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上碎片化的資訊時代相關作文20篇

當遇上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1

當遇上碎片化的資訊時 ,948字

如今,我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手機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資訊量爆炸的今天,我們接觸的每一個資訊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種生活對我們到底產生了什麼影響?

每天晚上,我們在完成了一天的學習任務後,總是會拿出自己的手機,刷刷朋友圈,看看文章,以瞭解自己身邊的最新動向。我們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們所接收的資訊,已經逐漸碎片化了。我們刷朋友圈時所看到的每一條說說,並不會駐足在其停留很長時間,而是會繼續閱覽下面的說說。我們所看的文章也並不都是完整獨立的文章。很多文章可能都是其他來自不同地方的資訊組合而成的。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抽出自己的時間,安安靜靜地讀完一本書。大家只能用自己零碎的時間來獲得資訊。因此,這種碎片化的閱讀現象由此而來。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碎片化的閱讀和資訊呢?

首先,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碎片化閱讀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時間。我們在網路上所看到的資訊都是精簡化後的資訊,屬於資訊中的精髓和要點,並且這些資訊能夠直接呈現給我們,省去我們自己尋找的時間。我以前上學時,遇到不懂的英語單詞就得翻字典,一翻就要翻個五分鐘。如今有了電子詞典,只要輸入單詞就能獲取它的中文含義及其他資訊,大大節省了我的學習時間。另外,這種碎片化的閱讀還有利於資訊的傳播,方便人們瞭解新的內容。

但是,這種碎片化的閱讀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許多人在慢慢習慣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後,便會在閱讀時變得隨意,目光一掃而過,走馬觀花,從而錯失資訊。在過去,人們為了獲得知識,需要翻閱大量資料,而這些翻閱和查詢的過程正是加深印象、並無意間擴充套件知識面的過程。現在的人因為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來輕易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便不會去刻意認真銘記。袁枚曾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這話雖然是針對借書,但其中也有“輕易得來的事物就不會珍惜”的意思。並且因為碎片化資訊是雜亂的,所以人們可能會很難養成專心閱讀連貫書本的習慣。

因此,我們在享受碎片化閱讀和資訊時,也不能拋棄閱讀書本的傳統。碎片化的閱讀雖然給我們提供了便利,但許多通過閱讀書籍才能收穫的內容它卻給不到我們。身為一名學生,我們更不應該過多的依賴碎片化閱讀,而是要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這樣,我們的知識才會變得更加淵博,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2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678字

“碎片化”一個資訊時代的詞彙。如果讓一個普通人來描述自己十幾年前的生活,幾個字便能解釋清楚:看報,看電視。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瀏覽器與Wi-Fi漸漸地衝進了我們的生活,幾個字,變成了幾個詞,又變成了幾句話……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一個詞而引起科技。

科技漸漸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公交卡是上班族的必備,每逢工作日,無論是地鐵站還是公交站總會水洩不通,乘著擁擠的地鐵或公交,微微抬起頭,放眼望去,人人都低著頭,如飢似渴的盯著手機,好似一隻只貪婪的老虎。

時間也變得碎片化。當我們想要買東西時,或許不用再像以前走到商場,轉了一圈又一圈。來尋找自己需要的物品,如今的我們,只需開啟手機,便可在網上開始購物,甚至比親自購買更方便,更省力。而正因如此,時間被撞擊成了一個個細小又單薄的碎片,灑落在各個角落。

閱讀,是排遣壓力的一條途經,可如今,走在大街上,又有多少人是手捧一本好書的?如今的人們誰不是捧著一臺手機,走遍天涯海角?在網際網路上,曾經受百萬人喜愛的好書已不復存在,隨意開啟一篇論文,講述的都是當今的遊戲與追星。我曾待在家,拿著一本書細細品讀,卻怎麼也靜不下心,這是為什麼?手機在我的身旁叮叮響,使我控制不住自己,禁不住誘惑的我,伸出雙手拿起手機,津津有味的讀著小說……但沒過多久,小說也漸漸碎片化,一本紙質書籍怎能一次性讀完?終究還是被分為了一個個碎片,一點又一點的品讀著……

