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其善言而從之相關作文20篇

擇其善言而從之 篇1

高一作文 ,1041字

人生如同一次遠行,你升起了遠行的航帆,吹起遠行的號角,在航行中你不免會遇到一些困難,而善言則是你通向彼岸的航標,是你乘風破浪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中,需接受他人的教誨和指責,因為善言無害。你利用它,會解除一個又一個的迷惑。

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告,方可讓四雄之君臣服於其足下,唐太宗李世民因始終能將魏徵的諫言虛心接受,方可成為歷史上一位開明的賢君,一位傑出的國君。當高爾基被自己的姑媽辱罵的時候,他並沒半點怨言,反而將其看作一種快樂……

人生能有多少善言呀!古往今來,那獻媚、阿諛的討好之聲,那粗魯無禮的冷嘲熱諷,那沒有半絲善意的建議、指責,完全淹沒了那些善意的忠言。

它們讓這世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偽裝,隔絕了陽光,讓陰暗和虛偽留在人間,在他們邪惡的心靈裡,當河曲智叟嘲笑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時,他自己可曾想過別人是為了什麼?他可曾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無禮與可恥?當秦檜用“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岳飛時,他可曾明白自己竟為了自己而出賣了國家,出賣了整個漢族?為了權勢,讓自己成為千古罪人。

如果你是詩人,雖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志但要有李白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胸襟。萬事不能只停留於他人的輿論中,心中的志向應由自己實現。

如果你是英雄,即使沒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氣概,但要有英雄的本色,不聞路人之鄙見,不理旁人之亂言。讓心中的抱負放縱吧!讓它不受世人的約束吧!

翰林院中的李白不畏權貴,瀟灑、放蕩,耳根雖無善言過,心中亦無勸言留,雖受陷害,被“賜金還山”依然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劉玄德任孔明為蜀國軍師,凡大小事皆來與他商量,認真聽取孔明的勸諫,使蜀軍的勢力越來越壯大,此可謂吸取善言之功啊!

“人非聖賢,非能獨行此生”,需吸聽忠言的教誨,從而能夠“自知者明”。若能讓心中的風帆航行得更遠、更穩,要時時“察納雅言”。

古人云:“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得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更需要善言的支撐啊!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篇2

國一作文 ,574字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題記

今天,我們語文老師為了讓我們把自己的作文水平提的更高一些,於是便在作文課上實施了一個策略,那就是—同學改同學的作文。我改的是xxx的。

一揭開他的作文字,“書面不整潔”五個大字便閃現在我的腦海。俗話說得好:“文以字為主,字以氣為主”。我想他在寫這篇文章時一定不是沉著氣寫的,不然寫的怎麼會那麼潦草呢?我想:我寫作文時有時也靜不下心來,以後可不能犯如此低階的錯誤了!

接下來,該看內容了。首先看題目,我們作文要求是以“我的一片天空”為話題,他寫的是《敢於奮鬥的我》,題目擬的不錯,要求沒有違犯,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呢!不過不知道內容怎麼樣呢!

再往下看,前幾段有些小語法上的錯誤,比如把“它”寫成“他”,把‘的“寫成”地“等等。這些語法上的錯誤我可不能犯,我應該引以為戒!

接下來,他為我們講述了一次思品課上老師講的一個激勵人的故事。從結構上看,引用故事的確吸引人,但他引用的故事似乎與本作文要求無關呢!我覺得如果真的想引用,一定要引用跟本次作文有關的。這一條我也應該注意。

從整體上看,他寫的還不錯:語言生動而又激勵人奮發向上,值得學習;但從本次作文要求上來說,他有點兒跑題,要引以為戒!

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樣才會更加出色!

—後記

擇其優點而學之 篇3

寫人作文 ,447字

舍友前段時間剛去剪了短髮,這個夏天好像有越來越多的人剪短頭髮了,其實我也糾結了很長時間,但是到現在也沒能下定決心,優柔寡斷的人,也好,也不好。

這個舍友是我從剛入學最開始在一起玩兒的人了,我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擅於主動的人,因為我覺得真正有緣分的人怎樣都會走到你身邊的,可是這樣的心態大概並不符合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在吐槽快餐愛情的不嚴謹的態度,但其實這個時代發展的這般迅速,在你身邊來來去去,很多人正是因為你的冷漠不願主動而就此錯過,所以說真的,她是還算比較跟得上的一個人了。

的確,是她主動來到我身邊,我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即使後來關係不那麼好,倒也會記得之前的很多溫暖的小細節。

比如有一次,學校特意為女生開展一個心理教育,講的是兩性的有關話題,還特意請來了專家做講座,那天其實天很熱,也早就很困了,於是聽講座的時候我就倚在她的肩膀睡著了,迷迷糊糊拍下了照片,那張照片到現在還在我的相簿裡留著,因為能給你肩膀的人當下肯定是願意幫助你的人。還有軍訓的時候我們每天一起早起訓練,忙忙碌碌倒也充實。

擇善而從之 篇4

高一作文 ,778字

生存之路不是一兩條,當你發現一條路自己走不通時,可以轉身走另一條路。

—題記

兔子學不了游泳還可以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還可以學爬樹,抓住自己擅長的,好好開闢出人生中的另一條生存之路。

松下幸之助曾說,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經營長處能讓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時自己的人生貶值。

成長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的化學家奧托瓦拉郝就是這樣,少時他的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但是老師認為他雖然很用功,但卻過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於是他選擇了油畫,可是卻迎來跟令人難以接受的評論,校方認為他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在大家認為他成才無望的時候,他試學化學。於是,瓦拉郝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最終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試想如果當初瓦拉郝一直沉浸在文學亦或時繪畫中,他能夠迎來今天的成就嗎?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因在物理實驗時弄傷右手被老師勸改學醫學,愛因斯坦卻憑藉擇自己對自身特長的充分認識和把握,認為自己對物理有一種特別愛好和才能。所以有了以後的偉大成就。試想如果當初愛因斯坦真改學醫學的話,人類在物理學方面該有多大的損失呀。

