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工作者”相關作文20篇

看不見的“工作者”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997字

【叫醒花兒的人】

許景妍

在花園裡有一個小人,她的工作是叫醒花兒,因此她的名字也就叫花花。花花的聲音像鈴鐺一樣悅耳,還長著一對小翅膀。

花花住在各種各樣的花兒裡面,她喜歡住在那種花兒裡就住在那裡。天天有不同的漂亮房子讓她來選擇。

她春夏秋冬都忙忙碌碌的。春天叫醒桃樹、杏樹、梨樹的花兒,夏天叫醒荷花的花兒,秋天叫醒桂花的花兒,冬天叫醒梅花的花兒。每天晚上要讓花兒按時睡覺,早上又讓花兒及時起床。

沒想到有一天她太累了,竟然睡過了頭。人們早上發現花兒都沒有開,到了中午花兒才開放。

受益者都喜歡她,蜜蜂給她蜂蜜,蝴蝶圍著她跳舞,人們給花兒澆水,讓花兒更美麗。這就是對花花最好的讚美!

【放牧雲朵的人】

韓沐言

天空中有一個放牧雲朵的人。他的身體非常的柔軟,可以在空中任意飛舞。放牧的時候手裡還拿著一個魔法棒,用它來控制雲朵的多少和方向。

他住在軟綿綿的雲朵上,控制著雲朵變成他喜歡的各樣房子。

除了用魔法棒來控制白雲外,他還養了許多的烏雲,其中一片非常調皮。一天,他沒有把他養的烏雲關好,於是調皮的烏雲自己跑了出來,它想:“我把整個城市藏起來就好玩了啊!”沒多久,一座城市消失了。放牧雲朵的人來到養烏雲的房子前,一看,他驚叫:“哎呀!我沒有看好我的烏雲!”於是,他抬起手來把魔法棒輕輕揮裡一下,就把烏雲關進了原來的房子裡。城市又出現了!

第二天,因為昨天的錯誤,放牧雲朵的人受到了懲罰,所以今天天空什麼雲朵也沒有了。

【放牧雲朵的人】

陳誠

他穿著可以變成藍色、白色、灰色、黑色的衣服,戴著可以飛到雲朵上的一對翅膀,因此他住在雲朵中。他有兩個籠子,一個是關白雲的,一個是關烏雲的,所以他也有兩把鑰匙。你問他是做什麼工作的,他的職業很新奇——放牧雲朵的人!

他每天都讓白雲出來散步,偶爾也讓烏雲出來提醒人們天要下雨了,不然莊稼會幹死的。

有一天,他準備是讓白雲出去的,卻打開了烏雲的籠子,又忘了關上烏雲的籠子了,烏雲全部蜂擁而出。剛剛還是陽光明媚,突然傾盆大雨一下子就“嘩啦啦”的下了起來。人們四處躲雨,直到他把烏雲趕回去,天空又一次晴朗了,人麼才又出來散步了。

走在路上的人生氣了!明明說今天不會下雨的,竟然被淋溼了。可農民伯伯卻感激他今天的錯誤,因為莊稼發芽了,花兒也感激他,因為給它們洗澡了!

黑暗中的那束光——讀《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有感 篇2

讀後感 ,544字

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之中,人們做著掙扎與反抗,希望憑藉一束光穿透黑暗的殘酷與悲哀。這束光,便是人性的光輝,是善良、是憐憫、是頑強、是勇敢……美國作家安東尼?多爾在《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一書中向我們講述了那感人的故事。

小說以二戰為背景,提到二戰,不免讓人想起“生靈塗炭”,它無疑是20世紀最大的災難。在這場戰爭中,歐洲作為主戰場,更是損失巨大。不禁讓人想起德國納粹那恐怖的集中營,渾身發涼。

整部小說以兩條故事線交織而成。一條是德國少年維爾納的生活經歷,另一條是法國盲女瑪麗洛爾的生活經歷。

德國少年維爾納從小與妹妹相依為命,由於擁有無線電技術天賦,他被送到一家納粹的精英學校學習,後來成為一名專門偵察敵方無線電裝置的軍人。儘管他只是德帝國殺人機器上的一個小齒輪,卻參與了罪惡的事,幫助納粹殺死了那些無辜的人。

