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湯圓相關作文20篇

正月十五吃湯圓 篇1

國一作文 ,742字

農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外婆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隻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外婆把臉盆扶住了。然後,外婆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裡,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外婆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乾粉還有許多,外婆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裡有乾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乾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外婆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等到吃湯圓前半個小時,外婆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後,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外婆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點進去。然後,她就把這一個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外婆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湯圓。我立刻跟外婆說了一聲就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外婆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外婆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湯圓做好了。外婆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麼好,已經不錯了。”我聽到了表揚,更加努力了,接著我又跟著外婆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把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就是煮湯圓了。外婆把水澆開,就放了一半湯圓下去。這時,鍋子裡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外婆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盛起來吃了。”這時,我看到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湯圓。他先給我盛了一碗。我卻把第一碗端給了外婆,讓外婆先吃。這時,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後,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

正月十五圓而香 篇2

國三作文 ,613字

聽奶奶說,年其實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所以從小我便對元宵節這一天格外重視。

小時候喜歡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走在燈火繽紛的大街小巷裡。抬頭看見的不是滿天繁星,而是比那繁星更為熱鬧的花燈。每個花燈底下掛著一串燈謎,看上燈的人就買去,連同那底下的謎底,還有人們的祝福。眼前是漂亮的花燈,頭頂是燃燒飄蕩的孔明燈,彷彿一切都是美好的,就連耳旁轟鳴的煙花聲,都被它的絢爛遮掩得無比可愛。而最幸福的事也莫過於捧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了。

奶奶有她自己獨特的手藝。她總說外面的東西不衛生,所以從臘月開始,奶奶就開始忙活著晒麵粉,和麵團,再一揉一釀,那釀醬裡有奶奶的獨家祕訣。每每一開鍋,那味道實在受不了,可吃在嘴裡卻是天壤之別,無比香醇,也許是奶奶給它施了個魔法吧!小時候一想到這,就無比佩服奶奶,還想著讓奶奶載著我,一起去尋找那飄在天上閃爍的孔明燈呢!

從外面看累了就回來,奶奶彷彿真得有魔力,一進門就端出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幾顆飽滿光滑的湯圓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嬰兒臉蛋,湯上浮著小蝦皮和翠綠的蔥花。只看見那碗上飄的熱氣,心裡就有一種滿足。倦倦地咬上一隻,皮和餡彷彿融合在了一起,又彷彿是兩種不同的刺激感,麵皮裡有股淡淡的花香,卻又說不出來是什麼花,餡裡芝麻經過高溫出了油,油又融入麵皮裡,入口更加醇滑,再加上自家糯米加上半昏不暗的燈光,心裡越發變得暖洋洋的,靠在奶奶的懷裡,聽著大人們的交談,漸漸地,進入夢鄉……

正月十五逛東關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4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去逛東關街。

我們一進東關街入口,就看到一整條街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每家店前都掛著一對紅燈籠,一眼望去,就像一條條紅色的長龍。街兩邊鋪滿了小攤子,有的賣糖葫蘆,有的賣燈籠,有的賣各種各樣的小玩具……還看見許多一大家子一大家子出來逛的,有老人,有小孩,小朋友們手上還拿著燈籠或是玩具呢!人們臉上的笑容像朵花似的,多開心哪!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路邊有一家店,是上過電視的四喜湯圓店。裡面坐滿了人,大家都在吃湯圓。天哪,裡面太忙了!突然我一抬頭,發現天空中有不少紅色的會飄動的紅點點。我想了想,突然大喊:“哇,是孔明燈!是孔明燈!”跟著人群,最後我們來到了古城牆邊,這裡有許多玩燈籠和放煙火的人。紅紅的燈籠和五顏六色的焰火照亮了整個星空,真美呀!

這就是今夜的東關街!你們喜歡嗎?要不有空也來逛逛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2字

“寶寶,起床啦!”“好睏……才六點”“今天是元宵節,媽媽做了你最愛吃的元宵哦!”

