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班長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看不見的班長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99字

自從讀了商曉娜這個深受小作者們喜愛的實力派兒童文學作家寫的這本《看不見的班長》之後,裡面的故事情節就像電影回放一樣,一直在我的腦中呈現……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孔東東,如果你看過《拇指班長》這套書中的其它書,你就會知道能讓人長大的“酵母湯”,讓人變成拇指大的“珍珠奶茶”,你就會認識想當女俠的孔西西……

而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本書—《看不見的班長》。

這次,孔東東的媽媽買了一瓶“面部保溫噴霧水”,而這是一瓶神奇的“面部保溫噴霧水”,可以讓東西看不見,對人噴後,人就可以變成隱形人啦!而不知道的媽媽變成了一個隱形人,接下來就是孔西西、魯達達、連孔東東自己都變成了隱形人了!

讀到這,我非常驚呀,沒想到還有這東西!讓人看不見,可以搞惡作劇呢!

可我又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這個“面部保溫噴霧水”,這又是誰發明的呢?……於是,我就繼續往下讀。

在讓他們措手不及的時候,遇到一個怪人,他穿著綠色褲子、紅色上衣,戴藍色眼鏡和黃色帽子的人,原來這個“面部保溫噴霧水”是他發明的。

結果,引發出一件件案子:三輛無人駕駛的小車連撞五人;一家金店發生了奇怪的不明原因人民幣失蹤案件……

最後,這個人制作出“現形口服液”,地球上就再也沒了隱形人。

我想:如果我能發明一瓶這樣神奇的噴霧水,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盜竊犯緝拿歸案,因為他們根本看不見我的到來;我睏倦時就可以嗑嗑瓜子、玩玩手機、甚至躺在課桌上打個盹,因為老師根本看不見我在幹什麼;我還可以像風一樣在鄉間小道上追風箏、捉蛐蛐……

若是真能發明這隱形水,我要讓地球上不好的東西全都消失,把垃圾全都清除掉!

科技真的好發達!雖然現在我們沒有這些東西,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現在好好學習更多的知識,以後就一定能發明高科技,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選錯的班長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69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讀書受益,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暑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關於成長的書,書名叫《選錯的班長》。書裡講述的主人公是一個對所有人都心懷不滿的少年。在第二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女同學不想和自己做同桌而感到委屈和氣憤,一氣之下和朋友大光參加了班長競選。在採用威脅和懷柔政策之後,真的當上了班長。於是,他和上學期的班長黃帝河產生了矛盾,直到合唱排練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帝河。於是他親自去看望前幾天臉色陰沉、又是曠課又是請假的帝河,第二天,帝河來了,他倆和好了,一起完成了合唱排練。本書中選錯的班長叫李路雲。

說了這麼多,作者我還沒說呢!作者的名字叫李恩在,是韓國兒童文學作家,畢業於秋溪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1995年,作品《火車去看大海》獲得了MBC原創童話大獎。代表作品有《山的狗》《培養幸福的鶯歌》等。

當我翻開第一頁——作家的話,看到第一句:小時候我是個膽怯而又靦腆的孩子。這時,我才明白,這本書裡的內容不是作者親身經歷的,而是想象出來的,為什麼要想象呢?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是這樣回答的:我對自己的性格很不滿意。讀下去:新學期,當著同學的面自我介紹或演講的時候,我總會面紅耳赤,不知所措。如果能回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會鼓起勇氣,參加班長競選。說不定能收穫新鮮而喜悅的體驗,就像這本書裡的路雲。讀到這裡,我才知道作者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很不滿,於是誕生了此書。

那麼,我跟主人公李路雲相比,又有哪些差距呢?我發現自己跟童年時的作者一樣,膽怯而靦腆,所以我要努力改變自己,學習李路雲身上的勇氣和堅強,積極為班級做事。那我什麼都比路雲差嗎?不,我覺得我有很多優點:作業寫得認真,學習成績比路雲好得多。路雲雖然做了班長,但數學成績才20分,我也想對路雲說:“路雲,你身為班長,考20分不應該,一定要把20分改成至少80分。”

