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四合院相關作文20篇
正在消逝的四合院 篇1
國一作文 ,834字北京—一個古色古香的城市。古色,是因為四合院面前凹凸不平的臺階,踏過了不知多少代人的足跡,貯存了不知多少代人的背影;古香,是因為四合院,那貯存著淡淡浮塵味兒的門柱,見證了不知多少年光輝歲月,盛滿了不知多少次歡聲笑語
近日,我又一次來到北京。我站在衚衕口,卻遲遲猶豫,不想邁步前行,一片茫然。八年前,也是這個地方,四合院林立,這家的門神能與那家的門神相對而立,互相怒視抗衡;街坊鄰里各自拿著一把竹扇坐在門檻上,徜徉在涼風裡,綠樹成蔭,陽光斑駁地照在石板路上,幽靜,深遠。
但那日,這條衚衕不靜,我的心也不靜,鑽機“咚咚咚”地作響,名義上是打造所謂的紙醉金迷的首都,但是我認為不然,他們燈火闌珊的道路,高聳入雲的大樓,踐踏著的是成千上萬座四合院的拆除所拼湊出來的地盤。
現代化大都市人人都向往追求,但是我們並不可以盲目地崇拜國際化所走的路線。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專屬於那裡的美,並非只有一種表現美的方式。北京的美就是那種充斥著大街小巷的天然的古韻氣息所散發出來的魅力,這個城市雖不及上海精緻繁華,但是從這裡的文化深處所湧現出來的特色足以震撼人心,既然如此,為何我們要不加思索地去摧殘自己國家的精髓,僅僅為了跟著社會動向,這有何用意?
大的社會環境在飛快地翻篇,連我們自身也被迫在變—住進嶄新輝煌的公寓,唾棄陳舊的院落。也許起初你會覺得有許多新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總會有些隔閡,你開始懷念起過去的四合院,卻不知從何想起。你抿心自問,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我推開滲滿了灰塵的四合院木門,人去樓空。
一剎那腦海間閃過這樣一個畫面:男女老少聚在幾個廂房的門前,攤著一張木桌,談談天,那是何等地愜意!難道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被現代社會的誘惑所埋沒了嗎?
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只要願意走進這個曾經幸福洋溢的衚衕,只要願意回去,每一個人都不忘自己的初心,輕輕掃去門把上的灰塵,細心看看那泛黃卻發亮的的銅鐵,推開大門,一抹驕陽就在不遠處,等著你的歸來!
正在消逝的文化 篇2
國二作文 ,981字炒米餅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好吃的炒米餅咬下去口感獨特,入口甘香鬆化,還有杏仁的脆口,滋味無窮,讓人不會忘記這感覺!如果讓我吃的話,我可以吃一大包。每天放學回來吃一兩個,就會感覺很滿足,一個炒米餅入口,一天的疲倦就消失了。
傳統炒米餅的配方是食用植物油、黃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等。這樣做出來的炒米餅才是最正宗、最好吃的炒米餅!我在家裡試過做,可是都不是那種味道,所以我很想學,這樣我就可以隨時隨地都能吃到正宗的炒米餅。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師傅,因為現在會做炒米餅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希望在未來我的夢想會實現。我也希望吃了我做的炒米餅,人們也會喜歡上這種傳統的小吃。其實以前有一些店鋪是專門賣炒米餅,可是因為鋪價高,賣炒米餅不賺錢,導致只能關門大吉,這樣後代的人就不知道這種小吃曾經存在過,慢慢地人們就會淡忘這種小吃,於是這種小吃也就漸漸消逝了,成為一種記憶中的傳說。
為什麼這像炒米餅這些傳統文化會消逝呢?雖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沒有人願意繼承這些技術,而是追求所謂科技的創新,讓中國更加現代化,跟上世界的腳步,但是人不能忘本,畢竟這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東西;二、鋪價高,迫使經營者只能關門,人們再也吃不到這些好吃的東西了,現在的中國人眼中只有錢,認為有了錢就了不起,就能成為最富裕的國家,就是因為這樣錯誤的思想,導致人們都忘記了最初的東西,忘記了傳統文化需要有人去傳承。
所以我在這裡呼籲:希望更多的人來保護傳統文化,使人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發現其中的趣味。我建議人們一定要力爭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建立一個節目,是讓繼承人來教大家傳統的小吃,讓每家每戶都能體會到小吃的美味;
第二、增加小吃的店鋪,而且租金少一點,讓更多的人能嚐到這些美食;
第三、多發展關於這方面的遊戲,讓人們樂在其中,感受其中的樂趣,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四、每家每戶在家做完後,可以拍照發到網上去,讓人們選出做得最漂亮、好吃的小吃,增加人們的興趣度。
我相信,如果這樣做,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保護好這些傳統文化,不管是傳統建築物還是傳統小吃,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這些都是祖先創造的財富,為的就是能讓我們能有地方睡、有東西吃,先人們的用心良苦我們一定要牢記,讓我們把這些傳統文化儲存下去,讓它們成為中國的驕傲。
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 篇3
國一作文 ,758字“民以食為天”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那麼,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但隨著時代發展,我們逐漸淡忘了一些中國的飲食文化。
隨著科技不斷髮達,經濟變得繁榮,高樓大廈代替了低矮房屋,而一些飲食文化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洋快餐。這讓我們不瞭解飲食文化,甚至是不知道哪些屬於傳統的飲食文化。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一種廣州人都吃過的東西—艇仔粥,也許大家都會問艇仔粥到處都有得吃,哪裡算消逝?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正宗的廣州艇仔粥是在碼頭或小河邊開或停著一艘小艇上賣的,而現在的艇仔粥都變成普通的粥,沒有了老西關的特色,失去了文化氣息,所以這種飲食文化就這樣消逝。
這種大家都熟知的飲食文化沒有被真正傳承下來,就更別說一些大家不知道的飲食文化了。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冰室是什麼呢?”,我猜很多人都不知道,冰室是一種專門吃各種雪糕或冰棍及其製成的甜品的一個店鋪。以前,在廣州有很多,現在就剩下兩三家了,但在一些廣場也會見到“冰室”的身影,不過他們其實是茶餐廳的代名詞,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冰室了。
由此可見,一種種飲食文化正在消逝,而我們卻還沒有意識到,更沒有采取行動去挽救它們。但世界上許多國家並不像我們一樣,比如說日本,他們雖然已經有很多快餐,但他們大部分人依然保留他們的飲食文化—吃壽司和便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這是因為日本人懂得保護和傳承自己的傳統飲食文化,而我們卻任飲食文化在逐漸消逝,甚至破壞它。
飲食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中國人靈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保護並傳承它們,不要把我們祖先的智慧的結晶丟掉。
最後我想呼籲大家行動起來:我們要努力將飲食文化傳承給下去,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要讓這些美好的飲食文化繼續消逝!
