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湊碎片,完整靈魂相關作文20篇

拼湊碎片,完整靈魂 篇1

拼湊碎片,完整靈魂作 ,823字

隨著網際網路如蛛網一般的覆蓋於我們的生活之上,微博、QQ、微信的提示音就常常於耳邊充斥。當今的快節奏生活似乎把一切都推得更快,快餐男女、公眾號的文章、電子郵件……生活被切割為碎片,似乎連帶著我們也被碎片了。

“那些不同的聲音,像不同方向的風,只是你將變成一株搖擺不停的草。”我們總是看不清自己的生活,遇到十字路口邊瞻前顧後,希望能像遊戲一樣存檔、讀檔。而那些好似短小精悍的心靈雞湯就此趁虛而入。他們一會兒讓我們向前,一會兒又讓我們向後。我們好似感到自己在走,其實一直只在原地。這些碎片的閱讀只能消磨我們的時間,無法成就更好的我們。真正點亮我們的,應是那些經得起深讀,能與我們的靈魂相撞出火花的書。

木心寫過:“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以前東西壞了,想到的是怎麼修好。現在東西壞了,想到的是新的還有幾天才到。以前吃午餐想的是怎麼做更美味,現在午餐想吃完怎麼收拾的快。碎片化的社交由此誕生了一種碎片化的感情—快餐愛情。我們從小由各種童話和小說中瞭解到的美好愛情也被碎片化,感情跟著生活一起浮躁了起來。於是真摯的感情都難以尋覓,長久的感情都難以維繫。

隨著我們被改變得碎片化,世界也變得碎片化會如何呢?

瓦爾登湖的靜謐成了碎片,滕王閣的落霞孤鶩秋水長天成了碎片,荷塘月色成了碎片……

生活本應是和我們連起的一條線,每個人拉著線與其他人聯結成社會網。而如今這條線被我們切割成細小的一條條,握在手中風一吹稀稀落落地就會有幾根吹散。經典名著落滿灰塵,而迎合大眾口味的雞湯霸佔了我們的視野。快餐店遍地開花,聊天訊息微博推送不斷。

我們的肉體享受著快餐,靈魂也跟著臃腫。我們將生活碎片化,靈魂也跟著四分五裂。

讓我們為將破碎的撿起來,拼回一個完整的生活,一個完整的靈魂,將日常組織、聯結、整合構成真正的我們。

好看的皮囊千千萬萬,有趣的靈魂實在太少。但若連靈魂都只是一灘碎片,縱使它再好看,也只能是如碎玻璃一般的扎手。

拼起碎片化的靈魂 篇2

拼起碎片化的靈魂作文 ,1446字

浪潮拍岸,激起千堆雪。每一瞬間,成千上萬不同水珠折射出珍珠般的瑰麗光彩,然而,轉瞬即逝。也許,從未有這樣一個時代如此。

網際網路是太洶湧的浪潮,逼得人們從海岸線步步後退,無處可逃。很多人被這浪潮拍昏了頭腦,以為自己是勇敢的弄潮兒,甚至能將顆顆看似美好的水珠納入囊中,滿載而歸。可是,水珠永遠不會成為珍珠。太多太多的人自以為收穫頗豐,實際上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和資源,聽起來似乎無懈可擊。所以太多人才會輕而易舉地改變了堅持許久的習慣,比如閱讀:微信推文層出不窮,比起耗時耗力堅持許久讀一本厚書,一篇雜糅著嚼碎了的零散知識的文章,或許更能產生一時間的愉悅與滿足感。比如購物:手機上隨心所欲買一樣物品實在太便捷。人們對碎片化趨之若鶩,也有越來越多目光卓群之人發現了商機,不斷推陳出新,讓人們更好地體驗碎片化的一切。網際網路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碎片化已經蠻橫地霸佔了這個時代很多人的心。

