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的雨,清明的聲相關作文20篇

瀟瀟的雨,清明的聲 篇1

國三作文 ,1216字

轉眼間,就到了清明。

不是太喜歡這個節日,只是總覺得它有股特殊的氣息,清靜又不失一絲絲惆悵的憂傷。輕輕灑灑,飄飄揚揚,總是讓我每每記住這個特殊的節日。清新灑脫的節日。

我一直都很欣賞這個節日。所謂“欣賞”乃覺得它有種神祕色彩,本該搭配的是青色略帶灰濛濛的顏色,然後天邊就下起小雨,使整片大地就灰濛濛的了。這是專屬它的情調。

所以,不出我所料,天真的下起了雨。只不過離清明僅有兩天之隔。

很清楚的記得,那天天突然就灰濛濛的陰了。嘩啦一下,風就吹起來了。呼啦呼啦,吹得大樹瑟瑟發抖,吹的整片天空搖搖欲墜。然後,沒有雷聲,沒有電閃,雨就下下來了。

先是細細的小雨,無聲,柔柔的,毫不伶俐,輕輕揚揚的就到了我的身上。沒有一絲感覺,好像輕柔的不曾來到我身上一樣,但那點點雨珠卻證明了他存在過,卻又消失了。我輕輕地抬頭仰視著它們,真的好小,小到不睜大眼根本看不清它們的模樣。後來,就真實的感受到它們了,癢癢的,酥酥的,細細的,柔嫩而不可一世,一點也不扎人。後來情況就再也不同了,狠狠地,雨就沒命的下下來了,冷酷、無情,像極了本該屬於清明的雨,只不過比我想象的更猛烈了些,更火爆了些。

我漫步在瀟瀟雨中,心思無比惆悵。

嘩啦嘩啦下的雨,嘩啦嘩啦進了我的心房。

我可能真的想不到那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我沒有那麼悲傷,卻也忍不住內心哀嘆。

那幽幽的山峰,在雨中隱隱約約;那憂愁的嘩嘩聲,不知給這本來就空寂的山峰增添了多少憂傷。灰色的石墓,灰色的乾草,灰色的雨,灰色的風,灰色的清明。

有人說,綠色是清明的專屬色。

這不容置疑,看見清明,就看見了春天。而唯一使人徘徊惆悵的則是那不知名,不清新的灰色。灰色應是清明的底色。灰色映襯著曾經鮮紅而現在卻成了灰色的血,灑在那片土地下,可以說,這是革命烈士的血,也可以說,這是普通人的血,但唯一不可否認的是,那是她們一定是心胸澎湃而略加點小惆悵的,小惆悵。

突然又想起那座山峰,那座映襯著灰色的山峰,那座濛濛的山峰,覺得他就該是萬物的棲息地。符合清明的感覺,好似清明的心思。伴著點瀟瀟的細雨,映出一片清明的聲音。原來這就是清明的感覺。有惆悵,有悲傷,有雨聲,與風聲。專屬清明的味道,專屬清明的聲音。

好似一位老者,站在那山峰上,背對著世間庸俗紅塵,挑眉望著這濛濛的萬物。淚眼婆娑,不知是雨聲潤了他的心,還是有感而發,只知道自己此時也是感慨萬分吧。想那恬靜的生活,想那農田氣味濃濃的鄉間,想那圍在自己身邊細小的兒童,想那朗朗書聲細細流入心底的感覺。“我叫清明,清一色的清,明白的明。”“我叫悲傷惆悵,悲傷已久的悲,惆悵萬分的惆。”這就是清明。伴著細細雨聲,應著滄桑卻像亮的聲音。這是瀟瀟的雨,這是清明的聲。“望在這四季中難得一見的節日中的人們可以真真正正明白清明的含義,不是翠綠的顏色,而是萬分的惆悵緬懷啊。”

我聽見了。在那朦朧的山崖上,有位老人嘆出了自己的心聲。

我知道,這是清明的聲。

清明雨清明情 篇2

國一作文 ,83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的清明,雨,又隨著清明的腳步向我們邁來,思念已逝親人的感情也如往年。

