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過去才能照亮未來相關作文20篇

放下過去才能照亮未來 篇1

勵志作文 ,366字

想要蛻變成蝶,你必須學會割捨過去,永遠希望明天會更好。

障礙絕不是有形的,就像你駕駛船駛入地平線,最大的威懾力永遠不會是狂風和暴雨,而是你所經歷的一切。可是當我們身處困境時,卻總是抱怨曾經的自己。這一點便足以讓我們永遠也走不出困境。於是我們雙手合十,祈禱上天,渴望一切順利,孰不知這已經是一個失敗的命題。不是世界阻止了你,而是過去。我們害怕自己過去的付出付之東流,恐懼未來永遠也不會光明。只有走出大山,跨過大海,才能看清世界,而不是苦苦思索,山的那邊是什麼……

有時候你必須把自己從過去抽離出來,把詩和遠方裝進心裡,昨天已經過去,但這並不是你的一生,把握未來,不忘初心,未來的你才有可能成功。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把你喚醒時,這便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開啟窗戶,看看這碧藍的天,潔白的雲……一切都是如此和諧,未來又有什麼理由不充滿光明呢?

放下過去 篇2

國三作文 ,1067字

回家了。在一個人沒事的時候,我總喜歡約上幾個夥伴,不用做有意義的事,只要是隨處走走,也可以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我走的路總也不過是這兩條街,原因是實在沒有別處可去。

就這兩條街而言,也是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的。而這路上我最不願走過的,就是從前的家。都說:心有千千結,千結萬結解不開。我懷揣著複雜的心思一遍又一遍揣摩,就是不得其解。在我不願意的情況下,從前的住所就賣出,而我們則搬到了一個離原址不遠的地方。而等我從學校回到家時就無緣那處家了。大概是沒有告別的別離最是引人思念,我經常牽掛舊處。

百般聊賴時,我就一遍又一遍刷著朋友圈,看看那新的戶主是否有新動態,動態中是否有一張圖是看得見家中擺設的。即使是一處門板,一扇窗戶也好,至少也讓我依稀分辨出有我還在時的影子。我的小希望一遍遍升起,一遍遍隕落。有時候,坐著坐著,就忽然想起了從前,想一想從前家中的佈局,每一扇門的位置,在心中走一走過去的家,想象自己走進自己的房間,坐在床沿邊上,彷彿不曾離開過。

也許正因為這樣,我對那新的戶主總懷著似恨非恨的心態。如果沒有她,或許現在那依舊是我的家,我的房間。有人說帶我去那看一看,可我每次都是無理由地拒絕,我害怕進了家門卻變成了客人,明明一處處都是自己過去的痕跡,可是卻不能真正像家一樣無拘無束。我也害怕看見什麼新的事物出現,它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這已經不屬於我。我想把所有人都拒之門外,讓這個家回到我身邊,可是,這樣得來的家又何嘗不是在提醒我這兒已經是過去式了呢?所以我只敢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更不敢讓住在那周圍的人看見我,從前鄰居的親密,到現在變成路人的漠不關心,都在一次次體現現實的殘酷。

別人都說我是戀舊,可是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做事的三分鐘熱度和往事對我來說猶如浮雲的現實。但是我對原本屬於我的,現在離我遠去的,都帶著強烈的戀舊情懷。我在思念中沉浮,其他人卻沒有多少留戀。我的一腔苦楚無處傾瀉,強忍得難受。

這次,我依舊走我從前走的那條路,但是卻看我從前不敢看的地方。對於新家,說不上喜歡得代替了以前,至少在我習慣生活在這兒時,從前的軌跡漸漸被塵土掩蓋,看得見痕跡,卻已經模糊在記憶裡。

人的一生總是變化莫測的,每時每刻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存在昨天與今天,向前看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也許過去溫馨甜蜜,難捨難割,可你又怎麼知道,明天不是未來想起時更希望回去的時刻呢?

