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開學第一課2018有感相關作文20篇

看開學第一課2018有感 篇1

觀後感 ,703字

2018年《開學第一課》,我覺得就像是我特別喜歡的科學節目《加油向未來》的改裝版。不但主持人同樣是撒貝南,而且內容也都是科學與未來,我非常喜歡。

《開學第一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未來篇。通過未來篇王源做的“無殼孵化小雞”實驗,我知道了這樣一個道理:科學實驗幾乎沒有是一次就成功的,許多科學實驗都是經歷了上百次上千次的失敗,有的科學家甚至為科學還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開學第一課》我最開心的時候是“小茶缸”出現的時候。“小茶缸”是《加油向未來》節目上無殼孵化出來的一隻小雞。當“小茶缸”出現在節目中的時候,我特別開心。節目中撒貝南也驚喜地說::“這才一個月,‘小茶缸’就變成‘大茶壺’了。”確實,“小茶缸”比之前長大了許多。

《開學第一課》我最喜歡的話是關於少年和未來世界的描述。對於未來世界,年輕人頭腦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國家最珍貴的財富,未來可期。

是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一起“創造向未來”!

迎接未來,心懷夢想。我的夢想是科學家、天文學家、計算機工程師……為了心中的夢想,我一定要努力奮鬥,積極探索,創造向未來,實現我的夢想。

我們新時代的少年,就是陽光下奔跑的少年。奔跑,別等待,向著星辰,向著大海,出發……

看開學第一課2018有感 篇2

觀後感 ,820字

9月1號,電視播出了《開學第一課》節目。我們全家人吃完晚飯,就早早守候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等待節目播出。聽媽媽說,這個節目差不多有十年曆史了,這麼說來,它的年紀居然和我差不多大呢!

節目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老師與TFBOYS組合成員王源一起上演的跨越40年的演講。薛老師說自己曾三次落敗研究生考試,但他從未放棄,最終憑藉自己的樂觀、自強和堅守,完成了眾多重大科研成果,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薛老師教導我們,新一代青年人要永遠不屈服於挫折,建立內心強大的自我。聽了這句話,我有些慚愧。

一年前,我看到電視上的小提琴演奏,非常喜歡,便告訴爸爸媽媽想學。爸爸媽媽全力支援我,用了一個周的時間幫我選了樂器、請了老師。說起來容易,學起來難,每天兩個小時的基本功練習,讓我很快就沒了耐心,加上節奏感不好,學琴之旅艱難異常。一首簡單的曲子,我卻怎麼都練不會,不是手指按錯了位置,就是忘記了樂譜,不是節奏不對,就是弓法不對。老師一再指出我的問題,我的情緒也越來越大,最後把琴一摔就奪門而出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碰小提琴了,我覺得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一定做不到。

可是今天聽了薛老師的話,我回到書房,重新拿起了那把佈滿灰塵的小提琴,審視著它。它不是戰火紛飛時代的槍林彈雨,不是敵人威逼利誘的嚴刑拷打,而我也沒有經歷三年努力付之東流的無奈,只是一點小小的挫折,我卻這麼容易就“繳械投降”了,我真是無地自容。

小提琴不過是我人生中一件小事,今後的人生路上,我還會遇到更多困難,難道我都要輕易放棄嗎?今天這一課正當其時,在開學之前給了我當頭棒喝,我不能屈服於挫折,更不能丟了中國少年的志氣,對不起胸前鮮豔的紅領巾。挫折是生活給我的考驗,戰勝挫折才能讓我成長;一次次的迎戰,才會有我一步步的變強。我讓媽媽把薛老師的演講打印出來,貼在了書桌前。今後,再遇到挫折時,我會再讀一次,便有了戰勝挫折的勇氣和前進的動力。

觀看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9字

吃過晚飯,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觀看中央一臺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

留給我深刻印象的是這位長壽老人—秦華禮老爺爺,他今年104歲,他說:當年是他媽媽送他當紅軍,學習無線電報,當時學習沒有固定的地點,沒有學習用品和學習教材,可以說是三無學校。

第一節課,是學習怎樣削鉛筆,不刮筆芯,為了節省鉛筆。

第二節課,是學習ABCD,他把英語刻在小木板上,同學間互相背在背上,天天讀記。

還有一位自強不息的紅軍,叫賀炳炎大將,他17歲參加紅軍,當紅軍長征到雲南時,當時擔任師長,但仍然衝鋒在前,在戰鬥中他右臂中彈,必須截肢,但當時條件艱苦,沒有麻藥,當時他的戰友就將賀將軍綁在木板上,用農戶家的木鋸花了2小時15分鐘鋸掉了他的右手。

賀龍元帥用毛巾在地上撿起賀將軍的骨頭,深情地說:這就是我們共產黨的骨頭。

一個小時的課程結束了,我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紅軍的精神:“自強不息,百折不撓”。

