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目光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歲月的目光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12字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歲月的目光》,雖然我利用了假期玩的耍的時間來看這本書,但是我從不後悔,因為我從這本書中,發現了無數美的東西。

這本書重點講了大自然。說到這,大家可能認為大自然有什麼值得去看的,天天都在看。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讀到一半時,我就不這麼認為了。

本文敘述了1986年至2006年中作者看到的美,作者寫了大自然中頑強的生命,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在作家筆下,顯得珍貴,顯得美豔,也正是這樣,我近距離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

作者把人類身上的精神、品格,甚至連最平常的笑都寫到了大自然中,大自然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怎們能破壞大自然呢?

我最喜歡作者寫的《看雪》這一篇文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作者認為下雪的世界就像是白色的世界,顯得如此純潔。作者還把孩子們堆的雪人也說的像人一樣,孩子們堆好雪人就走了,作者說雪人在一片白雪中被拋棄,很孤單。讀到這,我有一個疑問,作者為什麼會這麼想?難道作者也很孤單嗎?我想了一會兒,猜測了一下,大概是因為作者經歷了很多,所以會有如此的想法。

也不知道為什麼,讀完這本書,我忽然會感到心裡有一股暖流,這時,我再看到大自然,我心裡再也不會有以前的想法了。

在我們身邊永遠不缺少美麗,而是缺少發現美麗的眼睛,對於我來說,不一定要用金錢來換,因為,你身邊就有許多的美,更重要的是,這種美不需要你的回報,如果哪天,你找到了自己覺得真正美的東西,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它可能很短暫!

歲月的書香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28字

深海魚的眼淚

寒假裡,我讀了《歲月的書香》這本書。

它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六十多年許多位名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冰心、曹文軒、饒雪漫等,由王泉根、高洪波主編。王泉根說:“它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我愛它那詩情畫意的封面,那一小段淡色字型:“歲月如歌,留住兒童文學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它像是一盞引路明燈,使我對整本書充滿無限嚮往。

我愛它上面的每一個字元。每篇小說都洋溢著淡淡的不同的心情,都有各自獨特的風格。它們或嗔或喜、或哀或泣,喜有葛冰爺爺的《吃爺》、哀有饒雪漫的《假如深海魚流淚》、泣有曹文軒的《第十一根紅布條》、劉厚明的《阿誠的龜》。它們總能給人的內心帶來巨大碰撞後留下火花。這些火花就如瞬間定格般停留在腦海中,讓人久久回味不已。

我愛它們之中讓我感動至深的那篇《假如深海魚流淚》,讀完似乎有一種淡淡的傷感,一絲心的觸動瀰漫在空中,令人覺得澀澀的。

我愛小說中的秦貓貓,愛蘇蘇,更愛堅強的徐豆豆。我知道,淚水有兩種味道,一種甜,一種苦。前者往往是欣喜、感動,而後者更多的是後悔、感傷,是心的觸動,它總是會積壓到最後一刻,或是“噴瀉而出”,或是“默默而下”。

我愛的徐豆豆是堅強的,她似乎早已忘記了哭泣,忘記了有一種東西叫做“眼淚”。考試考砸了她不哭,頂多一個人悶聲悶氣地在校園裡走走;被男生欺負了她也不哭,惹毛了她她敢拎起板凳跟你對著幹;和其他女生鬧糾紛也不會哭,給她沒頭沒腦直愣愣地衝一句,你不哭就算是有本事了。於是,徐豆豆創造了一個“無淚神話”。

徐豆豆的表姐蘇蘇一出場就令人羨慕—成績好人漂亮,佔盡了風光事兒。但如此優秀的少女卻不幸因車禍而失去了一條腿。我感傷,因為她的人生不再完美;但我仍羨慕,因為她擁有了最真最深最寶貴的姐妹情。

即使表姐的腿沒有了,徐豆豆仍沒有哭,但不哭就並不代表不傷心,就像有些話沒說並不代表心裡不想一樣。其實,那落在秦貓貓脖子上“熱熱的東西”就是深海魚的眼淚吧?

