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你奪取了什麼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的生活,你奪取了什麼 篇1

碎片化的生活,你奪取 ,752字

“碎片”,代表著完整的東西被割裂了。可這每一部分又屬於原來這一集體。但生活一直是由點滴組成的。小事在當下、立刻或許是無意義的,可回頭看時,它卻影響深遠。只是,現在科技的進步,彷彿這些點滴已越來越多的與無意義畫上了等號。

最普遍的就是,地鐵、公交上幾乎所有人都低著頭,看著自己手上的寶貝。越來越少的人在捧起一本書,靜靜的讀;也有越來越多的長輩確實感受到,與子女出行時,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的距離。碎片化的生活,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所有人。刷微博,聊微信,等特關的訊息,已經成了大多數青年上下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在真真假假,在各種明星出道,在眾多網路平臺提供出名機會的如今,每個人似乎也能從中獲得點樂趣,倒也不錯。

時間一直在向前走。過去走著上下學,一直捧著單詞本在背的我,現在卻戴著耳機聽歌上車了。過去為書裡主人公打抱不平的我,現在卻麻木的讀著公眾號推送的心靈雞湯。過去抓緊下課時間做著喜歡事的我,現在卻在上課盼望著下課趴一會。再在滿是人的車上,盲目的仰望著窗外的天空,和晚霞。有時瞥見車上在背書的人,不再擔心他的視力,而在感嘆他的刻苦。

對於大多數人,一味的依賴電子產品,只有不利的影響。當生活真的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細碎的片段,而人卻早已無法自已時,這人也一定是精神萎靡的。再反觀大多數人,其實都是知道這淺顯的道理。最本質的其實是因要跟隨時流,好似少看到一條訊息,少搶到一個紅包,少知道一個網路新詞就錯過了一個世界。這個樣子,真的令人反感。好在,現在發現於我而言還不算晚。是時候放下手機,認真的欣賞頭上一片天地了,那裡有更自由的世界;是時候放下手機,細細的深度閱讀,與人物來次精神上的對話;是時候放下手機,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了。

碎片化的生活,你奪去的。我,會在將來,更拼盡的去彌補的,那些失去了的。

碎片化的生活,你好,再見 篇2

碎片化的生活,你好, ,965字

如今,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使得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在這個快節奏的國家,每天都能在馬路上看見人們打著電話,戴著耳機;在地鐵上,人們拿著手機打遊戲,看網路小說;在飯桌上,人們刷著微博,拍照發朋友圈……他們“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

首先,我認為當今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各種智慧的裝置,新奇的APP層出不窮,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逐漸“大眾化”。看到周圍的人都在抓緊利用碎片化時間做著有趣的事情,人們很難抵制誘惑。就這樣,利用碎片化時間就被逐漸傳開,成為主流。

其次,在如此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不肯放過一分一秒,想在短時間內,把所有事情一股腦兒地完成。試問誰會放棄用看電視這種快捷的方式獲取大量的知識而去選擇慢慢悠悠地翻動書頁?誰會放棄用淘寶直接下單在家等貨而選擇在大熱天跑去實體店採購?誰會放棄在地鐵上處理事務而選擇無所事事地坐著?

但在抓緊碎片化時間的同時,我們失去了很多更重要的東西。

我們失去了獨自思考的時間。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說:“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非有閒暇不為也。”在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同時,我們每天花了多少時間觀察,欣賞,沉思,體會?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覺悟成佛;孔子做到學習和思考緊密結合,成為聖人;牛頓被蘋果砸中後苦思冥想,發現“萬有引力”。或許,我們該停下腳步,在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同時,多思考,多體會。

我們失去了審美的能力。人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看小說,一目十行。可我們卻忘了停下腳步去審美,去欣賞,甚至忽略了文學的本質。它需要我們不帶有任何功利心,靜下心,沉下性,才得以真正靠近它,理解它。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龍應臺,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我也願在心中保留一份淨土,在午後的斜陽下,沏上一壺茶,捧起一本書,細細品味,文學的魅力。

在外時走慢一點,多停下腳步看看外面的風景吧;做地鐵時多整理,多思考吧;吃飯時多陪陪離你最近的人說說話吧。

碎片化的生活,你好,再見。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你的選擇是什麼? 篇3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你 ,1049字

