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實驗—雨滴的形成相關作文20篇

有趣的實驗—雨滴的形成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1字

哈嘍,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小雨滴的形成。咦,奇怪,連小雨滴都可以製作出來?真不可思議!別急別急,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首先,我們以四人為一組(以我們小組為例),準備好材料:酒精燈,火柴,過濾網,杯墊紙,燒杯,玻璃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精彩的實驗開始了!

我負責點燃火柴。我拿起火柴盒,抽出火柴盒內部的小盒子,取出一根火柴,用盡全力,往點燃摩擦處使勁兒一擦—幾乎是在那一瞬間,只見從火柴頂端先冒出了一股青煙,接著,便燃燒起了“熊熊烈火”。可我從來就沒見過如此“壯觀”的場面,不禁被嚇得渾身發抖,忘了老師的“忠告”:要將火柴立著拿,倒著會燙手!我誤將火柴倒著拿著,結果手便被燙的火急火燎的。

“呀!好燙!”我大喊一聲。這時,在一旁的小朱趕忙從我手中接過燒得通紅以致焦黑的火柴棒,立刻放在酒精燈的燈芯上面,又將火柴擲於地下,一腳便踩滅了。就這樣,一場小風波平息了。

接著我們裝上燒杯,杯墊紙等其他材料,往燒杯中放入一點兒純淨水,便趴在燒杯四周仔細地觀看。

過了許久,只聽小吳大叫一聲:“快看快看,有變化了!”哈,只見在滾燙的燒杯中,無數個調皮的水寶寶正在裡面歡快輕巧地跳躍,致使周圍被激起了一圈密密的水花,玻璃盤上也有了一面滿滿的小水珠。你看,一滴小水珠與杯壁上的另一滴小水珠重合在了一起,兩滴小水珠便雙雙落入水中,繼續沸騰……哦,原來雨就是這樣形成的呀!這個實驗真棒,真有意義!

同學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才會取得勝利!

一次有趣的猜成語遊戲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8字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動──猜成語遊戲。

遊戲規則是:請出題的同學上來比動作,其他同學來猜成語。活動開始了。“表演大王”奕良上場,愛搞笑的森穎也隨之蹦了上來。“嘩啦”一聲,他們把塑料袋裡的物品,一古腦兒倒在桌子上。哇!全都是吃的,有蘋果、香蕉、梨、長麵包、蛋糕、飲料……奕良和森穎大口大口地吃,同學們鬨堂大笑,這是什麼成語呢?我猛地反應過來;不等老師叫,我就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高聲說:“是狼吞虎嚥。”奕良他們聽後,點點頭,笑著走回座位。

要說最神的,莫過於沈璜那“危如累卵”的表演了。沈璜拎著袋子大步跨上講臺,從袋子裡拿出八九個雞蛋,在桌子邊上擺了一堆。她用手把雞蛋小心翼翼地往上摞,可她略一鬆手,“啪!啪!啪!三個雞蛋一骨碌滾到地上,蛋黃蛋清流了一地。”這是什麼成語?”老師問道。裕鈿舉起了手。信心十足地說:“虎如累卵。”“對”。沈璜說道。

接下去,淼璇表演了“一葉障目”,活潑可愛的冬薇表演了“刻舟求劍”,同學們的表演惟妙惟肖,令人大開眼界。

猜成語的遊戲太精彩了,可以讓我們動動手,動動腦哦!在快樂中學到知識,積累成語。

有趣的猜成語遊戲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9字

今天,老師讓我們玩猜成語遊戲,大家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老師宣佈比賽規則:每個同學想出一個成語,先把成語告訴老師,然後到講臺上把這個動作比劃出來,讓同學們猜出是個什麼成語。猜對的獎勵一個小笑臉。大家聽後,更加高興了。

遊戲開始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叫著:“老師!我來!老師!我來!我來!”“那就請這位男同學來吧!”老師微笑著點了一位坐得端正又把小手興起的同學,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向老師說了個成語,然後比劃了一個向上拔的動物。“拔苗助長”一個同學不假思索地回答。“對了。”老師笑眯眯地說。接下來由誰上來呢?大家都唧唧喳喳地叫著,喊著。老師又請一位同學上去了。他表演的是射箭的動作。“一箭雙鵰?”不對。“驚弓之鳥?”不對。那到底是什麼呀?大家絞盡腦汁想著關於射箭的成語。“百發百中!”一個同學突然叫起來。“終於對了。”老師嘆了口氣。接著,我們又猜出了許多成語,教室裡掌聲不斷。遊戲結束了。“太好玩了。”大家開心地說。

猜成語遊戲真好玩。不過我們還得多積累些成語,要不然只能抓耳撓腮,想不出來,乾著急喊!

