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土地相關作文20篇

故鄉的土地 篇1

國一作文 ,642字

故鄉是每個人心裡的一片聖地,是永遠不能分割的,正是這寸土地,總是魂牽我們的夢縈。

故鄉的土地擁有著大自然給予的清香,這種清香總是伴隨著我們走遍天涯和海角,讓人無法忘懷。生我養我的這一寸土地,儘管歲月總是在不停的流逝,但這寸土地卻不會流逝。這寸土地見證了我的一切,它留給我的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自從我讀了“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我一直認為我也是故鄉這寸土地造就的,是這土地鑄造了我,因為我身上有著和土地一般色彩的黃面板,我的心裡湧動著黃河一樣澎湃的激情。當我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我的心中就多了一絲清涼;當我聞到芬芳的花香,我的心中就多了一縷芳香;當我聽到鳥兒在歌唱,我的心中就多了一些歡樂。我對故鄉的土地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每個故鄉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每一粒細小的泥沙凝聚成的。我們祖國的萬里江山,也是用一粒粒細小的泥沙堆積起一座又一座高大的山脈,凝聚起巨大的力量,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如果有一天,我化成了一粒泥沙,我要和千千萬萬的兄弟姐妹們用巨大力量撐起祖國的半壁江山。個人的力量雖微小,當我們所有的泥沙凝聚在一起,我們就一定可以讓中華民族一直傲然挺拔!

每一粒細小的泥沙加入了一滴滴清澈的和碩,它們的組成形成了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黃河的文化淵源流長。我熱愛黃河,我愛它的驚濤澎湃,更愛它的一瀉萬丈,黃河的偉岸讓我對它十分熱愛。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我內心最深處的呼喚。

故鄉的每一寸土地,都讓我記憶猶新,它給予我的遠遠不止這些,但卻是那麼清晰地刻印在我的心裡。

故鄉的土地 篇2

國一作文 ,509字

故鄉的土地是我最熟悉的,每一粒沙、每一把泥土都孕育著我一個個的故事,一絲絲的眷戀。

故鄉的土地是“甜”的。在那裡,它伴隨我度過十幾個春秋。童年的竹林,門前的小河,青青的小草,還有我那群“蝦兵蟹將”……為我帶來了歡樂動聽的樂曲,陪我度過了金色的童年。我感謝它們,是它們讓我知道了故鄉的土地原來是“甜”的。

故鄉的土地是“酸”的。記得兒時的我,總喜歡跟爸媽下田,跑到田地裡玩,在田野邊採摘那那零星的小花。爸媽告訴我,要想收穫,就一定要辛勤勞作,於是我舉起那笨重的鋤頭,一下一下地翻鬆土地,汗水流到我臉上、背上,酸酸的感覺真難受。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讓我懂得故鄉的土地是“酸”的。

故鄉的土地是“苦”的。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人陪伴了我13年就走了,他就是我的爺爺。在這片深沉的土地上,曾有過爺爺的足跡,他辛勤勞作的身影,更有他的歡聲笑語。雖然現在他走了,但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一切永遠都不會改變。每年的3月18日,故鄉的土地就會召喚我回去,讓我看看爺爺,看看這片充滿了無數苦淚的土地。我感謝我爺爺,是他讓我知道了生離死別,懂得了這片土地的“苦味”。

故鄉的土地,是一首歡樂、辛酸、痛苦的交響曲,它讓我懂得了做人的真諦。

故鄉的土地 篇3

故鄉的土地作文450 ,461字

說起故鄉的土地,我不禁自豪而又嘆息。我常常夢見自己回到故鄉這片樂土,生活的多麼幸福,多麼美好。

在故鄉的土地上,一眼望去,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景物湧現在眼前。

在故鄉的春天,真是綠色的天地。肥沃的土地,清澈見底的小湖,綠油油的小草與水草,麥地裡一望無垠的綠色小麥,小麥們一個挨一個,就像一個大草原。在居民居住的地方,也被綠色的一片片樹林所覆蓋,密密麻麻的,不留一點縫隙。在樹林旁,往往是一個個小池塘,在池塘邊會看到水下的水草,在水草裡,總會藏著一個個黑色小精靈在遊動。在這附近,我們應該會聽到一大群隱蔽在綠色中的青蛙的呱呱美妙音樂聲。看,這正是一片綠色天地。