我們的生活並非受網際網路所控制,讓碎片重圓,組成一個個歡樂又多彩的夢;讓時間不再破碎,還時間老人一個完整的沙漏。我相信,碎片重圓,已然不遠!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3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1221字

看到“碎片化”這三個字,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個由微博帶火的詞語,進入大家的視野也已經有上幾年了。粗粗看到這個詞,覺得碎片化無非就是生活作息時間被碎片化了,人們的時間變得零碎而有些難以掌控。可再看看當今的社會趨向,好像並不只是那麼一會兒事了。

在中國的當今社會,大部分的人一天幾乎離不開智慧手機。人們無法抵抗手機的魅力,也無法擺脫它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因此,它漸漸演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我們已經不需要紙質報紙,網易新聞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天下大勢;我們也不需要再跑去書店淘老大半天的小說,閱讀軟體上玲琅滿目;我們甚至可以不用跑去圖書館查閱專業資料,度娘上的答案應有盡有……而這些情況卻共同導致了一個問題—資訊碎片化。

在網上獲取的資訊大多都是片面性的。在搜尋欄裡輸入一個關鍵詞,便跳出來成堆關鍵詞衍生出的資料,雙擊進去查閱時,卻覺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裡面只有一些最基本的情況概述和一些關於它的專業詞彙。在嘗試理解它的同時,不得不再去搜尋註解裡並不認識的詞彙,將碎片化的資訊拼湊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未免看起來有一點繁瑣,但所幸這樣的碎片化對我們現階段的學習卻是有利無弊的。

相比之下,網路新聞的碎片化卻沒有像搜尋軟體裡的有利無害了。大家一定看到過類似網路暴力、炒作、誤傳等這樣的字眼吧。這樣的情況往往是碎片化的資訊造成的。比如前段時間猥褻妹妹的那個哥哥被人肉出來後慘遭社會譴責,後續卻被爆是找錯人了;coser在地鐵裡被大媽莫名指責不務正業,影響社會風氣,卻有說法說是內部炒作……

根據以上的一些熱點來看,網際網路上的某些熱議話題未免有些斷章取義。網路其實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那裡人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這些事件的觀點、情緒,也正因為如此,有些情緒化的語言才會過於偏激,帶動有些不必要的情況發生,給當事者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這些事件的最終原因,是資訊的碎片化。

在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網際網路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是很多見的。早上在地鐵上或公車上,被好多人擠得喘不過氣來。這時候掏出手機看看新聞段子,用不了很多時間就可以瞭解很多事情。雖然這樣瞭解事物的方式很迅速,但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性思維,全面看待問題,以免誤傳錯誤資訊,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

碎片化資訊如果被合理運用,便會發揮出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背單詞軟體“百詞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在閒暇之餘可以刷刷裡面的單詞,既高效,又不感無聊,著實利用了我們平時所謂的碎片化時間。

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當今社會的推波助瀾下,也漸漸跟上了社會的步伐。碎片化的事物遍佈這個時代,有些人懂得如何運用這些碎片,去拼湊這個有意義的人生;有些人卻對這些碎片毫無頭緒,站在一旁乾瞪眼;甚至還有一些自以為能妥善利用這些碎片的人,實際上卻不懂其精髓,只是擺擺樣子罷了……

所以,對於現在碎片化的網路,我們應該慎重對待、妥善對待,杜絕看待資訊的片面性,跟上這個碎片化時代的步伐。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 篇4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作文 ,634字

網路,如今已成為這個時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逐漸呈現碎片化狀態—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以及碎片化的社交……

以前,我們如果想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時事,就需要通過閱讀報紙或者守候在電視機前來收集各類新聞資訊。而現在有了網路,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知曉世界動態,更新自己的新聞儲備。以前,我們如果想購物,就需要到商場逛上一整天,最後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而現在,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服裝鞋帽,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橡皮,只要開啟購物軟體,輕輕一點,快遞員很快就會將我們心儀的商品送到身邊。以前,我們的親朋好友如果出差或居住在異國他鄉,我們就只能通過電話或書信進行問候交流。而現在,微信、QQ、FaceTime的出現使我們的溝通更加方便,我們不僅能聽見對方的聲音,而且還能看到對方的情緒狀態,緩解了我們的思念之情。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為我們帶來許多便捷,然而,它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有些人喜歡一邊過馬路一邊看微信,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試想如有車輛經過,後果將不堪設想。還有一些小朋友,因網路遊戲而玩物喪志。自從某些遊戲上線後,“學生因不能玩手機跳樓”的事件頻頻發生,這種為了遊戲而放棄生命的舉動讓我感到十分痛心……