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百折不撓就是不被挫折輕易打倒,就是面對困難時不妥協,不退縮,不放棄。

看著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我激動萬分,我知道五星紅旗蘊含的精神將鼓舞更多的人。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428字

晚上八點,我和弟弟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解老師拍攝的那幾張照片。

解老師是一名用鏡頭記錄美好時光的攝影師,他給拍過的照片都取了名字。

比如,第一張是一個小女孩身穿一件大紅碎花衣服,坐在教室裡,眼睛聚精會神地望著黑板,應該是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解老師給照片取名叫大眼睛。

第二張照片是一個光頭小男孩他很可愛,因為他那呆萌呆萌的小眼神,望著攝像頭,簡直要把我萌翻了。解老師給照片取名叫小光頭。

第三張照片是一個老師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裡上課,背上還揹著自己的孩子。認真地給學生們講解知識,底下的孩子們也是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的講課。

從解老師的這幾張照片裡,我深深的知道,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我們在這麼優越的條件下生活,每天可以坐在環境良好的教室裡聽著老師給我們上課。我們的老師也是辛勤地教育著我們,無私地奉獻著。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還有什麼理由不嚴格要求自己呢?同時我也要謝謝我們的老師們,是你們教會我們如何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336字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其中撒老師說:“一個人要有夢想,要不斷拼搏,夢想才能實現。

這個節目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攝影師拍到一些當時貧困山區的照片,圖片中一些貧窮小孩紙他們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連桌椅都是幾塊木板造成的,甚至連過橋都是幾根竹子休建成的。

他們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如果是你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是不是會嫌髒?是不是不想上這樣的學校?是不是不會來這個地方?他們卻和我們不同,他們一點也不嫌棄,他們衝著自己的夢想在拼搏,在努力。

我們生活在這麼美好的環境下,為什麼還不努力?還不拼搏?我們一起努力,一起付出,將來就會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個人要不斷的拼搏奮鬥,將來幸福的日子在後面!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596字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迎來了開學第一課,早上走進校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和喜慶的中國結,它們為校園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和藹可親的王校長正在給同學們發心願存摺,拿到心願存摺我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小小的心願存摺是用精美的彩色卡紙做成的,封面上有我喜歡的童童年年,他們還是像以往一樣,看起來是那麼開心。紅色的2018被三隻可愛的小狗圍抱著,好像要告訴我,狗年來啦!2018年我有許多願望,我要把這些願望都存進心願存摺裡,在新的一年裡努力完成它。

十點左右我們來到了西校,剛進校門就看見喜慶的大紅燈籠和中國結,體育老師在指揮同學有序地站隊。站好隊後,首先進行的是莊嚴的升國旗儀式。然後主持人宣佈“擁抱新時代,爭做好少年”開學第一課正式開始。

一曲歡快的舞蹈拉開了活動的序幕,氣氛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後面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當音樂老師唱起《歡樂中國年》時,同學們伴隨著節奏,高興地把帽子拋向了空中,大家笑著,跳著,開心極了。

最令我激動的是,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學校為各年級選出來的優秀學生頒發了年級七色花,我很榮幸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當我站在主席臺上,手捧著期待已久的七色花時,心中無比激動,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讓自己更加優秀。

愉快而充實的一天過去了,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新學期,願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都能在新學期裡實現自己的願望。

2018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713字

新學期,新夢想,新收穫,新起點。今天我在家看了《開學第一課》。

是何炅和撒貝南主持的。它就像是偉人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一樣,情節既生動又感人, 還是那麼的有趣。

第一堂課,要告訴我們,努力奮鬥,為夢想而奮鬥。還有些成功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就比如清華大學副校長,還有新東方的CEO俞洪敏。下面就聽聽他小時候的故事吧!

俞洪敏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考上大專,於是他努力了一年分數大大的提高了,第二年他並沒有放棄是跟她媽媽邊勞動邊學習的,他的分數就只差五分就可以考上大專了,於是他告訴他媽讓他這一年再努力一把他媽同意了,最後他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他在種菜,每個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是要付出汗水的只有刻苦才有收穫。

清華大學副校長出生於農村,他小時候的桌子是半個木頭,讀書很艱苦。可是他有個夢想就是長大要當一位科學家,他在考研的時候有一門功課只考了三十三分,可是他並沒有放棄,還堅持努力了,第二年他終於成功了,現在研發了好多成果,為祖國貢獻,有夢想就要堅持下去,夢想才能實現。

成功的背後都有艱苦的經歷,榮譽的背面都有刻苦的付出,就像成熟的麥子都注入著農民伯伯的汗水,一分辛苦一分甜。

成功也是一次次失敗換來的,就像開學第一課王源和一個科學家一同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無蛋殼孵化小雞,是利用保鮮膜和一個塑料杯,將生雞蛋開啟放進杯子上的保鮮膜裡,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王源一共打了五個雞蛋才成功,經歷了失敗的王源沒有放棄,所以他成功了。有時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很難,但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的。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從偉人身上學習了永不放棄、勤奮刻苦的精神。

