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思想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思想 篇1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 ,856字當今社會,快速的生活使城市發展,但也催生的許多新事物。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方便的手機閱讀漸漸地代替了傳統的紙質書籍的閱讀,成為了大眾閱讀的主流。
碎片化的閱讀是指,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並且隨著這種閱讀方式“普及率”越來越高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淺閱讀盛行”等這一系列的弊端也漸漸浮現。
我自己作為一個喜歡在網上看文章的人,常常在看完一大堆文章之後,之後只重視它所帶來的資訊,卻沒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我在資訊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自己。我想在閱讀時,獨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薩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閱讀體驗:我在書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書裡重新開始我的生命。是的,只有自己思考過的閱讀,才能直抵靈魂最深處。而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我們的思想成為風中的柳絮,碎片化的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淨化和提升。
人們選擇碎片化的碎片化的閱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作用於人們無聊的、碎片的時間,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於隨身攜帶。但這也恰恰是他的弊端,人們用分散的時間去讀一篇文章,這往往會使人在看完了之後,忘記了自己看了些什麼,只好從頭再去看一遍,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任何的收穫。並且,這樣的閱讀,也往往很難讓人積累知識。
但反觀傳統的紙質書籍的的閱讀,可以使人靜下心來,並且往往在人看完了之後,讓人受益匪淺,回味無窮。徐升國說:“數字閱讀碎片化特徵比較明顯。我們不能片面和簡單地將碎片化閱讀等同於“不好”的閱讀。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它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閱讀需求,比如對獲取資訊、娛樂、社交等需求。以前沒有數字閱讀的時候,人們讀報紙和雜誌也帶有碎片化閱讀的特徵,我們不會說讀報、讀雜誌是壞事。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碎片化閱讀,它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彌補。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對國民深度閱讀的引導,讓人們在用網路、手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注意多讀書。”
是呀!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我們不能被潮流所打亂陣腳,我們必須堅持一些原本的東西,才可以與這時代和諧相處。
被碎片化的思想 篇2
被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 ,829字在中國,名正言順的傳統思想一直主導著每個人,但隨著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明,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大家在網路上相互“感染”相互“融合”,零距離的交流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思想,在網路上的好友比現實中的好友多幾百倍,大大方便了網友間的真情交流。
網路上交友易,現實中交友難。因為現實中的交流人們都不願脫離傳統觀念傳統思想,都以為是擺設,現實難見豐富的思想顯現,思想交流不太容易,而在網路裡則可以放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方便找到知己。現實中的好友基本在同學之間,少數有親戚之間,而網路上的好友遍佈全國各地,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不嫌棄,也不需要知道對方是誰,只要大家在網路裡談得攏,思想觀念接近基本都可以成為網路好友,成為某支“碎片思想”的群體。
網路裡雖然能交許多好友,但他們可能會帶給你好的思想,也可能帶給你一種低俗、不良的思想。網路好友之間可以交流自己的生活,更會互相傳播很多由新聞、娛樂、遊戲等合併而成的八卦訊息。比如明星的一個傳聞可能會“鼓舞”成千上萬的粉絲仿效,他她的一舉一動就被粉絲們認定為一種思想模式,深深地灌溉在腦海裡。不少娛樂節目都成了左右年輕一代的思想、行為、意識,而傳統的思想理論只是書本和寫作交流上的談資或擺設。又如遊戲中的虛擬世界,一直沉迷於其中,再加上網友的吹捧、比拼,更會使這些人無法自拔,在自己的頭腦中灌輸了一種虛擬空渺的思想。這就是被碎片化的思想左右的人群。
另外,名人產生碎片化的思想也一樣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馬雲經常利用網路作零距離的演講和開展一次無現金支付活動周,鼓勵人們做“無現金支付”的思想先鋒,全國一大批年輕人立馬接受“無現金”先鋒思想,勇於帶頭嘗新,不怕網路黑客傷害,走在中年老年人的前列。這是碎片化的支付思想,和傳統的現金支付整體思想背道而馳,成為現代社會一支獨特的反傳統思想,即碎片化的支付思想行為。
碎片化的思想來之網路,為人們帶來好的一面,同時也帶來欠缺的一面,誰是誰非只有等待後來的人來檢驗吧。
你的思想被碎片化了嗎? 篇3
你的思想被碎片化了嗎 ,1322字我們在一個碎片化的世界裡隨波逐流著。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早餐,碎片化的學習與工作……我們把生活無情地撕裂成雪花,用縫隙裡擠出來的那一分一分的時間焦頭爛額地應付這一切。正如此刻,我在顛簸的公交車上爭分奪秒地寫著作文。這是一種無奈,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處心積慮地想變得快一點,再快一點!然後我們有了軌道交通。於是人們夾著公文包面無表情行屍走肉般地擠成一團,在哐當哐當的前進聲中到達目的地。它已經撕開了我們寶貴的時間,我們在這段時間裡除了站著,坐著,發著呆,還能做些什麼呢?於是手機和WiFi橫空出世了。這可真是打發時光的好工具!人們夾著公文包的那隻胳膊終於不是孤零零地插在褲兜裡了,人們攥著手機,疲憊呆滯的眼睛裡反射著光,神采奕奕地盯著一寸見方的螢幕目不轉睛!