法國盲女在戰爭中跟隨父親逃到法國聖馬洛,怎料父親失蹤,她便待在聖馬洛用裝置傳遞革命資訊,堅強面對世界的殘酷並與之抗爭著。

命運之輪將二人聯絡到一起。本應抓走瑪麗洛爾的維爾納,卻沒有揭發她,而是保護了她,將她帶到了安全的地方,最終自己不幸誤踩地雷而死,維爾納終於用生命詮釋了人性的善良。

儘管殘酷的戰爭會放大人性的惡,但人性之善卻始終存在,它是一束劃破黑暗的光,一把拯救生命的鎖。

看不見的美麗——讀《小王子》有感 篇3

讀後感 ,881字

今天,我又把《小王子》這本著作細細地讀了一遍。咬文嚼字中,書中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字,都體現了隱祕的美。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童話。當時作者的飛機故障被迫降落在沙漠中,他意外結識了剛來到地球的小王子。作者知道,小王子生活在一顆小行星上,願意為了一朵玫瑰花付出一切。後來他對花兒有些抱怨,便做了一次旅行。他先後來到一位國王、一個虛榮愛慕者、一個酒鬼、一位商人、一個點燈人和一位地理學家各自住著的行星。前四個星球的主人最令他奇怪:國王愛下命令,愛慕虛榮者自大,酒鬼裝作深沉,商人數星星的“正經事”。後來他來到地球,在狐狸和作者的幫助下,他明白了當初的玫瑰花有多麼的愛他。最後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作者也深深地祝福著他。

《小王子》中的兩句話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小王子的迷人之處,他能感悟到狐狸和作者教給他的話:“事物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必須用心去體會。”“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是我們眼睛看不見的。”有些大人只懂得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他們就像小王子所經歷的前四個星球一樣,愛下命令、虛榮自大、裝作智者、做所謂的“正經事”。小王子雖然沒有大人成熟,但是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純潔的思想。他願意為別人付出一切,他懂得靜靜去享受隱藏的美。小王子的心就像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無比地澄澈、純潔,充滿了無限的童真和善良,這正是有些大人們所沒有的東西。

讀完《小王子》一書後,我開始發現,被人們眼睛忽略的東西,也有它們美麗的一面。就像大樹,讓它美麗的,不僅是茂密的葉子,還有它是眾多鳥兒的棲息之處;就像風,讓它美麗的,是帶給人們一絲清涼;就像雲朵,讓它美麗的,是它的潔白、變幻無常;就像小草和花兒,讓它們美麗的,是無邊的翠綠和芬芳;就像雨滴,讓它美麗的,是能奏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樂曲;就像七星瓢蟲,讓它美麗的,是它對人們的益處;就像太陽,讓它美麗的,是溫暖的陽光;還有時間,讓它美麗的,是因為它代表著愛。

認真去觀察,細細地享受,看不見的美麗,也會通過心的體會顯現出來。學懂小王子,擺脫世間庸俗的思想。美,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看不見的溫暖 篇4

國三作文 ,686字

月色。星光。晚風。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終於回到我日夜想念的家,終於見到我日夜牽掛的母親。站在家門口,於皎潔的寧靜中,飄來一陣誘人的鈑香。一樣的時間,一樣的人物,一碗白飯,一碗雞湯,三個小菜。媽媽累了,躺在沙發上靜靜地睡著了。

“不是說好不用等我了嗎?累了你就先睡嘛。”心想。輕輕地將一件衣服蓋在母親身上,悄悄地喝著母親燉的雞湯,心裡有一絲欣喜與感動。

品嚐完母親的愛心晚餐,簡單的洗漱完畢,回到那久違的房間。“哎,一星期沒進去,肯定又有灰塵了,真麻煩,又要打掃。”我磨蹭著,抱怨著,不耐煩地打開了房門。

一陣清香迎面撲來,是我最愛的薰衣草花香。正想穿鞋走進去,才偶然發現,地板上坐著幾隻可愛的小熊,乾淨的地板猶如溜冰場一般。用手輕輕觸控書桌、椅子,乾乾淨淨,一一塵不染,上星期隨意放在桌子一的課外書也乖乖地回到書櫃上,床上的被子也整齊地抓好了。無意中在床頭櫃上發現一張小紙條:女兒,最新的《中學生博覽》到了,就是桌上這本!……

看著這一切,心裡湧上一種莫名的感動。窗外的月光透進房間,照在地板上,謝謝我的母親,謝謝她她為我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情。

脫下疲倦,倚在窗邊,數著一顆顆眨著眼的小星星;晚風習習,耳邊彷彿響起十四年前的那首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母親清脆的歌聲一直在耳邊徘徊。想起那年扎著兩條牛角辮的我,在母親大手牽小手時,吃著一個比我的臉還要大的波板糖。溫暖時刻都在的。

