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似故鄉情相關作文20篇

月似故鄉情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1字

月亮的圓是團圓,月亮的光是塔光,月亮的缺是異地。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也是多少遊子思念家鄉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與往年的不一樣,往年的中秋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餅,賞月,熱熱鬧鬧的,可是,今年的中秋少了一個人,似乎使得這個中秋稍有不愉的度過。

中秋節這一天,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團圓,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因為每年的中秋我的姐姐都會從外地趕回來和我們一起團圓。在這一天,我的母親早早地去市場買菜,準備給我們做許多好吃的,我的父親出去賣貨了,他說待會回家時會給我們帶回月餅,然後就不再出去賣貨了。母親從市場回來,原本空空如也的菜籃子如今變得滿滿的。母親說想給我們包餃子,於是,我就幫助母親一起製作團圓餃。晚上,明亮的月亮掛在天上,像一個玉盤,也像一個月餅,今天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圓,散發出的光照在了很遠的地方。熱騰騰的餃子已經被端上了桌,姐姐卻還不回來,突然,電話鈴響了,我趕忙跑去接,只聽在電話那頭的人說:”今晚不回家了,工作太忙,沒辦法趕回來了。”我和姐姐說了幾句話以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母親向我詢問;我如實的告訴了她,只聽母親哦了一聲就回到了座位上,桌上的的餃子已經涼了,我抬頭看了月亮一眼,似乎缺了一角,這代表著一種象徵嗎?也許是吧,誰又有準確的答案呢。

獨自在遠方漂泊的姐姐,也許正在“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許正在疲憊的伏在桌上吧,也許正在看今晚的中秋節目吧,遠方的他,不知還好嗎?

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在哪個方向看到的月亮,其實是一樣的,月亮散發出的光總能照亮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每一個遊子的心。

小的時候聽父母說,家裡的長輩會根據家裡的人數來切分月餅,每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如果家裡缺一個人的話,就會把他的一份留出來,等他回來時再給他。小時候聽父母說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現在竟覺得,這不是一塊月餅的事,這是一份情,是長輩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回家與自己一起賞月,吃月餅,聽自己講過去的中秋人們是怎樣過的,講那些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

月似故鄉情,祝願天下人都能在中秋與家人團圓,幸福美滿。

月是故鄉情 篇2

國二作文 ,662字

空氣清,碧空如洗。深藍色的天幕上懸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少許淡薄的雲煙絲絲縷縷纏繞左右,給明月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它似懸於一汪清水之中,悽悽冷冷,幽幽清清。皎潔的月光透過薄紗一瀉千里,柔和的照著寧靜的日夜。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如此美景佳辰,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每當我望著故鄉天空皎潔的圓月。父親給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也在那時,才知道月亮裡住著一位美麗善良的嫦娥仙子,有一座金碧輝煌,但卻淒涼幽冷的廣寒宮,有一棵千年飄香的桂花樹,還有可愛的玉兔,金蟾……幼稚的童心曾想,嫦娥姐姐一個人住在月宮裡一定很寂寞吧!吳剛哥哥長年累月不停地砍著桂樹,一定也很累吧!那頑皮的小白兔也一定想來人間和我們一起捉迷藏吧……月圓月缺,春秋幾度,故鄉的月伴隨著我慢慢長大,充盈我的整個童年。在我的心目中,故鄉的月永遠是那麼神祕,明亮……

故鄉是美麗的,沉浸在融融月光下的故鄉更是美麗的,那連綿不斷的山巒,那波光鱗鱗的廣闊湖面,那幽靜而陰森的叢叢竹林,還有那婉轉悠揚的笛聲,無不使人陶醉其中,走在故鄉月光下的林蔭小道上,踏著一路疏影斑駁的槐蔭,盡情的領受著明月賜予的美。清風徐徐,花香滿地,聞著這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望著透過樹蔭時隱時現的明月,我似乎聞到了月中的千年桂花香。此時,我只願獨自徘徊在槐蔭下,靜心的傾聽著從遠處飄來的悠悠笛聲,沉寂在這如詩如夢的意境中……

啊,美哉,我的故鄉月,它載著我五彩斑斕的童年夢,它寄著我蕩氣迴腸的故園情,它賦予我與柔情,賜予我力量,激起我的豪情萬丈,此生願化作哪怕是縷縷薄雲,也只為護衛這心中的故鄉月!

故鄉情 篇3

高二作文 ,1520字

汽車的轟鳴聲漸漸低沉下來,直至停歇。我朦朦朧朧地睜開眼,側首遠望,映入眼簾的皆是城市裡不曾見過的青山綠水,這兒便是我的家鄉。

車子才停下,奶奶邊拄著柺杖從屋內迎了出來。自從兩年前奶奶不慎摔斷了腿骨後,爸爸便把她送回了老家。一來是奶奶能有親人照料;二來也是老人在城市裡太寂寞了。爸爸和媽媽先下了車。即便爸爸不明說,我也知曉,他是很期待能回一趟老家的。這個恬靜的小村莊裡,載滿了太多他兒時的美好回憶。不止一次,我聽爸爸繪聲繪色地敘說著他童年的趣事,那些都是我不可想象的。爸爸會與玩伴們逃課溜到山溝溝上打鳥、捉蟲兒,回到學校面對老師的刁難全都對答如流,氣得老師們直瞪眼;也會光著膀子在溪水裡玩鬧嬉戲,順便撈魚;甚至還調皮地跳上一輛目的地不明的貨車,差點兒沒把爺爺奶奶給急死,每每談起這些回不去的曾經,爸爸的雙眼總是透著亮光,有著五分欣喜、兩分得意、還有三分我讀不透的眷戀與惆悵。

可於爸爸不同的是,我對回老家並不熱衷。偶爾行走于田間,看池塘晃著一片被夕陽鍍上的粼粼波光;不遠處鱗次櫛比的小瓦房群上的煙筒上升起的裊裊炊煙,竟橫生出一股不真實感。或許我的確置身於畫中,可卻無法在畫中找到歸屬感。也許對父輩而言,這裡是他們無論漂泊至何方,也會魂牽夢絮的鄉土。但對我而言,我不過是一位匆匆過客。

