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青少年普法教育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25字

我坐在窗前,順手拿起一本《初中生普法教育》,讀完後,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是初二學生了。然而對普法教育這方面卻知之甚少。作為一名初中生,我想我們很有必要了解有關這方面的內容,這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幫助。

什麼是普法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極其普遍的法律法規教育。告訴我們在初中階段應該注意的事。例如不要早戀,要注重學習。其中一篇就是講早戀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小軍和小麗兩人互有好感,到後來竟然發展成懷孕。真是令人難以想象啊!最終,雙方父母知道後免不了責罵,為了各家孩子今後的人生,只能採取墮胎。唉,真是令人哀嘆啊!我們千萬不能向他們學習。我們正處於青春期,很容易掉入早戀的泥潭。要正確認識早戀,與異性正確交往,才能做到健康快樂的成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酒的人越來越多,幾乎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要知道,喝酒不僅誤事,還會鬧出人命呢!小朋過生日邀請小朱,小朱因為開心於是就多喝了幾杯,隨後倒在沙發上昏睡了過去,小鵬沒有叫醒他以為他睡著了就出去玩了,到了第二天時,才發現已經叫不醒他,連忙把他送去醫院,可是為時已晚,他不幸因為喝酒過多而酒精中毒死亡。唉,這樣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而去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喝酒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是多麼嚴重。多麼令人惋惜啊!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讀完普法教育這本書後,我想其中的例子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慘痛的教訓,更是血的事實。

青少年應該多讀有用的書,這樣我們就會收穫的更多。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47字

“你知道法律是什麼,它又有哪些內容呢?”突然爸爸這樣問我。我瞬間低下頭,心裡想到:學校裡,電視裡,身邊處處有法律的聲音,可是爸爸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都弄得我尷尬之極。於是,我決定好好學習一番。

走到教室,無意中發現圖書角放著一本《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便隨手的翻開了,裡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裡邊都是一些就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很多主人公都是和我同齡的,但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句名言這樣說道:“學法,只可為與不可為;用法,行應為而勿妄為。”可是,有個14歲的初二學生,卻因為同學不借他玩小刀發生衝突,並捅了同學數刀導致死亡。事後,他對公安人員稱:“我學過法律,我還未滿16週歲,不用負刑事責任。”公安人員回答道:“但是法律還有規定,如果已滿14週歲,實施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行為,也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在生活中,同學們總喜歡用“我還沒滿18歲,我還未成年”這類話敷衍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年滿14歲的我們一旦犯大錯也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這也從一方面透露出,我國對於中小學生的法律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然而,我也認為導致這樣不負責任,不想後果的做法的也有家庭的因素,現在的我們多是獨生子女,在家,我們是老大,連父母對我們都是百依百順,我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當出門在外,我們總想著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不顧他人的想法,也由此引發了衝突,所以普法教育,也應該從小做起。

這也讓我聯想到了我們校園裡的很多事。比如,有高年級的同學問低年級學生借錢,可是低年級學生不答應,並說要去告訴老師,這樣高年級的同學既害怕,又不甘心,所以就以武力恐嚇,而另一個同學卻總很天真的認為“人家不敢”,便是態度蠻橫,就這樣,悲劇就發生了,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好處。而如果高年級學生知道這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件事了;當然,如果那個低年級學生能夠冷靜一些,先把錢給他,然後再告訴老師的話,就不會釀成這樣的慘劇了。

所以,為了不讓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我們要多向周圍的中小學生,宣傳法律,普及法律。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我們應該遵紀守法,讓法律成為我們生活中美麗的樂章,而不是恐怖的教訓或惡魔般的懲罰。

就讓我們關愛明天,普法先行。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22字

歲月的變遷,時代的發展,21世紀已經到來。21世紀,是一個科技發展的時代,更是一個全面普法的時代。法律這張大網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是這個時代的未來,是21世紀建設國家的主力軍,所以我們更要從小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素養,從而使我們辨別是非,保護自我,遠離犯罪,使我們健康成長的同時,增長道德修養。

知法可使我們辨別是非,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對身邊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往往就因為好奇,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使我們陷入危險中,知法,我們便可以通過法律來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惡,什麼是醜,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

當你做到了知法,你便不會那麼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迷惑,誘惑了,但僅僅做到知法仍還不夠,在知法的同時,更要懂法。