很多時候,看不到的溫暖其實一直都在你的身邊。是呀,如果我學會了一點關愛他人,如果我懂得了默默無聞的付出,是因為我懂得母愛的偉大了吧。

葉子落了,花兒謝了,母親在,一切都好了。

看不見的愛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2字

在我的記憶中,有太多令人感動的事,好像一顆顆光彩奪目的星星,讓我揮之不去。在這些星星中,有一顆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去年暑假的一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傍晚,媽媽打電話告訴我,讓我自己到外面的砂鍋店裡煮麵吃。聽到這兒,我高興極了,那可是我最喜歡吃的麵條。我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開啟門,迅速下樓,朝砂鍋店跑去。

剛到砂鍋店,與老闆娘眼神交接的瞬間,她向我咧嘴一笑,問道:“小朋友,你想吃些什麼?”我看了看,答道:“來一碗粉條吧!”說完,拿出五元錢遞給老闆。老闆接過錢,看了我一眼,彷彿有些詫異。

我跨進店門,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不一會兒,粉條煮好了,老闆端到我面前。看著這碗色香味俱全的粉條,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嚥起來。不經意間,發現老闆又朝我看了一眼,彷彿要說些什麼,卻欲言又止。我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吃飽後,撐著肚子回家去了。

就這樣,我每次來吃砂鍋麵,總是遞給她五元錢,老闆也總是熱情地對待我。直到有一天,我剛吃完正準備付錢時,看見兩名婦女,她們各自遞給老闆六元錢,我懵了,立刻明白了,頓時,我的胸口像被什麼狠狠地撞了一下。她的清澈眼神,她對我熱情的樣子,突然間從我腦海中無比清晰地浮現出來。回想起我第一次把五元錢遞給老闆時,老闆的眼神,我的眼睛溼潤了,當我正準備對老闆說聲“謝謝”時,那老闆又忙活了起來。

那位老闆用她無私的關愛和善良幫助了我,在那一刻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不見的線 篇6

高一作文 ,970字

牽掛是思念,彷彿遠隔的界碑連繫起愛的疆界。—題記

車上的氣氛有些安靜,空氣濃厚得如同水流。我和父親,正副駕駛座,誰也不知該說什麼。

五分鐘前,我帶著大小不一的行李,如釋重負般將它們狠狠扔進後備廂,回身上車。這是十一天來第一次重見父親。十一天是我此行住校的期限,更是此生與父母最久的別離。

父親終於還是忍不住,率先開口:“怎麼樣,住校?”我淡淡地道:“還行,沒給你惹麻煩。”他瞬間正色:“出門在外,儘量少惹事,免得……”說到這裡一頓,似乎覺得略有不妥,便支開話題:“第一次住宿舍,好玩吧?”言外之意或許是希望我講些有趣的事吧。然而我也不知為何,沒有買賬:“有什麼好玩的,宿舍教室,兩點一線。”說著,我看向車前玻璃的內視鏡,鏡中父親眉宇間的興致盎然—登時少了幾分。

他開啟車載空調,看似不經意地從櫃裡掏出一個小本:“有什麼不適應麼?”“沒。”“生活費夠不夠?不夠的話……”“剩三百多呢。”“晚上蓋被子嚴實嗎?”“大熱天誰會蓋被子。”“食堂的飯呢?口味還可以?”

我忍不住看向他,本想擠出一個略帶鄙夷的眼神,可卻沒忍住,笑了出來:“你怎麼跟我媽似的啊。”他不禁面露尷尬,支支吾吾:“這個,你也知道,十幾天了,以前哪有過……”我看著他,忽然笑了。

是的,一抬頭,我才看到父親手上小本的內容。都是些小事,無一例外地與我有關。用筆不一,顯然不是寫於同一天,難道是這些天來我不在,他便把想對我說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到今天一起……我明白了。我靜靜地看著他,看著一個男人尷尬地不知該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不用說了,我都明白。”他小舒一口氣,目光投向我:“你長大了。”

這句話曾聽過多次,但這種語氣—只此一次。他的口氣和眉宇間的關懷,我怎能感受不到?那一刻,我彷彿能夠看到一根線,飛越空間,將我的心連在他的心上;穿越時間,將我的過去與現在繫於他的腦海。我能感受到的是,無論我的未來在天涯還是海角,皆走不出他的牽掛。

躺在沙發的寂寞不是寂寞,少年時代的憂愁不是憂愁,隨時都說出口的牽掛也不是牽掛。誠然,我心中也有著對某人的牽掛,每人心中都有。但父親的牽掛始終是我背後那條看不見的線,無影無形,卻始終伴隨我,不離不棄。

不再多想,我大聲道:“出發,咱們回家!”

