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文化並非消費和娛樂相關作文20篇
拯救文化並非消費和娛樂 篇1
高三作文 ,1136字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縱橫交錯,蜿蜒綿長,勾勒出傳承千年華夏文化的紋路和脈絡。這圖線與精氣的水乳交融,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這充滿靈氣與智慧的語氣符號,便是漢字。
然而,隨著現代生活在科技創新的裹挾下高速發展,漢字所佔有的精神文化領域和地位正逐漸淪喪。提筆忘字,遇結構稍複雜、使用略冷僻的漢字便杳無印象的情況實在是家常便飯。手指運轉軌跡不再是推動筆尖在光潔的紙面上縱橫捭闔,而是在螢幕上輕靈躍動,令人眼花繚亂。大資料時代飛速流動的資訊,匆忙的生活節奏逼迫著我們在溝通交流、敘述記錄時只注重高效、實用至上。於是,貫穿於我們生活中間的漢字愈發單調,傳統漢字應用的重音、形、意原則完全被忽視,各種自創的同音字、詞、句廣泛流行於各個社交網路平臺……
試想,在現代文明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人們對於漢字辨識率反有下降,這是何其荒謬的一件事?因此,在一片拯救漢字呼聲中,《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應運而生。
作為當下最具代表意義的節目《漢字聽寫大會》似乎承擔起了喚醒人們對漢字文化保護意識的重任。在選手的精彩角逐中,專家評委的專業評析中,漢字的重要性蘊藏於競技趣味之中感染著觀眾,一時間,漢字逐漸成為人們之間的熱點話題。青少年看到同齡人於舞臺上運籌帷幄,自然躍躍欲試而展開與同伴的較量;成年人被引發對以往學習生涯的緬懷以及自身素質提升的心理訴求,同樣會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刻意著重注意於漢字的使用……種種跡象表明,漢字作為漢文化的代表將會迎來新的繁榮。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繁榮即使會出現,也只會是非理性繁榮,是短暫的。我不禁想起前一陣子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活動,從最初的美好初衷到最後的娛樂至死,社交媒體再次展現了利用文化壯大己身的力量。而同樣感受也能在這類漢位元組目中感受得到。首先,必須承認《漢字聽寫大會》對拯救漢字文化的積極意義,它在警醒人們應該重視和熱愛漢字文化方面起來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但是我想這種影響終究是有限的,短暫的。畢竟以漢字難度等級建立起來的智力挑戰雖能激發人們挑戰自我的精神以及因長期文化缺失的所引發的心理補償,但這無法從追根溯源的角度讓人們感受漢字真正的魅力,所以必定不會長久。走出賽場,迴歸生活,人們對漢字的熱忱又會保持多久?因此,將希望寄託於如此娛樂性的節目是不正確的,它又何其能擔當起拯救漢字文化的重任?
或許,我們應該明白:讓擅長書寫漢字,天天與漢字打交道的學生群體參與競技只是徒增趣味,是消費文化的節目罷了;而讓大部分已對漢字生疏、遺忘的人重拾手中筆才是真正的公益文化事業。拯救漢字,決不可將其作為一個話題來過分消費和娛樂。
正如哲學家齊奧朗於《在絕望之巔》中所言:唯有靈魂的震顫才能奏出生命的華章。讓我們的心靈透過當今社會生活的浮躁,重拾遺失於歲月的美好!
水鄉文化研學行之粵韻樂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0字早晨天灰濛濛、陰沉沉的,灰白的濃霧籠罩著整個城市。走到戶外涼颼颼的感覺。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麻湧粵劇博物館。
到了博物館,我們排成兩列,陸續走了進去。熱情的曾奶奶給我們介紹了粵劇的傳統文化,還詳細的講解了曾師馬的故事,她說這裡的學生因為勤學苦練在各種比賽中奪得了許多獎盃和金牌呢!
等曾奶奶介紹完以後,我們往排練廳走去。那裡有許多的學生正在排練,見我們進去,老師和學生都高興的鼓起掌來。然後排練的老師用棍子有節奏的敲打著牆上的白板,所有的學生跟著敲打聲唱了起來“哆來咪哆,哆來咪哆,咪發嗦嗦,咪發嗦嗦……”那搖滾的節奏真好聽,大家都聽得入迷了,他們認真唱完後就完美謝幕了。這時我們的老師說所有的男生女生都換上戲劇服,換完衣服後,男生們都拿起紅纓槍耍了起來。接著,老師又說想拍一張三國之戰,大家想起了三國演義的情景,有的做著衝刺的樣子,有的做著抵抗的樣子,我則做著打勝仗的樣子,開心極啦!
今天我學會了粵劇的知識,還親身體驗了?劇的裝扮,收穫真大!
水鄉文化研學行之塑塑樂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5字今天我和東莞婦女兒童中心的同學,前往麻二文化館參觀。
到了文化館,賴老師先教我們用粘土如何做樹、魚、山等一些裝飾品。然後發給我們每組一袋粘土、五把剪刀、六張紙和一卷膠布、還有五根竹筷,道具發完了,我們開始做模型。
我先拿起一塊黑色粘土,把它拍扁,做龍舟的船底。再把一塊紅色的粘土捏成梯形做船舷,接著用一根竹筷和一塊黃色粘土,做了一面黃旗,我把黃旗插在船頭,用膠水固定住,一個船身基本就做好了。然後我用棕色粘土揉成又小又圓的球,做人頭。用黃色粘土捏成細條粘在頭上做頭巾,再捏出人的身體,一個模型人就做好了。我把人放在船上,把模型交給老師,老師誇獎我做的好,旁邊的人也在說:“真厲害呀!”我得意極了。
最後,老師把我們的模型拼在一起,做成了一副壯觀的麻湧模型圖。看著我親手做的船在河裡漂著,別提有多高興了。
其實並非這樣作文 篇4
國二作文 ,6742字【篇一:其實並非這樣】
我們經常感嘆於日本潔淨的衛生環境,更欣賞它飛速發展的經濟,然而,這其中哪一處不是從我們所“鄙夷”的小事做起的呢!
