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人性的金色時代相關作文20篇
理性與人性的金色時代 篇1
國一作文 ,899字如今越來越多如《超體》之類題材的科幻電影層出不窮,引發各界人士對人工智慧是否會使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的疑問。然而,在反觀世界之後,我認為正如蘋果公司庫克所言,人們真正應該擔憂的是,人類在潛移默化中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如果人們像計算機通過資料公式思考問題、評判是非之後,最大的特點就是理性與人性的單一化,價值觀與同情心的弱化。
當可憐的孩子遭受車輛碾壓大哭而過路人無一援助之時,等過路老人摔倒需要人攙扶而大家都擔心敲詐、避之不及時,當校園霸凌層出不窮而周圍學生選擇隱瞞之時,我們等來的,是受害者的哭喊,淚水,也是這個世界的冷淡與漠視。不禁想問,大家都怎麼了?
是資料時代的到來沖刷了人們的大腦,是消極的評論麻痺了人們的感情,是置身事外的思想統治了人們的內心!隨著計算機及網路的普及,資訊交流的速度加快,各類平臺激增,人們對紛繁複雜的資訊議論弄得眼花繚亂。漸漸的,人的是非由社會議論的潮流主導,判斷單一化、片面化,價值觀只剩下是非對錯。外加消極的社會現象所帶來的不滿、評判等否定聲音的共享,人們很快對社會產生牴觸情緒。因為無法逃離,就選擇儘可能置身事外、冷漠應對。這樣一來,人類的天空逐漸被陰霾籠罩,未來一片黑暗。
但我總願相信,哪怕只有一縷陽光也能直射人心。資訊科技的發展還促進了公益事業。之前轟動一時的羅姓編輯為其女兒籌集醫藥費的事件中,僅僅一夜之間善款就數以萬計。我們依舊能感受到人們一顆炙熱的、跳動著的心。“小朋友畫廊”利用網路平臺展示自閉症患者的畫作之時,人們也願意花上一塊錢買下這些畫來幫助到這些孩子。因此我更願意相信,只要有正確積極的社會導向以及良好的動機,人們依舊能夠利用網路及計算機的發展,營造出一個有良性氣氛、正確價值觀的正能量社會,帶動積極的思潮。而現在的社會仍以理性和人性的豐富為主旋律!
課堂中《論語》的朗讀聲不絕於耳,幾千年前倡導理性和文藝復興的餘韻還未消散,民國時期那些悲天憫人的文人形象屹立於前,《羅生門》中對人性和死亡的問題依舊敲打人心。我閉眼,沉醉在這金色時代,人們因為自己是會思考的蘆葦而驕傲。這個時代不會過去,人們將永葆理性和人性,將永遠高歌理性與人性的富饒!
雙面性的共享時代 篇2
國一作文 ,817字要問在這個色彩繽紛的時代中,是什麼牽連著人們,想必最統一的答案便是網際網路。人,像是任人擺佈的玩偶,被資訊與物質左右拉扯著。他們會購置自己所求、所需、所愛的物品。可人們總有“患難”之時—假若人們正需一些物品卻恰好無法得到解決時,何以達到目的呢—這便是“共享”這一概念建成的初衷:為人們提供幫助與便利。
當今,孰不知“共享”這一概念的人完全可稱“落伍”。最被人們熟知的即是“共享單車”。在這一共享資源的成熟發展後,隨即又創立了“共享籃球”、“共享汽車”等。
共享資源的建成無疑給人們帶來不少方便。走在街上,擁有一部手機,擁有一些軟體,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開啟軟體,動動手指,就好像掌握了一切。且經常使用這類共享資源亦可帶來健康的體魄與多元的知識。
可凡是有利亦有弊,總會有些國民素質有待提高。為滿足自己那甚微的快感而去破壞或損害共享資源。更可悲的是,當聽聞“共享單車被掛在樹上”“被扔在垃圾堆旁”此類新聞時,他們總會一笑而過,甚至引以為傲地“炫耀”是他所導致。這樣的行為不僅破壞市區容貌,更會導致安全隱患。
在共享資源的建成後,人們好像與共享資源達成一個共識—凡事都依靠共享資源,人們不再追求自己所愛的,而是隻追求便利,只“將就”地使用共享資源。久而久之,人們便離不開共享資源,離不開網際網路。每每想到這,我都會深思:這樣一個共享時代,究竟是想讓人們變得更勤勞還是更懶惰?讓事物更新穎還是更死板?讓社會更發達還是無特色?