正在消逝的古建築 篇4
國二作文 ,1361字古老的建築是什麼?在我的心中,它是凝固的音樂,是無聲的歷史思想,代表著曾經的一段時代。那一棟棟的建築,濃縮了文化和藝術的精華,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那一棟棟的建築,見證了時代的變更,是歷史文化的縮影。
俄羅斯作家果戈裡說過:“建築是世界的年鑑,當歌曲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只有它還在說話。“這足以說明古老建築需要保護。
在福建福州,有一個著名的古建築—戚公祠。明朝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率“戚家軍“到台州抗擊倭寇,九戰痛擊倭寇,其中在新河三四次,每次都大敗倭寇,保得當地一方平安。新河百姓為了紀念他,在其戰鬥過的地方—披雲山腳下建立了戚公祠。所以當我們看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氣宇軒昂地向我們介紹戚繼光帶領著戚家軍殺得敵人丟盔棄甲的戰史。這就是活著的建築,它向人們訴說著歷史。
清光緒年間,法國軍隊闖入馬尾港,企圖侵佔福州。福建水師倉促應戰,結果死難人數達千餘人,烈士被安放在了馬尾昭忠祠,並立碑紀念。當我們來到馬尾昭忠祠,我們會感受到,它正語氣凝重地向我們敘談福建水師遭到法國軍隊突襲奮起反抗的悲壯歷史。
而林文忠公祠是林則徐的家祠,也是後人祭祀、傳承林則徐精神的地方。當我們來到林文忠祠,我們便感受到,它正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講起,林公則徐氣壯山河的壯舉—指揮軍民在虎門銷煙的歷史。
福建的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當我們來到開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們表述,大鐵佛是我們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鑄技術的證明—古建築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些歷史悠久,有豐富內涵的古建築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也是歷史的載體。這也說明,古建築需要我們的保護。
但在時代不斷變遷的今天,我們仍然一直在保護古建築嗎?隨著科技日益發展,以及人們審美的變化,老建築的危機接憧而來……
幾個月前,上海的老建築被拆遷,在拆遷的廢墟上,出現了十幾幅富有深刻含義的塗鴉,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些作品是兩位藝術家畫的,他們對上海的舊建築,有著別樣的留戀。在創作中,他們意識到了市民對老房子生活的留戀,是在寫實的傷口上,撒一點憂傷的鹽。
幾天前,我在廣州大學城中,偶然發現一座寺廟。它那暗紅色的磚瓦,古樸的外形吸引了我。我不禁起了興趣,便決定進去看看。剛踏入院子,裡面便傳來一陣陣的嘈雜聲,裡面為什麼會這麼吵?我感到很奇怪,繼續往裡走。到裡面,發現寺廟中已被人破壞,破爛的寺廟中還有一大堆人抽著煙,嘻嘻哈哈的笑,圍著幾張桌子,桌旁的人正在打麻將。這難道是保護古建築的表現嗎?
騎樓,也是廣州建築的標誌。但現在,廣州市經濟迅猛發展,城市不斷擴張,交通量大大增加,許多老騎樓也被拆遷,不久之後,騎樓是不是越來越少?在不久後的將來,騎樓會不會消失,只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個的回憶?
在我看來,古建築其實是一個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動面孔,也是生活在歷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記憶。海德格爾也曾說過,生存即居住,而棲居的基本特徵就是保護。保護好古建築,就是儲存歷史,儲存城市的文脈,儲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因此,在城市不斷髮展、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古建築不斷消逝,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我們所有人的重要責任,讓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正在消逝的漢族文化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31字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漢族的生活區域。大家也知道,每個民族都有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為什麼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得以流傳,而現在漢族的傳統文化卻正在逐漸消逝呢?
這個問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我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聞和思考。
首先讓我們來對比兩幅圖畫,這是前些天我親眼目睹的圖畫。第一幅畫中,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處屋舍、小橋、流水、老樹、扁舟,柳樹的枝頭剛剛泛出嫩綠,畫上一群身著漢服的人神態各異,有的人正悠然的在地裡勞作,有的人正聚在一起對弈,有的人正在寫字畫畫,有的人邊走邊欣賞著身邊的風景,有人的三五成群的喝茶吟詩,有的人在互相行禮;而第二幅畫中,高樓大廈矗立在現代都市的每個地方,街上的人們行色匆匆,城市被緊張與匆忙籠罩著。
我們現在人們的處境就如第二幅圖畫,悠然自得的神態去哪兒了?飄香的茶哪兒去了?我們的漢服哪兒去了?不得不說,漢族的文化正從我們的視野與現實生活中漸漸淡去,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它硬生生拽下來。但是,那股力量是什麼呢?是西方文化的侵入?還是人們對自身傳統文化漠視?
我想問的是:如果身為一個漢族人,我們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甚瞭解,就算了解了,也羞於去實踐、傳播,而是崇洋媚外,去追求西方潮流氣派的洋文化,那麼我的傳統文化考誰來傳播呢?這種現狀不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注意嗎?
身為漢族人的我們,是有責任重新振興漢族文化的,但是現代人太習慣西方的生活方式、快節奏的工作和學習,忙的忘記了漢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我想,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它原有的歷史文化,就像一頂皇冠,失去了炫彩奪目的珠寶一樣,就不可能再閃光。
舉一個例子,就如我們漢族最基本的禮儀文化現在也得不到很好的傳承。就像尊祖敬老是我們漢族人最基本的禮儀,可是我們在家裡卻像個小皇帝一樣,讓家裡的長輩們伺服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漢族古俗,有尊師之禮、成人之禮、婚嫁之禮、揖讓之禮、迎客之禮、但現在這些禮儀都簡化甚至消逝了。而另一個漢族人的代表,漢族的特有服飾文化—漢服,在都市裡已經很難找到了,大家都穿著西裝和休閒的衣服穿梭於都市裡,偶爾在街頭零星的看到一個穿漢族衣服的女子和男子,大家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盯著他,要不就會覺得那人在拍戲或用英語問你是來自己日本還是韓國,這真是我們漢族人的悲哀啊。
再看看鄰國的日本和韓國,他們穿著和服和韓服走在街頭巷尾,或正式的場合下,沒有誰投以異樣的目光。要知道,他們現在穿的服裝正是我們漢族人在盛唐和明朝的衣服。我們的國家有56個民族,當55個民族穿上節日盛裝的時候,我們漢民族穿上的卻是西方人的衣服,穿的是西裝,請問,代表我們漢民族的衣服哪裡去?是不是已經消逝了呢?
