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文天祥紀念館相關作文20篇

拜謁文天祥紀念館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3字

在去江西省吉安縣的路上,我們激動萬分,因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紀念館就坐落在新縣城的山上,山名“緬懷”。不知不覺,我們加快了腳步……

文天祥紀念館是江西省十大歷史名人紀念館之一,每年約有50多萬人到這兒來參觀。紀念館坐北向南,依山就勢,是軸對稱的仿古建築,進入大門,我們就看到了一座高6。4米的文天祥塑像,看上去莊嚴而威武,經過了九十九級臺階,我們來到了正氣堂,正氣堂坐北朝南,周圍種著四季常青的松柏,正氣堂內設有全館整體模型盤,它可以指導我們進行參觀,通過模型盤,我們可以看到館內的山門,石拱橋,石級,平臺,主殿,廂房,內花園等。館內有四個展廳,分為東西廳,展廳和廂房內有文天祥的生平事蹟,遺物,手跡,著作,碑刻等。展覽廳四周亭廊環抱,館內的一面牆上寫著文天祥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

文天祥在嚴父名師的教導下長大,18歲時獲得了廬陵鄉試的第一名,20歲時入白鷺洲書院,同時又中選吉州貢士。他憂民所憂,為民請命,受到了百姓的愛戴。“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面對元兵南侵,文天祥在家鄉招募義軍,堅決抗元,後來,他不幸被俘,但仍然大義凜然,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氣節挑起了民族大義,為這段屈辱的歷史增添了最壯烈而光彩的篇章,他的名字永遠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

文天祥,他生逢末世,卻志存高遠;他幾經宦海浮沉,卻仍然剛正不阿,民族危亡關頭,他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國破家亡之後,他寧願以死報國,也不肯接受榮華富貴的誘惑。

依依不捨地從文天祥紀念館走出來後,我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陳經山老師,因為文天祥是他最崇拜的兩個偶像之一,他決心在2036年文天祥誕辰800週年時,把《指南錄後序》裡文天祥所走過的路重走一次。他曾評價文天祥說:“文天祥是一個能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獻給他的人民和國家的民族英雄。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將自己的心點燃當作火炬,照亮後人前進的道路。”

揮手作別文天祥紀念館,我更有萬分的不捨。當我再次回首,仰望那座六點四米高的塑像時,我感覺一股浩然正氣溢滿我的胸膛。一代英雄文天祥,將永存於天地間!

遊孫文龍紀念館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2字

聽說陽城有紅色教育基地—孫文龍紀念館。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爸爸準備帶我們去參觀學習。

驅車大約20公里,我們就來到了孫文龍紀念館,它位於陽城縣河北鎮孤堆底村。孤堆底村群山環抱,青松翠柏,鳥語花香。孫文龍紀念館依山而建,紅牆黃瓦,莊嚴肅穆。

進了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毛澤東題寫的“為人民服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緩步邁上臺階,中臺矗立著一尊孫文龍紀念像。孫文龍是山西省陽城縣河北鎮孤堆底村人。1957年響應黨的號召,從優越的省委機關,主動申請回鄉支援農村建設,先後任鄉長、公社書記、副縣長、縣長,連任陽城、武鄉、屯留三縣縣委書記,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因積勞成疾,逝於任上,年僅51歲。

在陽城,他思想超前,開種植蘋果之先河,給寺頭人民栽上了搖錢樹。他栽桑養蠶,開渠截留,築壩建庫;在武鄉,他移花接木,使武鄉一躍成為全國新蠶區的一面旗幟,受到國務院的表彰;在屯留,他致力發展,科學規劃,對農業進行綜合治理。

看完孫文龍的事蹟介紹,繞過雕像,順臺階走到側面,是一排排整齊的豐碑。上面有人民因思念他,為他寫的文章,其中我最喜歡的是:

太行頌

雲纏腰際顯風騷,直插重霄氣勢豪。

一自棉桑山裡遍,有人更比太行高。

該館先後被命名為“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天,我領略到了孫文龍同志的人格魅力:他一心為民,帶領老百姓種桑養蠶,我們要向他學習。

參加天門革命烈士紀念館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2字

在神聖的華夏大地上,有這麼一塊革命的沃土,它就是天門。在天門這片熱土上,留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賀龍、李先念、段德昌等人的足跡。

為了紀念在天門犧牲的革命烈士,市政府專門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背靠漢北河,坐西朝東,五星紅旗分掛兩邊。四周都是花園錦簇綠樹成蔭,松柏成林,透露出濃郁的肅穆氣氛。

走進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浮雕,展現的是紅軍過草地、爬雪山、渡大江的情景,表現了革命先輩不怕遠征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

第一展廳是彭家堖夜校。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在過去,窮苦人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認認真真地讀書的情景。經觀察,發現那間小屋又黑又破,窗戶就是由幾根破木棍組成,想當年一定是凜冽的北風像刀一樣刺骨穿進小屋。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熱血譜寫春秋”這一展廳主要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先輩所使用的武器,如手槍、手榴彈、大刀,雖然已經破舊不堪,但是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展壁上還記載著天門每個鄉鎮和犧牲人數,據統計,總共有五千七百多人為國捐軀。看到這個資料,我非常痛心,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他們太可惡了!