我,跟隨著家人還有親戚,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去給己逝親人上墳的小路上。

鄉間的小路邊種著許許多多的油菜,都開了花兒。有些油菜花在昨夜的風雨中傾覆,地上,時不時還能見到落下的花瓣。

天,依然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走著,走著。不一會兒就到了上墳的地方。那兒是一片又一片的荒地,上面長滿了野草,雜亂,好久都沒有人來清理過。

我走到了已逝親人的墳前,看到了舅爺的墳墓,不禁想起了兒時去舅爺家的情景:

明媚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空中,花兒在向我們問好,小鳥兒在向我們微笑。我跟隨著家人走在去舅爺家的小路上,不一會兒,就到了。舅爺看見我來了,連忙把我抱起來轉了幾個圈,然後把我放下問:“想不想吃什麼呀,婧婧!”還沒等我回答,他就已經帶著我走在去超市的路上了。等我們回來時,自然是滿載而歸,什麼零食呀,玩具呀……都是滿滿的一大袋。爸爸見了連忙說道:“誰讓你要這些東西的?”舅爺也連忙說道:“別吼孩子,這些東西是我跟她買的,孩子來嘛,買些東西是應該的。”爸爸也就無力反駁了。

可,現在……想到這裡,我早已經熱淚盈眶了。

為什麼,老天爺要把我身邊的親人狠心的奪去,為什麼,這是為什麼!

時光時光,你慢些走!不要再奪走我的親人了!讓我好好的看看他們,讓我好好的去珍惜他們,讓我好好的去愛他們!好嗎?求你了!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歲月可以重返,我願一直停留在那些美好的回憶裡,永遠都不醒來!可,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夢啊!

“婧婧,快來,快給舅爺燒錢用。”一邊蹲著,低著頭,一邊正在燒錢給舅爺用的奶奶對我說。

“哦,我來了!”

於是奶奶給我一疊錢,我開啟草紙錢,鄭重的跪在墳前,把我對舅爺的D雨下了起來,淋在了我們的身上。我跟奶奶還有其他人冒著雨,給已逝親人磕了幾個頭。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雨,仍嘩啦啦的下著。在這個清明節,我真誠地祝願我的舅爺以及已逝的親人在天堂路上一路安好!

紛雨清明 篇3

國一作文 ,806字

不張不和,咬牙向外吐氣“清”,張嘴外翻淡聲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清寂,明遠。

記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景,記得“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以片紅”的情。紛紛青雨,勾起往日回憶—

那天,接到母親要趕回家鄉說外公有些事並囑咐我不用擔心讓我好好學習的電話時,我坦然的沒有多想,我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多問,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當我再接到母親泣不成聲打過來的電話時,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涼的實情,外公離我們而去。

外公在家鄉,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誰不曾會想這樣的事。我與外公的情感在我記憶裡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騎在他脖子上帶我釣魚的日子,帶我摘黃果蘭的日子,教我編竹簍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陽下揹著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樸實,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當他穿著草鞋戴著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時,我會憎恨當時愚蠢的自己,會遺憾自己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會懷念那些往日時光。

過年回去,在你“後背”的那棵樹下站立了良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彼時寒風凜冽,但吹不散我對你的思念。你還記得嗎,外公?你愛抽的葉子菸,我和母親放了許多在你枕前。你聞聞吧,聞出我對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縷你走後這片滄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夾著我寄託的彷徨。

時間匆匆,細雨茫茫。轉眼兩年,我們像無根的雲一樣飄散在遠方,可清明的風卻把我們的心吹回故鄉。

在外公離去之前,對於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裡,那時只覺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是悵然的,並不能體會到“欲斷魂”的含義。而現在,我害怕過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親當時那種無助的眼神,害怕對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這兒的楊柳已青,芳草如茵,學校旁的櫻花兒也開了。外公,你們那兒呢?黃果蘭是否還吐露著情意?”水深水淺,雲去雲來。清明雨上,紛紛繞塘。我願將思念化為一株折菊,願再能匍匐在你的頸上、在你的身旁。

煙雨清明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2字

昨日是清明節,雨絲凌亂得在天空中紛飛著,我昏昏沉沉地撐著一把透明的雨傘,漫步在那悠長、悠長的小巷中。

這是我的外婆家,我已三年未去了,那裡的一切都未曾改變過,一樣的房子,長輩的熱情,還有那個充滿溫馨的小屋,這裡的一切讓我感觸太深了,我想起來已經離我遠去的外公。

那慈祥的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已經在我腦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我始終無法釋懷,為何如此好的一個人得不到老天的眷顧呢!

