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改變了我們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生活改變了我們 篇1
碎片化生活改變了我們 ,876字引起碎片化生活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太依賴於高科技,從而使我們的專注力不能集中做好一件事。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與高科技融為一體了,在你周圍總是會有高科技的存在,我們也已經離不開高科技了。手機,是最好的證明,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多少是不需要靠手機來生活的?就連一些老年人也逐漸習慣了高科技的生活。
就拿我的奶奶說起,我的奶奶以前是不用手機的,她覺得手機對她來說沒有什麼多大的用處。可是有一天她看見周圍的朋友每人都有一步手機,無聊時會發發微信,還時常會一起視訊聊天,她就也想有個微信能和朋友們一起聊天,於是她就自己買了個手機,讓我幫她註冊微信,教她用微信。
現在奶奶能熟練地用起微信,時不時地就拿起手機看一看微信,有沒有什麼訊息。原本在看電視的她,會時常拿出手機來看;原本是該睡午覺的時候,因為睡不著而拿出手機來看看。總是沒有專注著做一件事情,總是被碎片化。
我也是這樣的,早上剛起床,我便會拿起手機玩一玩遊戲,吃早飯時也不停歇。晚上做作業時,也總寫寫停停,吃點零食開開小差,無法集中注意力專注寫完作業。和家人們一起吃飯時,把手機放在桌上邊吃邊玩。也許,很多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吧。
原本許多不屬於碎片化的時間,都被人們碎片化了。結果是,人們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時間不能整段利用,心情更是因為這所謂的碎片化,而變得浮躁起來。
在不知道碎片化這個概念之前,我們都知道浪費時間是可恥的。可是自從有了一些社交軟體、遊戲等這些的誕生,許多人在睡覺前,吃飯時,等車時,衛生間裡,都在低頭刷手機。都認為這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其實是在浪費時間,更多時候都在看一些無關緊要的資訊。
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偷走了我們許多寶貴的時間,珍貴的專注力和寶貴的深入思考的能力。許多人忙忙碌碌一天下來感覺自己都沒做什麼事,相反有些人就能用好一天的時間,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真正的“碎片化”是把時間綜合運用,做好時間管理,把零碎的時間拼湊成完整的時間塊,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少去關注一些無意義的資訊,多看看真正有意義的資訊。
讓我們一起來解決碎片化生活,不要讓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閱讀改變了我 篇2
碎片化閱讀改變了我作 ,689字步入中學的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可以讓我自由支配的課餘時間逐漸變少,很多興趣愛好都被迫放棄了。自從今年暑假媽媽向我推薦了百詞斬薄荷閱讀100天讀三本英語原版名著的線上課程,給了我啟發,也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並不是個熱愛閱讀的孩子,天性好動的我,總是定不下心,更別說用整塊的時間安靜地看書了,一些沒有故事情節的文學作品更是抓不住我的心。薄荷閱讀的線上課程,把3本書切分成每天的閱讀任務,早上用微信推送,有語音和文字的形式,還有每天的單詞表以及學習交流群裡有閱讀老師指導講解答疑。每天二十分鐘的時間,堅持100天就可以完成3本原版名著的閱讀。
從暑假開始,我已經讀完了《伊索寓言》和《王爾德童話》,現在正在看《格林童話》,剛開始都需要媽媽提醒:“今天的閱讀任務還沒完成哦!”慢慢地,我養成了習慣,會主動拿出手機,先學習今日單詞表,掌握每個單詞的用法,然後邊聽音訊邊閱讀,有複雜難理解的句子會到學習群向老師同學們請教,當天書當天看,有目標有規律,也讓我愛上了這種碎片化閱讀方式。
