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碎片化遇上生活相關作文20篇

當碎片化遇上生活 篇1

當碎片化遇上生活作文 ,890字

生活,毫不誇張地說,就像一張白紙,你的一切行動,都是為這張白紙新增美感的。至於你的作品,也就是那張白紙最後的形態,可能是一幅靚麗的油畫;可能是一幅平淡無奇卻深藏不漏的國畫;更可能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抽象畫……總之,這一張白紙,這一方天地,是屬於你的,是由你來創作出那最美好的畫作的。

那麼,當白紙被某些東西撕碎了呢?

步入現代社會,我們不得不跟上時代的潮流,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但是,當你原有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逐漸地為了跟上他人的腳步而心甘情願地擦除你的作品,撕碎你的白紙。最可怕的是,你尚且還不知道這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白紙,只有一張。

生活,不能再來。

時間,不可能倒流。

碎片化和生活相遇,只要掌控不好,不是毀滅就是成全。

你的生活,永遠是屬於你的,即使會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主動權總是在你手上的,你有權利去反對他人給你強加上的詞語,不用去成全他人,不要為不該想的東西煩惱,這樣,即使碎片化影響了你身邊的很多人,你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做你自己。

很多人的思維可能是這樣的:“哎呀,這個東西,我花了好多時間在上面了,是時候休息了”

這就是“碎片思想”的來源。

可是,為什麼不好好想想,你完成的時間,和你斷斷續續完成的時間,也許後者還要長呢。那我們為何不選擇直接完成任務,把休息時間集合到一塊,好好休息呢?

在此之前,我想先問你一下:你知道心臟為什麼不會因為疲勞而停止跳動嗎?

答案就是:心臟在疲勞之前休息了。

把時間分散成碎片,可以增加你做業的整體效率和質量,所以,在某些方面來說,碎片化亦是有幫助的。

分散時間,這是比較難做到的,誰會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不變的、枯燥的工作?我想,只要是個活人,都不願意吧。生活的樂趣,是等著你去發現的,有規劃性地安排一個你喜歡的計劃,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十分美好的。

碎片化的生活,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當碎片化遇上生活,定是會綻放一朵朵煙花,短暫而美好;當碎片化遇上生活,定是會對你有影響的。所以,無論是怎麼用那張白紙,碎片化總還是會在你左右的。儘量去接受它吧,沒什麼不好的,因為我堅信,生活是屬於你的。

當碎片化遇到生活,定是會綻放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當碎片化遇上生活 篇2

當碎片化遇上生活作文 ,1537字

我本是個喜靜之人,愛在午後的陽光下拿出一本書細細品嚐,或是可以安安心心在很長的時間專心地做同一件事。可隨著數字化新時代發展,各種各樣的社交平臺,稀奇古怪擁有者奇特畫風的app不斷冒出,文字的出現不再是單一的紙上,更多的卻是閃爍著光亮的螢幕上。種種的種種無疑打破了先前的寧靜。我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充斥著碎片化,忙碌而又複雜。

一部手機在手,白日之夢境,再也無聲,獨處之煎熬,再也無影。

最開始的是微博,QQ接著便是微信的誕生,掀起了新一代的資訊潮流。如今我們的生活雖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佔據著,卻仍能在忙碌中找到時間的縫隙,見縫插針般地刷著朋友圈,聊天,上微博,看八卦。我們時刻在碎片化的方式中生活著,吸取著各方面資訊,網際網路已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人們享受著科技,充分利用了每一分鐘,豐富了生活,提高了精神追求。

有人說碎片化是一種流行病毒,一碰便會一發不可收拾般地惡化。其實並不然,手機普及的開發端必然是好的,是為人類提供方便,創造樂趣。當然,對於開發端而言,他們也的確完完全全做到了這一點。手機雖小,資訊含量卻遠比幾百本來得多,掌握著小小螢幕,看的卻是整個世界。當然它也為平日枯燥的生活添了一份樂趣:整日面對單調乏味的課本,電子小遊戲的發明,確實是一種娛樂消遣的好渠徑。在學習或是工作之餘換換腦子,反而是一種對大腦的休息和放鬆,更是為此後的學習有著一個更好的狀態。

