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處,又見子時映象相關作文20篇

燈火闌珊處,又見子時映象 篇1

國三作文 ,794字

我與她,有多久沒笑的那麼灑脫過了呢?有多久沒哭的那麼放肆過了呢?不記得了,反正是很久很久沒有過了……

走上歷經千年風雨的樂善橋,再輕撫佈滿青苔的紅巖石,憶起幼年聽過的修建樂善橋的故事,什麼採石三年,修橋四年,我印象中最深的還是金龜石的故事。在老一輩的話語中,天真的我們,以為那位駕雲而來指點迷津的老道,就是玉皇大帝派來的使者,白髮蒼蒼,鬍鬚飄飄,拂塵一揮,就能消失在雲端。我們甚至還打算挖開那塊水泥塊,看看下面是否藏著一隻金龜。而今天,我當然知道那只是一個傳說,但是我選擇相信,傳說及笄女子,只要踩過這塊金龜石,今後就能找到一個金龜婿,所以我和姐姐相繼輕輕踏過這塊神祕的石頭,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小心翼翼的為自己祈求一份幸福。

最初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只是拿它當一個故事而已,吸引我的,是它的玄幻和神祕,我帶著滿滿的好奇心想要去了解這橋下金龜的神祕之處,憧憬著,能夠擁有那老道,可以駕雲周遊四海八荒,來無影去無蹤的法術。現在的我,並不關心這個神話故事究竟由何時而起,又如何代代以口相傳到今日,既然是神話,既有它的神祕之處,又何必一探究竟呢?簡單地相信它的美好,和其他豆蔻年華的女子一樣,為自己悄悄地求一份好姻緣,如此足矣。心境不同,所悟所感自然也不同。

夜色已深,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我們倆手挽著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顧城先生的這首詩用在此處,雖不算應景,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吧。親近的兩人走在一處,無需它物,一切盡在不言中。

回過頭望一望背後的的燈火闌珊,煙花朵朵。再看看身邊的人,她也不再是當初青澀的樣子了。柳眉彎彎,睫毛撲朔,五官清麗,所行之處,裙下步步生蓮,儼然是一個出落得大大方方的姑娘了。是啊,一晃十多年,我們都長大了……

煙花易逝,流年難返,活在當下,不枉青春。

走到燈火闌珊處 篇2

國三作文 ,1502字

是誰唱起黑夜的輓歌,是誰守候白色的村落。我靜靜呆在那個無人問津的角落,偶爾抬起頭,看著前面黑壓壓的人頭和那位正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的新數學老師,之後低下臺在手中一圈圈的轉動那支圓珠筆,歲月的年輪伴著我的筆一圈圈轉動。那一年,我小學六年級。

隨意拿起一支散落在課桌上的2B鉛筆,我開始勾勒這位新老師的輪廓,大眼睛,白色碎花裙,好像漫畫中的人,畫完後,我滿足的收起本子。後來的你說我似乎很有畫畫的天賦呢!

數學課代表無奈的走到我的眼前:“哎,你數學作業呢?”我隨便抽出一本理科作業扔在桌子上,本以為只要我交了空白的本子,你知道我是“壞學生”後,就不會再來向我要作業了,但沒想到……

那是一個燥的午後,大家一臉睏意卻堅持聽課,而我卻自由自在的趴在桌子上酣酣而睡。你讓數學課代表叫我去辦公室,這是我意料之中的,你看著站在你眼前一臉庸懶的我不禁皺了皺眉頭。你很吃驚我為什麼這麼淡定。慢慢地,你拉開抽屜,取出我的作業本翻開,當我低頭看時眼睛險些掉在本子上。我畫的你正安祥的呆在本子中,你若有所思的看著我:“這是你畫的嗎?”,我強忍著鎮靜:“嗯,是我”。誰曾想你竟然笑了出來。說:“畫得挺可愛的,能送我嗎?”“啊”“怎麼?不願意送給我嗎?”我支吾著:“那個,給……不是,送你了吧!”你一臉滿足的將畫收好,之後,他一本正經的問我:“為什麼沒有寫作業呢?”我也從剛才的驚訝中恢復過來了。“因為我是壞學生,你沒看見我坐在最後一排嗎?”“哦!誰說坐在最後一排的就是壞學生呢?”你不解的反問我,一時間我搪塞的不知該說什麼。