在故鄉的秋天,真是金黃色的天地。一大片一大片樹葉都由綠變黃,一片片金黃的果實,真是可愛。在這段時間,麥地裡的小麥都成熟了,金燦燦的。有時,還會看到紅布似的高梁,白雲般的棉花。在這金黃的海洋裡,我感到了無限自由。有時我還會聽到蛐蛐活蹦亂跳的歡喜叫聲,好像他們也感到無限樂趣。

在我的童年,故鄉的一段美好時光讓我留念。它會一生令我難忘,永遠刻印在我的腦海裡,故鄉。

故鄉的土地 篇4

國一作文 ,624字

對於生我育我的阿爾山,我心裡懷著熱烈而深沉的愛。

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的時候,手裡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清澈透明的五里泉,潺潺的泉水在大地母親的身上低吟;我看見白雲似的羊群,深哞著的大黃牛;我聽見蒙古牧民在丘陵上高歌;我想起紫紅色的“花臉”,烏黑的木耳,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鬼斧神工的山峰,惟妙惟肖的冰雕,帶有鄉土氣息的黃蘑,帶有日式風格的火車站;我想起農夫的叫賣聲,騰格里在天上俯視著芸芸眾生;這時,我聽見故鄉有種聲音在召喚著我。是的,不論我走到哪裡,我的根永遠都在故鄉。我們彼此的心是相連的!

故鄉的心和我的心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裡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在故鄉的土地上,我印下了無數的腳印。在那片稻田裡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在金黃的麥穗兒上停留過螞蚱,在飽食過果實的鐮刀上留下過父輩們的手印。我吃過自己種的豆角。稻田是美的。在秋天,秋風一吹,金黃的麥穗兒隨風起舞,農民的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空氣裡傳有一股豐收的氣息。田野裡,鳥兒在鳴叫,黃昏時,天空被夕陽渲染成火紅色,勞動聲從這頭響到那頭。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玩著“打果兒”,大人們忙著幹農活,也顧不上他們。碾著新谷的場館“轆轆”的響著,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多麼美麗,多麼豐饒……

我願躺在故鄉的土地上,嗅著泥土的氣息,享受泥土的芬芳。啊!我的故鄉,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故鄉的田地 篇5

國一作文 ,990字

花開花落,秋去冬來,時間飛逝,我們在一天天成長,擁有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很多,是什麼讓我這樣想念,是什麼又讓我日日夜夜思念,是故鄉,是我童年的故鄉。

我的故鄉是一個小村莊,我的故鄉是一個小村莊,我的故鄉不算得美,但卻讓我認為是最美的地方,因為那裡我有我最親的人,也有我的童年時光。小時候,我很調皮,整天只知道玩,我的天地就是那一片片無邊無際的田地。我最喜歡在那上面追逐嬉戲。春天,百花齊放,鳥兒過冬回來了,大自然充滿了一片生機。這時,麥苗也從冬天的沉睡中甦醒過來了,翠綠的葉子伸展,好像在打哈欠,這時,我便邀請小朋友一起去放風箏,我們來到田地裡,把風箏放起來,這時正好風來了,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風來的真及時,風箏慢慢升高,我們一邊跑一邊玩,永遠不知道疲倦,玩累了,我們就坐在麥地裡,揪身邊的麥苗,如果這時候讓大人發現了,我們又得挨批了,之後我們來聽其中的一個朋友講笑話,我們笑得不行了,而我更熱烈,直接在麥地裡打起滾來,身上全是綠色的汁液,但是也不怕,我們盡情享受這快樂的時光。

再過幾個月,麥苗長高了,也結出了穗,我便經常去“偷”摘麥穗,摘下一個麥穗,放到手裡,用手使勁搓幾下,之後再用嘴一吹,那麼那些麥皮、麥芒都隨風而去了。之後放進嘴裡吃,味道還不錯,有時候奶奶也會在這時候摘一些麥穗,去皮之後放好,因為她知道我喜歡吃,留著到時候煮稀飯的時候下。

秋天,種下的玉米也快成熟了,我便和朋友相約去玉米地裡捉迷藏玩,因為玉米長得比我們高,所以不容易被發現,那樣才好玩,我們流著當“貓”,其餘的當“老鼠”,“貓”必須在一分鐘之內蹲在一個地方,之後才上眼睛,不許偷看,之後一分鐘才可以去找“老鼠”,而我當老鼠的時候,總喜歡躲在用麥秸壘成的草垛後,因為玩的次數也多了,時間也長了,所以當“貓”的人總能找到我這隻又大又笨的大“老鼠”,雖然心裡有一點那麼不高興,但也被這麼人聲鼎沸的熱鬧氣氛給渲染了。

有時候,嘴饞了,也經常會摘幾個玉米棒子回家,讓媽媽給我煮玉米棒吃,我每次都吃好幾個。

而現在我到了城市,雖然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但是我卻每天思念故鄉,故鄉的每一朵花,每一顆草,都有著和我不可分離的情感,雖然現在能吃到玉米,但又有哪一個玉米、哪一顆麥仁能和故鄉田地上種的相比呢?

