機隨意瞟幾眼,有時要一個月才看完一本書,而其中的道理可能早已淡忘。這難道不是碎片化生活帶給我們的危害嗎?
在以前,人們的生活就像一頓香噴噴的飯,雖然你為了燒飯而付出了許多時間,精力,但最後回報你的是健康,美味的混著你的汗水的飯,吃起來倍兒香,如果你沒有做好,也沒有關係,你從中學到了做飯的要領,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反過來思考,碎片化的生活,只是零零碎碎的告訴你如何做飯,你每天只做一點點,最後做完才發現,這道菜我依然不會做。
然而,碎片化的生活也有好處,例如離我們學生生活最貼切的東西学習,也採用了碎片化方式,碎片化學習分割了學習的時間、內容,使學生們學習的更加快速。他們可以選擇率先學習哪一部分內容,最擅長的或是最薄弱的。並且由於碎片化學習每一塊內容稍短,保障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容易讓他們理解內容,到最後把學習的重點做統一整理時,學生們都會記得很牢固。好似一塊蘇打餅乾,把它摔碎後再拼合在一起,餅乾的香甜不變且因為拼合過而變得更加堅硬,類似的還有許多例子,我就不一一說明了。
直到現在,網際網路上還在爭論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好還是壞,我偏向弊大於利,但無法否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已經在人們的腦子裡紮根生長,短時間內我們也離不開這種生活方式。我認為隨波逐流就好,做一個了不起眼的沙彌,這種事情還是交給科學家去討論,我只要過好我自己的碎片化生活就好了,不是嗎?
碎片化生活之在那一刻 篇9
碎片化生活之在那一刻 ,566字面對人浮於事的大城市中,快樂好像離我們這些整天努力學習的學生來說變得有些陌生,老師的督促,家長的嘮叨,堆成山的作業,學生的唉聲嘆氣。難道快樂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快樂就在身旁。
昂首向天,看著洗過似的潔白的雲彩,彷彿整個人也舒暢了許多。天空中那道美麗的弧線就像是為我度身定做的樂曲。
遙望遠方,一望無際的大海,迎面而來的海風,它使我追求卓越向更遠的路勇往直前。我種下奮鬥的種子經過堅持和努力,收穫果實後,幸福屬於自己。在那一刻我很快樂。
當早晨上學的時候,母親的鼓勵與祝福,使我精神百倍,讓我有了新的希望,新的目標。下課後,我帶著一身疲倦回家,母親早已做好可口的飯菜等我歸來。母親與我談心,她的噓寒問暖使我忘記一身疲倦,所有的煩惱和不愉快在母親的慰問下都灰飛煙滅,在那一刻我好幸福。
在友情的大海中遨遊,快樂的事可以和同學分享,苦惱的事可以和同學訴說。學習上我們互相鼓勵,生活上我們互相關照。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麼叫做友情,我很快樂。
我享受過汗水劃過身體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努力奮鬥將在這一刻被證明。盡揮灑那努力後的汗水,在陽光下蒸發。在那一刻,我快樂,更是自豪,成就感一湧而上,好像完成了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生活中不缺少快樂,而是缺少發現,快樂無處不在,只要用心體會。在那一刻,你會發現快樂就在下一站等你。
碎片化生活之益處 篇10
碎片化生活之益處作文 ,865字最早知道“碎片”這個詞是老師教誨我們,“要善於把握碎片時間,抓緊學習”。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碎片”一詞卻帶上了貶義。“碎片閱讀”、“碎片社交”……好像都是些為社會輿論所抨擊的名詞。儘管如此,我不認為“碎片化生活”是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
必須正視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確實提供給我們不少便利。在供給即時新聞方面,從時事熱點、到地區新政,從社會新聞、到娛樂八卦,這些我們原本只能從報紙上或在家裡每晚七點觀看新聞聯播時得知的資訊,如今隨時隨地地唾手可得。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針對同一則新聞,藉助龐大的網路我們能便捷地搜尋到不同媒體的報道描述、公眾人物的看法、網民的輿論態度、或許還有你的親人朋友的評價感受等等。這些文字簡單易讀,就非常適合在碎片時間中進行“碎片閱讀”。有人斥責這樣的瀏覽不具深度,實則不然。在廣泛的觀點比對和閱讀者的獨立思考中,對同一觀點的理解便化廣度為深度了,也摒棄了從單一電視新聞、報紙上獲取資訊所受限的觀點片面性。且同時,對於時效性的事件便於做持續追蹤,時刻了解最新近況。而這一切,可能只花費你在地鐵上幾站路的時間,價效比可謂相當高了。
