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的閱讀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時代的閱讀 篇1

國一作文 ,897字

現代化生活的節奏如同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任何跟不上的人都會被徹底甩下。快節奏,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

在這種大洪流之下,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極其奢侈的習慣。按照傳統閱讀的習慣,在安靜的地方細細品味才是正道。可是,又有幾人有這種條件?即使是學生,每天也很難擠出哪怕一個小時。

地鐵上,公交上,路上,這些空閒時間是彌足珍貴的閱讀時間。但是,零散破碎的時間造成了巨大的問題——很難專心致志的讀書,即使讀了也消化不了多少,而且一次根本讀不了多少。閱讀。進入了碎片化時代。

人很難改變環境,換一個新環境也不現實——所以,只好適應環境了。

明朝內閣大學士,位極人臣的楊溥,曾在詔獄中整整十年。在這種堪稱人間地獄的地方,旦夕且死,無能為力。可他,卻一直在看書,讀經史諸子書不止。當他出獄之時,權傾天下,成為一代名臣。

環境對於閱讀的影響並非不可克服,全在於個人。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楊溥大學士這般的意志力,所以,讀什麼書,也至關重要。

有人建議讀一些短篇小說和詩集,但這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短篇小說與詩集,雖然篇幅小,但內容反而更難懂,囫圇吞棗,根本沒有意義。

事實上,長篇小說,學術著作這一類更適合碎片化閱讀時代。即使是空閒的時候,長篇小說與學術著作也不可能一口氣讀完。所以,即使是碎片化時間,本質上也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將一本精彩的書分拆成一個個小片段,將以一本學術著作分拆成一個個論點論據,從這種極細微之處加以閱讀研究,比粗略掃過不知多出多少收穫。

不僅僅讀書是這樣,學習也是如此。現在身為學生還不覺得,但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想要學習也必須學會利用碎片時間。閱讀的根本目的在於自我提升,也屬於學習的一部分。其實,碎片化的閱讀,就是一種碎片化時代的自我提升。

在有許多要做的事情中,學習並不是最急迫的,所以人們總會忽略,但學習是從出生到死亡的,趁自己年輕,必須多學一些,否則,後悔的一定是自己。學習的最基本最簡單的莫過於閱讀了,師曠也說過人生少年時學習如同一日之晨閱讀。

所以,莫言無時間,碎片化閱讀時代閱讀的辦法已經有了。

碎片化時代的無奈 篇2

碎片化時代的無奈作文 ,937字

這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資訊……

隨著新媒體諸如微博微信的出現,人們獲取資訊越來越容易。通過新媒體,我們不用再仔細審閱長篇大論的文章,而是可以直接得到短小精悍的資訊。只要開啟手機APP,各種新聞紛至沓來,其中不乏我們所需的國內國際熱點時事,然而更多的,是那些花邊娛樂新聞抄的沸沸揚揚。我們的時間就是消耗在巨大的資訊潮中,儘管短平快的資訊僅需十幾秒的閱讀時間,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溺入了無用成堆的資訊碎片,似乎吸收了大量文字,兜了一大圈卻仍是一頭霧水,一無所獲。

一定程度上,短平快的資訊的確為人們減少了擷取、整合的時間,這樣的方式正好迎合了人們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我們用瑣碎的資訊來填補每天生活中的時間碎片。然而,日復一日如此機械化的、不經思考的工作,形成了一個複製貼上的世界。我們習慣於如此“不勞而獲”,它放大了人類經過千年的學習後收斂了的懶散的本性。“不勞而獲”讓我們缺失了本該有的思考,它以省時省力為藉口偷走了人類文明的特權和榮譽。與此同時,吸納文字者也更加依賴於越來越短的資訊。簡明概要的文字能滿足接受者一眼即記的快感。他們會說與其閱讀冗長的小說,為何不利用實用的內容概要及賞析?功利驅使下,我們又被碎片化的閱讀應有的酣暢淋漓。

難道我們就真的甘心任憑碎片化時代的擺佈,做資訊與資料的信使嗎?我們也有自己的無奈。上班族為了擺脫城市縫隙中幾十平米的逼仄的空間,為了逃離公共交通洶湧的人潮,而努力工作著。學生們為了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為了自己十幾年的夢想而努力著。人們為了應付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應付不感興趣的科目而被迫選擇了碎片化的資訊。而在這些情況下的產出,又豈會是高質量完成的呢?不過是資訊的疊加拼湊罷了,不過是指尖上的鍛鍊罷了。時代所需要的飛速發展,把我們原有的平靜的生活狀態都碎片化了。

但我們不能將一切責任都歸咎到時代發展上。科技的改革創新是層出不窮的,這也是人類思考下的產物,資訊科技的革新並不意味著閱讀時代的悲哀。快餐式的讀取也有一定存在價值,我們不必完全擯棄和否認,也無法將新時代的產物完全擯棄和否認。我們所需的,是在紛飛的資訊中保持獨立思考,做到理性判斷,不迷失在資訊的海洋中。

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對還是錯? 篇3

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對 ,840字

題記—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如今所有的東西都如同一副拼圖般散開來了,成了一個個碎片,所以當我們再次想把它拼成原來的樣子啊也許就難了。

現在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所有的選擇都已經變成多項選擇題而不是單項,例如你看書可以在電腦上也可以在手機上;更可以在紙質書本上。當你想買一樣東西的時候,同一樣的東西不同的價格,可能真的會讓你產生“選擇恐懼症”。造成這些原因的根本,或許是時代進步的太快,人們來不及適應罷了。

那碎片化的時代的到來,是對還是錯呢?

我認為是弊大於利的。首先現在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也因此出現了許多空餘但是微少的時間。你會在這段時間幹什麼呢?看書?遊戲?散心?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第二種或者第三種。可是當你去做了以後,你會感覺自己好像變“懶”了,不想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也許更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今天也就還剩一點時間了,不如明天再去做吧,今天就好好放縱一次吧!我只想說那麼也許你真的被碎片化所主導了。

當然碎片化的時代也有優點,他提供了人們許多更新更開放的思路,讓人們的選擇多樣性,可是為什麼我認為是弊大於利的,是因為太多的人們無法準確利用,反而越發糾結,導致最後走錯了方向。

那究竟改如何改變呢?

