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為你好”相關作文20篇

正確對待“為你好” 篇1

高一作文 ,878字

“為你好”這個聲音經常會在你我的耳邊徘徊它伴隨我們的成長,也充滿在我們生活,別人會為我們說,我們也會為別人說。可“為你好”真的是如此的“好”嗎?我認真思索了一下。

當聽到別人說“為你好”的時候,別人又是否真正尊重過你的意願?當我們為別人說“為你好”時又是否想過別人到底願意不願意呢?“為你好”的聲音雖然出於心愛心,但是卻往往是一廂情願,卻少考慮,又有幾個會聆聽聽者的心坎感受結果,“為你好”就成了好心做壞事,效果也適得其反了。

“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宋人急於求成,為“禾苗”好,於是揠苗助長,好心反而壞事,最終禾苗枯死了。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現在有不少家長採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成了名副其實的“宋人”。他們從不問孩子的意願,就立馬安排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他們從不管孩子的負擔,就拼命往孩子書包塞進一本本課外輔導資料;他們從不理孩子的感受,就無情剝奪了孩子與同學、朋友交往的權利……這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只會口口聲聲對孩子說“為你好”。他們單憑主觀願望要求孩子,其教育方式無疑是“揠苗助長”。最終使孩子極有可能成為應試的工具,成為父母通向“康莊大道”的犧牲品。

當你對別人說“為你好”的時候,應該多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達到“為你好”的效果?史鐵生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作家,數十年來堅持寫作從不言棄,創作了《我與地壇》等作品鼓勵著無數的人。在他戰勝厄運的背後,我們讀懂了一個偉大的母親!史鐵生在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總是一個人搖著輪椅去附近的地壇,“僅為著那兒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可母親從來都不陪史鐵生去地壇,而是經常悄悄地在不遠處跟隨著。她放心不下孩子,可又不願意讓孩子看見自己,怕傷著孩子的自尊心。正是這個“註定是活得最苦的”的母親,在心裡偷偷給孩子鼓勁“為你好”,史鐵生才以頑強的毅力走出了精神的困境,穿越了生命的不幸,迎來了生活的陽光。

“為你好”是一種無私的付出,是一種溫馨的關愛。“為你好”代表著一種真誠,意味著一種責任。“為你好”!不只是掛在嘴上,更是發自肺腑,更是體現在每一言每一行。

正確對待“沒意思” 篇2

高一作文 ,723字

沒意思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生活中人們常常把“沒意思”三個字掛在嘴邊,但當觸及沒意思是什麼意思時,也許很多人都答不上來,做這個沒意思,做那個沒意思,在大多數人心裡就是對這件事物不感興趣。

我個人認為,看待一件事是否有意思,應該看是否有價值,比如,如果牛頓沒有發現萬有引力之前,也許大家都會覺得研究蘋果落地沒意思,而牛頓卻從“沒意思”中找出了有意思,找出了價值。當你覺得一件東西、物品沒意思時,它包含了生產這件物品、東西所需的汗水,它有它的價值,當你覺得某種遊戲有意思時,是否它真的“有意思”,還是隻為了滿足一時所需而已。

“有意思”和“沒意思”,只有一字之差,看待事物是有意思還是沒意思,也只在人們的一念之間,廣闊無垠的大海,飛起飛落的海鷗,緩緩吹來的海風,暖暖的陽光,對於那些貪婪享受美景的人來說,就是有意思,就算是極其細微的東西都是有意思的,而對於那些匆忙奔走,沒有閒暇的人,就是沒意思的。

隨著時間推移,有意思的東西也不可能變得沒意思,沒意思的東西也不可能變得有意思。小時候總覺得新鮮的事物、好玩的事物就特別有意思,每次都爭著搶著玩,就像開始放風箏時,總覺得放風箏好玩,很有意思,但隨著新鮮感過後,你會覺得放風箏沒意思,但是當你長大後,你會覺得放風箏很有意思,因為那是兒時歡樂的回憶,是人生中最貴的財富,是值得回味一生的,但卻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沒意思”還有別的意思,例如,學別人詢問你一些字眼或句子的意思的時候,你可能會回答:“沒意思”,表達的是這些字眼或句子沒實在意義,不同於以上的“沒意思”。

總之,我們要正確理解“沒意思”的意思,正確對待“沒意思”的事物。不單單從表面去了解,要從事物的本質上去深入理解,做到正確對待“沒意思”。

正確對待浪漫和現實 篇3

高二作文 ,772字

現實很殘酷,但我們也必須面對。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以一顆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在看每個東西時,不光要看好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壞的一面。