對於我這種平時喜歡看小說的人來說,電子書的發明,無不是我們的一大福利。比起紙質書,電子書更方便攜帶,書的種類多,方便尋找,可在隨時隨地使用,大大節約了去圖書館或者是去書店借書買書的時間,有效地擴大了閱讀量,然而視力也無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說到碎片化閱讀,那就不能不提如今最受大家歡迎的一種碎片化載體,那便是微信微博貼吧中隨處可見的公眾號的“雞湯文”。這類文章以宣洩人們的情緒為主。對於有些人來說此類碎片化的閱讀只是單單為了打磨時間,而對那些長期情緒處於低谷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最好工具,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支援他們的精神動力。他們從其中尋找方法,有了方法自然會突破難關,突破了生活中的困境,找到另一種樂觀的態度,這是一種正能量的體現。當然,我也有這種經歷,對於閱讀那些長篇小說來說,不是沒時間,就是沒精力,短篇的“雞湯文”自然成了我的“新寵”。在情緒低落或是思路不順之時,使用它調節狀態,實話說它的大作用還真沒有,但或多或少給我帶來了不少資訊。包括我所需要的一些書目推薦,或是好詞好句,再或者是一些寫作靈感,情緒分析……都是從這些無意中的碎片化閱讀中得到的。

然而又不得不說碎片化的閱讀方式的出現,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改變。我的注意力根本無法長久地停留在一本書上,甚至有時候,讀完一段文字,腦袋裡會突然空白一下,才會顯示出剛才所記的資訊。手機在一旁閃爍著,我的注意力會不斷被遷移,忍不住伸手開啟home鍵,哪怕只是些無用的系統訊息,也在不知不覺中因而失了神。書本中的文字與腦中的思想不斷碰撞下,反而感到力倦神疲,最終卻敗在手機下。我的思維,生活,注意力不斷被分成碎片,拼湊成了另一種新生活。

所以說在根本上,碎片化的方式你無法判定它的好壞,或是沒有好壞之分。你不得不說在多數的情況上,是它分了你的心,擾了你的神。但你又不得不承認,有時是它幫助你通過閱讀各式各類的文章後,找到你可能在書本上找不到的寶貴資訊和靈感的萌生。利與弊因人而異,重點是看你怎樣去面對,去適應。

時代快速變遷,資訊的腳步不斷向前。人不是生活的演員,改變不是一下子,凡事總會有個適應的過程。你生活在這個時代,必須接受新的事物,拋開它的好壞,接受能改變的,承認不能改變的,在弊中找利,利中昇華,這才是你生活最有效的辦法。

當碎片化融入生活 篇3

當碎片化融入生活作文 ,953字

現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今非昔比,不論是你想要作業的答案,看一本書還是要查其他一些資料都能在網際網路上查到。

現在手機的發展趨勢很好,隨處可見的是拿著手機的“低頭族”。手機雖好,但也不能不在意自己的安全,你瞧,因為低頭看手機而發生的以外在全國各地都數不勝數。所以杭州前段時間設計了一種在地面上的紅綠燈,以便人們注意到現在的交通狀況。這個設計好啊,市民們也紛紛表示了自己的認可。但是,為什麼他們不反省反省,為什麼現在要研究出這樣一種東西?應當從自身找原因,如果不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過馬路時看手機導致意外,又何必要有這個發明呢?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小笑話。甲:“怎們能判斷地鐵上哪個人要下車呢?”乙:“把手機收回兜裡的人。”雖然是個笑話,但也確確實實地反映了現在人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不論是在餐桌上,地鐵上還是在馬路上,人們每時每刻都抱著手機,對手機產生了一種依賴,這種依賴自然是不好的,輕地話會導致視力下降,嚴重地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儘管移動網際網路有上述的缺點,但也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的方面。從前我們看書都是去書店買回來在家看,有了網際網路後我們在外面也同樣可以看書。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有什麼想買的東西不用多想,在手機上用淘寶便能立即買到;有時突然肚子餓了,隨時手機下單,半個小時就外賣就能到了……

我認為生活並不需要每天精確到幾點幾分的規劃,只需要對以後人生的大致方向做個規劃就可以了。因為每天儘管你規劃好了這段時間做什麼,但是“事情”不會等你做好事情再來,它想來就來了。簡單點來說就是假如你想好下午2:00要上床午睡,但這時老師打電話來讓你去學校幫忙,你會怎麼做?是不去學校,接著午睡?還是把午睡的時間往後挪,先去學校?但是把時間往後挪了,再用什麼時候把它補回來?或者說是就不補回來,讓它去吧。再簡單點來說就是事情會突然“蹦”出來,如果你把自己的時間全部規劃好了,那你就得再重新規劃一遍。而且,實際上,事情是永遠不會停得。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

