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791字王爾德說,他不想生存,只想生活。卻有一個淺顯的真相被那時的他所忽視,要想生活,必先生存。—題記
貴族在觥籌交錯間目光迷離地欣賞著女人們綴著繁複花邊的裙裾在舞池中旋轉著盛開,用挑剔的眼光掃過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作肆意品評,穿梭在一座座華麗巨集偉的建築中,享受著最動人的歌劇和最淺薄的愛情。
藝術家被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的胃袋催促著工作,有的人不願放棄對完美的追求甘願忍受潦倒和家人的怨言,有的人轉而將自己的畫筆抹上奢靡輕浮的風格以博貴族一笑換取溫飽。那麼多那麼多不為人知的美麗,要等到多少年後才能開花結果。
更多的人在為麵包日夜奔波操勞,血液中殘存的一點點追逐美的天性在歲月日復一日的侵蝕下無聲無息地黯淡下去。他們的生活與生存不需要美,他們一直都知道,逼迫自己知道。
特蕾西雪佛蘭筆下的時代,女傭嫁給屠戶是多麼天經地義的事。管你對美有多麼敏銳的直覺,管你是不是有潔癖,管你真正深愛的人是誰,管你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你只要知道,你只是個女傭。你的生活,就是生存。所以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一生中最美好的瞬間緩緩綻放在畫家的筆端,卻不得不在畫面定格的時刻摘下本就不屬於自己的珍珠耳環,就像摘下此生所有對美的期許。從此那抹光亮,只存在於一張薄薄的畫布上,在百年之後驚豔世間,卻喚不回被撕裂的靈魂。
輝煌的美麗,這是我所看到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它們盛放於黑夜與白晝交接的地平線,卻沒能點亮每一個人的眼睛。或許從來,美就不是為了懂得美的人而存在的。
我想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不再有那麼殘忍的枷鎖縛住追求夢想的翅膀。並不限於對藝術的渴望,只要我們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由,擁有愛,擁有希望,擁有整個世界所能觸及的美好。
只是這樣的美,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有多少人總是感嘆著小說電影裡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斷為另一個世界的美麗感動落淚,為另一個次元的人物魂牽夢縈,因為那是我們窮其一生也不敢觸碰的美,不敢走進的人生。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觀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悲喜,在別人的身上找尋自己的影子,所有的不敢都在別人的故事裡成為可能,所有的感同身受都演變成一次短短不過數小時的意淫,不會受傷,不用負責。無論結局如何,喜的人不是你,憂的人不是你,可是為什麼幕布落下的瞬間,總免不了黯然神傷?
總有一些人入戲太深,費盡心思把自己的生活經營成一部電影,自編自導自演,連觀眾也是自己。運氣好的收穫美滿結局,運氣差的自始至終都在演一場獨角戲。人生最可悲莫若走錯片場拿錯本,兜兜轉轉多少年月,到頭來才發現自己在別人眼中,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這樣的故事再美麗也不過是旁人眼中的傳奇,生活不是用來茶餘飯後任人評說的,付出的一切值不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而更多的人都不夠堅強。
許多人也曾年少輕狂,憧憬著雲霞般燦爛的愛情和凌駕於蒼穹之上的理想,卻在過盡千帆之後默默轉身,和從前的自己揮手作別。
水晶花園般的感情清澈無瑕卻也太過脆弱,一朝破碎便成了最冰冷的刀刃,每走一步都錐心刺骨,所以寧可尋一個平凡的伴侶平平淡淡過一生。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那麼多悲歡交織起承轉合的美麗,細水長流才是穩穩的幸福,讓我們可以安全地沉浸其中,這樣多好。
太過高遠的天空太過危險也太過寂寥,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力氣飛上只在夢境中出現過的桃源,我們害怕迷路,害怕墜落,害怕所有的努力在最後只化作旁人一聲似有若無的嘆息,害怕最終到達的和想去的地方長得不一樣。所以寧可腳踏實地,找一份安定的工作過著汲汲營營的日子,每天做著自己該做的事,生活平靜穩定地向前行駛,永遠不用擔心有一天會失望。
我想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追求,只希望可以平安舒適地度過一生。曾經也幻想過一些美好到不切實際的事情,卻隨著年齡的增長終於明白自己的人生並不是一本主角必勝的瑪麗蘇小說。世事變幻,知足方能常樂,安於平凡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也終究有人在努力。他們對人生有著明確的目標、清晰的規劃並有足夠的信心一一實現,他們把汗水塗抹在生命的畫卷上,相信總有一些付出能經歷歲月的積澱風乾成絕美的色彩。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他們願意相信。
我想沒有誰有資格評判哪一種生活方式更正確,也沒有誰能真正做到一生無悔。但我們至少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縱然有些美麗只能短暫途經我們的生命,也要用力握緊手中的真實。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精彩。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94字迎難而上才會成功
