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楊梅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故鄉的楊梅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990字

最近,讀了一篇魯彥所寫的《故鄉的楊梅》,作者愛極了他記憶中的楊梅,心有靈犀,我的記憶中也曾有一片遙遠而寧靜的楊梅林。每當夜深人靜,一片遙遠而寧靜的楊梅林就牽動著千里之外少年的心。

自兒時起,父母就打趣我是一個“吃貨”,現在回想起來,感到是那麼的自然而貼切,從少到大,由於爸爸工作的原因,我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老家的許多風土人物都已經模糊,然而最能勾起回憶的,仍然是在家鄉各種“吃”的風景,一幕一幕,如在眼前。

那是爸爸帶我和媽媽回老家探親休假,一個盛夏的清晨,旅途的疲憊還未完全消褪,我與媽媽就被窗外清脆的鳥鳴聲叫醒了,睜眼遠眺窗外,奶奶家對面自北向南群山綿亙那就是傳說中的南嶺,在太陽的照耀下,一路逶迤向南,彷彿在數說著當年的歷史和滄桑。綠是這個季節的代表,遮不住的是南國那鬱鬱蔥蔥、勃勃生機。在離奶奶家一里地左右山腳下,有一大片顏色格外深綠的楊梅樹林,而在那一簇簇深綠和淺綠中,又隱隱似灑滿了瑪瑙,點綴著繁星似的,滿目翠綠之中那一點點紅、一點點黃白格外耀眼,就像一幅山水畫映入眼簾。看著枝頭上那一顆顆紅紅的、黃黃的楊梅果,我忽然想起蘇東坡老先生那“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名句,此情此景,倒是可以借用一下。

“故鄉的楊梅林,我來啦”,伸手從翠綠的樹葉叢中摘下一顆帶著露滴的紅果子,一種清香撲鼻而來,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入口,入口後那甜甜的略帶一點點酸的感覺沁人心脾,讓人久久回味,這時,爸爸從樹上採摘下一顆略微泛黃的楊梅,這跟在市場上買的可是兩種顏色,我一把搶過來,送入口中,還沒反應過來,口水順著腮腺湧向了口腔,長這麼大,我頭一次真正體會到酸的感覺是那麼真切,曹阿瞞的“望梅止渴”在我身上得到了體現,我再也不敢嘗試了。家鄉的楊梅,讓我又喜又怕,那濃濃的滋味,很像長輩們的關愛,很像離家少年的成長之路。

又是一年探家時,為了能陪奶奶過春節,我們選擇了冬天回去,故鄉的許多人都到城市中買了房,過年也不回村裡了,年的味道顯然少了許多,吃著沒有用過農藥化肥的新鮮蔬菜,甜脆多汁,滿口溢香,我又想起了故鄉楊梅那香甜和酸酸的味道,抬眼望去,楊梅林還在,青翠依舊。

我總歸是失望的,因為沒了楊梅在枝頭,儘管有甜有酸,那片楊梅林只能是鮮活於我的記憶裡了,讓我倏忽間有了停留在兒時不要長大的想法。

然而,我知道,無論我是否停留在兒時,那些記憶中的滋味是再也無法嚐到的了。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089字

葉落歸根,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可是還有很多人一輩子漂泊在外,無法回到故鄉。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初夏時節,閱讀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在書中慢慢回味舌尖上的故鄉。

喜歡汪曾祺的文字,源於那篇《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红油就冒了出來。”一個“吱”,一個“紅油”,勾起了多少人的饞蟲,記住了高郵鴨蛋,也被他靈動的文字深深吸引。一個人如果對故鄉沒有深厚的感情,他無法寫出鮮活生動的文字。用真心情書寫文字的人,註定被讀者永遠欣賞。

汪曾祺行文簡潔,短短几句,讓人回味無窮。他博古通今,知識淵博,文字裡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佩服。他遊歷四方,走遍祖國的角角落落,對美食的研究,對風土人情的瞭解,讓人羨慕不已。閱歷淺薄的人,寫不出這樣津津有味的美食文章。