“我們不會再浪費時間了!”人們激動地叫喊著,彷彿他們又發現了新大陸。於是乎看小說的,聽音樂的,刷微博的,正經八百處理工作的……我們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面對那塊小小的螢幕。悄無聲息間我們過起了碎片化的生活。上學的路上背書,上班的路上處理公務,學習的間隙享用早飯……精諳於此的高手為此分享所謂“時間管理”的絕招。碎片化成為一種時尚,能在時間的縫隙中泰然自若者自然成為我們中的佼佼者。
果真如此嗎?
所謂的“碎片”,不過是我們在快慢之中轉型時遇到的問題罷了。它是時代的瑕疵。正因如此,我對那些能把握每分每秒且不受“碎片化生活”影響的人滿懷崇敬,因為他們在時光產生的泥石流中就像一股清泉,遺世獨立。而我們大部分普通人,往往做不到我們理想中的樣子。首先,我們很少為自己的生活做計劃,常常“遇神殺神”,時間碎片就在我們發呆、打鬧、自怨自艾的過程中溜走了。其次,我們做不到像電腦頁面轉換那樣切換我們的大腦。就學生而言,在寫數學的空隙裡背英語,體育課空閒的時間做語文,看似是在分秒必爭,其實我們的大腦根本無法專注於眼前所做的這一切,就像走個過場一樣,那些需要我們記住的東西只是沿著腦神經走了一遭,就從你的某一隻耳朵裡出去了。這樣子的分秒必爭又有什麼作用呢?
所謂“碎片”,帶來的只有人心的浮躁。假如你把一隻花瓶摔碎了,撒了一地的碎瓷片,想必你收拾時心裡一定很煩躁。就好比收拾花瓶一樣,我們在處理生活碎片時,難道不也是這樣的心情嗎?把一點一點的瑣事安裝到錯雜的時間段上,就像是做馬賽克畫作一樣,當你終於把所有的碎片都拼在一起時,所得到的只是一幅模糊不清的印象畫罷了。那些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鼓鼓囊囊的人,她們在那五分十分的時間裡,真的能獲得些什麼嗎?恐怕未必。
我懷念從前悠揚又輕慢的時光。揹著小書包舔著棉花糖晃晃悠悠地在樹與葉的光影中回家。出門時也不必盤算著拿一本書背單詞或是寫作業,因為我所有的精力只會用來欣賞車窗外的美景。回答別人的問題時我也會更加耐心細緻,畢竟現在我的腦海裡常常回蕩著表情包。
這樣的碎片化,並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我們所能夠做的只有盡力將時間拼貼起來,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專注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縱然生活枯燥繁瑣,我們的心靈卻不可碎片化。時間碎了,我們舉手相助的心卻不能碎,積極進取的精神不能碎,享受生活的樂觀不能碎。思想不碎,我們定能在時光的洪流中挖掘出一條康莊大道。
碎片化的思想 篇4
碎片化的思想作文80 ,815字隨著現代社會的逐漸發展和進步,我們的生活也已經隨著他的步伐逐漸進入了一個資訊化的領域。這都是我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但在同時,我們的大腦也處於一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
這個碎片化的思想世界包含著很多方面。比如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和碎片化的理解。
有人想要通過一篇文章向另一個人傳遞某些資訊,但在寫完文章後回頭閱讀時,發現自己的文章和想要表達的比起來少了幾個點,於是便在最後的結尾之前左添一筆又添一筆而這些內容卻和上下文沒有任何的聯絡。當另一個人收到這篇文章時,就好像收到了一份只有原圖而沒有其他提示的的困難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難把這些資訊拼接在一起,想要完成拼圖卻又完全摸不著頭腦,這就使資訊只能傳遞部分卻不能完全傳遞。而如果傳送資訊的人表達的無誤,接受資訊的人得到了完整的資訊,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板塊劃分清晰,讓人一目瞭然的拼圖,接受資訊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完成拼圖,得到一幅美麗的圖畫。但也許他們只看重表面,卻不去思考為什麼送出資訊,他想要表達什麼。再舉一例,攝影師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找到了最合適的位置、角度,記錄下了這美麗的瞬間,放在展館中展覽,人們每每經過都會讚美,卻很少有人感受圖片的意境。
而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看來也差不多。人們手上拿到一本書,在他們看完後詢問他們看了些什麼,他們很多人都只能說出全書的一些零碎內容。一種可能:這些部分給他們留下的映像最深還有一種可能:他們只能回憶起這些內容。一本書,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讀完,要分幾次閱讀。但是當有些人第二次閱讀時卻已經把第一次閱讀的內容忘記,或剩下一些零碎的記憶。以此類推,最後一部分讀完時,剩下的只有零碎的記憶了。
我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很顯然,就是因為他們思考的不夠深入,如果他們思考深入了,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碎片化的思想,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個淺顯的世界,只因為人們不去深入思考。所以如何終結這個碎片化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人們奪取深入思考問題。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 篇5
碎片化與思想誤區作文 ,935字如今,科技水平爆炸式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穎的物品,也出現了許多新奇的觀念。我們的生活逐漸碎片化。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中斷;每一點時間,都必須費盡全力的擠出來。而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難互相理解。網路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但是,這完全是一件好事嗎?
