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裡的微笑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燭光裡的微笑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746字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燭光裡的微笑》這部影片。這部電影十分感人,講述的是一個姓王的女老師和她的學生之間發生的感人事蹟。

王老師患有心臟病,但她卻毫不猶豫地擔起了一個誰也擔不起也不敢擔的重擔—當一個全校學習最差班的班主任。

這個班的紀律十分差勁。上早自習,別的班的同學都在認認真真地朗讀課文,而這個班的一幫學生卻在大吵大鬧;上課時別的班都在認認真真地聽講,而這個班的一幫學生卻像進了自由市場,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王老師非但不責罵學生,反而給他們講道理,用自己那寬廣的胸懷,像溫柔的春雨一樣,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澆灌著他們那幼小的心靈。

班裡有一個名為小鵬的學生,他的父母因非法賭博、倒賣黃碟被公安局抓捕。小鵬沾染上了父母的惡習,成了一個遊手好閒的孩子。王老師瞭解他家裡的情況,就把小鵬領回自己的家,像慈母一樣照料小鵬,使小鵬第一次感到了家庭的溫馨。

終於,王老師的辛苦沒有白費,幼小的種子發芽了,學生們都成為了好孩子。而王老師卻在一次爬山的時候心臟病突發,永遠地離開了她熱愛的工作和她熱愛的學生們。

看了這部影片,我已是熱淚盈眶。我們身邊的許多老師不就和影片中的王老師一樣嗎?影片中的王老師,其實就是中國千千萬萬個老師的真實寫照。老師就像一支支火紅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就像一把把金色的鑰匙,為我們開啟智慧的大門,引領我們進入知識的殿堂;老師就像一座座平凡的大橋,讓學生通過他們,走向文明的彼岸;老師就像一塊塊紅色的磚,壘起了一幢幢高樓大廈……

老師對我們抱有多麼大的期望啊!他們期望我們成為傑出的精英,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他們無私地奉獻著,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都貢獻到了學校,貢獻到了他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在這裡,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說:“謝謝您,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

燭光裡的微笑 篇2

國一作文 ,904字

微笑是一首優美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微笑是沙漠裡的一弦清泉,讓人看見希望,微笑是喧囂中的一陣清風,輕輕拂去人心靈的塵埃。仔細回想起來,那個燭光裡的微笑是那麼親切,讓我直到現在還難以忘懷……

那天,爸爸媽媽因為有事所以一早出去了,留我一個人在家。“滴答,滴答”隨著鬧鐘的擺動,時間也迅速地過去了,一會兒就從下午變到了晚上。這時,我正坐在書桌前專心致志地寫作業。突然,房間裡的燈一下全滅了,四周漆黑一團。我坐在書桌前的那扇窗戶剛好沒關,一股寒冷的大風吹來,把那窗戶吹得嘩嘩作響,那窗戶前的窗簾也被吹得晃來晃去。此情昆景,真有點像恐怖電影裡的那番滋味兒。知道停了電後,我迅速地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好,膽戰心驚地去尋找打火機和蠟燭。我邁開腳步,小心謹慎地走向客廳。突然,我好像觸到了什麼東西,嚇得我又叫又跳。待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自己撞到了房間的木門。“唉喲媽呀,原來是虛驚一場。”我邊拍自己的胸脯邊想。於是,我又慢慢地向客廳走去,找了一會兒可還是什麼都沒看到。這時我放棄了,心想:這漆黑一片的,哪能找到呢?所以,我拿了一床被子,坐在沙發上,把自己裹得像個粽子似的等著爸爸回家。

我孤零零地坐在沙發上,周圍死一般的沉寂,空氣也彷彿凝固了一般,這時幾乎連我自己的呼吸聲都能聽見,於是我頭腦裡就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妖怪、幽靈等畫面。