尚且記得這件小事。一個盛夏時節,家中飛進了一隻蟬,那“嗡嗡嗡”的聒噪之聲好不煩人。那時奶奶還在城中與我們同住,腿腳還算得上靈便,也不知怎麼的,竟讓她逮住了那傻不唧唧的蟬兒。緊接著,奶奶又掏出了根縫衣線,用其中的一端把蟬的腳給套上了。那可憐的小東西沒頭沒腦的四處亂竄,過了不一會兒又讓線給扯了回來,好不有趣!我在一旁看得直樂,便從奶奶手中接過了線頭。哪知沒過多久,那小東西竟然掙脫了束縛,嚇得我連線也不要,扭頭就跑。奶奶見我這幅狼狽樣兒,一邊笑著,一邊又逮住了蟬兒。待她再綁好後要遞給我玩時,我卻死活不肯了。還記得她因此說道:你爸爸小時候皮得很呢!哪有你這半分膽怯!

這樣一來,漂泊無定之感全無,有的只是恍然、有的只是頓悟。

曾聽說過,有這麼一種蝴蝶會在一定的的時節飛渡茫茫大海去到一個美麗的地方,第二年後又重返故土。由於蝴蝶的壽命只有短短几個月,因而當他們再度飛躍海洋時,已隔了整整四代。蝴蝶的子孫如此,但我與爸爸是如此不同。我不能理解他對家鄉的依戀與不捨,我甚至也不太清楚,這被稱為“家鄉”的地方,是否真為我的家鄉。

無獨有偶,臺灣作家席慕容對她的“原鄉”—蒙古,便有著旁人無法完全理解的熱愛。她出生於重慶,生於香港,此後又流離至臺灣,人過中年仍未踏上大草原一步。但在她的詩歌、散文作品中都浸澱著她濃濃的鄉愁。在去到她曾不遺餘力地讚美過數遍的故土後,她如是說:蒙古高原是我血脈裡遺傳幾千年的基因,我也特別珍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草原的孩子,而蒙語是我回鄉的護照。

那些遷徙的候鳥,寒冬之時便南下渡冬;待北國春暖之時,又振翅離去。我想我就像那候鳥,往返于歸程與征程之間,竟失去了自己的故鄉!可真的是這樣嗎?我生於城市,長於城市。可每當被問及關於“故鄉”的問題時,我的心中都會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喊叫著:你不屬於這裡。那何為故鄉?王鼎鈞先生說得好:“故鄉是什麼?所有故鄉都是從異鄉演變而來的,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

能如此,更何況我們呢!原來故鄉的烙印早已滲入我的血肉、骨髓中不可分離!

此刻,我倚著車窗,沉入了我關於故鄉的混亂駁雜的印象中:灶頭燃著的柴火、溪水下綠得染了墨一般的水草、夜半的蛙聲蟲鳴。如顆顆明珠蹦進玉盤,錯亂無章。但這個念頭卻是越來越清晰,也還真應了北島的話:“是的,我們自以為與時俱進,其實在不斷後退,一直退到我們出發的地方”。

月是故鄉圓 篇4

高二作文 ,868字

“大海啊大海,你是我的故鄉,海風吹,海浪搖……”一首老歌將我的思緒帶到了遠方。

是啊,鄉是我們的情;鄉是我們的根;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誰人會不思鄉呢?

自古有辛棄疾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遊子的思鄉情感人肺腑;有袁凱的“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離別的不捨請淋漓盡致;有賀知章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多麼深的愛意才能寫出這無奈與可悲的自諷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這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啊,老了才得以歸來,簡單無華麗詞藻的描述,卻道出了詩人對故鄉濃濃的愛與眷戀。

將士們征戰沙場,是出於對國家的愛與責任,他們要保衛他們的故鄉,因為那裡記著他們生命中的一切;海外華裔破海而來,是因為他們的根在祖國,情在故鄉;這裡是他們的血脈之源啊,這裡是他們的虔誠信仰,我呢?我的根在哪?我的故鄉在哪?17歲青春中漫步的我迷茫在“根”這片原始大森林裡。

迷惘感如蜘蛛網緊緊抓住我的大腦,然後收緊收緊……突然,一棵樹向我投來了枝葉,擺脫了束縛,我急忙跑去尋求庇護。挨近了,定睛看時—哦,那是家,是有爸爸、媽媽的家—這是我的“鄉”。憶起小時候,常愛牽著爸爸的小拇指,拉著爸爸向零食店走,那是爸爸總愛寵溺的揪一下我的朝天小馬尾,然後一隻手把我抄在懷裡,爸爸的懷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今生最愛的男人—爸爸是我的鄉,當人還有為我操勞一輩子的叫“媽媽”的女人。正是因為有他們我才有家,家裡才有溫暖,才有愛。

遠處有一棵參天古樹向我展開了笑顏,充滿著博大,雄壯的枝條迎風輕蕩,好像在向我招手,訴說著五千年來那難以剪斷的血脈親情。哦,那是我的國,是中國,是華夏五千年的孕育,是我的故鄉。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這個育我教我的國家,是我最摯愛的祖國。我享受著祖國的恩澤與保護,是祖國給我讀書的機會,給我穩定的社會環境,給我蒸蒸日上的生活條件。我愛我中國,我愛我故鄉。

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圓。鄉是我們的情,鄉是我們的根。鄉給我以保護,我們也要為故鄉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為父母多獻一份孝心,為祖國多做一些努力。

月是故鄉明 篇5

高一作文 ,347字
@聲不由地使我的耳畔再次迴響起《童年》,眼前也浮現出一個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故事人物。爺爺的諄諄教誨也深深刻入我的心裡。

離開大榕樹,孤月當空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點打在發間,像爺爺撫摸著我的頭;雨點打在臉上,像爺爺用蒼老的臉龐蹭著我稚嫩的臉蛋;雨點打在身上,涼涼的,像爺爺為我搖扇的習習涼風。是爺爺的淚,是遠在天堂的爺爺的淚!被病魔折磨了一年半的爺爺終於還是在去年中秋後永遠地離開了我,離開了他疼愛的以及愛他的乖孫女。多少聲的“爺爺”換不回您一聲“乖孩子”,多少天的徹夜未眠換不回您的一夜人間,多少淚水換不回您的一次回眸!