你拉起我的手讓我坐下,“老師不知道你為什麼不喜歡學習,但我看了你以前的成績還蠻不錯的,所以你的底子很厚,明年就小升初考試了,只要你現在努力應該還來得及,從明天開始,放學後你就拿著書到我的辦公室來,好了,快上課了,回去吧!”你一口氣說完還沒來得及讓我考慮,我機械的“嗯”了一聲。之後快步走回班級,坐在座位上我在回想剛才的一幕幕,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幫一個壞學生,當最後一節課的鈴聲響起,我的心一下子就懸了起來,去還是不去呢?

我拿起書朝你的辦公室走去,諾大的一個屋子就剩你獨自一人,檯燈發出昏暗的光,映出你伏在桌子上疲憊的身影,上面是一堆作業本。我躡手躡腳的敲了敲門,你醒來,衝著玻璃向我擺擺手,我小心翼翼的走進屋裡,取出數學書。你翻開一章一節的為我講。剛開始我是真的聽不進去,卻又不好意思拒絕。漸漸地你滿腔的熱情感染了我。我開始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加上你孜孜不倦的為輔導功課,讓我的數學成績如春天甦醒的種子,開始逐漸萌芽。因為我記得你的那句話:“有坐在最後一排的人,但是沒有永遠都坐在最後一排的壞學生。

你從我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深感欣慰,我第一次及格,第一次考90分以上,第一次……我鎮定自若的在最後一次考試中交上卷。我想起這張卷子應該是我對你這一年的努力一個最好的回報吧。那一年,我畢業了。

當我再一次來到你的辦公室,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你依舊坐在那個位置日復一日的卻又滿腔熱血的做著同樣的工作。我敲門而入,你衝我微笑,這是我們心照不宣的問候。那一夜,我們說了好多,你告訴我,其實我也很棒,你拿出那張漫畫:“這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那一年,你才26歲天真的像個孩子。

現在我初三了,閒暇之餘,我總能想起你的大眼睛,白色的碎花裙,坐在燈下,我總會意猶味盡的回想起你一點一滴,悉數你曾給過我最美好的饋贈,如今的你,是否依舊在燈火闌珊處一本本批閱著作業,直至天明。

那個夏天,那個你,那份回憶,那種很純、很美好的情感,你像天使般隋落人間,拯救我,你的美好,我銘記在心,我不想說謝謝,因為我知道你懂得。

走過燈火闌珊處 篇3

高二作文 ,969字

流水湍湍,月光皎皎,這一夜的秦淮河岸亦如往昔一樣燈影氾濫。

穿越古色古香的牌坊,匯入人頭攢動的街道,在街邊茶樓品嚐著淮水旁的特色小說,垂涎著聞名千里的南京鹹水鴨。天氣漸晚秋風颯颯,卻使我的步伐愈加輕快了—走向那心生嚮往的淮水旁。

大概是傍晚的六七時吧,天色還沒有完全拉下黑幕,但依稀能夠看到河岸兩旁的燈火已經漸漸繁盛了起來,好似一曲綺麗悠揚的唱詩流過我們我們的肩膀。

突然間,黃昏變得明亮了。漆黑而又深不見底的秦淮河水上泛起了深條金色的波紋,那便是遊走的船隻在河水中輕描淡寫的麗影啊。鐫刻圖騰的石橋間隔著兩岸的人聲鼎沸,那些人群也與我們是一樣來觀賞這夜幕下動人的秦淮河的話。人雖多卻不覺得疲憊。亢奮的內心始終嚮往尋覓那清新綿邈的河畔。

夜,愈來愈晚,愈來愈深。閣樓上那屋簷連綿起一串串燈輝,華燈初上,夜未央。一座座酒家生意愈漸興隆,開始了一個夜晚的繁忙;淮水河畔的漁船也賦予了生機,駛向了更深沉、更遙遠的彼方。