身處這樣一個共享時代,我們著實應向科技的發展表示肯定,但不應事事依賴於它,我們應在需要之時合理地利用這些共享資源。
同時,既然共享資源建成的初衷是追求便利,可集各個資源於同一平臺。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使用者切換平臺所浪費的時間。同時,亦可交代使用前提以及合理設定違規使用的處罰規章制度。讓使用者有序、規範地使用共享資源。
讓我們攜起手來,讓這個美好的資訊時代、共享時代變得更加美好。
人啊,感性而理性的人類 篇3
國二作文 ,1028字“機器人的詩文情懷微軟小冰學寫詩”,這是我之前閱讀過的一篇文章的標題,初看不免和大多數人一樣驚喜地感嘆黑科技的發展是迅速,可後來細細品味,不免覺得荒謬至極。高曉鬆曾經說過:“詩歌與文學史人類最後的堡壘,若連這也被機器人攻佔了,那麼人類將變得一無所有。”文學的真諦史無用之心和自由的靈魂,可機器人本就是人類創造出來提高效率、賺取利益的產品。在高呼遏制人工智慧開發的同時,人類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樣一種在靈魂上顯得如此渺小的“生物”,能夠觸及著高無上的文學寶殿呢?究竟是他們在奮力攻破了城門,還是我們自願投降?是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像人類,還是人類變得越來越像機器人?
人之所以為人,自由它的道理。可是在今天,我們正消無聲息地丟失著這些人類都有的勳章。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更確切地說,人是有衝動與激情的動物。正是著曾經被上帝列為罪行之一的東西,彰顯著人類的特點。有人曾經說過:“人終要從剛性慢慢走向理性。”可我卻認為人是要從理性走向感性的。這裡所說的“感性”,不是意氣用事,而是追隨內心的一種勇氣。就如同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對自己穩定的核心的肯定,是內心情感積蓄後的迸發,那是說不出原因的衝動,可恰恰又是最不容反駁的理由,知識因為今天的陽光很好,微風裡摻雜著桂花的清香,在樓梯轉角處邂逅了仰慕已久的人。
這其實已經達到了馬斯洛需求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而當今社會的許多人,生活質量早已達到了中產階級,克思想覺悟還停留在“溫飽”那個層面。辜負成河周冬雨在某部電影中曾有一段很經典的對白:
“—你身價有三百五十個億了吧?那為什麼還這麼辛苦啊?
—等你有了三百五十個億,你就會明白:你想的不是去享受,二十怎麼去賺下一個三百五十億。”
這便是典型的“為了賺錢而賺錢”的例子。金錢不但沒有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反而成為了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攔路虎。人類和機器變得越來越像,掌握極精密的利弊分析技巧,卻丟失了“痛痛快快走一遭”的瀟灑與及時行樂的勇氣。王小波說過:“二十歲時最美好的年紀,我想愛,想體驗,想在粉紅色的雲朵上跳舞。”而對於今日的青年,則更像是:“我想讀碩士,想讀博士,想找份好工作,想趕緊結婚…”
人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曾經就是,現在也是,未來會是。他們敢愛、敢恨,敢也有能力挑戰命運和改變未來。他們出自上帝之手,卻一而再地挑戰上帝的權威。願將來的我們也能帶著這份豪情,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感性與理性的共同體 篇4