當我們找到自己的特長後,要正確的理解它,運用它,即使它再微不足道,只要你能掌握,許多時都能在你手裡化腐朽為神奇。

擇善而從之,奧托瓦拉郝才能從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化學方面“前程遠大的高才生”;擇善而從之,魯迅棄醫從文,才能用筆揭露吃人社會的黑暗面紗;擇善而從之,劉翔改跳高為百米欄,才有如今飛向國際舞臺的亞洲飛人;擇善而從之,才會有弗萊明走出農村鑽研分離出青黴素使人類遠離病魔折磨。

花兒是否更豔,在於其中最紅的花朵;河流是否更長,在於其中最深的支流;人是否更傑出在乎是否擇善而從之,使自己更優秀。

擇善而從之,讓你的生命彰顯高度。

不以善言而為賢 篇5

高一作文 ,780字

我們對於一隻狗的好壞,往往不在於它是否會叫,而是看它是否忠誠護主。同理,我們看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往往不在於他是否能說會道,而是看他是否能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人不以善言而為賢。

古今中外,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一般都是勤於動手而非勤於動口的人。生物學家孟德爾是一個典例。他在研究豌豆的十幾年過程中一直默默的做實驗,想要弄懂當時人體基因遺傳是怎樣的巨大迷題。而不是像當時的少數科學家僅憑自己的猜想假設就在人們面前裝高深,彷彿自己已完成了什麼歷史難疑。

與孟德爾一樣為人類科學奉獻很多的還有居里夫人。當她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世界上還有鐳這種金屬時,她並沒有在人們面前講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猜想和讓人們去研究是否存在鐳。而是自己到一個僻遠的實驗室開始了自己的制鐳。在這個過程中居里夫人雖然最終證明確實有鐳的存在,但她的身體和青華歲月也一逝不去。

他們的這種無私奉獻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為人類科技發展的大無畏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一個人花言巧語,彈嘴如簧,我們不能確定他是一個品德敗壞的人,但我們能肯定的是他一定不是一個擁有腳踏實地良好品質的賢才。

春風三月,紅旗飄揚。當我們看到四處飄舞的紅領巾時,最先想到的應該是令無數人尊敬的雷鋒同志吧!他是一個黨員,但他的文章和口才並不稱好。可是我們為什麼會記住他,並專門有節日紀念他呢?相信大家都知道,雷鋒是帶領我們講普通話,各地間相互交流技術,一心為人民,為戰士的那個領頭人。我們之所以記住他是因為國家想把我們培養成那種有利於社會的優秀青年,而不是死讀書,只會談大話和考試的呆子。

一個人說話時間一次不超過40秒,這是聰明人的體現,而一個人說話誇誇其談,牛皮上天,這是愚人的表現。當我們來到一個資訊時代,一切靠實力說話,讓我們做好自己,認真看待並完成每一件事,並記住“人不以善言為賢”。

擇善而從 篇6

高三作文 ,1301字

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對眾說紛紜,面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聽別人的,還是不聽?這需要我們扣開心靈的耳朵,擇善而從。

擇善而從是自信的花朵,是智慧的陽光,它讓你從荊棘中採到芬芳的玫瑰,在陽光中透過浮塵領略太陽賜予的光華,它讓你在黑暗的海底避開猛獸,採得牡蠣之珠,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

擇善而從,讓我們在別人的經驗中穩步向前。牛頓說過,我之所以比笛卡爾看得遠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對個人的發展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齊恆公在鮑叔牙勸導下迎來管仲,也迎來了鼎盛的“葵丘會盟”;蕭何接受門客建議,免遭殺身之禍……唐太宗重用魏徵,信陵君竊符救趙,托爾斯泰離開神學……他們若不擇善而從,長孫皇后、侯生、屠格涅夫的良言又怎會生效?相反,項羽不聽范增之諫,馬謖不聽王平之言,春申君不聽門客之勸……哪一個不是身首異處?

擇善而從,讓我們不盲從,用心辨明堅持真理。它使舍勒排除燃燒素的干擾分離出氧氣,讓伽利略敢於衝破權威的束縛,它造就了陳景潤、楊振寧、阿貝爾、愛因斯坦等科學巨人。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魯迅在《拿來主義》中也向我們大聲疾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的,擇善而從,不等於我行我素,更不等於絕對服從。相信材料中的藍方後衛非不理解教練的戰術意圖,而是經過冷靜、慎重的考慮及對賽場局勢的分析才果斷助攻的,其獨具創意的一球為本隊贏來了成功。

然而,面對眾說紛紜,要作出選擇並非易事。首先,它需要我們具有冷靜的頭腦,質疑的精神。只有敢於對別人的意見質疑,並冷靜分析,才能增加取勝的機率。這樣,既不被別人左右,又有自己的判斷。想當初,毛澤東若能冷靜的分析“大躍進”的“成績”,慎重對待彭德懷的信,恐怕“文革”的災難不會發生吧?