我們,終於登上了停泊在綠影垂楊下燈火闌珊的小船。輕輕盪漾在淮水秋意的柔波里。我泯了一口杯中的茶水,靜謐輕盈的波光灑向瞳孔,霎時間這沁人心脾的明亮走過了永恆。

船伕緩緩划動手中的船槳,嫻熟而又有條不紊運作著整條船隻的遊向。他靜默著,卻又被明亮聖潔的燈火照亮,一座座酒家生意愈漸興隆,開始了一個夜晚的繁忙;淮水河畔的漁船也賦予了生機,駛向了更深沉、更遙遠的彼方。

他靜默著,卻又被明亮聖潔的燈火照亮,面對此時彼時這座古老的城池,我不知作何感想。“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我無力回溯唐末亂世那蕭條中的一紙繁華,卻感觸到千百年前那獨自秦淮上的一抹慘淡的憂傷。秦淮河的河水去了,消散了歌音的憂慮,洗滌了詩人的惆悵,也永遠印記了這歷史的滄桑啊。轉入窄窄的船艙,時間彷彿凝固了。我看到人們被微風撩起的髮絲,以及眼眸中閃現的,近處的燈光。

船,靠岸了。踏上吱吱的木板,便靠了岸。與船伕道別後繼續向前走,腳尖的溫度溫潤著河岸邊的青苔,望著來時的小船逆流蕩漾在淮水的波光粼粼中,漸行漸遠……

回想起“燈火闌珊人散”的確是有一番韻味。是時候與這妙不可言的人間燈火作離別了,我們還留了影。畫面中燈火依舊,遠處的樹木也依稀有所餘留。是時候說再見了,我親愛的淮水,不知何時還能走過這樣一片燈火闌珊處?

在那燈火闌珊處 篇4

國一作文 ,428字

取一壺濁酒,酒盞上燈火星星點點閃動,像極了那煙火絢麗的色彩……

你行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大道上,前後行人摩肩接踵。遠方,東風裹挾著鼓樓上鐘聲渾厚的餘音,一簇簇煙火冉冉上升,隨著喧鬧的人聲,破碎在萬家燈火的暈圈裡。街道兩側,不盡的商鋪,奢靡的人浪映入眼底。幾匹寶馬載著輛金雕玉琢的馬車飛馳而過,似能聽到帳中人大聲談笑。風中混合著各氣種息,盡是繁華糜香。火花綻放,落入城中繁華,點亮夜幕。

一夜狂歡,魚龍爭舞。

你提著酒,倚在一處暗匿的牆壁。空中煙雨,多麼像曾經馳騁疆場,痛飲敵血,胸中豪情萬千的熱烈與燦爛;燈火萬千,多麼像最初投身沙場,守住身後家火人煙的美好願望。煙花落了,化作煙雨,煙雨飛了,化作萬家燈火。

涼風輕輕拍打臉龐,旁處簫聲婉轉,紙醉金迷。

少年鮮衣怒馬,一腔報國熱血,卻被身後享樂之人猜疑,將心中的怒火熄滅。血是滾燙的,淚水也是。酒一飲而盡,星光不再,空蕩蕩的酒壺,像自己此時的心境。

無數個苦苦隱忍的夜,只得與你宣洩。

萬千話語,盡在燈火闌珊處。

燈火闌珊處 篇5

國二作文 ,780字

憶往昔,此處曾經血流成河,火光飛舞,哀嚎無數;望今朝,這裡遊人如織,感慨萬千。是什麼造就了這美麗又輝煌但傷痕累累的城市?是歷史文明的壯大,懷著一腔熱血和滿心敬仰,我來到了這燈火闌珊處—赤壁。

還未見到“赤壁”的真容,我的注意力便首先被那江邊的漁船所吸引,木製的船身靜靜地停在湖面,來自祖國西南角落的我幾乎沒有欣賞過它,優美的身姿、古典的氣質,一瞬間,我的眼前一片明朗。

在同一片水面,停泊著幾艘復古戰船,波濤中、斑斕上,是哪國的士兵在駕駛戰船?是孫吳、是公瑾,看著中湖中推開波浪的古戰船,我好似身臨其境,站在了他們的身旁,見證著這赤壁曾經擁有的種種榮譽和那點點輝煌。