暑假期間,我有幸讀了《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書。當我翻開書本後,就被書中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幾天都愛不釋手,讀完此書,似乎意猶未盡。
這部小說描寫了“鄧肯號”船長格里那凡從鯊魚的肚子裡得到兩年前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遇難失蹤的線索。他請求英國政府派船長去尋找格蘭特及遇難的船員,但政府一直歧視蘇格蘭人,拒絕格里那凡的請求。格里那凡沒有放棄,並自己決定組織一支探險隊。船隊沿著南緯37度線穿越了南美洲,橫穿澳大利亞,環地球一週。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經受了地震、風暴、狼群、鱷魚、火災等生死考驗,
歷經千難萬險,格里那凡終於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從此,格里那凡的名字傳遍英國,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英雄。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內心被格里那凡迎難而上的精神所折服。他的精神也在我的生活中激勵我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那一次,我們去爬山,這座山並不高,只是我們這兒常見的小丘陵。但是,我還沒走幾步,就被陡直的山路打敗了。抬頭看蜿蜒向上的山路,似乎沒有盡頭。那向上延伸的一級級石階,似乎永遠沒有窮盡。我心中產生巨大的畏懼:這要走到什麼時候,我無法克服這眼前的“巨大”的困難。我起初的決心在這“高不可攀”的山丘面前動搖了。我剛想打退堂鼓,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讀過《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想想格里那凡是怎麼戰勝千難萬險取得成功的。”我一下子振作起來,咬緊牙關衝上前去,山路仍然很陡直,蜿蜒向上很難走,但一股“格里那凡力量”充滿全身,推著我衝上頂峰。當迎難而上到達山
頂看到美麗的景色時,我無比喜悅……
朋友,像格里那凡那樣迎難而上,把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逐個打敗,成功就一定會到來!
地震中的母女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72字我曾經讀過一篇令我十分感動的故事,至今它在我的記憶中還是那麼清晰,難以忘懷。
那是在汶川大地震中發生的一個故事。在一個的陽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婦女順利的產下一名女嬰。可是,僅僅過了四五的小時後,可怕的地震來臨了,醫院的護士、醫生跑得跑、散得散,醫院頓時變成了一片廢墟,毫髮無損的他們被困住了。
一天,兩天,三天……。被困的母女兩已經十分虛弱了。而且,那個出生沒幾天的嬰兒急須喝奶,而母親呢因為幾天沒吃飯實在擠不出奶來了,於是,她便下意識用血喂她的孩子。她忍著劇痛咬破了大拇指,血立刻流了出來,母親趕緊把她的大拇指伸到嬰兒的嘴裡讓嬰兒吸吮……最終,她用她的十個指頭,餵了十天的嬰兒,好維持生命等待救援隊來那救援。
終於,救援隊來了。
隨著挖掘的進行,他們發現角落裡有兩個人。當他們用吊車把那石基吊起來的時候,可惜那位母親早已經去世了,人們認為嬰兒也去世了,可當他們把嬰兒抱出來的時候,嬰兒突然口吐白沫,人們竟意外發現她還活著並在裹著嬰兒的毯子裡發現了一封血書,血書的內容是:"當你們看見嬰兒還活著的時候,我恐怕已經去世了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那剛出生的孩子,希望你們能把可憐的孩子撫養成人也就了了我這心願了。"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淚,在災難面前,一位母親不惜自己的生命用鮮血延續了孩子的生命,由此可見母愛的力量有多麼的偉大啊!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96字假期裡我閱讀了儒勒凡爾納寫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篇小說讓我深深地著迷。每當看到開心的地方我會為他們高興,看到難過的地方我會為他們傷心,當他們最後成功地找到了格蘭特船長,我為他們感到自豪。
這篇小說主要講了格里那凡爵士在航行時發現在鯊魚的肚子裡有一個求救漂流,決定尋找發出求救訊號的格蘭特船長,後來船長的一雙兒女看到報導也加入了這次冒險。他們圍繞地球轉了一圈,經過無數磨難考驗,最後終於找到了落難的格蘭特船長以及兩個水手。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值得令人學習的精神品格,而其中令我最感動、佩服的就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特了。在一章中羅伯特一行人遇到了狼群,我彷彿看到狼張開血盆大口,鋒利的牙齒露了出來,讓人心驚膽戰,它們好像在說“好不容易遇到了這麼多獵物,我可不會輕易放過這送到嘴邊的肉。”
就在這時羅伯特自告奮勇地說自己去把狼群引走,還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他快馬加鞭,掉轉方向,把狼群引到了別的地方,最後又憑藉機智安全地回到了爵士身邊。
我感動於羅伯特的行為,也很佩服他的勇氣。遇到狼群也許他開始也是害怕的,但是他知道害怕是沒有用的,只有鼓起勇氣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也必須要有勇氣積極面對挑戰,而不是消極地逃避。
