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智慧之長,避智慧之短相關作文20篇

揚智慧之長,避智慧之短 篇1

記敘文 ,869字

在資訊革命的大環境下,科技的發展速度之快足以令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生出隱憂:我們確確實實地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危機,這都源自人工智慧的普及和人類化帶來的優勢。而智慧行業的先驅—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客卻不這麼想。

相比於智慧機器的人類化,庫克更擔心人類的機械化。失去了正確的價值觀,不再分辨對與錯,為所欲為,失去了同情心的人,只會欺凌弱小,漠視傷痛,甚至在關鍵時刻將他人推下山崖。我們可以儘管發揮想象,到了這一天,世界會是什麼樣:馬路上人們無所顧忌地闖紅燈,只考慮自己便利,絲毫不注意其他人的權益;醫院裡,白衣天使不再想著盡心盡力救死扶傷,而是思考最保險的治療方法,不會被追究責任;設計室中,建築師不再想著使房屋更牢固,而是怎樣最能滿足投資方的省錢要求……。當各行各業都沉淪在智慧化思維中時,每天會有許多可以避免的交通事故發生;病人不斷承受痛苦,康復遙遙無期;樓房時常倒塌,人心惶惶……。

既然智慧化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痛苦,我們還要繼續嗎?

我們當然可以繼續發展人工智慧。同樣,我們在一起也可以學習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與人類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有情感,情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決定、判斷。為什麼自古以來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我們不僅是法治社會,更是人情法制社會。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一個橋段:小乞丐偷了包子和燒餅,老闆將他扭送官府。這時,小乞丐往往會說有多病母親和年幼的妹妹在等著吃飯。你是官老爺,對包子鋪老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將小事化了。可是小乞丐偷東西就應該要受到懲罰,不論出發點是什麼。你或許認為這不近人情,但我們的確可以讓小乞丐挨幾板子,讓他明白是非對錯,然後再由官府補助他的家用。為什麼在中國一個官司要審理好幾年,就是因為太過注重人情。雖然歷史上的包公不像小說中那樣鐵面無私,但如果法官可以做到這樣不講人情,只論對錯,甚至近乎人工智慧的思考方式,那麼,犯罪率一定會大大降低。

所以,不論是智慧機器的人類化還是人類的智慧化,只要我們在心中有正確的是非觀,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出發點,揚智慧之長,避智慧之短,我們總不會收穫太壞的結局。

揚長避短 篇2

國一作文 ,788字

人無完人,再好的玉也有斑點,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社會,但是我們可以相互溝通,揚長避短。

我們應該發揮我們的長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小時候就聽長者講過一個瞎子他的耳朵一定很好,記憶力也很好,就是缺了一樣,在自己的其它部位一定會超過常人。的確,一個人不善於長跑,可以讓他跳遠。在中國歷史上就有朱毛相互配合,他們相互借鑑,共同奮鬥,取長補短,各自發揮他們的長處,最後戰勝敵人。我們也應該和他們一樣,相互學習,發揮自己的長處。

我們應該彌補我們的短處。人無完人,孔子就對他的弟子說過:“生無所息”。告誡弟子要努力學習,他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確,一個人在社會中是不能夠做得絕對完美,每天都有新事物,一個人是不能一下子全知道的,不少人不喜歡別人的地位、榮譽和環境比自己的好,常常嫉妒他人,這是不對的,在我看來,一個聖人、高人、賢人他們之所以高於常人,是他們敢於面對錯誤,追求完美,發揮長處。我們應該學習他們,讓自己少有缺點,不害怕自己的短處。

短處和長處是同時存在的,幾十紀前牛頓就說過力與力量相互存在的。同等大小,這位物理學家有這樣的見解,是他敢於探索。長處和短處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樣,不能失去一個,二者如此矛盾但又不可分開,我們就應該承認自己的長處別人不一定比我的好,短處也許比他人的長。

揚長避短,完美是無處不在的,瑕疵也無處不在,維納斯如此美麗動人,但他失去了雙臂,給人無限想象,使他更加動人,毛澤東風流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他的功績人們永遠於心,在他晚年也有文化大革命,後人評論他是七分功績三分過錯,也許就是他的錯讓人明白,即使一個偉人也有犯錯,甚至大錯。完美,是人的一種追求。

當局者迷,我們有太多的感慨,人為什麼不能完美。也許就是這樣,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本領,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是平等的機會,把握機會,學習本領,揚長避短。

