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碎片·生活相關作文20篇

碎片時間,碎片生活 篇1

碎片時間,碎片生活作 ,1260字

一個週日的中午,“丁零零……”一陣門鈴響起。我從沙發上起身去開門,哦,原來是快遞小哥將剛點的外賣送到了。我將外賣盒子放在桌子上一個個開啟,一股誘人的食物香氣立刻撲鼻而來。網際網路真是方便極了,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送來一份豐盛的午餐。

回到20年前,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然而,短短的20年後,這種生活方式卻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什麼?因為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

網際網路的發展極其迅速,手機的發展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20年前,手機的概念是“大哥大”,20年後,手機的概念是“寬屏、輕薄……”。我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智慧化,越來越便利。

然而,這個時代的另一特徵也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體現了出來—碎片化生活。

什麼是碎片化生活?

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購物;開啟電腦,就可以隨時隨地與英語外教對話;開啟APP,就可以“聽書”……這些生活方式如此便利,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需要用手指輕輕滑動幾下,就可以完成從前必須耗費大把時間去完成的事情。然而,這也使時間被分割成無數如沙粒般的細小碎片。看電視插播廣告時,可以開啟手機聽書;坐地鐵時,可以完成一次網上購物……碎片化的時間數不勝數,可以說已經充斥了我們的生活。“白天工作,晚上休息”這種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了。

可是,碎片化的時間對於我們的生活真的有利嗎?時間已經被衝散成碎片,而人們用這碎片時間做了什麼真正有意義的事呢?

閱讀,就是一個好例子。古人讀書,大多為了獲取真知,“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古人讀書的刻苦程度,現代人很難達到。

可是今天,時間碎片化成為不閱讀的理由,真正熱愛閱讀的人越來越少,讀書變得可有可無,時間都用在娛樂上了,那麼他們在做什麼?拿著手機聊天,抱著電腦遊戲。這些事情確實新奇便利,然而真的有意義嗎?如果把求知和遊戲所帶來的兩種快樂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前者贏了後者。

今天,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時間卻被衝散了,如果人們沒有好好利用它,當然是弊大於利。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們,而不是用手機遊戲填補碎片時間。

五分鐘,能做些什麼?撇開網際網路,事實上在短短五分鐘裡,我們能做很多事:剪個指甲、衝個澡、背幾個單詞,看幾頁紙質書……能做的有意義或有意思的小事太多了,可是,如果用遊戲填補這些時間,我們會發現,看似好玩有趣,事實上沒有真正的意義,只不過是打發時間。而對於學生來說,我們寶貴的時間更不能被手機與電腦所左右。當我們埋頭於手機遊戲無法自拔時,我們失去了時間,也是對自己和人生的不負責任。現在踏踏實實地生活與學習,比起多年後因浪費了太多時間而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哪個更好呢?

碎片化,是現在的生活,在未來也是必然的趨勢,它正以不可逆轉的勢頭撲面而來。它既有利也有弊,但如果合理地利用它,生活不僅不會成為真正的碎片,還會充滿樂趣。既然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與時間,那就充滿熱情,展開雙臂,迎接它的到來吧。

碎片時間,碎片生活……

時間·碎片·生活 篇2

時間·碎片·生活作文 ,557字

如今的中國多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24個小時中,睡覺8小時,吃飯2小時,穿衣洗漱1小時,上班10小時,來回路上1小時,上網娛樂1小時,剩餘的時間僅為1小時,時間被碎片化了,生活也被碎片化了。

古時候,中西方社會雖然社會結構不同,但是也有很大的共通性的。他們的時間以及生活都是非常完整的,而不是所謂的碎片化。舉一個例子:他們很可能會花上一整天時間來讀一本書,不會被外界所感染,在這個完整的時間中他們通常會獲取很多精神上的“糧食”。

現代社會,就像一個很大很複雜的大型工廠,人們就在這裡把時間,把生活拆成一塊塊碎片,再去進行社交,進行娛樂……現代人把這些碎片時間,生活當成了提高收入,發洩情緒的東西,但還是更加偏向物質上的“糧食”。

改變碎片化,要從自身開始,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我們奔跑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有誰想過,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自己,碎片化就依然還是碎片化。

當然,探討,反思和評論也還是必要的。有時候這是一個很切身的問題,比如有些大學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得力。個人遭遇如此,時代也是如此,我們確實不該在碎片中呆的太久。

但是,一個嶄新的資訊傳播方式,我們也不一位否定。歷史不會倒退,面對變化發展,我們也要綜合所有意見讓其推動人類認識的進步。

碎片時間,碎片生活 篇3

碎片時間,碎片生活作 ,849字

一個未接來電,一條短訊息,甚至是一句簡短的話語,都能把我們手頭上的事無限分割成一塊塊零散的碎片。碎片工作,碎片學習,碎片閱讀,時時刻刻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炎炎夏日,翻開墨香濃郁的書卷,一直想把最後一章讀完的我心中暗自竊喜:今天總算可以把這本書讀完啦!我便懷著這樣的目標,開始了我的“書香之旅”,不一會兒,口、心、神皆沉醉其中。正當我讀得津津有味時,一旁手機的微信鈴聲卻不合時宜得響了起來,一絲厭煩不禁油然而生。還是先不要理會好了,等我把書讀完再說。我暗暗想著。可惜事與願違,耐不了幾分鐘,鈴聲再一次高高得響了起來,儘管心裡充滿了不情願,但我還是決定忍氣吞聲一次,從一旁默默地拿過手機。不出所料,果真又是他來問我數學題目了,唉,人家畢竟也算是自己蠻好的朋友了,再說回答個問題也耗不了多長時間,先回答他吧,一會再來接著看。一聊起天來就控制不住自己那雙調皮的手,一晃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而那本書仍是靜靜得躺在一旁,右下角的頁碼沒有絲毫的變化。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漫長的閒聊,我激動得捧起書,再一次全身心得投入進那振奮人心懸念十足的章節中。還沒看完兩頁,又一次,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再一次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房間裡母親如利劍般響徹雲霄的命喝聲刺入我的耳膜,在那一瞬,耳畔彷彿還會感到嗡嗡的耳鳴:“今天晚上要有客人來,趕緊把你那狼藉一片的房間給我收拾乾淨,趕緊的!”