突然,一聲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結結巴巴地問了句:“誰……誰呀!”“是我,你的鄰居劉阿姨呀!”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彷彿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迅速地走到門前開門。門開了,一道橘黃而又柔和的燭光映入我的眼簾。劉阿姨對我笑笑,她的笑通過燭光展現在我的面前,顯得那麼慈祥、友善。“停電了,阿姨知道你爸媽不在家,又怕你家裡沒有蠟燭,所以給你拿來了一根蠟燭。”“哦,謝謝阿姨,謝謝阿姨。”我感激得不知說什麼好,只得一個勁兒地說謝謝。“好,既然你拿到蠟燭了,我就先走了,你自己一個人小心點哦。”“好,再見,劉阿姨。”語音剛落,我的心裡就好像湧起了一股暖流,令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我再次坐到沙發上,剛才的害怕和惶恐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橘黃色的燭光雖不夠明亮,但已足夠照亮我心田的每一個角落。

雷鋒的微笑觀後感400字 篇3

觀後感 ,2485字

【篇一:雷鋒的微笑觀後感400字】

海明威曾言道:“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人生於世,自然不會一帆風順、不遇風霜。

在面對苦難與挫折時,我有過望“難”興嘆,有過怨天尤人,亦有過“自抱自泣”。這些消極的態度為我帶來了許多壞心情。快樂於我而言,變成了一種奢求。

為此,我感到困擾。直至觀看了這部電影,我才覺茅塞頓開:

原來,快樂並不只是產生於幸福,亦可產生於苦難。關鍵在於自身,自身選擇了快樂,也便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影片以雷鋒叔叔一張張極富感染力笑容的照片為線索,串聯起了一個個細小卻又耐人尋味的故事。

使我印象最深的要數第一張照片:他穿了一身新軍裝,精神抖擻,微圓的臉上仍留有些許稚氣,儼然一副新兵蛋子的模樣。那笑容樸實無華、憨態可掬,眯起的眼角延伸向太陽穴,眸中的笑意似要溢位螢幕。

每張照片各有特色,卻給人同一種感受。根源便在於那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笑,它們具有特殊的魔力,讓瞧見的人都不自覺地脣角微揚。

其實,我們都知道雷鋒並不是富貴人家的孩子,衣食無憂,他的境遇比常人更為悲慘,命運坎坷多舛。要說怨,我想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去怨。而他沒有,他不但笑著去承受了命運所予的一切,更竭盡所能的去替他人分擔。他用他真誠的笑容感染著周圍的人,領著他們一同選擇快樂。

有人說他傻,他卻道:“寧願做個傻子。”我認為再沒有比“大智若愚”更妥帖的詞來形容他了。他所做的一切,只因他早已看透了所謂苦難。

他是一名戰士,一名帶著微笑的戰士。他有男兒應有的錚錚鐵骨,也有如春日般溫暖的心靈。他從不向苦難低頭,卻又懂得以柔克剛,用微笑將其制服。

如今世代傳唱雷鋒精神,我想並不僅僅是因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更是因這精神於我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的樂觀主義精神正是我所缺失的,也正是我應向他學習的。

從今往後,我將銘記:快樂是一種選擇,只有選擇快樂,才能真正擁有快樂。

言止於此,置筆於桌,那張張笑靨再次從腦海中掠過,不覺莞爾。

【篇二:雷鋒的微笑觀後感400字】

雨一直下,像天上打開了水龍頭般,嘩啦啦下個不停,我看著電影中,這樣惡劣的天氣還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抗洪救災的雷鋒,心中一個已存在多年的問題,豁然被揭開了謎底—生命的意義到底在於什麼?