“啪嗒啪嗒”整條小巷上空無一人,似乎都去上墳了,雨水滴在我的雨傘上,顯得格外孤寂,我悵望天空,陰沉沉的,似乎要有更大的一次將要來臨吧!

“伊伊,伊伊,你過來!”我隨著聲尋去,到了一個角落,我看到了一個老人,在向我揮手,“你是誰?”我走進了一看,那雙眼睛我的外公,“外公是你嗎?我想你了”那個模模糊糊的人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對我笑了一笑,那個笑讓我更加確定那是我的外公,我放開了雨傘,只聽見“哐”的一聲,我奮力地向前奔去,想抓住他,可他越來越透明,最後等我到時卻已不見他的蹤跡。

我整個人全溼了,但我的心</p>

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走著,等我站著雨傘前,卻又看到外公站在我身邊為我撐傘,我擦了擦眼睛,外公又沒了,我收起傘走到一個角落,蹲在那裡,回想起了外公去世時臉上的笑容……

清明的雨 篇5

國一作文 ,605字

四月,正是草長鶯飛的世界,也是“雨紛紛”的時節。

清明節這一天,不知什麼時候,天空中已經飄起了如煙如霧的絲雨,那漫天飛舞的晶瑩,似乎在輕呼著初夏的暖意。遠天滾過一陣輕雷,像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林間的布穀鳥也開始了歌唱,把綠色的囑託掛上樹梢;曠野的草葉上,漸漸的生出了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悄地潤溼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著初夏,踩著芬芳的山風,溫柔地向我們走來。那淅淅瀝瀝的絲雨,像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長裙,眷戀著碧綠的大地,又像是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彷彿是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出濃郁的詩情畫意。

出來踏青的人們,不知有多少。走在曠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斕的雨傘一把把地撐起,為這滿是雨的綠色世界增添了幾分不同的色彩。眺望遠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了朦朧的畫屏。人在畫中行走,雨在傘邊滑動,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後又化作薄霧悠閒地飄向遠方。

清明,確是一個綴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啊!這瀟瀟的雨,這甜甜的風,漫山遍野地下著、吹著,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多少蓬勃的生機啊!人說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清明的雨,就已經報告了夏天的訊息。我們盼望著夏天盼望著成長,是相信只要有陽光雨露的滋潤,稚嫩就會走向成熟,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走向完美。倘若祖先和親人泉下有知,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

待到來年清明日,這樹林,這曠野,這世界,可會像今日這樣沐浴連綿細雨?期待著,我深深地期待著。

清明雨景——我的清明節 篇6

高一作文 ,114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這句詩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間。今年清明節我因種種原因沒回老家,卻體味到了別樣的清明雨景。

風雨經過整晚的發洩,早上已變得平靜無奇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原本分明的世界變得模糊了。經洗刷的天地間一切都變得若隱若現,唯有綠還是那麼鮮明。

家住東湖的我這種感覺分外強烈,碧綠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風擺動的絲綢,墨綠的山撲入眼簾,嫩綠的樹葉和著雨水送來陣陣馨香。放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盤,再也分不清顏色來了。

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靜靜看著這滴雨的世界。小雨紛紛而下,似乎天地此時在無聲的落淚,以悼念那逝去的人們。看慣了往日的晴空萬里,卻不曾想到,雨後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觀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風中斜斜飄下的小雨清晰可見,身邊啁啾的鳥鳴婉轉動聽,就連平日裡熟視無睹的空氣此時聞起來也似乎帶點點香氣。我大口大口呼吸著這雨後如甘露般的空氣,似乎想將原本充斥在內心汙濁、煩躁的火氣換掉,換成這清新恬靜的氣體以獲得內心長久的安寧。

看著世界在雨的輕撫下如此安寧,我抓起雨傘衝出了家門投入自然的懷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無平日騎車時風馳電掣的快感,但就因如此,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順著通往東湖樹林的林間小路,我邊走邊看,路邊的花朵上綴著晶瑩的水滴,樹上冬日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風兒順著衣領鑽入我的脖子,使我從頭到腳感到陣陣清爽。偌大的樹林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慢慢行走,周圍沒有任何人,任何車。出奇的靜,靜得只聽見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以及我走在落葉上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天空依舊是灰濛濛的一片,偌大的樹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內心湧出淡淡的憂傷,轉眸環顧四周,卻看到四周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想必天堂裡那些逝去的人們看到此景也會變得快樂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傘,任憑細雨隨風觸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臉、我的頭。絲絲清涼,流盡了我內心的煩躁,絲絲甘甜,使我忘卻了生活中的痛苦煩惱。