同時,也將那根看不見的牽掛,悄悄地繫好—從我,到父親。

看不見的風景 篇7

高二作文 ,1206字

“你的腳步追隨的不是雙眼所見的事物,而是內心的、已被掩埋的、被抹掉了的事物。”當我的步履穩穩踏在江南小鎮的青階上時,心中冷然跳脫出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寫下的片語。

初次踏上那片土地的時候,偶然聽到一批旅者(或應稱為歸人更佳),頻頻嘆惋物是人非,聲音混雜在一起辨不明晰,可想來與途中擦肩的大多數都是一樣心思。他們傳看著幾年、十幾年前的照片,嘖嘖不絕地將之與如今相較。

作為一個前來遊學的他鄉客,我也能清晰地覺察到,畫中的江南似乎也在石頭森林的迫近中割讓了領土。可是,倘拋去江南舊人對昔日故鄉的懷念,也不談遠方旅客對蘇杭天堂的過高期望,似乎易被他們三言兩語消解的不是風景,而是風景背後的風度與風骨。

江南是背依大江,面南擁天下的寶地。晉室爭權以及金滅北宋時,詩禮簪纓之家南渡求安。背離鄉土、旅於風塵之中,本是源於“國”的缺失。可國在這裡,與家、與族、與宗,與這一切的命運漸漸重合,帶來一樣的庇護,也帶來一樣的憂傷。這裡綿軟的光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閒適,“畫船聽雨眠”的清愁,讓人再難重振雄風、一力撐天。

然而,並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便有理由去止步不前。頹唐的人只能看見小城的荼蘼,高遠的人卻自能笑看小城,來日再成就一場驚鴻。這避難的梧陰,也因此得到休養;落難的華夏衣冠,也因此得到傳承。

江南風度,大抵就是在這樣的包容中形成和延續著。

書裡江南,史裡江南,總不乏令許多人陌生的豪氣:宋朝危難之際精忠報國的岳飛,史稿中獲贊“不可為而為”的英雄張蒼水,詩中高呼“自強在人不在器”的女俠秋瑾……拜謁這些民族英烈祠墓的時候,我幾乎是重新認識了江南。負擔起這樣承重的生命的,不只有江南;但在慘烈中綻出生生不息的美,便要數它為最。

同樣地,在貶謫的苦悶中,也有精神超脫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子逝去,蘇堤長存,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從古人的成就和文章裡擷取精神的火光。歸心融在雨裡滴滴似箭,但人的精神傳承代代不息。

江南風骨,大抵就是在這樣的堅韌中立於世間。

對於這一切的變遷,江南的水土,是一個無可置疑的旁觀者,同時也是一個絕對的在場者。

跳脫出所執之見,便更易發現其中的可貴。經歷外表的剝蝕,使人更易於瞭解其內在的光輝。正如蘇東坡那一句“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吾與子之所共適”,此處換言作“惟包容之氣韻,與堅韌之風骨,吾與子之所共承”也頗為恰當。易變的是風景,長留的是風格。今天遊學途中的我們,也在勉力地去了解一片土地的故事。一點點的山水作為誘因,就可以讓人渴望把身軀立得像那一座山,蕩淨得像一汪水。而只消方寸的文明,便可令終古相望的山水失色。

江南是時代的逆行者,溯回曆史以求索精神的學子亦是。但如果能在不可避免的消亡中找到最需要守住的東西,也不失為一種幸事。時至今日,早已讀過的一個名句,仍在腦海中歷歷分明:“記憶也是累贅,它把各種標記翻來覆去以肯定城市和地方的存在;看不見的風景決定了看得見的風景。”

看不見的愛 篇8

國一作文 ,703字

蕭瑟的秋風吹走了炎熱的夏天,就因為人們送來了涼爽的秋,秋風是看不見的,就像那看不見的愛。

—題記

很愛秋天,又很不愛秋天,感受著透明的秋風,涼爽的感覺,將思緒又帶回了那個秋風勁吹的秋天。

門外飄起了片片深棕色的落葉,它們一會兒落下,一會兒飛起,又閉上了朦朧的眼睛。秋風穿梭在片片秋葉間,鑽進人們的衣縫,令突如其來的寒冷愈加明顯。

爸爸從房間裡走出來,拿出件外套披在我的身上,而我卻大嚷:“不穿!不穿!又不冷!”爸爸執意給我穿上,我卻一下子跑開了,不知道是年幼的執著,還是成長的叛逆,連老天好像都生氣了,“轟隆隆”的怒斥著我。

