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父與子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76字

《父與子》由德國作家埃奥卜勞恩所寫。書中描繪了一個慈祥的父親和一個調皮的兒子。

父親是個禿頭,嘴邊有兩撮小鬍子,一雙眼睛總是眯眯的,非常的和藹慈祥。兒子有一雙像豆子般的小眼睛,頭髮亂蓬蓬的,像一堆草,穿著一件米黃色的衣服非常的調皮,但他很愛他的父親。

他們經常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兒子在一支雪茄中放了一個爆竹,遞給了父親,父親渾然不知,把雪茄放在嘴裡抽了起來,爆竹被點燃了,黑煙籠罩了父親,兒子很傷心,以為父親要死了,就哭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黑煙散去了,兒子一看,呀!父親還在叼著雪茄,臉被炸黑了,一點沒有受傷,只是像個非洲來的黑人。這個故事說明兒子雖然調皮點,但他是深深的愛著父親的。

父親也非常的愛兒子,有一天他在種樹,看見一個人追著兒子,便把樹拔了起來,向那人衝了過去,結果那人嚇得落慌而逃。

後來,父親和兒子出名了。有人假扮他們表演馬戲,有人按他們的樣子做出了氣球。父親和兒子到哪裡都會被人指指點點,他們受不了了這樣的生活,於是便向太陽走去。父與子到達了天上,父親變成了笑眯眯的月亮,象徵著光明;兒子變成了陪伴在他旁邊的一顆小星星,象徵著快樂。

這本書裡的一個一個小故事,幽默風趣,讓人慾罷不能,一直都想讀下去。有的引人哈哈大笑,有的耐人尋味,還有的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等明白了其中的一個詞語或者句子時才明白這個故事有多有趣,多好玩。而且這本書讓我和我的爸爸親近起來,我還明白了不少詞語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人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這世間就會充滿愛。你也來讀一讀吧!

父與子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93字

陳老師推薦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父與子》,作者是德國的卜勞恩。這本書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充滿了人情和喜感,把父子間的生活瑣事刻畫得非常純真、動人。

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五年級語文書中看到的。現在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了。這本書的封面上畫了父與子的擁抱,兩人十分開心。當我開啟這本書時,我發現整本書幾乎沒有文字,每一個小故事都以漫畫方式呈現。每一個小故事講述父與子在一起所發生的事。

當中,我最喜歡第14篇《忘加葡萄乾怎麼辦》這個故事。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時,我心想:父與子幹什麼事,就忘記加葡萄乾呢?我帶著疑問看起了這篇漫畫。原來,父與子在做蛋糕,把沒有加葡萄乾的蛋糕放進烤箱,兒子發現了,指著葡萄乾對父親說:“我們忘加葡萄乾了。”父親看著烤箱想辦法,兒子一隻手摸著頭走來走去,也在想辦法。突然,兒子走向房間,把掛在牆上的槍拿了下來,告訴父親自己的小方法。父親也覺得兒子的方法可行,就用槍把葡萄乾一發發打進烤好的蛋糕裡。

看到這裡,我不禁笑了起來,這父與子就是一對活寶啊!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了我的爸爸。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件T恤,我穿著十分得意。在課間時衣服不小心被勾出了一道縫,我看見之後,心想:怎麼辦呀?媽媽肯定要罵我,我該怎麼辦呀?放學時,我跟爸爸說了事情的經過,爸爸路上一邊安慰我,一邊想辦法補救。

到了家,爸爸就想出了方法,他拿出了剪刀在我的白T恤縫的邊上又剪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縫。我想:爸爸這是幫倒忙嗎?我急忙大聲叫道:“爸爸你在幹什麼呀?”“你不要慌呀!等一下就知道了。”爸爸不緊不慢地說。當剪好時,那一道道縫變成了美麗的花紋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對爸爸豎起了大拇指,說:“爸爸你好厲害呀!”“小意思!小意思!”爸爸難為情地說。當然,最後,我也沒有被媽媽批評。