新學期新氣象,就讓我們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吧!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 篇8

觀後感 ,633字

新的學期開始了,《開學第一課》又開播了,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這一充滿神祕與科技感的第一課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節目在搞怪風趣的撒貝南與調皮可愛的何炅的宣佈下開始了。被譽為“中國名片”的功夫明星成龍,他用他那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告訴我們要創造,要有遠大夢想,要勇於拼搏。紀實攝影家解海龍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記錄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刻苦讀書,追求夢想的故事,講述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照片主人公的故事。艱苦的環境沒有澆滅他們對讀書的渴望,生活的重擔不曾壓抑他們心中愛的種子,他們用愛心鑄就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有夢想,勢必要奮鬥!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為我們帶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令人稱奇的技能背後是刻苦的練習與不懈的奮鬥,奮鬥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

創造源於探索,吳光輝的飛機夢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實現的。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以夢為馬,少年遠行,不畏將來,一起“創造向未來”!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 篇9

觀後感 ,806字

每年9月1日的晚上8點我都會在電視機前翹首以盼。盼的不是電視劇,不是動畫片,而是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

這一次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今年是改革開放的第40年,在這40年中,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創造的東西也是層出不窮。就像中國首架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的民航飛機C919,它是中國民航的驕傲。試飛組穿著耀眼的橙色飛行服,他們說,穿上這身衣服,就意味著有可能有去無回。那一刻,我的眼眶紅了。我立志要像試飛員一樣,可以勇敢地接受或許會回不來的工作,只要對社會有用,對國家有利。

其中最讓我感到驚訝的便是一名女軍人,她在為國家效力的同時,也養成了讓人心服口服的心算能力。聽說她連續獲得過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的心算大賽冠軍。這些獎項無疑讓我暗暗稱奇,但她之後的表現才真正的打開了大家的眼界。一共十五組數字,每組有6個隨機數字,在大螢幕上一閃而過,那位女軍人需要計算這些一閃而過的數字。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呢?還沒想完,螢幕上的數字就消失了,我連一組數字都沒看到,她一抬筆就開始寫了起來,然後自信的揭開畫板。從螢幕閃現數字開始,到她寫完結果,也許還沒10秒鐘的時間呢。經過主持人核對,“天哪!”我如此的驚訝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她計算的竟然分毫不差!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爭取做像這位女軍人一樣的人。

隨後讓我感到敬佩的是一個我們從小看到大的人物,他就是成龍叔叔。成龍叔叔其實並不是一步登天的,他最早被導演認可的角色是死屍!後來當了電影男主角,看的人卻寥寥無幾,被人稱為票房毒藥。可他不知受了多少傷,所有的動作他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有一次甚至做了開顱手術。主持人把他身上受過傷的地方統統貼一個勳章,勳章遍佈全身,可還是遠遠不夠的。成龍叔叔為了我們看得開心,受多少傷也願意。我要學習成龍叔叔這種就算渾身是傷,但還是滿面笑容地堅持的精神。

開學第一課,這個每年都讓我受益匪淺的節目,明年見!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957字

俗話說:“這世上最耀眼的不是珠寶,而是睿智和真理。”看完《開學第一課》,第一個感受是首先要感謝節目組人員製作出這麼睿智的催人奮發向上的節目給家長及孩子們觀看。第二個感受是夢想創造未來。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深深感到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長希望安於安逸的現狀,因為自己吃過苦,所以不想孩子再吃苦。希望孩子將來做掙錢多出力少,很體面的工作,在家捨不得孩子幹活,只要他學習就行,學習好了就可以將來找一份好工作,結果孩子沒學好,有些學習好的也沒有吃苦精神,沒有了奮鬥精神。

問一問孩子的夢想,有些孩子是沒有夢想的,有些高中的學生會根據自己成績而定未來,這是很可憐的。有些家長往往要求孩子考高分,如果只為分數而學習,那孩子會很累的,而且學習之餘時間他會無所適從,不知道除了學習之外,還可以幹什麼。所以孩子們學習首先要知道為什麼而學,為夢想而學習時,會像俞敏洪,馬雲一樣越戰越勇。沒有夢想就沒有鬥志,沒有鬥志就沒有創造,沒有創造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就沒有精彩,一個國家就沒有希望。因為現在是不管奮鬥不奮鬥都能吃飽飯的年代,如果年青人不努力,不奮鬥,那就是“啃老”,啃老一輩的成果,享受他們留給我們的財富。