故鄉,是我生長的地方,故鄉的田地是我童年的樂園,每個季節無不各具風韻,我愛你,故鄉!我愛你,故鄉的田地!

故鄉的草地 篇6

國一作文 ,935字

故鄉,令我念念不忘的地方,這裡有我的家園,我的夥伴,以及那令我神往的近乎消失的草地。

這塊草地處在兩條河的交匯點,四面是農田和樹。這塊草面積不足半畝,秀不比草原,而且秋天很早就乾枯了,所以詩人們總把它和淒涼一類的詞兒聯絡起來。

我們這幫小蘿蔔頭與詩人們的想法完全不一樣,不僅不把這塊草地看作淒涼的象徵,還把它捧為快樂的源泉。

春天,草兒出來之後,我們就到這兒來觀春色,那片片新綠,與四面的綠炯然不同,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因這塊草地處在兩河的交匯處,河水那湍湍的流淌聲,似乎分外響亮,令人感到特別的歡快、和諧,更妙的是,草地靠水的一面有一塊天然形成的床形大石,你可以在上面墊上一些柔軟的乾草,再躺在上面,諦聽著小鳥、河水的歌唱,觀賞著這自然的風光,你一定會想:真沒想到,這兒就如天堂。

夏天,毒日當空,這裡因為有幾棵很大的麻柳樹遮陰,所以涼爽得很。在這幾棵麻柳樹下長著一叢茂盛的倒刺兒的灌木。這些灌木的刺兒很嚇人,被鉤住了一定要細心地解開鉤刺,否則,它就會把你越鉤越緊。不過這對於鍛鍊人的智力很有幫助。而且這裡面有一塊平整的石頭,每當夏天這些灌木開出了金黃的花朵時,躺在這塊岩石上面,欣賞著四面的黃花綠葉,聽著鳥鳴、水聲,這種享受,用我們的方言來說就是—巴實得很。

秋天,草木枯黃,雖有幾分淒涼之感,但我們仍然是開開心心的,因為草地上的野地瓜熟了。這種長在藤上的小野果,一翻開石塊就可以摘一大捧,不過摘之前一定要注意野地瓜的顏色:褐色的才熟一點兒,沒多大的味道,不好吃,別摘:紅色的熟了一半兒,有幾分酸甜,可以摘了;紅色的已經完全成熟,甜味濃郁,屬於上等貨,一定要摘。於是,這裡的秋天便多了我們的快樂,少了幾分淒涼。

冬天,寒氣逼人,草地更加枯黃,雖少了生氣,但卻多了溫暖:三三兩兩的孩子,來這裡撿枯草,修理麻柳樹的枝丫,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隔閡消失了,心裡暖烘烘的,身上自然也不覺冷了。

但是,“好景不常在”,草地被破壞了:去年一場洪水,無情地洗劫了草地,它沖走了土,衝倒了樹……洪水過後,草地一片淒涼:孤零零的幾棵樹充滿悲傷,草地被衝成了兩片兒,灌木消失;連那塊冷冰冰的床形大石似乎也在為草地的命運哭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誰破壞了我兒時的樂園。

我家鄉的土地 篇7

國二作文 ,502字

還有什麼地方比得上家鄉?不,沒有,家鄉,我的故鄉,那裡有太多太多我的記憶了,尤其是那片養活我的土地。

來到稻田裡,撫摸那片土地,鬆鬆的,還伴有幾粒稻穀,這是人們辛勤工作的憑證。踩在那片土地上,軟軟的,這是為我們提供糧食的土地啊,她無私奉獻,無私地把屬於自己的養分給予到農作物中,才有了糧食養育了我們,細看這片土地,金燦燦的一片,是土地母親的驕傲。

來到小溪邊,撫摸小溪邊的土地,溼溼的,軟軟的,流淌著的小溪也可能只有沿岸的那片土地陪著它吧!就像陪著我一樣,伴隨著我長大,摯友般形影不離,我怎麼能不喜歡她呢?