最重要的應該是你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認識。你對事物的認知是對的,那麼你使用它的方法也大多是正確的。例如當你有一道難解的題的時候,你可以藉助於筆記本與書本的幫助,但卻應該減少手機對於你的幫助,手機會增加你的依賴性。如果你使用了手機很可能會被一條訊息或者一個軟體所吸引,那麼你與你難解的題才真的是漸行漸遠了。

其次你應該懂得時間的寶貴,每個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每個人的使用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可以蓋上被子矇頭大睡一天,也可以出去與朋友們增進彼此感情。因此你會發現每個人的二十四小時又都是不一樣的,長或者短都是靠你自己所決定的。

碎片化的時代的到來已是必然趨勢,既然如此不如抓住時機,多做幾件不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樣才能發揮碎片化的真正意義。好了!又過去了二分鐘……

碎片化時代的我們 篇4

碎片化時代的我們作文 ,651字

我們所生活的21世紀,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人們都不知不覺的與昔日的悠閒慵懶揮手告別,迎來的便是每日神經都高度緊張的工作與學習。是啊,現在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只要稍不留神,時間便會像捧在手中的細沙一般,飛快的從指縫間溜走。生活在不經意間,正在被我們一點點的碎片化……

爆炸式的資訊,無時無刻地在打擾我們的大腦。手機是我們朋友,也是死敵。各種推送,好像是第一時間讓我們知曉世界,但更多的,則是打著知曉世界的幌子干擾著我們寶貴的注意力。我們也變得越來越容易被打擾、中斷。我們或被動、或主動地把自己時間切割成碎片,越來越難靜下心讀一本書,完成一項完整的事。好像身邊總有做不完的工作,想不完的事情。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隨身帶著一個“讀書人”。地鐵上,除去低頭族們,剩下的不再是那些提高了嗓門大聲聊天的人群,更多的則是拿著手提電腦在全神貫注辦公的白領或是津津有味讀書的人們;在路上,偶爾也會看到幾個一邊走路,一邊手裡捧著教科書,正在背書的學生;在學校裡,每節課下課後的課間休息中,也不乏看到許多仍然在教室裡奮筆疾書做作業的同學們。如此努力的工作、學習,還不都是為了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嗎?沒有人會甘心做拖油瓶。

因此,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學習中,認清最重要的事。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是人就有情緒,就有疲倦。這些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在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對待不珍惜它的人是吝嗇的,讓我們一同珍惜時間,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吧!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篇5

碎片化時代的人生深度 ,1172字

移動網際網路近年來佔據了人們生活的很大部分,由其引發的碎片化成了當今的熱議中心,時間、閱讀、社交,似乎一切都被碎片化了。

拿朋友圈來說,其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公眾號文章,從養生知識到藝術賞析,從娛樂八卦到心靈雞湯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利用擠地鐵、等上菜甚至是等電梯的幾分鐘,去閱讀這些,彷彿看完朋友圈便是個飽學之士。微博上更是如此,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名人的生活一隅或一行見解,一刷便知。偶見一句合己意的感想,便如覓知音。而不合己意者便“取消關注”,甚至會留下惡評。碎片化之於很多人的意義便是:不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便可看世界。

誠然,我們在碎片中獲取了很多資訊。形式上看,人們貌似獲得了人生的寬度和廣度。但我以為,也是在碎片化中,人們失去了人生的深度。如今常聽人們抱怨自己一年看不完一本書,並以沒時間為藉口。事實上,他們不過是用應靜心閱讀的時間去刷朋友圈和微博了。人們沒有足夠的專注度去盡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事,任憑碎片化的打斷。木心詩中“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深情前些時間在網路上引起大量的討論和感慨,可這個時代似乎已被徹底碎片化,沒有深情專一的土壤。或許人們都有設想過願意堅持一輩子的事,可碎片化阻止了進一步的深入追尋。

就這樣,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下如同進入了碎紙機一樣。人們認識世界的看法隨著碎片的一次次砸下,快速地、不斷地改變。一個人的“隨風倒”當然無傷大雅,可當一個社會的世界觀都是碎片堆積而成又極不穩定時,那這個社會的基本規範何從建立?更不必說需要自覺的道德規範。這樣的社會是軟弱的,是浮躁的。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公眾高度的認同感,但碎片化對此形成了相對負面的衝擊。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思想解放,也促使人們去滿足對未知的好奇。而當面對這些爆炸的資訊碎片,人們或因好奇心的驅使又限於自身的底蘊的不足,鮮有篩選和批判地將所見的碎片拼出一個世界,即使有些根本對不上。當今急需的鑑別力和批判接受的能力是碎片化無法培養起來的。這些需要人們完整閱讀獲取知識和人文素養,完整實踐獲得經驗儲備,而後形成真正獨立人格。否則,在這個貌似提供給人們很多自由的時代下,人反而是不自由的。因為碎片化正悄無聲息地改造我們而非人類嘗試改造世界。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是被碎片支配,何以談自由和獨立呢?

許淵衝先生用七十幾年從事翻譯工作,把中國詩詞的美傳播給世界,又帶來外國文學的美。故宮的師傅用一輩子修補文物,未曾想過離開這些歷史的饋贈。他們的精神被隔離在碎片化的風暴之外,他們在從一而終裡看見了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無限深度。

所有人都應對碎片資訊有所批判而後選擇性吸納,同時,堅信人生不僅有寬度、廣度,還有最美最燦爛的深度,不懈堅持對人生深度的持續探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下,獲得獨立與自由的人格,建立並維護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

碎片化時代的思考 篇6

碎片化時代的思考作文 ,1166字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當下,碎片化的時代已悄然降臨。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眾多便利,無論是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一臺聯網的電子裝置,我們就能用它在我們碎片化的時間裡上上微信、翻上幾頁公眾號、順便再看幾眼朋友圈……這些不知不覺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獲取資訊的一大途徑,然而,我們實在應該靜下來思考一下,通過這樣碎片化的閱讀瀏覽,我們到底收穫了什麼?

魯迅先生曾說過,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就好比以最受人們歡迎的朋友圈為例,許多人喜歡將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到朋友圈,與家人朋友同事們分享。在這些風景美食滿天飛的朋友圈裡,偶然可見這樣的標題或文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多看多想多做,超越常理,出奇制勝。”乍一看這些文字都很有道理,但是閱讀之後,對自己的內心也並沒有什麼幫助,轉眼也就忘記了。仔細一想,“多看多想多做”這六個字,誰都會講,聽上去覺得不難,可真的要付出行動時,又有多少人能完完全全做到呢?