同學們,資訊時代很便捷,但同時也存在風險。而我們,現在正處在碎片化的資訊時代,我們要懷著一顆思考的心去正視它,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它,讓它真正成為我們生活學習中的助手,而不是阻礙我們成長的“凶手”!

當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5

當遇上“碎片化”的生 ,841字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在一天的時間裡,成年人有許多的檔案需要上交,學生有許多作業需要完成。可是,這些事總會在某個不經意間被電話、簡訊而打斷,被他人的話語所打擾,讓我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做另一件事。工作,正在逐漸被我們碎片化。

上完補習班,在樓上等著目前還沒開完會的媽媽開車來接我,想起今天老師剛剛佈置了一道數學證明難題,準備趁著這空閒的等待時間思考。但周圍的環境有些喧囂,我有點無法集中精力。我強迫讓煩躁的自己靜下心來。“叮咚”是微信訊息的提示音,我不想理它,輕聲地讀著題目:“…點M為AD中點”,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叮咚叮咚叮咚”它契而不捨地響著,我有些惱怒,將它調成靜音,可沒安靜多久,就開始想和我語音微信聊天,我腦袋裡剛剛成型的思路被打斷,無奈之下,按下了接通鍵,手機裡響起我同學她一貫的慢悠悠的嗓音,慢條斯理的,是那種要細細跟你聊一整個下午傾訴的語調:“那個,這周的英語卷子能不能拍給我啊…”我深吸了一口氣,又慢慢吐出,用盡量平緩的語調告訴她,現在自己不在家,等一會發給她。

沒安靜一會,就有個聲音在我的頭上響起:“你怎麼還不回家呀?”我有些不快,“你怎麼這麼…”抬頭一看是我的數學補習老師,這下我是有脾氣也發不出來了,只好笑著說了原因。

當我正快要想出來題目時,“叮鈴鈴”電話又響了,沒有什麼比你正在暢快淋漓地解一道難題,三番四次地被人打斷思路更讓人惱火的了,我沒好氣地把筆往桌上一摔,有點像惡狗一樣對著話筒吠出一聲短促的“又是誰啊,怎麼樣,有事嗎?”“什麼呀,有你這麼對家長說話的嘛……快點下來,我己經在樓下了。”媽媽還沒等我回答就掛了電話。我只好慢吞吞地收拾好我的東西,拿起書包去了樓下。

回到家已是傍晚,等我再想那道題目時,思路與解題的方法幾乎已經忘光了,而且樓上的人家裝修的噪音不斷,敲擊著我的腦仁。我扔下筆,走到窗前,天空中飄著細細密密的雨彷彿是在嘲笑我一整天連一道難題都想不出來。我想我不可能不接受這些打擾,或許這就是現在的生活—被碎片化的生活。

當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6

當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 ,930字

從何時起,不知一個個完整的生活,被錘子敲得粉碎。我們也失去了孩子般的微笑,成長成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再過個幾十天,我們將慶祝我們的半成人禮。

在上託兒所和幼兒園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白天在學校玩,放學後在小區玩,天黑了就回家玩。玩到累了,倒頭一睡。所以玩,成了我一個完整的生活。