有趣的猜成語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6字

上課了,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了教室,老師說:“我們來玩—猜成語的遊戲,聽到了這個訊息,同學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遊戲開始了,老師指著一幅畫,畫了一個農民,守在大樹旁,好像在等待什麼的圖畫。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有的同學索性站了起來,大聲嚷嚷:“老師,我來。”老師選了小青,小青說:“是守株待兔。”老師滿意地笑了。老師給了小青一朵紅花,她欣喜萬分,我們羨慕不已。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嘴巴,在旁邊寫了個“禍”字,我絞盡腦汁想,可是還是想不出。這時反應快的同學已開始競猜,有的說是:“幸災樂禍,”有的說是:“禍從天降。”老師都一一否定了,老師見大家都不知道,就提示說:“嘴巴里說出禍。”小紅站了起來,說:“是禍從口出。”老師點點頭,班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有的同學激動得直拍桌子,有的同學拼命拍自己的腦袋瓜,說:“怎麼就想不出來?”

這場比賽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它還讓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

有趣的猜成語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6字

上課了,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了教室,老師說:“我們來玩—猜成語的遊戲,聽到了這個訊息,同學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遊戲開始了,老師指著一幅畫,畫了一個農民,守在大樹旁,好像在等待什麼的圖畫。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有的同學索性站了起來,大聲嚷嚷:“老師,我來。”老師選了小青,小青說:“是守株待兔。”老師滿意地笑了。老師給了小青一朵紅花,她欣喜萬分,我們羨慕不已。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嘴巴,在旁邊寫了個“禍”字,我絞盡腦汁想,可是還是想不出。這時反應快的同學已開始競猜,有的說是:“幸災樂禍,”有的說是:“禍從天降。”老師都一一否定了,老師見大家都不知道,就提示說:“嘴巴里說出禍。”小紅站了起來,說:“是禍從口出。”老師點點頭,班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有的同學激動得直拍桌子,有的同學拼命拍自己的腦袋瓜,說:“怎麼就想不出來?”

這場比賽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它還讓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

有趣的猜成語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0字

今天,我剛一走進覃老師上作文班的教室,周佳穎就我衝到我面前神神祕祕地說:“覃老師在寫‘國家機密’,千萬別看。”但我還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於是跑到覃老師面前一探究竟,想不到覃老師竟用手擋住了。我心裡越發好奇了,是什麼機密呢?覃老師搞的這樣神祕!

上課了,覃老師笑咪咪地說:“今天我們玩猜成語的遊戲。”原來要玩遊戲,我心中的謎團有了答案。接著,覃老師說:“我先宣佈一下規則:兩人一組,一同學描述或表演成語,不能說出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另一個同學按照第一個同學的描述,須在兩分鐘內猜出成語;最後猜出成語最多的一組獲勝。”

遊戲開始了,康學賢和王耀峰首先上場,隨著覃老師的一聲令下,康學賢開始表演了。第一個成語“驚弓之鳥”。康學賢動足了腦筋擺出了個射箭的姿勢,又學著小鳥飛的樣子,可是王耀鋒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全班同學都為他著急,都想盡辦法給王耀鋒一些動作提示。估計此時的王耀鋒心中也是一團亂,很遺憾最後這個成語沒有猜出來。第二個成語是“精忠報國”。這個故事,從小到大都聽了N遍了,王耀鋒同學還是一臉茫然。這下可急壞了下面的同學,徐逸鋒忍不住大叫起來:“岳母在岳飛身上刺的什麼字?”王耀鋒同學就像沒聽到一樣,教室裡炸開了鍋,同學們急得如火燒眉毛,就連覃老師都急得上竄下跳,一直在跺腳,都替徐逸鋒同學可惜。“時間到!”第一組遺憾下場了。

終於,輪到我和嶽?D成上場了。雖然我倆以前並未有過交集,但聽了覃老師對我們倆的介紹,我對嶽?D成充滿了信心。我們倆相視一笑,走上了講臺。我描述,他來猜。

“一個動物藉助另一個動物,讓百獸害怕!”