這些看似正能量的文字背後,有著許多被我們忽略的,最本質的東西。在許多時候,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誤導性,它會讓你覺得努力和承受痛苦的重要性,而卻忽視了其它成功的條件和方法。這種文字隱藏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只講大家喜歡的東西,這也是碎片化資訊流行的原因。

在碎片化閱讀流行的當下,我認為我們更應該去學習齊白石的學習方法。在那個資訊貧乏的時代,他20歲在一個主顧家裡幹活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套《芥子園畫譜》。指導書在當時非常有名,對他來說就如同珍寶一般,可這套書是別人的。他下定決心,一定努力工作向主顧藉來讀。在他百般懇請後,主顧終於同意將它借出。之後,他便利用每晚空閒的時間,用薄竹紙附上書頁,描紅一般,把原畫一筆一畫地描在竹紙上。就這樣勾畫了足足有半年,畫成十六冊,才悉數描完,然後才把原書歸還。

接下來的五年裡,齊白石靠著全套勾描出來的《芥子園畫譜》,做木雕,反覆斟酌,勤學苦練,終於成了一代國畫大家。而在今天,又有幾個人可以像齊白石先生那樣去讀一本好書呢?一部智慧手機在手,我們的時間就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駁的資訊,

讓我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選擇,我們的耐心越來越少,總是被那些“標題黨”所吸引,開啟正文後又匆匆關掉,再滑到下一個……

我覺得,在這個碎片化時代下,我們的思維智慧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而唯獨缺失了一樣東西—深度。每當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沉浸到角色中去,不被外界所打斷。而是平凡的時間,利用起來也固然不是什麼壞事,可以先計劃性的定一下幾個小小的目標,能在幾分鐘內完成,而又不影響到其他工作,比如背上十來個四六級單詞,鑽研鑽研自己看過的一小段文章,又或者是聽上一小段輕音樂,放鬆放鬆呢。

所以我認為碎片化的時代並不是完全沒有利處,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安排時間並利用好它了。

碎片化時代的“美麗”與“憂愁” 篇7

碎片化時代的“美麗” ,1048字

隨著網際網路和生活的聯絡愈發緊密,碎片化時代也悄悄與現代社會劃上了等號。對碎片化的研究在21世紀後,以黃升民為代表的學者把碎片化引入傳播學的研究中,廣泛應用於傳媒研究,其概念界定為:社會階層的多元裂化,並導致消費者細分、媒介小眾化。所謂“碎片化”,原意為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就是那些多件事情中間所存在的無法用來做正事,而可以以其他的方式進行利用的時間。現在也引申出了碎片化閱讀,碎片化思維等等。

其中,我最有感觸的就是碎片化閱讀,現在網路媒體的發展如浪潮般代替了原來的紙質閱讀,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除了必要的工作、學業以外,坐在書桌旁靜靜閱讀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更多的是花上三五分鐘時間在地鐵上,公車上盯著手機螢幕,讀上一篇缺乏思想,沒有過程只有結論卻被廣為傳播的文章,讀完之後還似乎感想頗深,為這類文章再次貢獻上一份轉量。

長此以往地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很容易讓我們變得只能接受碎片化的資訊,原來洋洋灑灑幾萬字的一篇文章被濃縮成幾百字之後,其原意還剩下些什麼呢?140字的微博也能給你帶來很多資訊,但這些大量的資訊你真的全部需要嗎?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很少接觸除課本之外的紙質文字,都是以網路媒介作為資訊來源,有一次突然起了閱讀報紙的興趣,當我面對一個版面的文字時,我下意識的一目十行的讀完了,卻發現不像在網上閱讀,這樣閱讀很難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資訊,重新開始,逐字逐句慢慢看完,發現這樣一份報紙裡,蘊涵了太多在網上零碎的文字裡無法獲取的資訊。並且實體的文字很少會傳播出錯誤的訊息,比碎片化的文字更加可靠,可信。

但這也不代表碎片化的處理文字沒有好的一面。讓一個生活在快節奏社會裡的普通人每天擠出時間做嚴謹正式的閱讀確實很難,因此在長篇幅文字的基礎上適當刪減一部分描述性的語句、過程性的句子,以短句、斷句,增強現場感和提煉關鍵詞這樣的方法,能讓讀者憑藉關鍵詞就能掌握文章的大體含義,這對於獲取日常新聞資訊是很好的方法。但當你真的想要讀一篇文章時,還是靜下來,捧起一份報紙,一本書吧。試想一下,如果當年餘秋雨先生在辭去工作踏上考察之路時每天也是用碎片化的方式像現在寫微博一樣的紀錄生活,那哪裡會有現在的《文化苦旅》呢?

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的“憂愁”和“美麗”是共存的。在這裡要借用一句我在碎片化時間中看到的一句話作為結語:“碎片化的原因不只是資訊傳播媒介的變化,更重要的在於你對待資訊的態度和方法。採取了正確的方法並加以實踐,你就不會被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所裹挾。”

碎片化時代的危機 篇8

碎片化時代的危機作文 ,1064字

自上世紀末開始,全球步入了資訊化時代,這是人類歷史上新的突破,新的創新。網際網路的發明使資訊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廣泛,使整個世界更為緊密地聯絡到了一起。與此同時,碎片化的閱讀、購物、社交步入了我們的生活,是上學路上用手機瀏覽著微博的最新熱點,還是在公交車上百般無聊地逛著淘寶。我們的時間被切割著分配到這些碎片化的生活中去。零零散散的碎片化舉動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標誌著碎片化時代的到來。

碎片化生活由許許多多的碎片化資訊構成。碎片化資訊有這幾個特點:多、簡單、雜亂。零零散散一籮筐資訊,一股腦塞給你,恐怕看完後,能記住的也是少之又少。巨大的資訊量麻痺了我們的神經,使得我們不再能很好的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思考。我們只是一昧的接收,看過了今天的忘記了昨天的,沒有積累、沒有沉澱。浮光掠影留下的只能是空虛。而且,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碎片化生活後,我們就會在很多事情上養成這種不深思的習慣。當我們需要閱讀一篇長文時,我們只能看見文中最簡單、最浮誇的部分,我們不再有耐心去研讀。這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那些簡單、便利,而拒絕去看、去想那些複雜的部分。正如曾經在朋友圈看到的短篇:你拿起手機想要看個時間,然後你打開了微信,回覆了最新的訊息,刷了刷微博,逛了圈貼吧,看了兩個視訊,關掉手機,突然想起,現在幾點了?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正是碎片化時代在我們身上留下的烙印。

另外,碎片化生活也帶來了社交的改變,那就是低頭族變得越來越多。人們越發依賴於網路上的社交軟體,這些軟體看似拉近了朋友之間的距離,人們可以利用他們隨時隨地地聊天、發紅包,這看似增進了朋友間的感情,增加了朋友群的氣氛。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與人交流。長此以往,使得人們面對面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逐漸弱化,社會人情味兒越來越淡,人與人之間愈發疏遠。