每天閱讀的時間不固定,但只要有二十分鐘左右的閒暇時間,我就會想到要先完成閱讀,有時是上學前,有時是臨睡前,有時可能是在地鐵上或公交車站,不知不覺,我已堅持閱讀83天,已閱讀51665字,
這種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碎片化閱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生活,每天喚醒我的不再是鬧鐘,而是《明朝那些事兒》有聲小說,我們在學校裡也會利用一些碎片時間來豐富課餘生活,例如課間休息時的遊戲、午休時的籃球賽、閱覽室等。
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讓我更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更合理利用好碎片時間,讓我們的生活學習變得更豐富多彩。
碎片化生活偷走了我的時間 篇3
碎片化生活偷走了我的 ,1169字如今,我們的生活因為繁瑣的小事和看似豐富多彩的活動被打破成碎片化的一天天,我想,很少有人能每天都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從來不被打擾,而我認為自己對碎片化的生活也深有感觸。
現在,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有做不完的工作,而學生黨總覺得自己有寫不完的作業和背不完的書,我作為一個學生黨,雖然覺得自己並有網路上說的如此誇張,但是每天也都是勞累的,那麼,看似並不是很多的作業和其他事情為什麼會把我們的時間填充的如此飽滿甚至於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呢?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跟大家講述的碎片化生活。
從週一到週五,我都是過得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相比而言,因為學校畢竟是有規矩的大集體,所以我在學校裡的生活還是非常歡樂且有規律的,但是回到家後,我的時間幾乎就開始碎片化了: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正寫著數學作業,正當我思路極其清楚的解一道難題時,門外傳出了媽媽的聲音:“作業做好了嗎?飯都涼了,快過來吃晚飯吧。”於是,原本完整的一件事被第一次“切分”了,吃晚飯的時候我一邊有說有笑的跟爸爸媽媽聊著學校的生活,一邊腦子裡還想著今天要背的英語課文,這時,一個清脆的小提琴協奏曲響了起來,原來是媽媽的電話,只見她去說了兩句話,就對我喊道:“浠浠(我的小名),找你的,快來接電話。”於是本來吃的津津有味的我只能跑去接電話,原來是補習班的老師來報告成績單,沒辦法,我只能放下手中的筷子,先去討論補習班的成績,聊了大概十分鐘的成績,我才又回到飯桌上,我很無奈,自己的晚飯也被“切分”了,被打斷的我這是也沒有胃口再吃晚飯,於是變回到書桌前開始做自己那道最開始被打斷的數學題,數學題可是最不能打斷思路的東西,我做到書桌前的時候,腦子就已經是一團亂麻了,我只能開始回憶,大概想了五分鐘,才又回到了學習的狀態,這時,我瞄了一眼旁邊的電子鐘,哎,不出我所料,已經七點半了,就這樣,我差不多到了九點鐘,才把作業做完,洗漱一下,背背英語和語文,做做課外的作業,到十點半左右,我上床睡覺,沒錯,我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看到這兒,想必大家都有疑問,我也一樣,為什麼看似飽滿的時間,也並沒有怎麼拖拉做事,會一點空閒都沒有呢?這就是所謂的碎片化的生活,我對碎片化生活的初步理解就是一步錯,步步錯,如果我們的做事不被打斷,我的那道數學題思路不會被影響,那麼我也就能安心的好好吃飯,也就可能不在吃飯時碰上那個電話,打完電話直接回到課桌前,因為沒有那還剩半道的數學題,我也能直接回到學習的狀態,當然,這只是出於比較巧合的情況,不可能每次都能算的如此精密。
所以,我想分享給大家最好的避免方法就是爭取能完整的做好每一件事,如果實在不行,就要合理的安排好碎片化的時間,爭取在說這些被“切分”的時間裡也能完成一件有意義的小事,這樣生活中各個事情的效率就變得高多了,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碎片時間,做個有條理的人吧!