面對正在消逝的漢族傳統文化,我在這裡這並不是想批評誰,我只想說,請保持我們漢族人良好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剔其糟粕,不要讓我們漢族先輩智慧的結晶在現代繁華的都市中逐漸沉沒和消逝。我們要一起努力,將漢民族文化瑰寶傳承下去,在21世紀裡綻放奪目的光芒。
正在消逝的毛筆字 篇6
國一作文 ,1269字一橫一豎,寫下了爺孫倆握毛筆在宣紙上龍飛鳳舞;一點一提,寫下了壯士們在戰場上灑熱血的英雄形象;一撇一捺,寫下了婆媳之間繡花織布的融洽和諧……
毛筆字端莊大方,記錄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故事,展現了祖國的光輝榮耀,記載了了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悲慘過去。但是毛筆字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日漸消逝。
毛筆字,隨著一個個朝代的逐漸演變:從甲骨文進化成金文,又從小篆變成了草書,變成了行書、隸書、楷書。每一種字型都意味著一個國家的衰落,或是興起,意味著一個朝代的變更。不知不覺中,已有許多種字型開始無形消逝,正如傳統的書寫方式也慢慢地消失,在人們心中遺忘,取而代之的是硬筆字。毛筆字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傳統過去,或許早已抹去了本應屬於它的象徵意義。
其實毛筆是中國獨有的書寫工具,傳統的毛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四寶,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魁力。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與毛筆使用分不開。毛筆字作為書寫方式,其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有過毛筆描繪的痕跡。雖然西周以上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看到些許用毛筆的痕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可見毛筆作為書寫工具,一直傳承下來。
小時候,在鄉村庭院之中。爺爺握著我小巧玲瓏的手掌,提著毛筆,領著我寫毛筆字。毛筆字很優美、很精確、很利落。有提的時候,一提即收尾,從不拖泥帶水;稍有綿延之意時,拉長延伸……
那時候,爺爺嘆了口氣對我說:“孫女啊,知道嗎?像你那麼大的時候,我們都是寫毛筆字的,毛筆字最美了!”說完,便輕輕地放下毛筆,走回屋內。
我望著爺爺漸漸離去的背影,回味著他說的那番話,細細品味著那句話:“毛筆字最美了!”深秋的黃色落葉,輕輕飄落在宣紙上;微微的秋風吹過,吹起了毛筆墨水的淡淡澀味……
綠葉變成黃葉,又被冬雪覆蓋,一年一年逝去,我也開始慢慢長大……
現在的我已經能寫出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就像爺爺說的那樣,毛筆字方正優美,每一個筆畫都像蘊含了一段故事。從倉頡造字開始,我們身為華夏子孫就不應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更不應該忘記我們傳統的書寫方式。因為有了文字,我們有了更加方便的溝通。因為有了硬筆字,我們的字型變得更加簡練、方便。可是,硬筆字已是現代書寫工具,而毛筆字則更是一種古老歷史的象徵。
其實毛筆字不僅是一種書寫方式,也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方式。古代時候,詩人們用毛筆寫詩:
李白的奔放飄逸灑脫,寫出了他的豪情壯志;曹操的慷慨悲涼,寫出了他的遠大抱負;杜甫的沉鬱,對人民百姓的關注和同情。
現在雖然有也有人在學寫毛筆字,可他們只不過為求一手好字,並沒有真正感受到毛筆字的魅力。在毛筆字的世界裡,唯有多參與才能繁榮其藝術,保持它的生命力,不讓它消逝。但這個過程很顯然更為複雜,需要的是我們對傳統文化多一點耐心,一點一滴地做下去,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直接獲取書法所帶來的收益。
毛筆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花身,我們不僅不能忘記這個傳統,更不應讓它失傳,毛筆字最精確、最美麗、最耐人尋味,它是我們的驕傲,是不能消逝的歷史。
正在消逝的美好記憶 篇7
國一作文 ,953字在我看來,生活與文化即為一體,兩者早已緊密結合,難以分離。每一天,我們嘴上說的、筆下寫的全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在中華民族出現的那一刻,便深深地熔鑄在我們的靈魂中,若硬要將它剝離開來,中華民族就成了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再也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不幸的是,當今時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或許在我們未曾意識到時,它就已經悄悄地消逝,成為少數人正在遺憾的美好記憶。
我這樣說,並不是毫無根據。還記得某一天下午,父親開車接剛上完補習班的我回家,車上電臺正播著《評書》。聽著說書人用粵語抑揚頓挫地講著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說書人身穿黑色長袍,兩手袖子稍稍挽起,露出白色,手中扇子揮舞著,一臉的神采飛揚、眉飛色舞,彷彿投入了他所有的熱忱。雖然我從小就已經把《西遊記》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當我聽見那說書人飽含激情的說道:“啊,誰知那孫猴子,竟有通天的本事,揮舞著手中的金箍棒,掃走了成群的蝦兵蟹將……”,我仍舊沉浸在他的聲音裡,想象著孫悟空能力出眾,無所不能。
正當我聽得入迷時,父親開口說:“這怕是林兆明吧,以前他和張悅楷可是廣州說書的頂樑柱,可惜後來張悅楷死了,現在就剩他一個了”,頓了一頓,父親繼續說道,“廣州人是很喜歡聽說書的,我小時候,每當他們說書節目開始,往往呈現出萬人空巷的場景,所有人都擠去有收音機的人家那聽說書去了”。
萬人空巷,這是一個多麼震撼的場面!試想一下,當今時代,有哪種活動或娛樂節目能造成這樣轟動的影響?怕是沒有了吧。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過的得越來越滋潤,同時網際網路上海量資訊也讓人們眼花繚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有誰能夠堅守心中那份簡單的快樂,又有誰能意識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更有誰能夠拯救這些正在消逝的傳統?
我思考著這個問題,動筆寫下這篇文章,源於內心的悲哀:面對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我們該如何待之?悲的是像張悅楷這類傳統文化的繼承人正一個個仙逝;哀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後繼無人,而我作為一箇中學生,可以做些什麼?
難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就要這樣一步步走向終結?是時候讓我們肩負起責任,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建築起中華傳統文化的橋樑了!