其次,它要我們有足夠的自信。毛澤東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國際音樂比賽上,日本指揮三次肯定地指出樂譜的錯誤,獲得第一名;愛因斯坦堅定自己的相對論……足夠的自信讓他們勇於擺脫羈絆。

再次,它要求我們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恩格斯向鴨嘴獸道歉,早已傳為美談;華羅庚向指出自己錯誤的陳景潤大加讚賞……三尺講臺之上,老師面對同學們指出自己的錯誤,坦然承認“我錯了”……追求真理使他們敢於認錯,孜孜不倦,我斷前進。擇善而從,生活中的我們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仔細鑑別,於是我們在師長、同學的正確意見中克服缺點,不斷前進。在不斷成長中學會了鑑別,更有主見,更成熟。

擇善而從,你將沿著前人的正確道路,走得更遠,你將用智慧與自信在絕壁處獨闢蹊徑,最終,你登上了理想之顛,採擷到了冰封千年的“雪蓮”,領略“一覽眾山小”的壯美……

痛而善言綻放人生最美姿態 篇7

國二作文 ,609字

泰戈爾說過:“沉默是一種美德。”但面對這漫漫人生,面對無數的挫折、困境、磨難,有誰能一直痛而不言,保持沉默呢?如果雛鷹在尖利的峭壁上痛而直言,它便不能翱翔蒼穹。痛而直言是本能,痛而不言是堅強,但唯有痛而善言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中國的近代史上便存在著“痛而不言”的一段黑暗時光。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都在戰慄,但他們不言。結果喪權辱國的條約,限制自由的枷鎖接踵而來。有時,我們面對痛苦可以不言,可以忍受,那是對心性的考驗,但有時,我們面對無法忍受的痛苦,繼續閉口不言,便是懦弱與麻木。

萬幸的是,一些痛而敢言、痛而善言的中國人站了起來。魯迅用筆桿為武器,和其他眾多先進青年一起,為陰雲籠罩的中國帶來了第一縷陽光,然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痛而不言,他們痛而敢言,後又痛而善言,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所以,痛而善言不是不堅強,而是合理表達自己的見解,更不是無謂的宣洩懦弱,而是每一個人面對痛苦、經歷痛苦時更好的選擇,是為了綻放最美的人生姿態。選擇痛而善言,和貝多芬一起在命運的交響曲中歌唱,去追尋文天祥“丹心照汗青”的肺腑衷腸。

面對痛苦,面對磨難,不要立刻逃避哭喊,也不要一直咬牙忍耐,學會像青蓮居士一樣,讓痛苦變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豁達;學會像孔夫子一樣,讓痛苦醞釀於心田,化為繞指的水,那是你人生不可多得的智慧……

痛而善言,堅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讓它幫你撐起人生之帆,走向成功彼岸。

痛而善言 篇8

高三作文 ,816字

人之一生,伴隨種種苦痛。痛而善言,可以讓我們行更遠,走更穩。

當然,要求幾歲大的孩子學會痛而善言是不現實的。但是,對已經懂事或歷經滄海的人而言,動輒孩子般大哭大鬧來表達痛苦豈不讓人笑話?

痛而善言,既非痛即言之,也不是痛而不言。影視劇中那些一遭逼供就磕頭如搗蒜的軟骨頭是讓人鄙視的。我們欣賞的是那些視死如歸者。不過,人既是肉身凡胎,則現實生活中,遇到些痛苦實在扛不過去,找個合理的渠道宣洩一下,也無可非議。我們不能要求一代偉人毛澤東聽聞自己的兒子噩耗時,應該笑著說他的兒子犧牲得光榮。只是怎麼言才為善,確乎關係智慧。

痛苦,是胸中一口惡氣,是心堂一團怒火。抑之傷身害己,驟然發之則傷己更害人。依我愚見,徐徐卸之,化其於不知不覺中最是穩妥。譬如給一隻將爆的輪胎減壓,慢慢的,緩緩的將那多出的廢氣放掉,輪胎自然安全。或者,將那痛苦的酒,經由志氣與抱負的肝膽轉化,變作血與汗,去書寫一段照亮汗青的歷史,則更為偉壯!譬如,太史公。

西漢史官司馬遷,遭受宮刑,將自己的抱負痛苦於《史記》中展現,成就了一部偉大著作。司馬公偉大。偉大之一就在於,他沒有選擇自棄於世,在悲哀號哭中了此一生。也沒有抑鬱憤懣中無所作為地耗費時日。而是以如椽巨筆,上下數千年,縱橫八萬裡去爬羅剔塊,激濁揚清。頌忠誠正直,黜奸邪醜惡,書胸中悲痛。他的痛,我們懂。經由字裡行間,我們讀出了他的痛!

現如今,太多的人深鎖內心痛苦,抑鬱症,自殺現象層出不窮。為何不試著找條合適的途徑去傾訴自己的痛苦?只是要注意,莫把他人當成負面情緒的垃圾桶。一味地傾訴終會使人厭煩並進而遠離你。所以,學會知而善言,合理地釋放心中的痛苦,讓我們輕鬆上陣。換種方式,寫本日記呢?說不定若干年後又是一本著作問世。《聊齋》《紅樓夢》等不都是作者寄予自己人生失意之悲,之痛的產物嗎?總之,不要讓痛苦在心中發酵,合理地卸下痛苦的重擔,讓你心中常駐美好。

痛而善言,卸下重擔,讓我們的人生之舟行駛更快,更穩。

痛而善言 篇9

議論文 ,1325字

很多人羨慕直言痛楚的本能,也有人常常以不言痛楚為畢生的追求,認為那樣是堅強,是成熟。其實我不大相信所有痛苦都可以這般的分辨清楚,我更認同的是人生之痛皆有輕重緩急,輕者是“直言之痛”,重者是“不言之痛”。

而直言之痛不該過分直言,不言之痛不該閉口不提。發而中節,痛而善言,方為最上之策。

直言痛楚是初生嬰孩的本能,而人生長成熟,從動物性的用“言痛”來尋求保護到漸次經歷“半世浮萍隨水逝”大起大落的過程中,對於某些痛苦的直白表達卻仍然沒有退化。這部分痛苦是輕痛,它如你拾起玫瑰時候不小心觸及了花刺,所期待許久的禮物和花朵突然落空,小孩子沒有要到想要的那顆糖果。這種痛苦極容易排解,一場淚和風雨裡的狂奔便萬事大吉,它太容易促使人直抒胸臆,也只需要直抒胸臆,我願謂之“直言之痛”。