所謂“懂’並不只是瞭解,明白,而是要會使用法律所帶給我們的權利,當我們的生命或是錢財受到威脅時,我們便應該拿起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不受危害,當然這也並不是指濫用法律權力,而是在適當的範圍內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最後我們還應該守法,當你做到知法了,卻不能守法,反而去以身試法,那麼等於什麼也沒做。守法是在瞭解法律的基礎上做到遠離犯罪,不去觸犯法律,安分守己,不做犯法之事,做好我們青少年應做的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不去接觸犯罪有關的東西。

法律關係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生活得無憂無慮,安安全全。反之,一個人連法律都不懂,自然就要觸犯法律,三天兩頭往警局裡,這樣的人又怎麼會生活的好呢?更何況一個人連法律都不懂,那他就是一個真正”文盲”!

知法,辨別是非;懂法,保護自我;守法,遠離犯罪。

學法,知可為與不可為;用法,行應為而勿妄為。

普法先行,關愛明天。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32字

從前的記憶就像一串珍珠,有閃亮的,也有黯淡的,你可以隨手摘取一顆來回憶。但,若你想要快樂的回憶,那麼,請讓自己的青春充滿色彩,承載自己的夢想來正確的成長,讓我們用自己的手來守護自己寶貴的青春。

青春是最美好的年華,若我們虛度它,便會匆匆流走,到最後流下兩行清淚,這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需要正確的對待。這本書上寫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少年不小心看到了一些黃色的圖片,導致心神不寧,最後闖下大禍,自己的一生毀了,也讓自己的父母傷心。我想,這位少年看到圖片是偶然,但是沒有自制力控制卻是自身因素,他缺少的就是正確的是非觀,才會造成這樣一個令人心痛的後果,我們在無限惋惜的情況下,也想到自己,我們應當引以為戒,從現在開始,遠離這個年齡應當避免的事物,我們的道路便不會偏離。

青春是需要磨難的時期,但也不代表著,我們就不能守護自己。在書上寫到過,有一個女孩,被鄰居家的男孩侵犯了3次,卻懦弱的不說一句話,最後被她的母親發現才得以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也讓我們感到憤怒,這個女孩的一生就這樣毀了,若是早一些告訴家長,事情就不會演變成這樣的地步,或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守衛自己不受到人身侵犯,她卻選擇了逃避。從這裡,我們知道我們應該對於各種不法現象加以抵制,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各種極端的現象證明了青少年這個時期個是多事之秋,我們應當如何做才可以讓自己安全快樂的度過這個時期呢?這也正是書上要告誡我們的:我們要學會開放,學會控制,學會磨練,學會認識對與錯,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可能這些大家都已經知道,但是通過一個有一個的事例,才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學會這些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在生活著,我們作為青春的代言人活著,讓我們一起善待青春,度過美好的青春,在最後,拾取最明亮的珍珠吧!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62字

法律,對我來說,曾經是一個很空泛的詞彙。何為“法律”?恐怕只是用來約束社會治安的工具吧,我不危害社會,因此法律又與我何干?可是,自從讀了《普法教育》後,我明白了,法律與我們青少年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執法、守法,並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普法教育讀本》向我們介紹了,基礎法律常識、家庭法律常識、學校法律常識、行為規範常識和安全自護常識這五方面的內容。每一張都會舉一個生動的事例來說明一個道理,語言淺顯易懂,加之又配有精美的插圖,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原本枯燥無味的法律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已灌入腦中。每一個事例後都有“佟老師說法”,對所舉事例進行深入剖析,在舉一反三,旁徵博引地告訴我們這裡所涉及的法律常識,引人深思。法律連結和普法警言令我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最後的“談一談”則是對本章內容的總結,讓我們能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總之,《普法教育》確實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啊。

通過學習該讀本,我懂得了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它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保障。因此,我們不必對它產生敬畏之心,要好好的認識它,讓它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比如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免不了和商家產生一些不愉快,多數時候我們忍氣吞聲地獨自承受了,但這會讓一些無良商家更加任意妄為。應該意識到,有些商家的行為其實是違法行為,如強制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拒開發票等等,我們應該學會依法維權,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國家為我們未成年人頒佈了許多法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等,可見祖國對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護是多麼重視,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不能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更應該好好學法,不能做違法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必將承擔更多的責任,走入更加複雜的社會。但相信,只要有了法律這把保護傘,我們一定能走得很遠很遠……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93字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但是由於我們正處於人生的花季,懵懂的我們還不能完全分辨是非,缺乏法律的知識,更易走入彎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學校開展了普法教育,讓我們法律有著進一步的瞭解。