我們在做沒一件事情事,都要有一個現實點的目標。比如說一個人只顧看眼前的星星可能他會被餓死,而一個熱病完全埋頭與現實生活中沒有想像力。可能他們覺得生活枯燥乏味。所以我們不要光有想像力,而不敢面對現實,那樣的人一天就只會生活在一個虛假的空間裡面,而一個人就光看現實而沒有想像力,那他的生活將會枯燥乏味。

像我們現在就不能一天就想著我將來要過怎樣的生活,我要像比爾蓋茨一樣有錢,像劉翔一樣一夜成名,像周杰倫一樣讓所有人都崇拜我。這些東西想起來是很浪漫也很讓人陶醉,但也很不現實。我就是我,就要勇敢的面對著殘酷的現實,當然在無聊的時候可以想一想這些解悶。我們現在讀書就要偶一個自己的目標,從熱努力的向那一個目標奮鬥,但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學會勞逸結合,不要一天就沉迷在那一堆書裡面,如果那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在學習的空間時間也要去玩一下,體會一下這個世間的樂趣,來充實我們的生活。

生活很浪漫,比如說我們現在利用吃父母的,用父母的,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想去網咖坐一下就可以去,想去哪裡耍一下也可以去。至於學不學都無所謂。上課事,老師講他的,我在下面做我的,聽不聽課都無所謂。考試的時候就照抄。但現實又很無賴,因為我們沒個人都必須要經歷高考那一天,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想考一個好的學校,將來的生活才會更好,但看一下現實,這些都很困難,只有我們現在努力,才有可能在將來實現那些,假如我們現在沉迷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那就等於是虛度,只有做好現實才可能有更好的將來。

生活是浪漫的,同時現實也是殘酷的,我們不能一味的去享受浪漫,同時也要面對現實,只有讓浪漫和現實結合的生活才會更好,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 篇4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作 ,837字

從早上起床洗漱後不久開始,一直到晚上回家,再減去睡眠時間,每個人每天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下還剩下多少一個人安靜下來幹些什麼的時間呢。於是,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生活的碎片化無可避免地蔓延了。

首先是生活的忙碌,工作或是學習,都使我們難以有足夠的成段時間讓我們可以安靜地坐下來專注做一件事,碎片的一點點時間只能搭配碎片的一點點事。

同時,生活的高壓力讓人們開始心浮氣躁,功利心滿滿,很直接地體現在追求結果和追求所謂的效率的心理上。我們開始不顧做事的過程,而急迫地追求結果,甚至於不太看重做得是不是夠好,而是追求快速地完成,而我們美名其曰為—效率。於是碎片化的做事方式開始出現,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抓緊每一秒空閒做事,好像是抓緊時間的樣子,即使這並不能做好。

網際網路的出現就像是訂製的拼圖一樣完美地契合了這個心理,方便、快捷、即開即用。它在人們還沒有發覺的時候快速地入侵人們的生活,在出行的車上那十幾二十分鐘,在每晚睡覺前的刷手機時,在等待電視廣告的幾秒鐘裡,無處不在的,碎片化的。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看待這個現象就成了一個問題。

比如我們一邊在去上學的地鐵上,一邊戴著耳機聽歌,一邊刷著淘寶,一塊塊碎片拼成那一段時間。碎片化的點點滴滴是快節奏的、資料化的現代生活的產物,無可厚非,不能避免。我們應該跟著時代的進展,坦然接受,並且適應。畢竟我們不能在工作或是學習的時候裡花費大段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這樣會讓我們的工作不能及時到量,每一件事情都專注地做在現在看來似乎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就如我們已經不能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樣,我們也不能再溫吞地花半小時去澆花理葉。

但是我們在日常的碎片化中,還是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一整塊時間,一個人待在安靜的環境裡,只做一件事情,並且精做、細做、耐心地做。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非常重要,那是我們能夠投入到獨自思考的狀態中最好的時間。我們不能讓一個人自己思考的時間減少到出門回家走樓梯的那一點點。

大環境的碎片下,小小的整塊也應該重視。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 篇5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作 ,796字

世界在快速發展,處於快節奏與網際網路生活的我們,在工作與學習時間外很難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是必須要去做的事。因此人們大多在網路上閱讀,在網路上購買必需品,在網路上與他人交友,聯絡感情。本來是完整的生活卻不得已拆分成無數的小碎片,我們稱之為“碎片化生活”。當我們正處於碎片化生活時,如果正確對待它,成為了很多人的困惑。