手機對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當我們準備認真的做一件事,打斷我們最多的就是手機。我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性太強,似乎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但我有一天想到這一點,就把手機放進抽屜鎖好,告訴自己不能開啟。每天我都有去看手機的強烈念頭,但我忍住了。一週之後,當我拿出手機,才發現,一切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任何訊息,等等。於是,我明白了,我們並不是離不開手機,而是我們習慣於依賴手機,讓手機反過來“玩”了我們的思想。我們需要將其融入我們的行為,而不是融入思想。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智慧來思考一件事物的本質,而不是憑藉慾望行事。
不知從何時起,我對一切網路遊戲失去了興趣。我更希望去看書,我認為那更能接觸到一些本質的東西。平時的學習生活也有較為充裕的時間,而我平時精力也過剩,所以我犧牲一些睡眠時間以進行自己熱愛的事情也無可厚非。我認為,不論是電子書也好,紙質書也罷,都是給人提供知識的寶庫。讀書,永遠是有用的。當然,晚點睡覺也沒什麼問題。可惜,我的媽媽似乎不這麼想。她始終認為小孩子一定要保持十分充足的睡眠且不能有30分鐘以上的偏差;以及不論在幹什麼,使用電子產品都是在“玩”這樣的觀念。當然,這是關心我,儘管我不太接受。但是這使得我的“碎片化的生活”更加名副其實。這是一件小事,但現在的確存在一些奇怪的觀念。例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或管得很嚴,等等。這些觀念其實都是對孩子的束縛,各種各樣的束縛,這或許是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新觀念。但是,學習生活不只是上課、下課和做作業,合理的安排無疑十分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要讓不符合孩子成長的觀念束縛她們,成長需要自然。
科技的發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快速的發展也會帶來許多弊端。比起科技,更重要的是適應科技的能力,是瞭解人心理的能力,這是將碎片重新拼接的方法。“碎片化的生活”,是人思想的誤區所帶來的。碎片化的生活需要矯正,我相信人們能發現科技的真正用途。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50字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50字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讀《快樂的思想》有感 篇8
讀後感 ,917字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林清玄大師的散文,真是令我震撼又興奮,震撼是因為文章,它清澈如水,從一個常見的平凡小事中,尋找出被迷霧掩蓋的真理。興奮,是發現新大陸的興奮,我努力平復著我激動的心情,但當我看到《快樂的思想》時,我真的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寫下:不同的角度。
開始,光是一則小故事就吸引住了我:一個流浪漢來到一座城市,他眼中的家鄉很糟糕,充滿恨與腐敗,守城的人告訴他這裡與你的家鄉沒有什麼兩樣,而一個行者眼中的家鄉很可愛,充滿友善與和諧,守城的人也告訴他,這裡與你的家鄉沒有什麼兩樣。一個城市不可能糟糕又可愛,關鍵在於兩個人的思想,家鄉,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人生的開始,多麼美麗而神聖的地方,在流浪漢眼中,他卻如此不堪,一雙連自己的家鄉都不會欣賞的雙眼,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又怎能改變思想上的負面?所以在流浪漢眼中,這裡與家鄉沒什麼兩樣。反之,行者眼中的家鄉充滿溫暖,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和陽光的思想,無論到哪一座城市陌生城市,適應與喜愛,只是瞬間的事,所以在行者眼中,這裡與家鄉沒什麼兩樣,所有這些都需要有快樂的思想,思想的積極,是美好人生的開端,如果沒有快樂思想,就不會看到任何事物美麗,用盡一切努力,或許還是會落空,一旦建立起快樂的思想便會生出目標與自豪,單純與和諧,會自然降臨某件事,換個角度去想一想也沒那麼糟糕。
正如書中的故事:
一個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說:“我在砌磚。”
第二個人說:“我在砌一面牆。”
第三個人自豪又喜悅的回答:“我再蓋一座教堂。”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工作,會因不同的思想抱有不同的心態,當你為自己付出而感到自豪時,心裡會多一份安詳喜悅。
我記得我的一次生日時訂的蛋糕裝飾都沒有按時到貨,正當我發愁時,我的朋友說別愁,這或許不是件壞事,往好處想,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在他的積極影響下,我們真的自己做蛋糕,剪了裝飾,這個生日仍然開心、難忘。
快樂的思想能讓你看到生活中的光明,換一個角度,所有事都未必那麼糟糕。自尊自愛,積極看待一切,這是以我的能力可以理解出的,僅一個道理。
文化促進人的思想 篇9
高一作文 ,754字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文化,恰似一汪泉水,雖細小,卻可以使我們乾燥的日子變得溼潤;文化,恰似一縷春風,雖細微,卻可以使我們煩躁的日子變得舒爽;文化,恰似一場春雨,雖綿軟,卻可以使我們狂躁的內心變得平靜。
文化因其的包容性,包含了古今、中、外。
縱往古史,我們有著善良,謙讓,節約的傳統美德。有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安得廣廈千萬間”的豪邁精神;有著“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堅持;有著“悽悽慘慘慼戚”的悲傷。《論語》我國儒家的代表作,其中包含著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被稱作“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今時,我們繼承傳統文化,並加以創新,使之成為與時俱進的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創新。
莫言,作為一名中國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一位女作家多年前以《無聲告白》這一書奪得了歐美眾多排名榜首;多年之後,又以《小小小小的火》擊敗了許多外國作家。
但國外也有著許多優秀的文化。在許多歐美的大國,將向行人鳴笛這一行為視為不道德的行文,在那些國家,司機會在距離行人三四米的地方停車,讓行人先通過。
文化具有多樣性,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雖然其內容不盡相同,但他們對我們的思想,道德有著很大的影響,不管是詩詞還是書籍,它們都影響著那個時期的人的行為。