記敘文 ,929字在世界圍棋高手柯潔輸給人工智慧時,人們開始擔心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會否取代我們。可在我看來,就像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我們是柔性與堅硬並存的,我們的思考是建立在有溫度的思想情感之上的。而非像冷冰冰的人工智慧出了一點兒差錯便全盤皆崩。在這個數字化的大時代下,我們所追求的是成為感性與理性的共同體,為“人”,而異於機器。
從感性角度談,我們追求生活著,而非活著,擁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眾人熟知的蘇東坡是大文豪,可卻不知他愛瑜伽、煉丹。從《赤壁賦》中也可看出他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和超脫世俗的人生價值觀。自然、社會、世界的關係都是緊密聯絡的。像鍾揚教授那樣熱愛自然生活,收集種子造福百年後的世界;像司馬遷那樣熱愛編史,對社會制度、史實有自己的看法。始終記得要像他們一樣感性地去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的樂趣。曾看到一名女大學生在畢業後未就業,就去環遊世界,在各種福利組織工作。我想這就是熱愛生活也回饋社會的最好模樣了吧。我們並不是機器,也不是腦中空空如也的行屍走肉。在眾人只低頭數著賴以溫飽的六便士時,你不妨抬頭看看那輪明月。每個人都活著,重要的是如何選擇生活著。
從理性的角度來談,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可別曲解,這裡的思考該是理性而不乏感性的。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辱母殺人案,我很開心地看到人們對於當事人的同情和理解,也對於其殺人事實的辯證看待,這很好地體現了人身上的感性與理性思考。而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也是在不斷地自我剖析和反省中實現突破超越的。賈平凹的《讀書示小妹生日十八書》告訴小妹讀書可使位低而人品不賤,讀書可助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價值躍然紙上,其對於我們價值觀的形成和情感的豐富也是極為重要的。理性的培養建立在更準確的思考之上,也是人類思維火花的完美體現。
孔子育人“博文約禮”,文化的豐富培養感性,禮教的約束培養理性。人之所以為人,應有其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和邏輯思考方式。莫要讓今後的世界成為《北京摺疊》中那般只有階級嚴重分層,沒有人情溫暖,空剩一個冰冷沒有溫度的空殼。充分地發揮人身上的感性與理性力量,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更好的目標吧!人性的美與力量也正因這份感性與理性而存在,始終牢記我們是感性與理性的共同體,我們有“溫度”。
感性與理性的交織 篇5
記敘文 ,1620字太陽升起,湖水為其梳妝;柳條搖擺,鳥兒為其伴奏;百花綻放,群蜂為其起舞……世間萬物,起起落落,有條不紊。但安詳、美好卻是以平衡為基礎,我們生活的基石便是由理性與感性交織而成。
理性與感性總是相伴而生,就如人類製造人工智慧一般,機械地製作,精密地測算是理性的思考,而在生產過程中對於人工智慧帶給人類進步的未來,對於一件作品即將誕生的喜悅則是感性的認知。
如今形勢嚴峻的是,對於生活與世界,人類漸漸喪失感性或者說是理性到了極點。正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所以為的那樣,“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的確,若是人工智慧擁有與人類同等或比人類更強大的智慧,不僅不是人類的悲哀,而且還是對人類智慧創造的高度肯定,是“人類的尊嚴”。然人工始終不如人,是謂何也?