爺爺,這個中秋的月亮不像詩中所寫“月是故鄉明”;這個中秋的月餅也不像往年的那樣香甜;只是這個中秋的清冷似乎更深了……

月是故鄉圓 篇6

高一作文 ,1010字

離鄉十載,故鄉如一張發黃褪色的照片,在記憶中已看不清真實的容顏。原來以為歲月如風,可以吹走悠遠的鄉愁,然而,重新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間,才發現它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十年前……

“旅客們請注意,開往深圳的K521次列車現在開始檢票了,請買有此次列車車票的旅客到檢票口檢票上車。”我拿著車票,直接向檢票口走去。當我忐忑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時,心中隱約有一絲不捨,雖然是我自己決定要到外面去打拼的,但這裡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來車往的大街,沒有賓士的汽車。我深愛著這片土地,但為了夢想,我還是拿著大包小包毅然離開了……

十年後……

我終於又回到了這裡。在外打拼十年,我時常夢見兒時爬鼎湖山的情景。是的,我很懷念。當我爬上山頂的時候,我會對著天空,對著大地,對著鮮花、彩虹大聲傾訴。記憶猶如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裡重複“放映”著。如今,我實現了我的夢想,成就了我的事業,我回來了。當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棟棟高樓大廈建起來了,汽車在大街上飛馳,車來車往。人們出行方便了,新的高速公路也開始通車了,高速鐵路,城市輕軌……都有了。每次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其它城市在不斷地變化,我總會想,故鄉怎麼樣了呢。這一切,現在我們都擁有了,肇慶新區的建成,讓我們對鼎湖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新區借鑑了世界“零低碳”城市馬斯達和新加坡海濱灣的經驗:以人為本,融自然山水於一體,打造青山綠水,又具人文關懷的現代嶺南新都市。夜色下硯陽湖浮光躍金,燈光裡的歌劇院幻姿幻彩,穿梭中的城際輕軌風馳電掣……

看著鼎湖變得越來越美,我真的不願離開。可是,我的事業—我好不容易打拼來的事業,該怎麼辦?我不想放棄我的事業,也不想離開這裡。

“各位旅客,G537列車馬上就要開車了,請旅客們抓緊時間檢票上車。”廣播裡響起了熟悉的聲音。握著車票,我始終沒能邁開腳步。當我的目光停留在我腳下的土地的時候,我的眼眶溼潤了,一個念頭牢牢地釘住了我:這裡有我抹不掉的回憶,這裡才是我生我養我的地方,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大,故鄉才是我最應紮根的地方。

車站的垃圾桶裡……一張皺皺的火車票安靜的躺在裡面。當我快步走出車站時,夜幕已經降臨,一輪圓月高高地懸掛在東方的天空中,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已是燈火通明,寬闊的馬路上已是車水馬龍,我很肯定的在心裡默唸—月是故鄉圓,在這裡,我也照樣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事業。

月是故鄉明 篇7

國二作文 ,691字

月,好亮,卻照射出不一樣的淒涼;月,好圓,卻遮擋不住背後那份獨特的殘缺……

落葉的飄離,傳送著秋天的涼意。又到了月圓夜。此時月亮還未出來,天邊只有淡淡的光亮,幽幽的,渲染出一種孤寂的氛圍。家,靜得出奇,媽媽又忙於工作,留我一人獨守空房。秋風拂過,伏在月亮周邊的雲悄然退去,月的輪廓漸漸呈現在於眼前。這月還真矯情啊!“猶抱琵琶半遮臉,千呼萬喚始出來”。

從抽屜中取出紙燈籠,點上蠟燭,像是一種慶興,更像是一種慰藉。燭光小小的,弱不禁風,如一個乳臭味乾的小孩,而燈罩,如愛護他的家人。眼前頓時一片迷茫,看著燭光越照越亮,直至照亮我的回憶。在故鄉,同樣的月圓夜……

“媽媽,我要燈籠!”鄰居家五花八門的燈籠,看得我眼都紅了。“寶貝。”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寵溺地說:“現在家裡不景氣,能省的就得省。不過,我可以教你做小橘燈哦!”“好,快教我!”媽媽淡笑不語,她從地上拾了一塊完整的橘皮和一個礦泉水瓶蓋,再到松樹上扒了幾塊樹脂。“媽媽,不是要做燈籠嗎?”我抱怨道。“來,幫媽媽拿針線。"只見媽媽麻利地穿好線,握著我的手,針在橘皮四周來回穿梭。在月光的映照下,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坐在地上。沒有隻字片語,卻都洋溢著笑,共同編織著夢。“好漂亮啊!”四片橘皮緊緊的連合在一起,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睡蓮,小小的燭光,就是其花芯。“寶貝,等我們日子過好了,我一定給你買好多好多燈籠。”媽媽抓著我的手堅定地說。“嗯!”

