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有滋味的自己相關作文20篇
活出有滋味的自己 篇1
國三作文 ,941字生命本來就是神聖的,每個人都有義務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為討別人歡喜而浪費自己的年華,不要為贏得他人的讚許而心力交瘁,要相信我就是我,一個獨立於世間的人,因此,我們要活出有滋有味的自己。
活出自己的精彩,便可縱情于山水,逍遙於天地。“貴妃研墨,力士脫靴”終結了詩仙的仕途,長安三年結局是賜金放還。太白先生,我敬仰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看清了官場的黑暗,寧願做一介草民,也不願再奴顏婢膝討好權貴。因此你活出了真自我,不再為名利牽絆,不再為封賞而汲汲於富貴,流傳千古的詩篇讓我得以一窺你的絕世容顏,盡覽你高潔的志向,你活出了有滋有味的自己,雖然沒有高官厚祿,但你將詩情寄託于山水,將情懷放縱於天地,好一個灑脫的李白。
活出自己的精彩,便可盡享生命的燦爛與華美,譜一曲自己的讚歌。鑑湖女俠在那個男尊女卑、妻以夫為天的時代,你發出了男女平等的吶喊,可謂震爍古今,並且還主動提出與丈夫離婚,更可謂驚天動地,你不願再整日埋頭於女紅,只為博夫君一笑。你活出了精彩的自我,“誰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是你矢志不渝的追求,自費東渡日本求學,加入光復會,刺殺恩銘,你跟隨著中山先生為革命民主搖旗吶喊,身先士卒,你的事蹟終將映照史冊,為後人景仰。好一個英姿颯爽的秋瑾。
活出自己的精彩,便可有力地承擔民族甚至國家之大任。樑思成,中國近代偉大的建築學家,一生致力於建築,併為保護各民族的古建築嘔心瀝血,美國即將轟炸日本時,樑思成為保護日本奈良城內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不被破壞而連夜給美軍高階將領修書一封,終使這些燦爛的人類遺產免遭戰火的焚燒。當時日本還未投降,國內反日鬥爭正激烈,他這樣做無疑是在與全中國人為敵。可是,在他看來,個人的名利微不足道。當其他建築學家啞然無聲的時候,他勇敢地站了出來,甘當國人心中的“賣國賊”。然而歷史無疑是公正的,他的行為不僅為國人所理解並接受,更保護了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毋庸置疑,他承擔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責任,承擔了民族歷史的重任,無疑,他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好一個睿智的樑思成!
縱覽青史,那些映照千古流芳百世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燃燒了自己的一生,為後人照亮了前路。
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人,行走於這世間,讓我們活出有滋有味的自己,讓自我彰顯,讓生命無悔!
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篇2
高一作文 ,682字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都加緊步伐,跟上潮流,於是追著,追著,便遺忘了自己原來的步調—原來的我在哪個岔路口迷路了?
找不到自己,就停下腳步,看看山海棠吧。
我沒有見過山海棠,可我能夠想象它那“使人生出敬意”的美麗。它讓我想到了孔子,孔子的思想開出一朵花,卻被埋於地下千年。
周禮衰微的年代,他卻堅持四處周遊求仕,不在乎隱士的譏諷、世人的嘲笑,窮盡畢生精力,只為行其“君臣大義”,改革社會。“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對禮的虔誠與維護—他一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從未動搖,更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就像這山海棠,按心性而活,身在僻處,內心澄明一片,從未迷失自己。而孔子終成一代“聖人”,在人類前行的歷史程序中點亮了一盞明燈。
反觀當今社會,沽名釣譽者層出不窮,奢靡虛榮之風盛行,人們逐漸迷失在物質充裕的世界裡,而鮮有人擁有一顆真誠的心。
然而,這充滿靡靡之音的社會已出過多少駭人聽聞的事件,責任感缺失,善心不存,社會公益心不再,歸根結底,是由於自我的迷失。富貴名利皆過眼雲煙,表象的浮華繁榮不該掩蓋心底最淳樸的呼喊,所以,拋開這沉重的鉛華,仔細審視自己的心靈吧。
找回丟失的自我,清清楚楚地生活,才會獲得最真實的快樂。
很喜歡冰心的一首詩: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平凡如我,只求過最樸素的生活,執著於內心所想,不願追名逐利,為塵世貪、痴念所羈絆。行行小善,過過小樂,這才是最真實的我,有誰能否定這樣美好的生活呢。
我想,不用轟轟烈烈、燈紅酒綠,縱然不能成就大事業,然則願盡心做好每一件細微之事。
偌大天地,安居一隅,問心無愧,足矣!