面對傳統文化美好記憶的消逝,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冷漠待之,千萬不要讓傳統文化塵封於正在消逝的記憶裡。
正在消逝的野生動物 篇8
國一作文 ,952字在當今追求物質利益的時代,有許許多多珍貴的東西正在快速地消逝,如祠堂、中式婚禮、名人故居等,本文我要談的是野生動物正在不斷消逝。
有許多野生動物數量已經大範圍減少,野生動物的銳減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因為人類的隨意捕殺和亂砍亂伐,野生動物才日益消逝。人類的這一舉動不僅傷害了大自然和野生動物,還傷到了人類自己。直到現在人類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過錯,才意識到要極力去彌補這個過錯。
現在人們已經把部分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保護起來,例如:大天鵝,北極熊,藏羚羊,大熊貓,長江江豚,金絲猴……這些動物曾都被人類傷害過,有的被製成衣服,有的被人類食用,有的被製成藥材,有的失去家園……這些殘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全是人類做出來的。
人類這種殘害動物的行為是十分可惡的,因為野生動物也曾經給我們做出了許多巨大的貢獻,如果我們繼續這樣傷害下去不就等於是忘恩負義了嗎?真是這樣的話,不僅是人類自己瞧不起自己,就連野生動物們也會瞧不起我們。所以我們應該停止這種殘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反之我們還應該去保護他們。
人類是野生動物消逝的重要因素,要是人人都像關心自己一樣去愛護那些動物,不要對森林進行大量砍伐,造成無數野生動物無家可歸,那麼,我相信森林裡再不會聽到槍聲,再沒有動物們擔驚受怕,再不會在餐桌上看到野生動物的影子,野生動物的消逝就不會出現!
野生動物就像我們人類的啟蒙老師,人類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動物。我們應該全力保護動物,與野生動物一同構建一個美麗和諧的家園,對此我想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禁止人類獵殺一切野生動物,干擾野生動物的棲息、生活。
2、各省、市野生動物保護區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對捕殺野生動物的不法分子嚴厲懲罰。
3、禁止人類近距離接觸一切來歷不明的野生動物,以免爆發瘟疫,造成大量的人生損失和財產損失,以至撲殺大量野生動物。
4、醫務部門要做好防禦瘟疫病毒的措施,以免爆發瘟疫時撲殺太多野生動物。
5、時時刻刻宣傳“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最後,我想對全社會提出: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要保護動物,珍惜這自然界裡的每一個生靈吧。
正在消失的報亭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69字報紙,絕對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它的發明到現在估計已經上百年的歷史,還記得五四青年舉著報紙、舉著旗幟為國家而吶喊的場景嗎?還記得上世紀80-90年代豆漿油條捎帶一份報紙的生意嗎,在網路沒出現以前,報紙絕對是媒體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可能都去看電視新聞了。
現在,網際網路出現了,報紙是否還能存活下去,答案是肯定得,只不過,再也沒有當初什麼報刊亭了,報刊亭的消失不意味著報紙的消失。它還可以為最大的群體學生而服務,可以將網路優秀文章剪輯下來,列印成文稿,供旅客、學生、縣城文化活動中心的人們去看。
而且現在辦報紙門檻的降低,則需要更加精確的針對目標人群,對學生就要把握顧客心理,他們需要的是什麼,就提供什麼,例如國家訊息,主席大事要有,作者投稿也要有,這可以間接增加個人知名度與報紙銷量,有可能就是作者提前買幾十份送給他的親朋好友。
說實話,我也就讀過學校裡的二手報紙,但是這樣是傳播速率最快、對紙張最節約,而且報紙有免費化的趨勢,可以上網,做網路報紙,雙管齊下,網路與紙質版同時發行,針對企事業單位、公務人員、教育行業、公交系統、各大媒體公司定向銷售可能比單一的報刊亭去銷售比較好。
還是一句話,現在的紙質報紙只是人們快節奏生活中的一個調劑,是人們情懷的體現,是精神文明的象徵。要想恢復當初盛況絕對不可能,就像大家去商場買衣服,只要電商平臺做的足夠好的情況下,實體商店註定倒閉。就是這麼個道理,美國早就實現了報刊的定向投遞。報刊只能作為人流量大地區小賣部的副業,它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人的主業了。以上雜談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同時希望某些建議能夠採納。
家鄉的四合院 篇10
國一作文 ,1843字四合院暗紅色的鐵門後面還有一扇硃紅色鐵門,顯得稍微氣派一點,連線兩扇鐵門的是一條不長也不寬的水泥路面,路兩旁是我奶奶親手侍弄的小菜園,菜園裡常見的果蔬都能看見。“喔喔喔……”,嘹亮的雞鳴聲此起彼伏,開啟了四合院熱鬧的一天。
推開鐵門,大大小小几十間房屋映入眼簾,它們建成的年代各有不同,最老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的前兩年才剛剛蓋好。從老式的磚瓦房到新式的平房,從破舊的木門到先進的防盜門,從水泥地面到大理石板,所有這一切構成了這個四合院奇妙的混搭風格,也註定了這個四合院不屬於哪一個人。它是一段歲月、一個夢想,曾經承載著少年人的詩和遠方。
這就是我家,一個承載著我爺爺奶奶和我爸媽幾十年回憶的地方。
四合院面南背北的四間房是我們自家住的,其中有三間是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年輕時建的,歷經滄桑卻古樸依存,一點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其餘的便都是出租房了。
我記憶中最早的租客是一個五口之家,不知道為什麼腦海中十分討厭這戶人家,可能是聽奶奶說過他們家一些不光彩的事,他們搬走之後父親就將那間房子拆了,在原地重新蓋了一個,因為這件事還與旁邊的鄰居鬧了矛盾。好像是因為什麼採光和佔地界的原因,我母親那時候還被鄰居家的女主人咬了一口。我至今仍是不解,如此費力爭吵又會得到什麼好處呢,在聽過《六尺巷》的典故之後對此事更加反感。
十幾年間陸陸續續換過很多租客,常住的也就兩三家吧。位於院子南面,朝北的那間房子的租戶今年才搬走,是一個四口之家,由於時間比較近,他們一家的“光輝歷史”我可是記了不少,每一件都讓人目瞪口呆,甚至讓我的童年蒙上陰影。大約在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他們家不知怎麼惹來了一群小混混,一個個在四合院“張牙舞爪、橫衝直撞”,四合院於是“雞飛狗跳”,那家的男主人也不甘示弱,衝進屋子居然拿出一把刀出來,不是普通的菜刀而是武俠小說裡才有的那種大刀,小小的四合院頓時變成了冷冷的江湖。嚇得我躲在自己房間將房門緊閉拽著奶奶的袖子瑟瑟發抖……