有很多人認為碎片化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利,例如喜愛讀書的人沒有時間在書城呆上一下午,仔細的挑選著感興趣的書,而是在網上下單一些不知道好不好看的書,雖然節約了時間,卻不如意。例如在自己與朋友都沒有空的時候,只能隔著冰冷的手機,用單純、沒有感情的文字抒發著對對方的想念之情,常常因此覺得鬱悶與無奈。

實際上,一個人再怎麼忙於工作、學業,難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停歇嗎?人們說的沒時間,只是除了工作和在家裡的沙發上躺著玩手機的時間之外沒有時間罷了。碎片化的生活說到底,是人們懶出來的。

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下,手機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小到餐紙廁紙,大到彩電冰箱,全部在網路上購買;無論是熟或不熟的朋友,全都由手機交流,久而久之,“好友”就變成了“網友”;刷著朋友圈,看到親朋好友外出旅遊,心生羨慕,於是上網查詢景點資料,關閉網頁後卻一點沒有馬上行動的念頭,就好像看了點照片就向旅遊過了一樣。

原來的碎片化,只為了方便正處於忙碌狀態的人們可以維持日常生活、社交甚至愛好。可到如今,哪怕不忙,哪怕正處於假期,人們還是熱衷於碎片化的生活,到頭來卻批判碎片化生活帶來了多少惡劣的結果。

如何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工作、學習時,我們可以用手機買吃的和用的,可以用手機聯絡感情,可以在短暫的休息時間玩些遊戲放鬆自己,但在節假日時期,一定要約上好友外出旅遊也好,一起去書吧泡一下午也好,不要浪費大好時光只躺在床上玩著不離手的手機。

如果你能做到,碎片化的生活只會給你帶來便利。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 篇6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作 ,855字

當今社會,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我認為,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將會帶給我們更多可能性。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人們的效率將大大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正變得越來越重視效率,而利用碎片化時間便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常常能看到,地鐵上、咖啡店、排隊等候時,有人利用這樣的碎片化時間來閱讀、學習、處理事務。原本無聊的等候和通勤時間,便成為提高效率和提升自我的良機。魯迅先生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如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已到達了新的高度,更為我們利用好碎片化時間提供了便利。然而,碎片化時間若只是被用來打遊戲,刷朋友圈等娛樂活動,這談不上“正確對待”,更談不上用碎片化時間來充實提高自己,為自己帶來更多可能性了。滴水穿石的道理人盡皆知,只要我們能夠日復一日,不斷堅持用碎片化時間提高自己,提升效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碎片終有一天能被拼起來,成為一副未來的美好藍圖。

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我們應該做好規劃。許多人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努力,而是不懂得正確規劃時間。在當下這樣一個一切都被碎片化的時代,意味著每天有更多細小的時間段需要被計劃著使用。正確利用碎片化生活並不代表所有碎片化時間都只能被用於工作學習,也應當有適當的娛樂。如果我們能夠在不斷練習時間規劃的過程中找到工作與娛樂的平衡,那麼碎片化時間就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

碎片化生活在提高效率,增加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閱讀、學習、工作的時間被割裂成許多小片,使得人們無法獲得工作學習應有的連貫性,常常達不到學習效果和好的工作成績。另外,社交生活的碎片化也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與身邊親人朋友間產生的疏離感。但歸根結底,這些問題的產生還是因為人們沒有掌握正確規劃碎片化時間,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的方法。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嘗試,終有一天,我們能成為碎片化生活的主導者。

碎片化生活提高了我們的效率,讓我們有機會提升自己。正確對待碎片化生活,需要我們不斷努力。

正確對待新生事物 篇7

高二作文 ,763字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科技也日益先進,越來越多的新生事物湧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也要學會用正確的態度對待這些新生事物。

在古代社會,中華文明曾長期走與世界前列。明朝永曆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可謂“開拓萬里波濤,國威佈於四方”,這說明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走在世界前列。百餘年後, 西方文明逐步興起。明朝萬曆年間,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明軍應約入朝抗倭,最後取得勝利。明軍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其主要原因就是明軍裝備了大量火器,而這些火器不單單是中國本土製造的火槍,還有著許多小型加農炮,這些佛朗機炮是中國人向葡萄牙人進口並仿製的,後來努爾哈赤也喪命於紅衣大炮之下,這充分的展示了明朝時期中國對新生事物採取接納的態度。但隨著中國封建制度的日落西山和統治階級的保守頑固,中國對於新生事物的態度逐漸由接納變為了抵制排斥。但大刀長矛終究敵不過軍艦大炮,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化社會。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對待新生事物要採取接納的態度。