去年暑假,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我的同座是一個日本女孩叫由美子,她的漢語說得不錯,不久,我們便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車上有飲水機,我們其他人口渴了,就隨手取一個紙杯,喝完後便扔進垃圾桶中,但我驚訝地發現由美子取了一隻紙杯,喝完水後,總是從書包裡拿出一個紙袋,小心翼翼地把紙杯放進去,下一次喝水時,又重新拿出來再用,我用手捅了捅她,又指了指那摞紙杯,小聲說:“那兒還有呢!”她點了點頭,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下車後,我們去爬了長城,當我們筋疲力盡地下來時,一個個口乾舌燥,一窩蜂地衝到小賣部去買飲料,因為導遊說還要去十三陵,所以我一下子買了三小瓶飲料,先開啟一瓶一飲而盡,隨手把瓶子扔到垃圾桶裡。這時,發現由美子卻只買了一大桶飲料,還從書包裡拿出那個紙杯,倒了一些後也開心地喝起來,我疑惑地看著她,心想:日本人可真夠摳的,連一瓶飲料都如此算計?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著對我說:“你一定覺得我很小氣是嗎?”我點了點頭,她這時候變得認真起來:“用過的杯子接著用,這樣既節約又環保,塑料會汙染環境,盡少地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
聽了這話我心裡感到很震驚,也很慚愧,原來其實並非是這樣。之前“小氣”的由美子,是個真正的環保主義者,她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間變得高大起來,我不由得對她產生了敬意。
在隨後的幾天裡,我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瞭解到:日本是個清潔的國家。它的河流、湖泊,水質都清澈見底,沒有一點汙染的跡象。無論城市還是鄉鎮,街道都非常乾淨,而且很少有垃圾箱。日本人從小就養成習慣,把自己產生的垃圾裝起來,帶回家中,而後分門別類的裝入不同的垃圾袋,進行回收。在日本大的集會結束後,地面上基本不會有什麼雜物。他們非常注重垃圾的回收,對紙張、橡膠、塑料等物品進行加工,成為再生原料。對不能回收的垃圾則焚燒發電,而發電產生的渣滓則拿去填海造地,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在
【篇二:其實並非這樣】
世上的事總是撲朔迷離,只有下功夫實踐,才能看清那迷霧下的真實情況。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無比奇妙。可這種事情,不但歷史上比比皆是,就是到了現在,也還在演繹著。
幾百年前的明朝萬曆初期,一代名相高拱被人暗算,身敗名裂,衣錦還鄉。表面上,這樣一位能人就這樣離開了朝廷,離開了天下,年輕的皇帝失去了一個得力的部下,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嗎?實則不然,經過歲月的蹉跎,這件事的優勢顯現出來:後來者張居正,不但同老相是旗鼓相當,還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個“鐵三角”,使明朝多存活了百年!本想是損失,沒想到卻成了珍寶,真是難以捉摸!
憶起上回期末考試,就悲從心中來!本以為能名列前茅,再創輝煌,不料成績卻一落千丈,名下孫山,真是對我一個莫大的打擊!心灰意冷,無奈莫非自己是窮途末路?痛苦中反思良久,突茅塞頓開:認為這是上天的造化啊!從客觀上講,面對漫長的假期,我而言,若考好了,必會驕玩耍逸混2個月。無他心再去學習,導致初二被分化,使我人生垮臺。可在緊要關頭,我救了自己一命,在“怒”力的作用下,以全新的面孔去迎接的初二,造化弄人啊!
近期的長跑總算不用發愁了!在這漫長的5周之中,我神經總是繃得最緊,滿頭大汗追著頭羊。一開始大家都在奮力向前衝,差距不大。一圈半之後,人群從一個整體變得稀稀疏疏,三三兩兩地向前跑,正是危險的時刻,若意志不堅定,立刻就被“分化”!放棄的心理絕不能有!時刻跟準頭羊。第四圈,會看到被甩去的同學,這時不能被迷惑和干擾,認準頭羊,加大步子,衝刺的時候到了!吐乾淨口中的唾沫,撇開頭羊,來一次角逐!飛越終點……每次跑完,總被這想法刺激,並且身體發酸,頭脹腦暈,後悔不該瘋跑。可再一想從長跑中取得的學習直徑,勝利的喜悅頓時寫在臉上……
生活十分奇怪,只要你勇於探索,敢於追求,就會發現其實並非這樣!
【篇三:其實並非這樣作文】
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而心裡卻並非這樣。
夏日的陽光咄咄逼人地從窗戶中射進來,教室裡的風扇“嗡嗡嗡”的響著。我慵懶地趴在桌上,頭枕著胳膊,看著你一如既往的認真嚴肅的表情,眼底卻蘊含一絲不捨與留戀。這應該是她與我們的最後一節數學課了吧?恍恍惚惚我進入了過往的的記憶。
六年級是小學的最後一年了,相處六年的同學馬上就要“各奔東西了”。班裡整個處在焦灼和不安中,好似要抓住這短暫的相聚時光,大大小小的留言冊在班裡傳閱,我的抽屜裡塞滿了同學們的留言冊。數學課上,自以為成績不錯的我悄悄地執筆,飛速地寫著對同學的留戀與不捨,暢想著未來我們相聚的那一天。我全身心投入其中,渾然不覺你站在了我的身邊,那一瞬你抽走了我的留言冊,就像抽走了我的心緒一般。我抬起頭對上你嚴厲的目光,頓時臉漲得通紅。那堂課你講了什麼,我一個字也沒聽見。滿腦子全是你平時不苟言笑嚴肅的表情,古板的說教以及對我們熱衷於書寫留言冊的不滿眼神。
下課了,我戰戰兢兢來到你的辦公室門前。猶豫,矛盾,終是輕輕推開了門。我站在你的辦公桌旁,想到你對我的信任,期望。愧疚不安積聚心頭。我看著你,做好了挨批的準備。你抬起頭的剎那,我驚愕的發現你的嘴角掛著一絲微笑,手中拿的正是我的留言冊。你看見我,臉上有一瞬尷尬,隨即輕聲地說:“以後上課不要寫了。”語氣中帶著些不捨。那一刻,我發現了你的留戀同我們一樣炙熱,其實並非如表面上的這樣冷漠;你的嚴厲後面竟然隱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看著講臺上的你,揮動著胳膊,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串串符號,不苟言笑的臉上,看上去和往日一樣,其實並非這樣,我隱隱能感到那張精細得連下藏著的是你對我們的愛,默默的……
我拿出筆在紙上寫下一串漂亮的字:你其實並非這樣,只是愛已深,盡到無言處。
【篇四:其實並非這樣】
在我的身旁,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這件事使我歷歷在目,至今記憶猶新。
事情是這樣的,在去年的暑假,我們院來了一個“新成員”—一位年紀很大的流浪者。他身穿一件灰藍色的破爛的無法形容的衣服,好像是從遠古時期帶來的。鞋子也爛了一個洞,頭髮很長而且混亂不堪,臉上沾滿了灰塵,但是他的眼睛是如此的明亮、如此的有神,好像被水洗了又洗似的。老人就住在我們樓的地下室,靠收破爛、賣瓶子為生,有事他還主動打掃打掃樓道。時間一長,我們也漸漸由厭惡變得很同情他。畢竟老人已經年邁,怕他累著,所以我們經常“阻止”他做這樣一系列好事。
老人經常喜歡與我們聊天,他總給我講一些人生的哲理。他說的頭頭是道,即使是一些我這個年齡還無法理解的深奧的道理從他口裡說出來,也總是那麼的淺顯易懂。但每次當我問起老人的經歷時,他總是笑笑,臉上帶著紅光,沉默好一會兒後才走開,始終不回答我。
到了今年的寒假,我終於忍不住了,召集了院裡的一群同學,組成了一支隊伍,安排好計劃,約好了時間。等到第二天的清晨,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我和其他同學一起拿著“武器”,聚集在樓道地下室,當老人剛出來要清掃樓道時,我們一擁而上,將老人給圍的“水洩不通”。吃驚的老人被我們纏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好老實“交代”。