不管走多遠,不管吃過多少山珍海味,還是故鄉的食物最難以忘懷,小時候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故鄉的食物》分為六輯,前三輯的文章都是與食物有關的,後三輯《一枝一葉》《鳥獸蟲魚》《南北遊蹤》,看似與食物無關,實則不然,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匯成食物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五味人間,酸甜苦辣鹹,汪曾祺由南到北,又從東到西,在各座城市,各個民族間娓娓道來,給我們講所見所聞,文字成熟剔透,又不失幽默,告訴我們少了哪一味,都是有缺憾的人生,因此口味要寬一點,雜一些,對文化也要如此,試著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事。

尋常生活,日常滋味。幾道家常小菜,也在汪曾祺的筆下開出絢麗奪目的小花,懷著對食物虔誠的心,美食美味不再是海市蜃樓。故鄉食物的香甜,那一聲聲吆喝“賣楊梅—”聲音嬌嬌的,長鎖心頭。即使一棵普通的野菜,也因為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而賦予它高尚的品德,“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膠漆……”這份美好緣於家鄉的野菜。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如果文人都是如汪曾祺那樣的好廚藝,相信中華美食的春天一定會錦上添花。

一枝一葉,鳥獸魚蟲,皆是緣,細心觀察,都會帶來無限驚喜。沒有土壤,沒有水分,被人遺棄的芋頭也能讓我們看到一點生活的勇氣,感悟出人生的真諦。一個人遠離故土,辛苦求生,或許這點點希冀撐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才勇敢前行。

身還在,心已遠。《故鄉的食物》帶著一顆流浪的心,回到清清小河邊,母親的一聲聲呼喚,姥姥蒼老的手熬煮的湯粥,張開嘴,細細品,慢慢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劉洪靜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29字

“沒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汪曾祺這本《故鄉的食物》講述了很多地方的吃食,不同風味,及做法。所謂豆汁兒,就是製作綠豆粉絲的下腳料,有股酸味,。而在另一位老饕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中,同樣也描述了這種過去北平地道的平民食物。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他的語言雖然平淡,但風趣幽默,字裡行間透出輕鬆鬆。除了講吃食,他還會在其中插入笑話,對一些人和事自己的看法。

“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你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王晨琪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曾經被下放到一個馬鈴薯研究站,任務是畫一套馬鈴薯圖譜,他遠離了故鄉,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寂寞荒涼。但他仍然想到好的方面,悠閒自在的過著日子。同時他也很認真的對待,不厭其煩地畫著馬鈴薯花,薯塊,積極地探索生活。

“肉剁極碎,成泥狀(最好用刀背剁),平攤在豆腐皮上,摺疊起來,如小錢包大,入油炸,亦佳”

他描寫做法時十分細膩,從中可以看出他除了講究吃食外,還會研究吃食的做法。

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對兒時記憶中的食味,印象是十分深刻的,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情感的點點滴滴,是十分溫暖的,即使懷念也不會太悲傷。

王曾琪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興趣,文字樸實自然,恬淡寧靜,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精神。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166字

看到這書的名字,對我而言,必定索然無味。但是,像汪曾祺這樣的文學家原來也寫吃的東西哇?憑著這一點點的好奇,我還是翻開了書頁,不一會兒便找到了答案:“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是這樣。”僅憑著這一兩頁的文字,我就對汪曾祺這位學者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寫我們知道的烹大蝦、烤全羊、油炸辣椒拌飯,也寫涼拌元妥、油餅就蒜……引人入勝。我開始認真看這本散文集。