“是啊!日子過得是好了,可那份情誼卻不見了。”我慢慢地回過神來。此時,月亮周圍布著一圈圈黃暈,還散著一層層薄雲,像揮不去的陰霾。

在這人情冷暖的社會,故鄉的情猶如月亮,那麼的純潔,那麼的聖明……

故鄉情 篇8

高一作文 ,771字

時間的飛逝,我在城市的擁擠與喧囂中已經度過了六七個年頭了—那曾經哺育我的小山村在我的胸海中已經漸漸模糊了。有時,她會像遊樂場出現在我的夢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卻又像在霧中行走的路人,若隱若現。偶爾,我腦海裡也會浮現出故鄉那美麗的景象:那是充滿活力的森林,那是長滿了綠油油蔬菜的田野,家門前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槐樹,還有小路旁的魚塘……

從安徽來到廣東,又從廣東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心情十分激動,愉悅。終於又見到那充滿鄉村氣息的一草一木了。那令人陶醉的油菜花香,一陣陣涼風迎面而來,舒服極了。此時,回到了可愛的故鄉我真想放聲高歌,可是我激動得什麼也唱不出了。

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一股股濃濃的鄉情向我迎面撲來。一群麻雀在天空中自遊自在地翱翔,一座座瓦房坐落在這片土地上,煙管裡冒出陣陣黑煙,那黑煙在空中徐徐上升。田野上,大片的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池塘裡的魚在爭先恐後地跳出水面。還有人在地裡辛勤地耕作著。我仰起頭,看見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就像軟綿綿的棉花糖。我笑了笑,心裡想:原來天上的神仙和兒時的我一樣讒嘴,都愛吃甜甜的棉花糖。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得很盡興。每天放學回家後就拿彈弓去射小鳥,比比誰的技術好,誰是我們當中的“神射手”。一起在魚糖裡摸魚,一條條草魚被我們抓住,我們身子全是髒泥水,日暮回家免不了被父母罵一頓。儘管被父母責備,打一頓也忘不了那開心的時刻。夏天天氣炎熱,幾個小夥伴一起去碼頭游泳,在水中打鬧,玩水槍,別提多有趣了。至今這一切還歷歷在目,因為那是我的童年,那是快樂的記憶。

在城市呆久了,我真想回故鄉玩,回到那充滿快樂的小山村。每當想到故鄉,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自由自在地和小夥伴們玩雪仗呢,正在玩抓迷藏呢,正在田野上奔跑呢。想到這些,我就會發自內心的說出一句話:故鄉,我想你。

故鄉情 篇9

國一作文 ,660字

記憶是無花薔薇,永遠不會敗落。

—題記

當春風輕輕吹過大地,故鄉到處充滿生機,田野裡,綠草如茵,小草在風中微微搖曳。田埂上,映滿了人們忙碌的身影。

經常夢到小時候的故鄉。夢中的故鄉是一個安謐的小山村。春天勤勞的人們穿梭在綿綿細雨中;夏天,昆蟲樂隊在烈日下演奏;秋天,金黃的水稻謙虛的彎下腰;冬天,道路上寂靜無人,裊裊炊煙在山村的上空迴旋上升。

而現實是殘酷的,現在的小山村,環境已漸漸受到汙染。清晰的小溪變得渾濁、秀麗的山船禿了頭、那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已失去……一切都變糟糕了。

曾記得,小時候的故鄉是個美麗的天堂。夏日的午後,人們似睡非睡,打著哈欠、扛著鋤頭,紛紛來到田裡幹活。我小時候經常跟著媽媽到田裡去,媽媽在幹活,我在和小夥伴玩。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還有幾個勤勞的農民還在勞作著。在夕陽落去時,小夥伴們也依依不捨的揮手告別。我回到了媽媽身邊,呆然若失的看著田裡汗流浹背的媽媽。

我站得腿有點麻了,就無奈地坐到田埂上,聽著蚊子的叫,玩著田邊的野草,不耐的嘀咕著。

不知過了多久,我終於忍受不了了,帶著哭腔喊:“媽媽,我要回去了……快!快回去了……”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放下手頭的工作,過來安撫急躁的我。

月亮出現在漆黑的夜空,月色傾斜下來,勾勒出媽媽彎腰忙碌的身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在故鄉的田埂上,一步一步踩下我成長的印記。

在漫漫的求學道路上,故鄉離我越來越遠,但時間不能把我美好的記憶風化。我的故鄉,心中的無花薔薇千載盛開。

我站在童年之外,站在故鄉之外,可我的心永遠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

月是故鄉明 篇10

高二作文 ,978字

又是一輪坦蕩無垠,浩瀚無際的明月。溫柔的月光一點一點地融入我飄逸的思緒中,注入我童年溫馨的夢。我驀然回憶起當下的時光來,那故鄉的月,那故鄉的柳綠花紅,那故鄉的風土人情,讓我剎那間開啟思緒的閘門,一種莫名的愁緒襲上心頭,吞噬了寂寞,驛動了心扉。

前些時日,我亦身在故鄉,卻心於他處,今夜在這明月煥發的重生光影中,依稀嗅到故鄉的那褪盡奢華,純樸奇異的芳香,最終我彷彿重歸擁入了故鄉的情懷。詩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悠遠的思緒裡,我好像又見到那大片大片的蘆葦蕩在隨風搖曳著靜謐的黃昏,那一簇簇奇葩異草,會心的輕笑,一如往昔淡去的流年,澄澈的南湖水盪漾著層層漣漪;岸邊茂盛的白楊樹,高低錯落,或是在山道旁,在陌生的街角,蕭瑟的風掃過。紛紛飄落的是秋葉般蒼白的記憶,還有那隱蔽在樹林間的故居,在傍晚時分升起嫋嫋的炊煙,在枝葉間漂泊遊蕩。

故鄉啊,你那經春風秋雨洗禮的一草一木,你那受風土人情品味的苦辣酸甜,你那天邊皎潔的月色濃縮了我多少枯萎的記憶,純白的思念,這是無聲的歌,這是無字的稿。故居傍山,山依寥湖,那頃清冽如笙簫的雲龍湖。曲線光滑的水岸夾雜著蘆葦,雜草,以及滿地亂爬的傘形的牽牛,更多的是些不曉稱謂的野花,纏繞著這水岸,如我們的記憶就地紮根,相映成趣。