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他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被薰陶,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文化似頂樑支柱,沒有它,就是一堆無用的瓦磚;文化似一艘輪船的發動機,沒有它,就是一個靜止不動的巨架;文化是飛機的導航,沒有它,就只能無目的的飛行。
我的思想 篇10
高二作文 ,707字如果想要飛翔,應該有個思想,就算暴風驟雨,也不會迷失方向。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同一片葉子也沒有同一個人。有的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有的人活在自己的思維裡。一個人從生出來就開始學習這個環境所給的一切。拿我來說,從小長到現在我的煩惱越來越多,知道的也越來越多。有的時候在想,這些也許不是我的,比如這些情緒,這些思想。在成長的過程中只顧著去學習和接收,是好是壞,不管什麼都會進入我的腦子裡。但是現在我會覺得這種情緒的發洩,思維的轉動,加雜了太多別人的,這並不是我想要。就像一個藝術家說:“我有思想,但我並不是我的思想,我也能憑直覺感知它。能夠被知道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知道者。思想湧向我,思想又離我而去,但是它們並不能影響我的內在。我有思想,但並不是我的思想。”這位藝術家的靈感也許就來自他獨特的對思想的理解。怪不得有許多藝術家的行為會異於常人,但是恰恰相反,他們在做著他們自己。
我也想做自己,所以我應該拋棄複雜,拋棄偽裝。因為我的思想是我創造的,不是我接受的。我接受的思想可以影響我,但不是我。
做個內心的自己,就要從坦白開始;做個內心的自己,就決定著開始遺失一些人和一些物;做個內心的自己,就要學會孤獨。得而失,失而得。留下的才會是自己獨特的真正所需要的東西和那個人。
當一個有思想的人。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生命旅途中所有不美好的東西,但是平凡的我們用自己的思想去奮鬥過,掙扎過,生活過,這,已經足夠。人生百年易過,思想決定一個人的生命價值!
我要我的思想,我要我的自由。就算風雨再大,我也會努力張開我的翅膀。如果被擊打,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但我還有思想,我所創造的我的思想,就是另外一個在追求美好、幸福、自由的我!
沉默的思想 篇11
高二作文 ,1294字寂靜而空曠的閱覽室中,時鐘滴答滴答的走著,一排排的檔案綜卷陳列在那裡。它們沉默著,像是一個個思想。它們都醒著,與我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我輕輕的走過,望著那一列列的綜卷,歷史的沉重就好像在壓迫著我的神經,使我沉思著,凝望著。這是屬於歷史的、泛黃的、密密麻麻的、形形色色的思想。
截至1990年底,這個坐落在東湖之濱的湖北省檔案局,陳列的檔案竟然有299個全宗,多達324111卷,排架長度4928米,以及其它資料65965冊。其中,清代的檔案資料極少,主要是地契材料。民國時期檔案資料眾多,有國民黨湖北省政府各機關的檔案,如省政府歷次會議記錄、1946年國共和談日誌、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的相關活動。
看著那記錄史詩的卷宗,我彷彿莊重地拾起歷史饋贈的一串串思想。在這些沉默的思想中,我輕易地就找到了武漢的印記。
從中國被迫開啟國門之日起,武漢就成為各國租界的集中地,高樓櫛比、外商雲集、僑民聚居、水旱運輸發達。尤其是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帝王封建統治,促進了中華名族的覺醒,開始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給武漢的政壇增添了厚重的迴音。
還有一些歷史的見證者,沿著歷史的足跡,一路走來。美麗靈秀的武漢大學被作為日醫療後方支援,在武漢種下的落盈櫻花,是歷史的芬芳,一路飄香;新中國建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在武漢建立的第一座長江大橋,傲視全國,引得毛主席數次遊長江,成為歷史的橋樑,承載古今;重建後的黃鶴樓,佇立在蛇山之畔,成為歷史的詩人,書寫著改革開放的史詩。
與我一同走進湖北省檔案局的,有我的父母、攝影愛好者、被老師引領的與我同齡或者不同齡的學生。其中,還更有見證了武漢發展進步的老一輩市民。有些事自主來的,有些則是組團來的。檔案局參觀現場,顯得熱鬧非凡。
躲在熱鬧的背後,那些沉默在檔案之下的思想,不停地向我招手。我嘗試著靠近它們,它們卻相繼從我的視野中溜走,靜靜地沉默在檔案之中。
看著館內的一幕幕,心中百感交集。這些檔案,記錄的不僅是湖北的歷史,更是一個國家的,一個民族的榮辱史,難道我們只是需要看看這些檔案嗎?不,不是,我們不僅要看,更要去思考,去思考那些歷史發生的原因,我們為什麼會做這些事?為什麼,應為這代表了國家的存亡,民族的存亡。
什麼是檔案?檔案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記錄,它可以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是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建立歷史記憶,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例如在南京發生的南京大屠殺,日本政府矢口否認這些罪行,可我們國家的檔案真真實實的記錄著,那些照片、文字記錄著那充滿血腥的歷史,是不可抹去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我們要關心國家的歷史,興亡交替,顯然政府給了我們認識的機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時刻要有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使命。要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意義,時刻保持民族危機感。明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義。在國際社會中時刻維護國家利益,正確看待國際社會中發生的事,理智對待。在我們自身問題上,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尊長愛幼,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關心國家大事等。
東湖之畔的檔案館靜靜屹立著,那些沉默的檔案敘述著那令人回往的思想……
不要讓你的思想被統一 篇12
國一作文 ,885字如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計算機等人工智慧已成為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物了。人們甚至常常拿人工智慧與我們自己比較,與著名的圍棋手對弈、做高考數學試卷……人工智慧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新奇和恐懼,很多人會想計算機會不會像某些個美國大片裡一樣超越人們甚至統治人類呢?
