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碎片重新拼湊起來相關作文20篇

把碎片重新拼湊起來 篇1

把碎片重新拼湊起來作 ,776字

現在的生活就如同一幅拼圖,一塊塊零零散散地堆在一起,到需要的時候就隨手拿起一塊拼上去,但有時,我們會因為太過於匆忙而拼錯了位置,使整幅拼圖都變了樣。

由於手機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許多東西也在發生變化。對於我們學生來說,變化最大的就是閱讀。在以前,如果你想看一本書,你會去書店買或是去圖書館借。而現在,這些都已在慢慢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閱讀的新方式—電子書。它十分便利,你只要開啟手機就能夠開始閱讀,無論在哪兒並且書籍種類繁多。但是這真的是閱讀的本質嗎?一般閱讀電子書的時間都是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如上下班路上,工作休息期間,而這樣的讀書只是走馬觀花,如同完成任務,看完就結束了,這樣的讀書根本不能叫“閱讀”。我們不妨把這些時間拼在一起,細細地去品讀一本好書,瞭解這本書的深層涵意,提高我們自身的教養。這樣既享受了閱讀帶來的樂趣,又改善了我們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網際網路也使我們的社交變得碎片化。從飛鴿傳書到電報,再到電話、簡訊,現在發展為了微信、QQ。通訊方法的進步使人與人之間交往更為便利,但同時也減少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來往匆匆,連吃飯都如同趕集似的,更別說讓兩個朋友出來喝喝咖啡,聊聊天,談談心呢!有什麼事打個電話就全部完成了。然而,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會讓我們流露出更多的真實情感和想法,這樣的交流更能促進雙方之間的情感與默契。而不是時刻面對著冷冰冰的機器,在想到你的時候就聯絡你,不想到的時候就置之不理這樣碎片化的相處方式。我們要把這些碎片化的時間重新拼湊起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面對面地喝喝茶,談談自己或他人。

我們的生活已經被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衝擊成了一堆碎片,我們要將這些碎片慢慢拼湊起來,找回它原本應有的樣子,而並非在需要時匆忙拿起一片就隨意地拼上去。這樣既沒有效率可言,又會使生活丟失它原來的樣貌。

把碎片拼湊起來 篇2

把碎片拼湊起來作文8 ,823字

魔都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更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總是步履匆匆。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稍不留神,你就會落下幾拍。在上海,人們的“愜意”生活分裂成無數形狀不規則的碎片,散亂卻又規律性地出現在日程當中。

上海地鐵早高峰可是出了名的。在擁擠不堪的車廂裡,每個人卻又利用著這一小段的碎片時間幹著不一樣的事情。有的人戴著耳機,或許在聽音樂,或許在聽書,有的人手捧一本書,不願意浪費一點兒閱讀時間,還有的人一口接著一口地解決著簡單的早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就每天依靠這短短的十幾分鍾,看完了一本本書,聽過了一首首歌,吃遍了不同品種的早餐。我們把碎片的時間收集起來,去進行碎片的閱讀,碎片的早、中、晚飯,碎片的輕鬆,滴水尚可穿石。漸漸地,我們會發現自己已然用這些不規則的碎片,拼出了一個規則圖形。身處21世紀,在緊湊繁忙的一天天裡,我們一定要合理地支配、安排好時間,把這些零碎的時間都用起來。

每天都是24小時,大多數人認為除了工作、學習、吃飯、睡覺的時間,幾乎並沒有剩餘的時間可以支配。那其他人的時間又從何而來呢?坐在車上,你也許正望著窗外出神。可有人卻在背單詞,背古詩詞。你的時間就比別人少了幾分鐘。中午午休時,你還在和他人興奮地交談著,笑聲不斷,但有人卻早已打出了作業,一絲不苟地完成起來,你的時間又少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依然可以過得有滋有味,抓住稍縱即逝的時間!

網際網路時代,彷彿一切都被碎片化了!半小時的會面商談,五分鐘微信商討足矣,社交也被碎片化了。一下午的逛街購物,只需在網站上將物品加入購物車後付錢即可,整個過程絕不超過15分鐘,購物也被碎片化了。

面對這碎片化的一切,我們自有應對之法。把碎片拼湊起來,也許會出現一幅巨集圖,會給予你兩倍或更多倍的時間,同時你也會在疲勞中感到快樂。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在這個時代,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積碎片為完整,才是生活的上上策!

