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村相關作文20篇

江南小村 篇1

國一作文 ,650字

“花園村”很美的名字吧!的確,那裡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沒有惱人的機器聲,更沒有無休止的汽車喇叭聲……有的只是讓你心醉的小橋流水和讓你心曠神怡的廣闊田野。

走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拱形的石板橋。這是一座承載了無數年華的老橋,它雖有些破舊,但仍然那麼堅固,那麼樸實。過了橋,沿著那彎彎曲曲的小路,不遠處就是那小池塘。

它四四方方,規規矩矩地躺臥在那裡,任一池碧水長流,憑一窗輕風輕拂。離岸很近的一段枯木,靜靜地漂浮在晶瑩的水面上,好像很惆悵。

最美的莫過於夕陽西下了,它把那瑰麗霞光都放射出來了。這時池面上會映出許多種顏色,好像美麗的彩霞漂浮在水面上,彷佛要燃燒起熊熊的火焰;暮歸的鳥兒閃動著金色的翅膀,好像在水中飛行;岸邊的老垂柳和不知名的小野花也都倒映在水面上。在這黃昏的亮光裡,河面上便勾畫出一幅極美的圖案。可惜,有時調皮的小魚兒躍出水面來,這美麗的圖案便碎了,環環的漣漪向兩邊慢慢地擴散開去。這時你會不會有“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愉悅呢?

小池塘的旁邊便是那一望無垠的稻田了。極目遠眺,那金色的稻子猶如金色的地毯,閃閃發光。秋風吹過,沉甸甸的稻穗有節奏地波動著,飄散出醉人的芳香。風聲稻浪,如同一曲動人的樂章,又似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如果你駐足稻田,會感到由心而生的喜歡和欣慰,稻子會告訴你豐收是由一份耕耘到一份收穫的過程,豐收是由艱辛的播種到美麗的成熟。

這滄桑的老橋,這柔情似水的小池,這金色的田野,引人遐思,讓人依依不捨—這裡風光獨好!

江南小鎮 篇2

散文 ,499字

在京工作那幾年,因公出差而稀裡糊塗地把海看了、把西湖賞了、把磁器口轉了、把長江大橋走了……卻又因公致時間倉促,把這些歷史名勝文化遺址自然風景給稀裡糊塗了。只是正好今日讀文化苦旅,才恨嘆了當時的稀裡糊塗。其實,好旅遊之人應先把這些咱們自己的地方轉遍再外國吧,這裡有相同的文化底蘊,這樣才會在身處一景時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孤寂之感,或“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快樂享受……

而這些地,我終以為南方可去之處遠勝於北方,也許因古時北方戰亂不斷或盡屬蠻夷之地,但更多是北人不甚懂風花雪月,不懂經營身邊的美景勝地,遊牧慣了,哪管給後人留個念想?南人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委婉,卻不失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難怪南方多文人,南人的性格多些柔多些緩也有剛硬一面,而不像我們北方人太直接太粗獷,這種不同如楊柳之別,比之楊樹的倔強,柳樹更能先一步抓住春風而綠、最後一個佇立於秋風甚或是冬風為夏綠挽回些顏面,北人雖有可愛之處,南人卻有可學之長。

人的性格不該少了多愁善感,這樣人生才完整,這樣才會像南人那樣把情感揉到風景裡製造一處處經典,寒山寺的鐘聲、蘇州的園林、美妙的西子一股腦地湧向眼前,我突然嚮往起江南小鎮來了。