你不要看這個問題很麻煩,實際上解決起來並不困難,而把生活碎片化就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移動網際網路把我們的生活分成一塊一塊的,雖然分得方面多,但每一項都能快速完成,既方便又實用。我想只要能保證人們的安全,這樣碎片化多樣的生活還是很有趣味的。

當碎片化遇上高科技 篇4

當碎片化遇上高科技作 ,1115字

快節奏的大城市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支離破碎,逐漸被碎片化。

倘若大家還不能明白我的意思,那就聽我舉個例子。大家平時喜愛看的微信公眾號推送,區區140字,便能讓你瞭解到一件件精彩的新聞,有的還能讓你深受感觸,甚至潸然淚下。但是為什麼就不能寫長一點呢?你看,平均上班族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大約是半小時,除去趕時間時候不能檢視手機螢幕的時間,很多乘坐公共交通的上班族也就只有十來分鐘可以放鬆一下,看一些有趣的新聞。應運而生的便是這些140餘字的小短文。有了這些小短文,一部長兩個小時的電影你也能在十分鐘的時間內瞭解透徹,不瞞我說,你甚至還可以和你的同事或者家人們侃侃而談你的感受,彷彿你真的看過這電影似的。碎片化的時間,帶來了碎片化的閱讀,既節省時間,也能充實你在公交上擁擠且無聊的十來分鐘,何樂而不為?

每天歸家,學生有成堆的作業需要完成,白領們也有沒完成的工作需要忙到很晚。倘若你手邊此刻缺少一支筆,一本本子,還是突發奇想的一件衣服。想必你也拿不出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跑到商店專櫃去挑選。碎片話的購物也由此出現,淘寶,京東,一號店,等等等等。你只需動動手指,再耐心等上一兩天,你需要的東西,就會親自“跑”到你的手裡。但你又要問了,我很急啊,現在就要用這個,怎麼辦?別急,面對如此情況,也有公司研發出了新的外送方式—代買物品,還是老樣子,手指動動,不過這次不是一兩天,而是一兩小時,你急需的物品就會遞到你面前,甚至還有公司拍著胸脯打包票,半小時內不送到,你的東西,我們送你了!

這樣看,碎片化生活不是很方便嗎?這樣豈不美哉?那可就說不好了,我們變得輕鬆了,變得懶惰了。實體商店也很少有人去了,說的誇張點,有些人,沒了手機,甚至連天天手機上購買的自己家門口的奶茶店,都不知道在哪裡。

更令人寒心的是,朋友之間的社交也會被碎片化。一句微信,你以為你所謂的好朋友,就會馬上回復你嗎?這可不盡然。沒準,他正在和朋友開黑“王者榮耀”,又或者,他正在用手機閱讀網路小說。現在應用極客極力為應用打造最高的免打擾性,這樣,沒準十分鐘後,二十分鐘後,甚至一個小時後,他才會發現你的訊息。回覆你?你估計已經沒有聊下去的興致,但更多的,是完全的不回覆你。

這樣的社交,還算得上社交嗎?人的惰性,天生就在,但是這樣所謂的新世紀“碎片化的生活”,倒不如說是支離破碎的生活,人與人的交流會變少,有些人會誇張到和坐在你對面的人使用社交軟體交流,而不是用語言。

當今社會,手機已經成為一切的代名詞,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手機都能幫你完成。碎片化,手機幫你辦到。我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溫情正在漸漸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熒屏,和支離破碎的時間。

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篇5

國三作文 ,853字

我們的生活,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似乎開始呈現了一種更快的節奏。人們的生活,也隨即而變得碎片化起來。

所謂碎片化的生活,在我看來,其實更似一種多重的人格分裂。一段時間你是在幹這件事,而再跳到另一個時間點,你卻在為另一個任務而奮鬥,我們的生活,也就因為這樣,而變得充實又忙碌。

誠然,碎片化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它的優點依然不可否認。在科技高速發達的今天,碎片化的生活為我們的高效率鋪平了道路。人們可以在這種快節奏的轉換中完成更多的任務,就如現在的許多白領,已經習慣了一邊吃飯一邊工作。而這種行為,在以前的人看來,的的確確是荒唐的。我們學生,也越來越多的習慣在上下學的路途中背背單詞,亦或是看書陶冶情操。而碎片化則是造成如此高效率的原因。可以說,我們今天的生活,很大一部分程度,需要感謝碎片化。