原來,老人無兒無女,退休後一個人生活。一次他從電視上看到,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學生因無錢交學費而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的報道後,決定用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和微薄的退休金資助這兩名學生上大學。為了更好的幫助兩名學生深造學業,他又開始拾破爛,積攢下的錢全都送給了他們。老人最後說:“你們可能不理解,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此時,樓道門口射進一束光,打在他滿是灰塵的臉上。我看見老人又笑了,笑的很天真,笑的很燦爛。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人不能片面,只看到表面,當你瞭解了他的內心世界時,會覺得“其實並非這樣”。
【篇五:其實並非這樣】
洛陽大殿上,奏著蜀樂。司馬昭大擺酒宴,宴請百官。問我:“頗思蜀否?”“此間樂,不思蜀。”
宴後,我獨自徘徊在院中,回想曾經的幾十年,感慨萬千。或許有人認為我昏庸無能,其實並非這樣。
17歲時,父親去世。我成了蜀國的後主。面對大權獨攬的諸葛丞相,我謹遵父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的遺囑,凡事謙和。或許有人說我身為皇帝,懦弱無能。其實並非這樣,我明白諸葛亮對蜀國的重要性,為了顧全大局,我只能委曲求全。
後來,諸葛亮、蔣琬相繼去世,我開始一個人處理國家大事,直到那一天。
那天,曹魏兵圍成都,我開門投降。這讓我又多了一個賣國的罵名。其實並非這樣。我明白:蜀魏實力相差懸殊,若是抵抗,不僅士兵全軍覆沒,還會殃及百姓。最終,我選擇了不戰而降。
來到洛陽,司馬昭在宴會上問我:“頗思蜀否?”我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或許又讓許多人覺得我沒心沒肺。其實並非這樣。我知道身為階下囚,我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司馬昭對我、對蜀國舊臣、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寬鬆。所以,為了我、為了大臣、為了百姓,我只有裝得沒心沒肺,我只能這樣回答。
在庭院之中,望著我統治了41年的蜀地,如今大勢已去。我已無顏面對蜀國百姓,也不想為自己辯解什麼。或許用這種方法換得蜀國百姓的安居樂業,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篇六:其實並非這樣】
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了幸福,放下陪伴我多年的鋤頭,在夕陽的餘暉中,踏上了開往城市的擁擠列車。
憧憬和莫名的惆悵在我心中互動激盪。火車入站鳴笛聲打斷了我綿綿不斷的遐想,隨著湧動的人潮我走出了火車站。我開啟一張紙條,這是一位到過城市的老鄉寫給我的。順著指示找到52路公交站臺,在人群縫隙裡,一輛我從沒見過的大車駛來。“52”的兩個紅字格外醒目。那些城市人爭先恐後的往上擠,我跟在人流的後方,只見車上還有幾個空著的座位,我提起大包,滿懷欣喜登上車,司機臉上卻流露出一種厭惡,吼道:“下去下去!車上沒空!”。隨之,汽車從我的空洞的目光裡駛過,之後就是寂靜。
在一家建築工地裡,我成為了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工。工地的工作是勞累的,艱苦的,辛酸的。九月的秋雨打溼了我的頭頂,十月的落葉染紅了我的秋思,入冬的寒風刺入我的肌骨。可是,為了一家人的團聚,為了早日過上那幸福生活,我覺得一切都變得值得。
沒有料到,一年過後,老闆不但沒有給我們發工資,反而卷著錢逃跑了。我也曾三番五次去尋找老闆,沒想到那些高學歷的城市人卻不斷對我嘲笑。前幾天,一位工友因為沒錢回家而輕生了,我也覺得我像被秋風捲起的落葉,無依無靠。
獨坐馬路邊上,我沉浸在思考中。我知道,你們想象中的農民工:是不乾淨的,是粗魯的,沒有文化的。其實並非這樣,我比許多城市人更能吃苦耐勞,腳踏實地;我有一顆比城市人更加純淨,更加樸實,更加善良的心,用你們的錢換我的心,我還不幹呢。汽車鳴笛聲喚醒了路邊的我,我又振作起來,我知道最後的結果其實並非這樣,我還會奮鬥,直到成功,直到幸福。
【篇七:其實並非這樣】
當我還是很小的時候,課外班就成了家常便飯,一個個練習本上的對勾,敷衍了我幸福的童年。我恨。深深得恨。
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只是輕輕地苦笑,無可奈何地動作,點燃了我心頭的火。我曾使勁地問:“這種爛課為什麼要上這麼多!”媽媽說:“寶貝啊,媽媽還想讓你多和鄰居玩呢,可是,你不學人家就都超過你了!”
“恨!我是傻子,我不想學習!”任淚水浸溼臉頰,媽媽細心地為我擦拭,我瞪著她轉頭。
那個遍地紅花的臘月,卻迎來了春節的序幕,每一家商店都已人來人往,鄰居家的夜晚每每傳出歡笑,媽媽就說:“哦哦,寶貝,把這道題寫完,媽媽就讓你看電視……好吧!”我無奈地寫完了。
第二天下了厚厚的雪,媽媽怕我滑倒,雙手拖著我的肩膀,緩緩前行。我一想到要去上課,故意嚇唬媽媽:“媽媽,咦—”我裝作摔倒,殊不知旁邊有一顆突然劇烈跳動的心和一個無奈的哀嘆。媽媽說:“你嚇媽媽,媽媽就再也不讓你玩了。”我討厭她,於是我又裝作滑倒,可是,媽媽隨之跳動的心因為我,她自己腳下打滑,摔在地上。媽媽是姥姥的“寶貝”,她曾跟我說她也跟姥姥逗著玩,使勁哭。摔在地下的媽媽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就像寒風吹入我的骨髓。她哭了,但是眼淚迅速被她抹去。
我打了一個激靈,這就是不言的愛,我曾不切實際地想著媽媽假惺惺裝作摔倒來嚇唬我,可是,滑倒的一瞬間凝聚了她對我深深的愛!
我摟著媽媽的腰,一步步到了門口。“寶貝,注意院裡雪滑,媽媽先走了,拜拜,好好聽課!”
“假……假如……假如我表現好,你要獎勵我哦!”“好!”
媽媽走了。
其實,我硬嚥回去了那句曾經的“假惺惺地關心”,媽媽的愛的確不是假惺惺的,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經常這樣說,“假如我表現好,你要獎勵我哦!”
翻起幼稚的一頁,會成為一個溫暖的永恆。當一切莞爾一笑,才發現其實並非這樣。
【篇八:其實並非這樣】
考試成績下來了,考得很不理想。這是初中以來名次最靠後的一次。本來就覺得考場發揮得不好,這時我的心情可以用雪上加霜來形容了。
當天晚上,坐在課桌前,思考著這次考試。向窗外看去,覺得天空是那樣的黑暗,深不見底的黑暗,彷彿是掉進去就再也爬不出來的漩渦。煞白的月光隱約地勾勒出了剛抽出幾點新綠的樹枝,這些樹枝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但現在看上去卻像一張張扭曲的笑臉,正在嘲笑著我學習上的失敗呢。
這次考試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哪門考砸了呢?語文?數學?英語?似乎考得都不太好。真的是發揮不好嗎?我不停地問著自己,想找出答案。
突然,眼前出現的情景打斷了我的思考:遠處工地上的高吊塔緩緩地轉動了起來—工人們吃完飯重新開工了。只見高吊塔的吊繩吊起一塊塊重物,又一塊塊地放到指定的地方去。我的學習不也像這高吊塔嗎?其實我的能力並非只有這樣,但只有指向正確的方向,才能把東西放到它應該去的地方。可高吊塔做到了這一點,我卻沒有。我在學習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高吊塔停止了轉動,我的思考卻沒有停止:我的能力既然並非不好,又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上次考試我的成績很好,在勝利面前,我迷失了自我。我該怎麼辦呢?高吊塔轉回原位,在工地燈光的照應下反射出它本身的紅色。這紅色似乎比白天的更紅、更亮,它好像在提醒著我什麼,對!我要把注意力都放回到學習上來,找回以前的我自己!