汪曾祺介紹食物,也穿插著介紹經歷的往事、文化、名人和文學,還從許許多多小事中尋找出生活的真諦。他寫老北京賣豆汁兒的攤子裡鹹菜不要錢,一位保定人坐下要了一碗鹹菜;寫自己在王二的攤子上花二十文錢買一小包炒豌豆,撒上點鹽,走到家門口也就吃完了;寫有人家將煮熟的大粒蠶豆用線串成佛珠給孩子掛在脖子上,一顆顆剝著吃;寫映時春飯店裡能幹的堂倌,點菜、上菜、結賬算錢,全部由他一人來管,一刻不停,頭腦卻清晰靈敏;寫緬甸人賣餌絲,緊挨著國界線,這邊遞過去人民幣,緬甸女孩遞來餌絲……很有意思。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這樣,不錯過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去尋找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他寫到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時,說自己發現了馬鈴薯兩種不同的花香,對著馬鈴薯畫畫,到山上烤蟈蟈吃,讓我感慨深刻:一個人,遠離了家人和故友,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也能夠樂觀地生活,這樣的人心胸是多麼的開闊呀!他寫自己坐在街邊灘頭的矮腳長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餅,夾一個薄脆,吃得香噴噴的。在攤頭吃飯說明他當時並沒有什麼錢,但也能想辦法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這本書中許多細節,也足足能夠說明他學問鑽研得很深,還博覽古書。他寫葵就寫了一個章節。從《十五從軍徵》中的句子“採葵持做羹”中提問:葵怎麼能做羹呢?然後找了許多書,最後才知道以前所說的葵就是現在的東建菜!他寫鯉魚時,說寫《水滸傳》的施耐庵和羅貫中吃鯉魚是外行,因為最好的鯉魚是三斤左右的,吳用要吃十四五斤的魚,太重了不好吃了。這麼厚的《水滸傳》,汪曾祺老先生真是看得細緻,並且敢於批判別人的不足。“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過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麼要吃這種東西?’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有些人總想把自己的一套強加於人,不獨文化。比如文學,就不必要求大家都寫‘主旋律’。”……從很多地方都可見,他在活中食物比別人嘗得多,在寫作中主題比別人新鮮;也敢於批判,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談吐出來。

《故鄉的食物》對我來說感觸猶深,不僅僅瞭解到了許多我從沒吃過的食物,讓我眼界大開,也讓我深刻地瞭解了汪曾祺這個人。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98字

舌尖上的故鄉

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樸實,卻觸動人的情思。

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這就是《故鄉的食物》,所寄託的,是美食,更是懷念。

汪曾祺以他樸實卻詼諧的文字,訴說著自己的懷念,從“端午的鴨蛋”對高郵的懷念和自豪,“故鄉的食物”那最富浪漫主義的夜晚,“昆明的雨”那對昆明的喜愛……很多很多,但這些更讓我們明白: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還有情。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

汪曾祺的感受,從古至今,何人不有?從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到余光中《鄉愁》中鄉愁如同“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鄉愁四韻,對故鄉的思念,人人皆有,異鄉的食物,再鮮腴的食物,在無可方比的味道,和家鄉思念的沉澱相比,著實微不足道。

故鄉,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故鄉的路上,同一片土地,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故鄉,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故鄉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故鄉,美食中的回憶,永感激。

故鄉,味蕾中的纏綿,永品鑑。

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

故鄉在遠方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03字

“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我從哪裡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故鄉?”讓我體會到了作者帶著微微迷茫的感傷,對於故鄉不同的情感體悟,對故鄉的理解與探求。

文中作者一共描寫了自己經歷過的四個地方。首先是祖籍廣東新會。廣東新會樹林繁密,鳥聲陣陣,婉轉動聽,使我彷彿親身體會到了那裡令人嚮往的美。接著描寫的是外婆家——江南小鎮洛舍。那兒流水清澈見底,有著幢幢瓦房,作者在那個地方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然後是出生地——杭州。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水光瀲灩,煙雨迷濛。彷彿眼前被罩上了一層神祕面紗又同時感受到了杭州的柔美和平淡,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最後到了北大荒的冰雪之地——小興安嶺。作者在那度過了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在那她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火焰帶給她的溫暖。

四個地方每一個都很美,都給作者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在作者描寫的這四個“故鄉”中,在之前我覺得只有北大荒是她的故鄉。在這個地方,作者體會到了什麼是故鄉和故鄉帶給她的感覺。在之後我明白了作者在19歲時離開了生活多年的杭州去到了北大荒,她在北大荒也找到了歸宿,但是她並沒有在那裡紮根,並沒有停下她前進的腳步,而是選擇了繼續浪跡天涯,去追求她所謂心裡的那種遠方。

“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鄉”在我心中,其實屬於作者的故鄉並不是廣東新會、江南小鎮、杭州,也不是北大荒,而是她真正所去追求的那種放飛心靈,安放靈魂,滿足內心精神世界的故鄉——遠方!