堅持原味的自己 篇3
高二作文 ,1002字同在藍天中飄飛,風箏與鳥的不同,就在於它永遠都離不開那根支援自己“高飛”的線;如果風箏想像鳥兒一樣“自由”一下,好日子就此到了盡頭。看來,風箏必須清醒地牢記,不可奢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而只能保持自我,做好自己。其實,人也一樣,要懂得堅持本真的自我、原味的自己。
晉代陶淵明秉承自己的初衷,不受官場世俗的汙染,毅然辭官歸鄉,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過起了閒逸的隱居日子:“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就是他的原味生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他原味的情感。在亂時濁世中堅守自我,使陶淵明名留青史。
為了心中信仰,文天祥甘願用生命來詮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今,雖然英雄作古,但是青山依舊,他的忠心英魂彪炳千秋。文天祥所堅持的,是他對由心底而生的信念—對國家的忠誠。
為堅守原味的自己,居里夫人不畏世人的嘲笑,在忍耐中奮進,於是,鐳被她發現了;為詮釋原味的自己,莫言默默筆耕幾十載,書寫著自己對人生最樸實、最真誠的理解與感悟,於是,他征服了那些頒發諾獎的人們;為提升原味的自己,龔琳娜不再漂泊,選擇回到祖國,一首《忐忑》,唱響在人民大會堂裡,令人們不得不仰視傾心……
無論是智者賢哲,無論凡夫俗子,都得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有尊嚴的活法,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事。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更要堅持個性發展、特色發展。
中華民族、中華文明,走過了漫長的崢嶸歲月,積澱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們面對來自異域的外來文化,理當敬畏,但,不可迷失自我,更不能盲從;既要虛心學習別人,又要自信地堅持自己的優勢,走出符合自身條件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復興之路。
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國人自豪,世界讚歎。說到底,我們最大的成功就是既學了人家的,又保持和傳承著自家的;中國,既學會了製造世界,又學會了創造未來。
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社會、民族,國家,在前進發展的道路上,都得學會遠離各種誘惑與牽絆,不迷失,不盲從,懂得吸納,學會堅守自己。
人啊,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原版的自己。可是後來,有的人漸漸地沒了章法,亂了方寸,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變成了別人的複製品—盜版。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也許不是那些花花草草,而是自己心中沒有了定力—信念。如果不想做別人的複製品,不肯做盜版,而要堅持原味的自己,最關鍵的是心中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為了中國夢、我的夢,我心依舊。
讀經典,讓你遇見更有才華的自己 篇4
國二作文 ,1094字一位年輕人很仰慕楊絳先生的才華,在高中畢業時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信,信裡傾吐了生活的不快以及人生的迷茫。楊絳先生回信了,信裡除了對年輕人的鼓勵和激勵以外,其實就是一句話,謙卑而不客氣:你現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在這流行快餐文化的時代中,越來越少的人會放開身邊五光十色的各種娛樂而去細細地品讀一本經典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因為經典是家園中的磚和瓦,是家園中的陽光與雨露,是家園中的花草與樹木。可以說,沒有經典,我們無法搭建自己的家園。經典中的世界五光十色,經典中的知識包羅永珍。經典中有人生百態,經典中有異域風光。經典中的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麗雪景;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堅強不屈;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母子親情……經典中有著太多太多,而這些都是我們精神的食糧,都是我們塑造一個更有才華的自己的必需。
就像老舍的《駱駝祥子》:隨著祥子的買車、賣車,從一個高等車伕到社會廢渣的轉變,暫時的壓抑化為永久的沉寂,祥子像一粒浮塵似的就被社會淡忘。在最後寫到:“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祥子—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讀者們關心的可能不再是祥子的最終結局,而是對其精神的深深反思,再聯想到自己。而後,幫助我們塑造一個更有才華的自己。
可當今社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對孔子、孟子、莊子不甚瞭解,卻對當代流行小說了如指掌;放假,人們手裡拿的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平板電腦;我們通過《還珠格格》來認識清朝,我們通過網路來認識世界;我們整天在匍匐在成堆的書中,抱怨這萬人擠獨木橋的乏味生活,卻忘了曾經連書都買不起的年代;我們眼中的經典便是郭敬明的散文,韓寒的小說,李敖的言論自由……
中國經典已經在慢慢被人們淡忘了吧!作為一箇中國人,作為一個有志者,在跟風的同時,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嗎?如何發揚光大曾獨領中國數千年風騷的中華經典,不也是每一個有志的“弄潮兒”應該仔細思考的嗎?