上小學後,有作業了。一開始普普通通的十以內加減法,就一頁二十多道題;普普通通的語文抄寫,就二十幾個字;普普通通的英語填詞,就只要填“is/are”。這些看似簡單的作業,回家十分鐘可以完成的東西,被我加起來要做到晚上八點半。熟悉了學校那多姿多彩的生活後,效率開始提高了。從兩年級開始,我已經可以幾乎在學校就把所有的筆頭作業做完。我也經常與爸爸一起看球、看電視。可能因為這一點,我愛上了足球。足球也成為了我日常不可分割的夥伴之一。爸爸每週六也帶我去一個足球俱樂部踢球。但我沒有想到這一踢就是五六年了。從此回去後,下樓踢踢球,跑跑步,與小區裡的夥伴玩一玩,直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後,給筆頭作業收個尾,就開始預習課文、複習上課內容,也早早的睡了。這是不僅僅只有玩了,我那完整的生活被分割了,被上學、作業、足球、休閒娛樂分割了,分割成了四張碎片。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上了中學,又變了。校園變了,同學變了,老師變了。科學,外教口語,勞技,物理,歷史,地理與將要學的化學課都來了。在學校,拼了命的做作業,回家再一次拼命寫作業,拼命複習,預習,備考!上學這個碎片又被分割,它被分割成立去學校上學與上補習班;足球也被分割了,我要去別的隊比賽,我需要去自己俱樂部訓練,我還進入了校隊。我的休閒時間被分割的一會兒是讀書,一會兒是休息,一會兒是學習,一會兒去睡覺……

以前你是一個小孩子,你想要什麼,爸媽給什麼。以前你還不懂事,爸媽總在你身邊。以前生活是美好的,是完整的。現在你是半個成人了,你的要求,爸媽不一定做得到。現在你懂事了,爸媽已不經常在你身邊了。現在生活是幸福的,但它變成了碎片。

看著街上的孩子們,開開心心,跑來跑去的。你一定會回憶以前你也是有一個完整的世界,你也有一個完美的生活和一個幸福的家。

當你遇到碎片化的生活,你一定會回憶以前的!

當你遇到碎片化的生活,你一定會的……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時光 篇7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時光 ,878字

每天來回於地鐵的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沉迷玩弄手機無法自拔的年輕人。偶然間看到有靜心閱讀的人,我便會對他刮目相看。漫漫閱讀之路,總有些什麼會點點滴滴地沉澱,揮不去,抹不散。

快節奏讓我們遇見了碎片化的生活,而閱讀這一傳統美德,似乎也無法倖免。相比於偷得浮生半日閒,手握一卷經典妙文美藉,品味“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樂,也許年輕人更在意騰訊新聞,快速的閱讀外加些許八卦,看似省時省力,卻難免扣上“碎片化”的帽子,書裡油黑氤氳的馥郁芬芳,恐怕再也見不到了。

最感謝的是閱讀,曾幾何時,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被碎片化的時光抽走了“靈魂”,直到那個暑假,《中國好聲音》熱播的盛夏,我還莫名成了它的粉絲,但當心中默默支援的選手接二連三慘遭淘汰時,我氣憤地扔開手機,期待的心一次次落空。我真不理解,是自己不懂音樂嗎?雖悶悶不樂,也留了個心眼。

暖陽透過玻璃分成漂亮的光片,手中是書,心中是畫。感受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精神洗禮,倦在沙發品味字裡行間的溫暖,帶我走進千年史書的塵封之頁。不論是滿目硝煙的亂世還是俯首農桑的盛世;不管是文人雅士丹心還是才子詞人的豪放。一場場靈魂深處的對話躍然紙上。我一次次被人生哲學,理性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衝突真理洗滌心靈,這是文藝思想的新境界。我明白了,什麼是“釋然”,那些大眾看好的選手雖然被一一淘汰,可人生的路還很長。現實告訴我們,那些長久活躍在大家視野裡的人,必將經歷沉澱、積累的過程。他們要做一顆顆永恆的繁星,而不是稍縱即逝的流星。

顯然,這些真理,是利用點滴的閱讀,慢慢感悟而來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要得讀書之雅趣,須有讀書之心境,它不是面無表情的動詞,而是一個低調的領路者,在翻過的時光書頁裡向你招手,在春夏交替時往心裡伴你成長,它甚至多姿多彩地活在我生命的每個角落,似化作一縷春風,絕對不是簡簡單單通過碎片化的閱讀能感受到的。

閱讀可以縱情沉浸在虛幻世界中,那一抹絕塵的倩影讓人動容。這種光芒勝過年復一年的選秀娛樂。真正做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洗淨身上的塵土,帶我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字裡行間,一番體味,一番思悟,久久回味!