可是,碎片化最致命的弱點正是其最大的優點造成的—碎片化,永遠不完整。我們或許能從眼花繚亂的推送文章裡記住些什麼,可是,在碎片化的時間裡,你能輕易接受的內容,只可能是碎片化的知識,淺薄的知識,不全面、不準確、不深刻、不成體系的知識,廣而不深,趣而無益。而若獲得這種知識後沾沾自喜,那麼只能悲哀地斷定,你的思想與見識已深受碎片化的影響變得膚淺,而不自知。碎片化還會漸漸侵蝕我們處事的態度,太過輕而易舉,只會麻痺我們的心,讓我們對生活缺乏足夠的敬意與虔誠的儀式感,我們彷彿不需要花完整的時間認真地思考,以做出鄭重的決定,我們的心境朝三暮四,隨遇而安,我們的靈魂彷彿被割裂成一塊塊碎片,沒有一個力量能驅動完整的它。

昔時禪者達摩面壁九年,終明心成佛。這九年荏苒歲月,他意志堅定,聖潔向佛之心驅使他心無旁騖地修行。九年如一日的定坐,只為了探尋極致的佛理,一個人的靈魂可以如此質樸純粹,而深厚雄渾,豐實完整。而碎片化時代,恐怕是出不了這等信徒的。達摩洞猶在,可人心卻變了。碎片化時代的人們相信,獲得一個義理是輕而易舉的,而又有太多不同流派學說的義理湧現,致使今人逐漸習慣於麻木被動地接受,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勇氣與能力,也失去了對外界的信仰。靈魂僵硬起來,最終在一次次外界的衝擊下,變成了碎片。沒有獨立人格,沒有自主思考,沒有堅定意志,沒有充滿敬意的信仰,這樣的人行為處事最為可怕,因為他們不知有何畏懼,不知在“道”面前應有怎麼的思考,他們的心靈世界非常貧瘠,做事表現出來,便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這樣的人不能稱之為人—靈魂早被五馬分屍了。

說到底,成因根源是是人性的軟弱與虛榮。碎片化的時代,是一次輕易取勝的試探。我們缺乏足夠的勇氣與毅力去走坎坷的歧路,去獲得真正完整而有價值的財富,卻想讓自己看上去內涵豐富,能淡定自若地生活。於是走上了沿途拼命尋找輕易可得的石子的道路。可是,人人都輕易獲得的,怎會是真正有價值的?但厄運的襲來,卻是太容易了。

完整而豐富的靈魂的獲得,本質是純樸簡單的事,可真正實踐起來,卻是艱難。《瓦爾登湖》裡這樣寫: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

拼起已成碎片的靈魂吧,我們需要完整深入的知識體系,我們需要豐富飽滿的思想情懷,我們需要目標明確的行事風格,我們需要永遠至高無上的追求,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能做的,惟有守住一顆希望獲得真正珍珠的初心,以及,永遠追求一段完整美好的靈魂的初心。

碎片難填靈魂之厚 篇3

國一作文 ,753字

時代的齒輪緩慢運轉,但人們卻活在加速的生活裡,為了活得像個人樣,他們開始充實自己。快速的生活節奏,不斷往前奔跑的步伐,卻沒誰選擇按下暫停鍵,效率至上的選擇“強迫”他們走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這一概念滲入人心,成了一條最佳的捷徑。因為它巧妙地讓你認為在更少的時間做了更多的事情學了更多知識,也許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實現了效率而沾沾自喜。

魯迅曾言,時間如同海綿中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而今人卻一味地走向極端,只追究擠好海綿,卻用了那些水淺薄化了知識。如同一滴水中的油,只能看寬度,卻沒有什麼深度。而這一切的原因並非碎片化的生活,反而是在於人。人的追求改變了,這才使得魯迅的話出現變質,那些高效後留出的時間不用來探究靈魂的深度,卻是企圖以一張張碎片遮掩空洞的醜態,期翼於融進各式圈子,以擁有更多虛無來展現自我,滿足自我。

涼風微起,碎片離亂,醜態依舊。於是人們寄託於用更多碎片式的方式,逐漸分離自我來達到充實自己虛無的幻想。為何?其一在於碎片式生活的滲入,這已經成了一條定理,從眾的心理促使著人們於加速的現實中不斷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碎片化生活有著無限大的好處。石黑一雄於“浮世畫家”中告誡著讀者,永遠不要隨波逐流,要超越我們周圍那些低階和頹廢的影。從眾並非同流合汙,更加不可能是深陷泥潭不願動彈!