又是一年春柳綠!但願人們少看些網路小說,多看些經典名著;少看些浮誇的電視劇,多看些具有真實性的歷史文籍;少聽些流行,多看些京劇—
龍應臺曾經對她的兒子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兒子,我讓你用功讀書,不是要你與別人比成績,而是想讓你在未來的生活中,有更多選擇的餘地。可以選擇更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你的工作有意義,你才會感到開心;你的工作讓你有時間,而不是剝奪你的生活,這樣你才會有尊嚴,如此,你才活得開心。
所以,讀經典吧!品著書香,讀著經典,讓你遇見一個更有才華的自己!
碎片化的生活,遇上完美的自己 篇5
碎片化的生活,遇上完 ,730字當紙質典籍變為手機屏上的一篇篇短文、公眾號,當幾小時的大型講座變成一段段精選的視訊剪輯。我們的生活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的瞬息萬變,變得越來越碎片化。
什麼是碎片化?這是一個十分廣義的概念,從時間的利用到知識的攝取方式,我們正漸漸拋棄過去那種"化零為整″的生活方式,而習慣於化整為零。
碎片化,早已成為了時代特徵。書店裡鮮有大卷大卷的文史書籍,很多暢銷書,比如《七堂極簡物理課》、《不可不知的100條冷知識》都竭力宣傳自己的書籍中知識的概括性,零散性。再比如,上下班坐公交的20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們利用這段時間刷刷微博,掃幾眼新聞標題,看一眼市,許許多多的零散時間被利用去做一些細碎工作,也是碎片化時代的日常。
遇上了碎片化時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美國的大腦學家稱,長期閱讀短篇文章的我們大腦結構正在被不斷改變。"再也靜不下心來看一下午的書。"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像隱形的鞭子,抽打著我們的雙腿,讓我們去習慣見縫插針的忙碌生活,以防自己稍微落下,別讓他人超越了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心境再也沉靜不下來,去品一壺茶,去看一部好電影,去賞好山好水,那人類其實某種意義上而言已經滅絕了。當一柱香的時間,溫一碗酒的時間作為量詞,漸漸從我們生活中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吃早飯的那十五分鐘″,"上班途中的五分鐘車程″作為行衡量時間的單位,我們得到的是驚人的效率,失去的卻是人文的溫度。
碎片化的知識,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人生,在碎片化的時代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盡善盡美呢?這是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考慮的問題,或許你可以在一個慵懶的午後,約上一個好友去圖書館看書;或許你可在一個寧靜的晨曦,在茶案前一邊品茶,一邊與棋友殺上幾盤。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遇上那個完整的你自己。
遇上碎片化生活,遇上更美的自己 篇6
遇上碎片化生活,遇上 ,1023字當我們在不停地討論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是什麼造成了碎片化生活?我認為是生活的節奏太快,大人們忙於工作,小孩們忙於讀書,所有人都奔波在這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在午後的屢屢陽光下,捧著一本書,細細品味它,彷彿也成為了一種奢望。
我是一名新入六年級的初中生,在如此快節奏的時代,為了能使自己更加優秀,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拓展班,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難得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悠閒時光。
完整的時間被分拆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使人無法靜下心來去做某件事,可與此同時,碎片化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便利,我們要學會去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比如說,在地鐵裡、排隊時,不妨翻看一下隨身攜帶的英語小冊子,亦或是收聽一下實時新聞,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假如這時你拿出手機,開啟朋友圈,去做一個三到“看到、贊到、留言到”,這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事情了。碎片化的時間就像存銀行一樣,今天存一點,明天存一點兒,聚少成多,湊零為整,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成了“萬元戶”啦!