有一個這樣的爸爸是多麼幸福呀!你想看更多父與子之間有趣的故事嗎?那趕緊拿起《父與子》這本書吧!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19字

一篇文章,或者說是一篇好文章,它會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真諦,而《地震中的父與子》告訴了我們父愛的偉大。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他人勸阻,歷盡艱辛,用了38小時,徒手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他倖存同學的故事。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由地發起深思來,父親為什麼不像他人那樣哭過、喊過後就走了呢?父親的愛如山一般,它是那樣的深沉。我們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事例呢?讀了這篇文章,我頭一回開始注意起我的父親來。

那是一個非常冷的星期三,剛剛下過雪,北風呼呼的吹著,那叫個冷呀,把人凍得鼻頭髮酸,兩腳發麻,整個身體瑟瑟發抖。照常來接我放學的父親見了,默不作聲,只是把自己的帽子和手套摘了下來,並給我帶上。坐上電動車,靠著爸爸溫暖的肩膀,我漸漸感覺身體暖和起來。可是,走著走著,我感覺到了爸爸溫暖的肩膀慢慢變得冰冷起來,我開始還沒有注意,後來爸爸身體抖了一下,我才感覺到。我暗暗落淚,併為爸爸帶上了帽子。

其實父愛融化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傷心時,一個寬厚的擁抱;虛弱時,無微不至的關懷;開心時,一個欣慰的笑容……這些不都體現了偉大的父愛嗎?放眼望過去,有多少父愛,是因為保護子女而付出了生命!這樣的事例多如牛毛,但是它們無一例外體現了父親的偉大。

父愛,或許並不起眼,但是,請不要忽視它。它雖然不像母愛那樣柔情,但是它是嚴肅的,是偉大的,是無與倫比的,讓我們好好珍惜父親的愛吧。

父與子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32字

《父與子》是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取材於家庭幽默故事的漫畫書。本書出自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奥卜勞恩之手。

這本書沒有文字,完全靠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來闡釋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它們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流瀉著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幾十年來,一直震撼著讀者的心靈。

該書的主人公是一對父子。父親搞笑幽默,兒子淘氣可愛。翻閱這本書,彷彿身臨這個歡樂幸福的家庭之中,父子二人演繹著一幕幕幽默溫馨的畫面,翻閱後既使人捧腹大笑又令人回味無窮。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裝病》。這個故事講了兒子起床後不想上學,於是假裝自己生病。這個幼稚的舉動當然逃不出父親的法眼。父親先關切地給寶貝兒子端來一杯熱茶,又用繩子將小床改成“鞦韆床”,再陪在兒子身邊,一邊搖鞦韆一邊給他講故事,每一個舉動都釋放著濃濃的父愛。然後父親出門去了。兒子趁機“大鬧天宮”,不料玩得最開心的時候,被突然回來的父親逮個正著。哈哈哈!兒子的“奸計”沒有得逞,只好乖乖地揹著書包上學去了。

《父與子》中一共有182個小故事,這些故事活靈活現地記錄了一對父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小讀者再現了一幕幕幽默、生趣、耐人尋味的家庭生活畫面。透過這一個個小故事,我彷彿看到了我和爸爸的影子,爸爸既會用他那獨特的幽默引導我,又會用他的威嚴教育我,也會用他的快樂感染我。而我,在爸爸的陪伴下無憂無慮地成長。

謝謝你—埃奥卜勞恩,是你引領我走進這幽默的漫畫世界。

父與子讀後感400字 篇5

讀後感 ,328字

《父與子》是一本幽默的連環畫,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大師卜勞恩。1988年,我國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及領事的幫助下成功翻譯了全集,十幾年印刷了幾十萬本,深受讀者的喜愛。