人呀,需要有目標,有夢想來定向,然後不斷探索,努力,奮鬥,才能一路精彩。像成龍,解海龍,王桐晶,俞敏洪,吳光輝等,這些名人都是用身心的痛來譜寫未來新篇章的。手被針刺一下而大呼小叫的人,可能也會成功,但他的人生可能就沒有濃度,厚度,沒有震撼。解海龍,本來他的攝影已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了,獎項擺滿屋子,但他想到了為什麼,有了對人生的思考,有了更高層的意識境界,正因為他的探索,所以造就了許多像“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這樣為夢想而奮鬥的人,同時也成就了自己。我們平度朝陽中學的呂文強老師也是這種具有高境界的一位人物,不光教好學生,還要照顧好學生,所以他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獲得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耳目一新,它對家長跟孩子們是一個激勵,也為大家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00字 篇11

觀後感 ,561字

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晚上我滿懷期待,早早地守在電視機旁等候中央一套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拉開序幕。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每個節目都很精彩,主要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圍饒“夢想、奮鬥、探索、未來”為我們中小學生獻上了一堂生動且有意義的教育課,我深受鼓舞。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什麼?在第一課中,“功夫之王”成龍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夢想是驅動創造與改變的源動力,有夢想,才有進步的可能!紀實攝影家解海龍也告訴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

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為之努力“奮鬥”。在開學第一課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跟我們分享了他的奮鬥和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奮鬥,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離開奮鬥,夢想只是空想。

薛其坤院士與王源用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告訴我們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勇於“探索”,才能有新的發明、創造,實現夢想……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我深深地體會到,做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追求夢想,百折不撓,積極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共同創造美好、快樂、神奇的未來。

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2018觀後感400字 篇12

觀後感 ,547字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節目內容豐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攝影師解海龍為我們講述的故事,“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還有神祕嘉賓無殼蛋生雞“小茶缸”。

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講述了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喜歡《墨梅》是因為那首歌很好聽,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歡的風格!然後演出畫面非常美麗,那個小女孩“犀”竟然是虛擬的,美妙的聲音也是合成出來的,令我大開眼界!

最後那個無殼蛋生雞“小茶缸”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無殼蛋生雞的實驗啊!哈哈!好有意思!

通過看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我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為之努力,長大了再去實現大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2018觀後感400字 篇13

觀後感 ,474字

昨天晚上8點整,我與孩子跨地區同時觀看《開學第一課》,感受如下:

對於家喻戶曉的“中國名片”成龍,大家目前看到的僅僅是他現在的成功,往往忽略他成功前所付出的艱辛。成龍是從一個“死屍”開啟他的演藝生涯,因為對於這份平凡工作的兢兢業業,因為“死的好”,得到了導演的認可,他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成功不是一步到達的,是需要經過千百次失敗才能實現的,同時讓我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穫。

整個節目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張“大眼睛”的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20年前,從這張照片中我看到了主人公對於知識的渴望。雖然現在大部分孩子們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上不起學的孩子。讓我明白知識改變命運,要珍惜現在,好好學習。

最後“無殼蛋生雞”的實驗,讓我認識到了科學的魅力,以及實驗成功前的不容易。科學是通過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創新才達到的。讓我明白對於科學實驗我們要滿懷創新精神,不斷失敗,永不放棄,最終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 篇14

觀後感 ,638字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同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成龍老師說:他剛開始拍戲的時候,都是被別人取笑,都笑他大鼻子,小眼睛,而且他主演的電影並不賣座,常常被人稱為《票房毒藥》。他一次一次地打,一次一次地拼,一次一次地受傷,如此迴圈,充滿無數次傷痛和艱辛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成功不是那麼簡單,一定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要肯努力拼搏,對得起國家,社會,民族和家人。

解海老師用相機記錄了大鼻涕,小光頭,大眼睛的成長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同時也讓我領悟了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要充滿信心與希望,只要努力學習,就能創造自己的夢想。我最喜歡解海老師的那句話: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這句話會永遠記在我心裡。王桐晶姐姐六歲開始學珠心算,九歲就進入國家隊,每到暑假,別的小朋友都去玩耍的時候,而她是不間斷地在訓練,她做過的卷子可以平鋪一百間教室……

俞敏洪老師他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刻苦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些都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最後的成功!2017年5月5日C919國產大飛機首飛成功!設計師的經歷展現了一個科研工作者責任與擔當。

我們要敢於有夢想,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去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國家的未來在於科技,科技的進步在於創新,創新的基礎是每一個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用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2018觀後感500字 篇15

觀後感 ,770字

昨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第一章,夢想,“大眼睛”、“ 小光頭”、“ 大鼻涕”用知識改變命運,所以我們要努力追求夢想。

第二章,奮鬥,這一章裡面王桐晶表演珠心算。主持人請了一位小朋友上臺,隨機寫出了15組六位數,要求王桐晶計算出大螢幕上數字之和。表演開始,只見一組一組的六位數在大螢幕上跳動,我可以肯定,每組數字只停了不到一秒,等15組數字全部出來以後,大螢幕上寫出三個字:“請作答”。觀眾們驚呆了,說:“這不可能算對!”連手上拿計算器的小朋友都沒有算出來,可她竟然算出來了,他還告訴我們:“我們不能放棄挑戰自己。”第三章,探索。一個出生農村的小孩,長大後居然造出了大飛機,真是太了不起了。

第四章,未來。你有聽說過無殼出生的小雞嗎?今天導演請來了王源,跟我們一起來做。前面的步驟王源都做的很好,可是到打蛋那一步做了很久,因為蛋太容易碎了,但是王源沒有放棄,所以最後還是做好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21天啦!