碎片化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 篇4
碎片化如何改變了你的 ,905字碎片化會給你一種錯覺,讓你覺得你在高效的利用時間,其實不知不覺它偷走了你的時間和金錢。
在我們不知道碎片化這個概念時,我們都知道浪費時間是可恥的。可自從微信、微博等各種軟體橫空出世,大街上就隨處可見“低頭族“。大家都以為自己在利用時間,但實際上更多的時間都用在看垃圾資訊。這是一種變相的時間浪費,現在讓我們揭曉“碎片化”的真相。
碎片化時間≠節省時間
上學上班時我們很難留出一整塊時間給自己,再刨除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是零零碎碎的。所以當資訊科技出現在生活中,我們都直呼終於可以利用“碎片化“為自己節省時間了。可是事實證明碎片化時間不但沒有為人們爭取更多的時間,反而養成了“依懶症”和“拖延症”:刷完這條微信再吃飯,看完這條微博再幹活……。久而久之,這些所謂利用碎片化節約出來的時間被用另外一種方式悄悄浪費掉了。
碎片化閱讀≠讀書
當今時代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上網成為我們生活的不可缺少一部分。網路閱讀、資料查詢,要什麼有什麼。但這真的好嗎?網上的許多虛假資訊,垃圾資訊都會只給我們錯誤的方向。讀書的目的是求知,求知的目的是學做事、學做人。娛樂性閱讀是無法替代真正的讀書。
碎片化購物≠省錢
開啟手機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的頁面上都會下載“淘寶”軟體,許多人都已習慣了手機購物。方便、快捷、隨時能淘到便宜貨,不知不覺就買了許多並不需要的東西,屯在家裡時間久了,就不喜歡了,當垃圾扔掉。這樣不動聲色的就花掉幾千甚至上萬大洋。所以說在碎片化購物想省錢是不可能的。
碎片化社交≠社交
曾經QQ、微信一度風靡年輕人的社交圈,人們在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的社交。搶紅包是其中人們比較熱衷的遊戲,給群裡增加了許多熱鬧氣氛,時間久了大家都埋頭搶紅包,只在意手氣好不好,搶好後四散佈置了去向,沒有了交流,說能增加感情也成了口號。
所以說碎片化到底偷走了我們的什麼?只是金錢、時間?它還在悄悄的偷走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會越來越不集中手上的學習和工作,經常會被手機跳出的一條微信把注意力拉走。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已經揮霍了那麼多時間、精力、金錢。請大家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不要讓網路把我們的生活碎片化,讓我們重新感受下真實美好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帶來了什麼 篇5
碎片化生活帶來了什麼 ,1347字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網路與資訊的快速發展,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了一個新鮮詞彙—碎片化。現在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中,碎片化已經是生活的常態。學習中,總是不斷有不同問題出現,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間隙又有先的問題出現。即使是閱讀也很難跟以前一樣抱著一本書從頭讀到尾,慢慢細緻欣賞了,總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閱讀,連作者寫作也配合讀者碎片化閱讀習慣,改為每天一節而不是一本書寫玩再出版。生活就更碎片化了,由於節奏的加快,你不大可能用一段很長時間作一項單一事情了。
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產生了各種各樣影響,慢慢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它已經徹徹底底地紮根在了我們地生活中。碎片化使我們得知訊息地渠道更加豐富。不再像父母輩一樣知道訊息只有看報紙這一渠道,不同的網址每分鐘都會刷出無數條新訊息。同一條訊息或許也會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正是因這樣資訊的多元化使閱讀更為輕鬆與有趣。與此同時,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利用坐車途中學習,利用吃飯時間複習單詞和古詩等,這樣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可以鞏固學習基礎。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使我們得已學習更多的知識。
這些的確是碎片化的好處,可只有好處嗎?當然不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任何事物都不避免,那碎片化的弊端是什麼?碎片化生活雖然可以利用很多時間的空隙,但卻很難系統的學習透徹一門學科,很難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瞭解清楚,有時候甚至連事情的真偽都很難判斷。