步步向前走,我來到了湖邊,水面異常平靜,沒有一絲漣漪,如同一面明鏡,看著已經被時光洗去原本面貌的木橋和留中之上的刀刃痕跡,我不禁多了幾分崇敬。碼頭邊有一個已經破敗不堪的圓臺,雖然沒有任何標註,但看著它我還是不由的出神—也許這就是當年孔明借東風時的法臺吧。

回望過去,歷史的長河總會泛起一點漣漪,過後又成為瀑布,借東風便是一件,當曹魏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吳蜀只有聯手抗敵,但“東風不與周郎便”、“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孔明站了出來,用那小小的羽扇綸巾,保住了赤壁,保住了赤壁千千萬萬的百姓。

乘船來到江中,這是景區乃至城市名字的由來—“赤壁”。看著那龍飛鳳舞的兩個赤色大字,我的熱血不禁沸騰了—這可是東漢末年那場驚天動地的以少勝多之戰的弟弟啊!中心中激動的同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曹魏二十萬大軍的嚴陣以待。

這場戰爭從曹魏的“鐵鎖連環”,到孔明的“借東風”,再到黃蓋的“苦肉計”,都為赤壁的傳奇輝煌增光添彩,使它成為了“燈火闌珊處”。

到了“燈火闌珊處”,我才發現,原來我要的歷史一直在那兒,但城市已被那歷史的沉重變得疲憊不堪!

燈火闌珊處 篇6

高一作文 ,1657字

萬家燈火通明,寶馬香車、鳳簫聲動,世間繁華,浮生若夢。

有人說時間越走越快了,夜晚正趨近於白晝。有人說世界熱鬧了不少,車水馬龍與燈紅酒綠蓋過往昔星臨萬戶的靜謐。有人說熱鬧是對孤獨最大的嘲諷,淺淺掩埋於熙熙攘攘中的孤獨被刻意弱化,反而變得更使人悲涼起來。然而那些頹喪的孤獨,絕非我所向往的。

世界像一場盛大的舞會,或如詞中所言是元夕的慶典,熱鬧非凡,無數人樂在其中,縱享那東風夜放花千樹的驚豔。聽聽那些衚衕小巷中傳來的閒言碎語,有關於達官貴人、紈絝子弟亦或是貧苦人家、寒門貴子的傳言。小孩子被指著腦門兒趕去寫那些寄託著父母望子成龍之心的作業,上班族要沒日沒夜加班好像生活就剩下了升職加薪,父母在事業和教育之間焦頭爛額,老人們跳舞打拳下棋也在暗地裡比對各家的子女。這一場被設計以精妙規則的遊戲,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維繫著和別人脆弱的聯絡,把自己套進一個假面來和別人見面寒暄,唯恐自己的孤獨被戳穿了,便被遺忘在角落,失去了在遊戲中裝腔作勢的資格。

從來會有人要撕下這假面,戳穿這場遊戲。他們被我們稱作,孤獨者。

想到遊於江潭、行吟澤畔的屈原,他多孤獨,失去了功名利祿,流放到人跡罕至之地,落到神色憔悴的地步。他與世隔絕了,但看看吧,他從孤獨中獲得了什麼—真知、光明、磊落,“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整個國家的人,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迫切追逐縹緲的浮華,而屈原獨立於燈光黯淡之處,仰頭望見了璀璨星河。

燈火闌珊之處,不食人間煙火,但又與那片喧鬧擁擠的世界所牽連。杜甫是孤獨的,他孤獨在“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孤獨在“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孤獨在“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他的孤獨來源於仕途的困頓、來源於山河的動盪、來源於現實的艱辛、來源於命運的無常,但最終都來源於一個詩人深切的悲憫之心。他悲憫人們在世間迷霧中散亂別離,但沒人能懂他—人們只見一個白頭亂髮垂過耳的老人,卻看不到他那雙清澈的、飽含著熱淚的眼眸。詩人杜甫,孑然一身立於燈火闌珊處,他站在時代的頂端伸手,想把人們從痛苦中救出,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回響於蒼茫天地之間,驚醒了多少沉醉於玉壺光轉的人們,喚醒了多少在安逸中逐漸麻木的心靈。