故鄉的楊梅 篇7

國一作文 ,1385字

說起故鄉,第一個蹦上心頭的便是楊梅。

的確,故鄉楊梅是好吃的,圓溜溜的一顆,汁水多,不酸。總讓我疑惑是不是天上的珍品因疏忽而偷偷下了凡。而與楊梅最親近的時候,是在祖母家。

祖母的家靠山,山上有一大片楊梅林,鬱鬱蔥蔥,彷彿綠色的雲朵堆在山頭。每至夏日,樹上便結紫紅紫紅的小果子,如珠子一般大,還示威般的掛著小刺,可惜那刺中看不中用,一點兒也不扎手,還挺好玩的呢!

因為祖母忙於農事,不能時時陪著我;而院子裡稍大些的孩子又嫌我愚笨,不肯陪我玩,我便只能與楊梅林為伴;常常玩到日暮歸山,祖母急得到處呼喚我,我才慢騰騰地從林子裡鑽出來,手上嘴裡塞的滿是青色的小果子,未熟,酸澀得很,但心裡仍是說不出的歡喜。

楊梅林是我的樂園。祖母曾指著梅樹們對我說祖父是如何如何艱辛,還說每一棵樹都是有靈氣的。她說:“如果對它們好,明年就會豐收!如果不好呢,明年果子就會少一些!”我聽說過楊梅有大年和小年的說法,也許真的是樹通靈性吧。自此,我再也不隨便摘斷楊梅枝了。

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蜿蜒而上,兩邊是繁茂的楊梅樹,個個枝丫遒勁,擎起茂盛的綠傘。那裡面呀,可有許許多多的楊梅寶寶在捉迷藏呢。初夏,楊梅還只是青青的,摸起來硬硬的。小時候調皮,便撿起地上掉落的青果互相打仗,現在想起來,覺得額頭還是隱隱作痛。步入楊梅林深處,樹木更茂盛了,涼風習習,綠葉篩下散碎的光影,在地上移動著。這裡少有人來玩,落葉厚厚的堆在地上,卻是小動物的自由樂園。蝸牛拖著沉重的殼,在粗糙的樹皮上緩慢地爬;螞蟻成群結隊,排成黑黑的“一”字長蛇陣搬運著食物;小鳥嘰嘰喳喳地在枝丫間築巢……它們都忙碌著,我卻靜靜地看著它們。

雖然有溼熱的梅雨,但夏季仍是我最憧憬的季節。天晴的時候,那個熱呀!可梅林裡陰涼啊。濃密的梅林裡,有難得的涼爽,更有可口的梅子。你看,那黑紅的梅子,沉甸甸的,就在枝頭。伸手就夠得著,隨便摘哪棵樹上的,都不會有人來管。若是雨後,梅子們剛剛洗過澡,那滿樹的紫紅,更是鮮豔誘人。

摘一捧楊梅,紫紅紫紅的,圓潤玲瓏。挑一顆塞進嘴裡,輕輕一咬,那汁水便迸射開來,緩緩流入飢渴的喉嚨。紫紅的果肉與牙齒進行親密的接觸,化成一小粒一小粒的果肉,在味蕾間綻放——哎呀,美味啊!那年初回故鄉,沒有自制力,吃了一顆又一顆,總是停不下來,一個勁兒地往嘴裡塞,直到牙齒染成紫紅色肚子脹得難受才肯罷休——吃飯時牙齒軟得連豆腐都咬不動了。但這教訓帶給我的記憶總是短暫的,前一秒還在告誡自己以後不能多吃,可下一秒又立馬不停地往嘴裡塞——誰叫它太好吃了呢!每當祖母因我吃得太多而責怪我時,我委屈地指著梅子說是它在引誘我,不怪我的。祖母常常是又氣又笑,發火也發火不起來了。