答案無疑是不可能的,我不擔心這個問題,反而,在我看來另一個問題比較嚴重。就像蘋果公司總裁所說的那樣,“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罔顧後果。”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所以不要讓你的思想被統一。
“不要讓你的思想被統一”看著好像十分簡單。其實不然,在這樣的一個資訊時代,網路的高度發達,使人們很快就能接受到“遠在天邊”的各類訊息。這無疑是件大好事,卻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微博上許多熱門文章、熱搜都會給有些意志不堅定的人洗腦,之前有一個視訊很火,它裡面講到,有的女孩看到“找一個愛自己的伴侶”,十分認同裡面的觀點。而過幾天,出現了另一篇文章“做一個獨立女孩”她們又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我想問問,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觀可以這樣容易被改變,那你的價值觀是有多值錢?當然我不併反對認同別人的觀點,但請有獨立的思考。
“思想被統一”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我們擁有著不同的、豐富的思想,才能去創造許多不同的文化。就好像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般,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奠定了後世的文化涵養。如果荀子沒有提出了“熔法於禮”這一觀點,那還會不會有後頭的“法家學說”呢?
“不要讓你的思想被統一”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思想都被統一了,都像計算機那樣去思考,那我們要這天賜予的人腦有何用呢?以後直接在腦子安一個計算機的晶片不就完了?像喪屍一般生活,行屍走肉的日子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那樣的後果我們承受不起,未來的人也同樣承受不起。所以請你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莫要被計算機統一,更不能像計算機那樣去思考,沒有思想的人將註定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份子,走著前人的老路,沒有任何詩情畫意,也沒有任何雄心壯志!這樣的人生不要也罷!
請一定一定不要讓你的思想被統一!
別讓他人左右了你的思想 篇13
國二作文 ,1094字隨著世界科技的發展以及層出不窮的未來電影的氣氛烘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起人類的未來是否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要不要讓計算機繼續向進一步人工智慧發展的話題一時在網路上形成熱議。而對此,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和計算機又有什麼區別呢?
庫克的言論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本來擔心著地球會不會被機器人佔領的人類們又開始擔心起了自己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於是有人跳出來控訴社會,認為是社會的發展使得人類一步步走向深淵,然後眾人好像被點醒,又紛紛附和起他來。可笑不可笑?網路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可網上更多的時候出現的卻是輿論一邊倒的現象。看看他說的有理,嗯我支援他,一會兒看看好像她說的也很有道理,那我就支援她。人們在不同的觀點中搖擺不定,追隨著更新或者更多人支援的觀點去抨擊也許上一秒自己還認為是正確的觀點和看法。這不正是自我價值觀的失去嗎?
漢娜阿倫特曾說,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之所以有平庸無奇的罪,是源於個人判斷力的喪失,也就是自我價值觀的喪失。古代有像竹林七賢一樣堅守著自我的價值觀,去與自己眼中的惡勢力對抗的古人不計其數。而如今,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人卻越來越少,甚至還有更多人的追捧,親手將這些惡勢力送上高臺,促成了它們的發展和擴大。就如我們都知,金錢是萬惡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卻形成了消費主義價值觀,並以此洋洋自得。他們把消費享樂作為人生的最高意義,用消費來獲得精神滿足和自我滿足,然後向大家炫耀著自己的人生有多成功。卻不知,這樣的價值觀是扭曲的。根據心理學家邁克爾阿蓋爾的研究發現,富裕和貧窮的國家之間得到幸福水平的記錄並無差別。那些擁有著消費主義價值觀的人們,他們的慾望一直會處於被激發的狀態,因此無法產生真正的幸福感,永遠不會覺得滿足,從而形成了病態心理。
對於同情心的喪失,就表現得更為明顯了。越來越多的孩子被教育的話從“不要拿陌生人的東西”,漸漸的變為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有人向你求助不要理他。”“街上的乞丐都是騙子。”於是很多小孩從小就開始缺乏同情心,用一顆冷漠的心面對世界,樹立的也是不正確的價值觀。
為何要一直聽從他人的意見?為何不能靜下來和自己說說話?當我們對一件事有疑問,當我們在社會中迷失,我們該做的事是自己思考,而不是問百度。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都是陌生人,而思考和記憶就成為我們在世界上紮根和安身立命的人性方式。計算機需要他人的程式設計,而我們卻不要讓別人的思想左右了你的思想。
人的思想並非零件 篇14
國一作文 ,880字資訊時代,蒸蒸日上,給人類的世界帶來了重大的新變革,也逐日使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但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種擔憂的聲音。
“阿法狗”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谷歌公司開發出的人工智慧—在圍棋比賽中戰勝了人類的人工智慧。此事一出,各大新聞網站可謂是炒得沸沸揚揚,做分析、挖黑幕,甚至還有預測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這之中最令人擔憂的便是,人工智慧有一天會像人類一樣思考!
聽起來這彷彿是一個會動搖我們人類地位的話題,但是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是這個問題嗎?