但是,凡事都有“度”。碎片化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

過度碎片化會怎麼樣呢?還記得2016年黃曉明的“世紀婚禮”嗎?那時真的是霸佔了各大新聞的頭條。而與此同時,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事卻相信見拙,頗有一種“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悲涼。而在我看來,這便是過度碎片化導致社會風氣的改變。因為任務被分成了零星幾塊,人們就會產生一種“上上網也不耽誤”的錯覺,試想,如果你的身邊有手機,那麼很多時候,你會不自覺地被訊息吸引,從而開始翻手機浪費時間。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眼球被那些娛樂新聞所吸引,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人們就逐漸忽視了那些真的有內涵的新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浮躁。

那麼,過少的碎片化又會怎樣呢?這其實也不可取。這樣做,一個任務便會耗費很長時間。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當過了這個度,我們便會把思維放到別處去,而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效率開始下降。

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柄適合自己的“刀”,才可以把生活與時間適當碎片化,使我們既可以保持做事的效率,也不失去對事情的那份耐心。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是如此多重而又複雜。我們需要不忘初心,適當控制,才能讓碎片化遇上更好的未來。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想? 篇6

碎片化的是生活還是思 ,1025字

在這個高科技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然離不開我們,人們開始樂而不疲地選用碎片化的方式開始生活。

簡單的讀書,方式也與以前大相徑庭。如今只要開啟百度手指輕輕一點,便會得到成千上萬的連結,我們只需要看看哪些閱讀量比較高、點贊人數比較多,就可以毫不費力地開啟它們,擷取其中碎片化的資訊資料。回憶過往,孔子有翻閱《周易》韋編三絕,蘇軾有讀《阿房宮賦》撒然不倦,平生寫了不少佳文。就算近代文學家也沒有單單一個不翻閱經典著作卻只一味靠拼接採用那些碎片化的資料寫成大作的。

可為什麼人們寧願擷取這碎片化的資料也不願花時間去看看經典,為什麼人們寧願咀嚼這“碎渣”也不願在“大餐”面前逗留止步。

碎片化的資訊給人們帶來滿足感和快感,人們只要動動手指,大把大把“資料”便到手了,靠著稀散的資訊沾沾自喜完成了“大作”,在順手給發帖人一個贊一個好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無條件相信那乾癟沒營養的內容,而那些實實在在的大著作卻無人賞識,甚至被人惡意改編用不少網路語成低俗的東西卻受到不少人的青睞。人們越來越傾向那些拼的支離破碎的東西。

資訊時代也少不了不少app的參與,許多社交軟體就例如微博微信,不少人離不開它們,無論社會上有什麼風吹草動人們第一時間得知一定是在這些軟體上而不是看新聞看報紙。我曾經親身目睹過一件事,前段時間網上瘋傳著一段兒子打父親視訊,不少人發表著自己的“大道理”指罵那位兒子,可就在第二天,一段視訊又穿出來說是父親做了對不起兒子的事活該捱打,這下有不少人自作聰明開始評論父親的行為。可試問在坐有當事人麼,拼著這碎片化的視訊真的能肆意指責麼?簡簡單單的例子,不少明星,因為網友憑藉道聽途說來得碎片化資訊開始捏造發表評論硬生生逼死不少明星!

真正碎片化的單單是這些資訊資料麼?

然而,人們的思想逐步開始受到改變,腦袋漸漸成為另一個碎片化的場所,面對問題,開始用腦袋裡的碎片化東西東拼西湊組織答案,且任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答案含金量極低。並且養成了單方面有一點碎片化的訊息便開始發表自己的言論,不管這些言語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慢慢的社會上瀰漫著這種風氣?有一點點碎片化的訊息便有不少人便冒出來興風作浪。使不少人以這為樂趣,同時扭曲其他人的思維。

碎片化資訊就例如一張撕碎的紙,即使你拿膠水沾在一起可無論也不能拼的天衣無縫,相反到處是裂縫。

碎片化的資訊怎樣利用,大概是隻能看過一眼吧,真正需要的是你腦子中的“過濾器”,這樣才不會使自己的思想成為碎片,不會依賴碎片化的一切。

我的碎片化減肥生活 篇7

我的碎片化減肥生活作 ,1258字

“叮鈴鈴……”清晨,我被手機的鈴聲叫醒,但是溫暖的被窩實在太有吸引力了,我無法叫醒昏昏欲睡的大腦,糾結中的我在被窩裡睜開惺忪的雙眼。對了,趕緊打一盤皇室戰爭來醒醒腦,現在的手機遊戲可真好啊,三分鐘一盤,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時間來玩。