而我正在努力使自己成為這樣的“萬元戶”。在完成課內作業的前提下,我都會利用二、三十分鐘的碎片化時間來給自己充充電:和鋼琴來個“聊天”,和奧數來個“討論”,聽二十來分鐘的英語來“磨磨”耳朵,畫一幅漫畫或給它上個漂亮的顏色,或是沉浸在“秦時明月漢時光”的古韻裡……用碎片化的時間累積自己的“財富”,努力遇見更美的自己。
那我是如何合理地利用這些碎片化時間的呢?如何將課內必修與課外拓展完美結合呢?這全依仗我有一個“碎片化時間整理高手”—她就是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是一個“身兼多職”的“全能女超人”:她是一個上班族,同時還要充當家裡的“廚師”、“司機”、“家庭教師”、甚至是“鐘點工”。在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幫忙下,在上班之餘,卻總還是能將家裡的一切打理地井井有條。這還得歸功於她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處理每天的瑣事,譬如,早上等我吃早飯的時間晾好了衣服,送我上學的返程中買好了菜,中午休息的時間打掃整理房間,而到了晚上,她的碎片化時間就都交給我了,我們一起啃難題讀英語,一起背古詩聊歷史……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而碎片化的時間就像這海綿裡的水,擠出的每一點每一滴碎片化時間我們都要努力讓它有效化,讓它成為能匯成河、匯成江的那一點那一滴,而不是消失在浩瀚時空中。
遇上碎片化生活,遇上更美的自己。
別有滋味的面 篇7
國一作文 ,920字羅曼·羅蘭曾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了它,一切將變成黑暗。
愛,無處不在,他可能是一句問候,一把雨傘,一份祝福,還可能是……而父母對我們的愛更是數不勝數。
記得那天,淅淅瀝瀝的小雨使天空變得更加陰沉,大樹被風吹的沙沙作響,東倒西歪。透過窗,滿眼灰濛濛的,空氣也死一般的寂靜。
那天是週末,我和媽媽因為一點小事大吵起來,我想:不就這一點小事嗎?不能將就點我嗎?我越想越氣,賭氣直奔房間,把我反鎖在裡面。整個房間靜的可怕,唯一的動靜,是自己狂亂的心跳;唯一的聲響,是自己急促的呼吸。我要徹底抓狂啦!
透過門縫,我看見媽媽好像哭了,她儘量把眼睛向上望,可以眼淚還是不由自主地落下來,任由它冷冰冰地滴在外套上……
我的心頓時涼了一大截,我甚至想立刻開啟門,衝過去抱抱她,但是在頑固的自尊心的驅使下,我的腳卻像壓上了沉重的鉛塊。
一整天,我把自己禁錮在小房間裡,一點東西都沒吃,媽媽也是如此。好不容易熬到的傍晚,我的眼皮好似有千斤重,但肚子咕咕直叫,難以入睡,我實在受不了。
我偷偷開啟門,躡手躡腳,我的心中彷彿有好幾只小兔在嘣嘣直跳,來到廚房,搜尋的每一個角落,我頓時失落了,我忘了,媽媽也和我一樣不吃飯,哪來現成的食物吃呢?
我正絕望之時,突然發現,微波爐上有著紅光,開啟櫃門,一股異樣的香味撲面而來。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碗熱噴噴的雞蛋麵條。同時,我發現餐桌上有一張紙條:傻丫頭,餓了吧!一天不吃東西,你是神仙呀!我幫你下了一碗麵條,趁熱吃,別涼了!——永遠愛你的媽媽。
我顧不上吃麵條了,我現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卻不是吃飯。
我發瘋似地直奔媽媽的房間,撞開門,直撲向正在抽泣中的媽媽的懷中。媽媽輕柔地摸著我的後腦勺,愛惜地說:“麵條吃了嗎?不吃就涼了!”
“媽媽,我愛你!都是我的錯,是我的不好!我讓你操心了,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
事後,我狼吞虎嚥地吃著那碗別樣的麵條,現在我也不記得,那碗麵是什麼味道,但我心裡明白,那是媽媽的滋味!濃得化不開的,愛得分不開的滋味!