雷鋒有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他的行動感動了無數人,他的作為使他短暫的一生閃耀著無限的光彩。電影《雷鋒的微笑》中真實地再現了雷鋒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以及雷鋒留下來的三百多張照片中,他那燦爛的微笑。

他是這樣的雷鋒,他是在見到別人遇到困難時,會熱心上去幫忙的雷鋒,他是在看到別人碰到危險時,會義無反顧衝上去救援的雷鋒,他是做好事不留名,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的雷鋒,他就是這樣的一個雷鋒。

哦,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給予,在於幫助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可是,光雷鋒一個人怎麼夠?雷鋒的精神就像香樟樹,一棵,當然不起眼,要是幾百棵甚至是幾千棵,那它就成了綠蔭,這片綠蔭的長成需要我們大家的行動。拾起地上的一片紙屑,扶起不慎摔倒的老奶奶,甚至是種下一棵茁壯的小樹,你就是雷鋒。當一天的雷鋒容易,可當一輩子的雷鋒難。有一所學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要求學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堅持一個月,誰能堅持到最後就是“當月雷鋒”。實驗開始了,一天,兩天,學生們完成的很輕鬆,一天不過做一件好事,有何難?可到了第七,第八天時,堅持下來的學生已經在慢慢減少,到了第二十天,竟無一人在堅持,不過是短短一個月,要天天堅持做一件好事就已有困難,更何況是要堅持做一輩子的雷鋒?這又何嘗不是在啟示我們唯有堅持,才能真正做到“學雷鋒精神,樹校園新風”。

他還是這樣的雷鋒,他是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保持著樂觀心態的雷鋒;他是在怎樣的困難面前都從不低頭,怎樣危險前面都從不退縮的雷鋒;他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保持著燦爛的微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的雷鋒。微笑的力量,能夠給人以心靈的慰藉,能夠給人以意志的鼓舞!

哦,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於微笑,在於樂觀。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學習雷鋒精神,學習他的助人,學習他的微笑,充分發揮我們生命的意義!

【篇三:雷鋒的微笑觀後感400字】

不知你是否會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團紙屑,不知道你會不會當做沒看見,不知道你當做沒看見走過時,內心是否有一陣波瀾。

人都是自私的,學習是為了什麼,為自己,所以說來,學習也是自私的。也許有人會這麼想:哪個傻帽會幫別人學習?並不是沒有傻帽,而是他太機智了。凡人多熟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便少一分高雅。這“傻”就如雷鋒,“傻”到了點子上,正是高雅的所在。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做雷鋒,那他就很容易的吸引到別人的目光。因為人心冷漠,“雷鋒”是個另類。也正因如此,許多人在被聚焦後第二次便選擇了放棄。如果眼前有陰影,那是因為背後有陽光。不要害怕眼前的陰影,畢竟你背後光芒萬丈。如果世上人人都是雷鋒,那就不存在學雷鋒了。

常常有人說,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不得不說,這需要一個人一顆美麗的心靈。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自信樂觀,關心他人,與人為善,能有好的心情如影相隨。要是某天你的心情糟透了,那還會有可能你去想如何坑害別人。要知道,別人肩負重擔仍然面帶微笑,而你憂心忡忡就是因為自己晒不幹的衣服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像自己盡力了考了個倒數第一,也該要想,皇榜顛倒掛,依舊是狀元。人活百年,就是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最大的光熱。不管是平凡或是偉大,都要去照亮別人,要讓自己不能後悔。悔恨不能還我過去,只會坑害我的健康。

就算有再多非議,也要貴在堅持,在時間的催化下,真理終將走對位置。幫助別人不求什麼回報,但他的利息源遠流長。在他人需要時施以援手,這樣你也必將得到快樂的青睞。

雷鋒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學習雷鋒是亙古不變的傳承。願我們也會像他那樣,受人玫瑰,手留餘香。無論哪天醒來,晨光都是那麼美好;無論在哪天入睡之前,聞聞自己都是香噴噴的!