“狐假虎威!”

“喔喔喔……”

“雞!”

我又使勁做著拍打翅膀的動作。

“飛!”

“汪汪汪!”沒想到,我學狗叫還挺像的。

“狗!”

我在地上使勁蹦跳。

“跳!”

“連起來!”

“雞飛狗跳!”

哈哈哈,太厲害了!默契,默契啊!我倆過五關斬六將,一個接著一個,一路綠燈。穩當當地拿了第一名。太棒了!為我們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完美配合點個贊!

一堂有趣的作文課,就這樣在同學們的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有趣的猜成語遊戲 篇7

敘事作文 ,596字

“哈哈哈……”一陣陣笑聲從我們教室裡傳來,這是在幹什麼呢?哦,原來是我們寫作班的同學們在玩猜成語的遊戲呢!

首先上場的是我和周凱悅,我倆慢吞吞地走上表演臺,傻乎乎地對視著,大家都以為我們演的是“呆若木雞”、“目瞪口呆”,其實我們只是在想怎麼演。這時候,我學起了雞叫:“喔喔喔……”並把兩手手臂彎曲,做成雞翅膀的樣子,睜大眼睛,跳了起來。下面的同學們都咧開嘴巴哈哈大笑起來。一旁的周凱悅將兩手作出耳朵狀,發出“汪汪汪”的聲音,還跳了起來。唉,可能是我們這個成語太簡單了,還不等顧老師問,謝文奇便叫了起來“雞飛狗跳!雞飛狗跳!”下面的同學也跟著叫起來:“對!是雞飛狗跳。”看到同學們這麼快就猜到了,我倆也只好垂頭喪氣地回了位置。

第二個上場的是張金淇、於偉宸和吳雨桐三人。大家都期待著他們的表演,他們上場後,張金淇、吳雨桐輕輕地發出“嘰嘰嘰”的聲音,低得就像蚊子叫一樣,我們正在納悶之時,站在中間的於偉宸忽然大叫了一聲“嘰!”大家都被嚇了一跳,張金淇和吳雨桐也同時做出驚訝的動作,眼睛瞪得大大的,還跳了起來。“是什麼呢?”顧老師問道。這成語對我來說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不就是“一鳴驚人”嘛!

之後表演的同學,有的演了“沁人心脾”,有的演了“聞雞起舞”,還有的同學和顧老師搭檔表演了“秀色可餐”,真是太有趣了!這次的猜成語遊戲不僅讓我們當了一回演員,還記住了很多成語,真過癮啊!

有趣的猜成語遊戲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1935字

今天,範老師很神祕的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個遊戲。”我們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麼遊戲呢?範老師又說了:“我們來玩‘猜成語’。4個人一組,表演一個成語,看哪一組表演的最好。”於是,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們4個人圍坐在一起,你想想,我想想,怎麼也想不出來。這時,一個主意從我的腦海裡一閃而過,“有了,要不我們就演‘見死不救吧’!一個人當屍體,其他人當路人。”“好吧。”我們來到走廊上,分配著任務。“誰當屍體?”一隻隻手齊刷刷地指向了我。“好吧,我當屍體,你們看都不看直接走過去。”“我覺得應該瞟一眼,因為見死不救要‘見’。”設計好劇本,開始排練。我們4個並排走著,我突然捂住胸口,躺在地上,他們瞟了一眼我後繼續往前走。“是不是太簡單了?”小陳提議,“要不我拿把尺子殺他,你們再往前走。”“這豈不是成了暗殺?有了,你站在旁邊,我走過去你就衝出來,把我撞倒。”可以可以。於是我就回到起點,悠閒地往前走,突然小陳沖出來,一把把我撞翻,兩個女同學瞟了我一眼後繼續走。排練很成功,可以開演了。

我們來到教室裡空出的“舞臺”,按照劇本開始表演:我先悠閒地往前走,小陳突然衝出來掐住我的脖子把我撞翻,兩個女同學瞟了我一眼然後若無其事地往前走。表演完畢,範老師卻說:“演得不錯,但是有同學沒看懂,再演一遍吧。”啊?我暗暗吐槽道。不過我還是重新演了一遍,這次我還在被撞翻後加了一些垂死掙扎、噴血的動作。隱約中,我有人在說話:“大哥,快醒醒。”我心想:這不在劇本里啊。我睜開眼,看到一張嘴正朝我親來。“我去!”我跳起來,“你幹嘛?嚇死我了。”同學們都笑起來。到了猜成語環節了:有的猜“暴斃身亡”,有的猜“突然暴斃”,還有的猜“突然死亡”(這也太離譜了吧,根本不是成語好嗎)。有一個女生小聲地說:“是見死不救嗎?”範老師敏銳的耳朵捕捉到了這些聲音,問那位同學:“你說什麼?”“見死不救。”“對不對?”範老師轉過來問我們“對。”我們都點頭。