活出真正的自己 篇8
國一作文 ,654字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的喜歡而存在的。我們是自在之物,不必討任何人的喜歡,就可以歡天喜地地背對大地,面朝青天。
—題記
女孩默默地看著窗外,天純淨得一絲雜質也沒有,就像是上帝無意間灑下人間的藍色彩彈,放射出鋪向遙遠天邊的純藍。大雁南下,煽動著輕巧的翅膀飛翔著。女孩看著窗外如此美好的風景,覺得眼前的窗簡直就是牢房裡的一個窗,她就是牢房裡的罪犯。
女孩一直以來都以為:活著,就是要給別人看的,生命的輝煌是自己創造的,但是輝煌的成就就是用來取悅他人,取悅世界的。她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以為只有她不斷地附和他人,別人才會對自己好。
女孩因為取得好成績十分開心,興奮地大笑。此時,有人對她說:“你變了,你以前沒這麼粗魯,我喜歡文靜的你。”於是,女孩從此用莞爾一笑來取代了開懷大笑;女孩自信地面對生活,又有人對她說:“你變了,你以前沒那麼清高自大,我喜歡平凡的你”。於是,女孩從此面對生活不再顯得自信。女孩就這樣以他人為生活的中心,但是人人對她的期待都不同,為此,她的性格一天天、一分分甚至每一秒都在變化著,如同夏日的天氣一樣。
女孩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不是本著自己的意願,而是基於他人的期待。女孩成功地取悅了他人,但是她並不感覺很幸福,她深切地感覺到有一副枷鎖緊緊地夾住了她,使她無法自由地生活。
女孩真的感覺到累了,看著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她好像明白了什麼,女孩決定拋開枷鎖,真正地為了自己,歡天喜地地立在雲海之間,自由的呼吸著。
後記: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這一次,應該為自己不留遺憾地活……
?e演,活出真實的自己 篇9
國一作文 ,879字“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沒有了底線,順著時代的改變被動就不顯得可憐,可你曾經那麼愛我幹嘛演出細節……”
人生就是一場無止境的戲,每個人都是戲裡的演員。只有較少數人會拿出一個真實的自己面對生活面對他人,面對未來。這場戲,這個社會,有人勾心鬥角,表面衣冠楚楚,然而,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細節往往流露出的才是內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有人表裡不一,嘴上說著一套,心裡想一套,背地裡做一套;有人沉浸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虛擬的世界,沉醉於這場早會回到現實的戲中卻不敢面對現實,面對那個早已千瘡百孔卻遲遲不肯修補的生活。
這場戲,有人拿大面額的鈔票來偽裝自己;有人拿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而偽裝自己;有人拿化妝過後所謂的“不老容顏”來偽裝自己。殊不知,偽裝中,表演中,漸漸丟失了原本的,自然的生活,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初衷及咬著牙發過的誓言。有的人大大咧咧地宣稱自己實現了夢想—但,你們找到了嗎?那個夢想,屬於自己嗎?
有的人成功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不是因為他轟轟烈烈地存在過,而是因為他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有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生活;有的人則一生失敗,是因為他一生都在演戲,把自己的一生都當成供他人展覽的櫥窗,要多光鮮有多光鮮,卻沒能完成許多想完成的夢想,沒走過自己能走卻不敢走得旅途。
人生,不是一場戲;你不是演員;其他人也不是觀眾。人生不是自己擺,別人看的櫥窗。人生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一杯百味交集的清茶;只是一場自己永遠在快樂中尋覓的未來。
電影 《一念天堂》中的主人公沈默一生中演過無數人,卻永遠痛苦,因為他找不到自己,找不到自己的生活。電影最後,他說,對了,我忘了演我自己。
朴樹曾唱道:“我曾經毀了我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不能偉大,那就甘願平凡。不論如何,都別表演,活出真實的自己,活出自己的光彩。
All I can do is be myself,whoever that is。
—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你管我是誰。
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整的自己 篇10
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 ,633字我生活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我老爸,每天一到點就會起床、吃飯,開車送我去學校,再開車去上班,為了我們的家每天都努力工作著,下班吃完晚飯後和我老媽一起溜嶽嶽(我家的狗狗);我老媽,每天一到點就會為我們做早飯,上班下班後做飯洗衣,然後和我老爸一起溜嶽嶽;而我也是如此,每天一到點就會起床洗漱、穿衣吃飯、上課學習、回家作業、睡覺休息,我們每個人都體驗著不一樣的碎片化生活。
我們總是日復一日不斷重複,時間就這樣子有意無意的被機械化的分割著。正如學者費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怎麼樣才能在碎片化生活中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健康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這就需要擁有好的時間管理方式,它會讓你覺得你的時間是完整的。時間管理方法並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運用時間。
比如,選擇讀書,每一本書好比你的每一個朋友,而這些朋友的性質也就是這些書的性質。書,魅力無窮,它將歷史寫就,它能揭示未來,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豐富你的生活,開闊你的視野,更是一種心的指引,尋求生活的一面鏡子。
比如,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我希望每個星期、每個月、每一年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隨著歲月的流逝給我們留下的除了花白的頭髮、模糊的記憶之外,卻不知道自己在忙忙碌碌中究竟都幹了些什麼。
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如何充分利用好每天的24小時,這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靈活分配自己的碎片化時間管理,讓我們都能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