雷鋒的微笑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1061字

擇善固執勿忘初衷

我一直相信,在遙遠的天際,每一顆星星都是一縷逝去的靈魂,雖已不在,卻依舊閃耀著光芒,微亮卻不退讓。

銀幕上的最後一絲光亮悄然逝去,我的思緒卻早已飄向遠方,飄向那個臉上總帶著乾淨微笑的大男孩所在的時代。

洪澇爆發,大雨傾盆,雷鋒所在的連隊被指派到撫順抗洪救災,挖掘泥土的鏟子斷了,他就用手去挖,即使折斷了指甲,磨破了手皮,即使已經累得近乎昏厥;即使大雨已經模糊了視線,他也固執地不肯停下來;即使已經超出了體能的極限,即使高燒不退暈倒在堤壩上,他也想要為抗洪救災付出最後一點努力。

好一個固執的“傻狍子”!

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接受頒發的功勳時,臉上盪漾著淡淡的微笑,乾淨純真,沒有一絲的雜質。

遼陽,百年不遇的洪水,年輕的善良的雷鋒同志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一百塊錢捐獻給了災民。其實,他自己十分節儉,一雙破舊的襪子上打滿了各式各樣的補丁,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真應了那句俗語:“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這樣一個節儉又毫不吝嗇的士兵,為災民捐獻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這豈止是一份“綿薄之力”啊。

好一個善良的“傻狍子”!

“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負疚;但願每次微笑,都不負早晨的陽光。”雷鋒,其實你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內心吧,勿忘初衷,但求心安!

而就是這樣的你,可以讓一個年事已高,但卻記得你的善良熱忱的老奶奶深夜冒雨請街坊鄰居簽名,推薦你做人大代表。或許,這就是一個人的人性光輝,亦或是,這便是所謂的善有善報吧。

影片的末尾,你安靜地躺在那裡,身上蓋著一面鮮紅的國旗,安詳又從容,平靜又聖潔。你已經熟睡,可我為什麼還分明地看到你嘴角那一抹溫暖的弧度?是聽見了你將要見到毛主席的振奮訊息嗎?還是,在你的夢中,已經見到了你畢生的偶像?

雷鋒,衝鋒的鋒,你果然是雷厲風行,衝鋒陷陣在行善的“前線”啊!

從此,我將不在驕縱任性,不再鋪張浪費,我將會讓自己學會在嘴角勾起那一抹溫暖的弧度,捧心而來,傳遞善愛。

1963年,22歲的你離開了我們。毛主席為你發起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想來,在那遙遠的天際,依舊閃耀著光芒,微亮卻不退讓的,就是你最真的微笑吧!

靖潛處以永思兮,經日月而彌遠兮。擇善固執,勿忘初心!

陽光裡的微笑 篇5

高一作文 ,958字

赫爾岑曾經說過:“一個人不僅要在歡樂時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題記

一種執念縈繞著我,揮之不去。

分班的那一天,眼淚從眼角滑落,滴在地上,滴在我們脆弱的心坎。我們幾個像是離家的孩子。眼淚婆娑的望著熟悉的教室離我越來越遠,望著熟悉的人漸漸離去,如那時光的大海泛起陣陣波瀾……

呆久了,便習慣了;習慣了,便熟悉了;熟悉了,便不捨了。

偶然路過小學的校門口,樹還是那麼枝葉茂盛。似乎有一種久違的似曾相識的溫暖。感覺我還是回到了那個初夏,似乎什麼都變了,或者什麼都沒變。我還是那個我,你依舊還在……

我駐足凝望著,其實我全然不知在望什麼,是天,還是曾經?