江南小九寨,碧水太湖源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3字

順著205省道蜿蜒而上,在山林中遇見了這個隱居在此處的小九寨溝。

這裡就是太湖源,顧名思義,就是太湖水的源頭。進了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蟾吐水,據說把錢幣扔進它嘴裡能交好運。拾級而上,刻有“源”字的一方巨石迎面而立,這個“源”字蒼勁有力,剛柔並濟,它出自紹興蘭亭書社的社長沈定庵之手。漫步之時,水聲不絕於耳,與山谷中的鳥叫相互呼應;風一吹,樹便搖起了她的沙錘,奏起了輕快而又有力的歌曲。再走,左手邊現出一個深幽的水潭,那便是雲碧潭,水質極佳,是國家自然水源一級保護地。還在細想之時,遇見“思源廊”,定會坐上去,感受那飲水思源的用意。過了戲猴坪,右側是一面垂直陡峭的崖壁,足有百十米高,十分驚險,稱它為千仞崖,名不虛傳。再過一會兒,一種無形的壓迫感漸漸逼來,那得益於巨石擋道,巨石體積有二十多立方米,形成一個自然風口,故名神風谷。

前面些許,來到了整個景區最好看的地方—醉花瀑。三塊大同小異的巨石上面潺潺的流水緩慢通過,走上時才發現石階與水流互相交錯,錯落有致,兩岸的竹林裡不時隱隱傳來陣陣花香,耳邊的流水聲交織成一曲舒心的樂章,耐人尋味,彎下腰便可觸到清涼的溪水,人彷彿置身於畫海,耳濡目染,奇妙無比,沉醉其中,便不能自拔,如醉如痴……經過雙龍潭,一路扶搖而上,轉過古佛院,登上一串串臺階,穿過了仙人洞和仙人臺才算是真正到了源頭。繞過祭源臺,放眼望去,源頭漸漸揭曉—見幾塊巨石之中,一股清泉從上頭噴湧而出,急流從近五米高的岩石上俯衝下來,水流滾瓜湧濺,隨之而來一大層一大層的水霧,空氣都清鮮了許多,使人爽朗而又精神百倍,再望那湍急的流水,奔騰而出,彷彿一匹野馬,宛如一陣驚雷,氣勢磅礴、呼嘯而出……

江南小九寨,碧水太湖源。這次尋源之旅,不僅心曠神怡,而且華抗美題這首詩時的心情和意味,我也感同身受。

江南小鎮的冬天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9字

江南的冬天,可謂是一個不像冬天的冬天。在我的印象中,江南的冬天沒有雪,沒有冰,更沒有堆雪人和打雪仗的樂趣。但是,江南的冬天卻有它獨特的魅力。

冬日裡的陽光是溫暖和舒適的。在陽光明媚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喜歡待在陽臺上休息、晒太陽,撲面而來的是溫暖的香香的太陽的味道。這時,爸爸喜歡泡上一壺茶,窩在沙發裡看報紙。媽媽喜歡聽著音樂織毛衣。我呢,當然是擺弄起那些平時一直被我冷落的沙畫。就連我們家的那隻小金毛狗—家家,也喜歡這溫暖的陽光,總在我們的腳邊慵懶地躺著。這樣的畫面,竟然會讓人忘記了這是冬天。

冬日河裡的冰是害羞的。它沒有北方的冰那樣厚實,可以任人們在它的身上留下一道又一道印子,也可以接受人們魔法的手將它們變成一個又一個可愛的樣子。而江南小鎮的冬天,冰是害羞的。瞧,她剛想趁沒人的時候在河面上露個臉,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可是想要一睹芳容的太陽公公一來,她就害羞地沉到水裡去了,讓人怎麼找也找不到,她多害羞啊。如果說,北方的冰是個漢子,那麼江南的水,可是個害羞的少女咧。

冬天來了,人們外出時,都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只露出一對黑黑的眼睛。往日腳上穿的涼鞋、單鞋也變成了溫暖而又厚重的雪地靴。小朋友的頭上也戴上了可愛的帽子,有灰太狼帽子,有小熊帽子,有花朵帽子,真是千奇百怪啊!但是,江南的冬天還是不怎麼冷的。不信你們看,大街上的幾個愛漂亮的阿姨,穿著短裙,短靴,絲毫沒有感覺到她們很冷。

江南的冬天,就是以這樣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我愛冬天!我愛江南!