找到了原因,我的心境好像豁然開朗了,心情也好了許多。數家燈火映入了我的眼簾,柔和而安詳。
天空,其實並非這樣黑暗,因為星星們正朝我眨著眼睛,月光是那樣的皎潔。
【篇九:其實並非這樣】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題記
常常憶起那滾滾的烏江水,幾千年來默默的向東流去,殊不知這漫漫的歷史長河,又記載了曾經何等的熱血!
秦末,亂世,天下紛爭,亂世梟雄,揮舞楚戟,豪邁了千古。
可惜,很少有人懂你。千古以來,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其實並非這樣。
劉邦是一個君主,可你,卻是英雄!如今,又有多少人懂你鴻門宴的大度,此舉,又何謂婦人之仁?有人說你生性殘暴,可試想,真正運籌帷幄的大將,又有幾位,沒有握著幾萬條人命?一將成名萬骨枯。戰爭中的冷血並不意味著人性的冷血。殘暴,只對敵人!
可是,世人明白麼?其實並非這樣呀!
你,攜這霸王特有的氣概,帶著項君獨佔的風度,大氣了百世。難忘,你那在烏江邊瀟灑的一揮!
你輝煌的一生從二十四歲起步,六年後的三十歲成了你人生的句號。虞姬已死,那是何曾壯烈的人兒啊,你又怎能忘記她在風中飄揚的青絲,在暗黑的天空下舞動的藍色的衣袖。你帶著百萬雄兵而來,現在卻如此失魂落魄。當你只剩下二十八騎時,你會選擇什麼?投降?還是忍辱負重?呵,你只是揮揮衣袖,是男兒,就該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於是,你選擇了突圍,你也選擇了勇氣!縱使你明白那只是徒然,呵,那又如何?人生,就應該轟轟烈烈的幹一場。
僅你一人,便殺了數百名戰士,自己也負傷十餘處。這時,你看到漢軍中有你過去的部下,豈知他對另一人說:“這時項王!”“哈哈!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兄弟殉,美人亡,楚歌起,江水茫茫,無言江東,苦楚心傷,舉劍向頸,又是何等悲涼!身後,烏江水盪滌著你的偉岸,回想起你釜破舟沉,回想起你氣吞殘虜,你的眼淚融入烏江。於是,在那個悽風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猶豫的舉起手中的利劍,縱然失敗,氣概山河如初!
項羽,我懂你。那些評判你膚淺、莽撞、空有一身力氣的人們又懂得些什麼?誰敢說一個打下國家半壁江山的人是一個不懂計謀的莽夫?其實並非這樣。千年後,烏江水翻滾的每一朵浪花都包含了對你的欽佩?帝王之椅沒為你留,但,你卻能憑力能扛鼎的氣概和視死如歸的意志永刻青史!
其實並非這樣!項羽,我讀懂了你的豪邁,即使穿越了千年的時空,我仍能窺見當年的你,仍能窺見你那貫穿了一生的霸氣!
救救傳統文化 篇5
高三作文 ,816字古人折柳送別,贈詩互勉,道一聲珍重;我們隔著螢幕發出冰冷的留言。古人舟車勞頓,山水迢迢,赴一面之約;我們乘坐高鐵、飛機,來去瀟灑自如。現代科技讓傳統人文多了一份冷漠,少了詩意與溫情。面對現代文明的衝擊,救救傳統文化的孤立無援。
救救傳統文化中的深情厚誼。古人的友情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慷慨豪情;古人的愛情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午夜夢園;古人的親情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殷切等待。我們在交往中卻是相顧無言,即使近在咫尺也用微信交流,圖一時的方便,造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隔著螢幕,朋友既看不見你擔憂的神情,也聽不見你語氣中的焦急,與朋友在網路上的交談,是比不上面對面的眼神交匯的。有時間給老朋友寫封書信,把多年的陪伴寫進一筆一劃裡。
救救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田園。波音客機數小時帶你跨過高山和大海,穿越春夏秋冬,但高空中的飛行既聽不見鳥鳴也看不清山川。古人騎一毛驢不在乎何日到達,不計較風餐露宿,但他們知道哪裡是草長鶯飛,說得出何處柳暗花明。現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看不清高遠的天空;到處都是別墅林立,看不見錯落的山水。現代文明將世外桃源真正地變成了古書中的記載,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變成了夢中才有的情景。
救救傳統文化中的莊敬自敏。這是一個人人都想活出飛揚個性的時代,人人都將自己貼上“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的標籤,把衝動當作真性情,把刻薄當作善辯,把無知當作天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古人時刻提點自己,修彌不足,仁、義、禮、智、信是他們人生中的不懈追求,為求智而“吾日三省吾身”,為求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求信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貧窮的過去,他們恪守師道,敬畏三綱五常,他們謙遜而隱忍地活著,自大的現代人讀不懂其中的堅持與不易。
科技的意義在於溝通與分享,並非人人都能物盡其用。面對傳統文化的困境,接過文化傳承這把火炬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致消逝的傳統文化 篇6
高二作文 ,733字那日讀書,讀到人燕同居,喃語繞樑,不免想起被取締了的院落平舍,一陣心悸。燕子已無樑可依,無簷可入,隨之一起消亡的,是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多少古人篤行的傳統,今天卻杳無了。
在音樂未誕生前,蟲鳴文化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構件。可以想象,十月蟋蟀入床底,秋風蕭颯,曠野清朗,只聽得沉沉蟲鳴,何其歡樂!但伴著汽車喇叭和人間爭吵,蟲鳴文化只留下絕唱和輓歌。
消逝的文化又何止蟲鳴?我們身處一個極其悲哀的時代,先輩留給現代人的人文資源,精神功課,在一代代傳承中被修篡,甚至摧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青年才俊王勃的不羈心境,如今的少年,誰又能在旱地拔蔥般豎起的建築後尋找出地平線上的落霞?
更為甚者,是傳統佳節。前幾日正是重陽,古人稱之“登高”。登高眺遠,抒懷酬志,放牧視野,文人們爭相潑墨,百姓們邀友約醉。王勃,陳子昂,李白,崔顥,從滕王閣吟到幽州臺,從天姥山念及黃鶴樓,傳統的登高節,真是個懷遠的好主題!恍然醒之,我們如今,何處適於登高遊目?百米高塔?直聳雲霄的觀光梯?—充斥著冰冷的金屬味,散發著人人浮躁的氣息……
我們睥睨天下,肆意規劃任何慾望的海拔;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那些值得我們虔誠的傳統,只剩下一個遙遠的背影。
一個民族傲然屹立的底氣,是需要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底蘊的,但現代人太過冒犯,實在不仁不義。古老的傳統文化,天然的邏輯,被破壞;那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漸行漸遠……無數傳統文化消逝了,消逝中,似乎只剩下強大的人類!
我們要回首駐留,向消逝的傳統致敬,並盈淚挽留。
我們已損失慘重,就請喚醒我們的感官心靈,贖回我們的傳統,重建我們的原配世界。
衷心致敬於消逝的傳統文化!