其二在於一個更加悲哀的現實,人們自動放棄了對精神的投喂,他們安逸於金錢至上的社會,成了軀殼的奴僕。物質如霧障目,我們盲了心看不見現實與靈魂分離的矛盾。

而碎片化生活不應該再成為人們被物質所役使的藉口了,這一張遮羞布應被扯下,讓我們去直面精神與靈魂的吶喊!時間的齒輪再慢也不會停下,也許,是按下我們自身的暫停鍵的時候了,用海綿中的水去完整自己,增厚靈魂,莫再囚於物質了!

停下吧,一分鐘也好。…

拼湊碎片 篇4

拼湊碎片作文1000 ,1017字

在如今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以網路為載體而噴湧出的資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大量的資訊像是碎片等待我們剪拾,也像一把刀刃將時間分割成了一片一片。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彷彿能感覺到每個世界的角落都觸手可及。在資訊的海洋中,我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寬闊,也有了更多能做想做的事,自身儲存的資訊量越來越大。正是這樣,社會也更加快速地開始了發展。碎片化生活引領我們不斷前行。

但很快,人們就發現大量的資訊或許並非沒有弊處。就在今年暑假,“中國從印度撤僑”的謠言在網路上氾濫,被警方闢謠後,人們才驚奇地發現—傳謠者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如今,真實,謊言,都被一股腦兒塞進了人們的手機裡,甚至腦子裡。若是在網上搜索一番,傳播謠言的案件比比皆是。除了謠言,過多的資訊也衝昏了人們的頭腦,反而分不清主次,一心多用,最後一無所獲。

綜上所述,如今的碎片化生活對我們來說既有益處,也會有一定的壞處。而如何儘量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避免壞處,發揮它的優點,就是我們要思考的話題,以下則是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面對資訊的衝擊,我們決不能全部吞下肚子。選擇較為真實的資訊非常重要。被謠言輕易左右的人,就好像一株兩邊倒的牆頭草,最後暈頭轉向而折斷了身軀。一些可以憑藉常識判斷真假的言論,我們可以直接經過思考得出結論,而我們不瞭解的領域,就應該諮詢身邊瞭解的人,至少不能夠輕易相信。

例如之前提到的“撤僑”謠言,我們可能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這個時候,應選擇沉默,而非跟著散佈或者直接相信。可能影響生活的謠言,更是不能太相信。

這樣一來,我們就把那些殘破的,有害的碎片丟棄了。可是剩下的碎片太零散了,我們不可能將它們全部拼湊起來。只能選擇其中對我們有用,我們力所能及的部分。留下的未必是精華,但一定都是我們可以消化的;去掉的未必是糟粕,但是我們無法掌控它們。有所取捨,才能將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在合適的地方,實力發揮最大化。

太貪心的人,總是不能得到太多。將碎片使勁兒堆,最後能拼的沒成,不能拼的更是白白堆著。我們不是資訊回收站,而是資訊處理器,讓適合的資訊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迷失在資訊浪潮之中。

如此看來,在這個資訊多到可以說是氾濫的時代,學習更好地處理資訊併為己所用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即使是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也必須將有用的碎片拼湊起來成為整體,無用甚至有害的碎片應當被捨去。我們無法阻止“碎片化生活”,但我們完全可以儘可能地利用這個特點讓自己獲得更多機會和選擇。

拼湊“碎片化”時間 篇5

拼湊“碎片化”時間作 ,834字

說到碎片,人們的第一反應,也許就在腦海中蹦出了一片在地上的碎玻璃碴兒,但要說想到抽象的“碎片化”,就實屬困難了。那,“碎片”和“碎片化”有著什麼不同呢?這個問題就得從它倆的意思開始說了。