後來那個男主人被抓去坐牢了。
因為這些租客的原因。我對四合院越來越不滿,甚至有過出逃的念頭,因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幸好四合院來了新的租客,這是一個四口之家,兩個大人帶兩孩子。兩個孩子都只比我大幾歲,我常常跟在他們身後玩。與姐姐一起畫畫、編花繩是我童年的一大樂趣,直到現在我會玩的很多遊戲都是這位大姐姐教的。還有那個大哥哥,他有許多書,我經常向他借閱圖書並分享書中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我在院子裡種了一顆黃豆,天天都盼著豆苗快快長大,每天都給它澆水、晒太陽,可沒過多久我就和家人一齊出去遊玩了兩個星期,小豆苗也被拋諸腦後,本以為它會枯死,回來後卻發現小豆苗長得更加茁壯,一打聽才知道是大哥哥在幫我照顧小豆苗,按時澆水……現在這個大哥哥已經上高二了,我們之間的談話漸漸少了,他每天早出晚歸,我每晚熄燈時他依然在挑燈夜讀。儘管他的成績並不突出,但這份執著的精神卻時時鼓舞著我。
另一個新來的租戶是一個“花仙子”。她在這裡住的時間不長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說她是個本科畢業生,成績十分優異,卻在這樣的小縣城經營著一家花店,這個花店讓她渾身都散發出淡淡的清甜,連她走過的地方都留下一絲絲香氣。她本人也像茉莉花一樣優雅,時常穿著白色長紗裙,宛如畫中美人,在戴望舒的《雨巷》中那個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說的難道就是像她一樣的人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租戶們漸漸的都搬走了,昔日那個喧鬧的四合院也漸漸的冷清。終於沒有了夜晚的吵鬧聲,沒有了婦女們閒聊的聲音,沒有了孩童嬉戲的身影。站在陽臺仰望天空有群星閃耀,身旁的高樓有霓虹燈亮得晃眼,唯有孤單的四合院躲在漆黑的角落裡,正如一雙黑色的眼睛在苦苦的追尋光明。
我曾經很討厭喧鬧的四合院,但是那些“討厭”的人走後,四合院也不令人討厭了,甚至有點失落。當所有過客都走了,褪去紛擾的世界是那麼的孤獨;當所有租客都離開了,失去喧囂的四合院是那麼的無助。四合院像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孤零零看著兩旁有說有笑的高樓。
明年我也要搬走了,搬到新城區的小高層裡,這個四合院承載著老老少少三代人的記憶,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它一直是我們的棲身之所,現在它終於能放下責任,安靜的被歷史長河的水沖走了。
四合院的落寞,正是這個時代欣欣向榮的標誌,而不是我們討厭它的理由,我只希望所有奮鬥的人都能同時擁有未來和回憶。
嘹亮的雞鳴聲再次響起,刺破孤獨的夜空。明日的四合院,你將又是怎樣的一副模樣啊?
美麗的四合院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5字我家的四合院是一個美麗的四合院,這個四合院坐北朝南,門兩邊掛著燈籠。到了晚上,門外格外的亮堂,讓我們可以在大門外開心地玩。
走進門,來到東屋。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用磚砌成的用來做飯的火爐,上面放著很多鍋碗瓢盆。你一定猜出這是間什麼屋子了,對了,就是廚房。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是在這裡為我們烹飪出一道道香甜可口的飯菜。這間廚房的右上角有一個大箱子,裡面放滿了食物:大米、小米、胡蘿蔔、白菜、麵粉和土豆等,大約有20多種。
從東屋出來到南屋。南屋是我印象中的“人間仙境”,因為它冬暖夏涼,因為它有一張柔軟的床,因為它有踩上去不冷的地板……你說這難道不是“人間仙境”嗎?南屋分為兩間,其中一間小的是臥室,那間大的是客廳。臥室的左下角有一張柔軟的床,右上角有一個小小的搖籃床,那是讓我可愛的妹妹睡的。客廳,當然有茶几、沙發了,還有一盞金光閃閃的燈呢!這盞燈是純手工雕刻而成的,所以顯得十分漂亮,靈動,讓人看了之後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西屋是一個小小的花間,是我們養花的地方。春天來了,西屋開滿了花,小蜜蜂和小蝴蝶都飛來了,讓人體會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春天花兒的美麗。
北屋是我們家最涼爽、最寬敞的地方。北屋之所以涼爽是因為它很寬敞,不能很好的將熱量收集在一起,所以它一年四季都很涼。北屋因為地方大,所以放了很多床,我們睡覺一點兒也不覺得擁擠。屋子中間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每年夏天,吃完飯我們就躺在院子裡數星星,有時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自從搬了新家,我一直很懷念以前住過的四合院。想起自己曾經在四合院裡生活的美好時光,我多麼希望可以回到3歲的時候,回到四合院,看那漫天的繁星!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了我家的四合院了呢?
致我們正在消散的年味 篇12
高一作文 ,914字按我家鄉的規矩,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段日子。小孩子們會跟著大人們忙上忙下的,就著母親在廚房裡的陣陣飯菜香,火盆中為祖先燒香的點點火光,年,就這樣消無聲息地開始了。
但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我隱隱約約的感覺,年味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
今年過年,父親沒有回家,二叔因為公事也沒有趕上年夜飯。按我家的規矩,過年吃年夜飯時,全家十三口人必須都回來,哪怕只是吃口飯,喝口酒,也算是過年了。可今年,廚房裡的大桌子空蕩蕩的,稀稀拉拉地坐著人。加上三姨身體不適,沒有下樓吃飯,我們的年彷彿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媽媽和二姨在廚房裡做飯都沒有了興致,只是幾盤家常的小菜,便應付了事。雖然,大家笑著,可是我卻莫名多了種難受,我們的年哪兒去了?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可鬧騰了,我們一會兒要吃這,一會要吃那,爺爺奶奶就這樣笑著看著我們鬧,也不制止。小孩也越發任性起來,找出壓箱底攢了一年的花炮,也在大門口玩起,隨你怎麼鬧,大人們也不說你,這是新年特有的權力罷了。而現在有了禁鞭令,並且我也沒有那麼熱衷於玩花炮了,弟弟妹妹們最小的,也有了十來歲。在一起談天,也有了分拘謹,可我還是嚮往小時,兩小無猜,無憂無慮,那時的年味,我嗅得很清楚:是一種來自古老傳承的神祕感和全家團聚的幸福感,和現在的走個過場,我仍舊是,更向往那些年。
後來,年就這樣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了,我有些婉惜,那分明是古老的傳統在人們的快節奏中消逝啊!因為麻木了嗎?有誰還在守著執念去找回那逝去的日子?