心裡有一股無名的火悶在胸口,像要隨時炸開,面頰、雙耳被怒氣灼得通紅,五臟六腑好似被一團無形的亂麻纏繞束縛,越極力想掙脫,那一道道勒痕便陷得越深……也只好盡力壓抑住內心的種種情感,低著頭,向房間走去……

滿頭大汗得回到書房,問題也回答完了,房間也整理完了,這下總可以安心看書了吧!我帶有點自嘲的意味努力地勸慰著自己。

再一次與主人公同喜同悲。

一陣緊密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生活方式總歸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勇敢地與之邂逅,並努力去接受、去適應、去融入這樣的新型生活—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時代,碎片生活 篇4

碎片時代,碎片生活作 ,916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這其中也有益處和壞處。

在這碎片化的時代裡,挺方便的,不需要花費大量地時間在路上,就好比去購物,去吃飯一樣,沒有必要一定要把這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去餐館和去超市的路上,在碎片化的時代裡,只需在網上點餐,送餐人員把你想要的飯菜送到你家,把這些路上的時間轉化為你自己的時間。購物也是如此,可以做到足不出戶。

聊天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不需要在採用原有的方式,通過寄信,需要在2-3天乃至一個星期才能收到,像這樣,如果有緊急的事情是很不容易傳遞的。而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路來互動,交流,你發一條資訊,不到0、1秒,對方就能收到你的資訊,這樣可以大大縮短傳遞資訊的時間,加快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而在過去,也有著過去獨特的味道。

在過去,人們的交流是不方便的,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更是難能可貴。當然這也促使了在各個中國傳統節日一家人相聚在一起那種溫馨的場景。在當時,是及其讓人還唸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而現在那份感情通過網路的交流開始淡化,同時也隨著交通工具的快速發展,讓全家人在一起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

當然足不出戶,也是有缺點的。在過去,人們都是走著去買東西,去吃飯。而足不出戶讓人們缺少;缺少一些時間親近大自然和舒展一下腿腳。因為有了網路導致於許多孩子和成年人都帶上了眼睛,人們因為網路而缺少了放鬆眼睛的時間,網路導致了許多古代文化沒能得到很好地傳承。

記得我讀過一篇文章《照料入微的生活》寫的是一個名叫特爾的人經過機器為他起床洗漱,吃飯送去上班,這些常規的事情後通過傳輸管道將他送到了公司,有一個同事跟他打招呼,可是他卻不想從座艙裡走出來,打招呼的同事,伸手去拉他,但那個同事,發現他的手是冰涼的,便去請醫生,頃刻間,醫生也從那條輸送管道里來了。在喧鬧的人聲中,醫生把特爾的身體檢查了一遍,發現那個人其實早在七個鐘頭前就死了……

現在碎片時代好比一個彩色電視機,過去好比是一個黑白電視機,它們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益處和壞處。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生活 篇5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 ,927字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聊天……我們無時不刻都受到了碎片化的影響。舉個例子,如果你正處於高考時期的複習階段,複習完之後便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可是因為天色已晚,所以讀了不到五分鐘就關燈休息,而第一天考完試後還要複習第二天的題目以及要點,所以閱讀的時間又定格在了五到十分鐘內,這樣日復一日,不知要多少天內才能讀完一本書籍。所以這碎片化的時間即給我們帶來了樂趣,又使我們貪婪一物而忘記時間或其他事,甚至忘記做其他事情,例如小學時一回來就看電視,忘記了寫作業,導致第二天被老師留在學校裡,很晚才回家,回來之後作業又再次做到很晚,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我平時也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每次寫完作業,我複習預習之後,都會拿出我最喜歡的小說出來看,而且學校里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少,不是在學校裡做完就是在吃飯前就完成了,所以在一個月裡,我將《造彩虹的人》,《中國詩詞大會》,《鬼吹燈》閱讀完畢,《造彩虹的人》其中的生動情節使我身臨其境,《中國詩詞大會》的題解以及原因和解讀使我受益匪淺,《鬼吹燈》之中胡八一,王胖子,Yang三人的盜墓過程驚悚又不失搞笑的情節使我身臨其境,好像我就在他們三個“摸金校尉”的一旁,跟他們一起喜怒哀樂,為其中的情節的變化感到“不應該”,“不可能”。其實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未必給我們帶來了壞處,因為如果老師佈置了一個長期的作業,而你非要將它一天內做完,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給了你一個很好的選擇,你可以在做完當天作業並複習預習完之後便可以利用起來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來完成,這樣你就省去了在期限的最後一天忙趕作業的煩惱,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看書推廣見識,開拓眼界。怪不得書是人類的朋友,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同樣,碎片化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壞處。比如說你在看小說正專注的時候,媽媽會突然告訴你:“快把課文背給我聽。”這時,你的脾氣肯定馬上就上來了,心裡肯定會想說:我看書正在高潮的時候能不能別來打擾我。可是因為她是你的長輩,不能這樣,所以只能忍著,但現在我有一個辦法:你在做完作業後直接找她背完之後再去看書。

碎片化的時間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只要把握得當,壞處肯定會化為烏有。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篇6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492字

從古至今,除了從原來的那樸實的生活到今天,現在的今天,以有了很多高科技。可以前,時間就如同度日如年一樣,好似在過蝸牛的生活。而現在,我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快,從以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檯燈到現在,有了手機,有了電腦。