記得我小時候很害羞,有次騎滑板車到廣場去玩,到了後我就把車停在旁邊自己去玩了。當要回家時我發現有個小朋友正在騎我的滑板車,我不敢上前去要,就向媽媽求助想讓媽媽幫我要回來。媽媽和藹地對我說:“你是不是怕別人會拒絕把車還給你?”我點了點頭,媽媽說:“可是你還沒有和她說,怎麼知道她會拒絕呢?你可以試試和她溝通一下,媽媽相信你一定行的。”在媽媽不斷地鼓勵下我跑過去和小朋友說,結果她馬上就還給我了。
這只是我成長道路上很小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它讓我知道了勇氣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擁有它你就多了一份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人生道路漫漫,有些人會在這滿路的荊棘中涅??而生;有些人卻在這裡彷徨的掙扎。成長的道路,無法缺少奮力的奔跑,哪怕傷痕累累,哪怕鮮血淋漓。都不曾放棄心中的信念。
在漫長的假期裡,我閱讀了克里斯托弗·保羅·柯蒂斯寫的《奔跑的少年》。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副精彩絕倫的冒險奇境,讓我深深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這個故事講述了11歲的男孩伊利亞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天賦——用投擲石塊的方法去捕魚,百發百中。這常人的天賦,無疑在生活中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但他過於軟弱膽小的性格,遇到一點事情就驚恐不已。所以他渴望長大,渴望有一顆堅強的心。於是他開始奔跑,開始磨練,直到經歷了種種困難他才長大,他才真正蛻變,得到真正的自由。
無形之中我們也在奔跑。也許我們沒有像伊利亞那樣豐富坎坷的人生,但我們也在平靜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奔跑。
也許是一次考試的失利,那種挫敗感蔓延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我也曾懊惱,懊惱自己的碌碌無為,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我也曾反思,反思是哪篇課文沒背好,或是哪道題沒明白清楚。我想要得更好的分數,而我只能在這一次次失敗中,吸取一點點經驗教訓,一步一步往前爬,即使那滋味並不好受。
最典型就是長跑中的極點現象。幾千米的跑步,中後期會呼吸困難、肌肉痠痛、頭暈目眩、情緒低落。而只要堅持過這一段時間,就會身輕如燕,比剛開始更加有動力。
在漫長的道路中,年少的我們應該用奔跑去迎接我們的青春。奔跑是一種陽光積極的力量。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瓶頸和迷茫,也許冰冷的雨水會打溼我們飛翔的翅膀。但請你不要放棄,繼續奔跑,在這條路上創造屬於你的光輝歲月。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703字《奔跑的少年》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克里斯托佛?保羅?柯蒂斯寫的,讀了這本書後,我頗有感觸。
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成長的漫長旅途中,在這條道路上會有不斷的挫折出現。但奔跑會給你們帶來力量,你們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為你們插上翅膀飛向夢想的藍天。但是,你不能停下奔跑的腳步,你將會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磨練自己,超越自己。我們將會不斷成長,成長需要奔跑。雖然這條路並不全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著汗水、淚水與磨難的。但是,我們應該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遙遙領先。
這本書中的11歲的男孩伊利亞他從一個奴隸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雖然生活依舊辛苦,但他還是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的想象。或許你覺得這樣的生活對你來說太苦了,根本不敢想象。但11歲的伊利亞和你一樣甚至比你還單純可愛真實,渴望長大,能向遠方奔跑,向未來奔跑,希望能奔跑著抵達遠方。他和你一樣有異於常人的天賦,但他也和你一樣,都讓家長頭疼。
伊利亞他異於常人的天賦是——用投擲石頭的方法捕魚,幾乎是百發百中的。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內心脆弱。他的爸爸媽媽曾是奴隸,他們千里迢迢,日夜兼程來到了巴克斯頓的定居點,自由了,並且有了自己的家園。伊利亞出生在那裡,是那裡第一個生下來就獲得自由的孩子。但僅管如此,他還是遇到一點小事就驚恐不已,大聲尖叫,並以最快的速度跑進森林中。因此他渴望自己快點長大,勇敢地面對一切,不再害怕。後來,伊利亞經過一次真正的人生的奔跑,經歷過了種種困難。最後心靈與肉體終於都獲得了真正的、歡樂自由。
我也與伊利亞一樣,在學習的路上不停地奔跑著,一年級的時候,還不懂事,剛入校時懵懵懂懂,學習也不算是很好,不緊不慢,中等左右,老師也不是很器重我。我知道,只有付出,才有回報,樹立目標,堅持不懈,所以我決定要努力,用力奔跑,讓老師刮目相看。之後我就開始發奮讀書,從未放棄過對好成績的嚮往,我要跑到前面去,我要給人做榜樣。最後經過一個學期、又一個學期的努力,寒暑假期我也絲豪不懈怠,我在一天天慢慢變得優秀。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各方面我取得了個好成績,我不禁想要向全世界大聲歡呼。