當然,碎片化生活也有它的好處。通過各種資訊交流途徑,我們可以輕鬆地隨時隨地獲得我們想要的資訊、商品。碎片化生活節省了時間、精力,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然而,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碎片化時代,它都已經到來。現如今我們要做的,是取碎片化時代的精華,摒棄其糟粕。我們可以從碎片中發現其完整性,將它從一個碎片變成一個完整的過程或思想。我們還可以加強碎片化資訊的整合,化零為整,使它們從許多零散的毫無意義的資訊變成有用的東西。我們自身也要做到,不被碎片化時代所控制,不被太多碎片轉移注意力,提升資訊判斷能力,單位時間處理能力,有目的地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不做零零散散、沒有主見的人。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中,成為一個非碎片化的人。

碎片化時代的點與面 篇9

碎片化時代的點與面作 ,748字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代名詞之一,就是碎片化。

何為碎片化?詞條中給予它的定義是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放在當今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碎片化生活是主流,每個人的生活都被網路分成一塊一塊的點與面。

以我一天的早晨為例,從早上6點起床,先是開啟手機,接收天氣預報、今日熱點這樣的短訊息,緊接著回覆一下好友的問候。

這短短的五分鐘,我就接受了碎片化的天氣資訊、社交資訊。

不同以往,資訊不再以大段的,隴長的形式出現,而是以簡潔短小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有著必然關係。

曾經,相隔兩地的戀人,以書信交流,一寫便是厚厚的一打紙,資訊傳遞的不便,使他們把濃濃的思念,凝成了一個整體一封信,再傳遞給對方。

而今,有了網路,即使是在大洋兩岸,也可以隨時隨刻表達愛意,於是,整體的思念變成了碎片,一塊一塊地傳遞。

這是過去和現在最鮮明的差別之一,同時,也宣告了,碎片化是社會、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什麼?方便啊!

時代在給予我們碎片化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怎樣在碎片化中保留那些恆久不變的面呢?

誠然,我們都知道碎片化為點,那麼面是什麼?

那些有價值,需以整體的形式去做的事,去見的人,去讀的書,去學的物。

面是石頭,點是沙子,石頭為主體,沙子穿插於石頭之中。

我們應該善於使用碎片化時間去做簡短的事,把相對整體的時間留給需要用整體時間去做的各種事情。

碎片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特有產物,是資訊化給予我們的挑戰,在這個新世界裡,時間無始無終,只有一個個碎片化的當下,當我們把網際網路作為工具,合理規劃使用,將碎片連點成面,點為血肉,面為骨骼,生活才能真正鮮活起來,我們的生命也可以再次擁有蓬勃的活力和完整持久的思考力!

做碎片化時代的主人 篇10

做碎片化時代的主人作 ,1157字

時代一點點向前小跑著,日益化的生活水平提高,紛雜無序的資訊正向我們奔湧而來。

正可謂當局者迷,處於這種時代的我們已經習慣於看書的時候總會收到幾條微信;一點點的空餘時間根本不知道如何利用或不夠利用;無法沉下心來好好的完成一件事情。這是碎片化時代所帶給我們的困擾。

例如暑假剛開始時我和爸爸一起制定了暑期計劃,我很想照著計劃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而事實上暑假剛開始的前幾天我也照著做了,但後面我發現只要我告訴自己看十分鐘微信時,我總會和同學朋友聊一會兒,接著開始完成計劃,但是一會兒一個“丁”,“丁”我拿起手機一看,發現是別人回給我,不回一句不太禮貌吧,就發了“有點事情等會兒再找你哦。”那人總還要回幾句“嗯嗯,好的。”亦或是“再見。”更有人還要問幾句“你要幹什麼呀”、“等會兒什麼時候你還會上微信呀?”處理好這一切,默默發覺:呀!已經過去半個小時。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開啟訊息免打擾,“叮鈴鈴”電話響起,此刻我的內心是絕望的,無奈接了電話:“喂?”“喂,您好!請問您有興趣租或出租店……”沒等他說完,掛掉。哪有興趣呀,真是,從哪兒弄來我的電話呀。然後就發現,本來這個時間點要完成的事情泡湯啦。有句話還真沒錯:計劃趕不上變化。只能擠出時間吧沒有做的事情做完咯。

碎片化資訊與社交真是會降低工作與學習效率,但是想想,也並不是沒有好處。我們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識,因為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學習新知識,也可以在手指動動的情況下了解到國家甚至是世界剛發生的新鮮事。碎片化資訊為我們開拓了知識面,而且簡單。但是更多的人在每天接受資訊的情況下漸漸迷失了自我,對智慧化的能瞭解到資訊的裝置起了依賴性,於是隨處可見,地鐵上一排的低頭族;家人朋友之間互動交流越來越少;電子書漸漸取代了紙質書的地位。人們利用這些資訊去彌補孤獨的百無聊賴的內心,因為只有智慧產品能默默接受傾訴而不發出質疑的聲音,無疑滿足了一顆虛榮心。但是,我們不能只聽從順從的聲音,交流讓我們豐富自己,讓我們成為獨特的自己,才能更好地發揮才能。你可能認為手機上和朋友聊聊天,更是促進了關係,但是沒有意識到的事是你花費了太多的時間,而這也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

所以,我們需要去成為碎片化時代的主人,我們要處理好整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時間的關係。在整片化的時間就不要被碎片化的東西所打擾,例如在工作學習的時候,不讓智慧裝置的資訊社交影響到我們。當然我們也需要留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鍛鍊一下身體,或者認真地閱讀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也可以做做家務,動動手工,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碎片化時代的主人。

我們應當把這些碎片化的內容成為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工具,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自我來面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於是我朝著低著頭的爸爸說了一句:“爸爸,放下你的手機,拿起你面前的書,我們要做碎片化時代的主人!”