參觀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溜走了,離開展廳,撫今追昔,我們豪情激越,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和老區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參觀天門革命紀念館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6字

在天門有一座革命紀念館,背靠漢北河,面朝東方,是天門的歷史記憶碎片之一。

天門市革命紀念碑,位於革命烈士陵園中心,它高29。6米,分為碑頂、碑身、碑基三個重要部分,碑身上有4個浮雕,分別刻畫了革命戰爭時期的場景,碑前有秦基偉同志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碑後有毛澤東主席的題詞:“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離開革命紀念碑,來到了革命紀念館。進入館門,裡面安安靜靜的,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響動,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館內的大廳裡,有一個沙盤,上面是紅軍過草地的情景,他們雖然雙腳陷入泥土裡,但是沒有恐慌,仍然堅定地向前走著,充分展現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進入展廳,我看到了許多歷史戰爭的畫面,還有許多槍支彈藥……其中最令我興奮的是文墩戰鬥。據館內工作人員講解,1932年,中國國民黨反動派大舉進犯天門,賀龍、關嚮應知道了,便帶領紅軍去抗擊,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把敵人全部殲滅。最終,他們將敵人的首領韓冒俊活捉,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出了紀念館,我們返回幸運星。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禁思考:沒有革命先烈們的浴血奮戰,哪能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呢?

地雷戰紀念館遊覽記 篇5

國一作文 ,961字

披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車輛行駛在平坦的路上,向著目的地出發。

“吱—”車胎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到站了。

門外醒目的兩根紅柱子,走上臺階,兩側是金屬的牌子,寫著“地雷戰紀念館”六個大字。走入館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雕像—五個英勇的膠東人民站在山坡上,其中不僅有青年壯漢,而且也有婦孺老人。他們的手裡都拿著武器,目光炯炯,眼睛中燃燒著熊熊烈火,義憤填膺,彷彿下一刻就要去和敵人戰鬥,為自己的親人報仇雪恨……

走進正廳,我看到展廳裡擺放著各形各色、大小不一的地雷,有夾子雷、子母雷、石雷、梅花雷、蠍子雷、頭髮雷等等,看到這些,我心中不禁多了一絲自豪的感覺。

走著走著,我又走到了幾座雕像前。在仔細閱讀了雕像後的介紹,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在山東海陽趙疃地雷戰中的幾位英雄—全國民兵英雄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爆炸大王趙同倫和膠東女英雄陳桂香。據說趙守福同志渾身都是膽,曾經用三個地雷炸了鬼子據點的三個門;而且還智闖狼窩,把鬼子的的登記處炸得面目全非;還化妝進入據點,用攻心術讓偽軍投降……于化虎同志在操場上埋下了大地雷,讓正在跑操的鬼子們被炸上了天。

在展臺上,還有一些小推車、鐮刀之類的工具,這是膠東人民在運送和埋地雷時所必備的工具,簡單的生產工具,卻在這些正義的百姓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充分體現了膠東人民的智慧與才幹。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都想參軍,為了保衛自己的家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去儘自己的一分力量。而今,已經是硝煙散盡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再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而上戰場殺敵,也不需要為了傳遞情報忍辱負重。與那些在炮火中戰戰兢兢地生存的人相比,我們真是幸福多了,不僅有一個安定的家,而且衣食無憂,不用一天天提心吊膽地生活。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感激、回報給了我們幸福的祖國。

回報祖國,不能僅僅只在嘴上說說,而是要付諸於行動。首先,我們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做好一名學生,遵紀守法,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一枚有價值的種子。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還要發掘自己身上的潛能,成為國家的棟樑;其次,要學習革命先烈們身上的優秀品質,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最後,讓我們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吧。

中國夢,我們的夢!