《開學第一課》雖然結束了,但裡面的道理仍然緊緊地記在我心中。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許許多多的困難。暑假我決定跟爸爸學習彈吉它,第一天我滿懷期待地等爸爸教我,我拿起吉它學著爸爸的樣子擺弄起來,真是太有意思了,上完一次課後,我發現手指頭按弦的地方很痛。第二天爸爸讓我按昨天上課的要求練習,我根本按不了弦,我就有了放棄學吉它的念頭。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學習要堅持不懈!”我還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昨天看了王桐晶的故事,才知道任何的成就都離不開努力的。今後我也要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人生就是一路奮鬥一路精彩。

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2018觀後感500字 篇16

觀後感 ,606字

昨晚,我看了CCTV-1綜合頻道: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主要講了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生活的美好,這使我印象深刻。

在“開學第一課”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功夫明星”——成龍。成龍從小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個英雄。後來,他被父親送進了戲劇學院,每天就是跑龍套,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成龍最早被認可的是“死屍”,因為成龍演的好,後來就越來越多的角色讓他演。他想:實現一個人小小的夢想,固然很好。但如果有機會實現更大的夢想呢?

有了夢想,就有了堅持。在拍戲的過程中,手指打斷他也不休息;腳骨折了他堅持;甚至腦顱手術也沒能讓他放棄。在一次一次的打,一次一次的拼,終於成就了今天的成龍。

我看完這段之後,心想:成龍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明星,是因為他從小就會追求夢想,並且付出努力,在追求一個夢想的道路上,自然要經過許許多多的挫折,不要放棄,要勇於奮鬥和拼搏,才可以到達夢想的彼岸。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但是困難使我放棄了夢想。如今我有一個新夢想--成為科學家,為人類作貢獻。遇到困難時,我會堅持住,永不放棄的!

看了2018《開學第一課》,我覺得人要有頑強的毅力和一顆堅強的心,我們就像一棵生長在熱帶雨林的小樹,只有堅強地向上長,才能吸收到充足的陽光和雨露,茁壯成長!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00字 篇17

觀後感 ,376字

在新的學期裡,老師叫我們看這學期的《開學第一課》節目。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在這個節目裡,講了演員成龍叔叔、攝影家解爺爺,還有飛機設計師吳爺爺……他們各有各的故事,故事中都講了一些他們年少時時的夢想,是怎麼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在這次節目中,有許多的小實驗,但最令我難忘的是王源大哥哥做的21天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在實驗中,在打蛋的時候,因為雞蛋已經孵化了兩天,為此,雞蛋一打,蛋黃總會不完整,王源哥哥已經試了非常多次,但還是不成功。突然,有一次打蛋時,哥哥終於成功了。他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之後,王源哥哥和中國科學院薛院士一起演了講,這個演講真精彩。

看了這個《開學第一課》,讓我感覺自己要為自己的一生而奮鬥,如果要有好的出息,就要好好學習了!

開學第一課2018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676字

9月1日晚上8點,我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一開始播放中出現了一個機器人NK01。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出門都選擇了坐飛機,因為飛機快捷方便。2017年5月5日,我國第一架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然而在背後,幾十萬人蔘加了建設和建造,才使得C919首飛成功。

裡面有著一個有趣的活動,14個人都圍在白洋澱旁,你肯定會很好奇白洋澱是什麼?讓我來告訴你:白洋澱是指大量的過期澱粉參合大量的水形成的白色非牛頓流體,別看它平時堅如水泥,但你只要穩、準、狠地對他一打,他就會把你的手緊緊的纏住。緊接著14個人又分成藍紅兩隊,進行了一次氣球大戰,採用五局三勝的方法,經過漫長的爭鬥,藍隊終於獲勝,不過我覺得非牛頓流體非常神奇。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實驗——無殼孵化小雞實驗,上一次《開學第一課》就有一隻無殼孵化的小雞,叫小茶缸,因為他是在茶缸里長大的。主持人一看見如今的小茶缸,立刻說:“我的天,小茶缸都長成大茶壺啦。”

成龍大哥一開始只是一個演“死屍”的,因為其他人演的時候不懂得憋氣,箭插在上面就不停動。到了後來,成龍大哥才成為導演。有一次,成龍大哥摔下來時,手指直接錯了位,成龍大哥剛把手搬回原位,就接著拍起來;還有一次從樹上摔下來時把腳摔扭了,之後成龍大哥都去了醫院。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非常精彩,我也覺得受益無窮,我希望下次的《開學第一課》更加的精彩、有趣。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篇19