“碎片化”時代做專注閱讀的自己 篇11

“碎片化”時代做專注 ,929字

古人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恬淡意趣,今人卻是“終日思緒何來,螢幕旁海闊天空”的方寸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閱讀可以隨意切換,時間可以肆意穿越,購物可以愜意選擇,社交可以任意點選。不知不覺中,時間被擠兌了、資訊被竊取了、謠言被傳播了、朋友被欺騙了……我們開始迷茫了。這,就是源於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等新技術新模式無序發展而導致的生活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碎片化使人們不必花整段時間去比較、糾結和挑選。京東、1號店、淘寶、小紅書等電商平臺“萬商雲集”,通過複雜的大資料分析幫助我們做出了最佳的購物選擇。百度、知乎等檢索平臺“知識爆棚”,小到檢視天氣情況、居家烹飪食物,或是某個冷知識都變得輕而易舉,無形中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效率。然而,碎片化也給傳統的商品和服務營銷模式、大眾的知識和資訊傳播方式、社會的價值和合作凝聚形式等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造成了消費的個性化、媒介的自主化和社會的族群化。

碎片化閱讀正吞噬著我們的閱讀靈感和思維。通過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瞭解時事動態,觀點論斷,正是迎合了運營商攫取我們的關注而獲得流量收益的初衷。自從智慧手機的崛起,碎片化閱讀就始終伴隨在我們的左右,並且使閱讀的效果大打折扣。這類無營養的資訊養成了我們不願動腦的習慣,偶爾再拿起一本需要細細研讀的書籍,卻發現大腦負責進行復雜閱讀理解的功能似乎喪失了;屈服於強烈刺激,注意力難以集中;非系統性的知識損害了我們的邏輯體系,造成我們價值觀的混亂;我們心中填滿了各種刺激源,產生了獲得知識的錯覺,自我麻痺……

碎片化生活需要我們保有理性的認識,需要我們克服自身容易被環境所改變的特性,不被外界的言論誘導,不幻想捷徑,專注於自身。對碎片化閱讀而言,取消關注一些無意義的公眾號,只保留少數有深度專業性的來拓展知識;進行時間管理,劃出完整時間系統性學習;同時,應該重新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克服初拿起一本書時的浮躁,製造無干擾的環境,杜絕一切閱讀以外的事。堅持一段時間的啃讀,讓自己讀完每本書都有新的思考和認識,或是整理出一張思維導圖,或是積累一些筆記,主動參與有價值的閱讀。

“讀書消得潑茶香”,這是我們應該留有的情懷,應對碎片化生活,只做專注閱讀的自己。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讀 篇12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 ,957字

我最近聽聞英國某公司為了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同時節省閱讀時間,將數十本世界名著縮減為三十頁的小冊子,一本本的發放給每位員工。此事一度受到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現代生活的時間碎片化與其時代的閱讀方式的深刻思考。

但許多人會聳聳肩,一攤手:“這就是時代進步的發展趨勢啊!”這樣的聲音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下必然不佔少數,可為什麼人們會習慣於當下的閱讀方式呢?

也許是因為當代都市的生活節奏跟我們打的拍子相比快了太多。生活節奏的加快意味著我們每天會頂著更大的壓力,會更辛苦。於是沒有真正地靜下心來沏茶賞書。在我每天早晨乘坐的地鐵車廂內,多少人拎著公文包,無精打采的停靠在護欄上;多少人揹著雙肩包,打著哈欠,穿著“筆墨浸染”的校服,滿臉倦容地癱坐在座位;多少人戴著耳機來掩飾自己眼眶內的紅血絲和一夜未眠的憔悴……有沒有人捧著一本書在擁擠的地鐵中細細研讀?對不起,我真沒發現過。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人們漸漸遠離了看紙質好書—這一耗費精力、時間卻收益良多的行為。

也極有可能是如今網路小說在手機的崛起帶來的打擊。鑑於每人都鮮有空餘的時間與心情來認真地閱讀一本有營養的好書,那麼網路便為你準備了快餐—線上連載小說。它相比傳統的讀書方式,更易上癮,更有誘惑力。最致命的一點是它附著在我們無時無刻攜帶的電子產品上,將碎片化時間的娛樂滿足與人們為手機的痴迷完美結合。因此,許多人為此如痴如醉,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可陷得越深,往往離挖掘到一本真正好書的機會愈來愈遠。

但究其根本原因,會發現如今的人們其實容易浮躁,無法靜下心來真心的欣賞文學的魅力。騰訊CEO馬化滕有言:“當代碎片化時間下的閱讀就像對著迎面而來的大水流,雖然拍得你滿臉都是,卻很難真正的喝到幾口水。”他本人非常反對此種閱讀習慣,且始終保持著“沉下心來看好書”的態度,看自己專業內的書亦態度如一。“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沖垮。”馬化滕如是評價自己的讀書態度,著實令人敬佩。我認為作為普通人的自己,以及身邊的許多人都喪失了在在碎片化時代“沉下心來看好書,心平氣和多看書”的魄力和堅持。

碎片化時代衝擊下的閱讀該何去何從?請我們從現在起放下手機,拿起書架上那些被你嫌棄良久的書籍,重新投入它們溫暖的懷抱,心無旁騖地閱讀真正的文字吧。

當閱讀遇上“碎片化”時代 篇13

當閱讀遇上“碎片化” ,962字

隨著科技的發達,網際網路的普及,人類已正式進入“大資料”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海量資訊鋪天蓋地襲來,人們天天焦灼於對資訊的篩選,對大篇文章的斷章取義現象層出不窮。閱讀,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正面臨著被碎片化的命運。

資訊爆炸帶來的好處自然是有的,而碎片化的閱讀也並非一無是處。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網路的普及讓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多元化,便利化。列如,若是某中學生想了解世界第一次大戰過程與結果,在以前,他需要前往圖書館查詢資料以瞭解,而這項活動要耗費的時間是漫長且不可控的,他需要在相關時間段的史實中尋找有用資料,其中便閱讀了很多無關資訊。對時間的不可控與搜尋的低效率,往往會花費一個人更多的精力。而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藉助網路他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有用的資料。尤其是當所需要的資料並不多時,這樣簡潔明瞭的方式優點更為突顯。閱讀在此情況下顯然是被碎片化的,但它的優點卻讓更多的人願意這樣做。

其次,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碎片化的閱讀保證了資訊的時效性。由於網路的發達,某地發生的事可以在不久後就被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知道,而其中人們要的資訊也很明顯了。相比隔天再出的報紙,這樣的方式更利於人們快速瞭解社會各地的情況。

碎片化閱讀似乎有足夠多的優點,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正如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碎片化閱讀也有其特殊的缺點。

以上文舉的第一個列子為例,查閱大量資料確實費時費力,但正如古人說的那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花的時間不會被浪費,多花的力氣不會毫無用處,在這過程中,通過完整的閱讀,他增長的學識與他花的時間與力氣不說成正比,至少是有相關性的。這就比單單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一站的簡要過程與結果”,以跳出的內容為答案要更有收穫一些。這些收穫不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是潛移默化的,或許它們並不會派上用處,但對個人的作用卻更為重要。

