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不僅是蟲鳴相關作文20篇

消失的不僅是蟲鳴 篇1

高三作文 ,793字

鄉村,特有一種情趣,一種悠閒。

六中處在郊區地帶,校園圍牆外有著一片田野。夏夜住在高一,高二那邊的寢室裡能夠聽到草叢中傳來的蟲鳴聲,佇立視窗也能感受到那習習的涼風,偶爾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狗吠聲。這時,你會陶醉,似乎自己躺在家中小院的葡萄架下,輕搖蒲扇驅趕蚊子。

校外的那片田野不大,當自己的雙腳切切實實踩在田埂上時校外的那片田野不大,當自己的雙腳切切實實踩在田埂上時,仍舊會沉浸在一種詩意裡。唐人的詩句,宋人的詞句和春風一樣掠過心頭,忽然就想到“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那種誇張感也是如此的親切。

四月的薰風燃紅了櫻桃,五月的梅雨潑綠了芭蕉,這之後便是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在你院子裡的是永遠都唱不完歌的水車,然後碧藤不知何時就爬進了你的窗子,;流動的熒火,也遊進你的屋來坐坐,花貓踩瓦楞的聲音讓你整夜不得成眠。這就是最原始的一種狀態吧!

雖然地處江南,可是校園這一帶也看不見了稻田,真的是很久沒有聞到過稻香了。原來時間飛逝的是這般快,高中三年在此一晃而過,沒能留下一絲一毫,唯有帶走三年的記憶。三年,六中這一帶建起了一幢幢新房,本是安靜而美好的郊區,卻也開始被所謂的城市化所吞沒,原先的是安靜而美好的郊區,卻也開始被所謂的城市化所吞沒,原先的蟲鳴鳥叫被機器的隆隆聲所掩蓋,有些東西真的是再尋不見。

鄉村是處在偏僻的鄉下,而村莊就可能獨立出現在繁鬧城市。許多的大都市裡至今還有村莊的存在,但那村莊的主人卻不是農民了,就像六中這一帶。

忽然間一切都變了,就像這三年時光。

許多年,什麼都改變,聲音在耳邊,怎能假裝聽不見?曾經快樂無限,為什麼現在卻視而不見?流失掉的不僅僅是時光,還有快樂。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都被看透,真的是流光容易把人拋!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我願意長眠在夢中,因為在夢裡可以行盡逝去的歲月。我唯願在歲月那邊,隻身化做靜默守護的唐宋詩篇。

那些消失的蟲鳴 篇2

高一作文 ,774字

我畫在樹葉上的蝴蝶,飛走了嗎?

—題記

晚自習。

窗外很靜。靜?我抿了抿嘴,好像,不靜吧。放下字跡潦草的數學題,抬頭望向窗外。黑的—什麼也看不見。依稀看見些熟悉的東西,回頭看,哦,是倒在玻璃上的影子啊。趁沒人注意,我悄悄推開窗,把頭探出半個。外面也不完全是黑暗,微弱的光從昏黃的路燈上擴散出來,只是教室裡的燈太亮,隔著玻璃沒法用眼睛捕捉到罷了。嗯?什麼聲音?我屏住呼吸,豎起耳朵。我聽見了許多個晚上時常奏起的聲音。沒有什麼節奏和旋律,時而幽長時而短促—是蟲鳴啊。

當我試圖走進這聲音時,下課鈴響了。課代表們聲嘶力竭地叫喊和教室此起彼伏的喧譁聲蓋住了原本就不響的蟲鳴。我嘗試仔細聽,可是什麼都聽不見,不禁有些悶和煩躁。我趴在桌子上,拒絕了一切嬉笑玩鬧,我想,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蟲鳴是這樣的神奇呢?

市中心的高樓裡,只聽得見往來車輛的鳴笛和發動機轟轟的聲音;稍熱鬧的街上,各種服裝店奶茶店傳來的讓人熱血沸騰的流行樂刺激著耳膜;就連本是最親近自然的鄉下,也因為要重建許多房子,充斥著裝修工人電鑽的聲音。

哪有什麼蟲鳴。

小商店門口年輕的青年舉著擴音器喊著打折促銷,廣場上是五六年前還不風靡的歌,迴圈播放,和著爺爺奶奶們的笑聲;歌廳裡是少年模仿大人聲線假裝明白愛恨的悲痛歌聲;幼稚園門口是賣小饅頭的阿姨車上喇叭一遍一遍的吆喝。

我聽不見蟲鳴。

偶爾聽見蟲鳴的晚上,驚喜地想問這是什麼昆蟲的叫聲?蟋蟀?蛐蛐?