舉熱度剛削減不久的章瑩穎失蹤案為例。從6月12日在網上看到報道失蹤90小時立案,到轉交FBI偵查,再到找到嫌疑人蹤跡,7月的預審風波,8月底將正式開庭時間直延至2018年,章瑩穎有關的新聞報道才漸漸消失。跟蹤新聞過程中,新華網、鳳凰網、騰訊網等媒體爭相報道,措辭及態度卻不一。公眾輿論及個別的網友評論也持續變化中,從最初為中國留學生在外境況擔憂,而至於各類公眾號“蹭熱度”釋出各類“在外留學時注意事項”;到熱心“道士”出沒,施法測算章瑩穎方位,令人啼笑皆非;對綁架者的無盡謾罵甚至開“地域炮”的鍵盤俠;還有人公然質疑章瑩穎父母所得捐款的去向……一條新聞、一個事件,窺得人生百態,是碎片時間中碎片化的閱讀給予我的,是唯有碎片化生活所帶來的豐富視角的贈予。
碎片化生活確實提供給我一些不可否認的益處,願大家能重新審視這個詞,同時不忘在碎片化的閱讀言論中,保持清醒思考的頭腦。
碎片化的優缺點 篇11
碎片化的優缺點作文8 ,779字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慢慢的進入了碎片化生活,例如碎片化時間,碎片化購物,碎片化閱讀等等,這些碎片化使得我們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它也帶給我們一些新的問題。
我這次主要說明的,就是碎片化閱讀。閱讀,是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從小時候閱讀益智書;青少年閱讀小說書;中年人閱讀文獻資料;老年人閱讀報紙。各個階段的人都會閱讀,並且,閱讀的都是紙張書本上的內容,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取代了書本的位置。人們開始在網上瀏覽小說,搜尋並瀏覽所查詢到的資料,在電子裝置上了解新聞和大事件。這種現象是好是壞,我不敢給予肯定回答,但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書本的存在,書本永遠是我們最值得信任和肯定的資訊,因為書本的內容是得到考證和大眾的認同的。許多的文獻資料,依然用書本記載,因為,記載在書本上的內容是完整的,是最全面的;然而碎片化閱讀,它僅僅將一些重要的內容概括出來,就錄在電子產品上。這其實是碎片化閱讀的缺點,他並不是全面的,同時,可靠性也有待見證。碎片化閱讀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人們對閱讀興趣的喪失,而更多地是人們內心的浮躁與功利,是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要求低了,對物質享受要求的高了。因此,我不是很贊同碎片化閱讀。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碎片化閱讀也給了我們很多方便。快節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壓力讓人們無法投入到長篇鉅著中,而只能去尋找短小輕鬆的片段來娛樂和放鬆自己。所以,碎片化閱讀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推崇,它也成為了快節奏時代的一個反映。
當一個嶄新的資訊傳播方式反駁了舊有傳統的相關認知時,我們不應一味的否定。資訊時代的碎片映像,僅僅是資訊表達形式一次轉變,並不值得引起一場思想界的大討論,或是一些人的無病呻吟杞人憂天。歷史永遠不會倒退,面對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破除舊有觀念,抓住時機,促成飛躍。讓其從映像成為真實,更富內容,推動人類認識的進步。
碎片化生活之改變和獨立 篇12
碎片化生活之改變和獨 ,828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便利,網上購物、網上社交、網上閱讀等等一系列在家足不出戶,滑動下手機,移動下滑鼠就能達到的事無疑成為人們的最大熱愛。
因此,活在當下的人們很少能夠放下手機,離開網路。然而“低頭族”、“鍵盤俠”等種種網路帶來的問題也早已數不勝數了。
然而人們何嘗不為這種問題所反思?也許人們早已體會到了自己碎片化的生活,卻對於這種雜亂零散的生活病態無能為力。畢竟在社會的壓力和外界的促使下,任何一個違背大流,與絕大多數人站在對立方的角色都是渺小的。
然而如何才能讓我們不被碎片化的生活所影響心態和認知呢?