讀了《選錯的班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你有勇氣挑戰,機會的大門永遠向敲門的人敞開。

選錯的班長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887字

“光陰給人力量,書籍給人知識。”這個暑假,我有大量的時間可以閱讀。書讀得多了,知識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閱讀的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恩在筆下的《選錯的班長》。

本書講述了一事無成的少年---李路雲跌跌撞撞一路成為班長的故事。起初同學們都瞧不起他,他便惱羞成怒威脅逼迫同學們投自己的票而當上了班長。同學們都無視這個靠不正當手段得來的班長。李路雲暗下決心,一邊學習一邊摸索,明白瞭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班長,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同時也收穫了快樂、成長和友情。

故事讓我明白了:即使你是一位普通的學生,或是一名小小的班幹部,都要在自己的崗位上以身作則,發光發亮。將來走出學校,踏上社會,也要做一位帶給他人溫暖的有溫度的人。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那麼一群可愛的人呢!救死扶傷的醫生,除暴安良的警察,教書育人的老師……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默默耕耘,為人民服務,奉獻著自己的生命。

記得有一次,我有幸來到了消防營,參觀了消防員叔叔們的寢室。看到他們的床鋪收拾得整整齊齊,被子疊得像豆腐乾一樣方正,牙膏牙刷齊刷刷朝一個方向拜訪擺放,桌面一塵不染,亮晶晶的地面都不忍心踩上去,整個房間整潔有序,我驚呆了!哪裡有火災,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懼危險,奮不顧身,捨己救人。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為了能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他們翻牆,爬梯……每天堅持訓練。他們的工作不僅辛苦,而且危險,但是為了人民的財產,為了社會的安寧,他們恪盡職守,牢記使命,不負擔當。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的使命就是努力學習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同時作為一名班級小幹部,要做好老師的小助手,做好同學們的好榜樣,在新的學期裡,我會更加努力,成為更出色的自己,長大回饋社會,成為有用的人,成為一個散發正能量的人。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相信渺小的我只要勇敢,只要牢記使命,讀更多的書,做更多的事,我也會成為我憧憬的樣子,成為一個如《選錯的班長》中主人公一樣的人物,或者成為像本書作者李恩在一樣出色的作家。

看不見的客人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943字

講人性的電影很多,很精彩,很感人,也很有道理。但是一部鬥智鬥勇的懸疑片,道出了我心中人性的原形——《看不見的客人》。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成功人士帶著他的情人去玩,因為抄近路,而撞到了別人的車,造成了一場無法挽回的交通事故,他們當機立斷,讓這輛車和車裡的人一起消失,於是男人把車沉入了水裡,他們認為這事能瞞天過海,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

因為撞擊,他們的車也熄了火,女人留下來呼救,正好碰上一個人願意幫助她,到了那個老人的家,那女人發現,他們撞死的人竟是那老人的兒子,那時,老人和他的妻子也知道了兒子失蹤的事情,經過許多蹊蹺的事情,他們越發覺得這個女人與他兒子的失蹤有關。

那對老夫妻很聰明,從某些細節發現兒子不是失蹤,是死了。他們很快找到警察,但是警長已經被那位成功人士賄賂了。成功人士找到了打官司從未輸過的女律師。

整部電影就是在一個房間裡律師與成功人士的談話,在回憶、猜測、謊言中層層接近真相,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不斷顛覆我的想象力。

直到電影結束,我仍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篇名叫《看不見的客人》?看不見什麼?看不見那位成功人士的陰險,摸不透他的真實本性,還是譴責他隱瞞事情的真相?