佇在湖岸,眼下的月夜變奏著旋律融化成黃昏。我彷彿看見漁舟唱晚,銀鬢麻衣的漁者撐著竹排,竹排四周緊跟著一群矯健的魚鷹,魚鷹銜來鮮活的鯽魚,銜來漁者的生活,在暮色中,我翻然醒悟,這微雨江南的景緻怎會顯現在江北呢?故鄉的月是清幽的,是含蓄不盡的。每每明月高照的夏夜,人們三五成群,或在庭前,或於柳下,他們說古道今,談風情,談老輩們的故事,笑語不斷,連綿如雲煙,摻和著此起彼伏的蛙聲,真不遜於欣賞一場熱鬧的歌劇。直到月兒升到柳梢頭,故鄉的大地才恢復寧靜,而這種寧靜也醞釀了我濃濃的鄉情。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在棧橋旁,我對故鄉無法割捨的依戀,卻無處停泊。只有把這些美好的情愫,寄託給那一縷清涼的晚風,寄託給這一脈晶瑩的月光吧。它會載著我厚厚重重的情思,把一襲熱忱的問候帶給故鄉那靜靜的黃河水,碧透的雲龍湖,那顫動在花瓣上的滴滴晨露,那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

我用力闔上眼睛,感覺兩行淚水滑落,不眠的心臟也潮溼了。斑斕的月光滲過朱窗溢滿酒杯,月色雖然美好,我卻久久未能入眠,空長嘆這千載白雲,恍若一夢……

悠悠故鄉情 篇11

國二作文 ,751字

我的故鄉是河南,在那裡,我度過了學齡前的幸福時光,上學後我就離開了河南,如今我已是實中的一名中學生了,逐漸長大,逐漸成熟。幾天前,外婆的一通電話不禁勾起了對故鄉深深地思念之情。

難忘故鄉的小河。

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天,我與幾個小夥伴總愛撩起褲腳,跑進門前的小河裡,歡樂的水花濺到我們身上,好涼好涼,“螃蟹!”男孩子手一提,在我們女孩面前晃來晃去。“呀!”尖叫一聲,我們擠到了一塊,踩著了青苔,一滑,險些摔倒在河裡。雖然險些來個“五體投地”,但心兒,填滿了歡樂,那條河,也填滿了歡樂……

難忘故鄉的竹林。

故鄉的竹林是我記憶中的一個神聖的地方。當夏日的餘熱漸漸減退,月光柔和地給大地蒙上面紗時,竹林下便開始熱鬧起來,忙綠了一天的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來到竹林下乘涼,他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邊抽紙菸邊話家常,盡享竹林底下的涼風習習,悠閒自得,而我總喜歡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傾聽那風吹竹葉動的颯颯聲或是聽媽媽講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

難忘故鄉的夜幕。

月光下,夜幕像透明的紗,把大地罩在裡面,田間像流淌著的牛奶,又像沐浴著水銀,大地沉浸在寂靜安謐的氣氛中,河岸上緩慢著他們的歌聲。月光如水,瀉在植物的葉子上。露水點點,激盪在故鄉的土地上、夜、靜靜的夜……

難忘故鄉的雪景。

雪花是北國的驕傲,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著,似煙樣輕,如玉一樣晶瑩,如銀一樣潔白雪後初晴,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到處像拉起了白色的帳幕。地上、房上蓋了厚厚的棉被,樹上開滿了雪白的“梨花”。在如洗的藍天下,顯得格外耀眼。

故鄉,這兩個迷離如夢影般的詞,隨著兩行淚水緩緩地、緩緩地淌下,淚水落在衣襟上,歌聲在耳畔迴盪。

“他鄉山也美,他鄉水也秀,難忘我童年故呀故鄉美!”啊!故鄉,我日思夜想的故鄉,今宵可會再入我的夢中?

最是難忘故鄉情 篇12

國三作文 ,604字

故鄉,人們最初生活的地方。從古至今,文人們便寫下了無數關於故鄉的作品。故鄉情也成為了離家在外的人們不能磨滅的一個記憶。

詩仙李白曾寫下過“次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維也寫下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岑參在《逢入京使》也留下了“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的美句。小時候不懂故鄉情到底是什麼,心裡還想著要早早飛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呢。

姐姐品學兼優,大學後在上海工作。上海可是國際性的大都市,能在那裡工作是多麼幸運而又幸福啊!我們都十分羨慕。去年,姐姐回來了,我們問她:“上海好嗎?”“好!”雖然她說好,但臉上也沒有喜悅,她說,在上海的幾年,工作打拼十分累,心裡還是想家,還念東北的風土人情。懷念家鄉的美食、家鄉的景色、還有親人們。

是啊,人們一離開家鄉,到了外地,便開始了打拼生活,養家餬口,身心俱疲,再加上身處異地,不見故人,自然憑添了無限的孤獨、憂愁。於是便懷念了故鄉無憂無慮的生活。

若是身處異地,能碰見一個老鄉,也是極好的。不由分說,便是熱切地交談。談談自己,談談生活,談談家鄉的面貌。雖然身在他鄉,也會感到十分親切,這便是故鄉的魅力吧。

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離開故鄉,到外地打拼,那時,我們便會深刻地體會到了故鄉這二字對於遊子們的重要性。

故鄉是避風港,是遊子們日夜思念的地方,也是外出人們心靈的寄託。故鄉,不僅有熟悉的記憶,也會有人們對遊子的思念。

最是難捨故鄉情 篇13

國三作文 ,557字

那裡是有情的地方,那裡是充滿銀鈴般歡笑的地方,那裡有最難割捨的情,有最永恆的愛,那裡就是故鄉。

故鄉是我們最大的溫暖,我們還小無法體會到余光中的鄉愁,無

法感受“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深深無奈之情,也無法理解“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煩悶之感。詩仙李白更是寥寥幾筆創下千古佳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流露出他漂泊在外,深夜孤寂一人,思故鄉、念故鄉、懷故鄉的悽清、心酸之痛。

當一個遊子孤悽無寂的漂泊在外,內心該是多麼無助啊,這時便

是又獨酌一杯清酒,與月亮共飲,訴說著遊子心中那份最痛的情,每當無助的時候,想想那裡,溫存著多少美好的記憶,遊子們捧起那些易碎的夢,繼續將它塵封在沉睡已久的心湖,也許只有那裡,不經意間才會觸碰到那些沉睡已久的心湖。

那裡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是最有情的事物,即使一花一

草,也依舊能點亮遊子心中那盞燈,當風輕輕拂過,最嫩的柳條伸出枝,那份最深的痛又隱隱流出,“舉杯消愁愁更愁”遊子心中的愁唯有那裡能解,那裡,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絆。