是人工沒有情感,是人工只會重複,是人工只能邏輯化思考,是人工沒有價值判斷,但若人類漸漸丟失這些美好品質,才是人類的悲哀,因為人類很可能再也達不到那樣的高度,甚至真的會發生機器人統治地球的噩夢。
究其原因,且不說外界因素如社會的更快速發展等客觀條件,單是人類自我感情與理智的平衡早已失調。他們追求一夜成名,是太過功利的現實思考;他們追求財富,是太過拜金的現實思索……他們不是沒有思考,他們不但有,還太過理性,卻忘記停駐腳步,忘記了價值道德,於是有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有了發生災禍的受難者無人幫助的冷漠……當人類不再有價值觀和同情心,便沒有美好的生活。
恰恰與之相反的,在我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一位叫吳宓的大家。在那個時候,他已是拄著柺杖、頭髮稀疏的老人,卻因一家餐館取名為“瀟湘館”而生氣。他一怒之下,奔向餐館,要求老闆改名,無果,便掄起柺杖一通亂砸。這樣的行為在今天看來,甚至有些迂腐,但正是這種較真又對於文學、生活充滿熱愛的精神,吳宓成為了令人景仰的學者。是的,他的學生及後世之人記住他的不止是他作為知識淵博的學者身份,更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質。
也許,人們看到的是吳宓一怒為“瀟湘”的魄力與情感這樣的感性,但他沒有理性嗎?不,他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命令素不相識的人,他也明瞭砸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但他依舊這麼做,不是他已被怒火燒光了理智,他早已權衡了利弊,中國的文學、文化傳承與自己的臉面。一家餐館名,孰重孰輕,他有自己的原則,他分得清。
辨的清現實與理想,融感情上波動的感性與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理性為一體,才能真正感受生活。人們缺乏感性,不是意味著不存在理性或是摒棄理性。想必顧城與海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人,但他們都逃不出自殺的無底深淵。無論是上吊還是臥軌,詩中那些美好的意象,那些與生活有著太多出入的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給了他們太多的幻想,太多情感上的折磨,太多的感性。這樣的感性承受不起,也不需要承受,更不需要追求。
這便如陰陽相濟一般,感性感受人生的同時,豈能忘了理性地勘探人生。我所談及的追求名利、財富之人追求現實理性並沒有錯,但他們丟失了感情與正確的價值觀,缺失了感性之後的理性是不可理喻的。他們會變得貪婪不止,不擇手段,因為他們忘了自己身為人,不止有人性的弱點,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輝,對身邊人的關愛、對弱者的同情、對世人的責任,這些他們都無法理解。
感性與理性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世人說我們要有會發現美的眼睛,我說我們需要美的雙眼、理的心靈。驀然發現一朵美麗的鮮花,我們在欣賞它美的同時請不要摘它,玷汙你的價值觀;突然有一天你想做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時,也請顧及你身邊愛你的人的感受。
人生如夢如戲,我們在戲外也在戲裡,在夢裡也在夢外。我們不是聖人,不是智者,卻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湖水只是水,卻可因熱愛太陽而對映它的光芒;鳥兒、蜂兒只是微不足道的生物,因喜愛美好為自然添色亦不忘職責所在。我們不必為人生失衡而憂慮,不必為瑣事困擾而煩惱,真誠地用感性與理性編織我們的夢與戲,我們就活出了人所以為人的味道!
理性的追求 篇6
國三作文 ,582字人都是感性的,不過有的人多了一些理性,而有的人則少了一些理性罷了。
那麼,請問感性的你,如果當你即將參加中考時,母親突然病倒了,病得很重,你會怎麼做?是一心一意的照顧她,忘卻它,還是不讓他來干擾你的思維!這並不是冷血的表現,而是最有效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母親不會因為你的關心而瞬間好轉,而他最期盼的,是你在中考的表現。若你在這時選擇關心母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一段時間的“無情”比表現出來的“有情”要更高、更偉大。