以前出行要一兩個月。而現在,你上午可能還在家,晚上就已經在國外的酒店裡的床上。以前人們說是過慢生活,而現在生活就如同碎片化的生活。

就如同一次的見面,讓我知道了碎片化的生活。有一次在火車上,我看見有幾個人一起出行,在車裡,他們幾個人就面對面的坐著,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手機,我就從後面看見他們在發QQ,在給對方發QQ。我就想,明明就在對面,一張口就可以和對方說話,為什麼人們還用手機呢?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在東南西北,而是在對面還用手機對話。”就是因為有了一些電子的東西,才讓我們的生活變的碎片化的生活。

在古代,說是慢生活,才能感到那種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讓電子產品而感受不到。如果,生活就像碎片一樣,今天過著昨天,昨天過著明天一樣,永遠也不能好好過一天,那有多痛苦啊!所以,人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順應時間,順應生活 篇7

高三作文 ,944字

生活有時是一種沉重,沉重得讓人難以下筆;生活有時是一種愉悅,愉悅得讓人不能自已;生活有時是一把刻刀,刻下難以消解的皺紋;生活有時是一把量尺,記錄孩子生長的力度。生活有時帶來生,有時帶來死。因果是必然的,所以你無需介懷,用努力在時間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時間是讓龍應臺目送父親漸老的背影,時間是余光中越發濃郁的鄉愁,時間是讓餘秋雨追尋的苦旅。人的一生,如果不努力進取,又怎能讓時間記憶?

但生活本就是一場艱辛的歷練,因此我們只有把努力交給自己,把結果交給時間。歲月在呢喃,要去順應。

順應時間,要讓心學會堅定。羅曼羅蘭說過:“我無需嘉許給我以希望,也無需成功激勵我堅持。”一戰爆發時,法國人羅曼羅蘭定居在日內瓦,利用瑞士中立國的環境,寫出一篇篇反戰的文章。但是,由於他未與同胞同甘共苦,一度讓自己的國人和敵人唾棄。羅曼羅蘭有一顆“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心,面對全世界的厭棄,他毫不動搖。他只是用筆去書寫對戰爭的憤懣。時間終於給出了對努力的答覆,羅曼羅蘭成了一種信仰,在一戰風暴中屹立不倒。

順應時間,要讓心學會成熟。餘秋雨說,蘇軾在黃州突破了這圍困。由於“烏臺詩案”,蘇軾被貶黃州。時間和蘇軾開了一個玩笑,要他在這裡垮掉。龍應臺在《跌倒》中說,“跌倒,可以變成一種行遠的力量。失敗,往往是人生的修行。”跌倒,有時是一種財富,蘇軾的苦難積累到了某一種程度,終於學會了成熟。那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蘇東坡,學會了順應時間,苦難再也無法在靈魂上留下創傷,剩下的只有自己默默地付出。時間最終給出了他的答案。蘇軾的《赤壁賦》和《赤壁懷古》驚鴻出世。

順應時間,是因為努力是必然而結果往往需要裁斷;順應時間,是因為相信因果之間的某種聯絡,所以盡己所能,去等待時間來答覆;順應時間,是因為相信時間的答覆,而去改變自己錯誤的航向。所以,因果是必然的,要去順應。

時間有時帶著一種不可逆轉的氣勢,催人老去;時間有時帶著數不盡的惡意,催人崩塌;但時間有時又是化不掉的甜蜜,常駐足人們的心田。因果是必然的,要學會認清時間的本質。

忘記該忘記的,記憶該記憶的,堅強該堅強的,淡漠該淡漠的。灰色的日子只有經過了努力才會過去,剩下的只用交給時間去裁斷。

時間,是最後的法官。

碎片生活 篇8

記敘文 ,549字

現代社會節奏繁忙而快捷,來自網路的誘惑更是層出不窮。當大人們因未完成的工作而發愁時,當學生們因未完成的作業而努力時,都可能會被一個電話,一封郵件,一條簡訊而打斷,使我們不得不停下手頭上的事去做另一件事。生活,正在被身不由己的我們慢慢地碎片化。

長長的,慵散的暑假裡,我每天都過得悠閒散漫,白天睡個懶覺起床,吃一頓“晚早飯”,接著看看電視,刷刷微信,玩玩遊戲。等吃完晚飯,出去散散步。回來後,就是每日例行的“追劇”,這樣每天重複著相同的事情也讓我樂此不疲。

但漸漸地,我發現,學生應該有的每天的學文化知識的時間都被這些“精彩”的碎片給淹沒了,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間來畫一幅完整的畫,又比如可以趁著散步時,聽聽課文的錄音,背背單詞。這些都可以幫助我陶冶情操,節省時間。

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及誘惑著我,當今這些發達的資訊科技產品及網路資訊實在太強大。

當然,碎片化生活也有它的優點,現在網路上的電子書,這種型別的書多半的含義不會太深刻,不太值得細讀,賞析,但它的篇幅較短,相對於紙質書而言,更容易記住文章內容的梗概,倒也不失為一種放鬆的好辦法。

碎片化生活有利,也有弊,我會盡量將碎片的時間串連並利用起來,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貴在堅持!

拼裝時間碎片 篇9

拼裝時間碎片作文60 ,654字

隨著年齡的增長,誘惑的增長,煩心事的增長,讓原本擁有一塊完整時間規劃拼圖的我們一點一點拆掉了這一塊拼圖。我們開始迷惘,恍然發現已經變得沒有清晰的目標了。

時間管理,即使對於成年人而言,甚至也是一件難事。“碎片化的時間太難找了”、“不知道怎麼用那麼短的時間”都是非常常見的問題。

母親總是跟我說,“只有不想擠的時間,沒有擠不出的時間。”想來還真是不無道理。當你想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時,你往往會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地擠時間做它。不妨拿遊戲舉例子,青少年最管不住玩遊戲的時候的自己,玩一把常常會變成玩好幾把,你的碎片化時間就浪費了。原本可以複習一個知識點,或是背十個英語單詞的時間,就這樣被你“浪費”在遊戲上了。

當然,並不是說不能玩遊戲。只是當你有較短的碎片時間時,別因為一盤遊戲讓它變成了“持久時間”—相對的,你也會因此浪費幹正事的時間。拼圖的第一部分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最主要的卻微不足道的角落部分—短碎片時間。現在我們找回它們了。