而不言痛楚我更認為它所代表的堅強也是一種原始本能。這類表現所對應的痛苦大都很深,因為積鬱太久而言傳不清。《悲劇的誕生》中有“表象和歌詞在努力模仿本質的情感”。可見情感越深重,就越難用“言”和“淚”這麼基礎簡單的手段表達清。所以此時不言是啟動自我封閉,而免於被“不理解”再度攻擊。就如同歸有光寫“今已亭亭如蓋矣”時對喪妻之痛選擇不動聲色輕描淡寫,臥軌自殺的海子詩句裡迴避了心底的苦恨,而惟努力充盈著“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重痛太深,所以承受重痛的人大都啟用緘默而保護心底最後的軟肋。故謂這類痛為“不言之痛”。

所以你看,從“少年愛上層樓”,到“欲說還休”,從“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到“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其實直言和不言痛都是一個人對世界上不同痛楚的不同表達形式,無高下之分,皆可認為是“本能”,而本能之上的層次,我們稱之為“善言痛”。

善言痛,是對於那些可以直言的輕痛時,要剋制“言”的程度。這種做法是少年敢罵天地不仁,卻能在淚與憤恨之後立即收場,對痛苦作以瀟灑揮去,再春風得意,馬蹄生急。也是敢於像自己承認痛苦之輕,哭喊著它疼後,也會收了眼淚說“沒那麼疼”。此時,剋制的善言是免於用微不足以撼動人生的痛苦將自己“為賦新詞強說愁”一樣畫地為牢,免於用不值當的言語,把輕若蚊叮的痛苦翻覆加重。

善言痛,是對於那些不能言語的重痛時,要改變“言”的方式。你看子期伯牙的流水高山,嵇康一曲《廣陵散》,聖賢發憤而為的《孤憤》《說難》。這時候“善言”是能在深重打擊中不言卻不選擇沉默。說是善“言”,更不如說是善於排解,無人可說便說給這世上浩渺而美好的其餘一切,說給人世間的明月清風,說給自己的濟世抱負;無話可說便狂歌痛飲、大醉不歸、彈琴長嘯。這時“善言”看似是獨自的排解,而其實是將人最本真的靈性歸於最初,於是不用表達就有萬物會懂;也是摒棄了語言最蒼白的部分,你看它從未提過關於那些痛苦具體的一個字,卻一樣在放肆宣洩。唯有這樣才能使無言之痛不再一層層沉積到“卻道天涼好個秋”,才能在這之後,三十春載,再起東山。

善言痛,如此看是輕言輕痛,重解重痛。能用語言和淚水錶達的痛就不刻意加重的傾吐乾淨,再重拾劍柄。而不可言之痛便交於這世界上不用說也懂的萬物靈性,解以花酒新茶,再哪日重新劍指天涯。

言痛之事,說來也是手段罷了,不為其他,只是為了解盡心中之痛,再毅然決然披上鎧甲繼續衝鋒。

痛而善言 篇10

議論文 ,1022字

痛有兩個方面,一是生理機能方面的痛,二是內心情感方面的痛,言則可以一言以蔽之,即表達,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此不一一贅述。關於痛與言的三重境界,我有一個看法,且自認為經得起所有人的推敲痛而直言、痛而不言、痛而善言。

痛而直言是痛與言的第一重境界。很多人認為這一重境界中的痛僅限於生理上的痛,這是不全面的。誠然嬰兒在被護士姐姐抱出這個世界的那一刻屁股上挨一下子輕拍就要張嘴哭是痛而直言最好的例證,但人的本能亦存在於情感的層次上。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說:“陳清揚覺得難以忍受,立刻大哭起來,企圖在一張小床上哭醒,這是與生俱來的積習,根深蒂固。”放聲大哭是言的眾多表現形式之一,這樣就可以從噩夢的痛楚中醒來,如果能進入一個不痛的夢境,更是每個人都有的奢望。

痛而不言是痛與言的第二重境界。它高明於痛而直言的方面在於兩點,一為將一些“無傷大雅”的痛留給自己消化有利於鍛鍊堅忍的心性,二為可以在人前落個好形象。因此它常常是堅強的代名詞。越王勾踐面對吳國的侮辱與踐踏心中想必有個人與國家雙重層面的痛楚,但他選擇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不宣揚自己的苦痛反而將其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最終一雪前恥。傅聰面對父母在那個不理智的年代遭到迫害雙雙自殺的噩耗選擇忍下心頭痛,在遙遠的異國憑著對音樂的赤子之心和手頭一套其父的譯作《約翰克里斯朵夫》來撫慰傷痛、提升自我,終成一代鋼琴大師,有能力利用自己的聲譽來為父母平冤昭雪。可見,痛而不言往往為蓄勢待發醞釀動力。

痛而善言是痛與言的第三重境界。我之所以稱其高於痛而不言,是因為有時痛而不言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古代皇帝喜歡一言不合就對大臣施以廷杖,高官尚且如此,遑論百姓,但大家非但不把這種身與心的雙重疼痛表達出來、怒吼出來、怨出來、叫出來,反倒覺得這是一種光榮,文死諫嘛,這種毫無尊嚴且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思想是導致君主專制在中國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痛而善言則在保留尊嚴的基礎上允許人適當地表達出來痛,令被言者甚至旁聽者都能從中得到啟發,進而改善自我。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心中一道很深的傷,隨著這道傷痕的結痂、癒合,如今回溯那段慘痛的歷史,我們說: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請讓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鑑,讓和平灑滿人間。我們以史為鑑,我們呼籲和平,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這是充滿人性光輝的智慧,是真正的善言。