下一組是這樣表演的:兩個人嘴裡叼著名牌大學畢業證書,負手單腳跳。我想:難道是在學野雞?“野雞大學!”我大喊。“不對。”“名牌大學!”“不對,這都不是成語。”我往後走,只見一個男生跪在地上,兩隻手背在身後,用嘴叼著筆在本子上寫字。“殘疾人?”我心想“身殘志堅!”我聯想到。“沒錯。”表演的同學回答。原來他們是在表演殘疾人啊。

最後一組最有趣。之見之前要給我“人工呼吸”的同學像一隻樹懶一樣抱在板凳上,嘴裡還發出“啊”“歐”“呀”的聲音。一個同學手上拿著兩支筆在他背上揮舞,另一個同學在那位同學後面擺出要抓她的樣子,最後還有一個同學手持畫卷,擺成搶狀對準前面那位同學。“這是在殺豬嗎”我說。抱在凳子上那位男生一個勁“汪汪”的叫著,後面拿槍那位同學提醒他:“你叫錯了。”他又學羊叫:“咩咩”“你又叫錯了。”同學無奈道,“你應該‘知了,知了’這樣叫。”知了?難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喊道。旁邊一位同學用一種無奈的眼神看著我“你怎麼每次都能搶到,這麼強為啥不上天?”沒辦法,誰叫我每次說話都不經大腦思考呢。

遊戲結束,我們回到座位上,範老師和我們講了講剛才的遊戲,教了我們寫作文的觀察方法,還表揚了我演的“屍體”呢!

這節課,我學會了寫作文的觀察方法,還玩得很開心。這真是一節有趣的作文課。

有趣的猜成語遊戲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4字

“啪啪啪……”“哈哈哈……”一陣陣聲音從教室裡傳出去。原來這裡正在舉行一場有趣的猜成語活動。

你瞧,一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宋柳,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講臺。開始遊戲了。只見她左手彷彿拿著一根針,右手彷彿拿著一根線,穿過來,穿過去。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穿針引線”這個詞,可誰知朱欣悅以最快的速度大聲地脫口而出:“穿針引線。”顧老師在一旁說道:“太簡單了。”我也這麼覺得。

接下來上場的是張楠和孫詩涵。因為孫詩涵張楠距離太遠了,他們倆去外面討論了一會兒。不一會兒,他們上臺了,他倆神神祕祕地微笑著,好像在說:“這個詞語你們肯定猜不對!”只見孫詩涵笑著問張楠:“你今天中午吃什麼啦?”張楠居然不理不睬,只看天。看著他們的表演,大家紛紛說了起來:“不理不睬,抬頭看天……”可孫詩涵只是搖搖頭說:“不對。”這時顧老師說:“提醒一個字。”張楠才說了“一”這個字。這時,我們的幽默大王說:“一口沒吃!”大家聽了哈哈大笑,這哪是成語啊。結果,沒有一個人猜出來,顧老師這才讓張楠公佈了正確答案:一言不發。啊,原來這麼簡單啊!

接著,同學還表演了“虎嘯獅吼”、“玩物喪志”、“六神無主”……教室裡叫聲、笑聲、掌聲此起彼伏。猜成語遊戲可真有意思。

有趣的實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4字

隨著悠揚的上課鈴聲響起,我們班的科學老師—沈老師大步走進教室,笑眯眯地向我們宣佈:“同學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操場做一個實驗。”我們都很喜歡做實驗,自然全都大喊“好”。

大家跟著老師來到了操場。只見操場上驕陽似火,一片片樹葉躺在地上,舒舒服服地晒著太陽。這個時候,老師突然神祕地拿出了一個放大鏡,對我們說:“同學們,下面我們做的實驗就是用放大鏡燒樹葉。”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全都議論了起來:“放大鏡怎麼燒樹葉?”“難道放大鏡不光能放大東西,還能當打火機?”老師聽見了我們的議論,說:“做完實驗,你們就知道了。”