“哈……哈……哈欠!”秋風吹著,穿透我的衣服,令只穿了一間襯衫的我不禁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嗒嗒、嗒嗒”的聲音響起,老天是受了什麼委屈,竟哭得如此傷心,豆大的“眼淚”從天空中“砸”下來,才一轉眼,天上地下都是一張雨簾了。我趕忙跑回家,換上了秋衣。

“爸爸,我頭好痛哎。”傍晚,雨還在下,六點鐘的世界彷彿是八點鐘。而我卻感到了一種不舒服。

“嗯,來,腦袋過來。”我把腦袋湊到爸爸眼前,爸爸用手摸了摸,突然喊道:“這麼燙!”爸爸急忙找來溫度計,為我量體溫,又倒來一杯蜂蜜水,看著我喝下去,又去給我找來了被子,把我包了起來……

“來,給爸爸看看。”我拿出了溫度計,遞給爸爸,爸爸轉了轉溫度計,又叫了聲:“39度5,你肯定發燒了,爸爸帶你去醫院。你看看誰讓你不穿衣服的,還跑出去玩,怎麼樣?生病了吧?”爸爸嘴上雖然說著,但還是抱著我上了車。看著爸爸那焦急的表情,我的心口好像被什麼堵住了……

爸爸的愛多像秋風啊!雖然他可能會對你太嚴厲,但是他對秋天的愛,就像父親那看不見的愛。

看不見的春天 篇9

國三作文 ,1304字

春天,是相對冬天寒冷的溫暖,是相對夏天酷熱的舒適,沒有冬夏的相襯,便也沒有春天的繁茂與希望。

我們生活的社會,正是這樣承前啟後的春天,只是一根根繃緊的線,結成一張張細密的網,纏繞著春天,讓她似木乃伊一般,充滿驚恐與不安、焦慮與煩躁。

從建國之初,國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到而今溫飽有餘,追求享樂;從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到而今安居樂業,平平安安;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到而今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處當下的中國,所擁有的,所見所聞的,是那時不敢想象之景,似從冰天雪地一腳跨入春暖花開,充斥著陽光的味道。

縱觀當今社會,真正感覺生活在一個春天般國度的人,除卻那些年邁的經歷過風雨的人,可真是寥寥無幾。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處在多重文化的夾擊之下,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矛盾心理。一百多年前產生的“喧囂”文化,在中國大地更是隨處可見。“喧囂”文化可謂本土產物,而又在無情的商業社會中,伴隨著產生了各種對慾望的追求,成功之後浮誇的喜悅,失敗之後絕望的吶喊,每個人都生活在掙扎之中。

當中國遊客邁出國門,中國特色的高聲對話,引來各種側目;當房價居高不下,政策緊緊逼迫,催生了買房先離婚的熱潮;當農民好心贈送滯銷蘿蔔,卻換來大批民眾順手牽走其它蔬菜……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蘊藏著國人無力的掙扎,當憤怒與不滿無處宣洩之後,當怨氣充滿胸膛之後,爆發出來的便是集體性的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

各種不滿也促進國民各種意識的覺醒。公平、民主的追求也從各種事情中展露出來。追求平等的權利,是每一個國家公民都要經歷的過程,而中國正處在這樣的程序當中。

意識的覺醒,是所見不平之事太多而鬱積、爆發的結果。有微博反貪,真正拉下一位位貪官的事實,但也有投訴無門、引爆炸彈的慘烈。我們無法做到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所有人以理智、顧己及人的做法去追求平等,因為其背後正是因為鬱積的不理智而產生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從已然發生的事件中吸取教訓,這是最大的價值。

當朝鮮畫家將他們想象中的北京畫下來,一片和諧,春光明媚。國人見了,熱烈討論其與現實的差距。其實,我們也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春意盎然的城市,只是太多阻礙遮蔽了我們的雙眼,無法看見這些美麗罷了。溫家寶曾說過:“中國大地,問題千千萬萬,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的。”這也正是這樣一個春天的寫照,一個我們看不見的春天。