觀後感 ,3630字

【篇一: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張訊嘉

昨晚我和媽媽在CCTV1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經過坐近兩個小時的觀看,我收穫了許多感慨了許多……

“不努力,不拼搏,就不可能站在夢想巔峰。”是成龍大哥的一番話。從小我們看過多少部成龍大哥的電影,不不,都感覺非常精彩。但我們有想過成龍大哥是怎樣一步步的走上人生巔峰的嗎?從一個“死屍”演起,雖然演的是“死屍”,但每一步都把“死屍”演的非常好。導演都稱讚這“死屍”死的真好!雖然那時成龍大哥可能部部電影都是跑龍套和一些不起眼的角色,對經過他的努力和拼搏,自導自演了許多電影,這些電影觀眾們的熱捧,“成龍”這個名字也就在娛樂圈傳開了。從此成龍就成了“一夜爆紅”的一線明星。雖然成龍火了,但他也不驕不傲,努力地做好自己。

當解海龍老師拿出他當時在山區拍的一些黑白照片時,一個個專注的神情出現在銀幕上。其中三個孩子非常認真,專注的在汲取知識的力量,他們叫“大眼睛”,“大鼻涕”和“大光頭”。以前他們在這麼簡陋的教室裡,沒有燈,沒有黑板,四周通風,就連地都是泥土做的,這麼差的環境,他們都那麼認真。何況我們呢,我們還有什麼不努力的理由呢?他告訴我們,迎接未來,要心懷夢想!迎接未來,要勇於擔當!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

清華副校長俞敏洪和王源的演講,讓我明白怎樣奮鬥?如何奮鬥?我明白目標和努力是奮鬥的兩大要素。要不斷制定目標,反覆努力。讓我明白少年強,則國強。在新時代。當海闊天空的追夢者,當腳踏實地的圓夢者!

人生是一路奮鬥,一路精彩的過程,這又何常不是呢?

【篇二: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陳綺敏

今晚,《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給我們展示了開學的“第一堂課”。使我們有了一個深刻、難以忘懷的夜晚。

首先,為我們唱了一首歌---《開學第一課》。唱這首歌,我覺得開學了。

那種開學時特有的氣息:活潑、積極、向上。歌唱完後,主持人撒貝南、何炅為我們演講了“創造向未來”的主題。後來由祖國非常出名的演員-成龍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他的經歷、夢想。他讓我們知道,夢想如果沒有挫折、坎坷、困難、付出,就不可能夢想成真。當成龍講述他在演戲中受過的傷,我們得知成龍幾乎全身上下都受過傷,他讓我明白,要想成功,必有一段刻苦、艱難的經歷。

後來,又講述了一位攝影師---解海龍。他為一群孩子照相照了上萬張,看到了那些農村學生想上學,渴望上學,上學不易的模樣。雖然照相在現在是很平常的事,但在那時解海龍伯伯照的相片,改變了幾個孩子的命運,比如:“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大眼睛”-張明娟。他們最後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

再後來,珠心算小姐姐—王晶桐,以幾秒鐘的時間算出正確答案。這個告訴我們什麼都可能實現,都有奇蹟,人類的力量是強大的。然後,俞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目標與努力是奮鬥的要素。再然後請來了設計大飛機—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他為我們講述了他們設計、製造大飛機的艱苦過程。通過王源在做實驗時的幾次失敗,告訴我們科學實驗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最後,清華副校長和王源為我們致辭。以張傑和一群學生朗誦《中國少年說》為結尾。這一堂課,講述的主人公都告訴我們: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成功。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懷揣自己的夢想,踏上我們的新徵程。

【篇三: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顏燁培

一開頭,便是充滿激勵的歌曲,讓我飽受鼓舞。

它今天的主題也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便是“創造”。我們學習也是為了創造吧,正因為有了我們學習到的知識,我們才能進行創造。成龍也敘述了自己的經歷,目標和見解,這何嘗不能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呢?更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向夢想靠近。

還有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攝影師,那就是解海龍。他,向我們敘述了他的追夢歷程,尤其讓我感動的還是他相機下的那間教室。那個時候,教室都很簡陋,而學生們都在認真學習,好似書中有著許多溫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他,更是我的偶像,因為他用相機,記錄下了一個個動人的瞬間,表達出他們學校的強烈渴望,以此點燃了他們的夢想。

王桐晶,她有著常人不及的心算能力,更是為國爭光,贏得了無數金牌。其實,在這背後,別沒有缺少練習,據說她的卷子足以鋪滿一百間教室,這,更表現了她堅定的毅力。

俞敏洪也用了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環境艱苦,我們亦能實現夢想,創造奇蹟。他也經常為貧苦孩子捐錢,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這種善良也是我們學習的。