只見沈老師蹲在地上,細心地找起了樹葉,看那片,搖搖頭,摸摸這片,又搖了搖頭。過了好一會兒,老師終於找到了樹葉,對我們說:“大家快過來,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一隻手拿著樹葉,另一隻手把放大鏡舉到了樹葉上空,頓時,樹葉上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光點,圓圓的,小小的。我心想:“這是什麼啊?”老師似乎好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還沒等我們發問,便說:“這個光點是放大鏡的焦點,放大鏡把太陽的光和熱聚集在這個點上,便出現了這個光點。”這時,焦點下的樹葉變成了焦黑色,樹葉上也冒出了一陣淡淡的青煙。我們的雙眼全都緊緊盯著這個焦點,生怕漏掉了什麼神奇的事情。這時,樹葉上似乎冒出了火花。老師連忙移開放大鏡,舉起樹葉。只見樹葉的中間多出了一個小圓洞,洞的周圍一片焦黑,一看就是被燒的。我們看了,全都驚訝地喊了聲“哇”。

回到教室,老師說:“為什麼放大鏡能夠把樹葉點燃呢?因為放大鏡是一種凸透鏡,凸透鏡有聚光、聚焦的作用。它把太陽的熱量全都聚集在了一點,溫度自然就變高。當溫度達到樹葉的燃點時,樹葉自然就燒起來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心想: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有趣的實驗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367字

今天,我自己在家,閒的沒事幹;頓時,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要不我幫科學家發現更多的謎底吧。說幹就幹,我聽老師說世界上有大氣壓,我想知道什麼是大氣壓,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大氣壓實驗。

我準備了一個紙杯,一個水杯,一些紙片還有一個塑料盆。實驗開始了,我先把塑料盆裡裝上水,再把紙杯接上一杯水往紙杯裡倒水,我側耳傾聽,那聲音像泉水叮咚,特別好聽,接下來我把水杯口上放上一張紙片,之後再把水杯倒過來。我用手抬著紙片,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水竟然一滴也沒灑,我用手拿著水杯,水還是沒灑。

這是大氣的壓力嗎?我心想,還是上網查一下吧。網上說:這是大氣的壓力,水沒灑是因為杯子裡裝滿了水就沒有空氣,而杯外有空氣,杯外的空氣叫作大氣壓力,大氣壓力會把紙片托住,所以水不會灑。

這個實驗雖然早就有人做過,但我仍然很開心,因為這個實驗陪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週末!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8字

上課時,老師端著瓶瓶罐罐笑容滿面地走進了教室。大家議論了起來,同學們有的說:“老師拿著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的呀?”還有的說:“是不是要做一個小實驗啊?”大家既興奮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那些瓶瓶罐罐上。老師笑著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小實驗。你們見過雞蛋浮在水面上嗎?”

“啊,雞蛋還能浮在水面上?”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老師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笑著請我上來做這個實驗。

我先在塑料杯裡倒了大半杯水,然後小心翼翼地拿起雞蛋,輕輕地放入杯中。只見雞蛋一下子沉了下去,一動不動地躺在杯底。接著,我舀了2勺鹽放入水中。可是,雞蛋就像熟睡的嬰兒,還在呼呼大睡。我又舀了2勺鹽放入水中,還攪拌了幾下。我聚精會神地觀察著雞蛋的變化。只見雞蛋伸了伸懶腰,像個醉漢似的搖晃了幾下,就又沉下去了。

雞蛋怎麼還沒有浮起來呢?我感到十分納悶,又有點失望。興許是鹽放得太少了吧?我仔細地琢磨著。於是,我又在塑料杯裡放了4勺鹽,並攪拌了幾下。這時,雞蛋像個跳舞的小姑娘,旋轉了幾圈後就浮了上來。它露出了自己的小腦袋,新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成功了!成功了!”我歡呼雀躍。老師讚許地看著我,微笑著問:“你用手指點一下雞蛋,看看它還能不能沉下去。”我用手指輕輕地按了一下雞蛋,它剛沉下去一點,就又急切地浮了起來。

老師對我們說:“鹽水的浮力大,能夠把雞蛋托起來,這跟死海的道理是一樣的。”看來,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一定會有新發現。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小實驗。

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3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生活中的科學原理更是無處不在,摩擦力就是這些科學原理中的一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來見證一下摩擦力的神奇吧!