脆弱,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孩子來說,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自保。他和堅強、勇敢、見義勇為只差一步。重要的是,勇敢可以一剎那就被激發。伊利亞覺得,過不了多久,他就算是一名小大人了,遇到事情都不再懼怕,能勇敢面對;遇到挫折不放棄,會堅強;看到有人被欺負,不會走開,會見義勇為。
但他從未想過,這個機會來得如此快。為此,他不得不離開相對於安全的家鄉,瞞著爸爸媽媽,偷偷摸摸,連夜踏上充滿未知危險的旅途。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他又害怕又激動。但既然已經決定了,就只好鼓足勇氣向前奔跑。
他一路上佈滿荊棘,幾次想要退縮,可那重重磨難,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消滅了內心的恐懼,並準備繼續奔跑。當他信心滿滿準備要原路返回,回家去時,伊利亞終於明白了:他不在是那個內心脆弱,遇到一點小事就驚恐萬分的小男孩了,他長大了,成為真正自由的人了——他擁有了心靈的自由。奔跑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我們處於彷徨的狀態,無力前行,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年少的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需要昂起頭、擦乾眼角的淚水,繼續奔跑。我們或許就會在奔跑的過程中獲得一種力量,明白生活中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定地決心,一切的不如意很快就會過去。
奔跑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奔跑的少年在自由自在地成長著,你的夢想在正前方閃閃發光。你們奔跑的姿勢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好榜樣,你們身上蘊含著無窮的能量。享受著生命中最酣暢淋漓的洗禮。
這是伊利亞的收穫,我相信,讀到這本書的孩子都會有收穫。我的收穫是: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成長中必須有一點冒險!鼓起勇氣奔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讓我們縱情燃燒吧!成長就是如此,人生就是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奔跑,為了心中的那個目標而繼續奔跑。奔跑的腳步嘹亮了我的心扉,奔跑的腳步吹動了我的夢想,奔跑是我們不斷成長!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939字這個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叫《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書。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鄧肯號遊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得知兩年前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線索後,請求英國政府派船前往營救。英國政府拒絕了他的請求,於是,格里那凡爵士毅然決定自己組織營救隊,與夫人海倫一起帶著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乘坐鄧肯號遊船出海尋找格蘭特船長。一路上,他們憑藉無以倫比的毅力和勇敢,克服了千難萬險,環繞地球一週,最後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書中有許多起起落落的情景,看著總會讓人膽戰心驚,陶醉其中。
我覺得,在這本書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篇章是上卷第十九章的“紅狼”。這章講述了格里那凡爵士、小羅伯特與塔卡夫三人去尋找水源,找到水源後便在大草原上打獵睡覺,就在一天晚上將近十點,天生敏感的印第安人塔卡夫,預測到了危險後,三人便都警惕起來,原來是大草原上來了上百隻紅狼,緊接著紅狼便一個個都向他們三人衝了過來,說是遲那是快,三人先是開槍擊倒衝上來的幾隻紅狼,由於子彈不多,三人又用起了刀並用乾草、幹苜蓿所燃燒成的火牆來防衛,擊倒了成群的紅狼。就在當所有的工具都用盡,紅狼還在不停攻擊,塔卡夫與格里那凡爵士正在因為誰來引走狼群而爭執時,聰明機靈的小羅伯特出手了,他騎著塔卡福的好馬“桃迦”,以最快的速度把狼群引到了千里之外,最後又快活的騎著“桃迦”平安回來了,三人經歷了大起大落後,開心的不得了。
這一章雖然讓人感到有些難以置信,但是,這也可以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最近是非常時期,疫情非常嚴重,那些成群的“紅狼”就好比是可惡的新型冠狀病毒,正在不斷地傷害人類;塔卡夫就像那些刻苦研究的科學家們,想出了用機槍、刀子與乾草對付紅狼,也就是用許多的治療方式來對抗病毒;格里那凡爵士就與我們一樣,是時刻提防病毒的普通人;小羅伯特最是偉大的,他就是我們景仰的醫生啊,那一片大草原,正好比作我國的武漢,病毒無時無刻想要侵害我們,而科學家則研製出殺死病毒的藥劑與妙招,醫生則不怕辛苦的拼命工作,我們則時時刻刻小心提防病毒。
看了紅狼,又想到了疫情,我覺得武漢一定能打贏這場與病毒的戰爭,加油!