漸行漸遠,燈火暗去,還給孤獨的人一片淨土。燈火闌珊處是哪裡—是梵高金黃的麥田,是福樓拜深夜的燈塔,是卡夫卡老街的小屋—或者這裡都不是,這只是表象罷了。傅雷說過:“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的確如此,那是他們,孤獨者們的精神所依存的世界,一個自由的、真實的、不加掩飾甚至有些笨拙的世界,由他們創造、隨他們毀滅。他們從這裡看向外面的世界,看那些熱鬧繁華,看那些人間冷暖悲歡離合,他們看到的是假面下脆弱的人性,看到的是人性中留存的光芒。

小時候獨來獨往讓我很不自信,多盼望能與別人同行,不要遊離在人群外。便慢慢學會巧妙地隱藏情緒,為陌生的事物發笑或陰沉—可多費解,滿面笑容依舊使我無措而迷茫,像被扔進一片深淵,沒有光與笑,只有我極力抗拒的孤獨。

迷失於人群,被推著、拽著向前走,我辨認不出自己的腳步,耳邊的嘈雜如巨網將我困住。終於懂得,孤獨才是最大的自由。周國平有一句話很被我喜歡:“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

期待著能體會真正的孤獨,可以不用在意閒言碎語,與真實的自己長談。由愛而生的孤獨,帶給我孤獨產生的愛—萬家燈火之外的溫暖,闌珊之處方見真情啊。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那些享受孤獨的創造者們,獨立於燈火闌珊處,在等著我眾裡尋他千百度之後的驀然回首,方知那片黯淡才是最明亮的地方。願在這裡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散為煙塵,人間浮華去也,靜候漫漫長夜後黎明的第一抹晨曦。

我獨立燈火闌珊之中。此是無愁無恨處。

燈火闌珊處 篇7

國三作文 ,830字

點點星火點亮我的心,也點亮我內心的記憶,將我帶到那日,被點點花燈裝扮的河邊……

小時,我最盼望的是元宵節。那是我最興奮的時候,爺爺會像變戲法一樣,從身後拿出一隻花燈,各式各樣,小兔、小青蛙、小雞、小羊……我便歡呼雀躍,將燈高高舉過頭頂,一邊跳,一邊跑,嘴裡還喊著:“爺爺萬歲!”爺爺便笑著看著我,嘴角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那年,爺爺給我買的是蓮花燈。那時,我大概才上一年級,見花燈是紙糊的,上面用水粉勾勒著粉色的細紋,那架子是用竹子做的,花中間安放著一隻小蠟燭,細細摩挲,那細紋如珠串般,是那麼珍貴,那蓮花嬌豔欲滴的模樣,比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還美上幾分。“走,爺爺帶你放花燈。”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也洋溢著一份激動和開心,那時我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小孩,自然高興得緊。

爺爺一手提著花燈,一手牽著我,寬厚的大手將我小小的手全部包裹,手中傳遞的溫暖讓我安心。我們來到河邊,見早已有人在此祈福,雙手合十,閉上雙眸,以十分真摯的姿態,在心中默唸美好願望。河上漂流著花燈,暈黃的燭光,映在爺爺的臉上,顯得那般淡然,而我卻分明從爺爺的眼睛裡看到一隻只火焰在跳躍,又那麼激昂,那平靜又難掩激情的神色,是我一生也難以忘卻的神色。河中靜影沉璧,爺爺將花燈放入河中,花燈在我們面前停留了一會兒,便隨著波流遠去—爺爺一直將雙手緊緊合十,一臉認真嚴肅,好似要心中的願望立即實現一般,見此情景,我也學著他的樣子,雙手合十,默默許下心中的小願望……

“走,咱回家,回家。”待到花燈飄遠,爺爺笑著牽起我的手,那令人安心的溫度再次傳來,在月光的映照下,我和爺爺的背影是那般和諧溫暖。

回家後,我曾問過爺爺,那天許下的到底是什麼願望,爺爺摸摸我的頭說:“沒什麼,你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就好嘍!”陽光灑在爺爺的臉上,勾勒出硬朗的輪廓,我點點頭。