我不知道。問問大人—他們蹙了蹙眉,似是想回憶什麼往事,最後無奈地搖頭。太久沒有聽到過了,哪能像小時候一樣分辨得出呢。

小時候?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卻不知道呢。傻呀,蟲子都躲起來了,躲到很遠的田地裡去了。哪裡有蟲鳴。

我望著車水馬龍,也許,這是我們曾經期望的,那樣繁華,燈火通明。可是,誰再能找到蟲鳴。

永不消失的藍天 篇3

國二作文 ,763字

記憶的漣漪使破碎的鏡子再一次重合,陽光下,跳動的手指,微微上揚的嘴角,在那一刻,成為永恆。

—題記

炎熱的下午,不大的教室裡傳出煩躁的琴聲,那一個個音符已不再悠揚動聽,卻飽含著些許的焦躁與不耐煩,我看著這些黑黑白白的琴鍵,轉動著已經疲倦的手指,心頭湧上一股想砸碎這龐然大物的衝動。他們好像都在嘲笑,笑我那可悲的毅力是那麼的不堪一擊,腦袋裡已經空白一片,我猛地按下琴鍵,刺耳的聲音又一次傳來,大步流星的走到窗邊,想仰望那湛藍的天空,但抬眼便看見了厚厚的烏雲。

看著似棉被的雲層,我突然有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烏雲上面有什麼呢?還是烏雲嗎?或者是更黑更厚的東西呢?一直在問自己,卻終究找不到答案,依靠在牆角,積攢了許久的委屈隨著眼淚一起奔湧而下,它們順著臉的輪廓,急急的劃過,在地板上暈開一片。淚眼模糊的又一次看向窗外,只是這一次,我的眼睛好像透過了烏雲,看到了—藍天!突然之間,恍然大悟。雖然前面有厚厚的烏雲,但藍天一直都在,我只看到了眼前的失敗,為什麼看不到身後的藍天呢?!

沒有迎接暴雨的洗禮,怎樣才能看到那峻拔的峭壁;沒有踏遍窮山惡水,怎樣才能到達那幽邃的山谷;沒有經歷過烈火的考驗,又如何散發出萬丈光芒。我們所期待的,總以為是那遙不可及的遠方,而那近在咫尺的力量,冥冥之中,像是一位智者,給予我們靈魂上的衝擊。

深吸了一口氣,走到鋼琴邊,充滿自信的按下已被遺忘很久的熟悉旋律,原本的急躁伴著跳動的音符煙消雲散了。這時,窗外透進一絲光亮,看著柔和的陽光稀疏的穿過雲層,在手指上灑下光點,心情如春天的花兒般,綻放了。內心的絲絲滿足洋溢在臉上,鉤扯嘴角,這弧度如彩虹般閃耀。

人生的旅途漫長卻不枯燥,簡單卻又甜蜜,迎著朝陽的未來是美好的,即便它曾經又苦又酸又澀。就算你前面有陰影,別害怕,是因為背後有陽光!

那些不會消失的東西 篇4

國三作文 ,702字

奶奶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她傳統、質樸卻懂得創造。田裡的野菜,路邊的榆錢經過她的雙手,就是一頓豐富的菜餚。年前她把秋收時的小米釀成黃酒,把親手種的大蒜醃成臘八蒜,那時候雖不富裕,但她用獨有的創造,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她照顧著全家的飲食,每年臘月之後便開始忙了,整天圍在灶臺前蒸饅頭,炸年貨。即便忙碌,卻總是讓我們吃上造型各異的棗山、花捲。奶奶雖不識字,卻用行動告訴我們要一絲不苟的生活。