同以這個例子而言,由於網路是虛擬世界的載體,上面呈現的內容並非完全正確,而查閱史料,你會有自己的見解,並非完全借鑑他人的想法,這對培養一個人的主見也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紙質書籍帶來的,是一種與作者漸漸產生共鳴的過程。當你翻開下一頁,你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樣一個書看世界,並非是碎片化的閱讀能夠取代的。

綜上,當閱讀遇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更應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在這個時代中迷茫地團團轉,一味跟風。

碎片化時代,遇上碎片化閱讀 篇14

碎片化時代,遇上碎片 ,1008字

自從網路世界發展起來後,越來越多的新的便利也油然而生,然而,新的便利也意味著會有新的問題與麻煩接連地產生。網路的出現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將會變得更加地碎片化: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交流……而我要講的,則是與我們學生密切聯絡著的碎片化閱讀。

閱讀,這兩個字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應該是最親切的詞了,但是閱讀也像朗讀者裡所說的,“朗讀屬於每一個人”。是啊,無論在哪兒,無論是大人們在手機上看的“心靈雞湯”,還是學生們在學校圖書館裡捧著書籍沉浸於墨香的身影,甚至是路人經過地鐵站裡隨手拿起放在通道上的雜誌,只要你願意,你可以隨時隨地地閱讀,這不都是我們生活中的閱讀嗎?

碎片化的閱讀,對於我個人來說,是不太喜歡的。雖然碎片化的閱讀很便利,無論在大街小巷,還是隻身獨處,只要你有網路,隨時隨地就能在手機上翻閱,但是,這種廣而不精的閱讀方式卻不是我想要的。

在我看來,碎片化的閱讀只不過是用來打發時間的一種盲目的閱讀形式,而且一看完馬上就忘記了。而整體化的閱讀更加具有目的性,能更加引人入勝,目光所及的每一個文字,每一段內容,不斷讓你感受到中國方塊字的奧妙與美好,同時讓你感受到中華文學的博大精深和輝煌成就。而碎片化的閱讀卻是快速且不走心的瀏覽,成為現代人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感受不到這細微的“點睛之處”。雖然不起眼,但是如果沒有這一“點”,就不會讓我們在書本上吸取真正需要的營養。

不妨讓我們想一想,在週末的下午時光,坐在陽臺上沐浴著陽光的塵埃,浸沒在書香世界的芬芳中,手上拿著一杯散發著清香的中國茶,這是多麼美妙啊!比起天天低著頭看手機,這樣的閱讀方式更加具有生活的樂趣了,而且更加讓我們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找到了生活的片刻寧靜。

在我看來,整體化的閱讀更加富有內涵。讀著書時,我曾不止一次地留下了眼淚,而在讀碎片化的文章時,雖然寫得環環相扣,富有情感,但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停止了。每到這時,就會感嘆:咦,怎麼就沒了呢?就這麼草草收場了嗎?給人留下了一種好像說不出的遺憾,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時代的進步也會帶來種種缺陷,因為世界上沒有東西是完美無缺的,就像下雨為農民澆灌了莊稼,卻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退潮了,為人們欣賞美景帶來了方便,卻讓漁民難以停靠在港灣……

我只想說,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狹小空隙裡,不妨在閒暇時放下你手中的手機,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去好好讀一本書吧!

迷茫的碎片化時代 篇15

迷茫的碎片化時代作文 ,1268字

如果說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大集體,那麼這個大集體則就是許多的小眾組成的,而小眾又是更小的個體組成,而這些個體組成的小眾為了更好聚在一起都會刻意習慣不屬於自己的社會團體,他們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

就拿現在的發達科技來說,科技發達了,而文化落後了。舊時代的人們沒有智慧手機,更別說先進的電腦電視。而現在,走在路上人手一個蘋果三星,閱讀與社交變得碎片化,而這碎片化的方式甚至讓人產生了錯覺,以為隨時隨地的閱讀就可以帶來高效率。然而並不是,碎片化的閱讀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唐詩宋詞一句話便有百種解讀方式,如不細細品味則不知其意。但現在哪有那麼多時間用來細讀,所以淺層次淺思維的內容出現了。低俗而又沒有閱讀價值,但他唯一的好處便是在如碎片的時間段內能快速的理解,從而找到樂點。地鐵上公交上幾乎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刷著動態朋友圈,人們再也難以去平心靜氣地閱讀一篇長文,看上幾段就開始心浮氣躁。同樣的字數轉化成不一樣的內容,全換成簡短的空間說說、微博、朋友圈動態,我們卻又能愉悅地翻閱。我們明知如此地草草觀看,一旦關上手機,就什麼都不記得了,而且它們本身也無甚價值,但就是難以控制自己。紙質的書籍已經慢慢淡化在人們的生活裡,電子書代替了這些厚又重的紙張,人們的文化層次素質,已經在看不見的時候下降。

碎片化的生活已經徹底改變了這個時代,它在不經意間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把時間切割成了一分一秒,而這一分一秒我們能幹什麼?無非就是刷微博看朋友圈,用這些來消遣無聊的時光。而街頭那的社群自然風貌;外灘掛滿了霓虹燈的夜景;七寶老街的亭臺樓榭,都已經慢慢淡化在人們的視線裡。現在的旅遊走的也只不過是個走馬觀花的形式,真正感受大自然的與世隔絕?那是不存在的,風景不再是記在腦海裡,而是手機的相簿。多年以後,並不記得這個地方我來過,只是看到相簿裡的照片,想起來有這個地方。

碎片化的時代又會對未來有何改變,誰都不知道,說不定以後有更加先進的技術,物質時代又將過去,但碎片化已經在不經意間影響了這個世界,人類的進步歷便是在一個個的科技的創新中悄無聲息的改變,人們也並沒有覺察到這到底有什麼不好,或者換句話說,沒有人知道碎片化生活是好是壞,大概只是看每個人如何在這碎片化的時代中生存,生存的好壞罷了。

現代社會就像一個一直在運轉的機器,人們就是這個巨大機器的零件,來運轉著這個機器。人性開始變的淡泊,人與人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相比精神上他們更加追求的是物質上的,人為了利益和物質條件來生活,而不是為了內心上的自由來生活,所以有更加多的離異家庭,空巢老人,候鳥兒童。這並不是人本性上的缺陷而是這個社會逼著他們按照這個模式來運轉,只要有一點差錯變很有可能誤入萬丈深淵,生活不允許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於是人們就忘了自己的內心深處所需求的,認為那是幼稚且愚蠢的,所以這也是現在社會的現狀。