渡江戰役紀念館觀後感 篇6

高一作文 ,680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成與渡江戰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謂是一戰定中華。

1949年3月20日,華東局機關先行進駐統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3月28日,鄧小平和陳毅進駐瑤崗,4月20日下午6時開始渡江。偉大的渡江戰役自4月20日至6月2日在崇明島宣告勝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鎮,共計171座縣城,殲俘敵40餘萬,為全國大陸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紀念館內均為清末徽派建築,意韻悠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往左看是遊客接待處,往右看是總前委參謀處,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步槍、子彈、手榴彈、軍毯等,儲存完好,引人入勝。

總前委參謀處對面有荷花池,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佇立在荷葉上,是那樣的威風凜凜。荷花池再往北看就是《渡江頌》書畫展,置身其中真的是巨集偉壯觀。

總前委舊址群現有六處景點對外開放,分別是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機要處舊址、祕書處舊址、參謀處舊址、《渡江頌》書觀,歷史景觀與人文景觀總為一體,是休閒、學習的好去處。

今天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學生積極向上,這些都要歸功於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奠定的基礎,而渡江戰役的成功又歸功於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瑤崗運籌帷幄,為中國的新生代開啟了一個完美的開端。

渡江戰役中還有一位女神,她就是馬毛姐。她,只是瑤崗村裡的一位普通老百姓,當大戰來臨之際,卻能不畏艱險,冒著槍林彈雨將解放軍戰士送到了河對岸,成為渡江第一船。馬毛姐卻不幸中彈,忍著劇痛護送解放軍戰士。值得我們全民族為之驕傲。

站在紀念館裡,回想著,那些戰火紛飛的日子一一飄過。

遊孫思邈紀念館 篇7

高三作文 ,1205字

孫思邈,一位用一生詮釋了“大醫精誠”,用一世踐行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醫德典範,一生懸壺濟世,一世德藝雙馨,不僅留下了造福後世的醫藥典籍,更是樹立了以德修身、以德養性的精神典範。作為藥王故里的銅川,“孫思邈”不再只是一位著名的醫者,而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是每個銅川兒女引以為傲的精神嚮導。2016年10月9日,孫思邈紀念館正式開館,我迫不及待地去一探究竟。

藥王山,位於銅川市耀州區城東,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的隱居之地,故以其“藥王”之稱而得名。進入藥王山景區,五山連綿,撲朔迷離,似乎別有一番仙境之意。山門西側,傲然挺立著一座慈祥老人的雕像,左手持杖,右手緊握《千金方》,手杖上的藥葫蘆彰顯了他樸實而又輝煌的一生。這裡就是孫思邈紀念館。紀念館背靠藥王山而建,“品”字形的總體佈局,開闊的廣場,傲然挺立的雕像,以藥匣子為外牆裝飾的館舍,以中醫藥著作名為點綴的石板路,每一處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匯合,每一點都融入了孫思邈的內在精神和一生的非凡經歷。這種物質與文化的呼應表達,匠心獨運的建築設計,傳達著藥王一生的功績與榮耀,更呈現給人一種具有深層次文化感知的空間環境。

紀念館分兩層,序廳、孫思邈專區、中醫藥文化專區、中醫養身文化專區四個展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現了孫思邈的一生。進入館舍,風聲、鳥聲、溪水聲、竹葉拂動聲,讓人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廳,紗幔上“大醫精誠”四個字,隨風而動。漫步在一幅幅巨大的紗幔中,抬頭望著頂部模擬巖上的壁畫,從中可以看出中醫藥發展的歷史脈絡,也讓人感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走過序廳,便進入整個紀念館的核心區域—孫思邈紀念區。精美的版畫,訴說了孫思邈一生的成就與貢獻;簡明的沙盤,描繪了“藥王”一世遊歷的漫漫長路;銅質的書本,彰顯了“孫十常”對後世的巨大貢獻;巍峨的石碑,展示了“妙應真人”獨到的養生妙法。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藥王”形象,怎能不讓銅川兒女為之驕傲、為之驚歎。

進入中醫藥文化展區,你一定會被一件件或精美或古樸的文物吸引,“中醫藥發展簡史”和“絲綢之路與中醫藥文化交流”兩個主題,既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也有現代的醫學常識,不僅是中醫藥發展的腳印,更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印記,它帶給我們來自那些古老年代的智慧與匠心,構架出一場古與今的對話。移步至二層,整面牆的流線型書架,萬本醫藥典籍給人以視覺的震撼;膠片製成的燈具,是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匯集;整潔而古樸的桌案,傳遞著書墨的清香;簡潔而舒適的座椅,給人以溫暖的遐想。

孫思邈紀念館的設計,用園林式的展館,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也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追求的自然與人文的合二為一。無論是整個結構的佈局還是館內的陳設,都散發出“道骨仙風”的氣質,與孫思邈的個人品格交相呼應。走出紀念館,站在栩栩如生的孫思邈雕像之下,望著與藥王山融為一體的紀念館舍,似乎置身於一幅秀美的歷史畫卷之中。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館有感 篇8

國二作文 ,647字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初一初二一起去參觀渡江戰役勝利紀念館。沒多久,我們就遠遠望到高高聳立的紅色雕塑。