文中的父子善良、真誠、寬容、富有幽默感,讓人們感到親切而可愛。有時候,這對父子又很笨拙,會掉進自己親手挖的獵坑裡,有時候也會很有想象力,有一些小小的發明。

文中的父子都深愛著對方,雖然有時候會有一些矛盾,但也無法影響父子間濃厚的感情。一次,他們落難荒島卻鎮定自如,毫不慌張。為了生存,他們努力打獵,撿拾海里漂浮來的酒、書及鋼琴等物品。苦中做樂,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等著營救。

至今,《父與子》這本書仍不停的在世界各地釋出。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讓人們知道平凡的生活才是幸最福和快樂的。

《父與子》讀後感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5字

“人生處處有驚喜,生活何處不舞臺?”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這本詼諧又幽默的《父與子》經典連環畫再合適不過了。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裡面一個個小故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無不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作者僅依靠這兩位主人公,就創作了一本無子的漫畫著作,無論是在足球場的意外拍攝,還是在運動會上不可思議的冠軍,還是父子兩互相捉弄的場面,無不展現了父子倆樂觀、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場景,他們之間沒有所謂的“代溝”,也沒有任何隔閡。父與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他們以微笑面對生活。在他倆的身上,我看見的是快樂,我聽到的是歡聲笑語,我聞到的是父與子之間的濃濃親情……

父與子在生活的舞臺上盡情展現自我,我們總是埋怨生活的枯燥,時間的飛逝,對生活很無奈,可父與子卻向我們展現了真正的生活,他們總在生活失望時重拾希望,得到驚喜,這並不是上帝給他的恩賜,而是他們回去感受身邊的美,因此他們倆找到了快樂的泉源,領路了人生的真諦。

很多人都覺得生活很無聊、乏味,在一聲聲嘆息中虛度年華,你也有著父與子那健全的體魄,登上屬於你的舞臺,在那裡釋放自我,你總以為生活天地很狹窄,其實是你把它縮小了而已,做你想做的事情,說你想說的話,讓你的心靈飛出那囚禁了你已久的“牢籠”,去放飛你的心靈,去放飛自我,我們做事要積極向上,切不可消極度日,去像父與子那樣以微笑面對生活。

人生處處有驚喜,生活何處不舞臺?去快樂的海洋裡徜徉吧!

《父與子》讀後感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36字

窗外晨曦已露,旭日東昇。輕輕拉開窗簾,一道柔和的陽光照進屋子,好溫暖!我仰起臉,親吻著它,全身舒暢。

“吃早飯了,丫頭!”一聲親切的呼聲竄入耳內,媽媽慈愛地出現在我身旁,在陽光下,她是那麼的溫柔,那麼的美麗。我摟住媽媽的肩膀,感覺好溫馨。咦,這種感覺不是和我剛看過的那本書一樣嗎?

說到這本書,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最近,我讀了一本書—《父與子》,它是德國作家埃奥卜勞恩所創作的。畫中的那對父子的原型,就是卜勞恩和他的第一個孩子克里斯蒂安。這本書,不,或許稱它為連環畫更恰當一些,原版中並無文字加以註釋,都是後來的人根據畫中的內容想象出來的。

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圖畫創造了一個充滿陽光,充滿愛的世界。《父與子》主要講述了一對父子過著單純、平常、快樂的生活,後來他們意外成了遺產繼承人,獲得了一大筆財富和一座宮殿。後來他們在海上遇險,流落到一座荒島,過起了“魯濱孫式”的生活。他們獲救後又回到了他們的宮殿,後來父子倆成了名人,但最後他們倆決定回到月亮上去。

作者只是用筆,淡淡的線條,卻逼真地勾勒出了一位慈祥、嚴厲、略顯肥胖的慈父,還有一個調皮、聰明,還長著刺蝟頭的稚子。他們之間的小故事滑稽、詼諧,總會讓我忍俊不禁。

我和我媽媽,我們母女倆之間也有過這樣的故事。有一次,媽媽正準備出門,可她找不到她的帽子了,便讓我和她一起找。可我尋尋覓覓,將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也沒能找到,便坐在沙發上休息。這時,我剛一抬頭,就看見媽媽的帽子正戴在她自個兒頭上呢,可媽媽卻還在翻箱倒櫃地找帽子。我哭笑不得地對媽媽說:“媽媽,你自己看看你頭上吧!”媽媽用手一摸,恍然大悟,我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