好吧,看在元宵的份上,我離開了誘人的床,出去吃早飯。“今天的早飯為什麼是元宵啊?”我一頭霧水。“今天是元宵節,吃元宵代表團團圓圓。元宵是甜的,表示甜甜蜜蜜,所以,吃元宵是在祝福我們大家哦!知道了嗎?”“嗯!”

下午我和媽媽去看燈展,我好高興啊!瞧,這個燈籠圓圓的,好似一個熟透的蘋果,那個燈籠彎彎的,好像彎彎的月亮;這個燈籠像花兒,那個燈籠像雲彩……五彩繽紛。

燈籠亮亮的,照亮了陰沉、黑暗的天空,使整個天空跟白天沒什麼兩樣,除此之外,我還猜了燈謎,回家以後,我和媽媽掛了燈籠,把燈籠開啟以後,我就睡,它就那麼亮著。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元宵。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正月十五元宵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4字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節過年以外,大概要數元宵慶典的時候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時,蒲城張燈結綵,好一派喜氣洋洋。

思緒遷移著……

憶……憶……

依稀記得,630歲的蒲城裡一向靜謐而相素,只能望見寥寥人影,好比晨光裡的星星;只能聽見悉悉索索的青石板的歡唱;只能聞到小巷裡鹹光餅那甜甜而微鹹的香氣。

而到了新春後的元宵佳節,一向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聽得清的蒲城,則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記得是一年的冬天,時值元宵。寒風雖似一把刃,但仍割不斷元宵的喜氣情結。我在院子裡蹦噠著,一會兒裝作指揮著大人搬東西,一會兒去廚房奶奶那蹭些吃的,一會兒又遙遙望著蒲城的方向,放眼欲穿。

起初大夥兒也是樂呵呵地看著我東蹦西跳,四處搗亂。但忽然,大夥兒的臉色很謹肅了,我仍然東躥西跳。看著大夥兒那難看的臉色,我忽然明白另看玄機,切下張望,父親正一臉黑線望著我。

“去!拿你的古文來!”父親的話總是透出一股不許抗拒的威嚴。

我迅速去取了古文書,頭上冷汗涔涔,忐忑不安地把書交給了父親,他讓我坐在書房中夾的書桌旁,用手指給我看:

“這兒……第七課《匆貪多》……背到這兒第17課……背十課!”他說著,還用另一隻手翻了數十頁的書頁,轉身便入屋。“哦!對了!給我讀熟,且流利背誦。否則,休想去看元宵會!”他臨走前補充道。

霎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頭。但是,有什麼法子?我只好似自我安慰般喃喃自語:“大人有時就是那麼霸道,不講理。但俗話說得好:‘小孩不計大人過’……”

太陽落下了,明月升上來了……

晚上九點半,當我滿懷信心地走進父親寢室,流利地背誦出古文時。父親點點頭,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不錯。洗洗睡吧,明日繼續努力!”說完將我送出了寢室,關上了門。

留下我那雙淚光瑩瑩的兩隻眼睛……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6

節日作文 ,1342字

正月十五,又稱之為上元節、燈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曆新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這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地歡慶、共度這個美好的節日。

古代,到了這一日,就連皇帝也要出來進行“御樓觀燈”,與民同樂。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是猜燈謎和吃湯糰。“猜燈謎”也叫“打燈謎”,據傳始於宋朝。文人墨客將謎語貼掛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讓賞燈的人去猜,純是一種助興之舉。因為謎語能引起人們的好奇之心,激發人們的雅興,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到了南宋,猜燈謎已不侷限於讀書人,而是全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來參與了。

至於元宵吃湯糰,據說是為了討個好的口彩,因為湯糰又叫湯圓,湯糰湯圓,湯諧音“團”,就變成了團圓。吃圓宵,意思裡是圓滿,無非圖個吉祥。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元宵節,其中都充滿了親情友情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期盼。