在大門口,我首先看到了“京電號”。可別小看這艘船,它在渡江戰役中可立下了赫赫戰功。它是工人師傅冒著生命危險,在國民黨的眼皮底下保護才得以保留下來。在渡江戰役中它冒著敵人的炮火共運送了6000多名解放軍指戰員渡過長江,包括鄧小平、陳毅等將領,被譽為解放南京“渡江第一船”。

進入紀念館後,我們看到了許多當時的檔案、圖片及影像資料,使我瞭解了渡江戰役的基本情況。我們還看到了老百姓用來支援解放軍的獨輪車、帆船,解放軍的一些武器與裝備;還有老百姓歡迎解放軍的橫幅,上面寫著“天亮了!”,可以想象人們當時的喜悅之情。

出了紀念館來到廣場,我們看到了雄偉的“千帆競渡”雕塑。這組雕塑由49根高度不一的“風帆”組成,據介紹中間的一組“風帆”高達49。423米,以此紀念“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日。回首望去,紀念館很壯觀,像一艘駛向勝利的船。

站在滾滾流水的長江邊,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英勇的解放軍冒著槍林彈雨渡江的一幕幕……。為什麼能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面對敵人精良的裝備與堅固的工事,解放軍能渡過這一“長江天塹”?我今天找到答案了,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解放軍是正義之師,得到了人民的擁護與大力支援。望著美麗的新南京,我想起了為解放南京而犧牲的英烈們,我們的今天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啊!我想:渡江戰役勝利紀念館是對他們的一種緬懷,但對於我們來說,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感謝與安慰!

參觀徐悲鴻紀念館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2字

這次,我參觀了徐悲鴻紀念館,內心有所感觸。

紀念館有四個展室,第四展室以大量圖片介紹徐悲鴻貧寒的家境、少年時代的幻想、一生的創作、教學和社會活動以及他在世界各地舉行畫展的情況。在當年畫室和起居間的復原室中展出了他的畫筆、畫板和顏料,畫案上陳列著他生前使用過的文房四寶,畫架上放著他最後一幅未竟之作《魯迅與瞿秋白》。該室牆上懸掛著他的老師、法國名畫家達仰的照片,他與好友、印度詩聖泰戈爾的合影,他去世前一週與夫人的合影以及他收購的最後一件藝術品──任伯年的《紫藤翠鳥》。

而第一二個展室,陳列著徐悲鴻的作品,有《愚公移山》、《巴人汲水》、《國殤》、《船伕》等等。我對《愚公移山》這幅畫印象深刻:一群赤裸著上身,只穿了短布褲的人們,拿著耙、鋤、鎬這些工具正在奮力挖山,他們像是愚公的子弟。而愚公正在和鄰居說話,他的旁邊還有兩個孩子。

看完這幅畫,我感觸很深:愚公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屋子被兩座大山夾著,他卻不搬家,毅然決定挖山,這也顯現出了愚公不畏強暴、蔑視權貴的精神。徐悲鴻的繪畫功底也顯現出來。畫家創作這幅鉅作,是希望中國軍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艱苦奮戰,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這也讓我起了要保護文物,不讓文物流失的想法。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

中國工農西路軍紀念館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612字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車去烈士墓園。轉眼間,便到了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蒼松翠柏間的烈士英雄紀念碑,碑上攜刻著徐向前親筆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幾個大字,碑的旁邊還有烈士光榮事蹟,整個烈士墓園裡顯得莊嚴而肅穆。

掃墓活動開始了,我們在沉寂的松柏中間默哀了3分鐘。後來我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進入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青海烈士的名冊等,接著是由雕塑家何鄂創作的西路紅軍第五軍“血戰高臺”的塑像;幾個頭裹繃帶的戰士正瞄準馬匪。畫面體現了紅西路軍血戰高臺的情景。掉向東面是紅西路軍第五軍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這兩位烈士的雕像。堂內還有許多烈士以前用過的東西都將作為歷史的見證。

在這些烈士中,有很多感人的例項。紅五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犧牲時,他的妻子正在千里之外,每天看著他中學時的照片和楊克明工作時用的公文包,這一看,足足看了30年,白髮蒼蒼的妻子最終等來的卻是一個噩耗—自己丈夫早已離世,妻子悲痛欲絕。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中國的英雄。

這些紅軍將士,為了建設新中國,為了我們安定祥和的今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已的生命;表現了革命戰士勇敢戰鬥和頑強不屈的精神。他們的事蹟,值得我們新一代學習;他們的品格,激勵著我們永遠向前。我們一定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認真學習,奮勇拼搏,早日學好本領,努力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回報國家,為構建和諧美好社會主義國家作貢出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