更重要的部分來了—碎片化的時間主要出現在你生活中的什麼地方呢?坐車的時候?外出的時候?還是—發呆的時候?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種,都是可以更好地利用的,比如,你坐在車上與其望著窗外無聊透頂,不如閉目養神小翕一下,這樣可以帶給你元氣滿滿的一天;外出時,細心觀察,仔細思考,你會發現更多關於生命的趣事……

綜上所述,其實時間碎片哪裡都有,拼裝也不費力氣,只是我們自己要學會成為有心人,留意自己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時間,別再讓自己的時間拼圖散落四處。

讓碎片生活留下些痕跡 篇10

讓碎片生活留下些痕跡 ,1067字

資訊時代的浪潮席捲全球,給21世紀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閱讀,購物,社交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似乎都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而碎片化。電子購物,電子書,社交媒體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拼湊出我們的生活。碎片生活的好處由此可見一斑。然而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人們漸漸意識到碎片化的弊端。在我看來,碎片化的生活下,我們也需要留下一些痕跡,而不是盲目地把生活分割為碎片。

不可否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的全新的技術革命,以及人們從中收穫的極大便利。回想資訊時代還未到來時,人們通過白紙黑字傳遞書信,在收到回覆之前焦急等待的情形,與資訊化下即時收到回覆,指尖輕輕劃過,想要表達的意思就能通過網際網路傳送到千里迢迢之外,兩者比較,後者的快捷就凸顯出來了。不僅是資訊的傳達,在接收我們想要的資訊時,搜尋引擎或是許多公眾號附帶的推送功能就很好地幫了我們的忙。面對龐大的資訊來源,我們無需花大量的時間尋找需要的內容,在時間碎片化的時代,無疑是有所裨益的。

然而,碎片化生活的內涵似乎已偏離其方便快捷的本意而多了些許干擾生活的無奈。最近王者榮耀被推上風口浪尖,推出的防沉迷系統反映的是人們碎片化時間的不合理應用,只能通過強制的措施改變人們的習慣。低頭一族的刷屏現象,並不來源於渴望社交的訴求,而是當他們習慣於利用碎片時間重新整理訊息後,刷屏就成了他們的必須。社交如此,網購,電子書也是這樣,人們逐漸成為碎片化生活的附庸而不能得到它的好處。

隨著碎片化生活深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對於文化的理解和心理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紙質書籍所代表的慢生活文化正慢慢被碎片化閱讀的快捷取代,許多人閱讀電子書籍僅僅是讀個梗概,讀完就扔到一邊。食之無用,棄之亦不覺可惜。閱讀帶來的精神薰陶也隨著碎片化的閱讀習慣而漸漸消散。碎片化的社交模式也使得人們之間的感情淡化,噓寒問暖般的回覆,空間,朋友圈的隨意一讚,看似是一種廉價的交往方式,而由此得到的感情回報也微不足道。僅僅依靠碎片化時間建立感情,將你來我往的言語交流弱化為瀏覽,點選與通知,真摯的友誼又怎能脫胎於冰冷機械的表達?反倒是數字化資訊時代到來之前,那些手寫長信,在焦急等待車馬郵件之間建立起來的友情,更令人為之動容。

雖然時代在改變,快節奏的生活使得生活的碎片化成為一種必然,但我們仍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享受我們的碎片生活。在自己的電子書架裡放上幾本名著,靜下心來細細咀嚼其中的文字,哪怕僅僅是一章,甚至是一頁。在朋友圈中留下自己的見解,即使只是一句話,也勝過蜻蜓點水般的點贊。做到這些不難,卻能使你的碎片生活,留下更多痕跡。

碎片生活,精彩無限 篇11

碎片生活,精彩無限作 ,958字

不知為什麼,在這頭緒紛雜,節奏緊張的生活中,我總是會時不時懷念小時候把一張白紙撕個粉碎,然後瀟灑地拋向空中,愉悅地望著無數小紙片飄飄灑灑落下的樣子。而現在,生活彷彿變成了那落下的碎片,每當開啟電腦,電視,手機,IPAD,眼前就會出現眼花繚亂,內容各異,形式多樣的資訊,這些資訊如同一個個小單元,把我們的生活縱橫切割成無數碎片。

不說別的,就說說我們現在的碎片化閱讀吧,每次週末晚上,開啟媽媽手機上的公眾號,想讀取一些文章,都大費周折,因為媽媽的公眾號實在太多了,有金融,房產,地理,歷史,旅遊,文學,哲學,英語,法語,創業等等,真的如百貨商場,琳琅滿目啊!而每一個公眾號下面,每天派送的內容也大相徑庭,我每次都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篩選出自己喜歡的來品讀。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內容太多,太龐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甄別。每篇文章大約都要讀完開頭幾句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除此以外,我認為碎片化閱讀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首先,它提供給我們的資訊量豐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更多的資料,擴充套件我們思維,讓我們不再侷限於我們原來的思維方式。其次,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世界,習主席的一帶一路政策不就是在全面瞭解世界的前提下規劃和實行的嘛。然後,讓我們可以瞭解社會的方方面面,更加深了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各地美景,道德規範等方面的瞭解。教我們更好地做一名合格公民。去年我就是因為在新聞上看到了寧波一位叔叔翻越動物園高牆被老虎咬死,才思考規則,並寫下了規則這篇文章。最後,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每個普通的個人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我記得我觀看了電影《戰狼2》後,就到豆瓣網上寫了一篇自己的評論,我還從一二年級開始,開通了自己的騰訊微博,把自己的幾百篇文章發表到上面,和我的親朋好友以及陌生朋友互動。而這些行為也讓我有了自信,並鼓勵了我一直堅持閱讀,堅持寫作。