我要做的這個科學實驗叫做“筷子提米”。看到這裡,你大概會產生一個疑問:“筷子怎麼能提米呢?”別急,眼見為實,先來看看做實驗需要準備的材料,它們就是一個玻璃杯(注意不要用太大太重的玻璃杯)、一根竹筷子和一些米。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就要開始做實驗了。首先,我把米倒滿玻璃杯,並用一隻手將杯子裡的米壓一壓,緊接著從幾根手指之間的縫隙中插入準備好的一根竹筷子,並再一次用手壓緊米粒,使米粒、杯子和筷子緊緊地擠在一起,最後,我用手輕輕提起筷子,奇蹟出現了—米粒連同玻璃杯一起被筷子給提了起來。那為什麼僅憑一根筷子就能提起一個裝滿米的玻璃杯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物體和物體之間有摩擦力,當物體受力要運動時,摩擦力就會以相反方向阻礙物體的運動。在實驗中,由於杯子內米粒與筷子之間的擠壓,使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將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杯子由於摩擦力的作用阻礙筷子向上運動,結果反而將米粒和杯子一起給提了起來。

怎麼樣?這個實驗有趣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無數的科學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去解答。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勇於探索的心,就一定能探索到問題其中的奧祕!

有趣的實驗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0字

課後,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做個實驗,把一個生雞蛋放進裝滿醋的玻璃杯裡,看看雞蛋會發生什麼變化?

放學回家後,我就直奔廚房。首先,我挑了一個有光澤的橢圓形的雞蛋,把它放進了一個玻璃杯裡,再將醋倒入玻璃杯中,讓醋漫過雞蛋,然後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結果。

第二天早上,我懷著急切和好奇的心情去看實驗結果。我頓時大吃一驚,只見雞蛋周圍圍攏了一圈泡泡,泡泡又小又密,都快蓋過雞蛋了。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摸了一下雞蛋,發現雞蛋殼經過一夜的浸泡變軟了,而且雞蛋還不時的一會上一會下。忽然,我又發現雞蛋從醋裡浮起來了。我好奇的用手按了一下雞蛋,雞蛋又沉到了杯底,但沒過多少秒,雞蛋又慢悠悠地上來了。我小心地把雞蛋拿出來,把蛋殼中的氣泡擦去,再放進醋中。啊,雞蛋又沉下去了!又過了好一會兒,雞蛋再次沾滿氣泡又重新浮了起來。“是什麼原因呢?”我不由得產生了疑問。

於是,我帶著那些疑問,在課外書中探索奧祕。原來,雞蛋殼變軟是因為:雞蛋殼本身就含有很多碳酸鈣,醋是一種弱酸,而碳酸鈣在有水的條件下會生成氧化鈣。蛋殼與醋反應,所以使得雞蛋殼中鈣的含量變少,就變軟了。而雞蛋反覆浮起的原因是:雞蛋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但是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會和醋中的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圍在蛋殼周圍,會使雞蛋重新上浮,上浮後的雞蛋又會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通過實驗,我終於弄懂了其中的奧祕。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鏡子實驗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4字

這一堂課,老師一手提著袋子,一手抱著一個方方的,厚厚的,用報紙包住的東西進了教室。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是塊大方磚,可沒那麼重呀,又感覺是塊木板,可又沒那麼輕呀。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大家都很好奇。

老師神神祕祕地說:“今天我們做個小實驗,讓我先請出主角。”說著,她從口袋拿出今天的主角—一個橙色的小玩偶,接著,老師才打開了報紙包,開啟一層,還有一層……打開了第七層紙包,“神祕之物”終於現身了—是兩塊鏡子,接著,老師笑著說:“今天我們做的這個實驗,用這兩面鏡子照這個小玩偶,然後告訴我你看到了多少個玩偶。”我一想:肯定是五個了。

我們按個子高矮排隊做實驗,我排第六個,我很好奇:到底有多少個玩偶?老師到底在搞什麼名堂?看到第一個同學一會看看左邊的鏡子,一會看看右邊的鏡子,還不停地調整角度,我的好奇感更強烈了。終於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兩手握住鏡子,眼睛睜得大大的,朝鏡子裡看去,我先看到六個,隨著鏡子的角度地調整,玩偶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看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等到大家都回到座位上,老師問我們:“你們看到幾個?”“13個”“不對,是26個”“不對,不對,是無數個”……老師最終宣佈,答案都正確。“因為鏡子的角度不同,所以造成的影像數目就會不一樣。”我們恍然大悟。