現今,時代飛速發展,越來越多智慧化資訊化的應用工具干預著我們的生活,打亂我們原定的計劃,生活好像變得不再完整。

你應該也曾在認真忙碌工作學習時被一通莫名其妙的騷擾電話打斷,在專心看劇時被彈出的某個群聊訊息打斷,在全身心投入自然休閒自得時被臨時提出的約會打斷……你應該也都經歷過吧。不知不覺中,資訊傳遞越來越飛速,即使相隔萬里也能在幾分鐘之內完成,正是這樣驚人的發展,也將我們的生活慢慢碎片化,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再沉下心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似乎每件事,即使是零星小事,也很難一口氣完整地達成。

顯然,從社會關注的熱度來看,已有大部分的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然後又怎麼樣了呢?無非是在空間、朋友圈長述一段勵志遮蔽手機干擾的巨集偉志向,然後繼續無謂地重新整理,留意著誰點讚了自己,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人們都認為是高度發展的科技導致了生活的碎片化,我同意這是原因之一,不過只是客觀因素僅起到導火索作用而已,真正割據了我們生活的,是我們浮躁、受干擾的心性。碎片化的生活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嗎?其實不然,也有不少人在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生活便捷同時,秉持著真我的生活態度。這一點並不難證明,隨便一兩個你說得上來的當代名人、偉人,他們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難道他們不是生活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嗎?難道他們完全與資訊化的社會隔絕嗎?答案你的心裡也自然明瞭。那麼,為什麼?是什麼造成你們之間的差距?—選擇。

碎片化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也足夠做很多有意義的事:在不算漫長的上班、上學途中,在臨睡前的空閒時,在課間、等車間隙,等等……零星瑣碎又隨處可見的時間裡,你可以選擇背單詞、誦古文、總結一天的生活、回想工作的經驗,等等……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但是通常你的選擇是多刷幾次朋友圈,多發幾條空間,多關注幾個明星花邊……其實你心裡也清楚,歐陽修早在宋代就已提出“三上”告訴人們如何合理利用時間。魯迅先生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是有的。”你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你選擇了放棄。時間,也就在這一上一下手指滑動中流逝,你與理想中的你,也就在這幾秒鐘、幾分鐘、幾十分鐘裡漸行漸遠……

碎片化的時間,不是無法利用,而是你不想利用。如果說碎片化的生活是由科技發展社會外因所導致,已成定局的話,那麼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的生活,才是為今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一味地否定碎片化的生活、否定時代的發展,那麼真的是愚昧至極了。我們能為我們理想中的生活做什麼呢?你的選擇又是什麼?我想,這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思考。

碎片化的生活,你,真的好嗎? 篇4

碎片化的生活,你,真 ,818字

“又是明媚的一天。”我捧起語文書,正準備沉下心來好好背一會書,一隻手輕輕地碰了一下我的肩膀:“老師叫你去一下辦公室。”我無奈地撥出了一口氣,只得快步向辦公室走去。

……

“呼……”我慢慢地吐出一口氣,心裡如釋重負,“總算可以背一會書了。”可人事難料,“叮鈴鈴……”上課鈴毫無徵兆地便響了起來,我身子往後一癱,手裡還沒捂熱的語文書又緊緊地貼到了冰冷的桌子上,我發出一聲感嘆:“這碎片化的生活……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在當今這個科技發達,經濟也不差的社會,碎片化的生活往往顯而易見。坐上地鐵,放眼望去,人人都捧著一部手機,他們中的有些人在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部小說,但迫於時間的緊張,或者只有幾站,導致他們看到一半便會匆匆下車,那原來故事的情節在這個人腦中便會有所斷缺,想要再連起來也就需要花一陣工夫了。我想,這便是碎片化的生活之一。

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好嗎?

讓我們再來舉個例子。

學霸的生活是怎樣的?回想一下,在食堂排隊的時候,長長的隊伍彷彿看不到盡頭,從食堂的一邊幾乎排到了另一邊。正常人的舉動會是什麼?“這隊伍怎麼這麼長?唉,又要等好久那我們來聊會天吧。”此時,學霸出現在了我們眼前,手裡捧著一本書,右手扶著眼鏡,就彷彿如有金鐘罩一般不受他人所打擾,聚精會神地看著書。學霸拿好飯,在走到座位時的這一段時間嘴裡還在不停地念叨。吃飯時也是如此。“我吃完了,你們慢慢吃。”學霸微微一笑,倒完飯,手裡便卷著一本書離開了。相信如果從他(她)身旁經過,依然會聽到不絕於耳的背書聲。回到教室,便繼續埋頭苦幹。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綜上所述,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如此。昨天,你好好利用了課餘時間,多背了一首古詩;今天,你就因沒有好好利用課餘時間,比別人差了一截。