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沉靜內心,首先,我們一定要清晰自己的目標。很多人都知道被手機所奴役的危害,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喊著“放下手機,遠離網路”的口號,卻還是樂此不疲的滑動著手機,寧願被毫無營養的八卦文章衝擊成生活的一盤散沙,卻也不願意將碎片化的生活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圖案。此時,我們需要設立個目標,或者說是制定一個規範的計劃,每當面對網路欲罷不能時,就要告訴自己應該放下手機,去為自己的目標奮鬥,美好年華不應該如此荒廢。
其次,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個性,拋棄跟風的念頭。說到“跟風”,便又想起了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無數明星都將冰冷的水從頭頂傾瀉而下,然而起初的善意卻變了味,隨著陳游標的造假事件的發生,到底是出於善意還是藉助炒作博取眼球,這個問題也很難辨別了。又好比最貼近生活的網路點贊現象,起先也僅僅表示一種鼓勵點贊之意,然而漸漸的“點贊”卻暗含諷刺,貶低之意,經常使人們誤解,所以放棄跟風,活出自己的生活,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看似簡單,想要真正做到還是很有難度的。
在面對碎片化的生活時,確實很難改變他人的意願和想法,但是想改變自己,便很容易了,如果我們一直心懷目標,就不用擔心生活變成一盤散沙,如果我們獨立,保持個性,保持著一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我們便很難被外物所奴役,碎片化的生活也會變得完整有序。
碎片化閱讀之我見 篇13
碎片化閱讀之我見作文 ,729字隨著科技的發展,人人都擁有了一部智慧手機,這使得我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其中也對我們的閱讀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當我們想要了解國內外的重大新聞時,我們不是拿起了報紙,而是拿出了手機,當我們想在閒暇之時閱讀小說時,我們不是捧起了書本,而是拿出了手機,當我們想要查詢相關資訊時,我們不是去了圖書館,而是我們又拿出了手機。這種快餐式的閱讀方式,是快捷的,方便的,但正因為這種快捷的方式使得我們的閱讀是快速掃描的,是跳躍的,是非完整的,這種閱讀方式被稱為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閱讀的好處自然是無容置疑的。我們的智慧手機方便攜帶同時又有著海量的資訊,使我們隨時隨地,在想要閱讀的任何時刻,都能夠立即實現。它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人與人之間可以就閱讀的內容,進行快速的分享並就所閱讀的內容進行遠端討論,這些都是笨重的書本無法實現的。可是碎片化的閱讀真的完美嗎?當收手機那小小的螢幕代替了書本的油墨書香,當一篇篇短小的文章代替了書本的長篇大論時,我們有沒有想過碎片化閱讀的弊端呢?碎片化閱讀的材料大都短小並配上各種吸引眼球的圖片,我們往往掃兩眼文章便被圖片吸引了注意力,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閱讀湧到我們眼前的大量資訊。我們經常快速而簡略地瀏覽資訊,甚至有的時候我們僅僅看一下大標題就一掃而過。我們不會對所閱讀的材料進行認真地思考,更不會對文章的精華進行仔細研讀,並且網路上的文章優劣不一,有的文章低俗無趣。
因此針對碎片化閱讀,我們要發揚它的優點,規避它的缺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性地拿出一本本書來,認真仔細地閱讀,多思考,多積累,多進行有效閱讀,此外一些網路編輯應當將一些有價值的,對青少年有幫助的資訊放在網上,給我們營造一片純潔的閱讀環境。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 篇14
碎片化生活之我見作文 ,961字生活中的負擔越來越大,以至於我們失去了耐心,長篇大論我們已沒有時間與心情去看完,這意味著,我們步入了碎片化的生活。
有人說碎片化的生活是好的,是人類進步的表現。步入了碎片化生活後,我們涉及的知識面更廣了,想了解什麼東西,只需百度一下,詞條清晰明確:時間的利用也更加充分,在工作和學習之餘,看看新聞,甚至在上廁所時,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扒一些明星的八卦呀,日常的生活呀。碎片化的資訊與社交,使得我們知道的更多,認識的也更廣了。
但我不這麼認為,我看來,碎片話的生活缺乏了人類的深度,甚至可以說是退化了。
就以碎片化的閱讀為例。
首先,碎片化,即不完整,收取的資訊斷斷續續,零零散散,人們自然會斷章取義,不僅無法全面瞭解資訊,還缺失了“思考”這一過程。由於資訊的不全,我們沒有辦法更深層次地去探究資訊背後到底還隱藏了多少更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一本小說,如果由於時間的限制,只快速地讀個大概,閱個前言,根本無法瞭解到作者內心真正想表達的內涵。
其次,現今生活步伐很快,科技發展也很迅速,很簡單就會接觸到許許多多碎片化的資訊,老師文章,新聞。想要知道什麼,動動手指,資訊便琳琅滿目。在短時間內,我們好像瞭解了許多,懂得了許多知識,實則不然:沒有多久,這些印象不深刻的點滴,會被時間消磨得一乾二淨!這不僅沒有節約我們的時間,還不如說是浪費了那些時間!小時候,我們不認識字或成語,老師父母總是鼓勵我們自己去查字典,這樣做就是為了加深印象,觀察到這個字背後更多樣的含義,也是我們更瞭解這個字,也就記住了這個字。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告訴我們,或者在字的一旁就標有註釋,“眼下匆匆,心中了了,方寸無多,就如同看場中美色,於我何與也?”