新生事物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的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淘寶、美團的出現使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購物、訂餐,但這也讓我們過分的依賴手機,成為屏奴一代。當下先進的資訊科技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螢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各種鍵盤消解了我們的書寫技能,層出不窮的智慧終端讓我們患上了輸入法依賴症。提筆忘字,網路詞典讓我們享受便捷輕巧的同時也失去了咬文嚼字的味道,網路流行語帶來簡明曉暢、通俗風趣的同時,也消弱了漢字的美好。

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我們雖然不能全盤接受所有的新生事物,但也不能像別里科夫那樣拒接新生事物做一個裝在套子裡的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對待新生事物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陌生人的“為你好” 篇8

高一作文 ,867字

窗外。雨正下著。

每當“嘀嗒、嘀嗒”的下著雨時,我總會想起那位素不相識卻在我最重要安慰時出來安慰我的那位陌生人。雖然我們之間只碰見兩次面,但那兩次的見面卻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暮色四合,我面無表情地看著那張不合格的試卷,緩慢地走回家中。突然,天空下起傾盆大雨,許多人都急忙躲在屋簷下避雨,只有我還在街道上行走。忽然感覺頭頂上沒有雨,便抬頭一看,原來上面有把傘遮住我。“為什麼你要幫我遮雨啊?我們之間並不認識。”我疑惑地問那位姐姐。“我們並不認識,但你這樣淋雨是會感冒的,對身體不好,我這樣遮你是為你好啊!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事,都應該要先照顧好身體才行。”聽到她說為我好時,我頓時把她當成我已久的好朋友,向她傾訴我的心事。然而就是在那場雨中,那位與我素不相識的姐姐讓我體會到了陌生人之間的關懷,也讓我知道我們應該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窗外,雨漸漸變小了。

夏天漸漸來臨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乾燥和炎熱了。不一會兒,天漸漸地黑了起來,然而我卻要在街道上徘徊。原因很簡單:我跟媽媽吵架了,賭著氣離家出走。這時,一位姐姐走到我面前,說:“怎麼這麼晚都不回家啊?”我看著她,感覺好像不認識她,可肚子卻在這時咕咕的叫起來。她好像聽見了,便帶我到小攤面前叫了2碗麵。不一會兒面便放在我們面前,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可那位姐姐卻繼續追問剛才的問題,我就簡單明瞭地說:“跟父母吵架,現在離家出走。”

姐姐聽了,就連忙拿著我的那碗麵正準備倒掉,我立刻阻止他,說:“吃得好好的,幹碼要倒掉啊?要知道糧食可是來之不易啊!”她說:“我現在倒掉這碗麵是為你好,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你撫養成長,她們不求回報,但求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長,平平安安,而你現在卻……”聽了她的話,我不禁地潸然淚下,連忙地向家的方向跑去,跟媽媽說一聲對不起。後來。當我回想起這件事時,才知道那位陌生的姐姐就是上一次在雨中聽我訴說的那一位。這一次,他讓我知道母愛是多麼的偉大。