時間猶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所以,在碎片化的生活裡,我們更應該好好利用時間,將時間儘量完整起來,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是時間往往比金錢更重要。其實,我們心中也更應該擁有一顆完整美好的心……

碎片化的生活——謝謝你,網友 篇5

碎片化的生活——謝謝 ,737字

朋友是冬天裡的一把火,給人帶來一陣陣的溫暖;朋友是夏天裡的一陣風,給人帶來一絲絲的清涼;朋友是春天的一場雨,給人帶來一線線的希望。我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他雖然是一個我沒見過面的網友,但他卻給我許多幫助,我想對他說:“謝謝你,網友。”

我是一個好強的人,事事都想爭第一,那一天,我的數學成績考差了,同學們都不理我,我的心都碎了,我只好到網上去碰運氣,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幸運的是我遇上了你!我向你吐起了苦水,把和同學的不愉快告訴了你。你是那麼耐心地開導我,你的幾番話讓我豁然開朗,心情好了很多。

你的一字一句都是那麼親切,讓我感覺十分舒服。我真的十分感謝你,是你為我打開了心扉,讓我和我的心進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你讓我懂得了怎樣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從那以後,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就會向你敞開心扉,訴說我的委屈,只要和你聊聊天,我的心情就會像天氣一樣陰轉晴。

你是班長,但你從不驕傲,這是我最欣賞你的一點。記得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便迫不急待地上網要告訴你這個好訊息,還想在網上放鬆一下,玩玩遊戲,你知道後,馬上問我作業寫完了沒有?我剛說作業沒寫,你就發來一個大大的“啊”字。我當時就覺得你真是名不虛傳,不愧是班長,總是保持著認真的學習態度。我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連忙去完成作業,當我完成作業之後再和你聊天,你及時發過來一張笑臉,讓我感到非常愜意。

雖然,你只是我的一個不曾見面的網友,我也只知道你的姓名和年齡,除了這些,我對你一無所知,但我卻非常感激你。是你,在我成功時和我一起慶祝,在我快樂時與我一起快樂,在我難過時為我分擔!謝謝你,網友!

“朋友不曾孤單時,一聲朋友你會懂,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一種緣分,使我認識了你,我會永遠記住你的,不曾謀面的網友!

拼湊起你碎片化的生活 篇6

拼湊起你碎片化的生活 ,746字

記得我在視訊網站看過一個叫“宇宙大新聞”的脫口秀,某環節有一個提問留言,大致是講,平時我們刷朋友圈刷微博刷qq空間,增加知識面可是會浪費大量時間。而“九筒”是這樣回答的:做這些並不會增加你的知識面,無非是多些談資罷了,這些只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無比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碎片。回憶一下,自己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在微博上看到某網友晒了一張蜘蛛的淘寶購買評價,說家裡蟑螂一下少了許多。於是我開始處於並始終處於一種喜悅中“噢!還有這樣除蟑螂的方法”,但是我並不知道那蜘蛛是什麼品種,並不知道它結不結網,並不知道它白天和晚上的習性,並不知道它是如何捕食的。不刨根問底,不尋藤問根,單單知道了一個與我而言無用處可派上、無營養可吸收的所謂“知識”,倘若在若干天后不被提及,它就被壓在了記憶的深底,很快無聲無息地消逝,彷彿不復存在。我沒有意識到這些,繼續心安理得地刷第二條微博,迎接下一條碎片化知識。

就是這樣,我們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有“獲得知識”的虛假的飽腹感,這也就是我們難以控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甚至喊起“再不學習就去剁手”的網路語的緣故。不知何時起,充其量能當墊飢的零食,卻成了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想想你一天裡開啟手機螢幕的次數,一天裡消費在手機上的時間,它們將你原本該充盈的生活分割得支離破碎。

比起盲人摸象似的接觸知識,為何不多花些時間挑一個自己正真感興趣的東西深入研究呢?再摸摸!去摸象腿!去摸象鼻子!去摸象牙!等你摸全整個龐然大物時,你才會感受到真正美麗的風景啊!