漫步在校園,正值初夏,樹葉密密匝匝的,那裡盛滿了六年來我們的沉甸甸的回憶。

抬起頭的那一瞬間,那一朵朵潔白純淨的玉蘭花吸引了我,它們像一個個駐足於塵世的精靈,那種美,美得讓人窒息,展現著生命的極致。這花,有我們的友誼。

畢業那天,是我和她分別的一天。

那天太陽乖乖的躲在了烏雲的身後,天沉悶悶的,恍如我的心一般。

我們的友誼,三年了。我很喜歡用筆在日記上,記錄我們的友誼。我們喜歡在一起出現在別人面前;喜歡一起談海闊天空的理想;喜歡一起漫步在清新的早晨。

我望著她,她也望著我。

玉蘭樹下的我們,一直沉默著。“以後,如果我們不能再見面,我也希望你可以一直記著我。

”她輕聲的說。我驚訝的望著她,並點了點頭。“以後,如果你難過了,你不要哭,對著天空,微笑。”“嗯!”“以後,如果你碰到了傷心的事,記得來這裡,這裡有我們的友誼,有我們的承諾。”

……

我背過身去,擦拭著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假裝不耐煩的說“知道了了,哪有這麼多如果!”

“以後……要多笑!”她佯裝輕鬆說。我轉過身,面帶微笑,說“好!”

太陽,不知不覺中鑽了出來,灑滿了我們的周圍。我分明看見,她像個天使,再陽光裡微笑。那抹微笑,在四處灑滿的金色光圈中很美,很美!

那朵盛開的玉蘭花,那年,那月,那天,那個微笑,那個你。

回憶至此,便覺得一切開朗了。什麼淚,什麼難過,讓它們隨風飄逝吧!

我還是記得那抹微笑,那抹在陽光了的微笑,無論困難有多大,揚起微笑吧!

那抹陽光裡的微笑,驅散我心中的陰霾;那抹陽光了的微笑,帶給我奮鬥的信心;那抹陽光裡的微笑,給予我快樂的力量……

那抹微笑,那縷陽光。

《天堂裡的孩子》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743字

今天在作文班,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天堂裡的孩子》。這部電影講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阿里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家裡有生病的媽媽、每日操勞的爸爸,還有妹妹。有一天,妹妹的鞋破了,家裡很窮,所以沒法給莎麗買一雙新鞋子。阿里把妹妹的鞋子拿去補好後,拎著鞋子去買土豆,沒想到鞋子被撿東西的人拿走了,怎麼找都找不到。阿里怕被爸爸打,就瞞著父母,讓妹妹和自己換著穿同一雙鞋。阿里想:爸爸發了工資才有錢,如果現在告訴爸爸,爸爸一定會向別人借錢的。

每天阿里都要等妹妹放學回來才能去上學,有一次遲到了,被學校的主任看到,嚴厲地批評了他。

學校所在的地區要舉行運動會,跑到第二名就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阿里央求體育老師讓他參加馬拉松比賽,可是老師告訴他報名時間已經結束,現在已經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了,阿里聽了不禁流下了淚水。阿里的淚水打動了老師,老師讓阿里圍著操場跑三圈,阿里跑的時候老師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終於如願以償地參加了比賽。

比賽那天,阿里拼了命地向前跑,可是他想到只有第二名才能得到一雙球鞋,所以速度漸漸慢了下來。等他跑到第二名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故意絆了阿里一腳,阿里摔倒了。看到這,周圍的人們都在底下喊:“阿里快站起來,站起來啊!”這時阿里終於站起來了,而這時他已經落後別人很長一段路程了。他不顧一切地往前跑,沒想到昏頭昏腦地居然衝到了第一名,他不能得到球鞋了。領獎的時候,阿里低著頭哭了,淚水從他的臉上流下來。

看到這裡,教室裡可真安靜了,有些同學忍不住跟著流下了眼淚。我想:阿里是多麼懂事啊,貧窮的生活並沒有讓阿里變得懦弱,反而使他懂得擔當。真是好樣的!