就這樣,將碎片拼湊起來;就這樣,埋下一顆文學的種子 篇3

就這樣,將碎片拼湊起 ,1035字

—致快節奏的生活中,碎片化的匆匆旅人

曾幾何時,我們已步入碎片化的網路時代,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似乎為我們帶來了諸多困擾。當飯桌上,家人們愉快交談時的溫馨氣氛逐漸轉變為沉默無言,當我們逐漸用手機上下載的電子書代替紙質書本,當我們時不時地拿出手機,重新整理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時,是否感覺到自己已成為人生之路上,一個碎片化的匆匆旅人?

猶記得孩提時代的我非常熱愛讀書,總是在夜晚,母親朗讀寓言故事時進入甜蜜的夢鄉。我總是與書中的主人公對話。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架上的書也逐漸增多。就這樣,我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文學的種子。

然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飛逝,轉眼間,美好不再。當我步入初三,踏入了中考的旅程後,日復一日向我湧來的習題,日復一日備考的緊張氛圍中,那段讀書時的美好回憶在我腦海中若隱若現,已被我慢慢淡忘。不知是從何時起,讀書也變得如此枯燥乏味。於是,我在心中埋下的那顆種子停止了生長。我開始通過手機、電腦等方式進行碎片化的閱讀,開始了碎片化的生活……

直到一天,我在看電視時偶然看見《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節目,在觀看選手們比拼詩詞知識時,那富有詩意的語言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我彷彿來到書中描繪的世界,感覺身臨其境…。往昔讀書時的美好回憶再次穿梭我的腦海中,使那顆文學的種子開始生長……自那天起,我再次愛上了文學,我再次翻開了書架上許久未被我翻開的書籍,細細品味。從“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中,我感受到王維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從“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我感受到陸游的豁達襟懷……就這樣,心中的那顆種子在陽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潤下,終於發芽,併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傲然挺立在我心中。就這樣,閱讀的碎片被我拼湊起來,它,使我長出了一雙懷揣著夢想的羽翼!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想:確實是如此,讀書使我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文學的種子。這顆種子,使我“腹有書香氣自華”,成為了見多識廣的女孩;這顆種子,讓我在逆境中依舊懷揣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這顆種子,使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我看來,當今網路時代,我們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許多人都沉迷於玩手機和看電腦,往往會關注並應用網路流行語,或是通過電子書等方式進行碎片化的閱讀,卻忽略了讀書的樂趣和魅力。我由衷希望更多人能走進文學,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感受文學的魅力。就這樣,將閱讀的碎片拼湊起來;就這樣,在心中埋下一顆名為文學的種子!

將碎片拼湊起來 篇4

將碎片拼湊起來作文9 ,856字

現在的現代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機,在閒下來時,都會忍不住開啟手機把珍貴的時間分成零散的碎片。

作為學生,我有時也會在無聊時時不時掏出手機,想尋找些有趣的事,忍不住在網路的世界中探求更多。而正因為這樣,這些零零碎碎的時間就在指間流逝,一去不復返了。而我,卻沒有在這些逝去的時間中收穫什麼,只是笑了笑,而等著我的,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

碎片的時間無處不在,玩兒我們每天也過著碎片化的生活。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都會悄悄的來找我們,等我們做完這些事情後又是一段碎片化的時間。上學放學時的路上,意外錯過車後無聊的等待,寫完作業,完成計劃後的時間。這些時間微不足道,卻又值得我們拼湊起來。

我喜歡利用這些時間,且在想辦法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去拼湊它們,積少成多,讓他們變得更有意義。

碎片化生活不可避,那就不如“化零為整”合理利用!等車時,我習慣拿出一本小小的本子,上面記錄著我不會背的單詞,沒不出的句子,等車的時間雖零碎,用它去記一些零碎的小知識,不就是很好的選擇?在家中寫完作業的時間很早,離睡覺還有一段時間,做完該做的了,我便會拿起一本《讀者》或是一本小說,細細品味,將那半小時的時間化為了我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睡前,當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時,我會在腦海中回憶今天所學的知識,或是放空自己的腦袋,享受一下忙碌後難得的放鬆。