無染的暮光勾勒不出陽光燦爛的美好,倦歸的鳥兒展翼向風,正

如那裡,終歸是遊子心裡最痛的傷,最美的花開花落,最美的雲捲雲舒也敵不過遊子那份痴痴的情,故鄉情,任憑那風吹雨落,任憑那滄海桑田,那心那情那夢,依舊人在、情在。

故鄉情 篇14

國一作文 ,581字

“故鄉的歌裡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這首是席慕蓉的詩,也道出了我心中的故鄉。

我的故鄉在雲安,我在那兒土生土長,玩慣了那兒的黃泥,看慣了那兒的瓦房。夜晚,就和小夥伴跑著,鬧著,在院子裡追逐打鬧。白天,就經常到河邊撿石子兒,堆城堡。絕對是熟悉了雲安的各個角落。

偶爾到新縣城玩玩。嗬!多新鮮!光著腳丫在房子裡跑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熱的時候還可以在有空調的房子裡。就像進了冰箱一樣,多麼涼快啊!而且街上熱鬧非凡,各個商場開放著,琳琅滿目。當時,我就想住進這樣的新城,告別那俗氣的雲安。

可沒想到,我這一夢想,到了初中,居然就實現了,因為整個雲安要搬遷的緣故,我們也隨之住進了新城,真是太美妙了。起初,我興致勃勃的。可過了不外,我就懷念雲安了,懷念那兒上了年歲的土屋,懷念那朝夕相處的夥伴,更懷念的是住在那兒的那段日子。

現在住進了新城的我,總是覺得好孤單,好寂寞。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只能坐在桌前,靜靜的想在故鄉發生的一幕幕美好的情景,昔日的夥伴散了,昔日的鄰居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留下的只是略微帶點淡黃的回憶。

以前總是不明白,故鄉有什麼好,為什麼那麼多的名人都寫了無數讚美故鄉的詩呢?現在我終於明白,只有告別了故鄉的人,才會有對故鄉那麼多眷戀,那麼多的思念。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好想再回到故鄉,去看看故鄉的河,故鄉的雲……

月是故鄉明 篇15

國二作文 ,604字

月,升起來了;夜,愈加濃了。皎潔的月光,像一潭死寂無波的水,悄悄地跳進我的小屋。冰冷的燈光從窗中射出,充滿了寒意。

在幽幽月光的撫摸下,小屋睡去了,桌椅睡去了。我輕輕合上手中的書,也讓它睡去了。人生就那麼多變,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喜歡獨自坐在窗下,守著那黯淡的月光。

無數星辰在閃爍,彷彿是遊子的目光,探索著故鄉的情,故鄉的夢。似乎月亮也傷透了心,慢慢地移動著。突然星光抖落,我的臉頰上落下一串碎淚。

望著明月,似乎心靈的時間在逆轉。去年中秋節時,遠在千里的外婆捎來家鄉的特製月餅,我拿起月餅,咬了一口,眼前彷彿隔了一層紗,一片霧,眼前的事物模糊了。淚水從眼中流出,擦過臉頰,落到了地上。

心雨飄灑,月光像外婆慈祥的目光,撫摸著我的臉,那麼柔,那麼順。我輕輕地走到戶外,抬頭舉手,盡情地享受著月光的沐浴。耳邊迴響起了琵琶曲《平沙落雁》,那廣闊,平靜的樂聲,我多麼想生活在這安靜、祥和的意境中啊!多想變成月亮身邊璀璨的群星啊!

月光下,遙望故鄉的方向,我把萬縷思念藏在心頭。猛抬頭,明淨的天空,月兒仍掛在天穹,淡淡的月光從天空灑下,是那樣柔和、那樣純潔,那樣多情。此時,這輪明月也一定照著故鄉,親人也一定在仰望著明月。

明月啊!請帶上我深深的思念之情,捎給我的故鄉,捎給我的親人。故鄉啊!請相信,我將會回到你身邊,成為一顆璀璨的星辰。讓故鄉明月更加耀眼。

哎!又是一個難眠的月夜。要等到何時,我才會安祥入睡……

故鄉情 篇16

國一作文 ,650字

掐指算來,離開故鄉已整整七個年頭,七年風雨兼程求學路,絲毫未減故鄉情。

最記得的是故鄉的山。紅紅的土地和連綿的山體,故鄉的土地算不上肥沃,甚至有點貧瘠和蒼涼,小時候爺爺就告訴我那是因為烈士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這是革命的搖籃。故鄉的山上有兩種樹較為普遍,松樹及油茶樹,一棵棵松樹就那麼倔強地挺立著,傲視著,而那一片片油茶樹林,則能榨出有東方橄欖油之譽的茶油,哺育著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休養生息的人民。你若有幸在春天登上故鄉的山頂,感受那山風掠過山林帶來滔滔巨浪般的咆哮,放眼那紅色土地上長出的一片片排山倒海的綠,絕對令你流連忘返。

還記得故鄉的水。故鄉的母親河贛江,是祖國母親河長江的一條支江,流過故鄉的那段江面極寬,因此印象中總記得故鄉的水有一種大氣的寧靜美。在這片廣闊的水域裡,生長著無數種魚,你可以在寧靜的午後或日落之時,看到江邊有人在垂釣,真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圖。

最忘不了的,是故鄉人,小時候爸爸到外面工作去了,媽媽去教書上課了,只留下我和哥哥,由爺爺奶奶帶著。等春天山上松樹長出松針的時候,爺爺總是喜歡帶我們去午後的那片丘陵,爬些低矮的山,回來的時候總是可以順便撿些山上的鬆菇,那鬆菇的鮮美味,這麼多年一直是我最經常回味的。記憶中在奶奶家裡,享受奶奶的廚藝是最幸福的,每天吃飯都可以端著碗到很多小夥伴家中去串門,大多數時候是被爺爺銅鈴般的呼喊聲叫喚著才回家的。童年的快樂就這樣在故鄉流逝。

