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與文化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的生活與文化 篇1

碎片化的生活與文化作 ,812字

如今,走上街頭,或坐於車廂,可以發現拿出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來進行短時間的社交、閱讀、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不知不覺中,碎片化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已是必然趨勢,無力更改,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放任碎片化的思想的發展趨勢。

碎片化的一切已充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不能適應便意味著淘汰。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即使有人想改變也為時已晚,無力迴天。其實,碎片化的生活也無須全盤否定,不得不說,它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也充實了生活中的閒暇時間,拓寬了人們對於娛樂的選擇範圍。

儘管碎片化的益處可見一斑,但其仍一直處於爭論之中,碎片化閱讀便是一例。閱讀,作為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習慣,總是會讓人聯想到正襟危坐於桌椅,翻開書本靜靜品味的場景,而現今流行的碎片化閱讀往往出現在嘈雜的地鐵、公交等。這顛覆了人們過去的認識,許多人認為其有諸多弊端,我卻不以為然,碎片化閱讀並不意味著人們不重視閱讀,相反,這是一種人類追求更多知識的表現。在歐陽修的“歸田錄”中,也曾出現過“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從古至今都是理想的讀書方式,但碎片化閱讀的最大弊端便是可能會導致思想、知識即文化的碎片化。

文化的碎片化很多時候體現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之前風靡的中華詩詞大會中,假若題目是理解類題目,正確率總是大幅度下降。有人將其認為是閱讀碎片化帶來的禍果,我卻認為閱讀碎片化並不是罪魁禍首,歸根而言,這是由於人類對事物得過且過的心態,缺乏想要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的強烈願望。閱讀的碎片化不應為文化的碎片化買單,同樣,生活的碎片化也不能成為思維的碎片化的原因。如果人們持續如此碎片化的文化、思維,那便很難再有完整、系統的文化沉澱下來。

當你被生活推著走時,你就已經失去了生活,在碎片化生活的時代,我們不應盲目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見,在夾縫中為文化留下一片天地。

遇見碎片般的生活 篇2

遇見碎片般的生活作文 ,474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免不了一些碎片般的事情,比如你剛剛做一件事,一會又發現自己在做另一件事情。

碎片般的生活對我們沒辦法定義好或者壞,可容易讓我們三心二意,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但是,我們的生活卻不可能避免這一種碎片般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我在寫作文時,突然,發現一個字不會寫,於是,我便去找我的手機。微信學習群裡同學們正在討論一道我攻克了好久仍懸而未決的數學題,我便參與到熱烈的討論中來。等我回來完全我的作文時,當時的寫作思路已被打斷,只能重新構思和尋找靈感。

和父母一起共進晚餐是最快樂的時光,既能享用美味的食物,又能和父母分享學校生活的點滴。我們也會海闊天空的聊,新聞,歷史,甚至是隔壁鄰居家的小弟又長高了之類的。記得有次我和媽媽因不確定魯肅墓在哪,便放下碗筷上網查詢資料,等把問題弄明白後飯菜也涼了。當然爸爸對我和媽媽的這種即興表現頗有微詞。

看到這裡,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好笑,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是這樣。一會幹這,一會幹那,這就是碎片般的生活。

喜怒哀樂在生活裡像生活中的碎片,可別小看這些碎片,只要把碎片結合起來,便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遇上碎片話的生活 篇3

遇上碎片話的生活作文 ,1052字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人們總在忙碌的一天中結束,一天中,人們總會被某些不經意的小事而打斷,這時常讓我們感到心煩意亂,卻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去處理。生活,正在慢慢地被我們碎片化。

鬧鐘每天早上都盡職盡責地“做”好他的工作,剛剛醒來的我被這突如其來的鈴聲嚇到了,我“優雅”地轉了個身,從被子裡伸出一隻手,關掉了這刺耳的鈴聲。空氣突然安靜下來,我又一次閉上了眼睛。突然,我聽見了一陣拖鞋摩擦地板的聲音,緊接著,我的被子突然被掀開,媽媽憤怒道:“你看看這都幾點了!快起床,再不起來就來不及了!”我一邊聽著媽媽的抱怨,一邊極不情願地換上衣服。這好不容易一個週末,媽媽還一大早拉我起來去畫畫,本來還想趁著這大好時光去看昨天沒看完的書,但是媽媽的命令不得不服從,我只好乖乖踏上走去課堂的路。