雖然心裡對這個碎片化感到不滿,希望能像動物一樣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我們都已經適應了,適應了這個社會,甚至感到很舒適,所以事實上,誰也說不清它的好與壞,就現在,人們又開始悄悄地在改變這個時代。

碎片化時代真的是人類“末日”嗎? 篇16

碎片化時代真的是人類 ,1166字

“碎片化”一詞在最近的幾年裡可謂是名聲大噪,凡事只要和“碎片化”扯上了關係,就會有一群人們眼中的“專家”開始評頭論足,甚至疾呼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水平會大退步,這不由得使一些分不清狀況的人望而生怯。那麼,碎片化究竟是什麼,遇上碎片化生活是否真的意味著人類的“末日”?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碎片化的定義。“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注意,從上述官方解釋中,我們應當留意“諸多”、“零塊”兩方面。通俗地講,碎片化意味著數量劇增(類似於大資訊時代)與內容趨向於分散。

這麼解釋可能還不夠詳細,不妨舉一個例子。如果把碎片化之前的社會比作一塊曲奇餅乾,那麼碎片化發展的過程就類似將其分成很多小塊—這麼說可能不嚴謹,因為所有餅乾碎塊加在一起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原來的一整塊餅乾。你可能還不清楚這有什麼可以做文章的地方—硬要找自然是有的。一些“批評家”立即跳出來,說當代人所擁有的那些數量龐大的餅乾塊已稱不上是餅乾了。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些批評學家真這樣說怎麼會有人信呢,真可笑!然而當你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以下字樣“碎片化閱讀不等於閱讀”、“碎片化學習利大於弊”時,難免不被牽動神經,一探究竟。

說到底,生活的碎片化,恰是反映了現代科學技術正逐步趨向成熟。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傳輸技術的大量應用,大大強化了受眾作為傳播個體處理資訊的能力,碎片化現象不但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也引發著人們個性化的資訊探索。正如美國西北大學媒體管理中心負責人約翰拉文所說,“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體平臺最重要的趨勢。碎片化之所以能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正是因為人們追求自我、追求個性的需求愈發強烈。換而言之,碎片化生活的到來是“科技”與“需求”二者可謂天時地利的必然結果。因此那些堅稱碎片化時代是人類“末日”的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

既然這樣碎片化是否沒有一點危害?難道批評家都在無病呻吟嗎?歷史告訴我們分析事物一定要客觀,否則就會有偏頗。而在碎片化利弊一事中,矛頭又回到了“工具的利弊”上。有人用菜刀搶劫,是菜刀的錯還是人的錯?有人持槍搶劫,是槍的錯還是人的錯?如果你在兩個問題中得到了相反的答案,那麼你確實應該反思一下。之所以人們認為菜刀沒有錯,是因為正常生活烹飪離不開它,而槍卻給人一種罪惡、危險的感覺。當然,兩個例子中錯的都是人,而對持槍的抨擊則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自身控制力的懷疑及對先進技術的排斥。回到碎片化問題上來,人們正是因為害怕無法抵抗巨大資料的誘惑、對自制力的擔憂才會一味迴避甚至反對大資料碎片化時代。

因此,牢記一句話:做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工具的僕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當今的碎片化生活。

兩百年前的碎片化時代 篇17

兩百年前的碎片化時代 ,812字

寂靜無聲的圖書館裡,我翻閱著兩百年前的報紙,繼續進行課題研究。忽然,有一則頭版頭條引起了我的注意—“網際網路時代VS碎片化時代”,加粗的黑字觸目驚心,我趕緊開啟泛黃的內頁一探究竟。這篇21世紀的報道寫了什麼?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當下,我們生活在碎片化之中……”我細細讀著,“碎片”二字隨處可見。人們得益於網際網路的便捷,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報道說,人們不再喜愛閱讀,實體書店紛紛關門,只有電子書能在人們出行的地鐵上帶來隻言片語。那時候,QQ和微信盛行,人們這裡掃描個公眾號二維碼,那裡加個一面之交為好友,短暫的社交交流比比皆是,長久的情誼卻少得可憐。無數的第一手資訊與資料可在一秒內傳達到位,網路將全世界的人聯絡在了一起。讀到這裡,我不禁疑惑:科學的進步是好事,何以導致生活碎片化?

我的視線定格在了一組照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以為上班族像是迷路了一般,佇立在鏡頭前。他迷茫空洞的眼眸注視前方,似乎在尋找什麼。是剛剛駛過的一輛列車,是走散在人海中的同伴,抑或是那個時代被碎片化的東西?地鐵裡,許多人埋首於手機螢幕,在喧囂擁擠的環境中接受碎片化的只是、訊息、交流。他們總是疲於奔命,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被粉碎成數不清的片段,各種角色切換輪番上演。我輕輕嘆了口氣,因為生活一但缺少完整的屬於個人的空間和時間,人們就不可能真正靜下心來閱讀大段大段的文字、與值得珍惜的人好好相處。看來,兩百年前的物聯網剛剛崛起,那是個碎片化的時代。

合上報紙,今天的課題研究暫時告一段落,我的筆記本上留下了數千字的記錄。“不過,人們終於如夢初醒般開始了自我拯救。”末了,我如是寫道。這是必然的了,畢竟如今23世紀的社會拜託了碎片化的吞噬,儘管科技飛速發展,但我們終究沒有丟失自我。我仍是喜歡花上一天時間來到懷舊的圖書館裡,讀兩個世紀以前的舊報紙,用永不過時的紙筆記下一點一滴的思考。

“開始改變吧!”我回想起方才讀到的報道,默唸道。

碎片化時代下的我們 篇18

碎片化時代下的我們作 ,1369字

開啟手機想要看一下時間,卻被實時推送的新聞吸引了注意。瀏覽了一遍之後卻發現只是一個有著“噱頭”標題、內容平常的新聞。退出網頁,看到知乎的推送,正是自己感興趣的,於是點進去一探究竟。刷了一會兒知乎,想起自己一直追的小說今天更新,再開啟看看。哎,這情節真是意料之外啊!然後一邊感慨作者的思路清奇,一邊摁了鎖屏鍵,把手機揣回兜裡。咦?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興盛,智慧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班途中看一看,午間休息看一看,吃飯期間看一看。手機360度全方位地滲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網際網路科技發展的初心是為了方便生活,主要體現在節省時間和金錢方面。可是事實上它真的節約時間和金錢了嗎?原來想看下時間,1秒鐘就能完成,但是現在絕大部分人花費的時間是原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只因為碎片化的資訊和觸手可得的來源,反而使時間被浪費了。