將這些時間拼湊起來,即使你的生活被分成再小的在零碎的碎片,它同樣能被合理的利用,也能從中收穫許多。

時間本來就零碎,若要是我們在將這細碎的時間分割得更細,或許一天中我們都不會專注地做一件事。讓生活變得零碎的,還有移動網際網路,只要在空閒時少用手機去做一些無意義的事,用網際網路在這些時間中去了解一下新聞,比去微博、朋友圈來的好的多。專注地投入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好後再去休息一會兒,將時間合理利用,工作的效率會更高,時間也不會因為一次次的休息而變成零碎的幾片。

碎片化的生活是現在每個人都在面對的,而每個人卻又用不同的方法將它拼湊起來。碎片,只要被合理運用,依舊能發揮極大的用處。

拼湊起你碎片化的生活 篇5

拼湊起你碎片化的生活 ,746字

記得我在視訊網站看過一個叫“宇宙大新聞”的脫口秀,某環節有一個提問留言,大致是講,平時我們刷朋友圈刷微博刷qq空間,增加知識面可是會浪費大量時間。而“九筒”是這樣回答的:做這些並不會增加你的知識面,無非是多些談資罷了,這些只會讓你的生活變得無比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碎片。回憶一下,自己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在微博上看到某網友晒了一張蜘蛛的淘寶購買評價,說家裡蟑螂一下少了許多。於是我開始處於並始終處於一種喜悅中“噢!還有這樣除蟑螂的方法”,但是我並不知道那蜘蛛是什麼品種,並不知道它結不結網,並不知道它白天和晚上的習性,並不知道它是如何捕食的。不刨根問底,不尋藤問根,單單知道了一個與我而言無用處可派上、無營養可吸收的所謂“知識”,倘若在若干天后不被提及,它就被壓在了記憶的深底,很快無聲無息地消逝,彷彿不復存在。我沒有意識到這些,繼續心安理得地刷第二條微博,迎接下一條碎片化知識。

就是這樣,我們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有“獲得知識”的虛假的飽腹感,這也就是我們難以控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甚至喊起“再不學習就去剁手”的網路語的緣故。不知何時起,充其量能當墊飢的零食,卻成了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想想你一天裡開啟手機螢幕的次數,一天裡消費在手機上的時間,它們將你原本該充盈的生活分割得支離破碎。

比起盲人摸象似的接觸知識,為何不多花些時間挑一個自己正真感興趣的東西深入研究呢?再摸摸!去摸象腿!去摸象鼻子!去摸象牙!等你摸全整個龐然大物時,你才會感受到真正美麗的風景啊!

朋友,希望我話已至此你已經明白了。公眾號裡的雞湯也好,博主的人生經驗也罷。真正適合你汲取知識的,指引你人生的,將你所需的知識面體系化地歸納起來的,永遠,是你最不屑於閱讀的書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

“碎片化生活”拼不起來 篇6

國二作文 ,801字

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一個詞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碎片化。時間、閱讀、購物、社交都被碎片化了,我們已經進入碎片化生活。

如果你不分日夜地重新整理社交網站,看到新訊息就會下意識點開,然後把手頭其它事情先擱一旁,那麼你的生活就是被碎片化。

網路將生活這塊脆弱的玻璃打得支離破碎,無法再拼湊完整。所以讓我們拒絕“碎片化生活”,做一個完整的人。

習慣了網路帶來的生活後,個人的時間安排會變的非常瑣碎。大多數人會進入認知誤區,以為自己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時間,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更多資訊,知識。然而,碎片化生活正在無形中浪費你的時間!原本讀書寫字學習的時間被一點點浪費在了手機螢幕上。手機裡傳來的提示音會打斷你的思路,將你吸引到螢幕前,然後因為一個話題而開始長時間的討論,時間就在你來我往之中悄悄溜走。再想回到之前的思路又要費不少時間才能重新回到狀態。“碎片化生活”就像慢性毒藥,神不知鬼不覺地分割你的生活,吞噬你的時間。