放下過去,好的,壞的,甜的,苦的。那都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記憶,沒有人否定它存在的意義。漫漫人生路,該放下的就該放下,又何必苦惱自己呢?要相信,明天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篇3

高一作文 ,1045字

一位名人曾說過:昨天是過去時,明天是將來時,我們能把握的只有將來時。的確,昨天已過去,而明天還沒有來,昨天的輝煌或失敗都遠不及把握未來的航向。所以說:人要學會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能使人突破更高的成就。若過去是輝煌的,那麼我們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而是要更加奮鬥,忘記輝煌,奮力創造明天的輝煌。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一生有許多貢獻,在她發現了鐳獲得諾貝爾獎後並未自滿,她先是把獎項捐獻或送人,又致力於新的研究,並更加努力地培養學生,最終她的學生大多成了有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的做法實屬令人佩服,她並不在意自己過去的輝煌,相反她是忘掉過去的成就,而致力於新的成就——培養下一代更優秀的學者,實現了她人生的全部價值。所以,取得的成就只是過去了,我們要奮力搏擊明天的輝煌。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能使人獲得最終的成功。假若你是不幸的,過去有著坎坷的經歷,屢遭受失敗的困擾,那請放下它們,向未來看齊,奮力博取明天的成功。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經歷坎坷,但他並不在意,只是堅持發明新事物的理想奮鬥下去。他發明電燈泡更是“多災多難”,連著失敗了幾千次,但他仍不為其所困,堅持前進,終於發明出耐用的碳絲燈泡。幾千次的失敗,若換成我們這些常人,早就被挫敗感所碾壓了,更別提堅持實驗了。而愛迪生不,他忘記過去的所有失敗與挫折,從哪裡倒下就從哪裡爬起,重新裝備好迎接未來的挑戰,最終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可見,困難挫折不可怕,忘記他們,忘記過去,鼓起勇氣面向未來,繼續前行,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使人充滿奮進的動力,當你忘掉過去的一切,鼓起勇氣走向未來時,你會充滿奮進的動力。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他認為,當關門的時候,人會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面,然後又可以重新開始,重新面對人生。喬治的話很有深意,他相信過去的已經過去,把握住未來從頭開始才是最重要的。作為首相,他忘掉了過去的不順,只是鼓起勇氣面對未來,為大英帝國的未來重新謀劃,繼續為國家的利益而奮鬥,實現稱霸歐洲的目標。因此,放下過去,讓未來的自己充滿信心和動力繼續拼搏吧!

越王勾踐放下過去的恥辱重頭整頓越國取得勝利;楊振寧放下美國的榮譽毅然來華奮鬥;藺相如和廉頗放下彼此的嫌怨努力合作為國效力……這些不都證明著放下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性嗎?

人生如航行,過去的風浪就讓它留在身後,前方還有更明亮的日光等待著我們。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讓悲傷成為過去,美好成為未來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97字

今天,太陽的光芒十分燦爛耀眼,眼前的世界都好像鑲了一層金邊,柔軟的白雲襯托著蔚藍的天空,輕輕地飄逸,像一群純潔的小精靈在玩耍,似乎是在幫我慶祝—我能參觀珍貴的國寶了。

中午,學校放學後,我與同伴來到保利。上城,那裡的景觀簡直令我驚歎不已。一棟棟高樓雄偉壯觀,就像參天大樹一樣在寒風暴雨的襲擊下屹立不倒,樓房上的亭臺上有許多花花草草,充滿了春天的綠意。精緻的噴泉在小路旁細細流淌,襯托著壯麗的樓房,錦上添花,聆聽者感到非常舒適。看到這一切,我們應該感謝祖國,感謝為後代犧牲的先烈,這些高樓大廈正是證明他們的付出是有回報的,你們永遠在我們的心中,是教育後代的榜樣!

我被同伴拉了進展覽大廳,裡面的精品簡直比我想象中的好幾千幾萬倍。有很多圓明園的遺蹟,似乎隱隱透露著金光,佛像的身影是如此高大、如此令人敬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牛首”,製作人把它造的栩栩如深。一對堅實的牛角,樸實而又純樸的眼神,憨厚的黑臉,一個高大的形象在我心裡顯現,像一隻老黃牛在努力拉犁,心裡從來沒有一絲不甘心,它知道這是他的本分,他必須完成。它象徵著中國人,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但從不求回報,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奮鬥、盡職盡責,甚至為了祖國犧牲自己,換來後代的美好生活。現在,我們得到優秀的教育、優裕的家庭環境、永遠呵護我們的父母,然而,我們要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拿到優異的成績,讓老師開心,家長開心,讓自己也快樂,這些,我們做到了嗎?答案是可以改變的,這只是自己本身的意願。