沒有了,也不再有了。
人們的生活節奏太快,導致我無暇在意那些我們不經意逝去的一點一滴。有誰會吟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晴入屠蘇”燃起一串新年的禮炮;有誰還會一本正經地講授著那遙遠的《年》的故事貼下一幅春聯;還有誰會舉起酒杯,望著一家人團聚的笑臉,歡快地說一句“過年了!”……
那都過去了,就像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樣,年味一點點的變淡,變淡,消失。我害怕,害怕年的消失,我希望人們還會記住那歷史長河中最美的一抹紅,最經典,最鮮豔,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頭!——年。
至我們正在消散的年味。
外婆家的四合院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9字自從住進了城市,我總覺得城市的生活是那麼的平淡、無味,便想起了外婆家的四合院,它一年四季都十分迷人。
每當春天來臨,綠油油的小草從大地中悄悄鑽出來,好像給大地披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花壇中千姿百態的花盛開著,散發出陣陣清香,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四合院的大槐樹吸吮著春天的甘露,在明媚的春光下孕育著新生命,它漸漸發芽了,一片片綠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生機勃勃。
春姑娘離開了,夏公公又來到人間。荷花在水池擺起“水中仙子”的姿態,等著人們嘖嘖稱讚。荷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素潔秀美的潔白色,一種是豔麗無比的粉紅色。潔白色的荷花與粉紅色的荷花相映襯。仲夏,槐樹開出米粒大的花朵,如果不仔細看,是絕對發現不了。陣陣微風吹來,經常會聞到沁人心脾的芳香。
每逢遍地瓜果的秋天到來。果子的芳香撲鼻而來,後院黃澄澄的鴨梨,壓彎了樹頭。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掛在又大又綠的葉下。葡萄架下,長著各種各樣的菊花,競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
大雪紛飛的冬天來了。大地、樹木披上了一件美麗的銀裝。池水結了厚厚的冰,雪花妹妹跳起歡躍的舞蹈,一下子,四合院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
啊!外婆家的四合院,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
外婆家的四合院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6字暑假裡,媽媽又帶我去了一次外婆家。那曾經消磨了我許多童年時光的“四合院”,依舊沒有改變一點兒模樣。
院子的北面是一排磚瓦房,磚瓦房的前面房簷探出了兩米,用玻璃封住了,稱作陽臺。記得小時候媽媽工作忙,便把我寄養在外婆家,陽臺是我天天玩耍的好地方。院子的西面是兩間紅磚房,右面一間用作廚房,左面一間裡面供奉著觀音菩薩和紅臉關公。觀音菩薩面前一個盤子裡總是放著香蕉、蘋果、桔子、桃子等水果。小時候我經常偷偷地去那裡拿了吃。
院子的正南面是一間用作儲藏室的小房子。小房子的右邊是廁所,左邊是東西走向的大門。院子的東面是一間浴室,浴室的右面是一間吊廈,用來存放拖拉機和三輪車的。院子的北側和東側分別有一個兩米長、半米寬的小菜池,裡面種了絲瓜、梅豆、苦瓜、黃瓜……夏天和秋天裡,住在外婆家,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
這就是我的外婆家。儘管它很普通,普通的與其它的農家院沒有多大差別,但那裡有我許多童年的美好回憶,我仍然喜愛外婆家的“四合院。”
我的童年——從四合院到中英街 篇15
記事作文 ,2009字大約是上幼兒園之後,在上海碼頭不遠處租的幾間磚瓦平房,但建築風格頗像舊時的四合院,房間圍在一起,中間便形成一個庭院,在此,便喚作“四合院”吧!
不必說常綠的青松,空曠的平地,低矮的黃楊,潔白的茉莉;也不必說燕子在屋簷下築窩兒,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小螞蚱忽然從草間蹦到花壇上去了。單是院裡花壇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月季在這裡歡笑,艾草在這裡狂舞。絲瓜藤纏繞在鞦韆架上,圃裡的小白菜長得飛快,雛雞雛鴨滿院地跑(現在只怕是禽流感來了,再也看不到了吧),小狗拴著,不愉快地吼叫著,早些時候栽的茄子,已可摘下吃了,但都是青皮的。
堂姐到我家做客時,真是好玩極了。
一開始沒什麼樂子,在鞦韆上悠了一會後,她說:“我們去剪加拿大一枝黃花吧!”“加拿大一枝黃花”,植物名,在書上也看到過,至今也覺得這名字很怪。
於是媽媽便拿來修草的剪刀給我們,剪野草剪得真是不亦樂乎!我們一塊逮小鴨、遛小狗,在屋簷下看小燕子喳喳地叫,摘茉莉花。時間過得飛快!
有一年冬天,我印象很深。上海難得的一場大雪,蓋住了整個四合院。茫茫的白雪,好像大塊的棉被。本來院裡只有我們一家,如今又多了一戶租客,是一個小夥子。
他在院子裡堆雪人,我至今都不明白,他是如何將雪球滾得那麼圓的,來回走一兩圈,一個圓圓的大雪球便成形了。他將兩個雪球堆在一起,用手拍拍,後來又團了兩個雪球放在上面。你猜猜他堆的是什麼?正是米老鼠。在這時,我偏要去添亂,從地上撿起幾粒石子按在雪人上當眼睛和鈕釦。小夥子只是笑笑,並沒有生氣。
在雪天上學是最麻煩的,家裡的車,油箱被凍住了,發動不了。騎電瓶車,路面已經被凍成了冰面,我們不知摔了多少回了。四合院的大門有個斜坡,又滑,電瓶車根本就騎不上去,趕忙喚來院裡的租客,一起來幫忙推車。現在想想,真是好笑!
後來,房東要把四合院給工人們做宿舍,我麼遷居到中英街,不久在中英街上的小區買了房。中英街上也是有無窮樂趣的。
在街後面有一條河,我經常疊了紙船扔下去,奈何護欄太高,我每次都只能把紙船扔到近岸的綠萍上,久而久之,也就放棄了。這條河很靜,船扔到了河中,也不一定會在水上漂向遠方。
中英街一邊是商鋪,一邊是林子。林子裡有夾竹桃、響葉楊、香樟和槐樹。這些樹都非常高大,枝幹很粗,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特別是響葉楊,甚至比小區居民樓還要高,風一吹,樹葉便“嘩啦嘩啦”地響。大約是五月份,槐樹的花便開了,像白色的珠串墜在樹上。有一天,一輛大集卡停在樹下,司機運完貨後,順著大集卡爬上去,總算夠到了槐樹,摘了幾串槐花下來,送給了我幾串。爸爸說槐花是可以吃的,給我示範起來。
“好吃嗎?”我問道。
“挺好吃的。”
可我始終是不敢,後來又不知是聽誰說的,槐花能清熱去火。等我敢吃的時候,已經沒有大集卡可以去摘了。
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到樓下商鋪前玩,地上跑來一隻很小很小的小螃蟹,我趕緊拿塑料杯把它扣住。“哪來的小螃蟹?”我問。“我們這邊靠海,它是從海邊跑過來的。”媽媽答道。“海離我們那麼遠嘞!”“螃蟹跑的可快了,‘咕嚕’一下就跑來了。”我不知道媽媽是不是騙我,我覺得小螃蟹不可能跑那麼快,但畢竟無憑無據,也不好說。
我把捉住的小螃蟹餵給烏龜吃了。後來的日子,像這樣看見小螃蟹在地上跑來跑去的事也不少。我們這兒靠近東海,夏季總有涼風撲面,或許它們真是從東海跑來的吧!