隨著我走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鮮明。顏色不再模糊,紅的紅,綠的綠,全無往日被喧囂、功利所遮蓋的世界的那般虛偽,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雨後大自然將她最純真的一面展現給力你。如此美麗的雨後春景,讓我感到點點不捨。也正如蘇軾《寒食雨》中描述一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嬌嫩的草坪上點綴著花叢,古樸的林蔭大道上佈滿枯葉,我隨意踢起落葉,伴著久違的泥土的芳香走下臺階。岸邊古木插在淺淺的水中,草苔順著樹根往上爬,水面上飄著樹果,我邊走邊看,踏著岸邊作響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嘆。

今年清明,雨紛紛,路上的我,並沒有斷魂。

今年清明,我沒回老家祭祖,到我卻發現了雨後不一樣的世界。

清明雨上,尋找記憶中的你 篇7

散文 ,514字

絲絲細雨化成思念,涓涓心語隨輕柔的風飄上那遙不可見的天國。

在那濛濛的晨霧裡,我遇見了回憶,那個雜亂的小院,那個慈祥的老人。

一個個春夏秋冬,一次次拂過我發端,那個慈祥的老人,已不見了蹤影,當年的我是多麼的傻,在那一段灰暗的暗無天日的日子裡,我卻冷漠的看著,心裡的是自己,眼前的是遊戲。

直到現在,才悵然回看那遙不可及的童真。

雨一直在下,我一直在想,在千萬裡外的那個地方,是否有人在尋找記憶中的我。濛濛煙雨中,我彷彿看到了他的影子,慈祥和藹,又有著威嚴。

我忽然開始瘋狂地想念,那故事裡的童年,那如畫般的歡樂。

我來看你了,抵達時陽光正好,心中卻有一種無以言表的失意,那種觸不見摸不到的斷魂之感,清明的雨,童年的魂,追憶的心……你,是否還在那個角落裡等待著我。

我沿著回憶走在舊時光中,沉浸在此,就在那無法放下的思念中。

在時光長河中,我茫然,我不知所措。回不到那段真切的時光,也找不到那一絲渺茫的懷念。

尋不到無數個夜晚的思念,說不出暗自傷心的原由,只是單純的希望,那個人,永存我心中;那份愛,時刻安撫著我弱小的心靈;那些話,在這世間不朽。

茫茫人潮中,我悵然,我迷茫。我只願在歲月的雕琢下,那些畫面永不朽,那些話語永不忘。

無雨的清明節 篇8

無雨的清明節作文10 ,1977字

任何一個節日總是藉助於某一具體的儀式來體現,清明節亦然。在這較為低調的節日裡,我們會捎上水果、糕餅、紙錢、香燭等祭品,輕輕鬆鬆並且說說笑笑地上山去,彷彿去赴一次大自然的約會。—而關於糕餅,從前,每逢這個節日,勤快的母親們個個會親自準備些好吃的甜糕等,現在大家都時尚買些現成的餅乾或饅頭之類,既簡單又便捷。總之,清明節,對多數人而言,更像是一年一度閤家外出踏青的佳節,當然,那些近來有喪事的人家除外。

我和兩個姐姐、兩個弟弟以及讀小學的侄子,扛著鋤頭,提著大小袋子,浩浩蕩蕩山上來。一路上,難得遇到幾個人,—如今大家上山喜歡以車代步了,哪個家裡沒輛摩托車呢?何況還有日益增多的小車。近幾年通往墓地的道路常常堵車,便可為證。沒有別的行人也好,我們正好圖個清靜,悠然自在地漫遊田野。姐姐們憶苦思甜,彼此訴說當年走在這些熟悉的小路上去幹農活或上山揀柴多麼辛苦等等。—這差不多成了每年的話題。弟弟們小聲而熱烈地交流做股票的心得。懵懂天真的侄子則好奇地東張西望。這初春的田野,恰如大家的心底與臉上,嗅不出一絲一毫的憂傷氣息。也是的,祖父早在半個世紀前去世,祖母辭世也20年了,對我們,他們都太遙遠太模糊。我的心頭偶然劃過一縷憂戚陰影,那大多是旁人悲慼神情的傳染與從前各式教育留下的印記而已。