不久後,身邊的同伴細聲對我說:“真是可惜,還有大多數屬於圓明園的文物至今還下落不明。”我輕輕點了點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1860年,侵略軍對圓明園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搶走了無數珍寶,搬不走的就毀掉,之後,他們竟點燃了那邪惡的火把,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圓明園變成一堆廢墟。燒燬之前,園內湖光水色,景緻迷人,它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美麗壯觀的皇家園林,還是世界聞名的博物館,被西方人譽為“萬園之園”。可是一瞬間,卻變成了一堆廢墟,多少人希望,這只是幻覺,然而,這一切卻改變不了了。我們只能希望這慘不忍睹的畫面永遠不再發生,永遠消失在我們眼前。圓明園的事件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成千上萬的珍貴文物被敵人掠奪,流散他鄉,當我們重金從國外買回時,是什麼樣的感受,當然,這是令所有中國人痛心的。

時間轉瞬即逝,參觀完展覽後,我和同伴準備回學校了,回到學校後,我走到升旗臺前,望著在半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心裡好像有一股暖流流進。每一根纖維都是前輩們辛辛苦苦編織上的,那閃閃發亮的五顆星,似乎引導著我們前進,像沙漠中的一弦水,給人以希望,像冬天裡的一抹陽光,給人以溫暖,像炎熱時的一縷春風,給人以放鬆。他激勵著我們,告訴我們,與成功握手,與失敗交心,尊師守紀、勤學進取,莫要讓以前那悲慘的場面重現,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為偉大的祖國而驕傲,也讓祖國為我們驕傲!

同學們,我們不用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也不要讓我們的一生過得太平凡、太普通。就算一個普通的農民也能為祖國夜以繼日的發明雜交水稻;一個平凡的士兵也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個單純的小孩也能為保國家機密而受敵人的痛苦折磨。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祖國,感恩老師,感恩家人。可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的辛勤都是為了民族,它指給人民解放道路,它領導中國走向光明。我們要讓圓明園的慘痛事件成為過去,讓蔚藍的天空和純潔的白雲成為我們的未來!

啊!偉大的祖國,你的成立,讓我們歡欣鼓舞;你的進步,為我們贏得榮耀;你的成功,讓我們歡呼雀躍;你的未來,是我們的驕傲!

經歷痛苦才能享受未來 篇5

演講稿 ,429字

在我們追逐夢想的路上,充滿了坎坷與不平,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我們必須知道,失敗不是一個選項。

想要成功,必須跳出客觀條件的限制,不達到目標誓不罷休;不到夢想成真絕不放棄。即使一無所有,只要心中有夢,也無所畏懼。或許失敗會每天與你見面,那你要讓他知道他可以打敗你,但永遠無法戰勝你。即使上刀山下火海,那又如何,反正你已經一無所有,不如勇敢的賭上一場。半年,你可能看不到結果,一年,你可能也看不到結果,甚至永遠……怛你讓你的夢想擁有了更多實現的可能。

有一種東西,它紮根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那就是惰性,向痛苦折腰,不盡力付出的本性,想贏卻心存僥倖。如果你不敢向他發起挑戰,那你便永遠沒有贏的可能。因為勝利總是藏在極限的臨界點上。

去打敗消極的本性!否則你將被他打敗!勝利與失敗的差別便在這裡。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能夠到達終點的人,並不是他們有多麼優秀,而是他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經歷自己從未經歷的痛苦,才能體驗自己從未體驗的成功。朋友!帶著你的夢想勇往直前吧!

把握過去現在,勇創未來輝煌 篇6

高二作文 ,896字

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歇,在這個物質文化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更要不斷前進。而前進的路上,更不能丟掉過去。我們應該把握好過去和現在,勇創未來的輝煌,做新時代的接班人,新時代的弄潮兒。

一枝墨梅樹梢掛,一股暗香入心尖。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熱播,人們再次感受到了中華詩詞的魅力。過去與現在,差距不只是一點,過去的書香墨寶雖已被手機電腦代替,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便是,正是手機電腦電視等媒體為現代的書香墨寶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時代的進步必然會使一些事物發生改變甚至消亡,但我們若能摒棄糟粕,、發揚精華,便是時代改變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李泓瀚正是將過去與現在結合的產物《墨梅》搬上舞臺,贏得陣陣掌聲,將墨梅的暗香吹入人們的心尖。不忘過去,又緊緊把握現在。

二者相合廣流傳,二人同臺成佳話。《經典詠流傳》中各位演唱者的表現贏得了一致好評。他們將古代詩詞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無疑助力了古詩詞的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為一首詩或詞譜一新曲,賦予它們新的靈魂。而著名女歌唱家黃麗澤與洛天依同臺演唱的經典戲曲也令觀眾們大飽眼福。跟著時代走,是傳統事物的最佳選擇,而我們更應把握好過去與現在,二者皆不可隨意拋棄,正是他們的精華之處,讓我們能夠不斷髮現、創造新的輝煌。時代在前進的路途中,自然會做出它應有的選擇,而我們要做的便是在回首中前進。