中英街的一年四季除了溫度之外,似乎沒有多大區別。香樟樹的葉子長青長綠。在冬季,也未有喜慶的過年氣。中英街的人很少,商鋪多半是關閉的。早年間,這裡本是繁華地帶,但如今,人不知怎的,陸陸續續地走了,“人去樓空”。有時,真覺得中英街冷清得很,可是,有時又覺得它是靜謐的、愜意的,在暖陽下靜靜安坐的老街,如一幅風景畫,永久地展開著。
中英街下面也有一個園子,也有圃,但大多都被種上了蔬菜。這裡少有人來,偶爾也可以見到有人來釣魚,一坐就是幾個鐘頭。因為這裡又大又空曠,人也少,是個騎自行車的好地方。有時我蹬上自行車,在園裡飛快地騎著,路非常平坦,騎得特別順暢。從高高的坡上騎下,想想便知有多麼刺激,但我很少這樣做,因為我畢竟非常膽小,生怕摔個跟頭。騎車的時候,便有風拂面,突然想起一句名言:在速度中享受自我。
不論是四合院,還是中英街,都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雖然相較其他的地方,確實是偏僻、冷清了一點,但是,寧靜閒適也是很不錯的。遠離嘈雜喧譁,遠離煩躁吵鬧,在寧靜的院裡、街上,享受平靜的生活。在時代進步的同時,也應該適時暫別鉛華,感受一下樸素、靜謐、簡單的日子吧!
或許,愜意的日子是最令人陶醉的!
正在遠行的路上 篇16
高一作文 ,741字當蒲公英的花種脫離原來的花柄隨風遠行,那說明它踏上了新的征程。—題記
人生如漫漫長路,前方的大門已為我開啟,我將步入高中。
“再把秋衣捎上吧,開學後就冷了。”媽媽正在為我臨行前操勞,父親也在工地上忙。而我似乎什麼也插不上手,心裡滿是幻想,高中究竟是怎樣。常聽大人說:就這三年,過去就輕快了。真是聽煩了。
離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父親回來打算把我送到車站。這時,我以前總是厭煩的嘮叨的媽媽已為我整理好行裝。這三個大包可真重,裡面放滿了我的東西。家裡有個電動三輪,父親把行李箱毫不費勁地搬上了車,這也許是父親常年在工地積攢下來的勁吧,似乎是我見過父親第一次這樣的乾脆利落。電動三輪也舊了,父親帶著我和行李,車子不免發出“吱吱”的聲音。我向後坐著,望著媽媽在門口一直盯著我,守著我,直到轉過彎去,我和母親都被對方深深印在心裡到站了,這次我先提起箱子想到遞下車去,可沒想到,箱子如此重,以至於我被箱子連帶著向下傾去。這時,父親迅速地接過箱子,又一手扶住我,這是多麼大的力量,是我望而企及的嗎?接著我笑了笑,不免有些羞澀,我拎起另外兩個包猛地向下跳去,這次我站穩了。等到車來,我提上箱子投上硬幣坐在車內,父親在車外,公交車的車門跟往常一樣從兩側合到一起,透過這層玻璃,我站在搖晃的車內看到父親坐在未發動的那舊舊的三輪上,一直望著我,好像在等待我消失在父親視野後,就又開著那舊三輪駛向工地,然後整日忙碌於此……
我在車上,轉彎時又路過了那條通向我家的路,我盡力望去,能看到家邊最高的鐵塔尖,不過是漸行漸遠、漸行漸遠……
我正在路上,是遠行,但內心中那守望在家門口的母親,和駛著那珍貴三輪的父親依然牽動著我。
蒲公英種子另尋它處棲息,待到秋天,萬物凋敝,種子與原來的花柄共處一片淨土。
永不消逝的醇香 篇17
國三作文 ,776字夜深了,人靜了。獨自一人呆在空曠的寢室裡。無意間,我發現了那已沾滿了灰塵的日記本,無聊的我,好奇地一頁一頁翻看著那淡黃的昨日日記,沒料到竟翻出了只有時間才能醞釀的一縷縷香味。
十四歲那年上初三,母親說好了要送我,但在臨走的那一刻卻變了主意,興高采烈滿懷著獨立生活的新念頭的我,並沒有注意到她揮完手轉過身去眼角的那一瞥閃光。父親騎著魔託車載著我送到門口,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車就要往裡走,父親叫住我,把校牌掛在我脖子上說:“你已經不是孩子了,要學會照顧自己。”這時鈴聲已經打響,我提著行李走進校園,隱隱約約感覺到父親在我後面注視著我。當我轉過身去想叫他回去時,父親已經騎著摩托車走了,身影越來越小,越來越淡,立成我十四年一直不變的風景。
新學期開始的第一週有著新生一樣求知的衝動,把飯錢都省下來買書看,人瘦了一圈。
回到家母親看見先是驚叫一聲,接著便是奪眶而出的眼淚。這天,母親天沒亮就起床趕集,給我煨最喜歡吃的排骨湯。當我狼吞虎嚥的時候,母親靜靜地坐在我對面看著我,露出高興和滿足的樣子。之後的每次回到家總是能喝到熱騰騰的排骨湯。
歲月悠悠而過,在學校的生活讓我歷練出幾分自以為是的“成熟”。為了一件小事和父親慪氣,並粗暴地拒絕了他的“講和”。上學那天,本想一個人偷偷溜走。卻不想父親悄悄已把行李背在肩上,他早已猜透了女兒的心思。母親跌跌撞撞地從房間裡跑出來,把書包背在身上,我無言以對父母親的那份深深的愛。回到宿舍整理行李時,才發現包袱裡的襯衫多塞了一張五十元的伙食費,還有幾件冬天裡備用的衣服,幾天來努力營造起的冷漠的面具隨著眼角的淚水簌簌落下。
那一刻,我用淚水來洗刷了那蒙塵的心靈,用淚水來淨化了我對父母親的愧疚……
這時廣播裡響起了《感恩的心》的動人樂聲。歌聲充溢了我模糊的淚眼,響徹了整個星空,香醇了我十四年的歲月,也將在以後的歲月永不停息……
消逝的雨季 篇18
高一作文 ,919字“在長長的一生裡,為什麼,走得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坐在昏暗的教室裡,才猛然驚覺,最後一個雨季將要離我遠去,並將永不再回。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所渴望所想到的十七歲和十七歲之後的日子,並不是這樣的啊!