江南小記 篇5

高一作文 ,995字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今日之前,我對江南的印象是從紙上得來的,總覺得煙雨江南是虛幻的,美麗易醉的,是千古文人長眠不醒的夢。

從踏上第一塊被雨潤溼的青石板開始,江南,便真實地呈現在我眼前了。

何為江南景?許是那江南的雨吧。有幸的是,我們去的時候恰逢江南雨。天氣本還帶著些燥熱,那雨說下就下,嘩啦啦就淋上了行人肩頭。雨點打得烏篷船在水面上搖搖晃晃,蕩起圈圈漣漪。伴著滴滴答答的雨聲,我們走進了沈園,打眼一看,滿是蔥蘢的綠意。石徑兩旁,高大的喬木綠葉如蓋,遊人便在這清涼的蓋下穿行。那些低矮的灌木有了雨水的滋潤,片片綠葉青翠欲滴,遠遠看去,像打了蠟一般閃閃發亮。花朵更是嬌媚,“猶抱琵琶半遮面”,在雨點裡枝葉中假山後藏著,躲著,若隱若現。一切都是那樣可愛靈動。最讓我驚喜的,是沈園的許願牌,掛遍滿園,隨風輕輕擺動,有對家人朋友的美好祝福,有祝願自己事業蒸蒸日上,有對理想的不懈追求……雨點一遍遍濡溼、浸潤著它們,這是江南對她的孩子的親吻。“有願望,才有希望”。這希望猶如這不絕的春雨,已融入江南四處。回來的路上我沒有打傘,讓這雨擁抱著我。願我也能如這雨中的江南,滿懷柔情又充滿希望。

何為江南景?許是那江南的花吧。已是暮春時節,我未曾料到在這裡仍能看到花,而且遍地是花。“南方人愛花”,也不知聽誰提起過。今日一看,果然不假,連人行道邊的角落裡,都開滿了小花。若只是在景點,花團錦簇,還不免有招搖作秀之嫌,可是在江南,隨處一瞥,看不到花反覺奇怪了。這些年,我最愛落花,江南的花還未落盡,飄飄灑灑,落英已鋪了一路。江南水多,溪流縱橫,花瓣飄落水面,隨著潺潺流水,打著轉兒,去了遠方。不知怎的想起黛玉來了,可我終究沒有她那麼細膩的心思,只拈起一朵落花,偷偷帶了回來,這落英繽紛,我擷其一朵,江南大概是不會怪罪的。

何為江南景?許是那江南的水吧。江南的水真多啊,處處有溝渠,處處是流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你們這些孩子都愛這種花茶……”老闆笑著,又為我們斟了一杯,“且等一等吧,雨小了再走。”外頭,雨仍淅淅瀝瀝,裡頭,卻茶香四溢。這就是江南人吧,恬靜閒適,從容淡定,心底留存著最純真的一份善良。聆聽著雨聲,品味著茶香,我突然想起張曉風的那句話—“樹在,茶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是啊,你還要怎樣更好的江南?

江南小鎮 篇6

國二作文 ,1054字

“青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長久以來,我對古人所讚揚的江南充滿了嚮往。終於,有一次機會可以使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周莊。

可剛踏入周莊我便有些失望,窄窄的青石板街上擠滿了慕名而來的遊客,街旁各種賣小玩意兒的店鋪和小吃鋪扎堆擠入眼簾,同學們都被店主的吆喝聲吸引了過去,我走近前一看,幾家店鋪買的東西大同小異,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欣賞。

我趁其他人正被各種小玩意和小吃吸引住的時候,起身去外面轉轉。我在人流中漫無目地散著步。轉彎,一條細細的弄堂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鑽進去一探究竟。一條青石板路蜿蜒地延伸至更深處,腳下的青石板靜靜地躺在那裡,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坑窪,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青石板的兩側,幾棵老柳樹挺立在那裡,年代久遠,但依舊綠油油的。不遠處是一些小店,客人很少,只有老人們靜靜地守候著。一直走到石板街的另一端,一家沒有裝飾,沒有吆喝,甚至連招牌也沒有的小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信步走了進去。