“扶不扶”同樣是前段時間乃至現在的一個熱點話題。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可能下一秒就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每每發生相關事件,網路上便會有人出來“指點江山”,可奇怪的是,比起可能有生命危險的老人,有一部分人卻優先選擇了自己的利益,選擇了懷疑,甘願做一個旁觀者。這時候就不禁讓人發問,他們的價值觀是怎麼了?同為人類,他們的同情心呢?
當然,這時候可能也會有人反駁說,如果選擇了幫助,結果卻被報以惡果,那怎麼辦?這我也能理解,大概也正因如此,所以這個話題才討論至今仍有對立,但我想說人的思想並非零件!
“儘量少犯錯,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那是天使的夢想。”這是偉大的文學家雨果留下的話語。沒錯,人就是會犯錯的,人的一生不知會犯下大大小小多少錯誤,但,那又何妨?
人的思想並非零件。它無法像機器一樣完全按照圖紙組合,無法像機器一樣發出冰冷的聲音,無法像人工智慧一樣從最初就編排好程式,無法像人工智慧一樣無偏差地執行。它有時可能會犯錯、會迷茫、會扭曲,但這都沒關係。如果只是像機器一樣失去了思考,那麼曾經受統治者壓迫的人就只會一味地執行,沒有思考,沒有反抗,那麼不知從何時起人類早就已經無法進化了。
資訊時代,看似已經非常發達,總是伴隨著驚歎,但將其置入歷史的洪流之中,現在還只不過是新時代的一個起步,有期待也好,有恐懼也罷,時代的發展都不會止步,但請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的產物,開創新時代的不是它們,而是人類,只要思想不變成零件,那麼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思想對決 篇15
記敘文 ,1011字蘋果總裁庫克的一番話引起我們的一番深思,人工智慧的進步為創新力量注入了新動力是毋庸置疑的,然人若趨於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其必後患無窮也。
誠然,計算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人類最初發明創造機器是為了幫助減輕人工所需的浩大工程量,而絕不可能代替人類。換言之,人擁有意識,意識是本原,計算機依靠人給它以驅動。再先進的東西,人是基礎。
計算機固然“聰明”,嚴謹的科學資料它有,複雜的原理它能解釋,試問計算機的智慧從何而來?答案是人在背後做其推手。計算機的思考是極為有限的,沒有人類的知識輸入,人工智慧怕只是擺設,人類千千萬萬的思想如點點星火,可以燎原。
正因為計算機是古板的,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計算機很難學習到人類一個特有的東西—情感。人是有血有肉的動物,有豐富的情感。情亦可說是源自道理的總結,老子的處世之道、孔子的為人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字字珠璣,其中蘊含的人情道義是冷酷的計算機計算多少資料也無法得到的。前不久,在柯潔與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中,柯潔輸給了一臺會下棋的計算機。面對這臺冷酷的機器,柯潔哭了。然而在人們心中他並沒有輸。感情是人類珍視的東西之一,目前的技術,甚至是今後的科技,相信都很難做到讓計算機會笑會哭、有喜怒哀樂。
人類的思考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曹雪芹嘔心瀝血寫成了《紅樓夢》,五次增刪,十載披閱,包含著時代的價值觀。人類注入的情感,機器既體會不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愁情,更不可能用最真摯的情感,寫出為世人所讚的佳文。再者,倘若讓計算機去描繪民國的光景、人類所想的“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之意,想必是計算機無可企及的。不難想象,人類在滾滾紅塵中,看到燈火闌珊、草長鶯飛;體會過世態炎涼、人生如歌……機器在數字、程式碼世界中卻只為得出一個結論,而這個結論,我想通過人類的努力也是能夠獲得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大可試想一下,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一切道理真言彷彿都失效了,人類可以拋卻道德準則、價值觀,僅僅依靠計算機計算出的勝率敗率;人類也可以沒有情感,變得極度刻板,只有徘徊的資料,沒有歡聲笑語,城市間充斥著冷漠、可怕,那這一切該是多麼令人後怕。
我始終堅信,人類總比計算機略勝一籌,人類的思考如泉湧,不會枯竭,人類擁有的情感是制勝法寶。我們需要做的,是按下計算機的“關閉”鍵,走出去,找思考,發現思想的啟蒙點。
人的感官有巨大的價值,是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條件與基本素養。
人類的思想 篇16
記敘文 ,915字人工智慧未來可能會像人類一樣思考,但是人會不會成為像機器那樣“無情”和“冰冷”?這是我們擔心的事情。