《閃光少女》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1494字“人生巨浪中的小木船,顛簸的自信不夠果斷,你的淚光柔軟了倔強。這一閃,生命全都被你照亮,這一身灑滿一夜星光,讓所有傷感,都得以回甘……”
看完“閃光少女”後,我百感交集,沒有緩過神來……多麼燃!多麼熱血的青春啊!
電影以校園音樂作為整個電影的材料,校園中的西洋樂和民樂是兩個勢不兩立的群體,“西洋樂的人嫌咱們土,而我們民樂的嫌他們裝。”這句話讓我影響深刻。
混架、爭吵、對立……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而學院的領導也相對於民樂更加偏向於西洋樂,認為那才是優雅高尚,更加國際化的音樂。
女主角陳驚、男主角“油渣”,開場就是兩個不修邊幅的模樣,可他們卻都有著隨意,不做作和敢愛敢恨的鮮明的性格特點。當西洋樂和民樂與往常一般混戰時。此時,陳驚聽到了那第一個清音,那悅耳靈動的音符如盪開的波紋,在一瞬間鑽入了陳驚的心,她望著這位學院西洋樂鋼琴的首席,如望著偶像一般。玉樹臨風清秀俊朗,陳驚覺得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的模樣。
舞臺上,她只望著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譜……表演結束,陳驚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聲,她向校草表白,卻被校草無情的奚落和揶揄,“楊琴也算是什麼樂器?”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陳驚的心,她決心,證明給他看。楊琴,不僅是樂器,它還有著高貴無比的靈魂。她向所有民樂團隊的學生髮出邀請,打算組建樂隊,但是學生們都為高考準備,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進隊,甚至再一次向陳驚表示鄙夷和不屑……
終於,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們一起組建樂隊,雖說這路途艱辛,他們受到了陌生人異樣的眼光,受到親戚的勸阻,家人的反對和不支援。但是她們在這路途上堅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所有人,堅定著夢想的腳步,這是她們在遇到困難時做出的舉動。
日積月累,她們在樂隊中的表現超乎常人,能輕鬆應對各種場合。且在比試中戰勝了西洋樂樂隊,可他們的要求卻是肩作戰,沒有用過分的言語和驕傲的目光對待他們,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這樣,“閃光女孩”慢慢長大,漸漸明白了自己身邊“油渣”的默默的愛,也讓西洋樂和民樂成了好夥伴,永遠並肩同行的好夥伴……
西洋樂和民樂各富有特色,為什麼會有貴賤之分?我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中國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在文革期間,會同另外兩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謂琵琶協奏曲指的是琵琶獨奏,西洋管絃樂隊伴奏。曲子寫好了,吳祖強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響樂團一起排練,第一次合練之後,初試民樂與西樂搭配的吳祖強心裡沒底,就去找樂團的人問感想,得到的答覆是:聽著挺好聽的,就是感覺有一股碎木頭音。“碎木頭音”—這就是當年西樂的專業樂團對琵琶獨奏聲音的評價。
但是我們一定明白,並不是所有西洋樂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因為真正愛音樂的人,他們會尊重每一種音樂,每一個音符,尊重每一個音樂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學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種音樂都帶有情感,當每一個動聽的音符滾動和湧出時,那種心動的感覺,源於熱愛和信念。
而“閃光女孩”陳驚的追夢歷程,是不是也會讓我們明白:成功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做一個不畏不餒的長跑者,要不斷奮鬥,千萬不可半途而廢。放眼古聖先賢,他們也都是奮鬥所換取來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走路,都是靠後天的培養與學習,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進,一樣能闖出屬於自己的天空。因為“世界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夢,歲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縱即逝!青春猶如一首歌,它的內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摯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頌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會發光,閃閃發光,像“閃光少女”那樣璀璨無比……
《美德少年,我心中的明星》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269字讀了這則報道,我深受啟發,是啊,只要有美德,誰不能成為人們佩服的人呢?