其實在人生中的任何事都是如此。若想要成功,就不要在心中裝著太多幹擾你發揮創新思維的東西,也許你會覺得這是殘忍的,沒有人情味的,但當你冷靜下來,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你心中揹負的不過是對你而言多餘的雜念。有些是在一定的時候需要被放下,你應當正確地判斷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當然,一味的追求成功,亦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因為把爭名奪利放在首位,也是失了初心的。做事選擇重要的,便是享受過程,學得經驗。若是隻追求名利,忽略本身的意義,便是捨本逐末的表現了。
心裡是一隻難以整理的抽屜,但只要你時時清理,該捨棄的捨棄,該遺忘的遺忘,它也並非那麼難以清理。在兩難之時,做出最理性的判斷,棄單保帥,這將會使你的成功之路更加平坦,也許不明內情的局外人認為你無情,但局中人都清楚,明智的你憑著果斷理性的頭腦,將在人生這條難以掌握的船上,航行的更遠┅┅
理性的崇拜 篇7
高三作文 ,1015字我們的生活早已充斥著娛樂,當青春偶像的身影漫入生活那個小房間,總會有人抵擋不住,成為了一個渺小的崇拜者。
我理解“崇拜”這件事,欣賞“崇拜”這個行為,但對於青春偶像崇拜這一現象,我認為,弊大於利。
我們選擇崇拜青春偶像,在理性的標尺下,在適度的標籤下,本應可行。但“崇拜”,特別是主要面向心智未成熟的年輕人的“青春偶像崇拜”,卻不同於其他事物,可以簡單地相信初心。正如《娛樂至死》中所言:“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事物。”我們對青春偶像的崇拜,隨時間遷移而加深,倘若加之以錯誤的引導,必定極易偏離理性的軌道。即便我們曾經相信,自己必不可能成為盲目崇拜者中的一員,但誠如阿蘭德波頓所言:“堅持這樣想,洵非易事。”就崇拜這件事,即使我們最初的想法是理性的,對不成熟的少年少女而言,仍舊難以堅持。
也許青春偶像崇拜能帶來一定的娛樂與放鬆,但正是因這件事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我並不贊成這種崇拜。
而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更是值得人深省的。
我們最初對青春偶像崇拜的原因,無非兩類。一類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言:“當個體陷入群體之中時,往往喪失原有的理性。”也就是所謂的盲目從眾心理。而另一類,則更令人心驚。這一類崇拜出於所謂的“欣賞”,但其實這種欣賞,便就是自我的缺失在他人身上得以擁有的羨慕的心理,如英俊或美麗的容顏,挺拔或高挑的身材等等。
而再細想,這兩類崇拜更是自我迷惘的一種體現啊!我們從眾,是不知自我該如何選擇。我們羨慕,是知己之不足而無所為,僅是自我的麻木。黑塞曾在《德米安》中有言:“找到自我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職責。”而青春偶像崇拜,更多地帶領我們走向心理的嚮往而非行動上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提升。我們追逐他人的腳步,而忘卻了自己人生的路,終是與偶像不同。
青春偶像崇拜,不是無利,只是它能帶來的欣喜快樂,不足以抵過它帶來弊的可能性。那種平面化的快樂與欣賞,難以抵達心靈深處的自我,難以有助於找到自我與充實自我。《我的名字叫紅》中說:“我不想成為一棵樹,而想成為它的意義。”而對青春偶像崇拜這件事,它的意義太過單薄,因而我們不應過於專注這樣一件事,而應專注於其他更有益於自我的事物。我們不應單純崇拜青春偶像,而應專注於意義更大的事物,如慈善,藝術,哲學。這些對有意義的事物的執著崇拜,方才是真正理性的崇拜。
在迷惘中的我們,擯棄青春偶像崇拜這樣一件弊大於利的事物,轉而追求自我認知與自我價值,這方才是真正的意義,真正理性的崇拜。
人性美才是時代的頌歌 篇8
國一作文 ,867字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飛速的推進,時間不捨晝夜的流逝,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生活的要求和期望也越來越高。所以人們開始像瘋子一樣不停息的工作,他們變得分秒必爭,凡是必搶。他們或被金錢權利衝昏了頭腦,或在這高消費的社會為了生計苦苦掙扎。我們不禁反問自己,這就是這個高科技的時代帶給我們的嗎?
在當今這個社會經常都有專利被盜、文章被複制、論文千篇一律的事情發生。人們為了名利,為了那一紙文憑背叛了自己。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是啊,名利化物質化不是人生的全部科技的發展,社會的更新不應該以人性美的殘缺作為代價。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性。他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會為一幕殘陽興嘆;他們有一顆柔軟的心,可以在茫茫讓人海中找到自己的“肋骨”,相濡以沫;他們有那麼堅定的毅志,能翻山越嶺,能上天入地。
而當人性泯滅,當人與人之間不再勾連,當世界開始冰冷,當生活只是為了得到物質上的滿足,我們活著的意義又何在?