不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流淚 篇7
國一作文 ,826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難懂的詞句,但它卻有著獨特的魅力。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與文明史。人口約13億,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交織著現代氣息和古代文明,彷彿歷經滄桑卻又重新煥發青春的蒼天古樹,屹立在世界東方。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是這棵參天大樹上一個主要的枝幹。
初次認識非物資文化是在家鄉的展覽會上。那時,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滿頭的白髮,滿臉的皺紋,似乎都在宣告著主人所經歷的風霜。可這些卻絲毫掩蓋不住她對音樂的熱愛,一曲《高山流水》緩緩地流進了我們的心田,時而急,時而緩。一會兒如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雄偉壯觀。一會兒又似滾滾江水般寬廣浩蕩,細細的琴絃一頭連線著現代,而另一頭的歷史卻好像與我們漸行漸遠。
享受了聽覺的盛宴後,又迎來了視覺的衝擊。只見現場閃出一個紅臉“關公”。呵,那“關公”一轉頭竟變成“張飛”變成“曹操”變成“諸葛亮”了。搞得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剪紙真奇妙!”聽到路人的稱讚,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來:真有那麼好?不過一會我就不這麼想了。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藝人手裡翻來折去,不大功夫,一幅喜鵲登枝圖就出現我們的眼前,呵!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看了這些精彩的表演,奶奶仰望天穹,佈滿皺紋的臉上漾出喜悅的神情,可是,沒幾分鐘,她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陷入了沉思,只見她低下頭,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好好珍惜這美好的一切吧。”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訴我說:?我國民間手工藝術有著繁多的種類和悠久的歷史,它一直都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術發展前景卻不容樂觀,它們中的許多甚至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孩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將由你們擔起,一定不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流淚……”
說完,只見她的眼角上閃爍著晶瑩的淚珠,她再一次仰望天空,臉上的笑容就像天邊的紅霞一樣的燦爛。
拯救碎片化 篇8
拯救碎片化作文100 ,989字搜尋記憶深處,似乎很難找到有那麼一天,專心於一件事,不被打擾。若是有,許是兒時花上一整天的時間玩兒了吧。四季更迭,時間被慢慢分割,塞滿了各種安排,我的生活漸漸碎片化。
猶記剛剛上學那會兒,母親便要求我每晚都要寫日記,可小孩兒天性頑皮,胡亂添上幾筆,便急不可耐地撒開腿去玩兒了。真正能稱之謂日記,是從三年級開始。不用每天頭疼於奧數題如何解,反之卻有大把時光靜下心來閱讀。在父親的引導下,日記通常是讀書心得,從一兩百字增加到三四百字,心也愈發沉靜。
讀了初中,習慣早已養成了,每天不寫幾筆,就覺得手癢極了。隨著年級上升,寫日記的時間愈發少了,成段的文字被幾句總結代替了,偶爾會畫些小插圖,反映當天的心情。日記漸漸成為了如今所流行的手賬。
日記也好,手賬也罷,在那仍有閒情逸致的日子,它們或許能被稱為我的小作文字。可對於如今身為高中生,時刻處於快節奏高強度中的我而言,無疑是拯救碎片化的最好方式。
初中畢業那年,我如願進入本市的一所名牌高中,自那時起,我的生活逐漸碎片化。每天的作息被精確到分鐘地分割,那種花上一整天只幹一件事的日子掐指可算,甚至於無,心氣也變得越來越浮躁。
每天,急促的鬧鈴催醒熟睡中的我,是6:05、絲毫容不得半點猶豫便要離開被窩,20分鐘後必須出操。早操完畢跑回教學樓進行早讀,7:20鈴響,方可去吃早飯。而後整理寢室內務,8點準時上課。課間10分鐘通常是用來拼命寫作業的,不容一絲鬆懈。人就像是上緊了發條的鐘,直到12:10才能午休。距離下午上課有80分鐘,校園中隨處可見跑去食堂,奔回教學樓的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抓緊刷題。從19:00開始的晚自修到21:15放學,5分鐘走回寢室,這意味著我還有30分鐘寫手賬並且做好睡前準備。
寫手賬時,是我一天中最放鬆,心最安靜的時候。終於可以發於本願拿起筆寫下關於內心的文字,所記之事都是一個個小片段,串連起一整天。
我總聽到碎片化這個詞,也意識到自己正在過一種碎片化的生活,可直到寫下這篇文章,我才開始思考這個詞,才發現原來這麼多年來我所堅持的事便是在拯救碎片化。
日記、手賬躺滿了一整個抽屜,在此之前,每寫完一本我從不翻閱;在此之後,我將分外珍惜它們。它們是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串連碎片化,豐富我的生活。
現如今,我們無法避免過一種碎片化的生活,而我不願“既來之則安之”,我想既來之則易之,用我的方式去拯救碎片化。
拯救碎片化的我 篇9
拯救碎片化的我作文1 ,1189字隨著網際網路數字時代的到來,碎片化已然成為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社交,等等。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塊塊拼圖,被打亂,再被拼湊。你有沒有被碎片化呢?
今天我想講兩個對我生活學習中影響最大的碎片化,姑且不說他好與不好,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就看你怎麼對待和利用。
碎片化的時間,對於他的到來,我是樂意接受的。他讓我合理規劃自己的的閒暇時間,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閱讀,比如畫畫,比如郊遊。我喜歡看書閱讀,步入一個資訊化的時代,閱讀已不是端端正正坐在書桌前,拿著書報。我們有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比如手機、ipad、電子閱讀器等。我們可以在等車的時候、坐地鐵的時候、課間休息的時候都可以進行閱讀。這既方便又經濟。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這大大滿足了一些平日忙於奔波,沒有時間靜靜地去圖書館裡坐一坐的人。可是,他真的就完美了嗎?碎片化的閱讀,讓人無法領略一本書“完整”的美好,就如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被拆得四分五裂,也許看了下文已經忘記昨天看的上篇在講什麼,最終也沒悟出什麼道理來。有人在公交車上如飢似渴的看書,看似神情投入,可是車上人聲鼎沸,真能如此專心致志嗎?我有一個壞習慣,講出來,你們別笑,我喜歡上廁所時候看書,媽媽說過我很多次,我還義正言辭地說我利用分分秒秒學習。有一次看一本書看到精彩之處,竟然在馬桶上坐了足足半小時,直到我的手機微信在不停地滴滴我,才回了神,已然是忘記了自己此刻在做什麼,其實這非常不好,不講衛生還不利於身體健康。我得改改這壞毛病。說起了微信,那我就要講這第二個對我來說影響巨大的碎片化。
碎片化的社交,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微信、QQ、微博、論壇,還有眾多的社交網站等等社交媒體包圍。你有沒有被這繁多的社交碎片化呢?
週末做完作業刷一下微信,看看這個朋友轉發的文章,聽聽那個同學在聽的音樂,看看閨蜜今天吃了什麼大餐。對於所有人都關注一遍,回覆一下,生怕怠慢了誰。不知不覺,我花費在這上面的時候越來越多,資訊量也越來越大,好的、不好的。點贊、被點贊,習慣在群內看自己上回看到哪的資訊,進行復習,重複做一些無意義的瀏覽。碎片化的社交改變了我的生活學習習慣,還偷走了我的時間、專注力和思考力。我決定痛下決心,現階段的我,學習是主要任務,那麼多的窗外景色不全適合我去觀賞,別人的精彩人生也不用過多去關注,活好我自己吧。我把朋友圈關閉了。
一個週末,閨蜜發信息來問作業,順帶問上一句:你把我遮蔽了?咋看不到朋友圈了。我回一個微笑的表情,你想多了,只是覺得朋友圈的交流太碎片化,節約時間,不發了。以後你要想我,我們單聊哈。
我找到一個安靜的位置,拯救我碎片化的社交。
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生活,很多人感概:奇怪,忙忙碌碌了一天,卻好像什麼都沒幹。是啊,碎片化一天天把我們變成了碎片。讓我們放慢腳步,真正享受生活!