朋友,希望我話已至此你已經明白了。公眾號裡的雞湯也好,博主的人生經驗也罷。真正適合你汲取知識的,指引你人生的,將你所需的知識面體系化地歸納起來的,永遠,是你最不屑於閱讀的書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

歡迎你們,碎片化的生活 篇7

歡迎你們,碎片化的生 ,850字

“如果讓一個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幾年前的媒體接觸方式,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但是今天,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切分。”

這是那天我無意中聽到“碎片化”這個詞後搜尋百度查到的說法。那天,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這個奇妙的詞彙。但其實很早之前,我們就已經遇見過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呢?是什麼導致了它的出現?是的,就是網際網路。萬能的網際網路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無比便捷,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地享用到美食,買到想要的東西,和相距遙遠的親友“見面”、聊天。於是,碎片化的生活就這麼潛移默化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換句話說,碎片化的生活就是零零散散的生活。因為網際網路的便捷把我們原先的生活分割成了一塊又一塊。所以原先花一下午的時間看書,現在可以碎片化成看書、聽音樂、玩遊戲、聊天等等。同樣是花一下午的時間,可以乾的事卻變多了。

用不變的時間幹更多的事情就是碎片化的特點。

但是,碎片化的生活可不止這一個特點。它不僅多,而且很廣。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看一部電影,你可以在電視上看,也可以在手機上看。或是電腦,平板亦或是影院。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看一本你沒有的書,你可以去圖書館借,可以去書城裡買。還可以在電子書上下載,在手機上看。同樣是做一件事情,可行的方法卻變得十分廣泛了。

這些碎片,與其叫它們碎片,倒不如叫它們拼圖。雖是七零八落,但是組合在一起就會是一副完整的圖畫—生活。沒有人會抱怨拼圖的細碎冗雜,人們只會因為它們的繁複而更加有幹勁。生活碎片也是這樣,越密越雜反而越給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趣味。

雖然它並不是一副真正的圖畫,它使我們的生活不再那麼完整。但是它同樣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多元化,更加的多姿多彩。

這樣看來,碎片化的生活也不是那麼的糟糕。凡事都有利有弊,而碎片化的生活也證明了科技的發達,怎麼說都是利大於弊。所以,生活碎片化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也沒有必要排斥它們,反而應該感謝它們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既然如此,那就……

歡迎你們!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是否改變了你 篇8

碎片化的生活,是否改 ,844字

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每個人都是如此繁忙,無論是戴著領巾的學生,揹著電腦包的上班族;還是拄著柺杖的老人;每個人一天天都在行使自己的職責。

作為一個學生,早晨,乘私家車15分鐘抵達學校,路上,思考思考今天要背誦的課文;午飯排隊打湯5分鐘,思考思考剛剛沒有做出來的題目;放學回家乘地鐵,思考思考語文作文如何寫;學生的碎片,一片一片疊上去,拼出一個完美的藝術品。

上班族,早晨,擠地鐵25分鐘,用手機在APP上看看文章;午飯吃盒飯13分鐘,戴上耳機,背背英語單詞;下班回家,擠地鐵27分鐘,在微博上刷重新整理動態;上班族的碎片,一片一片疊上去,拼不出最完美的東西,但是,越來越多的碎片,也許能夠積累出與藝術品不一樣的酒杯。

老人,凌晨,帶車收音機到公園,打打太極,練練操40分鐘,想想今天給孫女做什麼好吃的;早晨,送孫女到幼兒園12分鐘,想想今天溫習溫習哪本書;中午吃飯20分鐘,想想下午給孫女吃什麼點心;修剪花草30分鐘,想想晚上給孫女講什麼故事;老人的碎片,酒杯、藝術品,什麼都拼不出,然而,它卻像本書,記載了一切東西,彷彿只有慈祥的老人能夠沉穩地翻閱,而在一般人的手裡,已經被刺出了鮮血。

有些人覺得,碎片化生活很有缺陷,有些人覺得,碎片化生活完美無缺。其實,兩者都是正確的,最重要的差異,是取決於每個人的。

碎片化生活,重要的是看你如何運用生活中的碎片,如何用自己的雙手,拼出至高無上的作品,在無數敬佩的目光下,受到數不清的稱讚聲,或者變成在垃圾堆裡不會有人欣賞的一堆碎玻璃?一切都取決於你,看你是怎樣對待你自己的生活的。

當然,碎片化的生活不代表你每天都一定要依賴碎片,在拼建碎片的同時,自己正確的道路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你必須要學會如何捧著一快脆弱的水晶,獨自一人安全走過一根獨木橋。一旦你摔了下去,那你的未來,也許就像一朵烏雲,被風吹散了。

你,摔下去了嗎?

你,打碎了水晶嗎?

你,好好對待自己的生活了嗎?

你,覺得你生活裡有多少的碎片,自由或是壓抑?

碎片化生活,是否改變了你?