在這次普法教育中,我偶幸接觸到了一本書—《普法教育讀本》,這本書使我更加明白,自己是祖國的未來,名族的希望,21世界科技發展的主力軍,他也是我對法律的啟蒙老師,這本書圖文並茂,以青少年主要成長環境即家庭、學校、社會為背景,圍繞未成年人教育、保護、安全自護、行為規範、犯罪預防等方面的一個個話題,向我們傳授了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的法律和生活常識。

在實際生活中,這本書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有一次週六媽媽帶我一起去超市購買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還幫我買了一件運動服,我非常喜歡,在收銀臺付賬後準備離開時,超市的報警器突然想起,商場的服務人員迅速攔住我跟媽媽,經一番檢查後,沒有發現異常情況,然而報警器卻依然響個不停,工作人員將我跟媽媽帶到收銀臺,隨即引來很多圍觀的人,我跟媽媽都非常氣憤,媽媽說:“我們就買了一件運動服,已經付過錢了,沒有拿任何東西。”工作人員又將我跟媽媽帶到工作室,繼續盤查質問。在此壓力下,媽媽氣憤的摘下帽子,解開衣服,開啟手袋,讓市場工作人員檢視,並傷心落淚,事實證明,我們並非拿了什麼東西,而是衣服上的商標為清除,最後工作人員將我們放行,我跟媽媽事後覺得人格受得了侮辱,名譽受到了侵害,便向法院起訴要求商場承認錯誤,賠禮道歉。最終我們依靠法律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合法權利,

所以我們21世紀的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重視法律知識,不然我們定將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635字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法律的重要性,瞭解了許多法律常識。我們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要學會使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法律作為治國之本,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障。自古以來,法律建設都作為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在現代社會,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征程中,法律的宣傳教育已成為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要。

這本書,講了很多的實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很有作用。上面講了一些針對一些不同的問題的不同方法和法律知識,這本書很好,因為裡面有故事,這樣可以引出一些相關的法律。許多同學對法律這種很專業的語言沒有興趣,這本書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還記得原來有一件事情。我的書裡有一張100元的書籤,像真的一樣。那時,我就和我的同學拿著它去買棒冰,到了小店鋪,我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從口袋了掏了出來,我同學就扯了扯我的袖子,我就跟阿姨說我不賣了。阿姨笑了,其實阿姨已經看出來了,那錢是假的,但是沒有揭穿我,看我悔不悔改,最後,我改了,我想起了法律。是法律讓我們懂得了道德。

現在我們學校對法律的教育很重視,讓我們懂得了怎樣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法律可以提高我們的素質修養,規範了我們的行為,法律就是我們的“保護神”。

在21世紀,你不懂法律就跟不上社會文明的腳步,你就會落伍。這本書可以很好的讓我們學習法律,使我們受益終身。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834字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的棟樑。要大力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從小培養我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養,不僅是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遏制嚴峻的青少年犯罪發展態勢的現實需要,也是廣泛深入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我通過看了《普法教育讀本》這本書,才深深瞭解了法律及受到了教育,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該如何保護自己,我們應全面普法,從小養成知法、守法的好品德,讓每一個都有自我保護意識。如:《義務教育不開除》這個小故事中,我瞭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說有的教育不讓學生參加考試、停課、勸退等,這些都是屬於變相剝奪或限制學生受教育的情形,實際上導致了未成年學生暫時或者永久喪失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這不僅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從這件小故事當中,我懂得了開除學生,隨便處分學生等這些事,就是侵犯我們受教育的權利。再比如:《父母離婚義務在》這個小故事中,我瞭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說盡管父母的婚姻關係結束,但是孩子和父母的血緣親情是永遠不會結束的。即使父母離了婚,但是他們仍然還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還要對我們進行撫養教育照顧,不能以離婚為理由不撫養孩子。從這件小故事當中,我懂得了父母離了婚,也要撫養我們,不要以離婚為藉口而不撫養我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監護人,必須照顧、撫養我們。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校程序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治本之策,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強調法制宣傳教育要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施教的原則。普法安全教育對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得到了心靈上的洗禮!