而當我瞭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後,我又替那些整日生活在納粹統治的恐怖陰影下的人們感到悲傷。但卜勞恩用他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一個當時的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世界。那個世界中充滿著陽光,充滿著愛,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久違了的澄清無比的世界。《父與子》孕育著一顆愛的種子,像一束陽光,始終照耀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

“愛如陽光,願我們的世界也能充滿溫情,充滿陽光。”一邊吃飯,一邊沉思,我情不自禁地在心裡默唸著。

“想什麼呢?趕緊吃飯!”媽媽假裝生氣地,用筷子敲了我一下頭。我一時沒反應過來,一驚,手中的一個包子掉進了粥裡。母女倆面面相覷,隨即,又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哈哈哈—”

“嘻嘻嘻—”

開心的笑聲久久地,久久地,迴盪在整個屋子,也洋溢在我們心裡……

《父與子》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397字

“這道題怎麼寫呀?”兒子傷心地問,“兒子,你真的不會?”

“是啊!嗚嗚嗚……”兒子傷心地哭了。

“兒子別哭,讓我來幫你寫吧。”父親和藹地說。

“爸爸最好了。”兒子高興地都蹦了起來。

“喔喔喔。”兒子起床了,他吃完早飯,就揹著書包上學了。老師略顯嚴肅地說:“還不快點把作業收上來!”同學們立馬把作業交給老師,“這……這是什麼?怎麼會有這麼糟糕的家庭作業。”兒子一眼就看出這是自己的作業,下課後,兒子向老師坦白,這作業是爸爸寫得,老師沒批評兒子,但是他提出要去做家訪。放學後,兒了帶老師來到了家裡,老師拿了一個凳子,讓爸爸趴在上面,伸出手來朝爸爸拍去,“讓你小時候不好好讀書,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吧!”

讀了這篇故事,讓我感悟很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句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呀!同學們,讓我們快快拿起手中的書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浪費這大好光陰!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390字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如山的父愛。

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場大爆炸,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就急忙衝向了他七歲兒子的學校,當他趕到學校時,學校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當週圍已是一片狼藉時,這位父親一直在努力著,最後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這位父親堅持不懈,信守諾言。當別人覺得已經毫無希望時,這位父親沒有放棄,他想著自己對兒子說的話,一直堅持著。這位兒子團結有愛。他先是帶領著他的同學躲在角落裡,等他爸爸找到他之後,他馬上想到他人,讓別人先離開。

這對父與子創造了天大的奇蹟。它們巧妙地在幾乎沒有希望的時候,互相地幫助,互相地信任,成功了這個救營行動。這樣美麗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我讀過這麼一個短文。大火燃燒了整個森林,一位鳥媽媽為了保護鳥雛,緊緊坐在在他們的身上,最後,鳥媽媽死了,而你鳥雛卻完好無損。

這樣的堅定父愛,到底值不值得我們擁有呢!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10字

前幾天,我讀了一則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它令我感動不已。

這個故事講得是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父親不顧眾人的阻攔,衝進廢墟中,終於在三十八小時後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其他十三名同學的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就像一顆巨石“砰”的一聲砸進我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令我深深地震撼了。在大難面前,這位父親沒有猶豫,不顧眾人的勸阻,冒著生命的危險,只為了把自己深愛的兒子救出來。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則令人感動的故事。