在我的記憶中,早些年城裡的中心廣場、四街八巷都要掛燈,那些燈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有創意。每逢元宵節,在鄉村生活的人們想方設法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到城裡賞燈,每到這時,城市就會變得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的,城市的空間突然狹小了,人與人之間沒間隔了。那些年份城區各大街道都有燈展,往往有燈有謎,活動也較寬鬆、熱鬧。而現在政府設點集中搞燈展,往往多是一些商業燈展,主要宣傳商家的業績和政府等部門的祝福,逛元宵節變得有些人看人的意味,為了防範安全事故,弄得警察只能封閉主要街口,彼於應付,但熱鬧處,燃放煙花的程度卻是有增無減。

近年來,元宵節的燈展除了往年擺燈的中心廣場、甘泉公園,主要集中在剛落成的濱湖廣場,想是政府有意宣傳新城區的用意吧。其規模空前,熱鬧非凡。天剛放黑,圓月如一盞碩大的銀盤升起在東方的天空,照亮寰宇。接著,劈里啪啦鋪天蓋地的煙花爆竹響起來了。那煙花升空絢麗奪目,精彩紛呈,在空中盪漾開去,一波未息,一波又開,濱湖廣場、甘泉公園、湖光山色。湖岸燈光如一條條游龍蜿蜒騰飛,柳樹、楊樹在燈光的映照下泛著生命的綠暈,連廣場在內的一簇簇樹木,紅的似火,粉的如霞。樹花銀火不夜天,天空中飛翔著數不清的許願燈,滿滿地載著人們的願望飛去。如今,慶賀元宵節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如燃放煙花爆竹、看元宵晚會、觀舞獅耍龍扭秧歌等。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和希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一進臘月,整個城區大街小巷都裝扮的奼紫嫣紅。真正給人一種過了臘八就是年的感覺。特別是一到晚上,五光十色,錯落有致。加上街面行進的車燈,確有種“天上的街市”的韻致。單看那閃爍其間的紅綠燈也真如眨眼的星星。

正月十五雪打燈,這雪是人們期盼的雪、是祥瑞的雪。盞盞花燈迎春開放,張張笑臉喜氣洋洋。時下雖然是零下十幾度的寒冷,但夜幕下的人們久久不願散去。爭先恐後地在一處處風景處拍照,留著他們自己的念想,進一進平安門、富貴門,只圖來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做更多的發財夢、富貴夢,以實現民族的中國夢。

夜深了,鮮甜糯滑的湯圓端上了桌,家家團聚後,又要奔赴自己的前程。元宵夜的喜慶仍氤氳在人們的記憶裡,多年以後隨著滄桑的歲月,元宵節仍記憶猶新,耐人尋味,不時還敲打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久久難以泯滅。

過了正月十五,年也就過完了。各行各業又開始新一年的營生。

八月十五吃月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1字

今天是中秋節,爺爺打電話叫我們中午去吃團圓飯。

中午了,我們一家三口和大爺、大娘、二大爺、二大娘一起在爺爺家吃飯。準備的菜有:扣肉、紅燒肉、清蒸魚頭、燉土雞等,菜做的挺豐盛,我們一大家子人開始吃起來。

回家以後,我問媽媽:“為什麼不吃月餅呢?”

媽媽笑著看著我,“等到晚上再吃吧。”到了晚上,我拿起一塊月餅,正要吃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月餅為什麼叫“月餅”呢?經過查詢資料,原來是這樣的: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我吃著手裡的月餅,味道香甜可口,就像外面的明月一般可愛。

正月十五的花燈展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元宵節看花燈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都有,翻開福州的地方史,看花燈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每年福州的花燈展都很盛大。

福州的各個公園廣場上都擺上各式各樣的花燈,許多樹上都掛滿了燈串。我家住在江濱公園旁,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呀!沙灘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花燈,我可以一睹為快啦!