2017年3月,知乎晚上有一個回答網友244個問題的男人,海賊—王路飛。同時他還被戲稱知乎網上最有故事的男人。他用不同的身份回答了244個問題。可他在知乎網上依舊走紅,原因是什麼呢?人們把他所回答的答案當成一個個用兩三分鐘閱讀的小故事,絲毫不在乎是否是真實的。碎片化,使我們失去了整體的思維性,一條訊息,一個小小的片段,或許就會讓我們認為這個原來錯誤的訊息是正確的,這些資訊會誤導我們。因為只從媒體來的訊息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沒有進行系統分析,瞭解事實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同時,我們生活也體現在無時無刻地被碎片化,排隊時看看朋友圈;等人時,找找自己喜歡的訊息;見縫插針地將作業做完。這樣做確實是節約了時間,可你能保證你刻住你所看到的訊息或是保證你作業的準確率嗎?多半不能。
我認為碎片化使我們的時間分割了。我們會用幾段時間做完一件事情,而不是一口氣做完。我們會用短短几分鐘看完一篇報道,你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卻無法回答這樣做的原因,或是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碎片化帶給我們的是一件事情,而沒有前因後果,沒有任何聯絡,這使我們思考起來增加了困難。
在碎片化生活中,我們不斷尋找到了新鮮的刺激,正是因為這種刺激,碎片化才會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頻繁。
不過在某些事情上,還是不要碎片化比較好。比如說讀書,讀書最好還是抽取專門的時間,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所看見的文字,有時間在有感而發時,記下筆記。不要苛求時間的快慢,只希望能認認真真地做完。
碎片化的生活,是時代和科技發展到一定時候的必然現象,我相信碎片化會帶給我們越來越多的益處。我們要充分認識碎片化生活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利用碎片化生活幫助我們學習進步,同時也要客服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養成專心作好每件事情的習慣。
碎片化生活偷走了專注 篇6
碎片化生活偷走了專注 ,894字晚上臨睡前,心裡想著還早,於是拿出了手機……
上洗手間時覺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於是拿出了手機……
無論等人、等車、走路還是任何空閒時刻,好多人都選擇了拿出了手機……
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身邊的許多人,時間早已被電話、郵件、會議以及各種臨時活動分割成了一塊塊的碎片,而智慧手機的出現,微博、微信這樣的移動媒體更是加劇了人們時間的碎片化。
好多人認為,這是在利用時間,其實這是把時間碎片化了,這種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在不經意間浪費了大把的時間,消耗了大把的精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將使人無法專注的去做有意義的事,尤其是我們學生,一定要加強自我管制,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不能讓這些碎片化的生活偷走我們的專注。
誠然,我們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更不能把自己與這些隔絕起來,我們需要融入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我們的時間計劃起來,用計劃好的時間把這些碎片化的生活管理起來,讓我們在每一個時間段裡都能專注的去做該做的事,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真正的利用資訊時代帶來我們的便利,不會成為資訊時代的奴隸。
過去的這個暑假,我聽了爸爸的話,按他的要求每天將自己的學習任務排成表。在每一個規定的學習時間段裡,我關上手機,心無旁騖,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計劃的休息時間裡,我同樣不去碰手機,也不去想任何其它的事,好好休息;而在規定的玩的時間裡,我和爸媽聊天、看電視、玩手機,其它學習的事什麼也不想。一個暑假下來,我沒有耽誤學習任務、有時間報了課外學習班、還有時間和媽媽去姥姥家,帶著姥姥去旅遊。一個暑假下來,我真正的懂得了計劃時間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專注做事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碎片化生活,如果不好好管理,將對我們學生產生很大的危害,因為它會偷走我們的專注,使我們無法專注的去完成我們的學習任務。
專注被認為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只有在事情上足夠專注了,人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有爆發力做得比別人好,但是當我們的時間被QQ、微信、微博變成碎片之後,想成為一個專注的人,實在是難於上青天。
不要讓碎片化生活偷走我們的專注,所以先從關掉手機的網路開始吧……
碎片化生活的變遷 篇7
碎片化生活的變遷作文 ,826字春來秋去,年復一年,看著在我的樹下的孩子一代換成一代,看著資訊發展的如此迅速,一向自詡智慧的我竟也不知所措的該怎麼面對這些變化如此之大的一代一代的人們。