正是因為德國軍國主義體制讓德國人嚐到了好處,擴大了他們的野心,泯滅了他們的人性,猶太人才慘遭屠殺,世界才一片血腥混亂,動盪不安。這個日本領袖的一句中國的土地和錢更多,才讓中國山清水秀下埋葬了多少先驅的鮮血。因為價值觀、同情心的喪失,人類已經失去太多。而資訊時代的來臨也向人類丟擲了誘惑,只有守得住初心才守得住繁華。
有人說,什麼都擋不住社會發展的腳步,但我以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以人的價值觀和同情心的泯滅作為代價。即使是處在這樣一個唯利是圖的時代,人們也不應該被名利束縛,也應該去追隨本願,跟著心走。
陶淵明正是因為那份對自然的喜愛,才活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恣意。臉書的創始人正是滿懷對世界的熱愛,才捐出了全部財產,動物保護者正是因為那份對生命的熱愛,才輾轉各地,為小動物門建起家園。
金錢權力不能成為一個人價值的全部體現。時代的進步應該伴隨著價值觀世界觀的提高。而人性中的美才是這個時代追求的高度。
理性的極端 篇9
記敘文 ,900字自從人類一腳踏入資訊時代的大門後,日益進步的科技將人的理性發展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資訊化的時代中,冰冷的機械被賦予了近似人的外表與思維,而這個時代也在某種程度上將人變得更像了無生氣的機械—人們像計算機一般死板地思考著自己的目的與利益,而人所獨有的那份感性卻愈發淡薄。
曾幾何時,世上多了一批又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對他們來說,思考只不過是執行既定程式一樣,重複著滿足自己利益的過程。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庫克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如今貴為“造物主”的人類反倒越來越像自己創造的物件,不禁令人啞然失笑。理性固然促進了人類的繁榮,但當人走向理性的極端,便會成為按照固定邏輯生存的行屍走肉。
理性的極端必將會導致矛盾,而感性則恰是緩和摩擦的潤滑劑。啟蒙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若每個人都按照冰冷的思維去漠然地行一切有利可圖之事,那麼結果一定是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限制,平衡這一切的枷鎖正是人類的道德觀念,人的感性認知。人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明辨是非,同樣,正是因為同情心,才能將每一個個體連繫起來,在危難來臨時,形成眾志成城的集體。
儘管如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好似無形的高牆,我們仍然能避免走向理性的極端。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了被冷落已久的感性。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呼籲重塑社會價值觀,培養道德觀,那些機械思考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定會減少。在思考,處事的時候,我們不應僅僅簡單地去判斷是否有價值,而應更加全面地去看待問題。當我們因他人的苦難而感同身受時,當我們因某些社會惡習而“見不賢則內自省”時,這些切身體會到的情感讓我們有所作為。與其淡漠地冷眼旁觀,不如設身處地地思考去如何解決問題。互相扶持,互相幫助,這也正是孱弱的人類能發展壯大的理由之一。
也許世界並不盡善盡美,但我們仍心存希望,慎思篤行。機器的冰冷本應服務於人的溫暖,理性本應該是構築美好社會的基石,而不是讓人日漸疏遠的隔閡。在這個尚存一絲溫暖的時代,我們更應珍惜感性的力量。
做一隻理性的“小貓”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4字世間萬物,只要你用心去看、去想,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比如我們課文中學過的一則漫畫,就讓我們從小貓照哈哈鏡這件事中得到了啟示。從前,有一隻可愛的小貓,來到哈哈鏡前照鏡子。它先走到了凸鏡前面,發現自己威武龐大,它心想:“哇,我這麼強壯,肯定連獅子都能打敗!”不由得手舞足蹈、大搖大擺起來,心裡得意極了。可等它來到凹鏡面前時,看到瘦弱的自己,它馬上洩了氣,心想:“天,我現在連老鼠也打不過了。”它馬上變得垂頭喪氣,心裡沮喪極了。
看完這則漫畫,我得到了啟示:小貓在自己的身影被放大時,就自信滿滿,得意忘形;而在自己的身影被縮小時,就悲觀失落。這說明一個問題,小貓沒有真實地評價自己,不能正確面對“好”和“壞”,老是被鏡子而左右。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自己,考試時,考100分就十分驕傲自滿,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而考得不好時,就十分自卑,幹什麼的勁頭也沒了,再比如,自己被誇獎時就飄飄然了,而被批評時就很沮喪,用媽媽的話說,我一點都不理性。這種表現的我,可能也像站在了哈哈鏡前的小貓,不能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吧。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會變成另外一隻小貓,不管照什麼哈哈鏡,都不會失去自我!你說我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