今天這個實驗真有趣。

記一次有趣的化學實驗 篇16

敘事作文 ,738字

今天的化學課上,化學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堂非常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課題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卻是非常精彩,非常的有趣。

開始上課的時候,化學老師先給我們講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就是拉瓦錫,他用了十二天的努力,測定了全球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空氣的組成。人們在很早以前,總是認為空氣實際上是並不存在的。人們覺得空氣也是神靈賜予的,所以才能燃燒、才能呼吸。但是拉瓦錫用他的實驗證明,空氣是真實存在的,它不僅僅是隻有氧氣這一種物質,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同於氧氣的物質,比如氮氣、氦氣等等。今天,我們就要做一下與之相似的另一個模擬實驗。

我們先在燃燒匙中,倒入了適量的紅磷。先把這些,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使它燃燒,接著,又趕緊把它放入集氣瓶中,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瓶塞塞緊,紅磷便在其中燃燒了起來。只見裡面的煙霧越積越多,越積越多,最後我們隱隱約約地看到火苗逐漸停止了,熄滅了,這樣才告訴老師,實驗是否成功了呢?

老師卻微微一笑,說:“這才進行到一半,讓你們看個更神奇的現象!”只見他把那根導管的夾子開啟,因為這根導管是通向裝滿水的玻璃杯的,所以在他開啟的一瞬間就有水不斷的湧進來,同學們紛紛睜大了眼睛。但是卻到了這個空瓶子1/5的時候,水突然就停止了運動,卡在那裡不動了。同學們都紛紛有了疑惑:“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笑了笑,向我們解釋道:“其實這邊是拉瓦錫,做實驗的目的,氧氣也在空氣中所佔的體積僅僅是1/5,而其他的氣體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援燃燒,這就是氮氣,他佔了空氣中體積的絕大多數。剩下的呢?就是些惰性氣體了。”同學們恍然大悟。

通過這一次的實驗,我們不僅增加了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更感受到了化學世界的奧妙所在。

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1字

從三年級到五年級的科學課上,我們做過許多實驗。有一次實驗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高錳酸鉀溶解實驗”。

那天,科學老師拿著一袋特別的東西走進教室,又從桌子上拿起塑料水杯,告訴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同學們歡呼雀躍,全班差點亂成了一鍋粥。“安靜!安靜!今天的實驗叫‘高錳酸鉀溶解實驗’。我把材料發下來,你們把高錳酸鉀一粒一粒地放入水中,最後再觀察它是否溶解!開始吧!”說著,實驗材料就發下來了。大家一拿到材料迫不及待地往塑料杯子裡灌滿了水。

同學們的心情又是激動又是興奮。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拿起袋裝的高錳酸鉀掂量一番,然後拆開包裝,把它捧在手心,細細地端詳一番:只見一粒粒高錳酸鉀就像是形態各異的紫黑色小石粒。我慢慢地把一粒放入水中,它一落水就像流星一般轉瞬即逝。水中漸漸浮現出一道道被高錳酸鉀劃出的深紫色的紋路,就像是仙女的綵帶。不一會兒,水變成了淡紫色的,真沒想到小小的一粒高錳酸鉀竟能染紫清水。我又一次把它放入水中,我和同學們認真地注視著它入水的情景。“真是太有趣了!”我的同桌歡呼道。其中一顆高錳酸鉀在水中翻了一個跟頭,在水中留下了一道完美的弧線,最後慢慢落入水底。整個小組裡笑聲迴盪,不絕於耳。

我們靜候了兩三分鐘,我的眼睛盯著水杯不放,只見裡面的水又慢慢地變化著,顏色由淺而深。時間到了,我拿起了玻璃棒,在水中攪拌了幾下,水又立刻變成了深紫色。我們為了解開這個疑問,在討論時請教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高錳酸鉀沒有溶解的現象。”我用棒子在水中攪了許久,實在沒有力氣了,眼看它好像溶解了,可惜沒過多久,水底又沉甸了許多小顆粒。

雖然高錳酸鉀並沒有溶解,但它卻成了我有趣的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實驗!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9字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叫“水的浮力”的實驗,這個實驗能讓原本沉在水裡的雞蛋浮起來。我想做一做這個實驗,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我按照網上的說明準備了一個雞蛋、一杯清水、一些鹽和一根用來攪拌鹽的筷子。

我先把三勺鹽放入清水中,攪拌幾下後,輕輕把雞蛋放了進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但雞蛋並沒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樣浮起來,而是待在水裡紋絲不動。我看著杯底沒有攪拌透的細鹽,心想,會不會是因為沒有攪拌好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用筷子一圈圈仔細攪拌起來,直到杯底的細鹽已全部溶進水中。接著,我又立刻把雞蛋投入水中,但雞蛋依舊沒有如我所願,而是緩緩沉下去。我有點惱火,難道網上都是騙人的嗎?