那天,一位父親帶著自己五歲的女兒去動物園看獅子,結果女兒不慎從看臺上摔到了獅子的旁邊,驚動了獅子,獅子興奮地朝女兒跑去,那位父親為了保護女兒,擋到了女兒前面,先後將自己的左臂和右臂“喂”給了獅子,導致雙臂鮮血淋漓,血肉模糊,並且嚴重骨折。直到獅子被麻醉槍擊倒……事後,別人問那位父親:“如果當時飼養員沒有及時攔住獅子,你會怎麼辦?”那位父親輕描淡寫地說:“那我會將左腿,右腿和腦袋先後遞到獅子嘴裡。”

父愛如堅實的大山,它無言卻有形,默默保護著我們不受傷害,每一位父親都是偉大的,他們為無數個孩子撐起了一片天,父愛是無邊的,我們應該懂得感恩,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616字

今天,在學校的時候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我不禁讚歎父愛的力量真偉大呀!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講了:有一年發生在美國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地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讀完後,我不禁讚歎父愛的偉大,就因為父親靠著自己對兒子的諾言,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也因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才能在廢墟里等待父親36小時,這樣的父子之情讓人催淚,父子倆擁抱的時候,這是多麼感人的畫面呀!我在想,在父親挖掘的時候,兒子又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兒子是靠什麼活下去的呢?這些都讓我疑惑不解。

其實,這樣深厚的父愛,在我們生活中也常會有,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有一次,我的數學只考了89分,被老師叫了家長,回家後我害怕極了,生怕爸爸訓斥我。但相反,回家後,爸爸溫和地說:“你這數學沒有考好,我知道不是你沒有用心複習,畢竟你那天覆習到一點才睡。”回房間後,我躺在床上睡覺了,爸爸輕輕地進來關上了窗戶,又給我蓋上了被子,才踮起腳尖輕輕地出去了。我想:有時候父愛並不是表面的語言,而是在背後默默地照顧你,呵護你。

是啊,父愛就像一棵大樹,一個溫馨的家,他可以為你遮風擋雨,在你遇到困難時,他總是第一時間幫助你;在你遇到挫折時,他總會第一個去鼓勵你;在你受到欺負時,他總會第一時間去保護你……

指導:陽泉卓爾教育培訓學校

父與子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815字

2019年9月21日,在郴州福地廣場舉辦“全民閱讀活動”!我和爸爸下午去參加了活動,天氣炎熱也阻擋不了我對知識的渴望。

來到活動現場,我飛一般地尋找我喜歡的圖書。聽好朋友都在說《父與子》這本書好看,我第一時間便去尋找,很快便找到了這本書。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翻看這本書。爸爸說看書先看前言介紹,我便按照爸爸說的一步一步的閱讀這本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看的津津有味,連飯也忘記吃了,只用了2天時間就看完了整本書。

《父與子》這本書是兒童成長經典漫畫題材,風靡全球80多年的經典暢銷書籍。它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書中是由很多小故事組成。書中描寫的是一名父親和孩子的生活,通過漫畫故事表達出來,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由於故事貼切生活,表達了無私的親情,所以很快被人們接受。《父與子》中的生活是人們一直嚮往的,既平常又快樂,又溫馨而奇妙。

讀完這本書後我非常有感觸,書中所寫到的是生活之中的一些小故事、小插曲。但是故事的主人公不管生活中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們都是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給我的感覺就只有一種——那就是快樂、簡單的幸福感,也許這也是作者要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爸爸常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像愛迪生畫雞蛋,同一個雞蛋從不同的面去看去畫,畫出來的結果卻不一樣。事情也是一樣,遇到傷心或困難時,我們要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換個角度去看待,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最後的結果永遠是最美好的。

在學習上也是一樣,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難題,有些同學可能選擇逃避,有些學生選擇詢問知道的人,那麼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所以這本書教會我們的是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情。一個人之所以會強大,是因為他的內心強大。所以我決定好好像書中的主人公學習,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以後的學習以及自己的成長道路,克服以後的種種難題,做一個新時代的接班人。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568字