祭過爺爺後,我們轉到祖母墳。祖母墳所處的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周圍的墳墓都是近20年修建的。上墳的人便格外熱鬧。姐姐們鋤完墳邊的雜草,做完祭奠,大家就圍坐在墓地前空地吃著枇杷、香蕉。二姐說,祖母居住的地點可好,向陽而通透,旁邊有大路通過,進出便利。弟弟說,前面還有停車場呢。正說著,幾個本家的堂兄陸續趕到,湊一起抽菸,閒聊。太陽不知何時也趕上山來了,柔軟的光抖落在山坡,遠處的墓碑與樹葉閃動著寂寞的光。大家滿意地道:今年的天氣恰好,不下雨,也不出大太陽。

突然,後邊傳來哭聲。大家的談話自然暫停。我循聲望去,隔著四五座墓,有人在墳前低頭悲號。突如其來的哭聲,打碎了剛才平靜輕鬆的氛圍。我突然感到一種不協調,但與此同時另一種莫可名狀的悲情悄然而有力地將我胸口揪住,隨後向全身的各處蔓延開去。我靜靜地離開人群,站在路邊的小桉樹下。天地漸漸地安靜了,唯有哭聲沉沉地在墳頭的芳草間起伏流傳。陽光被什麼東西凝固住了。

許久不聞這哭聲了。以往,我是格外聽不得這類抑揚頓挫的哭聲的,它彷彿會將我無情拽入黑暗,使我陷入無涯的虛空中。可是,今天,我第一次認真傾聽這哭聲,也第一次發覺這哭聲的諸多特點甚至好處。它的調子拔得很高,旋律變化小,帶著明顯的敘事色彩,大概只有三四句、十幾個節拍的長度,如此反覆傾訴哭唱。唱詞則隨興填空。雖然曲調的變化不大,但由於唱詞的不斷更新,並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越聽越悲涼徹骨。這曲調,我小時候起就熟稔不過,也許流傳有千百年了吧。一代代的女人,每逢家有喪事,自然而然地隨口就哭唱出來,連唱詞也編得那樣悲切,令人動容,而這能力卻是無需經過任何的培訓,完全的無師自通,也許這便是所謂的文化基因,它根植入所有土生土長的東山女人的靈魂深處。

約七八分鐘,哭聲停了。她站起來,荷上鋤頭,鋤頭的一頭挑著一塑料袋子。斗笠下,一張悲慼愁苦的臉,一張染滿風霜的臉。她大約50多歲。沒人朝她多看一眼,她兩眼平視,慢慢繞過幾座墳墓,消失在前面的小樹林。為什麼只她一個人哭呢?而且如此鄭重其事地?我不禁望望那座墳,萋草瀰漫,墳場四周的白灰也大半變黑,看來,修墓已有多年光景。那麼,她還為什麼而慟哭呢?那墳里人又是她的什麼人呢?我陷入漫無方向的冥想中。

但不管如何,她是不會知道,她的哭聲,在我心裡引起怎樣的情感。她更不知道,她悲慼的哭聲,給這個早已變得無味無情的清明節添加了沉甸甸的內容與豐富深遠的背景。清明節,上蒼原本是該賜下點雨的,至少壓一壓飄飛的紙錢,這才像個樣子,但天空始終清明空氣始終和暢。於是,哭聲成了唯一的點綴,也幸虧有此短暫而久違的哭聲,今年的清明節,才變得如此生動珍貴,如此令我蕩氣迴腸,令我回味不已。

如今,這樣真摯的哭聲,即使在鄉下,也日漸其少了,雖然,年年還得那麼多人進入另一個世界。也許,現代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習慣於追求“效率”與“速度”,因此,把許多原本具有深重文化內涵的東西首先統統“儀式化”,接著再把儀式化了的東西加以壓縮簡化,剩殘的東西就更寥寥無幾了。何況,在物質主義至上、“娛樂致死”的時代,許多精神性的存在都被視為可有可無,甚至招來譏諷,包括各種感情。《紅樓夢》的《好了歌》寫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愛,君死又隨人去了。”曹雪芹寫的是清朝年間的世風,那麼,時代早更迭了數百年的今天,我們尚能期冀奢望什麼呢?