“快點,要遲到啦!”直到媽媽的女高音再三催促,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我的小床,去洗漱。忽然,鏡子裡那張圓圓的臉把我一下子驚醒了。“這是誰?”我覺得好陌生,“這還是那個曾經在小熒星藝術團獨唱‘英俊少年的’我嗎?為什麼已經胖成包子臉了?”天哪!我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早已經被肥肉和脂肪佔領了。一瞬間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沒想到自己對飲食的放縱和對運動的放棄,居然把我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胖子。

我不記得一路上是怎樣來到的學校,我只看見周圍的人,個個拿著手機,利用坐車,排隊買早點,吃早飯的所有碎片化時間,玩遊戲,看視訊,瀏覽新聞,刷微博和微信。不知不覺中,很多原本是整塊整塊可以利用的時間,現在都被碎片化了。這些原來可以用來讀書充電的寶貴時間,都被浪費在了手機螢幕上,將我們的碎片時間填滿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的改變我們的體型與健康,悄悄重塑著我們的生活習慣。

“不,我不能讓自己繼續沉溺下去,我要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我要用碎片化時間來減重。”我暗暗在心中下定了決心。

說幹就幹,隨後的我抓緊一切碎片時間來實施我的減重大計。課間休息,我不全坐在位置上埋頭刷題,而是抽時間到走廊裡做兩分鐘“立臥撐”;回家後,我不乘電梯,而是步行走上九樓,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晚上寫完作業,我不再葛優癱式地栽倒在沙發上看電視,而是到小區樓下夜跑三公里,直到大汗淋漓;雙休日,我不在電腦面前一動不動的盯著螢幕玩遊戲,而是下載健身運動的軟體,用一滴滴的汗水甩去一層層的肥肉。每一個碎片時間我都從不殆懈的進行或多或少的鍛鍊。

“簡化Burpees”,“臀橋”,“平板支撐”……這些陌生的有氧運動漸漸成為我的夥伴。一圈兩圈三圈,我環著小區不停奔跑。有時,我因為不慎摔倒擦破了皮;有時,我因為沒有做熱身活動而扭傷了腿;有時,我因為沒有計算好運動量而累倒在床上。可每當我想到自己正在減輕的體重,又低頭看看自己的日益癟下去的肚子,我都會咬著牙繼續堅持。半年之後,我的體重回到了正常水平,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小胖子了。

通過這次經歷,我懂得不同的人對碎片時間的利用不同,而真正成功的人,一定能把碎片時間綜合利用,哪怕是每一個小小的碎片時間,也能做好時間管理,絕對不能浪費如金子一般珍貴的時間。除了減肥,我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多背一個單詞,多解答一道數學題,多複習一個化學公式,多想一個作文素材……

當今的科技飛速發展,而碎片化的時間也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碎片化的生活有其忙碌而無奈的一面。但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更應該去積極面對,調整自我。我要充分利用每一個碎片時間,把它當做自己的裝甲,一片片地武裝自己,化零為整,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將來才能更好的回報社會!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角落 篇8

“碎片化”滲入生活的 ,775字

順著時代發展的潮流,“碎片化”一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碎片化”之意就是把完整的整體分割成小部分,我們面對這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等等,“碎片化”正侵入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過去傳統的閱讀方式正受碎片化閱讀的衝擊。大資料給我們帶來了龐大、雜亂、碎片化的資訊,令人眼花繚亂。人們在極短時間內就能接收到大量資訊,這樣快速、簡短的閱讀方式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現代人繁忙、快節奏的生活和他們的需求。然而,人們漸漸習慣於這樣快速、碎片化的閱讀,卻忽視了閱讀的本質。人們漸漸失去耐心,甚至不能沉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有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國民閱讀現狀堪憂,人均讀書量一年近八本,遠低於許多其他國家,數字化閱讀較紙媒地位正在上升。這顯示了當代人對閱讀還不夠重視,沒能清楚認識到閱讀的意義。我們對閱讀的心態認知轉變與現今碎片化的閱讀是有密切聯絡的。許多諸如八卦新聞這樣的無益資訊佔據著我們的閱讀,零碎的時間內我們進行著缺乏內涵的閱讀,都使我們內心變得更加浮躁。