以前奶奶後山下有個菜園,是家裡蔬菜的主要來源。春天奶奶一手扛著鋤頭,一手牽著我,去菜園裡剷草、翻土、播種、施肥。我一哭鬧,她就停下手中的活,抓幾隻蝴蝶,採幾根小草扎個小兔或是折一段柳枝給我做個柳哨,清脆的低音在山間迴盪,在她的笑靨中響亮。她把汗水與希望一起播進田裡,秋天又在這一茬茬翠綠的菜畦中收穫果實和滿足。她在明媚的陽光下翻著屋頂上金黃色的麥粒,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勤勞能幹,慈愛善良,這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去世前一天晚上,爸爸在床前守了一夜,凌晨時奶奶虛弱地說:"你一晚上沒睡了,快回家休息吧。”爸爸剛回家不久,便傳來噩耗,奶奶永遠地離開我們了。事後爸爸感慨地說,世界上最愛孩子的還是父母。她不僅愛自己的孩子,也關心身邊的人。爸爸還小的時候,鄰居家失過一場大火,屋裡只有一個未滿月的孩子,奶奶慌忙的衝進火海,孩子被抱出來時,臉上留下了一塊傷疤,卻保住了性命。她教會我們:要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

如果我能在跌倒後仍認真地對待生活,能在耕耘後沒有收穫卻仍能找到慰藉,能關心自己和身邊的人,這都要感謝我的奶奶,一個平凡又偉大的人。

奶奶雖然不在了,但我們都知道,有些東西永遠不會消失。

—後記

不會消失的友誼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8字

我和陳明是好朋友。一天,我們把在手工小組做的小木船拿出來玩,陳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壞了,爭執中,陳明又把它踩壞了,我非常生氣,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摔到地上,狠狠地踩了幾下,把他的小木船也給摔壞了,陳明當時氣得滿臉通紅,我生氣的說:“哼,誰讓你弄壞我的小木船了,現在我們打平了。”陳明大聲吼道:“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幹什麼弄壞我的小木船啊!”我說:“弄壞了就是弄壞了,也變不回來了。”我們兩個鬧得不可開交,我也十分氣憤,轉過身,跑回家去。

從此,我和陳明不在一起上學了,不在一起吃飯,遇到了就當沒有看見一樣,上體育課時我也不會和他一起玩,放學我也不會和他一起走,又不會的題我也不會問他了。

有一次,陳明給我傳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你別生氣了,我們和好吧,如果你想要小木船,我可以再給你做一個。我一向比較倔強,是不會輕易同意別人的道歉的,我隨手將紙條扔向窗外。

放假了,可是這一個暑假我都沒有見到陳明,我覺得很奇怪,開學後,我才知道陳明轉學了,他還給我做了一個新的小木船,上面寫著:你的好朋友;陳明。我的眼淚頓時流了下來,其實我的心裡早就原諒他了,只是一直沒有說出來而已,過了幾天,我也做了一個新的小木船,上面寫著:你的好朋友:某某。我希望能在下一次有機會的時候,親手將這個充滿友誼的小船送給他。

又過了一個假期,媽媽將我轉到了另一所學校,沒想到在那裡我居然遇見了陳明,我將我親手做的小木船送給了他,我們又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永不消失的鈴鐺聲 篇6

國二作文 ,634字

街口深處的那個鈴鐺不知何時已經漸行漸遠,恍若空虛的心不知何時已駐紮我的心。

每天早上,路過那個似曾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口去學校,聽到那清脆的鈴鐺聲,便就看見了一個蹲在街頭角落的老人。這個老人宛如一副六十年代的黑白照片泛著帶灰的老黃色的光,衣衫襤褸,動也不願動一下,又好似是一個與命運抗爭卻又被命運捉弄的活死人,呆呆愣在哪兒。唯一能證明他還活著的是,他總是不停地用雙手擺弄著他手上的一對鈴鐺,在有風的天氣裡顯得聲音更加清脆。

說起那對鈴鐺,對這位飽經滄桑老人卻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他總是對著鈴鐺自言自語,不時地做一些細微的奇怪的動作,這的確,讓同情心氾濫。自從第一次在這兒看到老人後,便對他多了幾分關注,總是停留幾分鐘,然後又匆匆離去,他也是如期的守候在街頭的角落。終於有一天,善良的我被好奇心感動了,一步一步走向了那個角落。

“你沒事吧,我覺得你很可憐,能幫助你嗎,爺爺?”