就在這時,爸爸被我的實驗所吸引,走過來問:“你在做實驗嗎?”我氣呼呼地說:“對呀,但做的一點都不好,我照著網上的做,雞蛋根本浮不起來!”“咦,怎麼會這樣?”爸爸很疑惑。我把失敗成果拿給他看,說:“網上說,在水裡放鹽攪拌好,雞蛋就能浮起來了。但雞蛋根本沒有浮起來!”爸爸看了我的成果後,哈哈大笑起來,說:“我知道了,是你的鹽放少了!”我還有點摸不著頭腦,爸爸已經拿過我的杯子,不停往裡面倒鹽了。我趕緊湊到旁邊看,只見杯裡的水已被鹽染得十分渾濁,像被漂白了一樣,水裡的雞蛋則不再如以前那樣沉默,而是一點點往上“爬”,最後浮到水面上。

雞蛋居然浮起來了!我很驚訝,忙問爸爸:“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爸爸輕輕一笑:“水的密度本來不夠浮起雞蛋,而鹽能增加水的密度,水密度增加後就能浮起雞蛋了。”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雞蛋浮起的祕密呀!

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467字

昨天,趙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將一把尺子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裡,從杯子外面看尺子上的字會發生什麼變化,不變還是變大了呢?

有的同學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變大了!”有的同學沉思片刻,站起來大聲地說:“不對不對,應該是不變才對。”還有的同學叫嚷道:“應該變小了吧!”趙老師神祕地笑了笑,溫和地對我們說:“想知道答案嗎?那你們得回家動手做做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先找來一個圓弧形透明玻璃杯,再在杯子裡裝滿水,然後把尺子放進水裡,定睛一看,哎呀!尺子上的字變大了!

第二天,我一來到教室,就聽見同學們在議論紛紛。咦,有些同學的答案怎麼跟我的不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趙老師走進了教室,她拿來兩個不同形狀的杯子,親自做實驗給我們看,結果出來了:尺子放進圓弧形的杯子裡,字變大了;放進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杯子裡,字不變。這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什麼會這樣呢?

老師看著我們急不可耐的樣子,笑著說:“圓弧形的玻璃就像放大鏡,可以把東西放大,因此尺子上的字會變大。”我恍然大悟,原來尺子上字的變化與杯子的形狀有關啊!

有趣的實驗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7字

“一枚,兩枚,三枚,四枚……”千萬不要以為是守財奴在數錢,其實這是老師正在帶著我們做一次有趣的實驗。

鈴聲一響,同學們安安靜靜,整整齊齊坐在教室裡,等待老師的來臨。只見老師大步走上講臺,手裡拿著一隻玻璃杯,杯子裡盛滿了水,另一手裡還有許多的一角硬幣,同學們疑惑不解,不知老師今天又要帶領我們做什麼實驗。

老師首先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將盛滿水的玻璃杯裡放入硬幣,結果會如何?”大多數的同學異口同聲都說會溢位來,也有極個別同學說不會溢位來,於是同學們便議論開了。

老師笑了笑沒有說話,開始往杯子裡輕輕放第一枚硬幣了,大家靜了下來,只聽到“撲通”,那枚硬幣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潛水員一樣,姿態優美地在水中打了一個滾,優雅地潛入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再看那水面,只是濺起一道道漣漪,水絲毫沒有溢位來。當放到26枚的時候,我們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個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大家都目不轉睛,緊緊盯著老師。只見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放入了水中,水已經高出瓶口,水面來回晃動,像一個果凍一般搖搖欲墜,就是沒有溢位。這時老師笑著為我們揭開了謎底—水面有一種張力,它可以讓水高出瓶口後,保持原有的形狀,不往外溢。我們聽了恍然大悟。

這節課後,我就對科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動手做各種實驗,既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增長知識,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