碎片化的閱讀是我們當今社會碎片化生活的一個體現,它雖然複雜,但是它同時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精彩和機會,它讓我們普通人更接近事實,更接近社會,更接近世界。媽媽每年都會問我一個同樣的問題:你能改變世界嗎?小時候,我怯怯地回答:不能。但是由於有了現在碎片化的生活,我覺得個人有了更多的機會,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只要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堅持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世界。

失落的時間碎片 篇12

失落的時間碎片作文1 ,1066字

“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想說清楚,卻茫然不解了。”千年前的奧古斯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然而,奉行著“惜時如金”的現代人卻鮮少有這樣的思考。

這個時代以科技與文明的現代化給我們另一種生活方式,也教會我們另一種思維方式。在公交車和地鐵上,“低頭一族”刷著每日的快餐新聞;候餐期間,大多數人選擇瀏覽或更新微博朋友圈;早上醒來和晚上臨睡前的最後一件事,都是檢視自己的手機訊息。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的我們,對時間唯一的體驗便是滴滴答答的鐘表。尼爾波茲曼曾這樣嘆息:“自從鐘錶發明以來,人類生活中便沒有了永恆。”

然而可笑的是,用碎片填滿生活的人們不但沒有意識到時間的隱退,反而還自以為充實了時間。可實際上,他們是以具體的物質層面的功利目標代替對生活的體悟。

在這裡我們不妨用西美爾的一段論述來看看用碎片化“充實”自身的結果:“人們越來越迅速地同事物中那些經濟上無法表達的特別意義擦肩而過。對此的報應似乎就是產生了那些沉悶的、十分現代的感受:生活的核心和意義總是一再從我們手邊滑落;我們越來越少獲得確定無疑的滿足,所有的操勞最終毫無價值可言。”在這種情況下,極端的無聊與極端的忙碌在本質上是相似的,因為人們實際感知的仍是那些具體的事務,而非生活本身。

那麼在現代語境下的那些“特別意義”又是指什麼呢?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想起了梭羅。他認為現代生活充斥著讓人分心的瑣事,才會前往脫離塵囂的瓦爾登湖,融入進那青山翠影,沉浸在那湖光瀲灩中,努力拾取失落的時間碎片,迴歸簡樸寧靜的生活,在自然中重審自我。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種啟迪。儘管我們可能無法再模仿他的行動,但是他那真正融入生命、感受時間之流的行為,卻是我們找回生活的碎片,找回生命本真的最後的基督。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碎片化生活的弊端。在我看來,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並非其他,而是在於我們的思想有散成碎片的傾向。在這個凡事都被打得粉碎的時代,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不被碎片淹沒,似乎成了現代人亟需關注的命題。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成為不被外界左右的真正的自我,試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試著坦誠地與自然建立聯絡。蓋若志存高遠、思慮巨集通,則從一個個碎片中也能見其大,所求自高,所見自遠;如果心在眼前咫尺之間,就是面向森林,也可能只見一棵樹而不見整片林。

月亮仍是天空的瞳孔,只不過詩人木心看見的,不再是古意的從容了。

走馬觀花的碎片化生活只會使我們的靈魂落得很遠。面對洶湧的碎片洪峰,試著用心體會,嘗試體驗神祕的時間之流吧。不久,那一塊塊時間碎片便能被拼成綺麗的生命之景。

“碎片”生活 篇13

“碎片”生活作文50 ,498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革,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碎片化。

報紙從“泛眾傳播”變為“分眾傳播”。媒體常常圍繞著“讀者關心的是什麼”。做文章。

碎片化的產生是一種渴求,網路上的“碎片”是應運而生而不是憑空捏造的。在時代滾滾車輪之下的群眾,才有為節省時間才產生的資訊碎片,人們企圖去用更短的時間瞭解更多的事業與資料。其次,為了拉動新興事業的經濟增長,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了對金錢的追求,那就覆水難收了。究其根本,原來的罪過其實是人。

首先,說我的碎片化閱讀。現在,我們有時會通過手機,電子書等進行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碎片閱讀,成為大眾的閱讀趨勢,也會有它的利與弊,中青年群體人均每天閱讀時長約為22分鐘,生活的節奏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很少有人能認認真真地把一本書完完整整地讀過來。上一次,我和媽媽一群大約三十幾人一起吃飯,其中30人捧著手機,只有一個人在閱讀,可惜那是一本電子書,還有幾個則在一旁玩牌。由此可知,資訊既是一個好東西,也是一個害人的東西。

生活碎片化,造成了人們的散漫,也讓人神情恍惚,甚至逼上絕路。但是有些可以幫助人節省時間。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既有好處又有壞處的碎片。

碎片生活之利弊 篇14

碎片生活之利弊作文1 ,1011字

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換而言之,我們將原本用於閱讀、購物、社交的時間拆分成片,隨時完成。它們不再像以往一樣,是一件稍帶儀式感的正式任務。

好處是顯然的,這給了我們最大的彈性和自由空間。當購物不再是一個需要全家出動的週末定則,當人們可以在閒暇時光用幾分鐘快速下單,隨後一切被打包送貨,遞到我們手中,人們購物的慾望空前地容易得到滿足,消費次數被無意識增加了。而消費者帶來的巨大利潤,使得商家願意絞盡腦汁地迎合其需求,力求購物最簡化。這對追求省時省力的消費者而言,亦是福音。

不過,儘管我們可以隨時購物,隨時與朋友家人聊天,隨時閱讀,它真的能得到與以往一樣的效果嗎?也許就像物理學中的槓桿,省力不省功。在一方面有所裨益的,在另一方面必有所失。

沒有人能忽略現在社會上的“低頭族”問題:他們無視周遭環境,全情投入自己手上的方寸天地。即使在家族聚會上,也會有人埋首於遊戲或者微信,不願與親友交流。究其根源,正是因為碎片化的資訊簡潔而易得,才讓他們耗費了更多時間於此。當處理完一個資訊後,大腦會獲得滿足感。而碎片化的資訊如此細微,使我們的大腦時常保持高度興奮狀態。或許我們沒有注意,但我們無意識地逃避了更復雜(但更有意義)的任務,而以雜亂的碎片填充我們的大腦。