當閱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8

當閱讀遇上碎片化的生 ,771字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我們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在文化方面,這種變化又是否令人滿意呢?目前讓很多學者擔心的一個數據就是國人人均閱讀量。2016年,我國成年公民人均紙質閱讀量為4、77本,而電子書閱讀量也不過四五本。這離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當手機打碎了我們大塊的休息時間後,我們無法靜下心來讀書;二是在網際網路大量資訊的衝擊下,我們不願意把時間花在閱讀中了。

所謂的碎片化生活,指的是當今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模式:看似一天到晚在忙,但卻有無數個小空閒。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雖然時間被拆成了碎片,但並不意味著這些時間不能利用。或許無法每天抽出時間來讀《史記》,但一天一句《論語》,只要肯做是一定沒有問題的。以語錄體方式呈現的《論語》,其實就是碎片化閱讀。孔子所言短小精悍,言簡意賅,而且這些道理仍有豐富的現實意義。柏拉圖的《理想國》亦是如此。所以,想要讀書的人是不會被碎片化了的生活束縛住求知的大腦的。

而第二種人才是拉低中國人均閱讀量的主要群體。他們浮躁,忙碌,整天忙著社交。他們選擇用看無聊的推送,惡俗的笑話來度過自己的碎片時間。他們在時代的洪流中放棄了對自身修養與文化的提高,轉而隨波逐流。這種人,應該好好利用起他們最擅長卻又最不擅長的工具—電子裝置。微信公眾號中有一些好評如潮的書評、清單等值得快節奏的上班族閱讀。這些都是一本本名著的精華所在。花個十分鐘,只要心無旁騖地閱讀,思考,即使沒有讀過全書,還是能收穫其中的小部分營養。

碎片化生活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必然產物,而對於人來說,如何使這些時間得到充分利用顯得尤為重要。人要克服“既然沒多少時間,那就發個呆吧”這種心態,也就是在碎片化的時代,任何時間都不能被輕視。利用好這些時間閱讀吧,“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遇上碎片化的當下 篇9

遇上碎片化的當下作文 ,1240字

去年冬天,我們全家去了雲南。清晨,我們在面對洱海的露臺上,看著太陽踩著只屬於它的節奏,升起。媽媽給老爸泡了杯熱茶,老爸則是架著三腳架,專心的拍著他心中的”大片”。晚上,還是在這個露臺上,星星漫天,散落在夜空中,一顆顆、一點點既明亮又生動,

似乎在和地上的人兒對著話。“唰”的一下,“我看到流星了”聽見媽媽興奮地說。然後,馬上低下頭虔誠地許願。我想媽媽一定是在為家人祈福,她一直都這樣的善良、樂觀。洱海不是海,溫暖不是春!我喜歡洱海,爸媽也是。

爸媽平日裡的工作都非常忙,雲南之行,我們沒有做任何的攻略,只是提前幾天訂了機票、住宿。“會有點小貴哦?”在攜程網上訂機票和酒店時,我對媽媽說。“沒關係,對的時間很重要!”媽媽說。在之後的那些天裡,我們一起選擇了幾處喜歡的、嚮往去的地方;我們一起吃了全家都喜歡吃的食物;我們一起和喜歡的人們閒聊、合影。這樣的日子裡,沒有“網紅、爆款”,只有適合我們一家人的舒心和愉悅。