暖陽從濃密的屋瓦縫隙中撒下,充滿了整個小屋。沒有櫃檯,沒有門匾,一切都是那麼古樸。一位頭髮花白,看上去年過七旬的老爺爺正靜靜地摟著一團泥。他凝視著手中的泥,不時在它身上飛快地捏著。直到他發現陽光被擋住時,他才發現了我的存在。

我不禁好奇,想買下一個他的作品。結賬前,我隨口問:“老爺爺,這些都是你一個人做的?”“對啊!”“你不請一個學徒來幫助你嗎?”老人嘆了一口氣:“現在的年輕人,哪個喜歡這個?以前我們這個手藝是代代相傳的,但兒孫都不想學,都出去找工作了”說著,他輕輕嘆了口氣:“我只希望我能拼盡全力做得久一些,讓更多的人們能看到我們的文化遺產——泥塑啊!”

我身體一震,在科技化發展和洋文化的“侵蝕”下,竟然還有老人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泥塑而依然堅持著。我掏出錢包裡僅剩的幾塊錢,交給了老爺爺,恭恭敬敬地接過了泥塑,小心翼翼地抱住它,像抱著一塊珍貴的寶石。

古鎮中,人們依舊聚集在各種各樣的美食與小玩意兒前。而那些傳統的文化與技藝,即使將要慢慢地消亡,似乎也沒什麼人珍惜。

我將手中的泥塑抱得更緊了些,也許我們的力量十分渺小,但我希望我們能夠盡全力去保護它們,珍惜它們。

江南小鎮 篇7

國一作文 ,1043字

慢慢走在僻靜的小巷裡,我欣賞著晴日中的白牆黑瓦,感受夏日的閒情。

這靜謐的小鎮,縱橫交叉的街道並不算寬,而小巷更是窄。大街道的兩旁都是一家家小卻熱鬧的店面,賣著各式各樣的小食、玩具。大街這些店哪兒都能見,我真正想看的還是那小橋流水人家。臨河漫步,那充滿江南風韻的建築,貫穿古鎮的河流,搖曳的楊柳,皆讓我陶醉於其中。行至橋上,只見那富有古韻的蓬船,正穿行於瀲灩的波光裡。對面的石拱橋靜靜地佇立著,彷彿訴說著它經歷的滄桑。岸上的小木亭下,有些許人在休息,搖著扇子,好不閒適!下橋走幾步,不自主上了船,在船上看整個古鎮,好似多了份富有詩意的恬靜與幽美,渡口的青石板,橋在水中的倩影,讓我浮想聯翩。

靠岸泊船,下船的地方有一家小小的店,生意不算好,賣的是糖畫。糖畫一直以來便是我最愛吃的古鎮小食,於是乎我走過去要了一個糖畫。“小姑娘,要什麼樣子的?”“嗯,畫只蝴蝶吧。”“好勒!”店主笑著,用鐵勺舀了一大勺深棕色的糖漿,微微傾斜鐵勺,糖漿淋在光滑的板子上,他慢慢移動著鐵勺,糖漿時而細如遊絲,時而是一道美麗的弧形,鐵勺在板子上空飛舞著,糖漿如行雲流水,勾勒出了一隻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店主趁熱黏上棒子,晶瑩剔透的糖蝴蝶就飛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滿心歡喜。