終於又回到了家。午後,陽光正濃,我坐在陽臺前的搖籃上手捧著一本還有幾十頁就要讀完的書,準備趁著這柔軟的陽光繼續細細品讀。剛讀完一行字,媽媽就來催我去寫作業了“趕緊去做作業,家裡的作業還沒寫呢,你這週末不寫就沒時間寫了,快去啊。”無奈之下,我只能放下手中的書,帶著一絲不情願去完成媽媽佈置的作業。明明今天已經佈置過幾張卷子了,為什麼還要做啊!我一個人在書房裡抱怨道,可又不得不聽從媽媽的命令,如果不按照她的要求做怕是見不著明天的太陽了。只聽到筆尖“刷刷刷”的聲音和“滴答”的鬧鐘聲音,我從小山丘似的作業堆裡抬起頭,甩甩手。此刻的我頭髮亂糟糟的,腦子裡經過作業的洗禮變得一團亂了。

終於寫完作業了,這回可以看書了吧!我踏著小碎步回到陽臺前的搖籃裡,心情倏地就開朗了,我樂滋滋地捧著書讀起來,一切都是那麼安靜,祥和,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完全沉浸在書本的故事中,彷彿身臨其境。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把我拉回現實,我的心情莫名又煩躁起來,拿電話的手不由自主地加重了力道,我沒好氣地往話筒那邊吼了一聲“誰啊!”“是宣傳委員嗎?”對面響起了班長的聲音,這下我就算有脾氣也發不出來了,我只好堆起僵硬的笑容回答著“啊,是啊,有什麼事嗎?”“嗯,班主任突然說有點事情找你,你來學校一趟吧。”“哦,好!”我掛了電話,心情鬱悶地放下了書,換好衣服後,急匆匆拿上公交卡和書包就跑了出去。

傍晚,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大樹隨著風的指揮搖晃,樹上的葉子被搖得嘩嘩作響,大風中還夾雜著一些細密的雨點,我伸出雙手,雨點滴在我的手上,我看著那雨點看了好一會,抬頭時又看到一個眉頭緊皺的人,想必他也是被一些不經意的小事而打擾。回到家,感慨萬千,我想這就是現在被碎片化的生活。

遇上碎片式的生活 篇4

遇上碎片式的生活作文 ,722字

現在的城市生活,人口越來越多,交通越來越擁堵,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碎片化的時間越來越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好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這就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了。其實可以在你閒下來的時候做很多事情,比如在餐廳等上菜時可以用手機聊天;在趕往機場的路上可以用手機看書;在醫院等待看病時可以用手機購物等等很多事情。

對於這種碎片式的生活,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西安玩,一大早我們就驅車趕往機場,可惜天公不作美,剛出門就飄起了濛濛細雨,爸爸就本能的提醒我們,應該要堵車。果然一上中環就開始堵車了,看來沒有一個小時是到不了機場了,於是我迅速拿出了手機,打開了喜馬拉雅聽書APP,找到了已經聽了快一半的《三國演義》,這是我對付堵車的法寶,差不過聽了三集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到機場了。

到了機場我們便馬不停蹄的來到出發口辦理登機手續,結果被告知飛機延誤了,我不禁有點沮喪。這時候爸爸過來安慰我,“你可以利用起這些點點滴滴的時間來做些有意義的事。”然後他把我帶到了休息室,休息室裡面比外面的候機大廳安靜多了,裡面的人有的在看書,有的用膝上型電腦在工作,有的直接閉目養神在休息……我和爸爸決定一起做旅遊攻略,於是我們拿出了電腦,利用百度搜索查詢了主要景點,特色美食和各種注意事項等,為接下來的西安之行做好準備。這樣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的延誤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相比以前的煩躁和不知道所錯,在這次等待中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我覺得收穫頗多。

總而言之,碎片式的生活其實就是把點點滴滴的時間利用起來,去做有意義的事,網路技術發達和移動技術的推廣,更加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撿起時間的碎片,去不斷的發現更好的用處,體現碎片式生活帶給我們的更多收穫。

遇上碎片式的生活 篇5

遇上碎片式的生活作文 ,899字

現代化的社會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被分成了一個個小的板塊。自我們進入了網路時代之後,原本例如晨休,午休,晚上睡前的這些大塊大塊的時間都可以運用於讀書,背課文,複習等等的時間裡現在都被我們浪費在了手機,電腦螢幕上。

大多數的心裡肯定會認為碎片化的方式可以更高效的學習,接收資訊和利用時間。可是事實上這只是一種錯覺。現實生活中,碎片化只是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你的時間,使你虛度這些寶貴的時光;浪費你的那些金錢。