這部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是:阿里的爸爸從城裡回來,帶回了兩雙新鞋。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7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燭光裡的故事 篇8

國一作文 ,655字

暴風雨的天空,一線閃光劃過天空,雷聲轟轟。狂風暴雨的洗禮之後,一切終歸平靜,周遭一片漆黑。原來是停電了,我在雜物袋裡摸索著,一根火柴劃破了黑暗。我點燃了一支蠟燭。燭光明晃晃的,喚起了腦海深處的記憶—那燭光裡的故事。

燭光裡演繹的是動人的童趣。

在燭光裡擺弄小手,擺出各種奇異的形狀,讓長耳朵的兔子和毒蛇親如一家;讓溫馴平和的鴿子瞬間展翅成凶猛老鷹,一切歡快都凝聚在燭光裡的四隻小手中。看哥哥用手指快速地劃過火焰,他甚至敢用手去捏火焰上的那段黑煙。而我只是個膽小的女孩,只會問“燭光會疼嗎?“當然會,你沒看見它在哭嗎?”這是哥哥的答案,也是我聽過最滿意的答案。

燭光裡寫滿的是母親的慈祥。

燭光裡的那個身影那麼朦朧。母親在廚房裡準備晚飯,眼睛不時掃過正在玩耍的兩個孩子。餐桌上,母親給我挑瘦肉,給哥哥擦去嘴角的殘餘。燭光裡的母親總是不言不語。飯後,母親靜靜地抱著我和哥哥,一個奇怪的大影子靠在牆邊傻傻地看著我們。燭光裡瀰漫的全是愛的味道。

燭光裡是那播放過去而又上映現在的熒屏。

如今,我獨自一人坐在房間。沒有了那奇形怪狀的小動物,這房間顯得有些空曠,唯一能作伴的就只有地下瘦弱的影子了。我尚未哭泣,燭光已替我流淚。這黑夜裡,除了燭光,誰還能給我母親般溫暖的懷抱?

太過於清晰的回憶總容易被遺忘,唯有那燭光裡朦朧的回憶才是最深刻的。我不敢吹熄蠟燭,生怕那珍貴的記憶被一同吹散,直到它燃盡。我把燭光裡的記憶收好,只留一攤蠟燼,那便是我思念你們的痕跡。

寂寞夜空裡,我願再點一支蠟燭,訴說那燭光裡的故事。

向日葵的微笑——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9

觀後感 ,709字

在世界各個角落裡,總有一些人像向日葵一樣,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與真摯淳樸的笑容。希望,恰恰最樂意將種子播撒在這樣一些人的心頭,因為那似向日葵一般的笑容會促使它快快發芽長大。

一個稚嫩的年齡卻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歲月無聲地將一個九歲的小女孩造就成一位生活的強者。那小小的臂膀竟要獨自撐起一個家,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堅強的徐夢婷卻將這份憂傷留在了被子下,而將向日葵般的微笑展露在了大家面前。

不知是面對堅強的她自愧不如,還是為自己的懦弱而慚愧不已。往事漸漸浮上心頭。那是簡單的八百米測驗。站在起跑線上,我就給自己留了後路-,堅持不下來就放棄吧!拖著疲憊的身子,帶著滿滿的不自信,我有氣無力的奔跑著。頂著烈日,我沒有勇氣與它對抗,看到身後那一個個頑強的身影,從我眼前一躍而過,一圈,兩圈……僅存的體力和信念,一下子就被衝擊的煙消雲散了,我停住了緩慢的腳步。三百米的距離,我與成功失之交臂。

我臉紅了,滾燙滾燙……

在困難前,很少人會像徐夢婷一樣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我們每日三餐吃著山區孩子在過年才吃得上的美味佳餚,而內心卻極度厭惡這美味的食物;我們每學期帶著嶄新的文具極不情願的上學,卻不知學校,竟是她們心中的天堂。我們如溫室中的花朵,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認為一點點的波折就是生命的不公,是命運的殘忍。抱怨成了我們唯一的宣洩方式。

我們總在哭泣,而夢婷卻一直笑著。

小小夢婷就像向日葵一樣,靜靜的佇立著,微笑,對著太陽,也對著自信。她是總能享受到陽光沐浴的幸運兒,因為她總會抬頭。她無言的微笑震撼了我。只要抬頭對太陽,對生活微笑,就能把陰暗驅散。

讓向日葵的微笑溫暖你的心田!那永遠面向太陽的向日葵!那始終抬著頭的向日葵!