徐豆豆給死黨秦貓貓的留言中這樣寫道:“沒有人見過深海魚流淚,以為她從來不懂悲傷。可是,那是因為她一直呆在深深的海底,她的眼淚別人看不見而已。”

深深的海底,深海魚流下的藍色眼淚,你看見了麼?我看見了。

願這本書能帶給我更多的驚喜。

雨季的陽光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32字

媽媽給我買了好幾本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雨季的陽光》這本書。這本書講了很多的故事、寓言和作文。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蘊含著深刻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的好詞好句也對我們語文學習有很大的益處。這本書讀起來朗朗上口,津津有味。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是《驢家族》這篇文章。這個故事既讓我開心又讓我悲傷。故事是這樣的:他們一家五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主人公小女孩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本來幸福寧靜的家裡卻因為多了一個弟弟而被打破。自從家裡抱養了一個弟弟之後,姐姐就一直不開心,覺得家人都不愛她了,只愛弟弟。從這以後每次看人都是斜著看人,慢慢地就變成了斜視,她的耳朵總是渴望聽到祕密,所以越長越長。每天晚上當家人都熟睡了之後,小女孩便悄悄起床到山坡上去挖洞把自己埋起來。過了兩個月後,家人找到她,發現她變成了一頭驢。家人的眼淚掉到她的驢皮上,使她突然明白了,不管她是什麼樣的,家人都非常愛她。父母把她帶回家後,她的弟弟經常抱著她的頭和她說話。“小驢子,你知道我的姐姐去哪裡了嗎,她是我最愛的姐姐”說著說著弟弟常常哭了起來。但是她再也變不回來了,也不能告訴弟弟她就是姐姐,自己也非常愛弟弟。

從讀了這本書以後,如同身受,深有感悟,彷彿我就是故事中的驢姐姐。自從去年媽媽生了個妹妹,一家人都圍著妹妹團團轉,對她說話輕聲細語,疼愛有加,對我總是大呼小叫的,感覺對我關心的就只有作業,從不關心我的內心感受。現在妹妹有一歲多了,她每天“姐姐、姐姐”地喊不停,天天和媽媽來接我放學,我的心也開始慢慢變暖起來。我也還發現,其實媽媽他們一直在關心我,只是我被自私的念頭矇蔽了,所以才會眼裡看的、耳朵聽的、心裡想的都是他們對妹妹的好。其實愛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少對他人的關愛,忽略他人對自己疼愛。

在這篇作品中,主人公的父母在面對抱養來的弟弟時,做出了艱難而偉大的選擇。這則以親情和奉獻為主旨的童話同時具有了一種深切的憂傷,它在帶給我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很多時候,愛也是一件不得不帶給人困惑和哀傷的事情。雖是如此,但愛給人更多的是溫暖和幸福。就讓我們擁有一顆愛心,更多的去關心愛護他人,讓愛的陽光雨露滋養在每一個人的心田。

歲月與性情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25字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讀了周國平的自傳體回憶錄《歲月與性情》,有點感觸,不禁想要對鏡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鑑於深刻的思想有時要依託審慎的文字,所以就有了這篇讀後感。

周國平是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擅散文。所以他的自傳《歲月與性情》,沒有一般哲學家那種抽象神祕的慣用腔調,卻也不乏深邃,至於能從簡單的語言,平凡的經歷中透露出永恆的一面,更是令人讚歎。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兒時記憶、北大歲月、農村十年和走在路上。這四部分分別代表作者成長的四個階段。從記憶中的童年期到高中畢業的13年,從走進北大到離開北京的3年,從進入廣西農村鍛鍊到重返北京的10年,一直到現任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的25年。不論哪一部分,作者都以一種客觀的心態,真實的狀態解讀自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儘可能的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歷;儘可能的超脫,從自己的經歷中跳出來。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這兩點應該都不容易做到,如果說能夠做到誠實,超脫就很困難,事實是這兩點周國平同時做到了。他甚至願意說出一般名人羞於啟齒的個人隱私。拿他的個人情感為例。他經歷了三段婚姻,前兩段在別人眼中無疑是失敗的,但他卻願意將它們公之於眾,甚至說出了自己當時的體會以及對人性的最大程度的理解與包容。