痛而直言、痛而不言、痛而善言是痛與言的三重境界,我們要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恰當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2字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幾千年前劉備的一句經典語錄,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但是真正付諸於行動卻要求有很高的自我控制力。

校園的春天,百花開放,甚是好看,就連校門外的樹木花草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香氣撲鼻。一些路過的同學被鮮花吸引,隨手摘下,有的玩夠了乾脆扔到腳下,甚至家長也會給孩子折下更高的開的更美的花枝。看到被放學的隊伍經過,破壞的樹木花朵,滿地的狼藉,我時常有氣憤的情緒充斥著心裡。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折花枝摘花的舉動在人的心裡可能小到微不足道,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不能做的事。家長率先進行了觸犯,孩子就會理所當然的跟隨,那麼,久而久之所有的不能做的小事累加就會共同養成善惡不分的習慣,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令人可喜的是,我們的學校發現了這個問題,特別的在全校範圍內嚴格要求,並且派出了值周生管理,很快控制了這種“小惡”的行為!

我們學校的教育遵循了幾千年的至理名言,讓我感動!不論事情的的大小隻要是好事,都要去認真的做;只要是壞事哪怕很小的一樁都不能去做!以此為戒,嚴格要求自己,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做事上不犯錯誤,不留遺憾!

痛而善言 篇12

高三作文 ,989字

古今之所謂硬漢,似乎總是受盡天下苦楚而輪廓依舊堅毅孤傲,自受於之而默然無語。於是人們認為痛而不言是堅強的象徵,痛而言之卻是懦弱、沉溺與無能。

其實,痛而言之本不該被冠以如此沉重的貶義。將痛苦加以表達,是一種不沉淪的態度,是一種自我釋放,是對痛苦本身的一種觀照。

在痛苦之中表達自己的痛苦,其實就是在於痛苦鬥爭,只是表達並不代表抱怨,陷於痛苦並不代表沉淪。真正想要擺脫痛苦的人不會怯於表達,只有麻木不仁,卻是自謂軟弱不思進取的人,才會忽視痛苦,自守於之。正是因為辛亥革命之後的一批雜文家感受到革命本身,其成果與日的都在被忘卻,才會催生投槍與荊棘,才會有那些生於痛苦但實質上為了解放眾生之苦楚的文章,痛苦沒有使他們默然無語,而是使他們由己身之痛推想至大眾之痛,從解救痛苦本身出發,表達自己的痛苦。這種行動的意義在於並不向痛苦屈服,在痛苦中超越與客服其本身。

“情橫於內而性伏,必寓於物而後遣”。蘇舜欽這番話表明了人應當向外表達痛苦的態度,因為一味緘默不言會導致性伏於內無法紓解,於是消解逃逸出痛苦的力量與效率。人在痛苦中表達出自己的痛苦不是什麼丟面子的事,受劇痛而不言指的是在敵人面前保持尊嚴,但在時時如此偃蹇卻大可不必。王羲之寫蘭亭集序抒發自己對人生與痛苦的領悟,他在領悟的同時也就完成了自我的釋放。痛而言之,是紓解的方式,可以讓人於痛苦之中有喘息的機會,從而進一步可以有更好的解決它的能力。

在痛苦之中,脫離扮演者的地位而對痛苦本身進行觀照,將觀照而得來的莊嚴幽美表達出來以消解自身乃至於全人類扮演痛苦者的罪孽苦惱,是一種大智慧。表達痛苦本身是對苦痛的一種觀照。阿爾貝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中,將人類與荒謬痛苦的鬥爭比作西西弗無休止推石上山的苦役,寫盡了人類在世界中的與荒謬鬥爭,作為弱小個體的痛苦,但是其苦役本身又是對抗荒謬的唯一方式,承載著人而為人全部的尊嚴。這是他將自己提到觀照者的地位,以尼采之所謂阿波羅式觀照的方式,將人類如酒神狄俄尼索斯般在人世中浮沉的痛苦投入自己的眼,因尋得痛苦之本源而得到實質上解脫的過程。他於痛苦中言盡痛苦,言盡它的同時,痛苦本身也就不復存在,不能稱之為痛苦。消解其本身是痛而言之的精髓。西藏僧侶作壇城沙畫然後毀去,也是以表達痛苦本身,探清其源的方式消解它。痛而言之是以關照的方式對之消解。

痛而言之,言之即消解之。

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13

高二作文 ,1052字

“生活中的挫折會打敗我們,但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站起來”這是成龍在《功夫夢功夫小子》電影裡說的一句話,每當回想起這句話,我就感覺有股強大的無形力量在告誡自己要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回顧過去,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就了多少“風流人物”。文天祥戰敗後被俘,在牢獄中受盡折磨,在酷刑面前他正確選擇了不屈不撓,寧可殺頭也不屈服。為什麼他不選擇投降後的榮華富貴?因為他知道,如果選擇歸降元世祖,那麼他將背上賣國求榮的罪名,一生的英明則蕩然無存,天下蒼生也會更加疾苦。由於他的正確選擇,成就了他忠貞不渝的人品,也為世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這對於一個君王來說,不但是恥辱,更使他身陷不自由的境地,但勾踐選擇了臥薪嚐膽的道路,決心穿越當時所處的“沙漠”環境。試想,如果勾踐身處限制自由的吳國而不選擇“東山再起”的道路,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棄,無所作為,又怎麼可能脫離困境,獲得自由?正由於他正確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有了再次滅吳稱霸的雄舉。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俯拾皆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正確選擇,用文字醫治了國人的“思想病”;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毅然選擇回國,結束了中國“無彈無核”的時代;日本松下的幸之助欣然接受自己的殘缺選擇勇敢創業,迎來了電器行業的大作為,實現了由不自由向自由的華麗轉身,讓世人刮目相看,敬慕不已。