你好,碎片化的生活 篇9

你好,碎片化的生活作 ,944字

陽光依然照耀著大地,春風依舊吹拂著柳絮,自然界的一切都還是按照以前的節奏系統化地存在著,而時代飛速發展的人類卻在碎片化的社會中不斷奔波,晝夜不息。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多元化的生活,它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可以利用縫隙的時間來讀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看看書裡的主人公是怎樣化解一系列的危機,怎樣苦中作樂的;我們可以抽出時間和家人朋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體會異國風情,欣賞各地風光;我們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彈彈吉他作作畫,讓忙忙碌碌的生活更加富有色彩。

然而,大多數的人並沒有抓住碎片化生活的優點,而是在其中迷失了自我。所以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既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也帶來了一些麻煩。

現在我們的生活不過是:每天被手機鬧鈴吵醒,帶著朦朧睡眼趕向各自工作的崗位,上班的閒暇之餘還不忘刷刷微博、逛逛空間,下班的地鐵、公交上,人手一部手機,不顧外界發生的一切,沉迷於自己的小世界中,回家就躺在床上繼續自己的滑手機時光直到眼睛困得睜不開。由此可見,我們的時間安排被網路與技術碎片化。我們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前行,而不是安於現狀,在足不出戶的生活中迷失自我。

提筆忘字的事情在我的身邊時常發生,尤其是我爸媽輩的長輩,當他們要寫字的時候經常會掏出手機輸一遍才知道這個字怎麼寫,有些甚至是非常簡單的字。如今,各種眼花繚亂的輸入法幾乎取代了真正的書寫。就像信件已被e-mail代替,書寫也將被輸入法代替。我們彷彿已經失去了對知識記憶和儲存的渴望和本領,而這一點是非常可惜的。我們的知識結構也正在被資訊科技碎片化。

我們的社交也被通訊工具碎片化。很多朋友和親人平時各管各生活,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狂轟亂炸的微信訊息撲面而來,群發的功能讓我感到不適,因為這並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祝福,可我還是要逐一回復以示禮貌。通訊工具的發達還讓我有一絲尷尬,因為有些朋友在軟體上聊得多,可到現實裡碰面卻不知從何開口,畢竟現實的交流和網上的還是不一樣的。顯然現實的交流更為重要,它教會我們如何隨機應變,而不是在螢幕前思索許久才發出一條回覆訊息,要知道在真正的世界裡你的回覆可能是不假思索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允許你思考。

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因碎片化而提升品質,過得更加舒適寧靜,而不是看似忙忙碌碌,實則無所事事。

遇到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國一作文 ,803字

我們在如今繁忙的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人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迷失在碎片化的迷宮裡,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如同陰影一般無時無刻不纏繞我們,影響我們的合作交流與溝通。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在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團聚吃飯,一開始大家都聊的很開心,可過了一會,就冷場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原來大家都在看手機:老一代的都看著頭條,中年人和小朋友都在玩著手機。我最近還閱讀了兩本書,一本就用紙質的書籍看的,看的津津有味,隨著作者的思想去猜劇情。可是用iPad看的時候,看好開頭看下去很無聊,於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到末尾看。顯然,閱讀書本有趣多了,可以隨著作者的思路去猜劇情;而電子版的直想看頭和尾,但無法瞭解這本書重要的地方,不能囫圇吞棗,要放慢生活去品味。科學家做實驗時,分析著手機上自己的實驗報告,不和別人交談。在以前,大家都都用手寫信,可現在,自從出了微信QQ以後,大家都用鍵盤打字,接著就出了出現提筆忘字現象:每當給遠在別的地方的家人交流,都不寄信,而是一句微信就過去了;在平常走在街上,看見商鋪的名字以及裡面的東西所有的錯別字數不勝數……總之科技所帶來的壞處越來越多,使生活變的碎片化。

雖然科技給我們帶來許多壞處,但也有很多好處。

改變碎片化,人們首先要經常討論,合作。如果大家在過年時高興地談論著話題,互相說著自己經歷過的趣事,感情也會變的很好,更親密;科學家做出的實驗應該互相交流,談論,說出自己的觀點;還有,我們可以打字交流,但也不能忘記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字,而且我們要記住小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不會寫字是十分可恥的。這樣才能把碎片慢慢合成一個集體。

科技發展的很迅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利:閱讀的質量,祖國的漢字……但在這同時也讓我們感情增加,技術提高的好處。所以我們要常交談,不能把任何人化為碎片化,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合作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