《歲月與性情》帶給人最大的啟迪是“要活出你自己”這是一本真正淨化心靈的書。它不同於普通說教式的成功之道,卻是真正的心靈雞湯。我認為好的自傳不僅能使讀者瞭解作者,喜歡作者,更能激發讀者試圖瞭解自己的強烈慾望,最終淨化與之接觸的心靈,使人們能更好的生活,後一點是最重要的,而這本書就做到了。

《歲月與性情》講的是“真性情”三個字。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千差萬別,卻都會遇到相似的問題。當我們陷入生活事業的泥淖時應該怎樣渡過,我想每個人的攻克之法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做最真實的自己,做最真實的事。這一點可以通過讀這本書深切的體會到。

說到真性情,很自然的讓我聯絡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是一名教師,古人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在我看來,教師的職責絕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這麼簡單,而應更注重人文性。教師的一舉一動,優秀的品行,真實的人格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下一代,這點點滴滴綜合起來就是真性情。做人就應該做有真性情的人,做老師就應該做有真性情的老師。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才會是一群有真性情的學生。這樣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

文明的曙光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956字

這個寒假,我認真讀了《文明的曙光》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氏族裡面的公社;不僅給埃及提供了必要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還給莊稼提供了良好的肥料的尼羅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胡夫金字塔;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了排遣皇后的思鄉之情,徵集民夫修建的偉大的巴比倫城“空中花園”。

我最喜歡的是胡夫怎樣建金字塔的故事。金字塔是國王的陵墓,胡夫想建一個很高很高的金字塔,工人們對胡夫忠心耿耿,雖然這項工程死了很多人,但是大家不放棄,經過大家的團結努力,二十多年後,終於裝上了帽石。

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建金字塔的嗎?先要尋找一塊巖盤堅硬的土地,然後在其四周挖溝,接著將水注入溝中,利用水面呈水平的性質,在基地底盤上固定的高度做記號,整地成同一水平。此外,還要用測量工具檢查砌石是否垂直。大金字塔要使用數百萬塊2。5噸重的石塊,石塊的表面需用石器磨平。這一項項看似簡單的工序,卻透出了古代人類的無比的智慧。

世界上本來有很多古老的大型建築,但大多毀於自然界的各種破壞性力量,而金字塔卻能夠如此完好地儲存下來,這是為什麼呢?一是52度“角”。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把一定數量的顆粒狀物體(如米、沙子)傾倒,所形成的堆,其錐角都是52度,這是自然形成的角,也是最穩定的,人們把這稱為“自然塌落的角”。金字塔的錐角正好是51度50分9秒(角度裡的度、分、秒之間是60進位制)。二是錐體的“形”。金字塔為錐體四條稜從下向上平緩收攏,如果有風暴,其凜冽的風勢會沿著塔的斜面或者稜角緩緩上升,其破壞力會越來越小,金字塔就可以化險為夷。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你們還想更多地瞭解胡夫金字塔嗎?讓我來告訴你吧!胡夫金字塔每邊長230。4米,原高度146。5米,現降為136。5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這讓我非常佩服,而且金字塔還有很多謎。比如,大金字塔的塔基有5萬多平方米,在沒有現代化裝置和儀器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整平數百萬塊幾噸重的巨石,並把它們運送過去的?這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用智慧的頭腦創造出了這麼多的奇蹟,更加說明人類的早期智慧也是無窮的。