在我尚且幼小,尚且天真的年代,十七歲所代表的是一切甜蜜與美好。它是鄰家大哥哥工作時的從容,還有許多我一直想明白卻無法弄清楚的事。回想昨日的自己,內心深處不禁泛起甜蜜的憂傷。我對自己說,長大了我要這樣,我要那樣,並且握緊小拳頭堅定不移地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就像陽臺上雪白茉莉花燦爛的開放,就像黑夜星辰一瞬的光芒。
然而,在十六歲以後的日子裡,我才知道,那隱藏在夢幻背後的真相,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當我逐漸成長,在隱隱的疼痛裡甦醒成長,一路走來,才發現,在那年幼的起點到十七歲的終點之間,還有謎一般的距離無法丈量。
總渴望成熟,讓心不至於沉淪,於是受傷時給自己一個藉口,不去悲傷;誤解時給自己一個理由,不去計較;迷茫時給自己一個方向,不會迷失。但是,我是在什麼時候丟棄我的單純和寬厚呢?我的心靈是在什麼時候變得複雜和銳利呢?我是在什麼時候學會傷害別人呢?
我無法說清楚這十七年所奪去的一切是毀滅還是成長。難道,這就是我們走出雨季,成為一個成熟大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嗎?難道這就是被許多人所回憶渴望讚美的一生中最美的時光嗎?
或許像張曉風說過的,青春,原來就是一種浪擲。就在我轉身那一剎那,十七歲以它那本來的面目出現在我眼前,同滿世界的塵埃一起飛揚著,真實而又殘酷。當永遠無法改變無法挽回的十七歲走過,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憂的少年在生活濁流裡渺小,無力,消失,看著夢中的十七歲被摧毀。難道這就是成長?這就是十七歲後的真相,貯滿疼痛和苦難?
但是我還是得繼續前進,即使摔倒,也要爬起,有時歌唱,有時哭泣。在永不回頭的十七歲後,學會勇敢,學會堅強,學會正視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一切:高考,或者其他。太多無法預料的偶然在悄悄等待著我。不管怎樣,即使在黑夜裡我流淚了,在每一個清晨,我仍會鼓動純白的翅膀展開所有可能與不可能。
因為,當十七歲的花凋謝後,在我們人生道路兩旁,仍會有其它美麗的花綻放,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勇敢地前行,去尋覓那屬於自己的點點滴滴。
永不消逝的母愛 篇19
國二作文 ,724字天灰濛濛的,等待著黎明的曙光;夜冷清清的,消釋著一絲絲暖氣;心空蕩蕩的,思念著消失的愛。
孩提的時候,依稀記得,媽媽的愛,媽媽心疼的表情,媽媽遠去的背影……那天雨很大,視線一片模糊,淚水與雨水交織著,只覺得很苦很苦。
從那以後,消失的母愛時刻繚繞在心頭,深深地掩藏內心深處。
母愛是不會隨時間的流失而蒸發的,只會愈發強烈渴望。那年春天,我才13歲,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心情既沉重又焦慮。每天忙忙碌碌地上學放學,起早貪黑的做作業,夜夜熬出兩個熊貓眼,為的是考上一所好的中學。皇天不負有心人,果然在第一次月考中,排名全年級第二名,那時高興的幾天幾夜睡不著,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讚許的言語,鮮花,榮譽,掌聲同時擁有,我近乎忘記了我是誰。
好景不長,在第二次月考中,我的成績突飛猛退。跌,跌,跌,一直跌到望不見底的深淵裡。同學們鄙視的眼神,老師黯然失色的目光,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情此景,無聲勝有聲。白天,飽受煎熬,近乎奔潰的我,默默忍受著精神的折磨。夜裡,望窗外,一輪明月已完全被烏雲籠罩著,暗淡無光,有種“煙籠寒水月籠沙”之韻意。那夜,徹夜不眠。不覺想起了媽媽,思想在死亡邊緣掙扎之際。驀地,一句輕柔的話在耳際響起,“孩子,堅強些,沒有過不去的門坎,只有不願意提腳的人……”“媽媽……”淚水早已潤溼了我的眼睛,視線又一片模糊朦朧之中,銀白色的月光似乎更耀眼了。我暗暗下定決心,又鼓起了前進的風帆。
??往矣。如今,我又即將面臨著人生第二個轉折點,儘管在前進過程中,會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挫折,但我毫不畏懼,我會勇敢地提起腳,跨國那難怕比山還要高的門坎。
因為消失的母愛不會消失。我感恩,因為而生存,因為而幸福。
願月光將幸福化作一縷縷銀光,揮灑大地!
已消逝的歲月 篇20
高二作文 ,597字來不及回頭望一眼,生命已染然走過了十六個年頭。我那已經消逝的歲月,真的,就這麼過去了。
時間,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她會領著我們姍姍走過,或許是歡快的,又或許是緩滯的。我有時會想,她帶給我們什麼?沒有。卻帶走了我們的歲月。
窗外,飄來了那帶著思念的歌聲,我聽見那沙啞的聲音略帶懷念與惋惜的味道。曾幾何時,我也跌進過無限的思念中,無法自拔。為此,我掙扎過,努力過,每天的每天,我努力地埋頭於繁重的學習中,努力地剋制自己不讓思緒跌回到歲月裡。只是有時候,還是忍不住了,想到以前的人和事,想到那一首關與承諾的歌。
有一天,朋友對跟我說,千萬別在繁重的學習中迷失了自己啊!想想初中吧!我回了他一句:人,不能活在過去。那一刻,我覺得我好像釋懷了,我終於,從歲月裡無限的記憶中逃了出來,終於,出來了。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我發現,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些東西鐫刻了,就難以磨滅了,這個暑假,我最最親愛的奶奶離我而去了。在這痛切心扉的日子裡,我發現,歲月在奶奶的生命劃過一道道深壑,而奶奶在我的歲月中也鐫刻了一道道的疤痕,那是永遠也無法磨滅的印記,多久以後在我的夢裡浮現,醒來以後,仍淚流滿面。
也許,我錯了,我仍然衝不破歲月的痕跡。我們都活在深深的思念當中,自哀自傷。算了吧,那個誰誰誰說:時間是治癒傷痛的最好良藥。那就這樣吧,也許不會忘記了,也許“明天”就忘記了呢。
時間匆匆,歲月就這麼被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