大年初一的早上,媽媽拿出了一疊捲起的紅紙,讓我幫忙給老爸磨墨、拿筆。

“鳥語花香百般好,家和人睦萬事興”橫批“丁酉行運”。老爸小的時候,曾拜師習字,

自認寫了一手好顏體,所以每一年的春節,老爸都要堅持自己寫春聯,他說自己寫的,

會更有意義,也更有屬於我們家對於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今年的立夏,剛好是週末。媽媽帶著我,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去了橫沙島。蘑菇叔叔是當地人—和《小森林》裡的“市子”一樣,從小在森野村莊里長大,一直到高中畢業才離開。“島上幾乎看不到什麼年輕人了,大家出去了就不想再回來。“但是在蘑菇叔叔的心裡,沒有地方比小島更美了。兩年前,他決定回來。週一至週五,他依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到週末,他便會和朋友們一起上島,圍坐在木質的長桌邊,做一件蘑菇叔叔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吃飯。佈置場地、做飯都是他一手包辦,當然,還有蘑菇叔叔家的老奶奶。“老人家做的魚丸湯,會令人想念。”他說。那天,我們一起用植物顏料染了桌布;一起在林中吹散著蒲公英;一起摘了好看但不能吃的莓果。初夏的陽光,一排排剛染好的桌布在風中搖曳,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開心、舒展。下午四點半,我們一行人抵達碼頭,搭乘一天裡最後的一班船回吳淞站,橙色的船票,15元一張。媽媽把票根留著了,她說:“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會是一種積累。”

轉眼入秋了,我也正式的成為了一名高中生,有些怯場,但也憧憬滿滿。媽媽說:“孩子,認真、踏實去走過你的高中歲月。”

此時,當我再次看著作文的主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家的日常,已是很好的“解藥”。老爸是個很會分析的人,他總結性地對我說:“當下,時間碎片化不可避免,但認知碎片化是可以減少的。作為學生,如果用時間碎片閱讀文字碎片,就會形成知識碎片。從提高學習效率來看,儘量安排整塊時間學習閱讀最重要的內容,學習效率就會高。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時,要提醒自己:每讀一點,儘快整合。”媽媽在旁邊笑著補了一句“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整合出最適合自己的。”

當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當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894字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大時代,我們的生活不知不覺被分割了。作為一個學生,每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作業:校本作業,家庭作業,補習班作業……就連雙休日也奔波在各大補習班中,剛在實數,幾何的題海中思索人生;轉眼又在孔子,孟子的書籍中讀著儒家思想;終於熬過了可怕的新東方;又得面對朝你走來的化學元素週期表;你想要笑對人生,卻發覺自己已經喪失了“笑”這種技能。難得有一些空閒時間,卻不得不捧著一本書背歷史。哎,學生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片段一:我正站在開往上物理課的地鐵上,背靠著一根柱子,揹著一個書包,裡面裝著語文,英語,舞蹈的學習用品,手捧著一疊物理卷子,正專心致志的“啃卷子”。剛上地鐵時我還在腦子裡迅速背了一遍晚上英語課要背的課文。一天的行程中,唯一令我感到有些欣慰的莫過於舞蹈了,在學業繁忙的初中,我依舊沒有放棄熱愛的舞蹈。芭蕾對我來說不只是一門課,更是一種放鬆心態和身體的好方法。當我踮起腳尖,昂起頭,挺起胸,用手臂做出一個個優美的動作時,有一種獨特的感覺從心靈一直傳遞到指尖,好像自己的靈魂正在收到純淨的洗禮,一切不美好的事物都在九霄雲外。

片段二:前面那個正在急匆匆的趕著路的學生是誰呀?沒錯,那就是我。做為週五的值日班長和值日生,留下來打掃了40分鐘的我也感到很無奈呀,誰讓週五偏偏是大掃除的日子呢!而我正在憧憬晚上畫畫課的情景,不知道今天是素描還是油畫呢?畫畫不僅可以提高我的審美觀,還可以陶冶我的情操,使我成為一個懂藝術的人。

片段三:週六同樣是忙碌的,先要把學校作業做完,然後草草吃完午飯便要開始今天的“旅程”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的第一節課就是我所鍾愛的機器人程式設計,真想“高歌一曲”來表達心中的歡樂。雖然下午還有3個小時的數學課,不過晚上的羽毛球課也同樣值得期待。機器人程式設計就像我彈鋼琴一樣,一串串程式碼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令人的心情愉快起來。而羽毛球則可以強身健體,鍛鍊運動能力。

雙休日的行程大概也講得差不多了,雖然很忙碌,但卻很開心,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在一起就形成了我豐富多彩的生活。此時,只能用一句句子來形容我的想法:“啊,當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