不止這些,這本書還有很多這樣的古文明故事。想了解書上更多的歷史知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居民樓裡的時光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013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居民樓裡的時光》這本書。書中故事精彩絕倫,讓我彷彿置身於其中。

《居民樓裡的時光》這個本講述了可愛的潘凌子和媽媽住在這裡的故事。記載著潘凌子和她最好的玩伴大虎、小虎共同灑下的歡聲笑語,也有友誼破裂時的爭吵和打鬧。潘凌子和大虎、小虎的友誼是多麼的令人羨慕啊!可是不幸的是,潘凌子收到了軍人爸爸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身亡的訊息,潘凌子和媽媽悲痛不已,從此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由於潘凌子和媽媽都是女生,力量很微弱,經常遇到困難,甚至連一個煤氣罐都對付不了……這時鄰居杜阿姨和項叔叔的幫助就讓她感到十分的溫暖。後來,媽媽嫁給了項叔叔,潘凌子非常的生氣,可是隨著項叔叔融入潘凌子的生活中,潘凌子也漸漸地理解了媽媽和項叔叔的苦心,這時讓我也懂得了,理解也是一種愛。

看了這本書,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在奶奶家的居民樓裡的那段快樂時光。那時的我,無憂無慮,每天和一群男孩子上樹掏鳥蛋。中午不睡覺,偷偷到小渠溝游泳、上房捉迷藏、藏在柴火垛一晚上都不出來。急的全家老少滿院子喊叫,就是不出來。媽媽很無奈地對我大叫:“你真是投錯胎了!活活一個假小子!”所以媽媽從不給我穿女孩子的衣服,每天就穿一個小背心小短褲,那樣瘋起來方便。院子裡的大人小孩都叫我“假小子”,我也不在乎,整天傻乎乎的瘋玩。但是夏天的晚上才是我們真正的狂歡。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很多人回到樓頂納涼,有的人甚至會拖上席子在樓頂夜宿,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歡喜的時候,小夥伴們不僅可以玩到很晚,而且可以吃完這家瓜又吃那家梨。還有每當中秋節的時候,小夥伴們還會有扎“火把”的比賽呢!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經常引的大家鬨堂大笑。大人們還會圍在一起包粽子,看誰包的最好看!

轉眼間,奶奶家的房子舊了,蒙上了塵埃和蜘蛛網,現在被拆遷了。那個房子裡面,滿滿都是回憶,每一個角落都寫著快樂。捨不得這一磚一瓦,捨不得這一點一滴。

兒時的小夥伴與居民樓的故事只能在腦海裡重現了,雖然心裡有萬分的不捨,可是舊城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是建設文明城市的第一步。若干年後,再回到兒時居住過的地方,看到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車水馬龍,再回憶起兒時在那度過的歡樂童年,不論是美好的還是不美好的,完整的還是不完整的,都是深深值得懷念的溫暖。因為,這些給我帶來了快樂而優美的回憶……

掌心裡的陽光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92字

掌心裡的陽光是一本各種型別的散文合集,優秀的散文像星星一樣燦爛,讓人仰望,給人遐想。許許多多的大師都表現了這樣的觀點。我們現在文學最豐富,發展最強勁的依然是散文。

《掌心裡的陽光》一共有六章,每一章都是由許多作家寫出的童年故事,各章也不同,比如第一章就很快樂,第二章就很感人,其中最後一章有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就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曹文芳寫的《竹林裡的喊聲》。裡面講述了她家住在校園裡,白天處處是孩子,等放學後校園就清淨了,清淨的有些寂寞。夜幕下,古老高大的老師辦公室向頭上長著角的龐然大物靜靜地佇立著散發出一股神祕的氣息。父親在家燈光讓鬼魅的老師辦公室溫馨了許多,若是不在,整個校園一團漆黑,到了夜晚上廁所成了揪心的事。她們姐妹四個可以結伴上廁所,而哥哥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子沒有伴兒,她怕哥哥被水鬼抓走,但是哥哥還是回來了,她也不害怕了。