那日,花燈漂浮在河面上,一隻一隻,寄託著每戶人家的美好願望: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健康幸福……

時光流轉,那隻花燈好似一直漂浮在我的心海,從未忘卻。

在那燈火闌珊處 篇8

國二作文 ,621字

老街坊中,小巷子裡,步雲橋邊,紅燈籠早已高高掛起,天空微醺,微風徐徐,裹挾著糖葫蘆和蜜餞的香甜,迴盪在這年味十足的小鎮上。

在家中,我無聊地趴在桌子上,過了好些時候,才發覺出今天的異樣,一拍大腿,說:“老媽,今年怎麼沒放煙花爆竹,往年這個時候爆竹噼裡啪啦不絕於耳。”老媽狡猾地笑著說:“你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好奇地走出家門,往老街那邊走去。

只見在鐵橋上,在那色彩華麗的燈光裡,個個顯得精神煥發。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遠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點綴著天際。連線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墜落下來的星星,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是懸掛在空中的月亮,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這令我想起歐陽老先生所著《生查子夕》中的一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邊上的行人議論著:“今年怎麼沒煙花了呢?”“禁掉了。”

原來是這樣,我呼吸著在正月難得聞到的新鮮空氣,暗自想到:雖然懷念那紅色的小紙屑在空中飄舞的身姿,但這種安寧和空氣的清新卻給我帶來了更大的驚喜,不放煙花爆竹,年味就淡了嗎?並沒有,周圍皆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燈火照樣也能溫暖人們的心。

新時代,新氣候。其實,大家都明白燃放煙花爆竹存在的危害,不一定非要放鞭炮才能烘托年味,烘托年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蒸饅頭,寫對聯,掛燈籠……這些都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過年習俗,我們更應該傳承。

今年,好美!美的不僅是那色彩繽紛的燈籠,還有縉雲人民為環境保護共同做出的努力。

燈火闌珊處 篇9

國二作文 ,77字

雨停了,可那盞路燈依舊亮著。過了這麼多年,最熟悉的人還在最熟悉的老地方。

驀然回首,那人還在燈火闌珊處。

燈火闌珊處 篇10

國二作文 ,629字

在黑夜裡行走時,我們需要光去指引前方;誤入歧路時,我們需要光去衝開閉塞;處在寒冷中,光雖不能像火一樣溫暖身體,卻能溫暖我們的意志。我們都離不開這束光。

寧靜的夜晚,我躺在姥姥和姥爺的中間聽他們講鄰里趣事,自己也時不時地插幾句同學的趣事,窗外透進來的幾縷月光映著我們三人的笑臉。不知從何說起魚喜歡光,姥姥便拿出手電筒往魚缸裡照,鳳尾魚們就呼呼地往光的方向聚,形成小漩渦,很好看。我藉著散在牆上的光玩起了手影,但我弄得只是相像卻不逼真,姥姥親手比了個兔子影說:“像吧,以前還會好多種,現在不太記得了。”姥爺在一旁哈哈地笑著。我卻並不在乎自己弄得像或是不像,因為我的目光在他們的笑臉中流連,我多想把這一刻的美好全部收進我的口袋,希望它一直伴隨在我的身邊,會的,一定會的。

記憶停留在一次寫作業時,總覺得自己房間裡的燈昏昏暗暗的,就順嘴跟姥爺抱怨了一句,便去廚房繼續寫作業了。在廚房的我聽到洗手間有翻找東西的聲音,不一會兒,這聲音又跳到了我的臥室,我好奇地跟了過去。走到門口,映入我眼簾的是閃爍著的燈光,並不是房間的燈發出來的,而是一座把燈棍捆在紙箱上做成的簡易檯燈,這燈光觸動了我的心。“這個臨時檯燈你先用著,別去廚房了,容易著涼。閒著的燈頭瓦數太大了,容易傷害眼睛,我把洗手間裡的換到這兒了。”姥爺淳樸地笑著說。我喜歡這座檯燈,並且要一直用著它。會的,一定會的。

站在燈火闌珊處,感受到的是身邊的人對我的愛。這束光,是親人的關心,這束光是縈繞在我們心頭的溫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