除了時間,金錢也因“碎片化”而被浪費。以前購物還是要去商場,每次購物因為一定的出行成本而變得慎。但是因為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買東西變得異常容易。只要你有一個智慧手機並且下載了一個購物APP,不用出家門就能下好訂單,坐等快遞送上門。可能只是下班等車的途中無聊刷一下手機,打開了購物APP。然後發現了某些新奇有趣的東西就立即下單了。沒有了時間緩衝,這樣的購物形式使衝動購物在整個購物的佔比中提高了許多。也許還沒有到家,就已經開始對於剛才的衝動購物而後悔不已。“當初使用淘寶是為了省錢。”這句話現在已成為了一個笑料。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的。我看了看我們家最近的訂單,數額加起來比我原想的多太多,還有著一些其實並不需要但是為了湊單而買的東西。因衝動和湊單而買的東西而浪費的錢以遠遠超過因網購而節省的錢了。

閱讀,這一急需要專注力的行為也因碎片化而變了味兒。走上地鐵,隨處可見可以看到正在看手機的人,卻極難看到在讀書的人。紙質書不易攜帶,但手機隨時隨地都在身邊,用手機看書越來越普遍。閱讀正從紙質慢慢走向電子化。隨時隨地都能讀。這似乎聽上去很棒。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也嘗試過用碎片的時間用手機看書,但發現時間的零碎使自己難以靜下心來看文章,閱讀失去了它原有的“儀式感”。可能書時讀完了,但也僅是讀完了。書背後的思想是什麼?不清楚。碎片化閱讀帶來的思考和整塊的閱讀時間的效果是無法比擬的。

網際網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副作用。而“碎片化”正是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帶來的副產物。如何對待它、改善它,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對於碎片資訊,我們要集合整理,同時我們還要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由於聯想功能的強大,手機上的資訊是永無止境的。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規定一個時間,到點關手機。雖然這對於自控力提出了很高的一個要求,但有意識地去控制至少比任由其氾濫好得多。對於碎片化購物,要三思而後行。不把逛淘寶作為一種消磨時間的工具就能減少很多的開銷。買東西前做一個購物清單也是一個有效減少衝動購物的方式。對於碎片閱讀,至少對於我而言,我已經放棄用碎片的時間看書了。新聞可以隨時看,但是閱讀這件事我覺得還是需要有整塊的時間。沒有意義的時間利用還不如打個盹休息一下來的有益。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身處這樣一個被大資料包圍的碎片化時代到底該如何生存?恐怕誰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麻煩的碎片化時代 篇19

麻煩的碎片化時代作文 ,730字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被手機,網路切割得七零八落。

現在的科技讓我們的世界變得那麼小,我們想要找人只需要在某個聊天軟體上打幾個字,不管有多遠,你要找的人都會知道;想要聊天,不用再家家戶戶去叫人了,直接開個攝像頭,不用出家門就可以聊天。科技帶來了那麼好的條件,但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慢慢碎片化。

在大都市,普通人往往平時工作連一個繫鞋帶的時間也沒有。科技帶動生活的品質,卻也把時間給擠壓了起來。“上班族”整天捧著一部手機,有時間去幹別的有用的事也不願放下手中的手機,這就讓他們的時間不再那麼充裕了;有些人一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摸手機看QQ或微信。晚上還要看手機看到很晚,一天早晚的時間不說,長時間積累身體出問題了還要花時間看病,如此一來,時間就變得匆忙,有些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時間變緊,一切事只能聽領導安排了,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在家庭裡,有小嬰兒的時光是家庭最完整的時候,隨著小孩慢慢成長,父母給予的關心也被慢慢地衝散,取而代之的而是“餐桌上的寂靜”。父母一直捧著手機,而小孩卻被冷落在一旁。

真搞不懂到底手機是家長的孩子還是小孩是大人的孩子。

生活有三個層次和追求,物質上的追求,如果物質上得到了滿足,那麼人便會追求社會上的地位,如果前兩者都得到了,那麼人便會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比如,一些身家過百億的退市富翁,他們便不會再去把時間浪費在手機上,他們而是會去登山,潛水,環遊世界。他們的時間和任何東西,都是完整的。

還有一類人,他們前兩個層面他們都不取,他們直接擁有第三個。他們雖然沒有金錢和地位,但是他們的生活可以比任何一個普通人過得逍遙和自在,並且有大把大把的完整時間。

所以請注意健康,注意你的時間和感受,別讓資訊科技奪走你許多完整的生活。

我們的碎片化時代 篇20

我們的碎片化時代作文 ,868字

隨著資訊時代的高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在漸漸地被“碎片化”所包圍。“碎片化”的本意是“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但是,這個抽象的概念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這種“碎片化”就好似一種擴散的病毒,以給生活帶來的便捷性作為偽裝,表面上平淡無奇,實則一點一點吞噬著我們最根本的意識,使我們這個逐漸進步的時代分崩離析。

可問題是,這種“病毒”究竟是敵是友?

“碎片化”確確實實推進了資訊時代的到來,它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可若把它拒之門外,我們是否又要回歸到之前的平淡生活中去?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同時也為自己的體重暗暗擔憂;在感嘆資訊時代發達得如此之快時,對它的負面效果也不免有些不知所措。我們被逼迫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至於能否回頭,便是日後的問題了。

而當今“碎片化”也佔領了多個領域。例如,從前的報社記者不會過多地考慮觀眾的看法,以自己的感受來撰寫文章;而現在記者常常抱怨“眾口難調”,即便放棄了自己的觀點,寫出來的文章還是無法同時滿足大多數人,取悅了一部分觀眾,而另一部分又將感到不滿。我認為,記者的工作是記錄下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為他人工作”,這樣不免顯得乏味,而記者本身也不會樂意這樣做。可是,正因為碎片化時代的臨近,這樣的事情往往發生了。報社不得不放棄了“泛眾傳播”,開始向小眾化發展。

看到這一令人遺憾的事實,我們不禁驚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碎片化’?”前文已經說過,時代在發展,而“碎片化”也一同隨著時代漸漸普及;第二,貧富差距漸漸擴大也是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因素。富人向著目標穩步前進,越來越富裕,卻沒有顧及到窮人已經落魄到了怎樣的地步。即使恩格爾係數在持續下降著,可是貧富差距依舊是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一事實擺在眼前,並不是憑藉一個人,甚至國家主席的力量就可以改變的。這也使“碎片化”更加肆無忌憚地佔據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已經將我們的生活分割成了許多不同的文化種族,它也將成為人們心中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不知道為什麼,一想到這個碎片化的,分崩離析的,不可挽救的時代,心中便莫名升起一種無法言明的悲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