三年只為迎新作,寶藏猶從笑中來。《國家寶藏》的製片人用了3年的時間策劃了這個節目,然而這個節目卻影響了很多人。《國家寶藏》吊足了觀眾的胃口,請現在當紅的演員來演繹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從而引出一個又一個的文物或一種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感受到古代的生活之樂趣與特點。這些文化工作者正是把握了過去與現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時代的文化輝煌。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有些東西我們始終都不能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我們對待過去應有的態度。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在這個重要的轉折點上,更要正確地把握過去與現在,在未來的路上,闖出一片天地,助力中國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把握過去現在,揚希望之風帆,不畏幹裡,不懼風浪,勇創中國未來之輝煌!

自己才是照亮人生的指明燈 篇7

國一作文 ,776字

小時候,爸媽總是對我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此我養成了獨立自主的好習慣。然而到了現在,他倆總搶著說:“你去學習吧!別管你別的雜事了,我和你媽來做,去專心學習吧!”。

雖然我能夠理解他們的這份苦心,但我想對他們說:“我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不需要大人的援助。”記得有一天,一家人出去逛街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家裡寫作業。天空由藍色變成了白色,再由白色變為金黃,直至漆黑。“咕咕咕”我的肚子餓得發叫了,我摸著肚子,站在陽臺俯視馬路上的車群,眼睛瞪得老大,在川流的車群中搜索著媽媽的車。這時,媽媽的小汽車的相貌格外深刻細微地映在我的腦海裡:銀色北京現代,車牌無框,只有四點固定,車窗前的兩個噴水孔為黑色,後車窗上貼了一張黃色為底色,白色“新手”字的貼紙,前車窗則貼著從2016年來到2017年的車檢貼紙。我無助而又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來到廚房,開啟冰箱,翻找著各種能食用的原料。好不容易才找到幾個雞蛋,一把白菜和兩個土豆,還有一根雙匯火腿。我從牆壁上取下掛著的切菜砧板,小心翼翼地把刀放在水下衝洗,用手抹去上面的殘物。然後開啟了自主做飯模式。

我握起菜刀,將已剝好皮的土豆放在砧板上,切成一片片之後,按順序疊好開始切成絲。不一會較為粗細均勻的絲兒出來了。我手拿油壺,側倒出油入鍋,然後鍋裡的油沸騰起來了。就像一群頑皮的孩子在比賽著誰跳的更高更遠,真是活蹦亂跳。我一隻手拿鍋蓋擋住臉,一隻手拈著鍋鏟在鍋裡搖晃著……總算折騰了一個小時後有飯吃了。吃著難吃但又充滿著汗水努力的幸福美味的菜,覺得自己就算沒有大人也能養活自己,儘管可能會日漸消瘦,一種能夠自主獨立造出一頓飯的成就感充滿心間。

飯後我安排好了學習時間,在我準備睡覺時他們回來了。一回家就是自責呀。其實我可以自力更生,不用什麼事都由家人安排得妥妥當當。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照亮人生,我才是照亮我的人生的指明燈!

運用科技,點亮未來 篇8

高二作文 ,837字

人類,行走在天地江湖之間,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未來、創造未來。然而,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究竟是越來越強大,還是越來越脆弱了呢?其實,只要我們合理運用科技,取其長,棄其短,人類就會變得更堅強。

對於個人,合理運用科技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從過去製造望遠鏡的伽利略、改良蒸汽機的瓦特和發明電話的貝爾,甚至北宋的張衡,自古代起,人們就已經有了創造科技和利用科技的想法了。想必若無他們,今日的生活絕無這麼豐富多彩。有了從前人們的奠基,現在的我們也能夠運用多種知識去發明創造,去運用現有的科技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例如自動鉛筆、塗改帶一類。物品雖小,但實用,可見創作者也是巧妙地運用了科技知識才得以成功。所以每年大大小小的發明比賽,也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去踴躍參加,運用已知科技,去創造新的事物,結果除了在比賽中獲獎,贏得讚譽與肯定時,也為更多的人謀取了福利,做出了貢獻。

對於國家,合理運用科技能促使國家發展,變得更強。由群體組成的國家,自然是全體的智慧。歷史告訴我們,在科技中領先的國家,必能成為強國。如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在壯大了自己的科技後稱霸世界,成為響徹天際的“日不落”帝國;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以勢不可擋的優勢迅速崛起,成為強國;十年文革動盪後的中國,開始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科技,現今的中國,通過科技的改良已變得十分強大、煥然一新了。因此,國家對於科技的重視與應用,直接影響了國家的面貌與發展藍圖。