《竹林的喊聲》,這個故事讓我回想起,我和我哥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也有過和她們一樣的喜怒哀樂,等我們長大了,回想起來也會很有意思的。

這本書讓我學會了許多好詞好句,沈石溪寫的《面對風雨花的懺悔》就有許多成語,比如默默無聞、顧名思義和烏雲遮天一類的,他寫作就好比武俠中的“以氣馭劍”這是“以氣馭文”可敬可嘆。而他就是寫作界的“土豪”,我也要把我學的好詞好句運用到我的作品當中。

珍惜生命中的每次目送——《目送》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28字

一想到“目送”這個詞,我的腦海裡便會出現一幅悽婉的畫面:窄道、落葉、涼風、一雙含淚的眼、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

當然這本書並不只是這樣,封底的一段話可以很好地概括這本書的內容:《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默,如燭光冷照山壁。

當我我得到這本書,我準備一天到晚捧著書馬不停蹄的讀、飛速的瀏覽。我知道如果這樣讀書會是囫圇吞棗,體會不了其中的味道。可是當我沉浸在其中時,我又忍不住放慢腳步,細細地讀,慢慢地品。因為它實在太吸引人了。就像有人說的,這是一本人生之書,其中蘊含的寶藏理應是被深深挖掘。我總是不忍錯過一字一句,因為不論錯過哪裡,都是讀者莫大的損失。

龍應臺的文字,自有一種力量,讓你忍不住去接近,去品讀,它在荒涼與無奈中傾訴,在噪雜與混亂中低語。她寫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她的故事,會讓我不禁莞爾,也會讓我潸然淚下。她的情感,緩緩地,靜靜地,就湧入我的心田。《目送》包含了很多的故事,但是整本書是連貫的,寫進了一個人一生的感悟。每當我翻開書頁,便會沉浸在書中不可自拔。

是啊,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無數次的目送,期間的情感或是充滿期許、或是依依不捨、或是肝腸寸斷。記憶中的那些片斷,都是時光長河中的一粒小傻子,我們只能呆立在岸邊,目送著它們隨著河水奔流而去,向著大海的方向,自己卻無力挽留。或許那個方向,也是我們最終去到的地方吧。目送,是對故人的目送,對情感的目送,對時光的目送,以及最後,對自己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曾被多少人口口相傳。其實不論父子母女一場,這世間所有的情與物,不都是這樣的嗎?

合上書時,我總是在思考。我也是慢慢地、慢慢地瞭解,慢慢地、慢慢地體會。我們在目送中失去那麼多,可是又在目送中得到那麼多。我會珍惜生命中的每次目送,直至人生時光的盡頭。

就像封底的一句話所說的: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走過人生的月缺花殘讀後感 篇9

演講稿 ,619字

《走過人生的月缺花殘》這本書裡講的都是關於殘疾人的短篇小說,我讀過了這本書後,心有觸感。

我本以為殘疾人的心,都是冰冷的、灰暗的、冷漠的,不是這樣的殘疾人,大多數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我被顛覆了對殘疾人的認知。

原本,殘疾人並不是想象地那樣無助,他們的心是熱的,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他們樂觀,他們熱情,就像一個只有一條腿的人走遍了全世界那樣。我們正常人用雙腿有時都走不了全世界,而這位殘疾人卻用一條腿走遍了全世界,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他卻是快樂的,如果他不樂觀、不熱愛生活,他怎能完成這一壯舉?