然而,2008年的清明節,這個沒有雨紛紛沒有欲斷魂的清明節,我的心頭卻煙雨茫茫。

清明節的雨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清明是一個伴隨綿綿細雨來到的,這清明雨的來到總是勾起人對逝世的親人思念之情。

這一天清明的早上,天氣陰沉沉的,空氣中迷漫淡淡哀傷,我也被這種氣氛感染到了,心情也隨著這種氣氛低沉了下來。吃完飯後,就被爸爸媽媽叫去掃墓,拿著香紙、鞭炮,踏上了掃墓的路。

在去的路上,下起了毛毛細雨。山上的路本來就不好走,再加上上下雨一打滑,但山上空氣很好,一路上小花啊,小草啊,我全然沒心欣賞,小鳥歡快地叫著,蟲兒開心地鳴著,我也沒心地聆聽著。我們來到了太姥姥的墓前,把雜草給拔去之後,燒一些香紙來寄託對天國那的太姥姥的思念,便離開了那裡。走前我望著那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面憂愁。

雨越下越大,山上的小樹苗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看到這樣的情景,激起了我一股思念之情。想了想太姥姥生前慈愛的笑容,對我的愛撫,頓時我淚流滿面。此時,大家都流下了淚,雨並沒有停下,在雨中,我們也分不清哪那是汗珠,哪裡是淚珠,哪裡是雨水,我真想對您說:“太姥姥,您在天國就安心吧。我在下面會好好的,您在天上看,也要保佑我。”

遠處的杜鵑花,開得是那樣的紅火,聽大人說,杜鵑花又被稱為清明花,它們之所以在清明節開放,是因為我想能把這份能給人心情穩定的心情帶給天國的太姥姥。於是跑了過去,摘下幾朵花,送給了身在天國的太姥姥。

清明節每一年都有,但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願太姥姥在天國幸福安康!

清明節的雨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2字

“南山北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每到這個時節,人們都會用各種方式去祭奠親人,懷念革命先烈。

今年的清明又是陰沉沉的天,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如同我的心情十分沉悶,因為每到此刻,我都會更加思念我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外公。

外公,您離開我已經有七年了,還記得您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是一個傍晚。您雖然被病魔折磨得枯瘦如材但離開得那樣的安詳。您知道嗎?在您離開的那一剎那,病房裡只剩下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泣聲。我那時候才四歲多,還不懂什麼生死離別,但看到媽媽和外婆哭得那麼傷心,我也跟著大哭起來。

後來,媽媽經常跟我講起您,講您每次外出回來都會跟我買我喜歡吃的棒棒糖;講您每次從外面回來我都會搖搖晃晃地直奔到您的懷裡,而您則每次都會用您那雙溫暖的雙手把我舉得老高,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舉高高了喲,舉高高了喲……”;講您每天晚飯後總要推著我去外面溜達,不厭其煩地告訴我認識外面的萬物。剛開始我只是靜靜地聽著,在腦海裡搜尋著媽媽回憶的那些零碎畫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明白您的離去意味著以後我再也得不到您的寵愛了,再也見不到您和藹可親的臉了,於是越來越多的思念堆積在心頭,憑藉我模糊的記憶,努力回憶起我們的點點滴滴。

這七年的歲月裡,我對您的思念您能感受到嗎?我想讓您聽到,又不想讓您聽到,因為我不想打擾您的清夢。對於您的離開,我是多麼的不捨,心裡有太多以前還來不及對您說的話,但縱使我現在說出了心裡的千言萬語,您又真的能聽到嗎?我想,上了山,您終於可以安睡了,可以不受病痛的折磨,可以不受世俗的干擾了。您留在我心底最後的一幕就是您離開時那安神的臉,外公,我想對您說:“您就安心地去吧,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快樂成長,不會讓您失望的。”

清明的夜是那樣寂靜,灰濛濛的,如若披上輕柔的薄紗,模糊不清,朦朦朧朧,但此時,我根本不能辨別,那模糊是因為下雨,還是因為自己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