我後來的理解是:這個客人指的是那位成功人士,他不僅沒有懺悔,還連續殺了兩個人,第一個車禍男孩其實並沒有死,但是他想到自己的名譽,快速做出了決定——他決定殺死男孩,永絕後患,於是把他沉到了水裡。第二個就是他的情人,當時,情人要報警,卻被他攔下,情人後來懺悔決定經濟補償老夫妻,並去自首——“成功人士”起了殺心,殺了他的情人,還捏造出不存在的“客人殺手”,子虛烏有,道貌岸然,一步錯,步步錯,虛偽!

女律師其實是男孩的媽媽,曾經的戲劇演員,她假扮律師,假律師走後不久,真律師來了,又一個真相浮出水面。

男孩的媽媽撥開重重迷霧,看清了真相,看懂了人性。老夫妻並沒想殺他,就算殺了他,也不能讓兒子回來。他們只想讓兒子安息,立個墳墓。

這位“成功人士”,哼,成功人士?在這場人性的考驗中,他敗了,而那對老夫妻雖然失去了兒子,但並沒有失去人的本性。

看不見的客人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887字

一部鬥智鬥勇的懸疑片,讓我看見了複雜的人性。

電影講的是一位成功人士帶著他的情人去玩,卻在路上發生了一場無法挽回的交通事故,他們當機立斷,讓這輛車和車裡無辜的受害者一起消失(如果及時得到救助,可能會有一線生機),於是男人把車沉入了水裡,他們認為這事能瞞天過海,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

因為撞擊,他們的車也熄了火,女人留下來呼救,碰上一個善良的老人,老人為了給他修車,不嫌麻煩。女人在老人的家裡,發現他們撞死的人竟是老人的兒子。那對老夫妻很聰明,從細節發現兒子不是失蹤。他們很快找到警察,但警長已被男人賄賂。男人還找到了打官司從未輸過的女律師幫他辯護,沒想到的是,男孩的母親假扮律師,在真律師到來之前獲得了真相。整部電影就在一個房間裡徐徐展開,在回憶、猜測、謊言中漸漸逼近真相,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不斷顛覆我的三觀。

直到電影結束,我仍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篇名叫“看不見的客人”?客人是誰?看不見什麼?為什麼看不見?

這個客人是不是成功人士口中子虛烏有的凶手?如果這樣,為什麼不叫“看不見的凶手”?這個客人會不會是成功人士本人?導演想借這個題目告訴我們人性中被掩藏的“惡”。如果這樣,“客人”解釋不通啊?!那這個客人應該就是假律師,真演員——男孩的母親。

那篇名為什麼叫“看不見”的客人?莫非導演想讓我們看見什麼?那我看見什麼了呢?看見人性的善?看見人性的惡?為了弄清真相,還兒子清白不得已跟蹤收集資訊,扮演律師獲得口供的父母是善良的;被名利衝昏頭腦,不擇手段連續殺人,最終還想拼命掩蓋真相的男人是可惡的。善良的父母與可惡的男人在周旋,真相與謊言在周旋,看見與看不見在周旋。

協助男人為惡,後良心不安,抑鬱難平,懺悔之餘決定給予老夫妻經濟補償最終遭男人拒絕並被殺害的女人,用善洗去了惡,在我心中獲得了重生。而那個男人,捏造謊言,歪曲真相,道貌岸然,一步錯,步步錯,虛偽!

我到底看見了什麼呢?或許只看見了冰山一角。

看不見的客人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702字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名叫艾德里安的成功人士,和一位名叫勞拉的女攝影師保持著肉體的關係。某日幽會過後,兩人驅車回家時發現了車禍。艾德里安為了不讓自己的名聲受損,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勞拉畢竟是一位女性,她出於內心愧疚,找到了死者的父母,說出了真相,並且希望和死者的父母一起,讓艾德里安說出真相。艾德里安知道事情要敗露,在勞拉找他在酒店裡見面時,打死了勞拉。為了讓自己擺脫嫌疑,他請來了一位在官場上從未打過敗仗的律師——弗吉尼亞。在職場上摸爬滾打的艾德里安不願相信任何人,他想找一個自己能夠信任的律師,於是他開始試探弗吉尼亞。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弗尼吉亞早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當弗吉尼亞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艾德里安的謊言,當艾德里安說出真相的時候,令觀眾意想不到的事,原來弗吉尼亞不是艾德里安請來的律師,而是死者的母親。一切一切事情的真相終於大白了。