一吃完飯,我就拉著爸爸和妹妹直奔江濱公園。之前,江濱公園除了散步的老人外就沒什麼遊人。可今天不一樣,在路上,我看見許許多多頭上戴著裝飾的遊人,有的戴著牛角,有的戴著孫悟空的金冠,熙熙攘攘地向花燈展走去。

燈展上有許多大型燈組,有人物故事燈,有神話故事燈,有歷史傳說燈。每個大型燈組前都聚著許多人,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我還看見了許多動物造型的燈,有龍的,有狗的,因為今年是狗年,所以有一個金狗旺財的燈,而且狗造型的燈也特別多。

我自己也買了一盞燈,是大刀,揮舞起來呼呼作響,就像古代的將軍一樣。妹妹買了一盞小豬佩奇的燈,它閃閃發亮還會跳舞呢。

看完一圈後,我們隨著人流走出了花燈展,這真是一個難忘的花燈展啊!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0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猜燈謎、賞花燈、吃元宵是元宵節裡必不可少的內容。今天,我們又迎來了這個普天同慶的好日子。

與往年不同,學校隆重舉行了“善娃鬧元宵”活動。老師、家長、同學歡聚一堂、分工合作,共度佳節!聽,面盆的“咚咚”聲、電磁爐的“吱吱”聲、我們的歡笑聲,匯成了一首幸福快樂的交響曲。終於,輪到我們包湯圓了。我迫不及待地戴上口罩、套上手套,準備“大顯身手”。首先,我把麵糰揉得圓圓的,然後把麵皮攤開,輕輕地放入餡料,小心翼翼地捏好邊沿,搓成圓形。一個可愛的湯圓寶寶就出現在我眼前,栩栩如生,笑眯眯地說:“小主人,你好!”我更加有自信了,包得一個比一個快,一個比一個美。不一會兒,盤子裡放滿了五顏六色的湯圓寶寶。看,紅的像蜜桃,讓人垂涎三尺;綠的像蜜瓜,頑皮地笑著;黃的像蝴蝶,盡情地飛舞。我忘記了一切煩惱和憂愁,靜靜地享受著勞動的果實。湯圓吃起來軟糯香甜,口感豐富,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吃完湯圓,放學歸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和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平靜。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8字

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佳節。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別有“風味”的元宵節活動。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進了學校。首先跳入眼簾的是一片紅色的“燈海”。教學樓從上至下,一層接著一層的紅色“巨浪”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右邊操場則溫柔了許多,倒像是一圈圈紅色海浪的岸。一陣風拂過,燈籠就搖搖擺擺晃起來,發出”嘩嘩“的聲音,彷彿海浪在拍打沙灘。

剛進校門的地方,我看見一隻小豬燈籠。它呈趴下狀,兩眼微微閉著,像睡著了一樣。小豬的頭頂上還有一根紅色的細繩,繩子另一端是一根木質的小棍子。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憨憨的小豬給拎起來了。再細看,小豬的肚子下還有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三三三五五五(打一成語)“,喔,原來是猜字謎,這也太簡單了吧,不就是三五成群嗎?

再往前走就是升旗臺了。升旗臺前面有各種各樣的小展臺:有剪紙的、寫毛筆字的、畫燈籠的、機器人表演……各個展臺前人來人往。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機器人表演了。我真想擠進去看,可是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參加剪紙展示,雖有遺憾,但能身為剪紙一員接待遊園嘉賓,我也倍感榮幸。可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一張紙和剪刀喲,它可以在我們的巧手中變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福字、雞冠花、孔雀等圖案。我剪的得就是最難的圖案——孔雀。成品是由兩隻大小一樣,姿態相同的孔雀組成。我屏住呼吸拿著剪刀回憶手工課上老師教的技法細細剪,生怕把羽毛剪斷了。當眼睛和嘴巴在剪刀的遊走下漸漸顯現,我心裡才略微輕鬆了些。隨著我的心情逐漸平緩,栩栩如生的孔雀終於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引得眾人嘖嘖讚歎,我的心裡甭提有多美了!

今年的元宵節,我不僅在校園中飽了眼福,也過足了剪紙癮。真是一個有意義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