來到山上,撫摸那片土地,是乾燥的,硬硬的,放眼望去,那,都是我親愛的土地母親啊!大大小小的房子,大人小孩和老人,都在土地母親的懷抱裡,享受那歡樂的生活,深深吸一口氣,呼,空氣中夾著鮮草的芳香與土地母親獨有的香氣,是獨一無二的。

走在溪邊上,走在小路上,走在小山上,何處沒有生我養我的土地母親啊!你孕育了我們幾代人的生命,你是慈愛的、是神聖的、是偉大的!敞開雙臂,擁抱屬於你的每一絲氣息,我們之間有著太多太多的關係,太多太多的感情。我也只能感嘆,沒有任何東西能和你相比,我愛你,那片家鄉的土地。

故鄉的泥土 篇8

高一作文 ,691字

又一次回到了故鄉。

鄉村正值金秋時節,碩果累累,穀物飽滿。遠處的高地上,農人正收割莊稼。一陣秋風吹過,吹起玉米柔婉的長髮,吹搖蕎麥纖弱的身軀。在秋的天地裡洋溢著收穫的味道。

最喜愛的還是故鄉的泥土。

記得小時候,光著腳丫子在溼潤的土地上奔跑,玩累了就躺在土地上,水涔涔的土壤散發著清新的味道,土壤的涼爽滲入我的面板。看一會兒鳥飛,聽一會兒蟲鳴,嗅一會兒土氣,又在土地上打滾,翻跟頭,然後髒兮兮的回家……

現在,我仍舊躺在土地上,經過了幾次歲月輪迴,故鄉的土地依舊溼潤,厚實。我感受到它用結實的臂彎撫慰著疲憊煩躁的我,讓我的身心平靜,放鬆。我感到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靜,只有鳥在飛,蟲在鳴。我知道,那是土地的輕聲細語,它在歡迎疲憊的孩子歸來……

安靜的躺在土地上,看天空雲捲雲舒,輕輕的飛向遠方;聽土地蟲吟鳥鳴,輕柔地傳到耳畔;感天地生命律動,久久迴盪在心中。

最喜愛的是故鄉土地的靜。

倚坐在大樹下,視野隨黃土地延伸到天邊,遠處的莊稼撲打著山,撲打著天,撲打著雲,撲打著我的心。

不遠處有兩位大伯坐在田壟上休息,他們開心的交談著。他們裸露的面板如土地一般黝黑,歲月流逝,在他們臉上留下縱橫交錯的痕跡,就如田間水渠一樣深刻。這是土地對他們的讚賞,生於此,長於此,也將生命奉獻於此。他們身體裡流淌的血液早與土地的血液交匯融合,他們的性情也和土地一般樸實,踏實,勤勞。農人受土地所賜,也將報答土地,落葉歸根就是為了故土,為了這生其養其的土地。

日落西頭,黃昏燦爛,照耀著土地閃爍著紅色的光輝,故土顯得更美麗華貴。

最喜愛的是故土的樸實。

離去時,我並不傷感,也不留戀。因為,故土已在我心中。

故鄉的西瓜地 篇9

故鄉的西瓜地作文70 ,739字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我小時候學的第一首思鄉詩。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離開重慶已有二十年了,看到外國鄉下的田園風光,我不禁想起了家鄉和家鄉那一片西瓜地。時逢母親50歲壽辰,所以我準備回家看看。

於是我匆忙通知了爸媽,訂好機票,提著大行李箱上了飛機。望著蔚藍的海洋,我真恨不得坐著火箭回家,太慢了!到了我的家鄉彭水縣,我下了飛機,乘坐電動公交車去往老家所在的小鎮。不對!還有什麼小鎮?應該是繁華的小城吧!老平房變成了小樓,鎮政府換成了大廈,以前的泥濘小路變成了柏油路,所以車開起來特別快,一會兒就到了老家。走過石板鋪成的羊腸小道,到了家裡的院子前,白髮蒼蒼的母親正在門口等著我,曾經天真可愛的表弟也長大成了小夥子。“外婆在西瓜地裡呢!”母親說。於是我向菜園看去,看到外婆正在熱火朝天地摘著西瓜。“西瓜!西瓜!”我似乎想起了什麼。

童年時代,那天正值盛夏,是採摘西瓜的時候,我和表弟迫不及待地跑進西瓜地。哇!好多西瓜!大小不一的西瓜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大的似一個個穿綠夾黑大衣的胖娃娃,小的則像一個個綠精靈。我們二話不說,開始拔了起來。我想找一個大西瓜練手,很快,“意中之瓜”就被我找到了。我搓搓手,用九牛二虎之力使勁拔西瓜,想把它儘快的拔下來。“嘿喲,快拔斷藤了!”外婆心疼的說。我一看,西瓜紋絲不動,藤都差點被我攔腰拔斷了!