美德少年,他們每天做好事,漸漸小的好事變成了大的,讓人們都知道的好事。韓橋中心小學的張一凡和楊潘每天都默默無聞地做好事,現在他們已經成為同學心目中的美德明星了。淮陰小學的蔣驍揚和李潤澤在親人和朋友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這些美德少年誰不是從小事做起的呢?還有被評為“江蘇省第二屆美德少年”的夏倩倩,她從小體弱多病,與奶奶相依為命,除了上學以外還要照顧奶奶,但她有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美德少年,他們也在默默無聞地做好事,他們最終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真人”。
《美德少年,我心中的明星》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335字明星,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望塵莫及。而美德明星,只要有一顆願意去行動的心,我相信每人都能做到。
看完這篇報道,我愣住了。一個個“小明星”把我的眼睛都閃花了。他們的事蹟不算大,都是小事,可偉大的事蹟,都是從小事開始的,我真的自愧不如。雖然我做過一些小事,但比起他們,差遠了!張一凡、王露雨、夏倩倩……他們有的關心父母,非常孝順他們;有的關心班級體,熱心服務;還有的見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他們做到了自己分內的事,還時刻想著幫助其他人。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慢慢地養成好習慣,漸漸做出更大的好事,也成為一個美德明星。其實美德很簡單,你只要行動起來,見老師打招呼、見人遇到困難就幫助,這就是美德。
只要我們努力起來,行動起來,我們也能像報道中的明星一樣,成為一個美德新星。
我的戰友邱少雲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498字讀了《我的戰友邱少雲》這篇文章,我被邱少雲的這種精神感動了。
“邱少云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鬥的勝利,他像千斤鉅萬一般,趴在火堆裡,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讀到這裡,我被感動的淚流不止!邱少雲,為了戰友的安全,為了戰鬥的勝利,自覺嚴格遵守紀律而英勇獻身的精神是多麼偉大!當烈火燒身的時候,邱少雲當時明明可以自救,但他沒有做,因為他知道如果他這樣做了那麼整個部隊會被敵人發覺,就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全部落空了。因此他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哪怕犧牲也沒發出一聲呻吟,相比而言,我又是怎樣呢?
記得有一次我在廣場上滑冰,一不小心摔倒了,我就連忙叫媽媽,媽媽連忙把我抱起來。給我擦傷口,我一邊哭一邊埋怨說:“都怪這個廣場的地面太滑了。”這麼小的傷口跟邱少雲在火堆裡燒身,真是天壤之別。學習了邱少雲,我真為自己臉紅。
邱少雲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在烈火燒身時他內心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是戰友的安全。想的是戰鬥的勝利,邱少雲至死不忘嚴守潛伏紀律,真是自覺遵守紀律的模範,不愧為偉大的戰士。
現在是女生的時代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499字閨蜜的真義是什麼?我帶著這個疑問,看完了《現在是女生的時代2》這本書,我從中獲得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收穫了滿滿的閨蜜情義。
這本書主要由兩篇中篇小說組成,而我喜歡第一篇小說—《郵寄一個擁抱給閨蜜》。這篇小說主要講了孟果果和沈嘉禾這兩位女孩,從網友變閨蜜的故事。
我很羨慕孟果果有沈嘉禾這樣的閨蜜:可以在她過生日時送她禮物,當她來到上海時,做她的導遊。而最令我羨慕的還是地震那次。
當沈嘉禾在網上看到震亡人數時,她猛地站起身,向機場跑去。那時,沈嘉禾正在紐約,可她不顧一切,乘坐飛機來到了震區,尋找孟果果。當她看到孟果果平安地站在操場時,她笑了,笑得那麼欣慰。
沈嘉禾為了孟果果,穿越了大半個地球,真令我羨慕,也令我感動,可誰又能想到地震那時,孟果果和沈嘉禾正在冷戰呢?