燈光裡的微感動 篇10

國二作文 ,1160字

父親是一棵大樹,春天倚著他幻想,夏天倚著他繁茂,秋天倚著他成熟,冬天倚著他沉思。

—題記

“哎,我跟你說,這次培優那幾道大題真是又難出新高度,那是不用百度想的麼?我相信最後一題的解析肯定比香飄飄還長……”回家的路上,爸爸笑著聽我抱怨。原因無他,為了補錯題我今天還特意請假回家,心中的怨氣實在是不吐不快。爸爸哈哈一笑說,“誰讓你是學生呢?”

到家後再等我收拾完,已經快十點了。開啟電腦,擺出卷子,猛灌一口水,深一次呼吸,我開始看找出來的解析和答案,邊看邊心裡“嘖嘖”的感慨:不愧是難道萬千學子的培優數學題,這思路巧的,這輔助線多的,這數值算的……看得差不多理解了,我就準備揮筆奮鬥。然而剛寫了幾個字,忽然燈滅了。“刺啦”筆在卷子上劃了一道,感覺心頭剛燃起的名曰鬥志的火苗措不及防僅間被澆滅了。這什麼情況?電腦頻幕裡反射出我一臉的驚愕,不是停電,那真相只有一個灯泡燒了。什麼叫“屋漏偏逢連夜雨”?以我這視力僅僅依靠螢幕投下的這點光線遠遠不夠,於是我只得認命的起身去找手電筒。

扒了扒沒找到,卻把爸爸吵醒了。“怎麼啦?找什麼啊?”“燈燒了,咱家手電呢?”爸爸又開口道“你先回去,我找找。”回到屋裡,我試著把檯燈挪過來,然而並未成功。戴上眼鏡,依靠這點點光亮,我又重新奮筆疾書起來。不一會兒,隨著開門的聲響,一束光打進來,接著是爸爸的聲音,“我給你照著,快寫吧。”

心裡一暖,我趕緊抓緊時間寫了起來。屋內一時很靜,只有筆與紙摩擦的沙沙輕響;我寫寫看看,終於就剩下最後一道大題了。伸了個懶腰,活動下手,我扭頭一看,爸爸正站著,舉著的手電投下的光照在卷子微前方,是一個既能讓我看清又不至於刺眼的距離。光斑會不時地晃動,原來爸爸正閉合著眼,用一隻手託著另一隻的肘部。光束中有浮沉飄動,爸爸的半張臉隱在黑暗裡,靠在牆上。

我一看時間,竟過去了半個多小時。我輕輕的喊道:“爸?要不你先睡吧,就剩一點了。”“啊,啊?”他睜開眼,又使勁擠了一下,說:“電腦光線那麼暗多毀眼啊,沒事我不困,你趕緊寫吧,不能睡得太晚啊。”他出去給我接了杯熱水,又接著靠在牆上,把手電筒調好角度,儘量不讓那隻手臂晃動。逆著光,我看見了爸爸眼裡細細密密的血絲,工作了一天滿臉的疲憊,用手捂著嘴打了個哈切,上眼瞼剛往下耷拉一點又立馬受驚似的睜開。我心中似有千萬個小針扎著,泛起的卻是點點微小的感動。不再想其他,我趕緊衝刺最後一題。那束白光,竟像有了溫度般,就著手旁的熱水冒出的蒸氣,散發著絲絲溫暖。

我想,我將永生難忘那晚爸爸的身影,那束白光裡我心中的感動,雖微小,卻連線成網,罩在心頭。那無言的父愛在燈光中投在心間,彷彿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那裡有月光下輕輕搖曳的花影,有山泉緩緩奏響一曲梵婀玲。

終不忘,夜晚桌旁,那束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