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在自己的人生路口沒有把控好方向,以致喪失自我甚至身陷囹圄。比如,近年來紛紛落馬的貪官,像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等人在案發之前權大勢大,為所欲為,但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的倒行逆施、作惡多端,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他們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淪為人民和國家的罪人,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不正確的人生道路,導致自己身敗名裂、眾叛親離。

此外,在選擇道路、方法面前,有人盲目複製和跟風,這不符合矛盾的特殊性。很多家長盲目跟風,從書本上搬來一些東西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或者學習別人家的管理方法,別人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大多數的事例都證明這樣的管理方式是不會成功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呢?應該根據自己的自身特點、人生價值、社會利益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鞋子只有合腳才能走得快,鞋子大了或小了,你都走不快。我們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跟選鞋子差不多,只有適合你,你才能走得更好,更遠,讓我們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吧!

做人要言而有信——讀《丫丫的村莊》有感 篇14

讀後感 ,1038字

在這春意盎揚,春風徐徐的春天裡,我珍惜著這短暫而又舒心的春天,靜靜地坐在一棵樹下看著一本由曹文芳姐姐寫的《丫丫的村莊》這本書。

《丫丫的村莊》這本書講述了丫丫在自由而樸實的村莊裡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在丫丫的村莊裡不僅知道了村莊那簡單,知足常樂的生活的美好,還從書中的小主人公—丫丫裡學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言而有信。

故事中講的是有一天,丫丫的奶奶叫丫丫去村外的小店打醬油,丫丫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一路上丫丫腦中都只顧著打醬油一事,直到把醬油交到奶奶手裡她才敢想其他事情。看到丫丫如此言而有信的做法後,我突然覺得我和她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全神貫注地看電視,媽媽正在燒水,突然媽媽接到一通電話,說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她去處理一下,結果就把看水的任務交給了我,我那時正看得精彩,就胡亂地答應了,媽媽走後我就把看水的事情拋之腦後了。水很快就燒開了,而我的耳朵只集中在電視機的那些演員的身上,沒有聽到水聲在“開演唱會”,幸好媽媽回來得及時,把煤氣開關及時關掉了,不然不僅會有可能煤氣中毒,還有可能會發生火災呢。

還有一次,我約了我的好朋友—心心在星期六下午去世紀廣場打羽毛球,但是,到了那天下午,我由於在看一部精彩的電視劇,把約了心心打羽毛球的事情忘記了,只顧著看電視,我就在家裡津津有味地看電視,而心心就在猛烈的陽光下等待著我的出現,心心等我等到晚上,她晚上跑來我家問我是怎麼回事,我這時才想起我約了她,心心向我看了一眼,氣匆匆地走了,從這件事發生後心心再也沒有理睬過我,我從此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一件看水的小事,就是因為我的言而無信而差點闖出大禍。一件約人去打羽毛球的小事,也因為我的言而無信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其實歸根結底,這兩件事都是因為我沒有言而有信所產生的,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應該說一套做一套,在生活中,只有言而有信才有可能擁有許多值得相信的朋友,只要你做到一字千金,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盡力而為,別人相信了你,覺得你這個朋友很值得交,他們就會很真心地對你,你就會擁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了,讓我們一起向丫丫學習吧,學習她那言而有信的好品質,讓世界因言而有信而團結,因言而有信而變得友愛。

我坐在樹下,傾聽著樹上小鳥那悅耳的歌聲,想著書中給予我的人生道理,我頓時覺得我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小鳥,我展開翅膀飛翔,奔跑在風中,愛上自由又樸實的村莊,奔向丫丫那言而有信的品質中去。

勿以善小而不為 篇15

國二作文 ,789字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這條長河中,雷鋒精神順著河流,一路流淌,滋潤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所經之地孕育著道德之花,澆灌著幸福之樹。

我閱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被文中雷鋒記錄的點滴感染了我的心靈,我彷彿看到了他,重新認識了他。掩卷沉思,彷彿自己長大了許多,因為我接受了一次“心”的教育。

雷鋒出生於貧窮家庭,接受黨和政府的關愛,在日記中他多次提到要回報社會。實際上他也這麼做了,看到工地工人在運磚,他悄悄的加入隊伍中拼命的幹活,不求回報,甚至連姓名都不想留下。他學習毛主席著作,練習開車技術,能夠從老一輩身上汲取知識。“今天,我為了人民的利益、階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多學點本領就是更為必要了。”1960年,雷鋒擔任校外輔導員,他幫助一個調皮的學生,改正壞習慣,非常有耐心,既像老師,又像一個要好的朋友。

在我們班上,有很多“小公主”、“小王子”,在學校不愛勞動,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有一次,竟然為了地上一片紙屑是誰的大吵起來。我想他們更應該讀讀《雷鋒日記》:“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在寒冷的冬天把手套送給了別人,自己手凍得像針扎一樣。利用休息時間給戰友洗被單、補被子……點滴好事,匯流成溪……

記得有一次,我到“好又多”商場買東西,看到一位小朋友邊跑邊把他身邊的商品弄亂,跟在他身後的阿姨或許怕他搞更大的“破壞”,沒有來得及整理就追小朋友去了。我過去隨手把小朋友弄亂的商品重新擺放整齊。這時,一位商場的阿姨走過來,對我是一番表揚。通過這件事,我深刻體會到做好事並不難,也不一定是大事,也許是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也許是在車上給老爺爺、老奶奶的讓座;也許是借給同學的一塊橡皮……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但願雷鋒精神永遠閃爍著光芒,引領後來人。

做人要言而有信——讀《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16

讀弟子規心得體會60 ,677字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在我看來,《信》可稱得上是本書的精華所在了。