打不分,罵不離,並不是這篇小說讓我感受到的閨蜜真義。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閨蜜真義應該是十分深刻的:或許我們的朋友很多,但只有那些無論相隔多少年,依舊會在原地等我們,依舊會用最溫暖的微笑包容我們的,才叫做閨蜜。
時間會讓很多人相忘於江湖,可那些歲月長河中,被精心打磨出的真摯友情,會隨著時光荏苒,似陳年酒香,源遠流長……
耳朵裡的戰爭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083字清晨,我發現媽媽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開窗通風。便好奇地問媽媽,媽媽沒有作聲,只是用手指向窗外。我順勢望去,窗外灰濛濛一片。近在咫尺的高樓卻看不清有幾層,不遠處的天池大橋也“消失”了。“這是怎麼啦?”我疑惑地問。媽媽依舊沒有說話,輕輕打開了窗子。瞬間,一股濃烈的煙味湧入了我的鼻腔,嗆得我連連後退,迅速捂住了口鼻。此刻,我才體會到了楊歌當時的感受。
楊歌是誰?他是楊鵬筆下,《耳朵裡的戰爭》中的主人公。出自其中一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楊歌自出生,就被封死在房間內從未離開,每天能做的,只是向窗外張望。外面有他嚮往的大自然。一天,他趴在窗臺向外張望,看見一個男孩和女孩在雪地裡歡樂的玩耍,羨慕不已。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看見男孩兒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楊歌心急如焚,他砸破窗子,要去救他。剎那間,黑色的氣體“呼呼”地從大窟窿裡灌了進來,嗆得楊歌咳嗽不已,不能呼吸。媽媽及時趕到,重新封閉好房間,救了他。事情過後,媽媽告訴他:其實,玻璃是經過處理的,楊歌看到的是二十年前的景象,他們居住的地球,空氣已被汙染至不能呼吸了。那個昏迷的男孩是楊歌的舅舅,在那場彩色的雪後,不幸染病去世,而那個女孩就是楊歌的媽媽,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把自己密封在特殊的房間裡。今早的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楊歌的處境,感同身受。因為此刻我的家園,也被霧霾籠罩了。
霧霾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霧和霾。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霧霾可以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等造成危害。事實上,每80個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一年就可堵死3000萬個肺泡,3年堵死三分之一個肺。可悲的是肺泡就只有3億個,是不可再生的。呼吸是人類的本能,是生命之根本,空氣質量的好與壞,嚴重威脅了,我們的身心健康。蒼穹之下,呼吸之痛,那是一種怎樣的可悲與無助!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必須制定一些措施,比如:發展綠色交通,淨化汽車尾氣,控制土壤揚塵與工業排放。植樹造林,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還要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加大典型示範活動的建立。保護淨化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要讓楊歌的故事演變成現實。
《耳朵裡的戰爭》在我看來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每一個小故事都體現了不同的愛。《耳朵出逃》告訴我們要愛自己;《棋王》告訴我們要愛家人;《耳朵裡的戰爭》告訴我們要愛和平;《風箏劃過天空》告訴我們要愛環境;《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告訴我們要愛地球。那就讓我們以愛的名義出發,從點滴做起,用愛去溫暖別人,用心去保護地球。
耳朵裡的戰爭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779字今年寒假,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做《耳朵裡的戰爭》。
這本書由“幻想大王”楊鵬所著,他的想象力令我十分欽佩,其中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這則故事名叫《吃動畫片的怪獸》,講的是有一個怪獸,名叫“嗯”,很有趣吧?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很奇怪吧?它有個愛好,喜歡吃好看的動畫片。一天,小朋友們都紛紛議論著他們每天看的動畫片總是缺一塊,這是怎麼回事呢?後來,一個小朋友想出一個辦法,給電視臺打了電話,反映了此情況。之後,有一組同學想到了一個方法,用探測儀觀察,這名同學是科學小博士哦!果然,人們發現是隻怪獸在搗鬼。他們拿來兩臺電視機,一臺有怪獸,一臺沒有怪獸,沒有怪獸的動畫片看上去更加精彩,把怪獸都從另一臺電視機裡吸引了出來。怪獸跳出來,大家都驚呆了,沒想到怪獸這麼大,半個身子已經跳進另一臺電視機裡了,使電視無法關閉。這時大家一個拽一個,把電視機裡的怪獸拽了出來。怪獸很害怕,其實它想交一個好朋友(因為它自己在電視機裡感到很孤獨),結果大家發現它很髒,有一個同學和它溝通後,幫它洗了澡,後來,大家和它相處得非常好,成為好朋友。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是戰爭的固有屬性。政治往往要比戰爭理智精明得多。而戰爭本身往往是充滿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關鍵的因素,在現實生活中,消滅敵人的軍隊和意志力,往往要考慮自己的消耗,要考慮自身是否會被敵人消滅,還有敵人的防禦力強於進攻時產生的間歇,這樣戰爭也不會向極端發展。綜上考慮,由於自身的顧慮和客觀的情況,可能會使戰爭程序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好像使我們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義。真正的戰爭並沒有發生,其實戰爭程序已經開始了。