這學期我學了一篇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完這篇課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記述了1989年發生在洛杉磯地震中,一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顧自己的生命。父親一個人在那兒挖掘,直到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的第38小時,兒子獲救了,但在救出兒子時,兒子卻讓其他同學先走。因為兒子對爸爸有一種依賴:不論發生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當我讀到這一句話時,我體會到父親的愛是能多麼的強大,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是那麼的深。當我讀到“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的第38小時”,我感覺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是那麼的深沉,可以為了兒子不顧自己的生命,我被這句話深深的感動。

記得我小時候,我不慎滑倒摔破了皮。爸爸急忙掏出幾張紙敷在我腳上,立馬抱起我奔向醫院,爸爸那著急的樣子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

我的身邊也有一個例子。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正值放學的時候,家長們都來接自己的孩子。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家長們一個個都汗落下黃豆般的汗珠,汗流浹背,衣服都溼了,然而他們並沒有到樹蔭下乘涼,一直站在校門口直到孩子出來。我想父親的愛對我們來說是無限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超越這種愛。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子之間愛。我們要珍惜陪著爸爸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讓時間白白浪費。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781字

在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那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

這篇文章講述了在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懷著堅定的信念,冒著生命危險去救自己的孩子。父親在廢墟中,艱難地挖掘了36個小時。最終,救出了他的兒子。

這是多麼執著的父親啊!你瞧!“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他的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文中的這句話突出了父親堅定不移的信念。他是那麼執著,那麼愛自己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營救兒子時,父親非常痛苦,父親深愛兒子的心也倍受煎熬!讀到這裡,我不禁眼圈紅紅,為這位父親而悲傷。時間漫長,讓父親非常疲憊,可就算父親再累,再渴,再飢餓,他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兒子從廢墟中救出來。因為父親對兒子承諾過:“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那個埋在廢墟下的兒子,被他的父親深深地愛著,而我的父親也深深地愛著我。記得有一次,我上完作文班放學的時候,爸爸在寒風中等著我,爸爸看我揹著沉重的書包時,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從我的手中搶走書包,背在自己的肩膀上。寒風呼呼地吹著我和爸爸,我不禁瑟瑟地發抖,而當時我還戴著厚厚的手套。而我看到爸爸的手凍得通紅,我關心地問:“爸,你冷嗎?“爸爸卻毫不在意地說:“沒事,我不冷。你冷嗎?馬上到家了。“聽著爸爸的話,我心裡暖暖的。地震中的父親深愛著他的兒子,而我也在生活的點滴中感受著濃濃的父愛。

世上的每一位父母,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都像阿曼達的父親那樣,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我無時無刻都沉浸在愛的溫暖之中,幸福成長!

父與子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391字

我看過很多書,有《小王子》,有《馬小跳》,還有《一千零一夜》……在這麼多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父與子》。

《父與子》這本書講述了一位父親和兒子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書中的父親像我的父親一樣疼愛著自己的兒子。

有一天,爸爸和兒子堆了一個雪人。雪人剛堆好,一個調皮的孩子跑過來把雪人推倒了。看到堆好的雪人被推倒,兒子十分傷心。爸爸為了安慰兒子,穿上了一件雪人服,戴上圍巾和帽子,站在冰冷的雪地裡逗兒子開心。那個調皮鬼看到雪人就又來搗亂。正當調皮鬼推倒雪人的時候,雪人向他踢了一腳,他以為雪人活了,被嚇得灰溜溜地跑了。

這本書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讀了這些小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爸爸。當我考試沒有考出好成績的時,爸爸安慰我,鼓勵我;當我生病時,爸爸照顧我,送我去醫院看病;當我做錯事情時,爸爸教育我,引導我……這都是父親對兒子的愛。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619字

俗話說得好: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震中的父與子》中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後,跑到兒子的學校,學校已經變成一片廢墟。在其他的父母絕望地低頭轉身離去時,父親突然想起了自己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終於在廢墟中挖了三十八個小時後,找到了兒子阿曼達並救出了阿曼達的十四個同學。