作為一個母親,死者的母親只是為了追尋一個真相。她知道對於艾德里安來說,承認自己的錯誤非常難,因為他有自己的家庭,他有自己的事業,但是僅僅只有這個一個“過錯”,就有可能會毀滅艾德里安的一生。所以她並不打算讓艾德里安失去他的一切,她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在哪裡。經過艾德里安的敘述,她找到了屍體,這樣至少讓她的兒子可以有一個好歸宿。

其實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現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有些人因為自己有錢,有權有勢,當他們犯下某些錯誤的時候,並不會真的接受法律的懲罰。但是,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們呢?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們呢?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們呢?他們憑什麼,因為有錢人的一時失手,而要揹負起追尋不到真相的悔恨呢?

《聽不見的琴聲》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30字

一次音樂課上,大音樂家奧爾·布林讓學生仔細聽小提琴的琴聲,判斷哪把小提琴的琴絃鬆了。學生們都被奧爾誤導,認為是第一把琴的琴絃鬆了。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那把精美的琴的弦鬆了。後來奧爾告訴了學生們做人的道理。正是這樣,奧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

這是《聽不見的琴聲》這篇文章所講述的一個故事。是啊,正如文中所說的:“只有除錯好心靈的琴絃,才能演繹好人生的交響樂。”無論是拉琴,還是生活,都要學會傾聽,學會用心靈傾聽,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不能被人誤導,不能鬆弛了自己心靈的琴絃。

生活中,人們總是會被別人輕易誤導,相信那根本不存在的虛幻的“心絃”。記得那一次,寫作業時,我看了前後桌同學的答案,都和我的答案不一樣。隨即,我二話不說,把我的答案改了。老師將作業發下來後,自己原來的答案是對的,我把答案改錯了。

這件事讓我知道了依草附木不好。它不僅對我們沒有好處,還害了自己。人們總是向著那些似乎有道理的人,卻沒有了自己的判斷,可是結局總是與人們開玩笑,那種似乎有道理的人恰恰是壞人。想著自己幫壞人撐腰,至少有些尷尬。

《聽不見的琴聲》讓我懂得,當你鬆弛了自己的心靈,就等於是放棄了自己。

看不見的美麗——讀《小王子》有感 篇8

讀後感 ,881字

今天,我又把《小王子》這本著作細細地讀了一遍。咬文嚼字中,書中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字,都體現了隱祕的美。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童話。當時作者的飛機故障被迫降落在沙漠中,他意外結識了剛來到地球的小王子。作者知道,小王子生活在一顆小行星上,願意為了一朵玫瑰花付出一切。後來他對花兒有些抱怨,便做了一次旅行。他先後來到一位國王、一個虛榮愛慕者、一個酒鬼、一位商人、一個點燈人和一位地理學家各自住著的行星。前四個星球的主人最令他奇怪:國王愛下命令,愛慕虛榮者自大,酒鬼裝作深沉,商人數星星的“正經事”。後來他來到地球,在狐狸和作者的幫助下,他明白了當初的玫瑰花有多麼的愛他。最後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作者也深深地祝福著他。

《小王子》中的兩句話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小王子的迷人之處,他能感悟到狐狸和作者教給他的話:“事物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必須用心去體會。”“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是我們眼睛看不見的。”有些大人只懂得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他們就像小王子所經歷的前四個星球一樣,愛下命令、虛榮自大、裝作智者、做所謂的“正經事”。小王子雖然沒有大人成熟,但是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純潔的思想。他願意為別人付出一切,他懂得靜靜去享受隱藏的美。小王子的心就像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無比地澄澈、純潔,充滿了無限的童真和善良,這正是有些大人們所沒有的東西。