對於閱讀,我尤其不推薦碎片化。因為當知識新鮮而又易得的時候,大腦便停止了思考,一味地接受。對於這種全盤接收,若是經典美文也就罷了,但事實是不乏居心叵測之人,以碎片化資訊、口號式標語來煽動群眾。碎片化閱讀,如盲人摸象,你可能會摸到圓柱體、錐體、或是巨大平面,但是你摸不到整體。下次需要你來告訴別人,什麼是大象時,如果你記性不錯,你會說,大象是根管子、大象是一堵軟牆。記性不好的大多數人,只能說大象摸起來不錯。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正在於此。你接觸了局部,卻給了你接觸整體的錯覺;你接觸了表層,卻給了你“不過如此”的錯覺;你接觸了一部分,卻給了你掌握整個知識體系的錯覺。這些錯覺讓你感覺良好,自以為收穫頗豐,因此更加沉淪。但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空留一身疲倦而無所得,才是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危害。

無論我們是否樂意,生活的碎片化已成必然趨勢。我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要警惕它為我們帶來的安逸。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或許,與這些遞送到手的碎片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我們常保清明的方法。

碎片生活,我不破碎 篇15

碎片生活,我不破碎作 ,1325字

啪—鏡子碎了,一個我成了多個我,無論怎麼拼怎麼粘終究是多個我。

網路的發達飛快,科技技術水平的發展急速。昨夜我還在笨重的老電視機上了解外面發生了什麼,轉眼間我已經使用著液晶屏電視上網了,也就這麼幾年吧!生活也可謂是豐富到赤橙黃綠青藍紫並存著,然而卻顯得多了些迷茫、空虛和惆悵,人們內心世界變得越發浮躁起來。開始對事事都只是知道,對事事都無法窮盡好奇心,沒有一定的目標,任何事都可行亦可不行,任何事都做不完整,像是缺了一塊的拼圖,要就這樣放棄了嗎?為什麼?哈!原來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它彷彿是細菌,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不刻在改變著你。

生活必然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21世紀這個“碎片化時代”產出的碎片化的資訊接踵而至。如果問老一輩的人是怎麼了解“外面”的,想必獲取方式是:白天看報紙,晚上看新聞吧。但現在的媒體傳播資訊已經不再是還原事實整體的呈現,而是轉化為思考“群眾想看到什麼,群眾會被什麼吸引,怎麼做我才能火”。於是出現了各種標題黨,各種歪曲事實,各種假話套話出現在人們眼前,就比如楊絳先生的過事這件事,在諸多悼念文章中,有一段話被傳為她的百歲時的感言,一夜之間爆火,結果就在人們沉浸於其中時,有出版社澄清說這段話並非出自先生之手,豈不是笑話,更別說喬任樑事件了,人云亦云,甚至添磚加瓦。所以,人們並不擅長辨別真偽,怕只是看到什麼有道理就追隨,什麼看起來美好就愛戴。而我們應該有的精神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由此看來,即使是出現了大量的虛假資訊,但其實碎片化的資訊並沒有錯,錯的反而是我們那顆不會思考不會辨真偽不會過濾的心。

資訊量豐富,知識也無窮盡。成長中,知識是我們接觸最久的東西,而通常它都是以碎片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碎片式知識呢?因為使用度高,並且直接和生活聯絡。常常是“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所以,彼時的“陽光”,那時的“花朵”,我們都想收留在腦中,只好都記下來。但是在碎片知識的背面是懸崖,它有很大的侷限性,它終究只能在知識的表層上閃耀,而無法支撐深入的探索,因為它不夠完整、不夠精煉。好比邏輯思維的形成,它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思考將內容清晰地串聯起來,倘若遇上碎片化結點,就又要從頭來過。

碎片化的生活,並非壞事,也絕非好事。運用碎片化的工作取代長期的工作來緩解拖延症和焦慮的人不在少數;運用碎片式的鍛鍊在不知不覺間增強體格;運用碎片式的睡眠來養金蓄銳……其實主要看怎麼利用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臨這樣越來越碎片式的生活。

碎片生活雖然經常讓人精神精力被消費,像是吃東西,吃的太多太雜,腸胃會無法承擔從而引發多種疾病,但如果吃的精吃的單一細嚼慢嚥,對腸胃則是極好的幫助與保護。所以何不靜下心來慢慢讀一本書,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午飯之餘做做冥想、睡前思考下人生、用幾分鐘看看窗外風景放鬆一下。

生活碎片化,即使可能會使注意力淺薄化、思維淺薄化,但鏡子即使再破碎,照到的也還是自我,你才是操控者。別讓碎片化的資訊擊碎了原本的生活節奏,別讓碎片化的知識打亂了原本的思考,我們才是人生的主導者,拼圖就算缺一角,圖美是硬道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但讓生活遇上一個完整的內心。

“純粹”的碎片生活 篇16

“純粹”的碎片生活作 ,1426字

不知何時起,我們的生活變得細碎而難以捕捉。捧起一塊名為生活的石塊,它卻在掌心化為細碎的沙子,在指縫間漏下,一轉眼再也找不到一塊足夠大的碎片,可以稱之為生活的主要部分。

聽說,從前的生活規律性極強。沒有五光十色的軟體和娛樂,人們的娛樂不過是看看報紙、看看電視、閱讀而已,而這樣普通的行為,也是有著自己特定的時間段。宛如影印一般的一天天,不會有新的東西忽然跳出而把大的板塊切分。