父愛像冬天裡的一個太陽,帶給我們溫暖;父愛像夏天的一陣涼風,帶給我們神清氣爽;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記得有一天,我沒有帶雨傘,學校外面卻下著傾盆大雨,我等啊等啊,已經快要一個小時了,而爸爸還是沒有來接我。

“譁——譁——譁”雨越下越大,我望眼欲穿地看了看走廊:沒有,沒有,還是看不見爸爸的人影!我失望極了,決定就這樣直接衝回家。這時,一個熟悉的背影朝我衝來,原來是爸爸!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趕過來,渾身溼漉漉的爸爸腳上只穿了一雙拖鞋,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溼潤了。爸爸,這就是平日寡言少語的爸爸對我的愛啊!

還有一次,我把數學考砸了,我懸著一顆心回了家,本以為我要被罵了。而我把數學試卷忐忑不安地拿給爸爸時,沉默片刻,爸爸卻和顏悅色地對我說:“沒關係,這次考砸了,下一次繼續努力就行了。”

父愛像冬天裡的太陽,帶給我們溫暖;父愛像夏天裡的一陣涼風,讓我們神清氣爽,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父與子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452字

我姐姐有一本書叫《父與子》,其中一段兒子在為作業發愁,結果他爸爸幫他完成了作業。我覺得他爸爸做的不對,家長們是不能幫小孩做作業的。

第二天上課時,老師發覺這作業是他見過最糟糕的。兒子便告訴老師是他爸爸幫寫的,兒子把老師帶回家裡,老師把爸爸打了一頓。我感覺老師不該打爸爸,應該把爸爸叫到辦公室教育一下。

還有一段是說一個壯漢要打兒子,爸爸站在兒子前面,把剛剛種上的樹給拔了出來,把壯漢嚇跑了。這就證明爸爸非常愛他,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自己兒子。還有……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是:爸爸對兒子的愛無處不在,用時間陪伴著兒子快樂成長。可我的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只能偶爾帶我出去吃飯看看電影。不能像《父與子》裡面的爸爸那樣,希望我們生活中,父母都能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暑假裡我會到爸爸店裡陪陪爸爸,在店裡幫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偶爾和爸爸一起玩玩手機遊戲,爸爸說:“這是勞逸結合,不能沉迷遊戲。”下班了,我和爸爸一起跑步回家,我的生活有了爸爸的陪伴而更加快樂。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702字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6。6級大地震,這是一次破壞力極大的中等強度地震。在地震中,一位普通父親用自己的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精神找到了兒子,兒子也用他堅定不移的信念等來了父親的營救。

再讀這篇文章,我除了感動於父子之間那種濃濃的親情與互相信任之外,更加認識到了父親的精神對兒子的深刻影響,家長應該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在我們身邊,也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一位母親認真地在電腦前工作,一旁的女兒並沒有趁機瞅著電腦,而是聚精會神地看自己的書。再看看另外一邊,兒子正在寫作業,母親在旁邊戴上了耳機,手機上打開了當下最熱門的抖音APP。兒子一不留神看到了,就時不時地瞄一眼。結果可想而知了,認真學習的女孩時常受到老師表揚,而學習分心的男生因為作業不認真第二天就被老師批評了。

父母的舉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想要孩子有一個怎樣的發展,想讓孩子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家長是引路者,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在現在的地震後,父母都會去拼命的找孩子,在汶川的地震中,有多少的父母和學生。孩子喪生黃泉,這是個悲痛的慘劇,但是在汶川的地震中,沒有一個人像洛杉磯那位父親那樣去用手來挖掘廢墟尋找孩子。洛杉磯的地震是6。6級,而汶川的地震之前是7。8級後來被改為8。0級,6。6和8。0之間是多麼的遙遠,而在一箇中國和一個美國之間父子或母子的感情是多大的差別,一個是不惜一切捨命相救,一個是大哭一場、雙手一攤、無助等待,這就是國際的差別,也證明中國人的感情遠遠的和美國的感情差的遠。