在我們成長環境中,圍繞未成年犯罪預防等方面的話題很多很多,向我們傳授了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的法律和生活常識,教育我們對社會有責任感,在法律的保護下,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70字

生活中,存在著無數危險,雖然這個世界上好人佔多數,但是壞人並不是不存在的,上個街,就會被人偷錢包,回到家,又會發現自己家的門被撬了,這種事,經常會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好法律,遇到事可以正確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最近拿到一本書,叫《普法教育讀本》,這本書通過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法律,教我們如何處理事情,我認為這本書裡面所分的五部分,每一部分都緊扣我們的生活,每一篇都是我們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事。

例如:不能隨意約見網友

在這個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有事直接在QQ上聊天,不用見面,不用打電話。網路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沉迷於網路,雖然現在的電腦有液晶的,可以減少電腦的輻射,但長期在電腦面前,還是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請不要沉迷網路,而且網路是十分危險的,網路的世界是虛擬的,什麼樣的人都有。

曾今在報紙看到一則新聞:家裡做啤酒生意、有好幾輛車……17歲少年李某在網上向網友炫富,稱自己從不缺零花錢。而他的網友杜正平正缺錢用,於是約李某出來,杜正平和老鄉夏智靈合謀綁架李某,然後向其家長索要50萬元鈔票,並指定其乘坐火車在簡陽站從窗戶扔出。但是沒有拿到贖金,正在網咖檢視列車時刻表的杜正平和夏智靈就被警方抓獲。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自己所不熟悉的人,不能把自己的照片、住址、電話告訴對方,以免對方利用這些,金信騷擾,如果對方要求見面,可以約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一旦發生什麼事,便於逃跑,如果對方要求匯錢,更要謹慎加謹慎,確定自己的錢匯過去後,不會“打水漂”。當然,在網上認識的人也並非都是壞人,也有可能是好人,真心想和你做朋友,所以你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總而言之,我們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要閱讀屬於自己年齡的網頁。

遵紀守法,從小做起,為我們以後的人生打下結實的基礎。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866字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次讀了《普法教育》,更是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書上的故事,都讓我受益匪淺。自從讀了《普法教育》後,我才深深地體會到普法的重要性。

其中,一個關於“安全”題材的文章讓我頗有感觸,文中講道:中學生小明因為顯示自己的騎車技術高超,以“S”形在馬路上穿行,又和同學飆車,最終被一輛麵包車狠撞了一下,用去醫療費15000多元。

雖然沒有出現生命危險,但是卻造成了永遠的遺憾,而引起這次事故的,正是中學生的愛表現的心理。

雖然我們已經到了可以汽車上路的年齡,但是在騎車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行駛,做到開開心心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更有普法警言講道:

一人出行,全家牽掛,遵守交通法,

平安回來,全家放心,和諧小家園。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我們不珍惜,而是以太隨便的方式看待生命,那他將大錯特錯生命是偉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沒有人輕易放棄生命。每個人心中飽含這對生命的渴望,身體健全的人如此,身體不便的人同樣如此。健康的人為父母給予的一副好身體而努力,有缺陷的人為了生命的執著而努力。

蒙田曾說:“我們的生命收到自然的厚賜,他是優越無比的。”生命是寶貴的,失去了生命,我們將變得一無所有。但很多活著的人總不珍惜活的權利,他們隨意對待自己甚至肆意踐踏別人的生命:巴以衝突,美軍“虐囚”,房屋倒塌,失戀輕生,上網猝死……這些時間警示著我們:生命,多麼可貴,生命又是多麼值得珍惜!

《普法教育》,這具有重大意義的讀本,沒有論語那麼難以理解,它正是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們一些法律的知識,行為的常識,安全自護的意識……而這些生活中平平常常的細節,往往向我們揭示了法律的重要性。

讀《普法教育》,我理解到的,不止是淺顯易懂的教育知識,它更是對生命的看法與理解,它讓枯燥的生活變得有趣,讓簡單的生活變得充實,讀它,不僅僅是在讀一本教育讀本,就如高爾基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這本書,正是將這個眾所周知的道理,傳給我們這些缺乏法律知識的孩子們,在閱讀中感悟真理,在實踐中履行職責,這才是這本書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