花鼓戲——非物質文化遺產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3字今天下午,我們神神祕祕地來到多功能廳,不知是有什麼事。
大螢幕上用藝術字寫著幾個字:花鼓戲,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猜到,今天肯定會演花鼓戲。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主持人有點害羞地上了臺,說:“好,歡迎我們現場的領導嘉賓,還有我們的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來,無疑是要給大家介紹瞭解花鼓戲。”視訊開始播放了,同時,演員也在臺下換好衣服,塗好口紅,紮好辮子……
10多分鐘後,表演就開始了,先出來的是一位身著紅色貂皮大衣,拿著紅色的孔雀扇子,扎著一個辮子的女演員;後面緊隨其後的是一位身著綠色官服,拿著褐色手杖,戴著灰色帽子的男演員。女演員走路時,做著蘭花指,走著十字步,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男演員則橫著手杖,伸著兩根指頭擺了個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動作。我猜,他們是一對夫婦,正一起要回去吃飯呢!
我覺得最精彩的就是這些啦,以後表演花鼓戲要到我們學校來就好!
消費方式的碎片化 篇11
消費方式的碎片化作文 ,884字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時代,是權威逐漸坍塌,自我意識逐漸崛起的時代。通過網際網路,人們認識世界,瞭解新聞的方式逐漸增多。通過各種便攜的媒介,無論是閱讀,還是支付方式,無論是社會階層還是資訊傳播,都不可避免的走入向資訊化。
此時,消費者深陷在各類媒介、各類資訊中,所謂的“權威”聲音很快被湮沒在資訊的海洋中。對於消費者而言,媒介“碎片化”更多體現的是“個性化”。在科技開始主導一切的社會轉型情況下,由於收入差距增大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懸殊,他們的價值觀,消費方式,閱讀的書籍,審美情趣也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也是階級碎片化的引子。而逐漸拉開的階級之間溝壑,引導了資訊傳播的碎片化,其中包含了時間,閱讀,社交的碎片化。
社會階層“碎片化”產生的直接影響是消費階層“碎片化”,收入差距是社會階層“碎片化”的根源,而收入又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不過,就算是收入相近的人,由於家庭教育,性格觀念,以及喜愛喜好,他們對於應該怎樣消費,要不要狠下心貸款購買,還是勤勤懇懇地攢夠錢再買,意見並不是統一的。然而,正因為同一階層內部消費者由於態度觀念、生活方式不同呈現出“碎片化”趨勢,網路和數字技術的發展更為消費階層“碎片化”推波助瀾。在大眾市場向分眾市場轉化過程中,一部分態度觀念、生活方式相近的消費者緊密結合,發展為“碎片化”市場。他們大多分為大眾消費,分眾消費和小眾消費。
比如,如今70後及之前的人可能還對支付寶、微信支付抱有一定的戒心,他們或許會因為種種外界的客觀原因,迫使他們去註冊,開通賬戶,但支付寶等快捷支付方式絕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而已經成年的人80後及90後,由於他們已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並且他們樂於嘗試新事物,因此比較青睞支付寶,當在實體店挑選好東西后,支付寶往往是他們的第一選擇。00後等未成年人,無法註冊支付寶賬戶,因此他們或是迴歸現金,或是將自己的微信賬號綁上父母的銀行卡,例如在學校的小賣部裡,有用現金的,這往往是父母每週或每月給的“生活費”,也有的揣著手機,開啟微信,“掃一掃”,簡單而方便。
碎片化並不止於消費方式,但這些碎片化的現象顯然是有利有弊的。
非遺文化學習之旅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6字今天,我的心情如同陽光一樣明媚。因為我即將參加一次特殊且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葉店文化禮堂“非物質遺產文化學習之旅”。
我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和我班趙弘胤同學一起去育英樓集合,緊隨著陸陸續續到來的同學和老師,我們手拿筆記本整裝待發。50位同學有序的排好隊伍,跟隨帶隊老師徒步來到我們今日的目的地:葉店文化禮堂。
一跨進紙、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栩栩如生的繪畫等琳琅滿目,令人感嘆不已。
接下來是分組活動,我被分到漆畫組學習。漆畫以天然漆為主要材料,它的技法豐富多彩,既是藝術品又是和人們生活相關密切的實用裝飾品。在漆畫老師的指導下:首先,用紅色的漆畫花瓣,下筆輕提筆重,注意每片花瓣的位置,不要群魔亂舞;接下來畫葉子,因為沒有綠色的油漆,就把藍色漆和黃色漆混合在一起,黃色漆多一點,藍色漆少一點,均勻攪拌後就變成綠色的了。畫葉子時要形狀不一,有的大有的小。經過一步步的努力,一副完美的漆畫就完成了。我非常榮幸地得到了自己親手畫的畫板。
第二個學習專案是書法毛筆。書法是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我沒學過毛筆,但我鼓起了勇氣決定去嘗試一下。我拿起毛筆,但感覺手一直在抖。於是,在心中不停的告訴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要戰勝自己。將毛筆輕輕的落在紙上,橫豎撇捺,注意頓筆和輕重變化,一個"木"字就成型了。一看這字還不錯,更有信心地完成後面的作品。
最後一個體驗是神奇的版畫。先是在模版上塗上一層黑色的油墨,用刮板在模版上反覆地刮,然後將白紙蓋在模版上,用手用力的反覆按壓,一副神奇的畫就誕生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的短暫,還有很多的傳統文化不能一一去體驗。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文化禮堂。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學習,讓我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在快樂中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探訪武林非遺文化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3字杭州古稱武林,文化遺產眾多,如京劇麟派表演藝術、天香樓傳統菜餚製作技藝、盤扣製作技藝等等,馳名中外,名揚四海。今天,我就來到了下城區武林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館進行參觀體驗。
一進大門,我便被裡面精緻的佈局給吸引住了,玻璃展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裡面的展品更令我驚奇:一塊殘缺不全的皇家繡品,儘管早已歷經了塵世的風霜,但那鮮豔的色彩、清晰的圖案卻並未消失,依稀可以看出它曾經的輝煌與美麗;另一旁則是盤扣製作技藝,盤扣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只是在反映民國時期的影視劇中見到過,卻未曾想這也是我們杭州的非遺文化,那些盤扣如龍似鳳,盡情地飛揚著,美不勝收。
走了幾步,我發現一旁的角落裡,躺著幾個圓圓的鐵環,我不禁心生納悶—這鐵環拿來幹什麼用的呢?指導老師趕緊過來給我講解,原來,這小小的鐵環,就是長輩們小時候常玩的遊戲—滾鐵環。指導老師邊說邊示範,一個個大小不均的鐵環在路上自由奔放地滾動著。我好奇地試了試,沒想到這小小的鐵環竟那麼難掌控。我連續嘗試了好幾次,才勉勉強強地滾起來。
此外,我還參觀了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字畫手工裝裱工藝、杭州武林方言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可謂:“自古杭城多瑰寶,直是天堂落人間!”