揚長避短,善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篇3

揚長避短,善用碎片化 ,799字

在現代社會中,你還可以想象的出自己花上一兩個小時等車坐車,而在這期間什麼事都不做的樣子嗎?毫無疑問,這將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生活在以快節奏為主基調的世界帶來的碎片化生活中。

所謂碎片化生活,將生活從原本的“大塊”變成“碎片”,這樣,我們能做的事就變多了,浪費的時間就少了,這看上去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舉措,但事實並非如此。以閱讀為例,一種是靜下心來,花上一個下午乃至一天的時間,細細品味,細細咀嚼的閱讀,一種是在忙裡偷閒時,拿出手機來讀幾個字,看幾句話,然後又匆匆忙忙地去做毫無關聯的另一件事,這這兩種閱讀方式的效果差異想必不用我來闡述,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可以理解第一種方式要優越許多,但事實上,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長此以往,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弊端將無法彌補,這將會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

當然,我也不可能一味否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因為其優點同樣明顯。毫無疑問,現代社會的主基調是快節奏,每個人都過著匆忙的生活,能夠隨心所欲使用的時間其實並不多,相反,我們需要做的事卻堆積成山,所以我們利用起碎片的時間去閱讀,去購物,去社交,去做那些本來會花費我們大半天的事,其結果是我們確實達到了節省時間和增加效率的目的。

碎片化的生活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它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方式,究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生活質量還是降低其品質,關鍵在於如何利用。以學生為例,早上起來洗漱和吃早飯時背幾個單詞,上學坐車時看幾個公式,課間時讀幾句詩詞,午休時完成部分作業,放學路上回顧一天所學,睡覺前讀一段時間的經典,這樣既避免了碎片化閱讀的弊端,又節省了許多時間。若是善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便能在不經意間為自己的生活積累起通往成功的一塊塊瓦磚,無論是公司職員,教師,商人,甚至政治家都是如此。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視其弊端,但同時儘可能將其正面積極地一面發揮出來嗎,碎片化生活也是如此,所謂揚長避短就是這個道理。

揚長避短創造精彩人生 篇4

國二作文 ,830字

在人生當中,生活中也許會有太多的挫折讓我們沉湎虛幻,逃避現實,甚至自暴自棄,輕視人生。然而總會有人以不屑的毅力戰勝挫折,創造輝煌,大仲馬曾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地人是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這話在今天看來也是不無道理的,因此我們要揚長避短,去笑對人生。

確實,在生活道路上,極少人會事事一帆風順,都要遭受這樣或那樣的挫折。生活是位嚴肅的老人,他絕不會可憐懦夫,相反只會歡迎那些揚長避短,笑對人生的人。

霍金,只有兩個手指頭運動,身體嚴重畸形,生活給了他身體上的不幸,但卻不能阻止他在科學領域探索的步伐。他曾經說過:“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他就是生活的強者,生命的主宰者,他就是發現宇宙黑洞者—霍金。

一米男子喬地苦練扳手腕獲得世界冠軍,在困難面前沒有畏懼,反而激發了他的潛能,鼓舞了他的鬥志,鍛鍊了他的意志,最終通過努力贏得了生命的精彩。

用鼻尖打字的天使女孩趙晨飛,從小重度癱瘓,嘴不能言,足不能行,手不能用,是她發表詩歌20多首,日記300多篇,用笑容詮釋了生命的意義,用意志點亮了生命的光輝。

我們不可以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不可以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們不可以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命運。環境是與生俱來的,但命運卻是把握在自己手裡的,我們可以做一個生命的主宰者,我們要揚長避短,笑對人生。

海倫說得好:“我滑落過好幾次,跌倒,摔跟頭,然而我戰勝了自己,繼續攀登,因為我看見燦爛的雲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高峰就在前頭。”

魯迅曾這樣說過:“偉大的生命應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這最重要的是堅強的氣概,百倍的勇氣。

愛迪生也說過這樣的話:“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堅持,不管環境變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偉大人物尚且如此,我們這些人更應如此,揚長避短的笑對人生,讓我們的人生更為精彩。

揚長避短,成就人生 篇5

國二作文 ,512字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寶貝用錯了地方便是廢物,就是指某一物品放在了錯誤的時間或地點就不會起絲毫作用。人也是這樣,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善於利用自己的長處,去成就屬於我們的人生。

經營自己的長處,是許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馬克吐溫經商數次都賠得山窮水盡,便斷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迴演說。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最終還清債務,成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馬克吐溫就是發現了自己的長處,並利用自身長處成就了人生。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連自己的發光點都找不到,那又如何去發光?毛遂身為平原君門客,他自薦出使楚國,促使楚國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稱。後來燕國來犯,趙王派毛遂掛帥,毛遂堅稱自己不懂軍事,結果全軍覆沒,毛遂自刎。所以,如果人們站錯了位置,用自己的短處做事,就會前途坎坷。有些人會認為避短是懦弱的表現,但其實揚長才是對自己正確的評估。

廣袤星空中,每顆星都有屬於它執行的軌道;茫茫人海中,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生活的位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找對了自己的長處,才能成為那一科的狀元。

揚長避短豈不美哉?