人工智慧的用處相當廣泛,它給人類的生活增加便利的同時,也讓人變得懶惰,讓人類的思想變得簡單,某些最重要屬於人性的本質也在漸漸遠去。人的大腦是複雜的,讓計算機處理是簡單的。說它簡單,是因為它由人創造,相比人類的思想,它是簡單的,我真正想說,並不是計算機和人類的差別,而是現在的人與前人的差別。
人應有自己的價值觀,懂得判斷,有自己的思想。在這個不斷進步的社會中,人們看待事物的觀念發生了改變,評判標準也有所不同,現實社會中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致使人們被表面所迷惑,未有能力看事物的本質。
就拿“美”這個字舉例。到底什麼樣的女人是美的?現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長得好看啊”!也就是指外表的美麗,這固然沒有錯,外表給人第一印象,但實際上外表好看還夠不上美。可以說,“美”是一個高尚的字,我們靜下心想一想,難道不應該是內在的某些品質更重要嗎?我說的是更重要不是才。人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相信一個人內心的美麗是可以散發在外的,詩詞大會中的武亦姝,相信大家基本都知道。她的形象,可以說是古代才女的模樣,論長想,她是美的,但相比那些外表光鮮的明星,還是稍有遜色。但是她的滿腹才華,成就了她的美。我認為內在美,實質才是人們真正應該關注的,也是人類應有的價值觀。
人應有同情心。人之初,性本善。但現在有些人卻是性本惡,他們的惡意,導致社會中的很多人對善事有些小心,人的同情心也因他們逐漸減弱。比如“碰瓷”這件事。本來路邊的人摔倒了,出於良心和同性心,我們都會上前扶一把,但就是有那些作惡之人假裝摔倒騙錢,他們的行為不僅限於錢財,更是讓人類的同情心動搖。現在看到摔倒在路邊的人,你真的敢扶嗎?你不扶看著他們的樣子,你的良心真的過意得去嗎?街邊的乞討也是類似,那些利用人們同情心的人最後讓人們失去了同情心。我希望,儘管一個人改變不了社會,但是我們還是要堅持做好自己,保留自己的同情心,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因社會的變化做適當的改變,但不能讓社會改變我們人類的本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保留自己的同情心,我們是人,不是機器。
摒棄安於現狀的思想 篇17
高一作文 ,1033字像鳥兒一樣,寧願得過且過,也不去思圖進取,尋找另一片新天地的人並非少數。長此以往的安於現狀,個人會趨於麻木,不思進取,社會則會日漸僵化,裹足不前,因而此種安於現狀的思想,必須摒棄。
摒棄安於現狀的思想,怎能缺少苦厄來襲的壓力,逼迫呢?正所謂痛則思變,變則通。漫順偉者,從渾渾噩噩的入秋日到安逸悠哉的張學良都是在突逢變故,苦難壓力之時,為況所迫而尋求改變,進而成就不平凡。石海鉤沉,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從庚子賠款到《辛丑條約》,從甲午戰海戰到倭寇犯境,一幕幕痛入骨髓的現狀悲劇令國人不再繼續忍氣吞聲,受人擺佈,他們開始打破那安於現狀的思想,睜眼看世界,求存圖強,因而有了那聯名諫君的公車上書。那黃花崗上激昂的呼喊,那武昌城中乍起的驚雷……在泰山壓頂的苦厄之前,突破於安於現狀的思想,成了必須而唯一的選擇。正如傑克倫敦對此的精闢洞悉,不讚死與生的抉擇關頭,妄談打破舊局開闢新天。
摒棄安於現狀的思想,怎能沒有壯士斷腕的革命勇氣,目光短淺的安於現狀,終會迎來致命的沙暴,與其如此,長痛不如短痛,直接打破藩籬,革故鼎新,放棄了安於現狀。沉穩發展的思想,18大後的中國不再對發展中的沉痾痼疾,忍耐不顧,而是以背水一戰的勇氣向其宣戰。反腐治標清揚,治本建制,城鄉戶籍二元結構打破,香港2017政改普選,農村宅基地買賣破冰,太多的大幅度改革舉措,讓全社會將安於現狀的思想徹底摒棄,如此,對固有利益格局,及即得利益者的開戰,誠非有壯士割腕,背水一戰的勇氣不能為,憑藉著打破藩籬的革新勇氣,中國。中華民族正在大刀闊斧的改革突破,銳意進取,以無畏舉措描繪新的美好天地。
摒棄安於現狀的思想,怎能喪失拼搏進取的活力激情呢?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有時更多的是因為其毫無奮鬥的激情,心早已垂垂若琪。不由的想到朱時健,早年的亞洲煙王中年的琅鐺入獄,晚年的出登大王,令人唏噓不已。當他走出監獄的大門時以進耋耄,人人都料想他會安然地度過餘下不多的歲月,但誰曾想唱的不安現狀,進取不息的心又滿懷激情活力,他二次創業,用不老的之激情展現不安現狀之本性,夕陽之年又接碩果,吾等本應風華正茂之年,有多少人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只想著如何安穩地打理餘生。其心態早已磨滅了激情,全然老氣橫秋,與褚時健相比真是自慚形穢。真可謂人老不足俱,心老方可畏。
人生至悲,莫過於終生困,只有於安於現狀的思想,得過且過,卻不知遠處自由山高林密,雲白山青的別番美景,因而,不若拋棄了安穩平靜的苟且生活,向著新的美好天地前進。
走在魚兒的思想裡 篇18
國三作文 ,752字我住在大山腳下,池水清清。碧波粼粼的小池塘裡,和一群魚朋友生活在一起。
每當有人走過,一面讚歎我們自由自在,一面又為我們的孤獨、空蕩而嘆氣,而我們只是偷笑。因為早在以前就有人為我們而爭論過,我們心想:我們的生活是自由或孤獨為什麼要你們決定?