每次想起姐姐那一句“為你好”,就會在腦海中想到的那些每次見面的體會,也使我知道陌生人對我的關懷,體會到那一句“為你好”的含義。

正確看待批評 篇9

高三作文 ,1234字

對單純的心靈,批評是一道聖旨,知錯就改,毫不猶豫。

對叛逆的心靈,批評是一團烈火,可以瞬間點燃內心不安的狂躁。

對自卑的心靈,批評是劑毒藥,可以輕而易舉毀掉一個正在成長的夢想。

而對於成熟的心靈,批評又是一株鮮嫩的靈芝,立時妙手回春。

批評就好像一副藥性不定的神藥,它可以讓人“生”,亦可以讓人“死”,這就要看你是否能找到一味藥—與它相匹配的心境。

有人在聽到批評後懸崖勒馬,走出誤區;也有人聽到批評後卻怒不可遏,最終越陷越深。

因此,在聽到批評時,應當正確審視自己,而不能浮躁衝動。

說來這是我以前的一段經歷。

十五六歲的年齡是叛逆、狂躁的年齡,對任何事都顯得那麼胸有成竹,不勝其煩。急躁就難免會有馬虎。記得有一次,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的准考證收到後,媽媽讓我自己收拾好,我便隨手揣在了衣服口袋裡,媽媽提醒我:“收拾好!這樣會弄丟的,你得找個特別的地方放好!”我不耐煩地回答道:“你煩不煩,這點小事我還做不好嗎?我知道的!”就不再去理會。果不其然,晚上和朋友上街,由於拿東西時忘了,准考證從口袋裡掉了出來,自己當時根本不知道,幸好被媽媽的同事撿到後較交給她,自己就捱了媽媽一頓罵。當時由於自己的狂妄,絲毫不肯服輸,還賭氣將准考證又揣回口袋裡。幾天過後,正當臨近考試時,我真的找不到准考證了,我這才急了,後悔沒聽媽媽的話,可惜已經晚了。

想想當時,真覺得自己好傻,幹嘛賭那傻氣,不願接受批評呢?現在才醒悟,聽取批評要冷靜沉著,只有懷揣一顆坦然的心,才能聽到批評時正確審視自己。

梅蘭芳,那個舞臺上風姿綽約的女子,那個臺下虛懷若谷的男子,在一次排練中,四周喧譁不多,連連叫好,唯有一個老人連連搖頭“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周圍之人皆對他怒目而視,而只有梅蘭芳謙遜而恭敬地說:“敢問閣下有何高見?”遂得一指點,更上一層樓。若無梅蘭芳先生的虛心求教,正確看待他人之批評,寬容他人之批評,哪得如此之功底?好一個梅蘭芳,創造出如此劃時代的戲劇。

寬容他人的批評是一種俯瞰眾生的胸懷,若你失去這種氣度,終將跌入谷底,又怎能觸碰到梅蘭芳先生的高度。

再回顧中國歷史,大唐盛世,金鑾殿中,群臣惶惶,戰戰兢兢,而她在讀完駱賓王的《繳武檄書》不僅沒有盛怒,反而埋怨宰相沒有挖掘出這樣的人才。她笑,笑出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之間的輝煌;她留,留下了無字碑,她深知,無字之碑方有千言萬字,好一個武后,托起日月當空的絢爛。

他人給予批評,我回以寬容大度,這正如綻放在高原冰川上的雪蓮,因為正確看待批評,學會寬容,所以灼灼其華,更加絢麗燦爛。

因此,聽取批評,要保持平和謙虛的心態,不能狂妄浮躁。其實批評是別人在用心觀察後對你的提醒,它就像一面鏡子,清楚地反映自己的不足,虛心面對和接受批評,它能讓你抹去人生中的瑕疵,讓人生更美麗。

所以,正確地看待批評可以幫助你完善自我,不斷成熟;正確看待批評,讓它成為一劑良藥,醫治好你人生的缺陷,讓你五味雜沉的生活更有色彩,讓你逐步向成功攀登。

這是為你好 篇10

國二作文 ,545字

從小到大,我是在“呵護”中長大的幸運兒。

爸爸對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為你好。

在我的記憶裡,自上幼兒園起,我就自己穿鞋。當時,我的腦海裡只有我把腳伸出去,媽媽幫我穿上鞋的概念。當遇到父親讓我自己穿鞋的時候,我看向父親的眼神是那樣的無助。但是,父親回答我的是:這是為你好。

小學四年級,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吃飯,我的碗一不小心從桌子邊沿滑了下來,“啪”的一聲,摔碎了。當時我幼稚的大腦裡還不能迅速地做出反應,父親就先跳了起來,二話不說,讓我手貼褲縫,面壁思過半小時。我沒有反抗,但腦海裡一直迴盪著父親的話“這是為你好”,我反覆問著自己為什麼?眼神裡透著憤怒,眼中噙著淚水。

從此,每當看著和我同齡的小朋友被爸爸媽媽呵護在身前的場景,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我要和別人不一樣。

直到上了初中,我才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軍訓的第一天,我們整齊地站在教官面前,等待他說話。教官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就說:“體委領隊十圈,跑整齊!”大家都懵了,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但都還是照做了。跑完之後,都說又累又熱,有的同學都站不起來了。唯獨我和一些鍛鍊過的同學,覺得不太累。終於,在那一天,我體會到了父親的嚴厲背後的意義。

原來,我是個幸運兒。

從此,我都對別人自豪地說,我是在“呵護”中長大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