走進非遺文化展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1字2018年2月5日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坐車來到位於忠旺路的新華區文體中心,體驗非遺文化活動。展廳內人山人海,宋老師點名集合後,給我們每人發了三張卡片,每張卡片可以親手體驗一種非遺專案。
我們首先來到了木板年畫的展臺,是一個木板上刻著精美的線條,用沾了紅色顏料的刷子刷滿,再把紙放上去,固定好,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拿一把幹刷子不停地刷,這時一件精美絕倫的年畫就誕生了。
之後我們又去做了手工頭飾和布藝。手工布藝是做掛墜,我和奶奶一起動手,奶奶幫我縫針,我負責穿線、修剪、裝料。我們還見到了緙絲、鐵板畫、石頭畫……很多非遺作品。
通過這次活動,我瞭解到很多非遺活動,深深地感受到中國非遺文化的魅麗和神祕。
正在消逝的文化 篇15
國二作文 ,981字炒米餅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好吃的炒米餅咬下去口感獨特,入口甘香鬆化,還有杏仁的脆口,滋味無窮,讓人不會忘記這感覺!如果讓我吃的話,我可以吃一大包。每天放學回來吃一兩個,就會感覺很滿足,一個炒米餅入口,一天的疲倦就消失了。
傳統炒米餅的配方是食用植物油、黃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等。這樣做出來的炒米餅才是最正宗、最好吃的炒米餅!我在家裡試過做,可是都不是那種味道,所以我很想學,這樣我就可以隨時隨地都能吃到正宗的炒米餅。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師傅,因為現在會做炒米餅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希望在未來我的夢想會實現。我也希望吃了我做的炒米餅,人們也會喜歡上這種傳統的小吃。其實以前有一些店鋪是專門賣炒米餅,可是因為鋪價高,賣炒米餅不賺錢,導致只能關門大吉,這樣後代的人就不知道這種小吃曾經存在過,慢慢地人們就會淡忘這種小吃,於是這種小吃也就漸漸消逝了,成為一種記憶中的傳說。
為什麼這像炒米餅這些傳統文化會消逝呢?雖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沒有人願意繼承這些技術,而是追求所謂科技的創新,讓中國更加現代化,跟上世界的腳步,但是人不能忘本,畢竟這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東西;二、鋪價高,迫使經營者只能關門,人們再也吃不到這些好吃的東西了,現在的中國人眼中只有錢,認為有了錢就了不起,就能成為最富裕的國家,就是因為這樣錯誤的思想,導致人們都忘記了最初的東西,忘記了傳統文化需要有人去傳承。
所以我在這裡呼籲:希望更多的人來保護傳統文化,使人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發現其中的趣味。我建議人們一定要力爭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建立一個節目,是讓繼承人來教大家傳統的小吃,讓每家每戶都能體會到小吃的美味;
第二、增加小吃的店鋪,而且租金少一點,讓更多的人能嚐到這些美食;
第三、多發展關於這方面的遊戲,讓人們樂在其中,感受其中的樂趣,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四、每家每戶在家做完後,可以拍照發到網上去,讓人們選出做得最漂亮、好吃的小吃,增加人們的興趣度。
我相信,如果這樣做,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保護好這些傳統文化,不管是傳統建築物還是傳統小吃,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這些都是祖先創造的財富,為的就是能讓我們能有地方睡、有東西吃,先人們的用心良苦我們一定要牢記,讓我們把這些傳統文化儲存下去,讓它們成為中國的驕傲。
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 篇16
國一作文 ,758字“民以食為天”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那麼,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但隨著時代發展,我們逐漸淡忘了一些中國的飲食文化。
隨著科技不斷髮達,經濟變得繁榮,高樓大廈代替了低矮房屋,而一些飲食文化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洋快餐。這讓我們不瞭解飲食文化,甚至是不知道哪些屬於傳統的飲食文化。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一種廣州人都吃過的東西—艇仔粥,也許大家都會問艇仔粥到處都有得吃,哪裡算消逝?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正宗的廣州艇仔粥是在碼頭或小河邊開或停著一艘小艇上賣的,而現在的艇仔粥都變成普通的粥,沒有了老西關的特色,失去了文化氣息,所以這種飲食文化就這樣消逝。
這種大家都熟知的飲食文化沒有被真正傳承下來,就更別說一些大家不知道的飲食文化了。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冰室是什麼呢?”,我猜很多人都不知道,冰室是一種專門吃各種雪糕或冰棍及其製成的甜品的一個店鋪。以前,在廣州有很多,現在就剩下兩三家了,但在一些廣場也會見到“冰室”的身影,不過他們其實是茶餐廳的代名詞,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冰室了。
由此可見,一種種飲食文化正在消逝,而我們卻還沒有意識到,更沒有采取行動去挽救它們。但世界上許多國家並不像我們一樣,比如說日本,他們雖然已經有很多快餐,但他們大部分人依然保留他們的飲食文化—吃壽司和便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這是因為日本人懂得保護和傳承自己的傳統飲食文化,而我們卻任飲食文化在逐漸消逝,甚至破壞它。
飲食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中國人靈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保護並傳承它們,不要把我們祖先的智慧的結晶丟掉。
最後我想呼籲大家行動起來:我們要努力將飲食文化傳承給下去,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要讓這些美好的飲食文化繼續消逝!
正在消逝的漢族文化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31字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漢族的生活區域。大家也知道,每個民族都有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為什麼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得以流傳,而現在漢族的傳統文化卻正在逐漸消逝呢?
這個問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我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聞和思考。
首先讓我們來對比兩幅圖畫,這是前些天我親眼目睹的圖畫。第一幅畫中,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處屋舍、小橋、流水、老樹、扁舟,柳樹的枝頭剛剛泛出嫩綠,畫上一群身著漢服的人神態各異,有的人正悠然的在地裡勞作,有的人正聚在一起對弈,有的人正在寫字畫畫,有的人邊走邊欣賞著身邊的風景,有人的三五成群的喝茶吟詩,有的人在互相行禮;而第二幅畫中,高樓大廈矗立在現代都市的每個地方,街上的人們行色匆匆,城市被緊張與匆忙籠罩著。
我們現在人們的處境就如第二幅圖畫,悠然自得的神態去哪兒了?飄香的茶哪兒去了?我們的漢服哪兒去了?不得不說,漢族的文化正從我們的視野與現實生活中漸漸淡去,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它硬生生拽下來。但是,那股力量是什麼呢?是西方文化的侵入?還是人們對自身傳統文化漠視?
我想問的是:如果身為一個漢族人,我們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甚瞭解,就算了解了,也羞於去實踐、傳播,而是崇洋媚外,去追求西方潮流氣派的洋文化,那麼我的傳統文化考誰來傳播呢?這種現狀不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注意嗎?
身為漢族人的我們,是有責任重新振興漢族文化的,但是現代人太習慣西方的生活方式、快節奏的工作和學習,忙的忘記了漢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我想,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它原有的歷史文化,就像一頂皇冠,失去了炫彩奪目的珠寶一樣,就不可能再閃光。
舉一個例子,就如我們漢族最基本的禮儀文化現在也得不到很好的傳承。就像尊祖敬老是我們漢族人最基本的禮儀,可是我們在家裡卻像個小皇帝一樣,讓家裡的長輩們伺服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漢族古俗,有尊師之禮、成人之禮、婚嫁之禮、揖讓之禮、迎客之禮、但現在這些禮儀都簡化甚至消逝了。而另一個漢族人的代表,漢族的特有服飾文化—漢服,在都市裡已經很難找到了,大家都穿著西裝和休閒的衣服穿梭於都市裡,偶爾在街頭零星的看到一個穿漢族衣服的女子和男子,大家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盯著他,要不就會覺得那人在拍戲或用英語問你是來自己日本還是韓國,這真是我們漢族人的悲哀啊。
再看看鄰國的日本和韓國,他們穿著和服和韓服走在街頭巷尾,或正式的場合下,沒有誰投以異樣的目光。要知道,他們現在穿的服裝正是我們漢族人在盛唐和明朝的衣服。我們的國家有56個民族,當55個民族穿上節日盛裝的時候,我們漢民族穿上的卻是西方人的衣服,穿的是西裝,請問,代表我們漢民族的衣服哪裡去?是不是已經消逝了呢?