春天,我們同雲兒一塊玩耍。雲兒千變萬化,雲來雲往,川流不息。有荷花一樣的,有鳥兒一樣的,有水滴一樣的……最好看的還是傍晚的雲,天空和池水如被顏色染了一樣。我們還發現過一朵和我們一模一樣的“魚”,被我們藏在水底。
夏天,我們在荷葉荷花叢中玩耍。荷葉大的像雨傘,小的像盤子。荷花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群,有的才露出三四瓣。我們玩著捉迷藏,有藏在東邊的,有藏在西邊的,還有藏在荷葉底下的……這正是因為我們為什麼愛《採蓮曲》中的“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秋天,我們把落入水中的果子當球玩。瞧,東邊的在踢足球,紅隊和黑隊在PK,輸的要給對方一條魚蟲;西邊的在打籃球,誰的籃球拍得最高,誰就是冠軍,北邊的在打羽毛球……秋天過得如此快,轉眼就走了。
冬天,我們要好好睡一覺,把去年和今年藏起來的雪花用水線縫成雪花被,十個或十五蓋一床被子,一直睡到南方的燕子飛回來報春……
有人說我們只有七秒記憶,一點兒也不會好好過日子,安排日子。不,我們只想活在當下,不去想明天會發生什麼,只要今天開心,現在開心就很知足了。但是,這些道理你們人類尚未能懂。
我抬頭仰望,白雲在藍天中自由自在地飄過,一枝桃花輕輕撫摸水面,一群從南方飛回來的大雁歡快地歌唱。我笑了,趕緊將這鳥語花香藏起來。
莫讓排斥的思想入侵心靈 篇19
高二作文 ,878字海不擇流長短,乃成其大;天能容雲霞霧氣,才有其闊;山能留一草一木,可成其壯。對於人,對於這個社會來說,能容美醜,尊重差異,莫讓排斥思想入侵,才是一種文明的表現,進步的方式。
有差異之別並不代表有優劣之分,要以正確的眼光對待差異,而不可以歧視之態看待。
大千世界各國文化繽彩紛呈,沒有誰說哪國文化比哪國文化好或差,只有相互間的亮點區別。日韓仿漢字造文字,學習中國服裝飲食,中國的年輕人過上情人節、聖誕節。各國因為容納差異,正視差異,甚至學習差異而發展和進步。而人與人之間道理一樣,白人黑人只不過膚色不同,不分優劣,反而哪些歧視黑人的才是“劣質”之人。過去北京人稱發音不標準的外地人為“下面來的人”,頓令異地人民產生隔閡之情。上海人富有,則叫外地人“鄉下人”,這讓異地人民情何以堪?這種不文明的對待方式反被人說“沒素質”!
尊重差異是基礎,而不以差異體中個體的“劣質”來排斥全體才是恰當的處理方式。
內陸地區到港澳旅遊的人們的確存在道德不全的人,那些讓小孩隨地撒尿,在景點亂塗畫丫的行為是可恥的。但不能因此說明所有大陸人都沒人品,就像過去侵略中國的日本人是惡人,但不能說所有日本人民都不是好人一樣,排斥一切的做法不合理。前日香港大黃鴨在水上漏氣,一些香港人士就指認瀋陽某旅遊團一遊客扔菸頭所致,而後官方證實是大黃鴨自身質量問題。近日更有香港人點贊內地入港讀書學生遭車禍,和當初網民高興日本大地震一樣令人心寒和可恥。試問這種排斥的心理怎麼帶來和平共處,友好互進?無論是誰,從來都不應把異地異域的民眾納入麾下歸順或懾服。顯然北京地鐵官方微博稱不歡迎隨手亂扔垃圾的“蝗蟲”遊客的這種方式,令公眾不滿。
當然,不從入鄉隨俗這一層次講,外來者也本應注意文明形象,畢竟自尊才能贏“他尊”,基本道德素養具備才不會留令人討厭的藉口。
總之,有差異這個世界才更繽紛,相互尊重,互不排斥,才有共同進步和發展。
“一粒種子”引發的思想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暑假,陋室書屋要求我們讀葉聖陶的著名兒童文學《稻草人》,其中,我感觸最深地是“一粒種子”。這個故事是講一粒稀奇的種子又大又圓,特別美麗,大小像核桃一樣大。第一位是國王先種這顆種子,國王想讓這種子佔為己有,讓人們覺得自己特別高大尚,又尊貴。但是過了幾年,還是沒有種出果實,國王生氣了,就把種子扔到水裡。隨著水流,流到了一位富翁那裡。接著就是士兵、商人,他們都是跟國王一樣的結果。但是農民可不一樣,農民與耕種其它的種子一樣,平平凡凡地將種子播鍾了下來,結果,長出果實了。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不能平靜,我彷彿想到了當今社會每一個人不同的慾望。
原故事中農民的慾望就是希望種子能發芽、成長,給他帶來幫助,而國王和其他人的慾望不僅僅是這麼簡單,他們的慾望違背了種子帶給人們原本的幫助。國王要的,並不是種子給他人的幫助,而是把這顆種子的富貴轉給自己,讓人們覺得自己很高大尚,很富貴,最後失敗了,這難道不引人深思嗎?
是啊,人們的慾望不同,即便是同一件事,對事的行為就不會相同,當然,結果也就截然不同。而只有最純樸最善良的心靈,才能給世間帶來美好。顯然,這裡的國王就如同一切自私自利的人,而農民,雖然地位卑微,被強權欺凌,但是,他們純樸善良的心靈,永遠是值得我們敬佩和稱讚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慾望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吧!人類不能違背規則,就像國王為什麼種不出來種子一樣,因為種子給不了國王想要的慾望,因為種子怕如果給了他想要的慾望,會給百姓帶來傷害。這不呼應了自然規則嗎?——善惡有報。
所以,當今社會有許多人喜歡把自己的慾望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勢必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