後來父母將我接回城裡,我便離開了祖母,離開了那些可愛的梅子還有梅樹們。每每想到此處,便無端生了幾分惆悵。城裡的花園裡也是有楊梅樹的,可惜只是擺設,都是些小小的酸酸的——誰會有這閒工夫去管這些梅樹呢;夏日城裡也是賣楊梅的,一群小販挑著擔兒,擔裡是一筐一筐的楊梅,個頭不小,上面插了楊梅樹枝。曾買了些吃,總覺得不是個味兒,便再也不買了——那怎麼比得上我家鄉的楊梅呢!

鄉下來的爺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082字

寒假裡,為了鍛鍊我的閱讀能力,讓我愛上讀書,媽媽和我進行親子閱讀活動。我倆每天閱讀一小時,讀完後媽媽讓我用自己的話把讀過的文章講述一遍,開始我總是用很長的一段話才能講明白,媽媽幫我一次次提煉,教我從文章中找關鍵詞、關鍵段落,儘量用比較少的話說明白一篇文章。到現在堅持了21天了,我從被動的看書到每天主動提出看書分享,從說一大段廢話到用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看過的故事,甚至能把故事背後蘊含的道理講清楚,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非常感謝媽媽,這個寒假我收穫了很多。

《鄉下來的爺爺》是我讀過的文章之一,我和媽媽一起分享過這個故事,第一次我是這樣講述的:農村的爺爺來到城市,他做的很多事大家都感覺很不禮貌。爺爺偷偷滑旱冰腿摔裂了,回農村後爺爺居然自己學會了滑旱冰。媽媽讓我介紹的再簡短一點,於是出現了我的第二次概括:爺爺雖然從農村過來的,乾的事讓城裡人覺得很不舒服,但是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媽媽鼓勵我還能說得更深刻一點,於是我進行了第三次概括:人們都覺得農村人很土,但是他們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城裡人學習!

說起鄉下來的爺爺,其實我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都是農村人,他們都跟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青島生活,爺爺奶奶單獨租房住,姥姥幫我們看妹妹,姥爺過不慣城裡的生活,自己一個人在老家。過年的時候爸爸把姥爺從老家接過來了,跟姥爺生活的這一個月裡,我也有一部分和文章的作者同樣的“遭遇”:姥爺用不習慣馬桶、上完廁所不洗手、愛吐痰、愛看電視節目《海峽兩岸》……剛開始我還經常和姥爺爭電視,好容易過個寒假,每天寫完作業就想看會動畫片,而姥爺總是看著中央4臺,關注著臺海局勢。後來媽媽想了個辦法:每當姥爺看臺灣問題的電視節目時,媽媽總會讓我利用那一小時閱讀,我們在媽媽的臥室,把門關上,每人拿著一本書,享受安靜讀書的美好時光。

文章中的爺爺愛拉二胡,雖然拉不出美妙的曲子,但是還因此招來許多老頭老太的朋友。我的姥爺雖然不會拉二胡,但是酷愛京劇,原來看電視就霸著中央戲曲頻道,自從關心上了臺灣問題,固定到了中央4臺以後,姥爺對京劇的愛好變成了每天聽播放器,播放器裡下載了好幾百個京劇著名曲目,除了吃飯、睡覺和看電視,姥爺的其它時間就躺在床上聽京劇。連我那不到七個月的妹妹每天聽京劇,現在都成了“小戲迷”。

姥爺的京劇愛好僅限於在家裡,他在青島還沒有朋友,也是這個原因姥爺馬上就要回鄉下老家了,雖然因為姥爺的到來給我帶來很多不方便和小摩擦,但是一想到姥爺馬上就走了,心裡仍然很多不捨。我那可愛又可氣的姥爺,你在老家一定好好的,等明年過年你再來我一定會讓著你,不再和你爭電視了。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