首先,什麼是“碎片”?“碎片”就是指:零星破碎的物片。就在生活中也處處不乏“碎片”的存在,那摔碎的碗碟,那砸壞的玻璃……這個詞宛如就是為了悲劇所創造的。那麼,什麼是“碎片化”呢?不少人常常聽到這個詞,但對於它的意思卻是一無所知。它的意思就是: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一定要說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一個是“結果”,一個是“過程”。

在如今的世界,由於越來越先進的媒體接觸方式的誕生,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也就隨著越來越“碎片化”了。人們越來越習慣於“見縫插針”地辦事,一個人,十個人,百個人……潛移默化地加快了整個社會的節奏。這樣就好比要把幾塊布拼縫起來,本來兩塊形狀完全對不上的布,卻經過裁剪,雖然變成了幾塊兒碎布,但拼湊後的間隙就大大減少了。而這“間隙”,就是人們的“閒暇時光”。隨著空餘時間的減少,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該怎麼去利用這段來之不易的時間?是為了自身的興趣而放飛自我?是為了修養而提升自我?還是……

碎片化的時間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所有人都無法逃避現實,逃脫生活帶來的煎熬。我們已經不是在那被父母用愛包圍著的世界中的嬰兒了,面對現實,抬起頭,昂首挺胸地先前走,正確利用這碎片化的時間才是我們通往勝利與光明的唯一出路!

這時間啊,就宛如一盤勝負難分的棋盤,一旦走錯一步,可就不能再挽回了。但不必擔心,虧得從兒時便被父母在耳邊叨嘮的“人生真理”—要合理運用時間,時間還真變得讓人可以掌握了。

合理利用這一塊塊的時間,用得妙了,那可就是真本事。就好比在排隊時,就能拿出單詞卡隨時隨地地強化記憶;在休息時,就能做做運動讓身體充滿活力……儘管再珍惜時間,可還是要留下那麼一小會兒給自己放鬆一下,免得身體過度勞累。從現在開始吧!一起加油向著未來努力吧!

拼湊出的完整 篇6

拼湊出的完整作文80 ,787字

海倫凱勒,因她的樂觀與堅強,遇到無聲無光的世界仍成為了一代傳奇;泰坦尼克號,因它過於自信而疏漏了逃生系統,遇到冰山後沉沒。而當我們,遇到碎片化的生活,會發生什麼呢?

隨著網際網路與移動裝置的出現,碎片化的生活變得可能;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又使碎片化變得必然。在這沒有整塊時間與數字化裝置的足夠便捷的前提下,人們漸漸習慣了碎片化。在路上的時間刷朋友圈,購物,聽歌。這樣碎片化的閱讀與購物漸漸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更是為了娛樂。有些人甚至沉迷其中,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另外,長期的碎片化閱讀,會使人的注意力分散;在這龐大雜亂的資訊與選擇中,也會使這碎片化所得的資訊不成體系,沒有效率。這便是碎片化所帶來的壞處。

但在我的觀點中,只要有一顆堅定的,追尋夢想的心,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則利大於弊。如福爾摩斯在思路中斷,大腦極度疲憊時,會選擇專心致志地做一個化學實驗。“學科的轉化便是最大的休息。”他說。而碎片化,是從一開始便有這個優勢的,將一份工作分成幾小份在幾天內完成,其餘時間做其他事。這樣便能使做那幾小份工作時的效率遠遠高出一直做這工作時的效率,除了效率,狀態也是碎片化所具有的先天優勢。一個馬拉松冠軍被問及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時曾說,他會在比賽前坐車瞭解賽道,尋找幾個標誌性的物品使這樣一個冗長的賽道分割成幾小份。這樣不僅使目的地看起來沒有那麼遙遠,給人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到達小目的地後更會有滿足感,讓堅持下去沒有那麼困難。因此,只要合理地給每一段碎片化的時間設定一個小目標,或者是一本書的一頁,或者完成一些日常性的工作,便能保持高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系統地完成工作。

曾有人計算過,101的365次方約為38,是1的幾十倍。因此,有計劃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而不是被動地將自己的生活碎片化,便能像一塊塊拼圖一樣,最終拼湊出完整,五彩繽紛的作品與人生。