就宛如那盤古大陸般完整。

這樣的完整過分的完美,終會受到挑戰。

如果他們看到現在的我們想必會很驚訝吧。

隨著手機以及花花綠綠的軟體的到來,不可一世的“盤古大陸”在社會的進化中分裂了,裂得彷彿粉塵般微小。

遠遠不止幾個板塊,只要拿起手機或電腦就可以足不出戶接觸到世界各處、甚至各種領域的所有訊息。一旦出門,資訊量將只增不減……

試想一下,僅僅幾十年前的人遇上這樣的生活—

早上醒來,嘟囔著蚊蟲的煩心,關閉了鬧鐘,打開了名為手機的近現代產品的軟體,在各大搜索網站上輸入“新聞”,登時,大到自然災害或國家領導人的行動,小到八卦或某些生活小知識,躍然“機”上,也許會眼花繚亂,一口氣讀了幾條各異的新聞,攪得腦中“五味雜糧”,螢幕上方突然出現的一條雪白,也許被是朋友邀請出去逛逛。

一路上吃著可能曾經只存在於前人想象中的進口食品,時時還評論幾句;逛著五光十色的店鋪,商討著這件、那件商品的質量和價格;不忘聊著最近見過的什麼新奇的玩意,分享著對於某些事情的見解。

被朋友邀請到他家做客,聽著他車上雜碎的間隔在一兩句歌曲中零星的娛樂事件或是什麼其他的事,聊著不遵守交規的人的公德心,想的也許是某時候看的一篇好文章,街道上的廣告牌映入眼中……僅僅是這一個小小的時間段,就被這樣多的東西“搶奪”著撕碎成了如此小的紙片,幾乎難以數清楚多少正在同時發生,又有多少是剛剛發生或是將要發生。

來到朋友的家裡,用眼神掂量掂量這裡的地理位置,並與他聊著這裡看下去的風景。被帶著走動走動,看到了某某牌子的衣服掛在衣架上,就聊起了國際品牌的質量以及在哪裡買划算之類。說著說著,看到某本書的封面寫著炒股,就又推測起了最近股票的漲跌問題。心裡推測著利潤,對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時而憂心忡忡,時而信心滿滿。

好容易走出那裡的門,心裡還念念不忘他家中什麼看上去不錯的物件,思量著添置一件。聞到了熟悉的餐館的飯菜香味,便走進去吃了一頓。研究選單時,對漲價了的愛吃的菜露出無可奈何的苦笑,想著貨幣貶值的問題。嘗著熟悉的味道,心中暗暗評論著這次“鹽放多了”或是“量變少了”,暗暗嘀咕著是不是自己的心理問題,順手掏出Kindle,買了幾本關於某名人傳記,或是某電視劇原作的小說,一邊品嚐一邊看著。不知是食不知其味還是書不入眼,但還是覺得自己過得相當滿意,信用卡一刷,又一次了了事。

……

一天下來,接觸的資訊可謂又多又雜,新想到的事情也有不少,但是大都不了了之。“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啊”也許可以這麼應付過去吧。

難以想象從前一心一看著書,心無雜念,心隨書中人物而動的心情了。

也許是“因為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想的也不少啊”這樣吧。又有誰能真正說明白,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會變成這樣的不純粹呢……

盤古大陸已經分裂,要讓它回到原先混沌般連成一片的樣子,已然不可能。

也許,這是我們遇上的生活。也許有不少弊端。但生活在其中,我們也只好順著碎片的自然了呢。

碎片、碎片、碎片,這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構成。也許,是一種別樣的“純粹”吧。

碎片化時間,碎片化利用 篇17

碎片化時間,碎片化利 ,751字

在網路科技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碎片化,我時常聽見這種聲音:“科技的發展阻礙了我們生活的發展,我們的時間碎片化了,我們的閱讀碎片化了,我們的購物碎片化了,我們的社交碎片化了……碎片化的生活使人類在不斷‘退化’。”可事實的確如此嗎?

眾所周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抓緊一切空閒的時間努力學習,編寫了流傳千古、影響深遠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抓緊零碎時間,通過不屑的努力,最終解開了外國人運用高科技都未解開的“哥德巴赫猜想”;法國著名女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在來訪時拖延時間,會客室裡從來不放座椅,魯迅先生曾說過許多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所以,並不是我們的時間碎片化了,而是我們對於零碎的時間不知道如何使用,真正讓碎片化控制我們生活的,使我們自己。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合理運用我們的時間呢?

首先,我們先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及一顆勤勞、努力、追求上進的心,這會幫助我們找到空閒的時間,比如乘坐計程車,在車上的時間,在餐廳點餐後,等待的時間,甚至可以是你走在路上去某地的路上,像這種零碎時間,我們是可以輕易的找到它們,並且利用它們的。

其次,是要在找到時間後抓緊時間,因為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手機的不斷普及,人們經常“機不離人”,但是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流逝了,所以我們應該明確目標,專心地完成自己的事物。

最後,就是要把自己在碎片化時間內所做的事進行整合和完善,由於是在碎片化時間內所做的事往往不夠完整、嚴謹,所以在最後進行復查和檢驗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我們可以在碎片化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記住魯迅先生的名言“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享受生活的樂趣。

時間碎片 篇18

時間碎片作文1000 ,1043字

學者費勇說:“我不排斥碎片化的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我們不得不承認碎片化的時代已經到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難以避免被碎片化的時間,更難以抗拒碎片化的生活,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自己。

那麼,何謂做好自己呢?在上班或上學的路上,我們時常看到大家捧著手機,做“低頭族”,若是沉迷於電子產品緊盯螢幕,肯定不算一種好的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選擇。有的人正是通過這樣碎片化的閱讀了解新聞與天下大事,有的人正是利用這樣的時間背了幾個英語單詞,有的人利用這些時間愉快地網上購物,方便地獲得了自己的所需。在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生活節奏加快了,我們的生活也便利了,有些原本要花幾個小時的事情,如今或許動動手指就能輕鬆搞定,只需要利用我們碎片化的時間就能夠解決。它使得我們只擁有碎片化的時間,也只需要碎片化的時間就能完成一些想做的事情。