我率先開了口。他好像還沒反應過來,愣了大半天,機械地抬起了他那沉重的腦袋,手上還是不停的擺弄著鈴鐺,滿臉如同深深的裂隙的皺紋已證明他飽經風霜,現在不知有多累。只見他用他那雙深邃的雙眼望著我,費力的緩慢地站了起來,不停地擺動著手中的鈴鐺,詫異地看著我,愣了好幾分鐘,就像大雪中屹立的雕塑,深沉而幽邃。然後,他邁開了他的腳步,步履蹣跚地一步一步地走遠了,鈴鐺聲也漸漸變小了,最後消失在老街上。

夕陽西下,我呆滯了幾分鐘,緩緩地離開了那個街口,但那清脆的鈴鐺聲仍在我耳邊回想……

也許,他不需要被憐憫。

背詩憑藉的不僅僅是記憶力 篇7

高一作文 ,740字

《中國詩詞大會》熱播後,復旦大學的附屬中學學生武亦姝獲得了冠軍。忽然可喜可賀,然而有不少人甚至有學者認為背詩詞不算什麼本事,本質是一場記憶力大比拼。然而我不這麼認為,我反倒覺得能夠這麼會背詩的人,是個了不起的人。

如果說,背書憑藉的僅僅是個記憶力,那麼誰有能說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力不是一樣的呢?為什麼我們卻沒有奪冠呢?是武亦姝的記憶力超乎常人?很顯然不是的。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大可以花比她多更多的時間去背,只是,這樣我們就能奪冠嗎?答案是否定的,種種例項足以證明,背書憑藉的不僅僅是記憶力,它與一個人的古詩鑑賞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古詩中的句子,大多是有古人所使用的語言所編寫的。我們常人閱讀它時,不免要抓關鍵詞,找翻譯,去幫助我們理解文章。但如果不去欣賞品味它,我想,即使是一首很簡短的四言絕句我們都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背,且效果不好,很快便又忘得一乾二淨。如若不是,為什麼我們學生要用課堂的時間去學習,為什麼靠師不直接將同學們需要背誦的篇目一系列出,讓同學們自己背,而要花費課堂時間去講解。說明背書憑藉的不只是記憶力,且背詩的意義在我們要傳承中國古代優秀文化,所以我們更應該去品味它了。

現如今,詩詞背誦?A節目盛行,其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優秀文化,不要將它遺忘。中央衛視有位主持人令我印象深刻,應該也有許多的人和我的感受一樣吧。她雖說只是大賽主持人,但是她對詩詞的瞭解卻很深入很廣泛,可以說她能夠背誦出來的詩詞並不比許多選手少。她與人的舉止言談間時刻透露著她的優雅,氣質。這難道不是文化知識給她創造的嗎?如果她僅僅只是將其背誦下來,我想她不會如此文雅,充滿魅力。她就是董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不僅是要將它們背誦,我們的身上更是肩負著將它們傳承下去的重任。

人類不應消失的生命特色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4字

人工智慧這一新科技領域的開發、研究,使人類社會變得越來越精準、高效。無論是勞動的替代,還是情感上的陪同,都少不了人工智慧的身影。

從程式到外觀,人工智慧以人類為標準迅速發展。有許多專家學者擔憂著這種發展態勢會在將來的社會中呈現出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局面。我們害怕,甚至恐懼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模式正變得與計算機越發相似。就像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的那樣,比起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更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勿寧說人工智慧威脅了人類的地位,不如說是人類將自己推向人工智慧的思維模式。

計算機的思考方式是絕對理性的。再複雜的程式設計程式,在二進位制的數字世界中只呈現“0”和“1”兩種形式。儘管每一臺計算機都可以通過改程式設計序來完成不同的任務,但它們的能力範圍是有限的。人類與計算機最大的區別也正在此。人類的思維不是單一的跟從指令,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且不會輕易改變。每一個人的潛力也是無限的,在沒有去嘗試之前,誰都不知道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人類還擁有複雜的情感。喜悅、激動、同情、厭惡等種種情緒,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動。然而,人工智慧的出現使我們的思維向模式化、數字化轉變。在各式各樣的資料、標準和排行的引領下,我們的生活也變成了計算和框架的生活。