在我還不是如今的一棵參天大樹時,每天最快樂的時間就是早晨和傍晚,早晨時,陽光熹微,不少揹著書包的孩子拿著牛奶麵包坐在我的邊上,儘管早晨的天氣還有些微冷,但我看著這些互相分享早餐的孩子們,心裡暖暖的。“明明,你媽做的雞蛋餅可真好吃!”“雞蛋餅算什麼,我還想吃你媽媽做的粢飯糰呢!”他們一片吃著互相分享的早飯,一遍背誦著要默寫的文章,還有些孩子趕在上學前急急忙忙的補作業,那樣的慌忙,讓人看著都覺得好笑。而在孩子們的旁邊則是一些剛買完菜的阿姨媽媽,他們手裡拎著許多裝滿蔬菜的塑料袋:“喲,王阿姨,今天你買的的番茄不錯嘛!”“是的呀,今天的番茄價格而且便宜呢!你要嗎,要的話給你兩個。”類似這樣的對話我每天都能聽到,鄰里間的友好和孩子們間的熱鬧每天都是一副怎麼看都看不厭的景色。
傍晚時,孩子們三三兩兩的歸來,有的把書包一扔,就和自己的夥伴們去跳繩,去捉迷藏去了,那種童真,是我在往後的日子裡最深的印象,還有的則是乖乖的坐下來,拿出作業,撓撓頭,似乎在苦惱於該怎麼對付這些討厭的作業,到最後乾脆把作業本往臉上一蓋,倒在我的樹蔭下睡起覺來,看著他們乾淨的童顏,我的心總是不知不覺的軟了。
而到如今,很少有人來過我的樹蔭下了,人們的友好卻增添了許多疏離,他們再也不會坐在我的樹蔭下聊家常,偶爾的孩子來到也都是手裡抱著手機,再也不會和夥伴在一起絲毫嬉戲打鬧,但如今不介意自己的身邊是否有夥伴陪伴,對於他來說,手機就是最好的夥伴,看著這樣的他們,我感覺到距離感越來越強烈,彷彿每個人的身邊都有著一個無形的玻璃罩,隔去了鄰里間的熱情,隔去了和夥伴在一起的快樂,唯一帶來的就是那一份“寧靜”。
看著一代又一代變化的孩子們,孩子變成了大人,結果卻是在變化的過程中,他們失去了真正的快樂,看著這一切,我也只能默默嘆息了。
碎片化生活帶來了什麼? 篇8
國一作文 ,932字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正在慢慢地被碎片化,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標誌。
它帶來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你不再能準確的預料即將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不再能百分百的按照規劃去做事,因為你的生活碎片化了,不再顯得那樣完整統一,每天,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各種零碎的小事發生在你身上。當然,這只是被動碎片化,你也可以主動碎片化你的生活。把原本一項很大的工程,拆分成幾個部分,分別在不同的時間裡完成,便是運用了碎片化。這只是個籠統的說法,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活靈活現的例子。
當你的雙休日被種種補習班佔領而又有大量學校作業等待你完成時,你或許可以考慮,是否能在去補習班的路途中,完成一些不需要寫字的作業,好比背書,預習這類的,把大量的作業分在不同的時間裡逐個完成,這就是碎片化。
有些上班族既想工作順利又想身體健康,除了這些以外他們又想有足夠的時間休息,那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嘗試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班,把運動穿插在每天的工作之中,這樣在休息日就可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而不用想著還要去健身,這也是碎片化。甚至是在吃飯時看看新聞,洗澡時聽聽音樂,聊天時磕磕瓜子都能說是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使生活變得充實,但並不是所有的碎片化都使人樂於其中。
作為一個學生,也許碎片化會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但它於無形之中增加了你的壓力。對工作者同樣如此,碎片化生活是匆忙的,你時刻都記著自己緊接著要完成什麼事,時刻都在心裡默算著一分一秒過去的時間,你的心時時刻刻都處於緊張之中,還是上面補習班的那個例子,家長認為把週末的空缺時間都用補習班填補上,既不會虛度又顯得充實,以為孩子的雙休日會過得更有意義,但完全沒顧及到孩子在這樣緊張的“流程”下都變成了什麼,他們失去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應有的自我做主權,因碎片化而產生的這種中國式教育,造就了數不勝數的讀書機器。這樣子的碎片化,那種分秒必爭的感覺,讓我們的身心都感到疲累,甚者會變得消極、沮喪、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等。
緊張而充實在我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縱使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的改變,我們還是要合理、適度地運用它。並不是想讓碎片化生活消失,只希望能恰到好處的將生活碎片化,沒準就會有意料之外的驚喜等著你呢。
修煉碎片化生活中的自我 篇9
修煉碎片化生活中的自 ,1007字從前慢的生活已經逐漸離去,生活被快節奏取而代之。“碎片化”正是快節奏生活最大的產物,碎片化生活雖然在發展中存在著弊端,可它也同樣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這一切無時不刻不在影響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只有通過修煉我們自身,提高自己的忍耐力,減少弊端帶來的不利,才能最大限度的體會到“碎片化”帶來的利處。