眾所周知,碎片化這個詞已經進入大眾的視野裡很多年了,從微博,QQ到微信,貼吧,這些的軟體不就是使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化嗎?碎片化的讀書,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購物以及其他的對於生活的影響。

請大家仔細想想看看自己曾經檢索過得一個個關鍵詞,想想看碎片化,你有好好理解過嗎,又何嘗談到好好利用這一說了。接下來,請讓我為大家介紹一個很簡單的一個現在的普通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關於碎片化的小事。

在週末的午後,我寫起了一堆又一堆的作業。當我寫到了一半之時,我聽到了手機鈴聲,一轉頭,看到了同學讓我把作業發給她。我便停下來寫作業,而是將作業的明細表發給同學。

而又過去了沒多久我就開始收拾起了補課的東西,接下來就只能把那剩下的一半作業留到了補課回來再做。再比如說我的媽媽,當早晨她將我送出家門之後,她便會在繼續睡一會兒回籠覺。

再想想看我們學生的一天生活,何嘗不是一個個碎片呢?晨會,第一節課,第二節課以及剩下的課程。這樣來看我們的生活不也是碎片化的嗎?

而如果我們想改變我們的現狀也不是不可,不過最先我們應該先從改變我們自己的生活開始。正如魯迅所說“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雖然這句話已經存在於每一個人們的腦海中,可是請仔細想想又有誰付諸於行動了呢!在我們閱讀著碎片化的文章之時,用碎片颳著自己原本的心靈之時,有誰想到了要回歸最原始的讀書呢?

最後,如果想讓我們的碎片式生活破鏡重圓,我們還是得從我們自身做起,從那些平常關注不到的生活小事中做起。雖然我們遇到的是碎片化的生活,但是我們又何嘗無法改變他們呢?最後希望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們,多看看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去尋找那個真的自己吧!

碎片般的生活 篇6

碎片般的生活作文10 ,997字

碎片,顧名思義,一塊完整的東西破碎成無數片,再也無法回到當初的模樣。

那麼,碎片般的生活呢?

就像閱讀,如果成了碎片般呢?從前,人們閱讀的時候,總是會把長篇大論的一篇篇文章從頭到尾地看完。而閱讀碎片化了後,所謂的閱讀,很有可能只停留於類似蜻蜓點水般地一掃而過,……面對長篇大論的閱讀,更是沒有了以往的耐心,往往從第一頁直接翻到最後一頁,只瀏覽開頭和結尾,過程根本不感興趣,所以就直接略過。

當我們的生活成了碎片般,除了閱讀的方式會改變,社交等等其他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改變。

當然,社交這一方面是最輕易就能看見的。就比如說是現在,碎片化式的社交方法已經慢慢地開始在人群中蔓延。人們很少用以前流行的寫信,發簡訊的方式來交流,就連面對面的談話都比以前要少很多,而現在都流行的是一些像微信,QQ,微博等等……之類的社交軟體來進行聊天。由於這些社交軟體的出現,打電話也被視訊聊天,語音聊天,QQ電話所代替了……如果寫信,那麼所寫的文字幾乎也只有短短的一兩句話,至於一些稍微長一些的文字,在寫之前只覺得腦海中空空蕩蕩,什麼東西也沒有,便只能依靠百度的搜尋,協助你來完成。

百度,谷歌,QQ瀏覽器,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不瞭解不明白的問題在搜尋引擎上一搜便知,這類的軟體一定會成為我們最大的依賴。可能一些最簡單的生活常識也一定要經過百度的確認才敢下結論。網路,會使我們的反應越來越慢,又或者可以說,人們不經過大腦的思考就直接去網路上查詢答案。

這很有可能只是碎片化生活的第一步,說不定以後越來越多的東西會隨之而碎片化。

那麼,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利還是弊?

回答準確一點的來說呢,應該是有利有弊。

一個電腦的顯示屏幾乎已經將一整個世界都裝進去了,而能將一整個世界裝進去的正是一整個世界的“資訊碎片”。隨著網路過分快速的發展,過於依靠網路導致人們的記憶力也會有所下降,忘東西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當這些弊端一一開始呈現時,有些人終於慢慢地發現了……當人們手忙腳亂地想要去抗拒網路時,已經無法將它全然拒之門外。時代總是在變化的,現如今,網路只可能讓人們更加依賴,卻絕不可能脫離網路。要想脫離碎片化的生活,那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網路讓人們難以拒絕,更何況它對我們確實有利處。