看到老人摔倒,我們擔憂的卻是自己金錢與利益的損失;慈善捐款活動,我們關注的卻是善款捐獻數目的排行榜;甚至在小小的運氣遊戲中,我們都要計算獲勝的概率。我們的思維中,數字漸漸佔據上風,理性思考令我們的人生變得準確而平靜。價值觀消失了,同情心不見了,我們以人類的大腦完成著人工智慧的思考。“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到底是什麼將每人都存在的有趣的靈魂變得如此稀少?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我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人相信醜小鴨會變成白天鵝,還有沒有人相信兔子會一頭撞在大樹上,還有沒有人相信這個世界是盤古開天闢地形成的?科學的不斷進步,將世上的未解之謎一一解開,卻讓這個世界缺少了神祕感,更使人類減少了對世界的尊重與敬畏之心。我們將自己變成人工智慧一樣,缺失了情感,弱化感性的重要性,成為一臺理性的計算機。

人工智慧為這個世界增加理性的思維與計算,我們人類就更應該發揮自己的感性優勢,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類的智慧,我們自己更應該保持善於思考的生命特色。

永不消失的啟明星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1字

陽春三月,我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一個人,他以助人為樂、做好事不留名的光輝形象活在我們心中。他就是“好事做了一火車”的雷鋒。

時間流逝,3月5日不知不覺的又來了,這使我不禁想起只活了22歲的雷鋒叔叔。現在,在我們身邊,“雷鋒”處處可見,這些“雷鋒”繼承了真雷鋒助人為樂,做好事不留名的光輝形象,他們被我們稱為“活雷鋒”。

看,公交車上,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奶奶搖搖晃晃上了公交車。車上已經站滿了人,再沒有座位給老奶奶坐了。公交車的司機叔叔大聲地問車上的乘客們:“哪一位乘客能給這位老太太讓個座!”話音剛落,一個稚嫩的小手舉了起來,車上的乘客們都不約而同的朝那個方向看過去,原來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她快速地站起來,輕輕地說:“老奶奶,您坐這吧,我和媽媽一會兒就下車了。”說著,她把老奶奶扶到了座位旁。這真是一個可愛的“小雷鋒”啊!

接著看,公園裡,一位十歲的小男孩,正提著一個沉重的塑料袋,滿頭大汗,蹣跚地走著。裡面裝的什麼呢?只見他來到一個大垃圾箱旁邊,費力地把塑料袋裡的東西倒進去,有枯枝爛葉、果皮紙屑……又一位“小雷鋒”!

你再看,校園裡,一個個紅領巾的額頭掛著密密的汗珠,小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小手裡拿著抹布、掃把、鐵鍬……花更紅了,樹更綠了,教室更明亮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一個不朽的名字,一顆永不消失的啟明星,引導我們向前行。

消失的毛毛蟲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1字

不久前,我在陽臺的桔樹上發現了一隻毛毛蟲,決定把它當成我的寵物。它長著綠綠的胖胖的身體,像蠶寶寶那樣一扭一扭地在葉面上爬動,有趣極了。我看不見它的眼睛,只看到它的一張小嘴巴在不停地啃著葉片的邊緣。我很喜歡它,可是,就在有一天……

“媽媽,毛毛蟲在哪兒,我怎麼找不到它了?”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去看望我的小毛毛蟲。可是今天卻不一樣,我沒有看見它的身影。我望著空空的葉子,心裡不覺開始擔憂起來,小毛毛蟲,你到底去哪了?

媽媽聽到我的叫聲,急忙趕過來:“什麼,毛毛蟲不見了?它能跑到哪裡去呢?看看地上的毛毛蟲的排洩物,就知道毛毛蟲在晚上就從葉子上掉了下來。跟著毛毛蟲的蹤跡找,一定能找到。”媽媽馬上開始分析起來,我覺得有道理,就仔細地尋找它的蹤跡。

根據毛毛蟲排洩物的痕跡,我認真地搜尋陽臺上的花架,從一個一個的空隙去找,細心地檢視每一個可以藏下毛毛蟲的地方,可惜,沒有找到。我又去每個花盆裡找,咦,那是什麼?在曇花的根部有一個土黃色的半透明的繭殼,透過繭殼,可以看到毛毛蟲正在繭殼的裡面昂著小腦袋吐絲做繭呢!

我幸運地觀察到了毛毛蟲成長的環節,毛毛蟲沒有失蹤,我感到欣慰。它將在繭裡變蛹,又將從蛹化蝶。

我在等待毛毛蟲變成美麗漂亮蝴蝶的那天。我似乎看到了它在陽光下翩翩起舞,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