“碎片化生活”令人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喪失思考的能力。有人認為自己可以一心多用,辦事效率高,這也是一個認知誤區。處於碎片化生活的你,是否用過完整的一段時間來讀完一本書?當然沒有,因為你的生活是零散的。脫節的。總是被那提示音打斷,被網際網路的世界吸引,那麼整個人都會變得浮躁。沒有靜下心專心思考一件事的機會。久而久之,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就很難集中注意,深入思考了。

如今,“碎片化生活”已成了一個社會現象,它幾乎在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倘若放縱這樣的生活支配著人們的話,那會是多麼可怕!時間會越走越快,人們會越來越浮躁,並且在沉迷網路的同時患上拖延症,思想被弱化,行動被禁錮,這將是全人類的災難!

如果生活是一場電影,那麼“碎片化生活”就是一幀幀單獨的畫面,拼湊不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們要擺脫“碎片化生活”,讓一切都完整起來,專注地去做一件事,如此人生方能充實美滿。

把碎片撿起來? 篇7

把碎片撿起來?作文1 ,1159字

我試圖把碎片撿起來,卻沒能想過把它們拼回原來的樣子,撿了丟、丟了撿,最後發現我失去的遠不止那些遺落的碎片。—題記

“爸,借我一下手機。”

“要手機幹嘛,到家了再說。”

“我怕有同學要聯絡我,找我有事啊。”

剛剛啟動車的發動機的父親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遞給我。

這是我作為一名寄宿學生的生活,週一到週五上課,沒有機會接觸網際網路。於是,才坐上回家的車,便等不及換個非學科性的角度重新認識世界。

我很循規地點開QQ,這是我工作、社交最常用的平臺。一週沒有上線了,有關我的任務積累如山。

有初中同學聯絡我,也許是有急事,我先回復她,“在的”,如是說。

先是學校體育委員群,我直接忽略了其他人的寒暄而是直接點開群公告,“茲定於下週二召開體育委員會議,有關體育周運動會以及嘉年華事項安排。”。“下週二。圖書館四樓。”我蜷曲著身子在車上記下幾筆備忘錄。

接著是國情民風調研員群。上週日leader發的通知我忽略了沒有看到!行駛中的車子猛一剎車,我也心裡一驚。我想到上週開的會議上講到需要評選優秀報告發給他,其實上週已經統計好了,卻偏偏遺漏了這件事。

為了彌補過失,我直接點開郵箱要發去檔案。“原來選擇的優秀報告是誰的呢?”我嘀咕著,搜刮盡深處的記憶寫下幾個名字。一直盯著傳送的進度條走到了盡頭才長舒一口氣。又隨意瀏覽了幾眼收件箱裡的文字,頓時,注意到有一封是來自老師的郵件:“收到的報名表檔案是空的。”嗯?怎麼會?此時車窗被父親搖開了些,窗外涼風雜著些汽油的刺鼻味道混了進來,我向窗外看了一眼,半路上,快到家了。接著緊了緊鼻子,懊喪地點開發送報名表的檔案。這也是一份一半在車上完成的任務,我回憶起來:我先擬了標題,輸好收件人資訊,然後直接傳送出去,但,忘記加上報名表的附件了!我只好重新急急忙忙地補出一份道歉檔案,攜著報名表本宗重新發回給老師。

我凝望著窗外靜靜地發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是我腦中蹦出的一句話。類似於唐時的吟詩、宋時的鬥茶,如今的生活可以稱得上是現象級,不是我將日子掰開過,而是我需要將它們從細縫中救贖出來。

這時來了初中同學回覆我的訊息,“下週!教師節!回去看老師麼!”看她的樣子是興奮極了,一年未見的閨蜜總算能借此機會見面。我盤算著,下週晚上七點的課,來回趕長寧區和徐彙區也許是來得及的。“會去的,會的。”她秒回了開心的表情包。淺笑攀上面頰,風也裹挾著一片落葉飛進窗內。本來是詩情畫意的定格,那片葉子卻卡在我的頭髮間。

看老師,該送什麼禮物呢?我適時地點開某寶,輸入關鍵詞搜尋起來,我心裡明白這多少有些浪費時間,但我又疲於再多看看更多待辦事項,我想要休息一會兒!