讀完《小王子》一書後,我開始發現,被人們眼睛忽略的東西,也有它們美麗的一面。就像大樹,讓它美麗的,不僅是茂密的葉子,還有它是眾多鳥兒的棲息之處;就像風,讓它美麗的,是帶給人們一絲清涼;就像雲朵,讓它美麗的,是它的潔白、變幻無常;就像小草和花兒,讓它們美麗的,是無邊的翠綠和芬芳;就像雨滴,讓它美麗的,是能奏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樂曲;就像七星瓢蟲,讓它美麗的,是它對人們的益處;就像太陽,讓它美麗的,是溫暖的陽光;還有時間,讓它美麗的,是因為它代表著愛。

認真去觀察,細細地享受,看不見的美麗,也會通過心的體會顯現出來。學懂小王子,擺脫世間庸俗的思想。美,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長不大的戰爭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68字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長不大的戰爭》。主人公“葉麗薇”個子最矮,班花“陳婷婷”個子高挑,她們是各自心目中的“假想敵”。校園生活中,處處都有她們互相嗆聲的畫面。小到撿垃圾都要搶,大到爭論遊園會賣什麼。照這樣下去,“戰爭”只會越演越烈。可到最後,為了班級的集體榮譽,她們發揮了各自的長處,共同努力,為班級爭取了榮譽。

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一些小摩擦。記得那次,我們班也差點因為幾顆“鼻屎”引發了“戰爭”。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班裡一個同學不講衛生,挖出來的鼻屎,兩指一彈,彈到了前排同學的衣服上。本來是一句“對不起”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她卻不承認錯誤,說自己不是故意的。同樣的事情接連發生好幾次,同學們氣憤極了,沒人想和她做朋友,她變成了孤單單一人。

畢竟是一個班的同學,哪能互相冷落。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不應該。最後,在家長、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她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同學道了歉,改正了壞習慣,最終得到了同學們的原諒。

生活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在“長不大”的這場“戰爭”中,我們都在不斷地“摩擦”中,互相成長!

愛,看不見的世界——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10

讀後感 ,690字

嘿!你好,天是什麼顏色的?嘿!你好,樹是什麼顏色的?嘿!你好,路是什麼顏色的?這些,在你的世界是不是都很平凡?你知道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麼?我的世界只有聲音,我的世界充滿了一個個有意思的小洞——它們帶給我知識。是的,這是我想象的,盲人的世界!

也許你會說,盲人的世界多無趣,盲人的世界充滿了黑暗,他們在摸索中前進著,弄得滿手都是傷痕。是呀,這是正常人眼中盲人的世界。我也很害怕這樣的世界,我想問:是不是上帝在他們眼前遮住了簾子,然後——忘了掀開?多麼不公平,多麼悲慘!

直到我閱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充滿了對於光明的渴望與嚮往。假如,假如,假如只有三天也是好的!可惜,沒有假如。

但,這個堅強的女孩,還是愛著這個世界。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她用雙手去觸控光滑的樹皮,感受葉子的輪廓;她用嗅覺去關注蝴蝶的飛行,花朵的芬芳;她用耳朵去捕捉第一聲蟬鳴,破土的堅強……她的眼睛看不見,她的心靈卻長著一雙最明亮的眼睛。

我們眼睛常常習慣了周圍事物的常規,僅僅去注意令人驚奇的和壯觀的事物。然而,有時即使我們觀看著最壯麗的奇觀,眼睛都是懶洋洋的。我們對這個世界缺乏耐心,我們不再用多種感官體會每一點細膩的變動。

有時候,我覺得凱勒又是幸運的,她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她沉浸在這個充滿著細膩情感的大自然之中。而我,生長在大山裡,卻很少停下匆匆的腳步。也許,從這個午後開始,我會試著閉上雙眼,和每一縷陽光打招呼,對每一絲空氣微笑。學著體會一切美好與不美好。去愛這個世界——這個光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