第三,不完整的資訊也許還會令人產生誤解。字的含義,文章的轉折,都需要全面的瞭解再能體會,而如果只是單純的草草了事,根本不可能意識到,也許就與原本的含義相差甚遠。
碎片化的購物,社交亦是如此。對商品或生人的認知不夠全,深,亦或者接觸的時間的短暫,都會使得最終得到的商品或友人與最初所展望的大相徑庭。
步入碎片化的生活已成定局,我們要做的是儘量避免簡單了事。還是要下功夫,花時間,深刻印象,在接觸形形色色的“碎片”後,能仔仔細細地弄明白,看完整。現在你好像比別人多費了時間,不久之後,你就會在迷惘的人群中獨醒。
遇上碎片化的交流 篇15
遇上碎片化的交流作文 ,537字現在,進入21世紀,隨著網路技術越來越發達,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路。視屏聊天,微信QQ,多麼方便,可是正因為這個,我們的生活被分成了碎片。零零後的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網路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以前的通訊基本使用書信,書信可以寫出意境,讓對方更能感覺到你的真心。現在都是用電話,聊天軟體,說出來的話平淡無味,甚至不懷好意。我們根本無法瞭解對方的想法,坑蒙拐騙就開始了。祝福也是一樣,根本就沒有誠意。拿一支筆寫,看字的好看程度能瞭解對方內心,而字型相同的聊天軟體不能。
舉幾個例子吧,親朋好友聚會,大家都低頭看著手機,神情麻木,沒有任何面對面交流。服務生進來都非常尷尬,沒人理他。
還有一個,是一個宣傳片,所有人都低頭看著手機,什麼事發生都不能使他們抬頭。有人受傷有人死亡,其他人不管不顧,任由那人掙扎求救。這個宣傳片儘管有些誇張,但是我的感觸很深。手機,是閒暇時用來放鬆的,過度沉迷於手機,會損害身心健康,甚至丟了性命,網上很多視屏,開車玩手機,被撞了都不知道。還有有報道稱,有人走路低頭看手機,不看路,掉入窨井蓋,沒人發現,最終溺死在地下。
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很難不去使用網路交流,或從事娛樂活動,但是,請規劃好你的時間,不要太沉迷於手機。
我的“碎片化閱讀”之路 篇16
我的“碎片化閱讀”之 ,1601字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書迷。
從一歲開始,父母就給我買了“地板書”—一種尺寸很大,平鋪在地板上看的書。我光著腳丫,或蹲在地板書上,或趴在地板書上,津津有味地看著上面色彩斑斕的圖案和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上了幼兒園,我開始接觸有文字的書籍。我記得第一本有文字的書是《唐詩三百首》,每一首詩配上優美的圖案,媽媽抱著我朗讀唐詩給我聽。上了小學,我就開始自己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了。說是圖書館,其實是我家門口一個新華書店。那個書店裡有很多最新的,成套的圖書,我隨手拿起一本,就盤坐在地板上看起來,而書店的阿姨從不打擾我。碰到非常喜歡的書,一時半會兒又看不完,我就把它買下來。到了小學高年級,我發現了我對於物理學科的興趣。我開始看《時間簡史》、《量子力學》之類的書,這些書上的文字密密麻麻,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愉快的小學生涯結束後,父母對我說:“初中階段,是學習成長的開始。”我就知道了,我不能像小學一樣,沒事就和爸爸媽媽去自駕遊幾天,或者六一節跑到同學郊外的房子裡摸一天的魚了。中學開始,學習才是我生活的重心所在。於是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父母一口氣給我報了5個培訓班。我像一個上班族一樣,每天清晨起床,匆匆洗漱後,趕往地鐵站,去培訓學校上課。晚上下課後回到家天已經黑了。我看到書架上我喜歡的書籍,真想像小時候一樣,抱著書在地板上看一天。可是媽媽說:“趕快睡覺,明天還要上課。”想想第二天還要早起,我只能放下手中的書,關燈閉上眼睛。可是在夢裡,我一直夢見那些書,那些故事,那些知識。
有一天,朋友送給我一個禮物,開啟一看,是一個小小的電子書。連上Wifi後,任何你想要看的書籍,你都可以唾手得到。我第一時間下載了我最喜歡的《蘇菲的世界》,然後每天乘地鐵的30分鐘,我在車廂狹小的一角,捧著書,沉浸在我的世界裡。父母說,你可以利用你乘地鐵的時間、排隊的時間、課間十分鐘的時間,做一些碎片化閱讀。但是在地鐵近一個月的閱讀體驗,卻讓我有了一些深層次的思考。