總的來說,《開學第一課》是一個極具意義的節目,讓我們懂得怎麼追夢,圓夢。

【篇四: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楊舒琴

9月1號晚上8點,我觀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

它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裡面,成龍給我們講了自己努力實現個人,國家夢想所付出的艱難困苦,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善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還有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他在發明燈泡的過程中失敗了幾千次,仍舊沒有放棄,有決心有毅力,最終成功了,同樣,在實現無殼的情況下,你也有可能打碎了很多雞蛋,就像電視中的王源一樣,開始的時候打碎了幾個雞蛋,但他也沒有放棄,這種不放棄,堅持不懈的精神正是在創造的所需要的。

這個節目,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創新”的魅力,愛迪生在科學上的創新,讓人們在黑夜也能獲得光明;哥白尼在歷史上的創新,讓人們對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瞭解;喬布斯在科技上的創新,改變了人們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倉頡造字,為人類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蔡倫造紙,為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提供了傳承的條件。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因,只有不斷地創新,人類才能進步。有了創新人類才能解除自身的疑惑,沒有疑慮。創新也使社會得到進步,中華上下幾千年,每一次重大的變革,每一次進步都有創新。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只要你想有創新的能力,只要你肯努力,肯堅持。創新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變得強盛,也可以使一個人收穫成功。它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篇五: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8】

史鑫藝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激勵這中國的千萬青年。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爛著耀眼的光芒。

開啟沉重的中國歷史之門,深深地傷痛像刺刀一樣刺向我們心中。這些傷害像寒冷的狂風在即將到來的災難中跌宕起伏,同時也加強了國家和人民成為有識之士的夢想。展望現代。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整個國家的局勢慢慢由壞轉變為好。經濟發展也越變也好。我們住的房子油以前的矮平房變味了高樓大廈;我們的食物也變得越來越美味……新中國正在改變,需要我們去改變。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處飄著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深入了人們的心房,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居樂業!

青春飛揚,承載著夢想的航舫。青春是活力的象徵,是奮鬥的代名詞。青少年懷著祖國強大的夢想,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所以說,青少年作為祖國下一代的主力軍,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有著不可推辭的責任。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為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我相信,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中國夢!

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3700字

【篇一: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鄭逸坤

開學了,又一次見到我們的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了。從小學開始,這項觀後感作業就成了必然的了,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先開始是解海龍老先生的一段介紹,對他,我們最熟悉的即是他的經典作品《大眼睛的希望》。就是這張出現在我們政治書上的照片,縮影了多少山村孩子對讀書的渴望。正是因為解海龍老先生的堅持不懈,正是因為他跨越二十二個省,兩千多個縣的壯舉才使我們瞭解到了在那個我們父輩,祖輩的年代,讀書有多麼的奢侈。而當下的我們,在此番條件下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認真讀書呢?

而後又出現了中國第一輛大飛機的試飛員們,看到他們,就讓我想起了一個人:曹先建。他在飛機出事故後冒著生命危險安全著落了我國的戰鬥機,而自己受了重傷,如此拼命保護國家財產,令人欽佩不以。

令我映象最深的是俞敏洪老師。出生農村,三次高考,第一次英語35分,第二次55分,第三次竟然奇蹟般95分,而兩個小時的英語考試他四十分鐘就交卷了。他從來沒想過他那麼厲害,填志願他不敢填北大,那還是他老師幫他填的。可事實是他成功考進了北大。畢業後又在北大任職教師。當他的事業穩定時,卻選擇辭職創辦新東方教育集團。當他在北大門口貼廣告時,他的學生看到他幫他一起貼廣告。經過一段辛苦的創業後,他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後來憑藉口才成了一位演說家。而我們熟悉的馬雲不就是這樣嗎?誰又曾想那個騎著三輪車收廢品的年輕人,二十年過後竟成了中國首富。專科畢業的他憑藉自己優秀的英語成績來到了美國,回國後創辦了第一個中國黃頁,數年吃泡麵,住地下室的生活,辛勤的勞動最終成就了他。這也正迎合了他說的那句話:不吃苦,你拿青春幹什麼?

國家的興盛正靠的是我們這一群群少年們,正如梁啟超《少年中國說》裡面的那樣,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篇二: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馬宇傑

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在一位位嘉賓講述完一個個與“夢想”有關的故事後,我的內心有了很大觸動,有幾個地方我感觸頗深。

成龍我相信全國人甚至全球人都耳熟能詳,我也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看過成龍大哥的電影,比如我,我小時候就看過成龍的電影,對電影裡面懲惡揚善的情節有很深的印象,因此,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個“英雄”,但我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當成龍大哥說他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也是當個“英雄”時,我心頭一震,以為他也像我一樣放棄了。可事實是他“成功”了,沒錯,他在他的電影中實現了自己的英雄夢。可正如他所說,他為實現夢想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從“死屍”到“一閃而過的角色”到被人叫“成蟲”最後到一炮而紅,期間有幾十年,而大部分時間都是龍套這樣默默無聞的角色,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繼續努力!直到自己成功!當成龍講述自己拍戲的受傷時,我感動了,一是為他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電影的一絲不苟;二是為他對自己夢想的奮鬥。那麼多的傷,沒有一顆堅定的心,怎麼挺得下來?現在的成龍風風光光,是“中國名片”,可誰能想到幾十年前的那個“死屍”呢?