“吃西瓜了!”我抱著剛拔下的大西瓜,一刀切下,西瓜成了兩半。一股清甜的味道撲鼻而來,紅彤彤的瓜瓤中間夾著黑珍珠般的籽。我急不可待地咬了一口,真甜!這兒的西瓜都跟蜜一樣甜,所以這兒的西瓜都被我稱為“西瓜蜜”。

外婆家的西瓜不僅甜了我的味蕾,還深深的甜到了我的心裡,我到現在還想吃“西瓜蜜”。於是我站了起來,再次走向了外婆家那片綠油油的西瓜地……

我努力讀懂故鄉的泥土 篇10

國三作文 ,1118字

金秋的暖陽,輕撫著故鄉的小河,河面靜靜流淌的波光,一如我的流年光陰,在緩緩逝去的流水上翩翩起舞,輕靈地落在故鄉的泥土中。

醇厚的泥土裡還溫存著五年前春光的溫度,那時,家鄉的小河上還架著一座木板橋。橋頭,一棵攏著新芽的柳樹;橋尾,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歡笑。老奶奶的眼睛笑成兩道月牙兒,眼角的皺紋裡都藏著欣喜。她把我領到柳樹邊,手裡邊模出一塊碎石,顫巍巍地在樹幹上用力比著我的身高划著,笑著說:“真好,又長高了。”我也笑了。微風拂過,柳樹笑了,柳絮靜靜地落在泥土中,泥土也笑了,張開懷抱,一併把柳絮和祖孫倆的笑聲攬入懷中。於是柳樹和泥土成了記得我光陰的另外兩個朋友。

兩年過去,老奶奶去世了,葬在老屋邊的泥土裡,故鄉的泥土裡多了熟悉的氣息。飯後的深夜裡,空氣裡都飄著絲絲縷縷的愁。那時,我第一次體會到一位至親離去的悲傷。生與死的距離,不過是隔著一層薄薄的土,你在下頭,我在外頭,可我卻碰觸不得你溫熱的手。我們全家人站在墓前,父親沒有哭,眼淚彷彿早已凝結在泥土中。父親在堂兄弟中排行老三,他幫著大伯在墓碑前佈置鞭炮和白布條,一言不發,他的眉頭不像平常急躁時那樣緊鎖著,眼睛裡流露出平和。他回過身,握緊爺爺的拳頭。深吸一口氣,抑制住顫抖的氣息,平靜地對爺爺說:“爸,奶奶平時最喜歡熱鬧,看到這麼多孫兒孫女在這裡,一定很高興。”“嗯、你去忙你的吧。”於是父親和大伯一起招呼著在場的親戚們,操辦著葬禮的各項事宜,從太陽正當頭,忙到月亮在替太陽守夜班兒。那時,我突然覺得踩在故鄉泥土上的父親變得前所未有的高大。

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住即將滴落的淚水,與故鄉的泥土告別。回到家,我從爺爺如溝壑縱橫一般蒼老的手上接過飯後的碗筷。那時還是冬末春初,水龍頭中的水經過冰冷的鋼管後還絲毫沒有半點春意,像是割在手上,還隱隱作痛。我仔細清洗著碗筷,心底裡是爺爺奶奶兩雙飽經滄桑的手,這溫熱的手還能伴我多久……我不敢往下想,只覺得肩上和心底裡的負重感越來越強。

去年,我再次回到故鄉,那土地的溫熱從來沒有退散過。這一次,我是獨自來的。父母有事要晚來。姑姑驚訝地看著我:“你爸爸媽媽沒跟你一起來嗎?”我如實回答。她眼裡露出一點笑意,欲言又止,偏過頭思索了一下,回過神來說:“你快要初三了吧?”我點點頭。“嗯,真的長大了!”

我在老奶奶墓前佇立,凝視那塊土地,隱隱約約感覺泥土與我又近了一些。生死之隔,好像不再是觸控不到的,老奶奶的一句話迴盪在我耳旁:“你以後要像你爸,撐起一個家。你長大要像這片土地一樣,你看它,多厚重,多結實,養活了多少人。”

我捧起一把故鄉的泥土,那泥土竟開始發紅光,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你長大要像這片土地一樣,你看它,多厚重,多結實,養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