過去的老人們常說,要做一個勤奮刻苦,愛好學習的孩子。自古以來,秉燭夜讀,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也不在少數。相比於現在,對於物資充沛的我們來說,聽起來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在學習上,碎片化生活總要求我們有更強的自制力。即使不如古人那般刻骨銘心,起碼也得完成作為學生的本職工作,然而有手機在身邊,一心一意的學習總有些困難。微信上的訊息,qq上的空間,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總能讓人刷的忘了時間,等回過頭來看時間,才發現時間轉瞬即逝。
當然,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好處也不少。手機上的學習軟體,遇到難題掃一掃,過程解析一目瞭然。相比較過去的人們,只能找老師或是焦頭爛額要好得多。有些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手機裡也能普及。每天花個十幾二十分鐘,背背單詞,做做題目,長此以往,積累的知識儲備也不在少數。
因此,只有提高我們自身的自制力,修煉自己,放下手機,放下電腦,不被外界所誘惑,能做到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天下事,這不僅僅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也能起到同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碎片化不僅體現在學習上,也改變了我們的休閒方式,過去的人們感到無所事事時,只能找人聊聊天,或是公園散散步。現在的我們,利用碎片化,可以在閒暇之餘讀讀小說,看看漫畫,甚至在家中健身。倘若我們對呆在家裡不滿足,大眾點評,小紅書,時時刻刻向我們提供最佳去處,在娛樂休閒的同時,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碎片化生活給了我們一點一滴的積累,讓我們一點一滴的收穫知識和文化。碎片化生活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們不該改變它,應該學會如何使用它。有人也許會說,碎片化的閱讀不能讀好書,碎片化的生活不夠完整。我覺得不然,書本和電子閱讀並不衝突,同一種閱讀,不同的形式。它為我們提供了選擇。
隨著社會的發展,“碎片化”漸漸支配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加快了資訊的汲取,加快了生活的節奏。我們漸漸適應了這樣的時代,享受碎片化生活帶來的一切,網路發達的現在,我們在網路上的所見所聞會重新整理我們的三觀,可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心。修煉自我,提高自我,才能更好的享受碎片化生活。
生活改變了我 篇10
國三作文 ,908字人生處處有生活,體驗生活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題記
一
我花錢大手大腳,父母沒少嘮叨我,但我總控制不住想花錢。
那天,母親帶我去山上挖黃姜,不知道爬過多少山頭,走過多少小徑,終於看到一根黃姜藤,母親指了指黃姜藤,示意我把它挖出來,我操起鋤頭就上,可怎麼也找不到根的所在地,我心一橫,閉起眼睛亂挖一氣。挖了半天還是沒看到黃姜影。我累得癱倒在地,大口喘氣,在媽媽的再三怒斥下我很不情願的爬起來再挖,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讓那細若蚊足的黃姜見了天日,我的媽呀!這丁點的黃姜挖的我兩眼冒金花。踏著露水而來,踩著月亮回家,興高采烈地把黃姜放到稱上一稱,才一斤。我揉揉眼,仔細看了又看,還是標準的一斤,媽呀,才三塊錢,還不夠我買一桶泡麵呢!賺錢真難啊!
挖黃姜,讓我知道了掙錢不易,你改變了我亂花錢的毛病,父母從此不再嘮叨我。
二
不知何時,家裡牆角邊沒有陽光的角落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它沒有婀娜的身姿,也沒有誘人的香味,只是頭上頂著一朵金黃的小花。為了那個惱人的數學題,我焦躁不安,不知不覺得走到了它的身邊。蹲下身,扒開乾枯龜裂的泥土,原來這朵盛開著燦爛金色花朵的蒲公英就生活在這裡:沒有陽光,沒有水分養料,它為什麼能這麼努力的活著?為什麼這麼惡劣的環境它也能開花?它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才能開出那朵黃色的小花?看著在風中搖曳的蒲公英,我感到蒲公英彷彿在告訴我什麼,我轉身,回屋,平復心情,開始重新計算。
牆角的蒲公英,讓我明白了逆境中的生長能磨練人,你改變了我面對困難時的心態,從此不再急躁。
三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站在盛開的桃樹下,使勁搖打著枝幹,一片片花瓣在我眼前飄落,站在飄落的花海里,閉上眼,聆聽著花瓣落地的聲音,感受著詩人為我們創設的意境:花瓣落地了,他們的一生沒有走到。它們的凋落,是為了化作春泥,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延續自己的有限的生命。
滿地的落花,讓我領悟了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你改變了我處世態度,遇事不再斤斤計較。
生活中艱難地挖黃姜,欣賞牆角頑強的蒲公英,認識片片凋零飄落的桃花,改變了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