比如說,在地鐵上讀書的感覺,和在家中的地板上是不一樣的。家中我是放鬆的,完全沉浸其中的,而在地鐵上,我也無法完全投入進去,一方面怕影響他人,一方面怕坐過站。還有,紙質的書捧在手中,那種與紙面摩挲的手感,是冰冰涼的小機器無法給予的。我不禁對於碎片化閱讀有了些許質疑。
我發現,碎片化閱讀已成了大眾閱讀的趨勢,加上微信朋友圈的盛行,隨時隨地的閱讀,讓閱讀內容碎片化,已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有一個史學博士說:“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碎片化已經將我們自己變得碎片,讓我們的人生變成碎片,可我們依然不覺。
真正的閱讀是不可複製的個人體驗,它能帶給人精神的觸動與心靈的昇華。正如薩特所描述的那樣,“我在書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書裡重新開始我的生命。”全神貫注的閱讀,才能直抵靈魂最深處。然而,碎片化閱讀,如:早晚刷幾條微博,地鐵裡瞥一眼今日新聞,空閒時間用電子書看一本小說—我們將閱讀時間分解,在急促的生活節奏下擠出一點精力享用一碗靈雞湯。但是,碎片化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哲思的洗禮,更別提精神境界的提升。
如果美國作家梭羅不是用兩年的時光獨居在瓦爾登湖,而是利用碎片時間匆匆經過湖邊,用手機拍下照片,釋出在朋友圈,並加以評論:“瓦爾登湖真美!”那就不會有曠世鉅作《瓦爾登湖》的誕生。如果朱自清走在湖邊,行色匆匆,拍照留念。那麼《荷塘月色》沒有了,散文也沒有了。
閱讀是從心出發,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用精神與靈魂與作者對話。碎片化閱讀讓我們的身體和思想都成為了碎片,一陣風吹過,化為灰燼。
於是,我堅定地對碎片化閱讀說了一聲:“再見!”當我知道我可能成為它的奴隸時,當我知道我的精神必將通往星辰大海時,我對碎片化閱讀說了“不”字。在這股碎片化的大潮流中,我要抵制被碎片化,捍衛我的人生,享受人生的滋味,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
我的碎片化閱讀之路 篇17
我的碎片化閱讀之路作 ,968字高爾基先生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題記
誠然,我也是一個不擇不扣的書迷。無論是明媚的清晨還是晚霞燦爛的傍晚,我喜歡安靜的居於一隅,手捧自己喜歡看的書,品三國紛爭,賞千古神話。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學習越來越繁忙,有時難得的週末也是奔波於各個培訓機構之間,我的有效閱讀時間愈來愈少了。有幾次在夢中,我夢見自己徜徉在書海,左手剛放下看完的《三體》,右手又拾起我的《哈佛家訓》。我知道,對於閱讀我是嚮往的……
網路文學的異軍突起,各類閱讀APP的相繼誕生,“喜馬拉雅”等聽書軟體的問世,給我的閱讀又有了更多的選擇。
最近我一直在看《濟公傳》這本書,這本書懸念設定合理,情節跌宕起伏,使我愛不釋手。但是我卻鮮有時間去親近它。這使我一
直悶悶不樂。如果我有時間,能讀完這本書那該多好啊!我心中一直有這樣的感嘆!無意中,我接觸到了“喜馬拉雅”聽書這個軟體,知道了原來我們的書本都是可以下載來,變成有聲讀物,來進行收聽的。熬不猶豫的,我把這本《濟公傳》下載了下來,見縫插針的收聽起來。在去培訓班的路上,我會安靜的聽書,在睡前,我也會聽一會入睡。雖然這些時間並不多,可以說都是零碎的,但是各個時間集合起來,就不可估量了。
相對於用眼睛的閱讀,聽書更能讓我放鬆。我們每週都坐校車來回學校,在路上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些時間很寶貴也很容易浪費,很多人坐在車裡望著外面的風景,或者互相聊天打發時間,而我則會從聽書軟體裡聽著近期會教的課文或一些科普類的讀物。
在我碎片化閱讀的路上,除了藉助“喜馬拉雅”聽書軟體,我還自己掏錢購買了Kindle閱讀器。除了可以去Kindle圖書館下載自己喜歡的書外,我還可以在網上搜索電子版下載下來匯入Kindle閱讀器。在各個間隙,我時不時的會拿出我的閱讀器,翻看幾頁。這樣雖然每次看書的時間不會很長,但利用零碎的時間積累起來,我也慢慢看完了一本書。