碎片·完整·生活 篇7

碎片·完整·生活作文 ,906字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唐代詩人高駢的詩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把夏日寫得很美、很自然,更關鍵的是,他所捕捉到的,是水晶簾恰恰被清風掀起的那一剎那,而此時剛好嗅到了淡淡的薔薇香氣,於是便有了心曠神怡。名家寫妙景,往往用一個剎那、一個片段來展現,如日出時萬丈紅霞,又如黃昏時孤雁遠飛。因為好景有時,而文字,則要最大程度地描繪其精華,此時所取,即為碎片,而且相當有必要。

而現如今,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滿著“碎片”: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或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逐漸碎片化,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需要適應碎片化的轉型。在時代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我們的心態也較前人更浮躁和急切,我們不會花一天去登山只為聆聽杳杳鐘聲晚,也不會在春日裡抬頭仰望飄落的花瓣,生活中需要的,是實際與便捷,而非詩意與悠然。我們是否拋棄了本真,捨棄了自我,把自己也變成了碎片化的人類?那個本來發誓要每天做習題提升自己的你,只是在睡覺前的空隙默默拿起了手機,發一條說說“啊,今天作業多,好累”;那個曾經以書為伴的你,說著電子產品無法取代書籍的你,是否真的,會在少有的閒暇時間選擇書本而非平板呢?

你在說服著自己:我不是在玩啊,這是碎片時間,我理應做些自己的事,這也是一種利用時間啊。但是你真的問心無愧,覺得自己所做的,是對得起這些看似零散,但絕對是屬於你人生中珍貴而唯一的時光嗎?

因此,我們思考著,什麼是“完整”。與碎片相對,完整的概念,是全體。我們生活中擁有一些完整,比如完整的學習生活,完整的週末等等。但我們擁有完整的自己嗎?我們更多地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推推擠擠,渾渾噩噩,因為缺乏完整的目標與理想而更易被碎片化的種種資訊影響,並埋沒其中。這樣的完整,也並非所求。

碎片與完整,只是一對相對的概念,而在生活中,我們更多思考的應是,我們自身對自己生活的反思以及提升改進。我們應該問自己:我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而無論碎片化還是完整化,其實都是人所自己選擇的一種存在狀態,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過大完整小碎片的生活,擁有確定的目標與實現方式,但在日常中,也需要碎片化地拆分大目標,一步步地為之努力,這樣才能更有效率地實現自我。

拼湊碎片 篇8

拼湊碎片作文600字 ,610字

放學回到家,夕陽灑在我的桌子上,我的天然水晶球灑下了一片斑駁的光點。我坐了下來,厚厚的一打作業,從我的書包中露出了冰山的一角。哎還有一本書要讀……

在初中時我的學校每月都會要求我們自主選擇一本書並進行自主研究,而我們這次的活動卻恰逢期末。考試作業,如小山一般壓在我的身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望著我桌上成堆的作業,我順手將一本書摔在了桌上,卻聽到了一聲意想不到的聲響。我不經倒吸了一口涼氣,我的水晶球裂了開來。一瞬間我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之後的兩天應該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兩天之一,閱讀研究作業的任務卻遲遲沒法完成,研究小組那邊又不停催著我把作業上傳。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陽光下的一絲奇異的閃光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上了前,發現那是我的水晶球碎片。它在陽光下閃耀著,折射出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這個碎片讓我想起了之前一直沒能悟出來的問題,時間是用來拼湊的。

那一天作業時我的旁邊多了一本書,沒做完一個作業我都會拿起那本書,用心品味書中人生,過了一會又會放下書本,繼續投入到之後的學習中。

我們組在之後的閱讀展示中又一次拿到了第一名,而我因為改變了新的學習方法也在接踵而至的期末考試中發揮出色,收到了老師和父母的表揚。

有時候不一定要將閱讀與學習看作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它們也許是相輔相成的,在現代社會中,閱讀量越來越少,而我們真是需要拼湊時間才可以騰出足夠的閱讀量,所以從現在開始,請利用起碎片化的時間吧!