這時,我才注意到這家店擺在老木屋門口,木屋的門檻看上去有些老舊了,訴說著歲月的磨礪。木屋雖小卻收拾得挺乾淨,靠牆擺了一排架子,咦?這裡貌似不止賣糖畫。我按奈不住好奇心,跨過門檻走進了這家小店。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小巧的木製品,有常見的木梳子、木椅子、小勺子,還有木製的小動物,小豬憨憨的,小狗萌萌的,小貓懶洋洋的,各個栩栩如生。小店最裡面擺著一張桌子,桌前坐著一位師傅,手裡拿著雕刻刀正雕刻著什麼。我正想走上前看清楚,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視線,抬起了頭,衝我笑了笑,又低下頭去,繼續雕刻著。他是那麼的專注,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嘈雜的吵鬧聲,彷彿被阻擋在門檻外,木屋內時間彷彿突然靜止了,我好像聽到了牆上掛鐘的滴答聲。這就是傳說中的“手藝人”吧。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手藝和文化都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糖畫在某些人眼裡可能是雕蟲小技,但要拿捏到位,一氣呵成,除了熟能生巧之外,還要有精妙的繪畫構思。看似不起眼的手藝中,卻承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今天還有古鎮,可以讓我們接觸到古老的文化和手藝,不知道若干年後,我們要去哪裡找尋文化的足跡?

江南小鎮 篇8

國一作文 ,832字

雕欄印雲紋,匾額書篆體。木門吱呀地響著,推出了一片荷塘,推出了一虹飛橋,盪漾了一池魚苗。門格書寫歷史,鰲魚寓示祥瑞。新出的小籠蒸汽騰騰,入鍋的湯圓糯軟精緻。

啊,小鎮到了。

原本粉刷上霜白的牆染上了黑,有幾處的漆有如風中敗絮般剝落,露出時間的沉澱。於牆之上,黛瓦承受著風吹雨淋。尚有雨滴順著屋簷淌下,在塵土中砸出一個泥坑,震起水面一陣波紋。通往小巷深處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在陽光下折出點點幽光,映著銅鎖的斑駁,還有木栓的暗淡。刻著蘭花紋的木門背後,傳來銼刀落在木材上的“咔擦,咔擦”,混著清風拂過門前銀鈴的清脆聲,無意間亂了遊人的心緒。

清風亂撥,垂柳影動,樓閣風姿未減。

轉進一間小店,架子上擱的是清一色的團扇。繞過屏風,有一女子身著素衣端坐於案前,手中執著一支毛筆,細細地描摹著團扇上古雅的紋樣。緩步上前,目光緊隨著女子手中之筆移動,便見墨色勾勒出蝶翅紋樣。瞟向案上正在晾乾的幾柄團扇,淡雅的蘭花還帶有墨汁的清香,遊曳的魚兒似是要越過絹布回到山溪的懷抱。牡丹雍貴,菡萏清秀;疏竹映泉,細柳描煙。

那女子擱下墨筆,衝我笑笑:“小姑娘買團扇嗎?”

“這些都是你自己畫的?”

“那當然。我以前是學國畫的,沒什麼其他本事,也就能在這賣扇子了。”她舉起一柄遊蝶戲花的團扇,對著光,愛惜地撫過扇面。絹絲映射出點點金光,撒在她的眸子裡,像盛滿了星辰一樣閃耀。“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她輕聲吟出四句詩,脣邊勾起一抹笑容,“團扇可是傳統工藝品呢,怎麼樣,小姑娘有沒有心動啊?嗯?”

我買下了遊蝶戲花,帶走了無限感慨。

踏著落向水中的夕陽,伴著清風,走離了這江南小鎮。回頭一望,青瓦白牆沾上了晚霞的多彩,繡出了彩色雲錦般的美麗景色。這江南,帶著歷史的氣息,披著雲霞水帶。啊,還有,執著一柄遊蝶戲花的團扇。

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那江南的小巷 篇9

國三作文 ,998字

我從小生活在江南,對江南的小巷總有著一股熟悉與親切感。

江南的小巷是用厚重的青石板鋪砌而成的。雖厚重,卻不失江南獨有的童趣與驚喜。你可以在石板的縫隙找到幾片柔軟細膩的青苔,或者在牆角下不起眼的草叢裡,找到幾朵白色的小蘑菇。

在我的記憶裡,小巷裡總是“嘀嗒嘀嗒”的,漸漸地,小巷的石道溼了,屋簷也溼了。這時,總有那江南的姑娘,撐著傘穿過小巷;或見那少年站在巷口,眺望那遠方的荷葉叢裡,漁夫撐著長篙隱沒在其中。