我們不再需要海底撈針一般搜尋資料,大資料可以輕鬆鎖定你感興趣的內容,為你準備滿漢全席;當你想獲取一些知識的時候,只需輸入關鍵詞,搜尋引擎便會為你快速找到答案,解答你心中的疑惑;在電子閱讀器上,可以輕鬆搜尋到想看的文章,利用這短短的時間享受閱讀的快樂,相信聚沙能成塔,利用好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我們正是要利用這些“擠出來的時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變得豐富,變得有內涵,而不是簡單的兩點一線,沒有目標,沒有追求,重複著自以為枯燥無味的日子。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為我們帶來了便利的同時,自身有著難以避免甚至是致命的弊端。我們都知道,篩選資訊的尺子不在自己手中,而我們希望充分利用、珍惜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又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所見到的“真相”,容易如井底之蛙般目光短淺,以為自己掌握了事件的全部,也容易如盲人摸象般以偏概全。在接觸這些碎片化資訊的時候要時刻謹記,短暫的簡單瞭解只能讓我們初步窺探,若想深入瞭解,還是得多花時間,花功夫,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上多思考,不能偏聽偏信,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這些碎片化的資訊才是真正利用好了碎片化的時間,儘量少的讓碎片化的生活影響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大部分人都拾起了時間碎片,經過思想的加工與沉澱,它們將成為我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它培養了為我們善於利用時間、抓緊時間的習慣,培養了我們對閱讀的熱愛,好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認真地加工我們生活中的碎片,盡力做好自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的生活不但沒有被分割成碎片,反而更高效、更精彩!

碎片生活 篇19

碎片生活作文900字 ,895字

什麼是碎片化的生活?我想了很久,還是不太明白,於是我在家裡,採訪了爺爺、奶奶,問問他們以前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呢?和現在有很多不同嗎?結果他們描述的自己幾十年前的日常生活,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兩點一線單位和家,休閒就是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簡簡單單。但是今天,我們的生活豐富多采,各種各樣的新事物充斥在我們周圍,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發生,尤其我們進入了網路時代,生活好像被一段段分割了。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生活工作的腳步和節奏越來越快,連停下來繫鞋帶的工夫都很寶貴,可以說我們已經置身於碎片化時代,手機令我們的時間碎片化,網路令我們的閱讀碎片化,微信令我們的交流碎片化。

現在來看看被碎片化的我們吧。我的爺爺每天都要看報紙,每天下午報紙一到,就戴上眼鏡,認真閱讀。但是自從他買了智慧手機以後,我發現他閱讀的時候,只要手機一響,就會拿起來看看,是有什麼新的新聞發來了,還是老朋友給他發微信了,爺爺看報紙的時間,被手機碎片化了。再說說我的奶奶,有時好好的在做晚飯,突然來了電話,去接聽後原來只是一個推薦她去參加老年旅行團的推銷電話;看電視也不像從前準點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奶奶也學會了在iPad上看電視劇,想看就看,想停就停。我們的日常都在被分割,很難用整塊的時間,來完成一件事。

再想想,我自己,做作業時,QQ頭像一閃,進去看一看;一個微信跳進來又去看一看。這樣碎片化的學習,其實是在浪費時間,思維停頓了不連續,媽媽說我這樣是沒有專注力,不會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其實我也討厭這樣的自己,學習的時候就是學習,遠離電腦、手機、ipad,玩的時候就開心的玩,互不干擾,才是最好。

不過,現在的生活我們也離不開碎片化,仔細想想,有時候如果利用的好,對我們也是有幫助的。我每天上學是媽媽開車送我去學校,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鐘的時間,但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背幾個新學的英語單詞或者看一看今天要學的新課。這麼一看,碎片化的生活也不是那麼差。其實像這樣碎片的時間有很多,餐廳等位子的時候、坐地鐵的時候、只是我們常常把這些碎片揮霍在網路上、遊戲裡。我們可以拾起這些小碎片,合理的安排好,組成我們完美的生活。

雙刃劍——微信帶來的碎片生活 篇20

雙刃劍——微信帶來的 ,901字

“碎片化”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21世紀後,我國以黃升民為代表的學者把碎片化引入了傳播學的研究中,廣泛應用於傳媒研究,其概念定義為:社會階層的多元裂化,並導致消費者細分,媒介小眾化。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微信就是碎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微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無論對方身在何處都可以聯絡上。以前聯絡別人都要通過電話、簡訊,不僅費用高,電話打久了還會頭暈腦脹。現在有了微信,只要點點手指就可以,圖片、表情等等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趣、高效。微信中還有很多公眾號,有些十分有用,比如“德國之聲”之類,天天會發布一些有關德語學習的推送,我們可以在工作閒暇聽,從而學習在碎片時間裡就完成了。人們也可以在公眾號裡看到很多時事新聞,獲得資訊非常快。

但是這份高速便捷也給我們帶來不利之處。微信在使交流變得快速簡便的同時,也改變了交流的方式。當人在面對面談話時,我們一般不會每句話只有三兩個字,面對面時還能通過對方的面部表情、語音語調、身體語言等來知道對方的真實情緒和事件緊急程度。而微信現在總是三兩個字一發,沒有整體性,邏輯混亂,長此以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受到影響,表達的文字就顯得乾巴巴的,有情感枯竭的傾向。微信裡還會掩蓋人們真實的情緒和意圖,造成誤解,有一定風險。有時發言者心情激動發的一條朋友圈,而看的人毫無波動地看完,也只是習慣性附和評價或點贊,這件事就顯得毫無意義了。另外,公眾號裡的資訊,就算同一件事,不同公眾號就會有不同的版本,各有刪減,更有斷章取義的,只是把完整事件中擷取自己所需或者說認可的部分發送。這樣不僅誤導了讀者,而且還會通過閱讀者的轉發導致錯誤資訊廣泛傳播。甚至有些標題黨胡編亂造,推送虛假資訊,讀者還會深信不疑,反而對真相嗤之以鼻。所謂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也造成了不少悲劇。

總之,碎片化的資訊就是一把雙刃劍,不能完全算一件好事,但也不能因為它的一些負面作用就把其定義為百害之首,這應該如何管理碎片,控制碎片,利用碎片,使其為工作生活帶來更大的好處,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