面對正在消逝的漢族傳統文化,我在這裡這並不是想批評誰,我只想說,請保持我們漢族人良好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剔其糟粕,不要讓我們漢族先輩智慧的結晶在現代繁華的都市中逐漸沉沒和消逝。我們要一起努力,將漢民族文化瑰寶傳承下去,在21世紀裡綻放奪目的光芒。
消逝的傳統文化 篇18
國二作文 ,1115字傳統文化,我想可以這麼理解:“傳統”和“文化”。
這個本該息息相關的兩個詞語,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距離依然遙不可及,就像那牛郎和織女,本該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因為天河而只能遙遙相望,只得一年一會,鵲橋相遇。
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零零星星彙總起來,組成了一個完美而又複雜多樣的體系,涉及各行各業,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但是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駛來,這些古老、奇特卻又富有藝術氣息的文化,已經被慢慢被遺失、被忘卻卻,慢慢被消磨,讓本就不輝煌的中華文明更加黯淡。到了今天,也就只剩下那零星點點了,而且有些也即將消逝。
我曾經看過一個公益廣告,上面列舉了十種中國獨有民間工藝,都是現如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是上面附帶了一些資料,譬如,皮影戲有九個流派面臨失傳;水晶雕刻傳承人不足8人;中藥炮製數傳承人不足五人;可修復壁畫的勉薩派唐卡繪畫大師僅餘一人……這些資料無不揪著我的心,原來我們引以為豪的傳統文化所剩不多了。
在機緣巧合中,我開始接觸到一種中國傳統樂器—二胡,並開始學習。這種在民間比較多人認識的樂器,被較多人學習。但是在那些只看過聽說過卻又不瞭解的人看來,對二胡有一個不怎麼好的印象。比如街邊賣藝的人拉的,白雲山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奶拉的;再比如那個“瞎子”阿炳拉的,諸如此類。就連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並且在不知二胡為何物時,就開始學習了。
學習的過程中,褪去了新奇之後,就只剩下枯燥、乏味,和無限次的磨合。再好的性子也被磨平了,我開始懶惰,開始拖拉,開始厭煩,甚至想要放棄。但在老師的堅持,媽媽的督促下,我還是很平穩的度過了四年之癢,直到今年,我一共堅持拉二胡達八個春秋。
終於二胡也成了和筷子、菜甚至於飯一樣重要的生活組成,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然而放眼望去,當初和我一起學二胡的16個人,如今僅餘兩個人在堅持,這種現象很好地反映了人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遠遠不夠,這還只是比較為人知的樂器,如果到了一些只有內行人才能念出名字的樂器,多少人還會去學習,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傳統和文化分開了,因為傳統已不再是原來的傳統,文化也不再是原來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在經濟和利益面前都變了味道,一切朝錢看,導致我們很多傳統的文化都得不到傳承。
所以面當今社會,我發現很多我們獨有的東西都在以我們不為所知的速度消逝。我們能做的,只有去傳承,去關注這些真正madeinChina的東西,而不是一味單純地追求西方藝術,難道西方的金屬樂器就高大上,而中國的古典音樂就入不得殿堂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拋棄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我們還能走多遠呢?
我不敢想象:當我們都失去了傳統的文化,我們的根還能存在嗎?
非遺文化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3字暑假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我住到了姥姥家,姥姥家在北鑼鼓巷社群。六朝古都老北京在不停的變化和更新,我姥姥家那裡的衚衕也正在進行拆違改造,放眼望去,青磚灰瓦小衚衕的院子錯落有致,綠草花壇大槐樹的道路映入眼簾,平房衚衕小區充滿溫馨和諧,與水泥林立的樓房小區完全不同,多了幾分皇城文化的氣息,還有不同國家的人們在衚衕裡遊覽參觀,好不熱鬧。
今天姥姥、姥爺要帶我去參加社群舉辦的非遺文化活動---“彩拓”
這次活動是在皇城古老的“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書法教室進行,北京一中是姥爺的母校,姥爺的父親也曾在一中教書。北京一中有二百年的歷史了,這座學府原名叫“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姥爺家是滿族人,姥爺還和我開玩笑的說,要是在那個年代我就是個正宗的小格格了。
我們走進大門,磚雕的校門很古老也非常漂亮。來到學校的書法教室,教室裡座無虛席,牆上掛滿了各朝代名家的書法作品(印製),讓我流連忘返。接下來非遺傳承人王老師給大家講了“彩拓”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我認真的聽著,感慨中國文化的魅力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製作開始了,這看似簡單做起來也不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拓出了邊,整幅作品就作費了,還有力量的大小也要掌握好,這可直接會影響色彩的深淺。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細緻製作,終於大功告成了,姥姥姥爺拓印的是一幅“瓦當朱雀圖”,我拓印了一張康熙皇帝書寫的“福”字,老師告訴我這個“福”字裡包涵著:多子、多財、多福、多壽、多田、五個“福”,所以叫“五福臨門”。
啊!中國的書法文字能這麼巧妙的運用,古人的智慧讓我讚歎。回家的路上姥爺還答應下週帶我去香山“拓印”石碑!把這門新學到的古老的非遺技術方法付之於行動。
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5字昨天下午,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們全班同學和老師還有校長媽媽一起去探祕——雨花非遺館,我們全班感到非常的興奮與榮幸。
一到博物館便看到螢幕上滾動播放著以前來博物館觀看的人與事,來不及細看,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往裡走,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毛澤東爺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講話的大型湘繡屏風,這也是他們的鎮館之寶,據說此屏風是花了三年時間繡出來的,此刻我感嘆到,這些湘繡師傅的毅力與細心,接著我們來到了剪字館,剪字也就是拿一張紙剪出一個字,貼在一張大紙上。馬上我們又來到了蠟染館,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蠟粘過的地方就出現了美麗的白花,蠟染真神奇啊!最後我們來到了演皮影戲的現場,皮影戲也被稱為影子戲,燈影戲,原來演皮影戲的要求很簡單,只需要一點燈光,一塊大大的隔亮布,還需要獸皮或紙板製成人物道具,在通過燈光把由人操縱的影像對映在幕布上的一種表演藝術,皮影戲也就是我今天參觀非館我最喜歡的了,因為我不僅觀看了皮影戲,並且參加了表演,老師讓我們分組進行了表演,皮影戲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我只需要依靠雙手控制,靈活的操縱皮影表演,各種動作,然後再配上伴奏和演唱就行了,但是想要靈活地操縱,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必須得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我們只表演了一下,就覺得很累了
到時間了,我們要回學校去了,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逐漸忘記了原汁原味的世代,相傳下來那些技藝,其實這些技藝它不但非常實用它也非常好看,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努力的去學習我們的非物質文化,多瞭解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傳承經典民族技藝,弘揚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