江南的小巷,那是我兒時最愛探索的地方。它往往隔絕了塵世的喧囂,你可以靜聽自己的足跡,與青石板中合成一道江南情懷的幽曲,直至那石板深處,試著扒在矮牆上,看那圍牆外的世界。

江南的小巷就這樣一點點的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不僅僅是景,還有韻。

江南的小巷是有一種莫名的愁緒的,就像戴望舒筆下那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讓人在那綠了芭蕉,紅了櫻桃的時光流逝中,不自覺的深陷其中。

江南小巷的韻味也在那墨香的醇芳。走在那夜間的小巷,看那夜裡點點星火的江南,聽著寺廟的鐘聲,是否也感受到了“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境;或在那煙雨朦朧之際,靠著小巷的青石牆,看那水中的接天蓮葉映襯著嬌容的荷花,看那在其中穿行的採蓮小舟,也不禁讓人想起那詩句“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日,也能遮卻美人腰。”

江南的小巷,載了江南的歌舞昇平與悲歡離合,還有很多、很多……

但江南的小巷在消失,我心中的江南在消失……

再回那江南,那份記憶早已變了模樣。原本的巷已變成了高樓大廈,像我見過的所有的城市那樣,規矩,死板,毫無生機……眼前的灰白,觸在指尖,冷在手裡,也冷在心上;那份雅韻也沒有了,僅存的幾條小巷變成了商業街、步行街,帶來了金錢,帶來了繁華,但也帶來了喧鬧與骯髒。人們想要的是什麼?又為此失去了什麼?可還有人想起那曾經的優雅閒適的江南小巷?

我那江南的小巷漸行漸遠了,我那童年的記憶,那片童趣,那份安寧,那一首首的雅韻與詩意一起漸行漸遠了……

哦,不!我要如何告訴父母,那記載著他們半生的江南小巷將要不在?我要如何為我將來的孩子描繪我們的童年?我又要如何說服自己,那最後的鄉愁,終將是回憶,當回憶不再,一切終將不在?我似乎看到了,那混凝土所鑄造的怪物,正張開它的血盆大口,吞噬著江南的小巷,吞噬著江南的記憶,吞噬著那僅存的文化與詩意,吞噬著一切與一切……

誰又能救救江南?願你我不會永別,我最愛的江南……

江南與小吃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3字

我的家鄉在江南那是一道不變的美景。因為時代飛速前進,城市也改頭換面,露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唯有我們的江南,不受大眾而改變,依然透著古樸與不變的風氣。正是因為江南不被科技所取代,還保留著古人的傳統與文化,所以我們的江南變成了一個聞名於世的旅遊景點。

我愛自己的家鄉,也愛那些風味小吃。每當走進古老的街市時,就會瞧見那成群擺攤的小販。這時,我就會停下腳步,買個嚐嚐味道。這第一口的味道呀濃郁至極、脣齒間留香,令人陶醉在這陌生的第一口!我第一次吃“豬油米花糖“時,十分驚訝,原來,江南的小吃也不亞於那些山珍海味,也有一種獨特、古樸、親切的味道。

豬油米花糖,外面呈現出一種亮白,大多都是長方塊的形狀。每當嚐到這中不注重於形的小吃時,我總會聯想到“古樸“二字,可這“古樸”透著一股不平凡。只要輕輕一咬,就會有清脆的“咔嚓”聲。那味道呀!棒極了白色的脆米會在你的齒間唱歌,沒等他它唱完時,就在口腔中化成一灘糖水,順著喉管流下去這時,你就能嚐到藏在脆米間的那股濃郁的豬油啦。

我喜歡漫步在水鄉古鎮中,大口呼吸著舊瓦房古老的味道,看著人們忙碌的身影與那縱橫的青石板。周圍的一切還是那樣,優美的小橋,清澈的溪水,古老的人家,一點兒也沒有變,變得只是記憶中童年的味道。現在,那些古老的街頭小吃都成了一門失傳的手藝,成了江南唯一一個丟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