現如今,碎片般的生活看起來是不可避免的了,雖然有利有弊,但我們還是要控制自己,不要讓碎片化在人們中得到更深的蔓延。

遇上碎片般的生活 篇7

遇上碎片般的生活作文 ,1069字

現在的時代越來越科技了,也越來越碎片了,尤其是我們上海,幾乎可以做到除了工作,足不出戶,餓了,點外賣,想買東西,淘寶上都有,想好朋友了,微信或QQ隨時都能視訊或者發語音,或者打個電話……這樣的生活的確方便了許多,但是,這樣的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少了,感情就更冷淡了。

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只要回家吃飯,我們一家就都坐著一起吃,時不時問問我吃了什麼。學了哪些本領?玩得開心嗎?認識了哪些字?根本沒有玩手機這一說。到了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特別智慧的手機也並沒有很流行,至少我們一家還沒有上了手機的癮,吃飯時還會問問我一天在學校裡過得怎麼樣。到了四年級左右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爸爸迷上了手機,雖然沒有現在上癮,但是在吃飯時,有時只有我媽會再問我一些問題,而爸爸則是一杯美酒加手機,其實到了五年級,我也迷上了手機,在玩一個叫“王者榮耀”的遊戲,玩的可歡了到了現在,爸爸總是吃一會又進去看一會手機……手機真的是害人呀!

科技發達是一件好事,但我認為足不出戶倒並不是件好事,因為這樣,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會漸漸變淡。當然,上海還沒有到這樣嚴重的情況,只是,如果我們出行,很多人應該都會選擇自駕車吧。

所以,估計是為了鼓勵我們綠色出行,從摩拜到ofo到小鳴到電單車到……出了很多很多的共享單車系列,共享單車並不是件壞事,因為我就是懶得買自行車,用共享單車在小區裡沒人陪,自己練了一個半小時練會的,到現在都已經可以上馬路了。但是現在的共享單車實在是太多了,滿大街的,只要你想要,處處都會有,正是因為這種車子太多了,所以,我在我們小區的菜市場附近,可以看見好幾堆以小黃車(ofo)和摩拜為主堆起來的“小山”看著這些單車,除了心疼,還有一點無奈,這種車子實在是投放的太多了,以至於沒地方擺放,放了的話有些地方人都不能行走了。幸好上海已經規定了不再投放共享單車。否則我覺得現在賣自行車的店鋪估計要快關門了……我曾經在南京,看到過一輛沒了智慧鎖,唯有自家鎖的ofo小黃車,真是恨不得將它的自家鎖給卸了!

沒錯,除了共享單車,還有好多共享的物品:共享電動車,共享雨傘,共享洗衣機,共享充電寶……把我們的生活給帶向了科技化的頂端。

所以,我要模仿一個很火的網上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來一段話。我發現,如今的碎片化科技時代讓我們人與人之間少了面對面的交流;我提議,除非工作需要,別的時候都放下手機,陪陪朋友,陪陪家人。我發現,共享系列雖然很不錯,但是尤其是單車,擺放的太亂,車也太多了;我提議,用的人好好珍惜它們,畢竟是共享的,如果它們公司能收回一點,其實也是不錯的。

碎片下的生活 篇8

碎片下的生活作文90 ,878字

我從前在書上看到,說如今幾天的報紙就約等於十七八世紀英國鄉村人民一生的閱讀量。或許有所誇大,但社會的飛速發展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無休無止的推送挾著真假難辨的資訊浪潮洶湧而來,簡直能把人的生活衝碎。我並不排斥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古人也利用“三餘”讀書,也急切地盼著飛鴿快馬來到。但我覺得有時人們的步子邁得太快,已經不能把碎片化的時間收拾成完整的生活了。

我初中時不怎麼用手機,又加上家裡老人當時管得嚴,所以並沒有被衝擊到。之後自己有了手機,生活變得方便又模糊。玩樂,學習,社交,起居,都被網路分割,混在一起,什麼都像碎片。我淹沒於這些碎片裡,既沉醉又惴惴不安。我的父輩乃至祖輩或許沒在手機裡找到這麼多的樂趣,但越過手機,加快的生活節奏也令他們迷失。僅憑公眾號里語焉不詳的隻言片語,他們就能描畫出一幕幕不可收拾的慘劇。資訊的碎片扎到他們心裡,令他們憂心得毫無意義。他們不懂兒孫的浮躁,我們也不懂長輩的矇昧。說到底,在碎片化快速化的生活面前,我們有時都心甘情願地放棄了主動權,不去分割娛樂與工作,不去琢磨謠言與真相。因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太輕易,太方便,太舒服了。