何為信?顧名思義,誠信,即誠實守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古人云:“人無信則不立。”這讓我想起了家長從小就教育我們的故事—《狼來了》。故事中的小孩,因愛撒謊,喜歡玩弄大家。農民們在前兩次受騙之後,便不再相信那位小孩。以至第三次狼真的來了,羊慘遭被狼吞食的厄運。如此看來,不講誠信,是不可取的。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擁有誠信呢?我想,這不外乎就是要堅實諾言。范仲淹在其老師陳先生病逝之際受到妥託,讓他把祖傳的冶金方法交給他的兒子。范仲淹堅守諾言,路上有人冒認而被范仲淹識破。三年之後,他反冶金方法親手交給了陳先生的兒子。

古人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我們要相信,商鞅之所以能變法成功,是因為他取信於民。古代君王之所以能受到人民的愛戴,是因為他們遵守誠信。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義薄雲天的古人竟如此注重誠信,一諾千金不正是他們的寫照嗎?所以我們更要發揚誠實守信的美德。在自然和宿命面前,人是強大的,更是渺小的。我想說,人的強大與渺小,取決於信。一個人縱使再怎麼微不足道,但就遵守誠言這一方面而言,他的人格也是高尚的。反之,一個人縱使再怎麼有權威,但他不守誠信,他也終究會喪失這種權威,因而說到底,他也是渺小的。

誠信所彰顯出來的美德,不是光從外在就能看出來的,它是不留痕跡的,但它能在人的心裡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記。正如一句話所言:“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選擇真善美 篇17

高一作文 ,1691字

人的心靈是一片無垠的“大海”,我們乘著一艘獨木舟,手搖著雙漿,去尋求生命的意義,有的“大海”驚濤駭浪暴風狂雨紛襲,有的“大海”風平浪靜波光粼粼,有的“大海”冰冷嚴寒水下卻生機勃勃。不一樣的“大海”是每一個人不同的心,而我們都渴望在征程中得到海洋彼岸的歸屬—因這份渴望才能支撐我們遠航,這份渴望便是善,是真,是美,是人間最寶貴的事物。

所謂的“真”,是讓心靈如水晶般純潔,是一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自我約定,是至情至性瀟灑無畏,是承誠信之德做有血性的君子。屢遭貶謫的遷客選擇了真,才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灑脫;戌守邊塞的徵人選擇了真,才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放;做客天涯的遊子選擇了真,才有“把酒臨風,共度嬋娟”的浪漫;身戰商場的企業家選擇了真,才有“財延數世,德浴眾人”的收穫。

我最喜愛的作家三毛曾在臺灣追逐青春,在西班牙釋放熱情,在撒哈拉的艱辛中體味生命,她傳奇的一生便是不斷前行,是不斷尋求夢中的橄欖樹,“生命的滋味,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真正的嘗一嘗啊!”三毛逝去,不逝的是她的堅毅與勇敢,是她至情至性的“真實”人生。守護好心中那份真,才能拂去繁雜,在煙火繚繞,絲竹喧譁的鬧市中得到一片淨土,才有胸懷去接納萬物的或好或壞或榮或枯。

所謂的“善”,就是用溫暖的火焰去融化人與人之間猜疑嫉恨的堅冰,是把愛傳播到每一寸土壤,是讓美德的力量治癒生命的傷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百年來充滿深意的古語勸諫著我們,教育著我們。而在當今的社會,一份善意越來越難以被傳播,看到路上跌倒的老人,我們擔憂會被敲詐錢財而採取置之不聞的態度;不法的商家將不合衛生要求的食品送上餐桌,送至天真的孩子們的眼前,只為追求一些讓良心不安的利益;利用路人的善意的同情,化作乞討者的人拋棄尊嚴,坐享其成,在懶惰中乞來他人的血汗。我們不禁要問,這世間哪有善?分明是爾虞我詐,唉,好一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可是我們又看見白芳禮老人不知疲倦腳踏三輪車,只為幫孩子們繳好今年的學費;又感嘆郭明義先生數十年如一日資助著學生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又感動於路邊瓜農為行人在炎炎夏日送去一絲免費的甘甜與清涼。其實,善從未遠離我們,只是我們缺失了一雙發現善的眼睛,不願伸出傳遞善的雙手。當心靈像火焰一樣溫暖,虛偽、狡黠、自私都無法隱藏金子般閃耀的真心。

請看,世界五彩繽紛,常常令人讚歎眼前之美景:春,如絲春雨“潤物細無聲”;夏,夕陽晚照對流鳥聲聲鳴叫:秋,滿山紅葉下露珠悄然滴落;冬,大雪瀰漫間叢叢暖陽照樹梢—自然之景美不勝收。當心靈飽覽了大自然的美好,自身也會像花朵般絢麗,熱愛自由與清風,渴望溫暖與陽光,陰雲和暴雨便再也無處容身。這就是“美”!

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示”;愛默生說“美是上帝給德行設立的標誌”;海德格爾剛有“美的則指令人喜歡討人喜愛的”。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對美皆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而只有用心,生活中的美與喜悅便會不請自來。練就一種修養,一種品位去適時捕捉和欣賞生活中的美,為心靈敞開一扇窗,讓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現在你眼前吧。

“最美洗腳妹”劉麗,2000年至今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人誤會,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把辛苦攢下的積蓄都捐助給貧困學生,自己卻仍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這個瘦弱的姑娘有著她的美,她是在風雨里長成的南國的高大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而是不滅的火炬。

如今,“最美醫生”,“最美青少年”,“最美老師”的尋找正如火如荼的開展,這也是給我們的心靈上另外一堂別開生面的美學課,讓中華民族血液裡的美奮發向前,成為五千年傳承下來的美的精髓。