到小區了。車子慢慢駛進車位。

我很苦澀地咂著網際網路帶給我的“便利”的果實,但一片片,又完美地做完了多少呢?

手裡的手機灼灼發燙。

請把碎片拾起 篇8

請把碎片拾起作文10 ,1022字

說起碎片化,每個人都不感到陌生,甚至能夠誇誇其談地列舉著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好處,多麼能夠節約時間。隨著社交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其實正在被逐漸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社交,甚至是碎片化的作息……總的來說,我們活在碎片化的時代,正在被迫地碎片化生存。

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裡,產業工人在流水線上十多個小時重複相同的一個動作,而我們此刻每週七天,每天24小時面對資訊碎片,等著做出反應。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裡,時間無始無終,有的只是無數個下一秒。事件無頭無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又一條吸睛的新聞推送。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對於各種來路不知意味不明的訊息的機械性處理,讓你甚至不能靜下心來讀完一本完整的小說。煩躁於這樣的生活節奏,於是我開始控制自己刷資訊的次數,儘量延長自己專心做一件事的時間,的確,很困難。浸淫在碎片化時代,人人精神敏感,焦躁又無奈地不斷重新整理著社交首頁。如此簡單地就能獲取大量資訊,改變的,不只是你的時間,它根本性地改變了思考的模式。形式即內容,載體決定內容,這在微博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微博是無需做思考的地方,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恰當的反應才是最重要的,反應勝過一切,表態高於一切。針對熱點編段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所有的段子都不提供新鮮的想法,它們只是試圖調著眾口,試圖各自對同一事物重新進行一次複述或者定義,從而一次次強化和放大了事物本身。所以,它是口渴時給予的鹽。

大部分人麻痺在海量資訊當中,拖延症由此產生。“刷完這條朋友圈就去工作”、“看完這篇八卦就去學習”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想法。我們利用著所謂的碎片時間做著自以為的節約時間的事,諷刺的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揮霍著生命—所謂的碎片化時間,把我們曾經的大塊時間不自覺地切割成了小塊時間。節省時間沒做到,浪費時間非常輕而易舉且不易察覺,甚至都還得意洋洋地認為,自己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挽留了自己本就易逝的生命呢。

其實,生活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說,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人們往往於此手足無措最後被迫接受。坦白說,若不是因為這篇文章,我也不能清楚反省意識到自己如今到底是怎樣一種狀態。對於生活碎片化,除了自身努力剋制之外,網際網路對於資訊釋出的轉型和處理,或許也至關重要,在碎片的世界裡,努力形成一點“塊”。再能夠變成“面”,甚至是“體”,這樣我們也可以在被各種碎片資訊轟炸和追殺之餘,找到一個地方喘息。

緊握碎片,拼湊未來 篇9

緊握碎片,拼湊未來作 ,1067字

對於手機這個資訊時代的產物,我是既討厭又依賴。它總是在我專心寫作業的時候推送訊息來打擾我,我又總是忍不住解鎖去看。這下可好,順便翻翻微信朋友圈,到群裡說幾句話,看看公眾號的更新,回過神來,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了。此時又要重新調整回專注的狀態。網路資訊圍繞著我,突破我意志力的缺口,將我的生活硬生生地分割成一塊又一塊的碎片。

我曾試圖戒掉自己的手機癮,再也不用手機了。不過我發現這似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打電話這種必備交流外,買東西要用微信錢包、騎摩拜單車要用手機掃碼,此外學校每週都有線上作業,而我也一直在用手機背單詞。似乎我完全是被動的,出門要是不帶手機就好像整個世界都拋棄了我。

但我不想做一個低頭族。

時代發展帶來便捷,科技與智慧,也帶來了碎片化的生活。在現代快節奏的夾縫中,“低頭族”不再少數。這一群體的生成也自有其原因。在地鐵上,在等車時,排隊時,在這些相對短暫的時間段內,人們不能做什麼事,也不方便。而手機是如此便捷,同時包含了那麼多的資訊,能極大地滿足人們休閒、娛樂、放鬆的慾望,自然而然地便成了人們的掌上尤物,填充甚至擠佔了原本被閒置的碎片時間。

要是再加上有時自己抵不住誘惑,整塊時間也被分割,那生活留給我們的,就確確實實只有滿地的碎渣了。

沉迷在網路世界的資訊碎片裡,不知會錯過多少美好風景,多少真摯情感,最終只是腦子裡多了許多永遠也用不上的過剩資訊。

是什麼導致了碎片化生活?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螢幕?