揚長避短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7字

“0”時常覺得自己很渺小,感覺自己存在沒有意義。“0”的夢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讓自己變得更有意義。於是它整裝行囊尋找如何讓自己的存在變得有意義的答案。

“0”碰到了數字家族。問:“你有什麼辦法能讓我變得有意義嗎?”數字家族不假思索地說:“你只要緊緊地跟在我們1到9數字家族的身後,別跑到最前面,你就不再代表什麼也沒有了。”“0”明白了,原來自己在數字家族的作用還挺大。

“0”碰到了音符家族,問:“你有什麼辦法能讓我變得有意義嗎?”音符哈哈笑著說:“你在我們家族代表休止符,儘管是不發出任何的聲音,但是可以調整節奏,所以你只需要按照有節拍地站在我們的中間就可以了。”“0”明白了,原來自己在音符家族的作用也挺大。”

“0”碰到了字母家族,問:“你有什麼辦法能讓我變得有意義嗎?”字母字正腔圓地說:“你來我們這裡就是韻母‘O’要想發音標準,講好普通話可離不了你。”“o”明白了,原來自己在字母家族的作用舉足輕重啊!

“0”碰到了時間家族,問:“我在你們家族裡面也有意義嗎?”時間非常肯定地說:“你在我們家族裡面代表著開始,也代表著結束,既是起點也是終點。”“0”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只要找準定位,揚長避短,才華就能得到充分展現,就能讓自己變得更有意義。

傳承薪火,揚雷鋒之光 篇7

國二作文 ,582字

他是一縷陽光,照亮了一片黑暗;他是一滴水,滋潤了一寸土地;他是一粒糧食,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他的一生很短暫,但他的精神卻長存,他就是雷鋒。

雷鋒,一生雖沒有創造驚天動地的英雄偉績,但他把生命的每一分鐘都無私奉獻給了人民。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精神深入人心。“多幫助人民做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這質樸的話語道出了雷鋒人生的真諦。雷鋒已經成為人們完善人格淨化靈魂的楷模。

有人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學習雷鋒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我想,在今天、明天、甚至未來,雷鋒精神永遠發揚光大!信不?當你在大街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扶你的時候;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當你一個人需要幫助,卻沒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感受呢?反而,當有一個人伸出自己的手去幫助你的時候,難道你不心存感激?倍覺一股股熱流湧動心間。

試想,如果雷鋒精神都能深入人心,那麼類似小悅悅的事件也許就不會發生。伴隨著時代車輪的不斷前進,人們在得以較富足的物質享受的同時,需要更多的精神文化要求,這就需要年輕的一代務必更好地傳承雷鋒精神的薪火,賦予雷鋒精神在不同時期的新內涵、新要求、新拓展。奉獻我們新時代人的新道德素養,新的人生價值取向、新的人格座標。

時代需要雷鋒精神,人民喚起雷鋒精神。撫今追昔,我們心潮澎湃;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雷鋒精神一定發揚光大!

以青春之志,揚愛國之情 篇8

話題作文 ,691字

愛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青少年應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去努力,使我中華文明屹立於世界文明之巔。

回望歷史,無數仁人志士教給了我們什麼是愛國。西漢時,匈奴經常出兵擾亂邊境的百姓。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對此行為深惡痛絕,希望救民於水火之中。於是率領八百鐵騎直衝敵營,殺得匈奴軍隊連退數裡。在此後的人生之中,他多次領兵攻擊匈奴,他常常馬不卸鞍、劍不離身,如此戎馬一生。漢武帝為表彰他,賜他豪宅府邸。霍去病氣概豪邁的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的愛國之心為世人所稱讚,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英雄形象。