久而久之,我似乎養成了一種習慣:每次我去教室也會提早幾分鐘,翻一翻書,看一看筆記。雖然看不了多少東西,但我還是會選擇利用有限的時間去閱讀。正是因為我不斷地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來閱讀,使我收穫了很多,明白了許多道理。
養成閱讀的習慣需要時間,但當你適應了時代的進步,更多的學會利用安排碎片化的閱讀,就會在閱讀的路上,越走越寬廣。
“碎片化”的平衡點 篇18
“碎片化”的平衡點作 ,1047字在地鐵上,左邊的人正盯著自己的手機,右邊的乘客戴著他的耳機,有群人正在一起開黑打遊戲,有的人則正在社交平臺與自己的朋友嬉戲。不光只是地鐵,我想這應該是如今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幅景象了吧。
毫無疑問,“碎片化”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比如那讀書,你不再需要揹負那些沉重的書本,只要開啟手機裡的一個小小的APP,便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又比如購物,我們似乎不再需要出門去挑選購買產品,開啟淘寶,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買的產品。甚至是看新聞的時候,往往那些最簡單的標題便能把新聞大致所想闡述的內容給表達出來,節省了時間。的確,“碎片化”大大提高了我們日常生活的靈便性,你似乎可以隨意安排改變日程。
但它真的沒有弊端嗎?
小時候,父母一直希望我養成一個習慣,那便是給自己製作日程表,把每一天每一週的計劃全部列出,這樣,我就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同時,養成不分心,專心致志的好習慣。如此做法維持了很久,直到我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
它就好似一塊吸鐵石,無時無刻都在勾引我,一條推送便足以吸引住我所有的目光,一個小小的遊戲就能讓我“廢寢忘食”。我愛上了社交平臺,總感覺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許多。只不過,我似乎忘記生活的真正意義。
我突然不愛出門,因為很多事似乎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我不再出去購物,畢竟外面有的淘寶全有,況且,淘寶的價格還便宜。我不再出門吃飯,因為外賣軟體的存在,似乎我足不出戶也能品嚐到美食。我不再去球場運動,那些時間全被或是電腦或是手機裡的遊戲給替代。前文說的製作日程表?慢慢的,這個習慣也消失了。
更可怕的是,我還患上了“拖延症”。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可以延長至一個半小時。原因很簡單,只要我一再社交平臺看見朋友的回信,我就會馬上放下筆頭的工作,專注於聊天。導致的結果—無論是效率還是質量,全部大打折扣。
這些電子產品貌似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必需品,上癮程度簡直堪比毒品。何時何地都不會離手。這樣“碎片化”的生活,還有樂趣嗎?
我並不覺得”碎片化“是件壞事,人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碎片“安排出一個豐富又充滿著樂趣的生活。依我看,這一切都歸結與人們有些用力過猛,沒有尋找摸索到平衡點。討論它的利與弊完全沒有意義,我想人們現在真正要了解的,應該是如何合理利用它。當你過重了,就會出現前文我所陳述的情況;但過輕了,你可能就會錯過利用優勢的機會。
總之,你我都做些改變吧,試著不要成為碎片化的枷鎖,少用點手機,多出去走走,去好好了解、感受這個世界吧。
“碎片化時代”之我見 篇19
“碎片化時代”之我見 ,829字起初,吾難解主題之意,即欲將此文草草成是也。在搜尋資訊時,網友對其之看法見解層出不窮,難以整合。未果,乃停敲擊鍵盤之手,忽有所思:“方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資訊傳播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奈何資訊之凌亂,無從下手。少時,便會有三四個版本流傳出來,難辨真偽。為何也?”