時代在進步,心態並沒有,反而愈發向著不理性的方向去了。我們接觸的人事物越來越多,獨自思考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生活的碎片裡有的是琳琅滿目的手機軟體,有的是漫天傳揚的可謂人言。前者讓人迷失於虛擬世界,後者又把這個真實的世界構陷得一無是處。有時我們情願相信人們都相信的,卻不願意拼起碎片面對孤獨的真相。有時這種因片面而從眾的盲目甚至能動搖司法,於歡案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潮流的驅動下,人心熾熱卻矇昧。

我們從方寸螢幕裡看出鮮花著錦,自以為懂得了世態炎涼。可生活的意識呢?莫不是埋在了碎片之下?碎片堆疊起的、風言風語裡的那個可是現實?應接不暇的、走馬觀花的那個可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想在碎片化的生活裡,人們必須竭盡全力才能不既“無所不有”而又“一無所有”,才能清醒又理智。我不敢說自己能做到如此,但我仍慶幸自己正直視著我那被碎片分離的生活,一面是不爭的便利與快樂,一面是埋藏的驚懼與痛心。

遇上碎片畫的生活 篇9

遇上碎片畫的生活作文 ,714字

我們的生活正在被一條條繁雜的資訊碎片所籠罩,真相與噱頭,真實與虛偽,都無從盡力考證;我們的生活正在被社交軟體上的一則則應答碎片所掩埋,虛擬與現實,快樂與悲傷,都迷失在這茫茫潮流中。顧往今來,“快餐文化”,“零散化”的潮流還未徹底退去,碎片化的生活卻已是接踵而至,拋給我們一道道巨大的難題。碎片化閱讀更是成了人們當今熱議的話題。

記得小時候,我看的第一本書是《馬鳴加》,在作者生動而有趣的文字中,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喜極而泣,第一次領悟了文字的魅力,從此與書結緣。而如今,面對網路江湖上段子手的風起雲湧和經典名著的落荒而逃,滋長的,無疑是碎片化閱讀的風氣。

誠然,碎片化閱讀也有好處,能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繁雜的資訊,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雜亂和片面閱讀的弊端。面對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首先要做的是學會過濾。即將那些無用的垃圾資訊從腦海中過濾出去。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海量而又豐富的資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其中大多數都是毫無益處,真假難辨的垃圾資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有益的資訊提煉出來,成為滋潤我們的養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要不忘初心。當冷冰冰的手機螢幕代替了油墨紙香的書本,當網路段子代替了經典名著,碎片化的閱讀已動搖了無數青年學子的心。面對當今網路上的種種誘惑,我們要做的是本持著一顆樸實的心,與書同行,與學習為伴,不要將最美好的年華浪費在一條條虛擬資訊上。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應該捍衛自己閱讀的權利,虔誠地葆有一顆純閱讀的赤子之心,在碎片化閱讀的潮流中擷英而行。

毋庸置疑,我們無法阻止時代的潮流,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中與書同行,保留初心。

遇見碎片式的生活 篇10

遇見碎片式的生活作文 ,658字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一小片,一小片,我們的生活幾乎由這小碎片拼成。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匆忙之中,我們都忘了曾經人們那完整的生活,碎片化成了我們生活的寫照。就從我—一個普通的中學生說起吧:早上,去上學。在學校裡,運動大約一小時,放鬆的時間大約一小時。而看似完整的並不碎片化的學習,其實也常被打斷,雖沒有非常碎,卻也逃離不了碎片化。不論你是叱吒政壇的政客,還是縱橫商業的企業家,抑或與我一樣是翻滾於題海中的學生族,都逃離不了碎片化的生活。

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科技技術的不斷創新,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便利,也有碎片化生活的源泉。如今,我們早已可以在手機、電腦上閱讀朋友圈中的那一小條一小條的資訊與文章。可又是何時,我們的生活並不是這樣的?曾經,是誰嘔心瀝血立志做好文學創作,寫出好詩而在早年堅持不懈只為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這樣堅持不懈,使李賀做出“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雁門太守行》。從人類的誕生到幾十年前還不太發達的社會,人們曾經的生活那樣完整,直至碎成了一片又一片。

有人會問:“那又怎樣改變碎片化的生活呢?”其實雖然碎片化生活已經有些不可避免,但你仍可以在閒暇時光完完整整做一件你喜歡的事,享受難得的完整生活。

在當下這個發展迅速,壓力巨大的現代二十一世紀社會,碎片化的生活有時真的避免不了,但那也只是有時。在快節奏中你可以適當放慢自己的腳步,改變碎片化的生活。

這個世界有時太複雜,你就只能讓自己變簡單,生活有時碎片化,你放慢一會腳步,試著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