在此,我要向天下的父母呼籲: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未來的棟樑。為了自己的孩子,請養成良好的習慣,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04字

父愛深深

父愛是什麼?我們在父親的愛中長大,父親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還是嚴格的要求……父愛似縷春風,又如縷縷陽光,讓我們從此溫暖從容,春意盎然。

昨天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本文講述的是有一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別人的勸阻,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及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濃厚的父子之情。

父親是多麼了不起啊!父親已經連續挖掘了36小時,他不吃不喝不睡,雙眼佈滿了血絲,又困在破敗的瓦礫堆裡,灰塵又落滿了他的全身,但是父親並不在意這些,他為了救兒子,不怕危險,不畏困難,心中始終有希望,不輕言放棄,內心對兒子的愛。

兒子又是多麼了不起!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和危險。然而七歲的阿曼達堅信父親會來救他,他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要堅持生的希望。兒子是多麼信任他的父親,即使在我最危險最艱難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然而在得救時,兒子先讓同學先出去,這種先人後已的思想,令人感動。

當地震突然來臨,很多人會驚慌失措,當面對屋毀人亡,很多人又會陷入絕望。因為彼此信賴,因為彼此的愛,因為一句諾言,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堅持到底,絕不放棄。父與子在地震中演了感人的一幕,創造了奇蹟。愛與信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啊!

原來,父親之愛是如此深沉,如此寬廣!

父與子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936字

“又在傻笑了吧!”這是每當我看《父與子》時媽媽在一旁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而我也總是笑眯眯地捂著嘴應一句“真的好好笑啊!”

捧著這本漫畫書,感覺就像看一部有趣的動畫片,讓我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很感動。書裡沒有很多的文字,那麼多形象生動的畫面,向我們講述父親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故事。讓我忍不住笑出聲,心裡也因為畫面中流淌的父子之間的愛而感覺特別溫暖。

我想,這是一位奇妙的父親。他有時候像個神奇的魔術師,《這下足夠了》中,為了讓兒子在湖中丟石子玩,機智地推來了一車的石子;有時候像個頑皮的孩子,《輸不起的父親》中,兒子全盤下棋勝利後,他卻因為輸得太慘而要揍兒子;有時候父親也像個嚴厲的老師,故事《管教得太晚了》中,因為兒子亂丟香蕉皮,氣憤地教訓他;有時候像個勇敢的英雄,《愛子的力量》中,為了保護兒子,把搶劫犯打得統統投降……

哈哈,對了,我也有一個奇妙的父親,有時候粗心,有時候貪玩,有時候也像個勇士,有時候還像溫柔的媽媽……

媽媽工作很忙,經常要加班,爸爸接送我上學放學,一邊玩遊戲一邊陪我做功課;去遊樂場時,媽媽膽小地不敢上海盜船,爸爸擦著汗陪我連續玩了四次;我和小弟吵架時,爸爸像個裁判員一樣公平的說誰對誰錯,不會像媽媽一樣說“讓讓弟弟”;考試成績不好時,爸爸總是說“沒關係,挺好的,努力了就行”;媽媽讓爸爸照顧小弟時,爸爸偷偷地帶小弟去河邊釣魚……很多時候,我遇到困難,媽媽總是說“爸爸有辦法”;下雪天,媽媽不敢開車上班,爸爸說“我送你去”;奶奶腿疼,爸爸放下釣魚竿開車送奶奶去醫院……

我那奇妙的父親,有時候貪玩地像跟我同歲,也會被爺爺批評,但更多時候,是我們全家的“保姆”,默默守護。他是我心中的一座山,讓我們依靠,給我們溫暖。我們的生活,也因為我那奇妙的父親,每天上演有好玩有趣的故事。

願每個人的生活,都像《父與子》的故事一樣,充滿歡樂,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