我愛我的故鄉,故鄉的山,故鄉的水,以及和故鄉山水相連的故鄉人。

這就是我對故鄉永久的思念之情。

故鄉情結 篇17

國三作文 ,801字

距離上一次回到我的故鄉,感覺已是很久前了。但生活在小縣城整天忙忙碌碌的我早已沒有探望故鄉的心。也許偶然會回想起來,可不一會兒便被淹沒在無窮無際的學海中。

這一次,我跟隨父親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記憶中的故鄉似乎與現在比起來完全不同地了。兒時的故鄉,好像還有湛藍的天空和清澈的小溪。而現在,往昔的小溪早已乾涸,往昔的建築也都作塵土被風吹去,只剩下斑駁的幾間破屋和麵目全非的土地。不知是拆遷造成的結果,還是自己心智的成熟?但願是後者。

我家並不是書香門弟,自然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在村中穿行了一陣子,故鄉的老宅便出現了。雖還算不上是一座危樓,但看那泛黃的牆壁就可知道老宅的年代久遠。行到此處,父親輕嘆了口氣。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當時父親正想著他的童年生活。或悲傷,或美好,我並不知曉。我只知道父親有一位很疼他的父親。

的確,故鄉最吸引我的地方,即是我的爺爺,很可惜,爺爺英年早逝,42歲時便撒手人寰,留下奶奶和三個子女。父親每每提起爺爺,眼裡都會泛出淚花,在他的心目中,爺爺就如神祗一樣,神聖而不可侵犯。耳濡目染,我也十分敬佩我的爺爺,或許正是因為爺爺的優良

嘆完氣,父親搓了搓凍得通紅的雙手,站在門前猶豫了一會兒。“你來開門。”父親從青石臺階上退了下來,回頭低聲對我說。我整了整雜亂的衣領,在昏黃的路燈下“多多”地敲了敲那扇搖搖欲墜的木門。

過了一會兒,門“吱呀”一聲被斜推開,屋內的燈光迫不及待地奔出房門,在一霎之間將我的臉龐照得透亮。

開門的是我的奶奶。她笑著迎接我們進去,父親與奶奶拉起了家長,我們要回城了,奶奶轉身從堂屋拿出些新鮮蔬菜遞給父親,說是自己種的,比菜場買的安全。

我和父親走了,夜色中回頭看到奶奶仍倚門而立。

兒時記憶中的家鄉美麗已然無存,但親情仍在!

關上車門,開啟空調,在結滿冰霜的車窗內,我最後一次將目光投向我的桑梓,我的故鄉。隨著時間逝去而被遺忘的故鄉,將在我的記憶中永存。

月是故鄉明 篇18

國二作文 ,983字

故鄉,這裡有我年少的懵懂與無知,這裡有我成長的甜蜜與溫馨。故鄉的天是那麼藍,故鄉的海是那麼寬廣。我愛故鄉的雨,我愛故鄉的月,我愛故鄉院子裡的爺爺,故鄉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美那麼的亮麗。

早晨天空中下著令人惆悵的雨,正如秦觀所言:“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聽著雨水“滴答滴答”的打落在屋簷上,然後看著雨水慢慢的彙集成絹細的的水線,如同春天的小溪活潑地順著紅瓦的低窪處傾瀉而下,頓時形成了一個個小瀑布組成的水簾洞,而雨水在稍稍停留後又有條不紊地順著石頭鋪就的小路從院子裡溜走了。記得小時候,每當下雨天,我總是愛趴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風景。朦朧的葉子在微風與雨水中擺動。隱隱約約的景象在雨水的掩蓋下變得像童話中山林,極富詩意,又有一種獨具色彩的美。輕鬆,清新,讓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家鄉的雨,雨中多了一絲憂鬱,也蘊涵著一種思念。

每當午後,我總喜歡跑到院子裡,看著爺爺在院子裡搗鼓著。院子裡不透一絲風,像蒸籠一般,悶得人透不出氣。爺爺滿頭汗水,像飄潑似的順臉而下。而那些蔬菜瓜果也在爺爺的努力下一天天長大。有時候,爺爺看到我也會笑著叫著“純純,到這來跟爺爺一起種。”我也總是回著“來了……”然後,和爺爺一起在院子裡幹活,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我依然很開心。因為這裡的蔬菜是爺爺和我一起種的。漸漸地,那裡不僅僅是我和爺爺種菜的地方,也是我和爺爺的遊戲樂園。爺爺有時會和我一起在院子裡玩捉迷藏,雖然遊戲很普通,但是我們卻玩得不亦樂乎。和爺爺一起的日子很快樂,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思緒又慢慢的回到了現在,雖然記憶裡仍然有著過去的回憶,但始終不可能回到以前。每當想起院子裡的爺爺,我就會覺得很溫暖。不管再過多久,我也不會忘記故鄉的爺爺。傍晚,天邊的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嫋嫋的炊煙,悠悠地向上升,故鄉的人情令人有無限的遐想。

到了晚上,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故鄉深藍無邊的天空上,一枚玉盤股的月亮散發著清幽的光芒,樓前一片平靜的湖水倒影著白白的月光,晚風柔柔地吹撫著,屋子沉浸在濃濃的夜色中,除了各家各戶隱隱約約透出來的燈光和樓下酒樓的燈光,遠一點的燈光都被夜色吞沒了,放眼望去漆黑一片,天地之間再沒有比月光更明亮的光芒了,家鄉的月皎潔無暇,有著夢幻般的美。此刻,我沐浴在那寧靜如水的光輝中,心中感到無比的安詳和愉悅,使我不時感受到寧靜與歡樂,正像詩人所說的“月是故鄉明。”

月似流水情如歌 篇19

國三作文 ,995字

月光似水微微涼。

踏一地白霜,腳下噌噌響。愉悅的心情讓路途似乎短了些,一路清輝相伴,倒也不覺寒氣逼人。正月十五的月亮,似乎也知道它的使命:拼命地鼓脹自己的腦袋,好讓它看起來像個玉盤,以寄圓滿和諧之意。