殘缺是一種綻放,是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當花多餘的枝被剪去後,綻放地卻更為美麗,就像是殘疾人一樣,他們是殘缺的,但卻比我們還更懂得珍惜,更加熱愛,就像一個沒有雙臂的小女孩,她卻用她的雙腳畫畫,通過她自身的努力獲得了省級繪畫一等獎,比我們這些正常人還要厲害,可想而知,她在平時的繪畫上揮灑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霍金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在二十多歲就患上了盧伽雷氏症的他卻在短短几年成功編寫了《時間簡史》,並一躍成為英國皇家學院中最年輕的教授,看,如果他不發奮圖強,他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的,就算是正常人也許多不如他。

說到這裡,我又不由地將正常人和殘疾人比,看看路邊的那些乞丐,一個個有著健全的身體,卻在路邊做乞丐,自甘墮落,比殘疾人都不如,殘疾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比我們更加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他們是我們生活上的榜樣。

難忘的老派時光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55字

尋找童心的痕跡

故事裡的主人公,這個懶散,自戀卻又機智幽默的小男孩格雷也許不算是一個好孩子。可他誇張幽默的舉動和想法卻總是帶給我們歡笑。那,當我還是一個小屁孩的時候,時光又是什麼樣子呢?

那時的時光,美好得像棉花糖,潔白甜蜜。那時的我們,對世界都抱著一種探索的熱情,對一切都無所畏懼。

可多少年後,我們會不會忘記,我們曾經也像小屁孩一樣淘氣,喜歡打打鬧鬧,喜歡搞一些惡作劇。我們曾經,也有一段像小屁孩一樣的記憶。多少年後,我們會不會變得狹隘又自私,嚴肅又冷酷?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寧願不要長大。

就算曾經的我們總是莽莽撞撞,就算曾經的我們總是一身臭汗,可那時的簡單,那時的快樂,才是我們最珍貴的。

可我也已經長大了,童心,已經不再屬於我了。儘管我有多麼不願意。

梔子花大片大片地開了,旁邊的妹妹追著循著花香而來的蝴蝶。窗外的紫藤蘿透過百葉窗,在書桌上留下一個金色的幻影。我輕輕閉上眼,陽光悄悄溜到我身邊,復甦我沉睡多年的記憶。

小時候,我只有媽媽的肩膀那麼高,牙齒還沒長齊,說話都帶著輕輕的風聲。我牽著媽媽的手,梔子花香擁抱著我,空氣裡帶著媽媽溫暖的氣息。

走在青石板路上,意外的發現了攤販在賣氣球。我纏著媽媽幫我買一個氣球。媽媽買了一個給我,我卻一鬆手將它放飛了。氣球在天上搖搖晃晃,路過的小鳥,你可千萬不要將它啄破,這個氣球,帶著我的希望。這個小小的氣球會飛到山區裡,給那些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帶來溫暖,希望以及對外面世界的憧憬。

一聲突兀的鳥聲打斷了我的回憶,可嘴角還是不自覺的微微揚起,勾勒出幸福的輪廓。

“姐,冰糖葫蘆。”不知什麼時候,在外面追著蝴蝶的妹妹進到屋裡來了。她手指指向窗外,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太佝僂而過,輕聲叫賣著“冰糖葫蘆喲,冰糖葫蘆……”

妹妹低下了頭,她的眼睛不大卻明亮,帶著乞求,像極了以前的我。我怎麼可能拒絕這樣一雙眼睛呢?我知道,這包裹著透明糖衣的糖葫蘆,對孩子來說,有著多麼強烈的誘惑。

妹妹拿了錢,小心的跑出去,不一會兒,她便樂顛顛的跑了回來。

她小心的用手護著,似乎是怕這一串紅色掉落在地。“姐姐,你先吃。”

我沒有推辭,輕輕咬了一小口,山楂的味道在我舌尖上漸漸擴散,似曾相識。我心裡,竟有一種小小的驚喜。妹妹也咬了一口,臉上同樣寫著滿足。

記憶的年輪快速翻轉,回到那個以前。以前,我經常坐在門口,看著外面,渴望著一個佝僂的身影。而只要咬上一口那瑪瑙似的糖葫蘆,幸福就在心裡蔓延一整天。

現在,我重新擁有了那份渴望。原來,童心並不在乎年齡。

很幸運,我終於找回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