因為選擇了真才能擁有善,才能發現美:因為選擇了善才能守護真,才能感受美;因為選擇了美,才能維繫真,踐行善,生活中的真、善、美是煉鑄堅強不可摧的民族之魂的力量,是指引我們每個人向前航行、享受生命的路標。讓我們追尋真、善、美,擁有真、善、美,奏響一支生生不息的絢麗的生命之歌。

尋而知之 篇18

國二作文 ,618字

生活是一列急速前行的火車,載著夢想駛向遠方。行囊裡,裝滿的是期待,是渴望;道路上,留下的是歡笑,是血淚,亦是執著

即使此刻望著窗外,是被酸雨腐蝕發黑的居民樓,是城市裡林立的銅牆鐵壁,是路人一張張蒼白麻木的臉,我依然堅信,總有一些美好藏在角落裡等待我去發現。

即使此刻,充盈耳畔的是刺耳的汽笛聲,是喧鬧煩躁的鼎沸聲,是機械轉動發出的嘰嘎聲,我依然執著總會有美妙的聲音等待我去聆聽、去欣賞。在《東鄰的竹西鄰的壁》裡,東鄰有竹卻只是落地窗前的依稀的曳竹未必見竹影,自己見不到竹影,而她既無竹也無壁卻是這景的見證人和目擊者。而徐志摩的尋找,是康河的“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古人尋,今人尋,尋而得其所求,追而得其所願。我也想去尋找,尋找那些遺失在生活中的細微美好。

我想去尋訪山林,去看雪兒“撲哧”一聲從樹梢一直滑到我的腳邊時的歡愉,去看那古木中透出的驚天動地之精華的靈氣一直繞上枝頭巢中瑩白的鳥卵時的清新,去嗅雪白刺蓮與豔麗映山紅簇擁我一路前行的馨香。

我想去尋找那海的祕密。乘著老漁夫的一葉扁舟出海,去看魚兒在船板上跳躍的驚奇,去看那海天一線的淡薄,去感受漁舟唱晚,落日餘暉滿載一船的溫和。尋找那些溫存的感動,去尋覓內心深處的美好記憶,因為那些使我明白,使我提升,使我懂得珍惜的細節都將成為途中最美好的記憶。

去尋找,去明瞭。我們都是追夢之人,終將抵達內心的堅信。

你我,或知?

讀而知之 篇19

高三作文 ,679字

讀雨過天晴,讀出的是“雲銷雨霽,彩徹區明”的通達明亮;讀花開花落,讀出的是“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真意切;讀四季更迭,讀出的是“四季轉如輪,一刻值千金”的年華似水。故語云,讀而知之,命堅,心堅,志愈強。

讀春及深處,冬至暮時,才能領會生命的奧祕,一覽生命的勃發與頑強。看,那剛剛抽出新綠的垂柳,隨風搖擺著自己經歷過寒冬愈發纖美的身姿,那樣子宛如一位騎著高頭大馬的勝利者,彰顯著生命的光芒;看,那傲立於寒風中孤獨綻放的梅花,昂首挺胸舒展著自己的芳香,宛如雪中仙子,清麗脫俗,盡情地展現著生命的堅強……凝望歲月更迭,有的生命選擇了奮起,有的生命選擇了堅毅,甚至有的生命選擇了死亡。他們用行動詮釋著生命、演繹著生命、亮麗著生命。而我,讀懂了生命。

讀名著萬卷,才能洞悉心的堅強,一睹強者之意。聽,一曲史家絕唱,傲響風中,時刻激勵著心中的那一抹激情;看,一點墨梅微綻,百里飄香,時刻映照著心中的清氣滿乾坤;看,一座滕王高閣,矗立江邊,時刻激盪著心中的青雲之志。放眼歷史的長河,有的人寧折不屈、有的人隱居田園、有的人違心隨俗。他們用行動證明了心的堅強、意的不屈。而我讀出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堅韌。

讀古人之行,能明鴻鵠之志。讀懂李白,我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尊嚴與坦蕩;讀懂陸游,我明白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赤子丹心;讀懂蘇軾,我讀出了“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的清明……

我們需要讀懂生命的真諦,更要讀懂自己的心志,使之愈發堅強。所以,以讀為友吧,讀而知:命之堅韌,心之堅強,志之遠大。

有一種美麗叫不言而喻 篇20

國二作文 ,501字

一生中,美麗的事物有很多,但在我心中,最美麗的沒過於母親的背影。那種美麗是不言而喻的。

送我上學的背影

時針一轉,時光飛逝,終於到了等班車的時間。母親將東西放在我手上,送出我幾步,用一雙臃腫粗糙的手,緩緩朝我揮動。“媽,天涼,您先回去吧。”媽聽了,點點頭,轉身朝家門走。夕陽在山,犬聲鼎沸,去等班車之漫長路。望家門,意躊躇,傷母親駝之背,多年青春奉獻給了家人。母親的背影在夕陽映照下,美得不言而喻。

回家時的背影

“媽,我回來了!”每個星期五晚上,這是不可省去的話。只是母親的答話有所不同。“回來了,天氣涼了,到冬天了,我給你訂了又棉鞋,過來穿著合適不?”只見母親轉身,在櫃子裡翻找著。媽站起來時明顯用手扶了一下背,看著媽媽累弓了的背影,不禁感嘆萬千。母親的背影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偉岸,美得不言而喻。

忙碌時的背影

母親在月光的照映下,在院子裡為我洗著衣服。十二月的水是冰涼的。看著母親洗一會兒衣服,把手從盆子裡拿出一會兒。我知道那感受,如同千萬個細針慢慢滲入你的血液。在月光下,母親的背影是輝煌的,是美得不言而喻的。

母親之愛,得之心而寓之學也。母親的背影美得不言而喻。

有一種美麗叫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