我蹦到門口,掏出鑰匙。“我回來了……”我特意壓低了聲音,搞怪地叫喚了一句,卻聽不見任何答覆。咦?反常啊!這時候應該是媽媽在廚房裡搗鼓著小甜品,然後來迎接我才對啊。顧不得那麼多,開啟取暖器,我扒下書包開始做作業。說不定……說不定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

埋頭的這會兒工夫竟已有一個多小時了。我扒拉開書,拈出了手錶:22:53。窗外已然響起了別家放煙火的聲音。煙火的飛鳴結束於綻放那刻,光粒瞬間旋成絢麗的花朵……今天是元宵啊,可能媽媽回老家了吧。外面寒意刺骨,任他人的歡樂在我瞳仁中肆意蔓延。我躲進了房間裡,取暖器烘得暖洋洋的,眼鏡蓋了一層白霧,竟爬進了眼睛。

外面的歡聲笑語一扇門阻隔不了。我盤腿坐在床上,再也抑制不住小情緒,滿是對媽媽的埋怨:“為什麼不陪我?為什麼回老家了都不告訴我?人家都一家子聚在一塊,為什麼我不能?……”一連對著空氣問了許多問題,都沒人理會。我抬頭看向窗外:光輝仍清,圓月卻躲在了雲層後。我抹抹臉,準備洗漱睡覺。

“咔—”門開了。我循聲望去,媽媽回來了!我幾乎是衝過去的,一時間竟也說不出話來。

“哎呦,餓了啊?”她看看我,從方便袋裡掏出了一個塑料小碗,裡面不知裝了什麼寶貝。“這什麼啊?”我十分不解。“酒糟啊。”酒糟?我撕開了包裝,正要去嚐嚐。“呆丫頭,哪能這麼吃的啊!這是要做酒釀圓子的,等會兒啊。”

我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媽媽忙碌的背影。

“好了,吃吧。”得到了允許,我毫不客氣地端過碗。“慢點,燙呢。”我只好小口小口地吹著氣。“多大人了,還像個小孩。”我不理會低頭吃著圓子。

“我回了趟老家,把家裡的物什都弄弄,然後就遲了。你也是,餓了不知道自己找點東西吃啊。多大了還要大人跟著操心,將來離開了爸爸媽媽你還不活啊……”看來真不能惹媽媽,動不動就念“緊箍咒”。我一邊吃著,一邊附和地點點頭。

“我以為你要讓我一人過元宵。”我可憐兮兮地看著媽媽。她嘆了口氣:“就你這樣能讓人放心嗎?真是上輩子欠你個小祖宗的。”我做了個鬼臉,又立即跑開了。

我沒再去看月亮的臉,不知它的陰晴圓缺。我記得這天的缺憾,但最後都被溫情填滿。哼著曲兒,又復愉悅。

真情如歌慢慢唱。

月似流水情如歌 篇20

國三作文 ,995字

月光似水微微涼。

踏一地白霜,腳下噌噌響。愉悅的心情讓路途似乎短了些,一路清輝相伴,倒也不覺寒氣逼人。正月十五的月亮,似乎也知道它的使命:拼命地鼓脹自己的腦袋,好讓它看起來像個玉盤,以寄圓滿和諧之意。

我蹦到門口,掏出鑰匙。“我回來了……”我特意壓低了聲音,搞怪地叫喚了一句,卻聽不見任何答覆。咦?反常啊!這時候應該是媽媽在廚房裡搗鼓著小甜品,然後來迎接我才對啊。顧不得那麼多,開啟取暖器,我扒下書包開始做作業。說不定……說不定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

埋頭的這會兒工夫竟已有一個多小時了。我扒拉開書,拈出了手錶:22:53。窗外已然響起了別家放煙火的聲音。煙火的飛鳴結束於綻放那刻,光粒瞬間旋成絢麗的花朵……今天是元宵啊,可能媽媽回老家了吧。外面寒意刺骨,任他人的歡樂在我瞳仁中肆意蔓延。我躲進了房間裡,取暖器烘得暖洋洋的,眼鏡蓋了一層白霧,竟爬進了眼睛。

外面的歡聲笑語一扇門阻隔不了。我盤腿坐在床上,再也抑制不住小情緒,滿是對媽媽的埋怨:“為什麼不陪我?為什麼回老家了都不告訴我?人家都一家子聚在一塊,為什麼我不能?……”一連對著空氣問了許多問題,都沒人理會。我抬頭看向窗外:光輝仍清,圓月卻躲在了雲層後。我抹抹臉,準備洗漱睡覺。

“咔—”門開了。我循聲望去,媽媽回來了!我幾乎是衝過去的,一時間竟也說不出話來。

“哎呦,餓了啊?”她看看我,從方便袋裡掏出了一個塑料小碗,裡面不知裝了什麼寶貝。“這什麼啊?”我十分不解。“酒糟啊。”酒糟?我撕開了包裝,正要去嚐嚐。“呆丫頭,哪能這麼吃的啊!這是要做酒釀圓子的,等會兒啊。”

我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媽媽忙碌的背影。

“好了,吃吧。”得到了允許,我毫不客氣地端過碗。“慢點,燙呢。”我只好小口小口地吹著氣。“多大人了,還像個小孩。”我不理會低頭吃著圓子。

“我回了趟老家,把家裡的物什都弄弄,然後就遲了。你也是,餓了不知道自己找點東西吃啊。多大了還要大人跟著操心,將來離開了爸爸媽媽你還不活啊……”看來真不能惹媽媽,動不動就念“緊箍咒”。我一邊吃著,一邊附和地點點頭。

“我以為你要讓我一人過元宵。”我可憐兮兮地看著媽媽。她嘆了口氣:“就你這樣能讓人放心嗎?真是上輩子欠你個小祖宗的。”我做了個鬼臉,又立即跑開了。

我沒再去看月亮的臉,不知它的陰晴圓缺。我記得這天的缺憾,但最後都被溫情填滿。哼著曲兒,又復愉悅。

真情如歌慢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