科技也是把雙刃劍,若是不當使用科技或是過分依賴於科技,都會遭遇痛苦的降臨。一戰、二戰期間,槍炮聲、哭喊聲起伏不斷,德國人運用這些武器,把手無寸鐵的平民打得慘不忍睹:“凡爾登絞肉機”/納粹集中營的毒氣室……除去歷史帶來的教訓,如今我們中的許多人沉迷於網路,無法自拔,過分地依賴於科技,形成精神寄託,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

科技於我們而言,是工具,也同時是危害。但只要我們會合理地使用科技,人類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未來之路,充滿著光明。

別拿現在去限制你的未來 篇9

國三作文 ,802字

如果你手上拿了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做什麼?我問了很多人,他們的回答無非就是:喝了,或者倒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它還可以去澆灌另一個生命,比如把杯子裡的水撒向盆栽。這不是比你倒掉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是在你不口渴的基礎上。

是的,一杯水的用處有無限種可能。假設你的現在就是一杯水,你會給這杯水一個什麼樣的可能?有人問:“一個人的未來,與其當下的狀況有關嗎?”有人會說:“當然有關,未來是以當下的積澱作為基礎。”也有人會說:“自然無關,未來不一定會沿著當下的方向發展。”我自己也無法給出合理的答案。畢竟我也是一個不相信命運,只相信努力的人。生活中並不是只有被選擇的路,被肯定的可能曾經也受過質疑。

當你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無限可能,並跳出了眼前看似無法跨越的障礙,其實這並不意味著你脫離了生活的軌道,也許是從另一方面來改變自己呢。

我曾經看過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內容是這樣的:一位女大學生畢業後從事了大學分配的工作,她以為這就是她喜歡的的工作,但做了一段時間後,她又覺得那並不適合她,儘管那份工作跟她專業相關。她還年輕,是有選擇的能力的,如果不喜歡,她可以去嘗試和發現自己最終熱愛的職業。我所理解的能力,是有方法地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更是有能力對自己不願意的事說NO。後來有人再次聽聞她的近況,她已經放棄了自己在大學時主修的專業,選擇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並且有所成就。是的,誰規定,一個人大學畢業後就一定要從事被分配的工作呢?

生活中現存的並非就是你的未來,誰也沒有辦法預測自己幾十年後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你完全可以去創造新的。當你有能力創造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是在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正如霍姆茲所說:“我們處於什麼方向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正向什麼方向移動。”

那麼,如果你有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嘛?答案其實很簡單,你要做你想做的事,和水無關。生命既然有無數的可能,那麼,為何要用一杯水來限制自己的選擇呢?

讓個性之光照耀未來 篇10

高三作文 ,743字

如今,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些學校用固定的方式培養學生,使其有足夠的成績邁入理想大學的大門。殊不知,這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學生雖能贏得高考成功,但只有個性之光才能照亮他們未來的路。

教育的根本乃育人使人素質全面個性彰顯。有些學校為了高考讓學生起早貪黑按照固定模式如同機器人一樣的學習,不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更荒謬的是,很多學校看見這種模式帶來的高考的成功,紛紛模仿借鑑。他們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寫出一模一樣的字型,而學校究竟是在培養人還是製造機器人,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其獨特的思想和個性。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因個性而美麗,倘若學校扼殺了孩子們的個性,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美可言。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對小學生的採訪結果中統計出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學習“不美”。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大,進入更高的年紀,認為“學習不美”的學生更不在少數。為什麼?這便是固定死板的模式壓迫了學生個性發展的慾望。同是名響詩壇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他們詩各有各的風格,能說他們不成功嗎?而古代科舉用的八股取士,最後只落得束縛思想社會倒退的後果。

因此,學校抑或是家庭教育孩子時,不應用機械的模式規定人的成長,而應充分發揚其個性,使其成為與眾不同的人。學校不應用沉重的學業負擔來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家長不應因成績退步限制孩子,而社會更應建立更全面的人才選拔方式,讓素質全面個性彰顯的人成為領頭羊,才能形成整個社會創新發展的氛圍。應試教育並沒有錯,因為它符合現在的國情,但教育方式仍可以改變,可以變得更全面、完善。

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發揚自己的個性,有了各方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地達到個性彰顯的境界。

給予孩子們個性的光芒吧!讓他們用個性之光照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