吾思而不得其解,乃攜手機,欲外出散心也。途中人多玩手機,同行之友亦如此,更不復語。吾哭笑不得,乃自語道:“噫!此間人皆不離手機耶?此則‘碎片化時代’所易者乎?”確實如此,“碎片化時代”變其人之社交方式也:人之交易簡也,人與人相而疏矣。吾忽憶兒時,與坊鄰之童子共玩樂:滾圈子、造房子、打彈子……不亦樂乎?而今三歲小子亦玩手機遊戲。及其年長,恐未必知交通也。手機,加快人之生活節奏,亦減少人之交流。“碎片化時代”,汝何故害人至深?
俄頃,吾行至圖書館,信手翻閱,卻不細嚼慢嚥,而是匆匆掠過,看其大概罷了。吾沉浸其中,只看簡介,便知故事梗慨。此舉並非吾粗心草率,而有所思也:吾愛史書甚矣,時而於家中讀焉,遂略懂一二,便於書館內,補吾未知之事,不再精讀其文字也。當今資訊傳播飛快,閱讀亦誠如是才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依吾之見,當如宋太宗“開卷有益”之言,誠宜“多讀書,讀好書”哉!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則歸家之時也。一進門,吾父便喚吾,蓋吾之快遞至,而父已簽收矣。吾速啟其盒,視之,乃吾最愛之小食也,不曾想其至之如此快矣。吾大喜,遂大口而食之,甚為安逸。正食之,若有所想:“快遞為何來此速耶?豈非‘碎片化時代’之功耶?”當今,人可以於“網上”市其所欲之物而代之肆裡,省時省力。“碎片化時代”,真可謂便捷之代名也!
吾徇徇而起,總覽一天之所見、所聞、所想,乃至“碎片化時代”給人之利弊也。其減少人之交流,而加快人之生活;其減少閱讀之時,而增加閱讀之量;其使人日益懶散,而又帶來便捷……
此又如何?吾生活於此時代,必隨時之變而變矣。至於“碎片化時代”,吾無法多評說,只待後人評斷而已。
碎片化時代的點與面 篇20
碎片化時代的點與面作 ,748字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代名詞之一,就是碎片化。
何為碎片化?詞條中給予它的定義是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放在當今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碎片化生活是主流,每個人的生活都被網路分成一塊一塊的點與面。
以我一天的早晨為例,從早上6點起床,先是開啟手機,接收天氣預報、今日熱點這樣的短訊息,緊接著回覆一下好友的問候。
這短短的五分鐘,我就接受了碎片化的天氣資訊、社交資訊。
不同以往,資訊不再以大段的,隴長的形式出現,而是以簡潔短小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有著必然關係。
曾經,相隔兩地的戀人,以書信交流,一寫便是厚厚的一打紙,資訊傳遞的不便,使他們把濃濃的思念,凝成了一個整體一封信,再傳遞給對方。
而今,有了網路,即使是在大洋兩岸,也可以隨時隨刻表達愛意,於是,整體的思念變成了碎片,一塊一塊地傳遞。
這是過去和現在最鮮明的差別之一,同時,也宣告了,碎片化是社會、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什麼?方便啊!
時代在給予我們碎片化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怎樣在碎片化中保留那些恆久不變的面呢?
誠然,我們都知道碎片化為點,那麼面是什麼?
那些有價值,需以整體的形式去做的事,去見的人,去讀的書,去學的物。
面是石頭,點是沙子,石頭為主體,沙子穿插於石頭之中。
我們應該善於使用碎片化時間去做簡短的事,把相對整體的時間留給需要用整體時間去做的各種事情。
碎片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特有產物,是資訊化給予我們的挑戰,在這個新世界裡,時間無始無終,只有一個個碎片化的當下,當我們把網際網路作為工具,合理規劃使用,將碎片連點成面,點為血肉,面為骨骼,生活才能真正鮮活起來,我們的生命也可以再次擁有蓬勃的活力和完整持久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