從謝海龍爺爺的一張張老舊照片中,我感受到一顆顆渴望知識,渴望未來,渴望美好生活的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在那根本就不是學習的地方拼了命地學習,當時的生活是現在的1000分之1都比不上的,但他們堅定的心告訴他們:“不要輸!”終於,他們戰勝了大山,戰勝了貧窮,戰勝了他們自己,而這股強大的希望的力量恰恰是現在很多人所缺少的。當年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都長大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我們這些有良好學習環境的人有什麼理由放棄?

其實在整個觀看中,還有很多震撼和感動,比如:王桐晶姐姐的心算和她“所做過的卷子可以平鋪100間教室”的不放棄;c919所有實驗人員的艱苦執著;無殼雞蛋的孵化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對夢想的努力,奮鬥。正如撒貝南所說:“夢想如果沒有努力沒有拼搏沒有奮鬥沒有一次次面對失敗,挑戰和挫折,最後你是不可能站在夢想成真的巔峰。”所以啊,我們在新的學期,必須奮鬥,必須付出實際行動,為了自己的夢想,哪怕付出生命,哪怕不被人贊同,直到死!

【篇三: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賴愷熠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關於“夢想”、“奮鬥”的。在這一堂課上成龍、解海龍、俞敏洪、王桐晶等人通過講解他們的親身經歷來闡述了“夢想

”與“奮鬥”的真正含意。

夢想是什麼?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青少年要敢於有夢,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成龍小時候的夢想只是做一個會功夫,能保護弱小的小英雄。為了這個英雄夢,他走進了戲劇學院,為了這個夢想他對待“死屍”這樣的角色也一絲不苟。從“死屍”到“一閃而過的角色”雖然僅僅只是跑龍套,可他為了夢想一直沒有放棄。後來有導演讓他當主角,但他出演的電影一直沒火,甚至有人說那些導演是傻子才會讓成龍當主角,可成龍並不理會這些嘲笑,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導自演,終於一炮而紅。後來,他有了更大的夢想,那就是演戲給全世界的人看。為了這個夢想,他不知道受了多少傷,從頭到腳到處都是,有兩次腳都變形了,手指也往後折了。還有王桐晶姐姐,她服役於陸軍某部,是全國珠心算最厲害的人之一,獲得了無數的獎牌和榮譽。可在她小時候,當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時,她在家裡做練習,她做的試卷甚至能平輔滿一百間教室。還有C919的總設計師經過10年攻關終於完成了C919飛機,這10年把頭髮都熬白了。成龍因拍戲滿身的傷、王桐晶的試卷、吳光輝熬白的頭髮……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不為了夢想又是什麼!

奮鬥又能得到什麼?奮鬥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著名紀實攝像師解海龍照片中的“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他們當時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教室非常簡陋,課桌、課椅破爛不堪,但他們堅信讀書改變命運,拼盡全力,努力奮鬥,最終走出了大山,有了一份好的職業,也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還有俞敏洪他兩次高考都與大專錄取線差了幾十分,但第三年他拼盡了全身力氣複習課本,最後他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新東方的創始人。他們的美好生活是怎麼來的?不是靠奮鬥又是什麼!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觸很大,我一定要樹立自己的理想,訂立自己的目標,併為之努力,為之奮鬥!

【篇四:2018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王聆溪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因為創造,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因為創造,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因為創造,我們擁有美好未來。

“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體現了中國的文化。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是我們國家第一架自己的飛機,它是多少人的夢想,它是中國的象徵。

神祕“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它是新科技的證明,是科技進一步的體現,是讓我們的未來更美好的開始。

所有的東西,都是向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

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節目中成龍大哥給我們講述了他的經歷,讓我們知道,我們看到一些人的光輝背後,他們所經歷的艱辛。成龍大哥所受的傷,可以說是數不清了,從頭髮到腳沒有一個地方是沒有傷過的。最後成龍大哥寄語我們: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蹟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夢想,是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我們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為祖國的夢想成真而堅持不懈!《少年中國說》裡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有些人他們是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而有的人確是探清事實。例如:伽利略。如果是別人發現著名的亞里士多德的有些理論錯誤,可能只是說說;而伽利略卻是面對大家的嘲笑,堅持自己正確的理論,而且用實驗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從而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祕密。

由此可見,我們需要探清事實,探索未來,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創造,才能實現夢想,才能實現“創造向未來”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