國與家密不可分,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興則家興,國破則家亡。我大中華每遇外敵入侵總有一些人不顧個人安危,以天下為己任。他們上陣殺敵無非是為了守護自己愛的人。他們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人頂著,那麼國將不復,家必破敗。日本侵華期間,城破之時,就是日軍屠城之日。我們不能認為守護國家是某個人的責任,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林則徐言“祖國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於人”。我們的祖輩為了守護這個國家,用生命的鮮血打退了日本的侵略者。在抗美援朝期間又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國。與蘇聯決裂後,不畏蘇聯的壓迫。而後,我國又自主研發衛星、原子彈、氫彈。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祖輩用盡一生換來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接過祖輩的旗幟,守護這個來之不易的江山嗎?而現在卻有很多人罵國家、罵政府,其實他們罵的是自己的祖輩,此真不該。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雖只是學生,但我們必須同古仁人一般,以天下為己任,以青春之志,揚愛國之情,努力讀書,為報國報家福萬民打下基礎。

守傳統之根揚中華之美 篇9

國三作文 ,823字

以前我對中國的習俗並沒有太多興趣,當然也不太瞭解。直到我看了那本《中國文化》後,對它有了另一番看法,覺得它並不是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樣枯燥乏味。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那麼你知道這些習俗是如何來的嗎?

比如我們國家最熱鬧的春節。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貼的春聯是怎樣來的呢?以及“福”字為什麼要倒過來貼呢?原來早在秦漢以前,人們已經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木板,上面寫著門神“神荼”與“鬱壘”的名字,以求門神幫自己降妖除魔。後來人們發明了對聯,桃木板上寫對聯。因為桃木收採起來比較麻煩,於是不久桃木板改用為紙張,此時叫“春貼紙”。直到明代初年才出現“春聯”一詞。而把“福”字倒過來貼是暗示著“福到了”,這個習俗來自於明朝朱元璋的故事。

一般的家庭都會把香插在灶頭旁或把“福”字貼在灶頭上,這又是為什麼呢?傳說祭祀神壇之一的“灶神”平時有監察下民的責任,該戶人家的功過惡善,都要定期報告天庭,上天則依據其報告決定這家人來年的禍福。所以人們為了祈求好運會用香等供品賜給灶神。可以說灶神是上古時期家庭祭祀的物件之一。人們認為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灶神上天彙報的日子,直到除夕回來。於是人們把灶神昇天的日子稱為送灶,回來時稱為接灶。

我發現古時候流傳的習俗大多有它自身的意義。倘若我沒有看過《中國文化》,我還真不曉得這些特別習俗的由來,更不會知道有這些如此有趣的故事。但我也感到很疑惑,既然這些習俗這麼獨特,可為什麼如今已聽不見歡悅的爆竹聲?元宵節為什麼也沒有賞花燈、猜燈謎?反而外國的聖誕節、萬聖節舉辦得如火如荼。難道大家都忘了中國的那些傳統節日了嗎?

我深深相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理應受到保護,它們不應該因此而消亡,它們是代表中國古時人們色彩斑斕的世界的珍貴遺產。我們應該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是彌足珍貴的寶物!讓我們守傳統之根,揚中華之美,讓中國優良習俗如亙古不息的河流,奔騰不止!

紅旗飄揚,引我成長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1字

每週一學校升國旗的時候,面對鮮豔的五星紅旗,我心裡的愛國之情油然湧出胸膛,五星紅旗冉冉升上了蔚藍的天空,我無比振奮,唱著莊嚴的國歌,敬著少先隊隊禮,胸前的紅領巾迎風飄揚,陽光下茁壯成長的我們,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離不開祖國的安定和強大。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些振奮人心的歌詞,從小父母、老師就一直告訴我們一定要愛國、愛黨。從我的家庭來說,我的爸爸媽媽從來不購買外國產品,他們常說中國產品比較好,愛國要體現在行動上,所以我家的電視、冰箱、手機、車等都是國產的品牌,支援中國製造的產品也是一種愛國表現。老師好多次都給我們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我們的先輩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場面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讓我們牢記歷史,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打下了祖國的江山,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成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棟樑之才。

回顧歷史,火燒圓明園、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軟弱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一步步被列強瓜分,香港、澳門等國土被列強佔領並強行租用,列強在我們的國土上肆意妄為、橫行霸道。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就是為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經過十多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跑了國民黨,解放了全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中國的大地上。經過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科技、經濟、軍事等在世界領域都遙遙領先,比如,1956年,我國發明瞭第一顆原子彈,我國的高鐵引領世界先進技術,袁隆平培育的超級稻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港珠澳大橋成功通車、北斗衛星搖感技術、天眼的探索太空、中國的鐳射技術都是我們引以為豪的。

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的浴血奮鬥,熱愛祖國、熱愛國旗是我們應當做的,我們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應該牢記歷史,努力學習。我們在紅旗下一天天的茁壯成長,凝視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上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