當我讀餘華《第七夜》時,會感動得落淚,生活本身便處處佈滿矛盾,只是所有人感受不同。若我們有相同的痛苦經歷,便似我在雨中遭受傾盆大雨的打擊,有著切膚之痛,若我未曾經歷你的痛苦,我便似站在雨棚之下,只聽得急驟的雨敲打頂棚,我卻沒有真實的感受,可我仍然聽得心驚肉跳。

我以一個少年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我眼中充滿了美好與破敗、幸福與不幸。但更多的,我看到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中國。我敏感地感知著這個社會,感知著生活,感知著春天。

我們的眼光還很純真,我們的心靈還很敏銳,我們可以透過貪婪看見清廉,我們可以通過浮躁看見平和,我們可以透過寒冷看見溫暖,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見本質,我們需要將這春天展現給這幾億的人們,抹去他們雙眼的汙濁,呈現雪一般的潔淨。

這,是我們應有的擔當。

看不見的春天 篇10

國三作文 ,1301字

偏遠的山崖邊,野花無聲無息地開著,雖然無人欣賞,但它擁有屬於自己的春天;聳立的高山上,石頭默默無聞地呆著,雖然並不出彩,但它欣賞屬於自己的春天;寧靜的小溪旁,蒲公英無拘無束地飛著,雖然沒人在意,但它享受屬於自己的春天。有時候我們看不見春天在何處,其實它無處不在。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春天,也許看不見,但它一直都在。

馬克思不斷地思考、寫作,多年以後才完成《共產黨宣言》。生活困窘的他依靠朋友恩格斯的接濟勉強維持生計,由於長期寫作、過度疲勞的緣故,他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儘管如此,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夜以繼日地寫作,並且尋找翻譯者。也許對於馬克思來說,那一個又一個挑燈夜戰、奮筆疾書、不斷追尋夢想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春天。

孫楠是一個較為成功的藝人,然而他的背後卻有著許多心酸的故事。他曾是工地裡拌泥挑磚的工人,他曾夜宿地鐵站旁,他曾為了工作四處奔波……他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挫折與磨難,儘管現在的他功成名就、衣食無憂,但曾經那段歷程或許是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最美的春天。

有時候我們只會記住樂曲的高潮,有時候我們只會牽掛故事的結尾,有時候我們只會看到人們成名後的樣子。但其實那些人為了夢想而努力拼搏的日子才是最美的,就像那遍地鮮花、蝴蝶翩飛的春天。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春天,因為看不見,所以更珍惜。

年輕演員很容易被認為走偶像路線而全無實力,而彭于晏擺脫了這一點。曾經他因為一部影片票房很低而備感傷心,與此同時,他還遭遇瞭解約,演藝生涯一度跌入低谷。之後他改變自己,感受底層人的挫折,一向樂觀開朗的他還在熒幕前裝起了陰笑。終於他走出了困境,獲得了成功。那些事業處於低谷的日子讓年輕的彭于晏變得成熟、頑強,無疑這是他最珍惜的日子。

桑蘭擺脫病痛的折磨,從逆境中崛起,變得開朗樂觀;李白不顧貶謫的痛苦,在悲傷中奮鬥,變得奔放灑脫;劉翔擺脫人們的議論,從輿論中站起,變得勇敢頑強……一個個悲傷難過的日子、一段段曲折坎坷的經歷,使他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終於化繭成蝶,這是屬於他們的春天,因為無人看見,所以更為珍惜。

有時,春天不一定會如期而至,那麼我們要學會創造屬於自己的春天,哪怕別人看不見。

作為林丹唯一對手的李宗偉曾一度慘敗給林丹,他沒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反而奮起直追。閒暇時他就會找林丹去較量,來更好地瞭解對手。因為他的努力,他在一次比賽中以三比一的絕對優勢擊敗林丹,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試想,如果他甘於落後,而不去努力,他會對林丹如此瞭解麼?如果他喪失信心,而不願奮鬥,他會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麼?如果他安於現狀,不去創造,他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麼?

與之相反,一代名將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慘敗他不願再回江東,不願留於世間,他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他放棄了創造春天的機會,成功與他失之交臂,春天也離他遠去。

春天不一定會按時到來,那麼我們要學會自己創造春天,哪怕別人看不見。

一個又一個夜裡的努力奮鬥,追求夢想,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春天;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勇敢蛻變,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春天;一回又一回艱難探索,不斷創新,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春天。雖然別人看不見,但它們卻一直留在心中,成為世間最美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