是社會發展。是科技進步。是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

但是手機沒有錯。網際網路也沒有錯。節奏快沒有錯。時代進步更沒有錯。

其實,從沒有第二個人來支配我們的時間。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自己在支配自己的時間。就算是碎片化的時間,決定用這段時間做什麼的權利依舊在我們手中。

是我們自身被分割的生活亂了陣腳。我們被時間支配了。

碎片化生活已成為一種時代趨勢。整塊的時間固然更有助於提高效率,而當我們只有片段時間時,就更不應該浪費。無論時間長短,我們都可以一樣地將它緊握。我們為何不利用高科技?手機是如此便捷,同時包含了那麼多的資訊—我們可以用它來閱讀,學習。一點點地積累下去,就會有量到質的改變。

當我們不再用手機進行一些無意義的聊天或是關注別人的生活,而是學會利用它充實自己時,我們正緊握著人生的碎片。無論是一大張宣紙任我們揮毫,還是隻有一個框架,需要我們自己一片片一點點地拼湊,人生不會失去其美麗之處。我們所要做的是努力行動,把握每分每秒,不斷獲取人生路上的碎片。無數的碎片,最終會拼成具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重新拼起生活 篇10

重新拼起生活作文10 ,993字

隨著科技進步,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它漸漸改變了人很多的生活方式。人用社交軟體替代了許多面對面交談,用網路購物替代走入商店。人得以用網際網路在家同時處理很多事,不必再用一塊塊的時間分別處理。於是便導致了生活的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而這種模式的轉變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在這其中利弊皆有。

碎片化的生活一個重要的產生原因是資訊的大量產生和碎片化。人接收的資訊多了,要處理的資訊就多了,於是人把時間分成碎片,將時間分給不同的資訊。人的眼界是開闊了,生活也豐富了,但更多的時間也被浪費了。

這浪費源於人心態的變化。在過去,人能做的事並不多,因此一旦閒下來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感知,明白自己正在浪費時間,從而產生緊迫感。而在這碎片化的時代,人閒下來時可以檢視電子資訊、新聞,感覺好像是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其實只是用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填充自己的生活罷了。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但其實對自己本身毫無益處。這就是碎片化生活會帶來的一種虛假的滿足感。

這虛假的滿足感最為致命,讓人意識不到其實自己正在虛度生命,反而覺得豐富充實。它讓人覺得自己已經很勤奮了,從而忘記自己的努力並沒有花在實現人生意義上。

不僅如此,碎片化生活還製造出人每天都完成多重任務的幻影。幾個小時內,好像既鞏固了友誼,又閱讀了好文章,還增加了科學知識。但實際上,人其實需要的是用所有時間做好一件事。人應當靜下心思考,而非短時間內瀏覽眾多觀點,然後選擇一個可以支援的為之搖旗吶喊。人應該靜下心閱讀完整的書,而不是任由碎片化閱讀一股湧入衝亂頭腦。人應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注重於看到什麼披著“有益”外衣的事就去做。

碎片化生活影響了人很多,它不再是低層次地浪費人的生命,而是悄悄奪走時間,不再留下空落感,而是有虛假的充實替代之。它讓人感到自己似乎是得到了人生價值,但卻在暗裡模糊了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應該在於找到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然後向之不斷前行。即使碎片化破碎了時間,也應利用每一塊碎片向最終目的努力,人的一生最終會重新變回一個整體,人將實現自己的意義。

碎片化的生活無疑是有很多弊端,雖然不能否認它給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舒適,但人也應該開始把生活重新拼起一些,明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而不是在一片光怪陸離中迷失自我。不要被爆炸的資訊和碎片填充了生活就忘記了自己的真正所求。不能沉淪在這美麗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