現代人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常常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效率。凡事都爭分奪秒,將時間精確到分秒計算。這樣碎片化的時間管理看似高效,其實不自覺地變成在被時間追趕。越來越少的人有閒情逸致去品茶讀書,或是享受一杯咖啡的餘韻。人們不僅在失去這些樂趣,還失去了悠閒的生活態度和意義。比如那些追逐目標中的人們感到迷茫時,他們是否已經失去了初心,忘記了生活的意義?很多時候,碎片化的生活就把我們引向失去意義的橫衝直撞,而不再花時間平靜自己的內心,回顧我們的初心。

到達目的地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沿途美麗的風景更值得欣賞。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在它帶來好處的同時,需要注重維持自己的心態和認知不受其左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今天我們仍要反思碎片化生活的影響,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碎片化下的生活 篇9

碎片化下的生活作文7 ,755字

相較從前凡事都帶有的儀式感,碎片化使因此我們不必再花上許久的時間杜撰言辭,而可以在閒暇時隨時問候。如此看來,碎片化為我們節省了不少的時間,也提供了相當的便利。但是,在享受碎片化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失去些什麼?

單就碎片化本身而言,並沒有什麼弊病。碎片化使人們方便閱讀,出門在外不必揹著重重一本書,等車休息的閒暇,就可以掏出手機看幾頁。看似是方便,但這樣隨意的幾頁幾頁,真的能讀進心裡,引發人們的思考嗎?恐怕看到最後早就忘了原來看的是什麼了。碎片化使人們方便購物,各種購物網站上不僅有著多樣的選擇,往往還有更低的折扣,不用出門就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但是這也引起了很多婦女的瘋狂購物,不僅容易買回來不需要的物件,還會在不知不覺中花了更多的錢。碎片化使人們方便社交,不僅可以跟朋友門在聊天軟體上交流感情,還能一起聯機打遊戲。還有各類的交友軟體方便人們認識滿足自己需求的新朋友,生活像是十分的豐富多彩。而過於方便的網上聊天卻也有可能導致本來在一個城市的好友久不想見,相比起網上的交流,或許還是見見面更能增進友情。而關於通訊的話題,更是令人深思,在沒有手機電話的年代,大家都記著要給長輩經常寫寫信,通報子女在外的平安讓父母安心。而現在有了如此方便的通訊工具,許多人想著隨時可以給爸媽打電話發簡訊,就不再怎麼記掛在心上,聯絡反而是越來越少了。由此看來,人們對碎片化的使用產生了很多誤區,大抵是人類在舒適環境裡產生的惰性之類的吧。

究竟在這個越來越快的時代裡,還有什麼是值得人們為之傾心而停滯的呢。

有時,就會很嚮往從前那個年代,從前什麼都很慢,書信一來一往要好多天,三五好友擇日相見,自己在家沏上一壺茶,翻開一本書,就能靜靜地讀一個下午……。

生活的本質不該被碎片化所影響,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堅守自己的內心,才是難能可貴。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篇10

碎片化網路生活的思考 ,621字

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不再需要花很長時間在一件事情上。

通過什麼技術手段達成了這一點呢?沒錯,是網路。

網路是便捷的,有用的。有一回,當我獨自在家,沒有晚飯的時候,我拿出手機,下了一份訂單,讓外賣員送上家。沒過多久,我就吃上了晚飯。不需要去飯店吃飯了,節約下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想買衣服不用再去實體店了,去淘寶網上,什麼都有;想買書不用去書店了,亞馬遜網上的書也有不少;作業不會?難不到作業幫,不認識的字不再找字典,一搜百度就有……以前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辦到的事情,有了網路,我們只要碎片時間就可以了。

網路節約了人們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存在需要花大量時間做任何事情了,這是真的嗎?

因為有了百度,孩子們不再使用字典、詞典,而網路中良莠不齊的資訊也可能成為誤人子弟的源泉;因為有了噹噹網,人們不再屈尊到書店,你還能感受到書店中的書香嗎?你還能感受到書店、圖書館中那種求知的氛圍嗎?因為有了微信,QQ,朋友們更多通過文字交流,見面越來越少了,你還能感受到朋友間眉目變化、語調變化所帶來的那份細微的溫情嗎?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最柔軟的接觸正悄悄的消亡,無聲無息……

網路賦予我們的生活快捷,方便,但是快捷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碎片化的網路給整個社會也帶來了浮躁,冷漠。碎片時間的合理利用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什麼是更有意義的事情?你需要思考一下。

聰明的人類,一定會合理利用網路,讓你的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