拼湊碎片 篇9

拼湊碎片作文700字 ,760字

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顧名思義,將一個完整的、具體的事物弄得支離破碎,不再完整。看似不太完美的碎片有時又能拼湊出一幅美好的畫面。

魯迅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這擠出來的時間便是碎片化的時間,你可以用來發個呆,唱首歌,喝杯茶。而學者,便如魯迅先生那樣一有空就看書,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增長自己的學識,長此以往,魯迅先生便成了文學大家。

而用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地閱讀有時也不一定見效,要是“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篇篇都讀,字字都記,便如破爛櫥櫃,臭油敗醬,皆貯其中。即使是碎片化的閱讀也要有選擇的讀,由此可見,學會合理地規劃與安排是利用好碎片化的關鍵。

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便覺時間充沛,做事效率極高,反之,便是虛度光陰,注意力不能集中;利用好碎片化的閱讀,便會豐富自己的學識,開拓視野,反之,便是凌亂無章,渾然不知閱讀的意義;利用好碎片化的購物,便能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節省時間,反之,便是毫無目的地打發時間,浪費金錢;利用好碎片化的社交,便覺交友廣泛,四海一家皆為兄弟,反之,便會訊息外漏,財產被騙……

所以,要合理地安排與規劃首先要了解碎片化的真正含義。碎片化,不是將事物變得零散,而是要將零散的事物拼湊成你想要的。就如網上購物,若是隻在網店上隨便逛逛,那麼網頁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便會讓你心喜不已一個個全部加入購物車後,又瘋狂“剁手”。這不僅是種財力的損耗,更是時間的浪費。但當你目標準確地從應有盡有的網店中根據效能、價格、品牌進行篩選,便大大提高了你碎片化購物的效率。因此,目的明確也是利用好碎片化的因素。

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我們只有合理安排與規劃,才能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享受碎片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拼湊碎片化生活 篇10

拼湊碎片化生活作文8 ,795字

近年來,隨著科技與資訊的高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與過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時間是碎片化的,閱讀是碎片化的,購物是碎片化的,社交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生活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清晨,我關閉手機上設定的鬧鐘,睡眼惺忪地起床,刷牙,吃早飯。在享用熱氣騰騰的早餐的同時,我與往常一樣輕車熟路地開啟百詞斬App進行刷單詞練習英語,刷完後不忘檢視每週榜單。

上學嘍!一進電梯,我便遇見好幾位熟悉的鄰居,他們低著頭,看著手中的手機,有的在發訊息,還有的在打遊戲。我習以為常,靜靜等待著電梯的開門。

一路上,見到的路人不算多,大多是學生模樣的,急匆匆地向學校方向跑去。我看仔細了,原來是去全家買早點啊。再往前面望去,那兒不是我的同學麼?於是我喊著她們的名字跑過去。可她們卻沒回頭。走到她們的後面,我只好一一拍過她們的肩。她們這才拿開耳機,抱歉地朝我笑了笑。接下來我們也一路無語……

碎片化的生活就是這樣悄悄改變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從前的生活是那麼地慢:早晨上學,傍晚回家做作業,做完作業從書櫃拿出一本小說,細細地品味。如今,這樣的機會怕是很難得了。更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與親朋好友的見面越來越少了,見面了,也是自顧自地看著手機。微信中的一個又一個微信群彷彿為我們拉近了距離,可又彷彿給我們每個人套上了一個堅硬的玻璃罩。

碎片化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原本完整井然有序的時間被分割,被撕裂。碎片化的生活的確有一定的好處,擴大了我們的知識面,可更多的是破壞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態度。我們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不能只是去適應它,我們還應該試著做出小小的改變去拼湊碎片化生活。拼湊,是應該像拼圖一樣的。碎片化讓我們急躁,而拼湊能夠讓我們平靜下來,淡淡地品嚐時間滴答的悠閒。

我希望,人們可以在忙碌中停下腳步看看,看看我們現在的樣子,然後選擇,是這樣忙忙碌碌地繼續將生活撕碎,還是去找尋生活原本該有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