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戰爭的真理,不要發生戰爭,要和平,人類可以和怪獸成為好朋友,人與人之間也要和平相處,創造一個和平安樂的世界。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1138字珍惜時間,學有所樂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作家梅子涵的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雖然書名叫《女兒的故事》,但書中並不單單寫了女兒梅思繁,還寫了作家自己的心理活動,更加突出了爸爸眼中的女兒是什麼樣的。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作者梅子涵生動有趣、簡單易懂地描寫了女兒梅思繁成長時的點點滴滴以及自己絲絲縷縷的煩惱。書中梅思繁那無忌的童言,歡樂的童真,精彩的童年,詼諧又幽默,美好又精彩。但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煩惱,升學的壓力,父母的期盼……
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鋼琴睡覺》這一章。講述了梅思繁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她學習鋼琴,因為在上海這個大城市裡有許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龍成鳳,梅思繁的爸媽也不例外。但在梅思繁上四年級的時候,由於作業太多,沒時間練琴就不學了。我想,作者梅子涵心裡應該有些無奈,只有在學校舉行活動的時候,琴聲才會響起,每當這時,她爸爸就激動的不得了。其實我也像梅思繁一樣,從小學習鋼琴。但是因為有的時候曲子太難了,彈了一會兒就會走神,每當媽媽叫我,琴聲才又響了起來。從四年級開始,作業漸漸多了起來,而且我還新報了寫書法的興趣班,所以時間不夠用,導致我每天只能彈半個小時左右。暑假要考級,練的時候,只能硬著頭皮每天彈四五個小時。
《綠色學校》章節裡,有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因為時間是不可能倒流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不能讓時間偷偷溜走。
記得五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我遇到了兩道很難的題目,在做完所有題後我沒有檢查,就急忙攻克那兩道難題。思索半天,其中一道難題終於解出來了。第二道題可就沒那麼好解了,我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想出來,就坐在那裡開始發呆。“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五分鐘!沒做完的同學抓緊,做完的趕緊檢查!”老師提醒。這時我才想起前面的題目還沒檢查呢!我馬上開始檢查。“考試結束!組長把考卷收起來!”我才剛檢查完解決問題,時間就到了,哎,這次肯定考砸了!果然,我才考了八十幾分。要是我不發呆,就能把錯的計算題檢查出來。經過那次之後,以後的考試都吸取了之前的教訓。
讀完《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我感觸很深:時間是不會等人的,我們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還有一點:要有始有終。不要因為學業而耽誤了自己的愛好。學業固然重要,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既然選擇了學習某種才藝,就一定要把它學完。不然學了卻又半途而廢,又有什麼用呢?願我們都能珍惜時間,學有所樂;也願你能開啟這本書,感悟更多道理,收穫更多知識。走進《女兒的故事》,就是走進了自己的美麗童年。
我的戰友邱少雲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470字那天我讀了《我的戰友邱少雲》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啊!
讀完了課文後我已被深深感動了!想想火是怎麼燒到邱少雲同志身上的。邱少雲同志被熊熊烈火包住整個身子的時候,他卻依然遵守紀律。難道他不疼嗎?不痛嗎?不,他疼!但他那鋼鐵般的意志使他堅持了下去!
而我呢?只是擦傷一點,被燙傷一下,已經“哇哇大叫”了。可是邱少雲同志被一團烈火活活燒死,這不是比我們那些擦傷和燙傷更加痛苦嗎?更何況他被烈火焚燒時是一動不能動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這些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長大的,我們只要受到了一點委屈,就到父母面前告狀。要是受了點小傷,父母更加疼愛。自習課時,我們都在認真自習,可有人卻在摺紙飛機、說笑、甚至是畫畫……邱少雲呢?他在潛伏中寧願忍受這烈火焚燒的痛苦,也不動一下,也不叫一聲。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忍不住動一下,或者叫一聲,敵人就會發覺,整個潛伏部隊就會受到重大的損失!
讀了這篇課文後,我真是受益匪淺。我們要像邱少雲烈士那樣嚴格遵守紀律,做一名嚴於律己的好學生,好公民!
旋風少女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649字幽靜的小樹林,潺潺流水流過用樹條搭成的橋。吳小麗揹著包趴在橋上,不敢動一下,黎族少女百竹跨過她輕鬆過了橋,這就是故事的開始。
城市少女吳小麗懷揣著一顆對足球的熱愛之心,卻因身高不夠,屢屢被拒之行業之外,不放棄夢想的她瞞著父母來到了偏遠的山區,下定決心要組建一支像樣的足球隊,隨著時間流逝,經過不斷的努力她發現了不羈少女百竹的足球天賦,同時也與孩子們建起了深厚的情誼,得到了校方和黎族的認可打贏了足球賽,成功建立了足球隊。
電影樸實無華沒有超人氣的演員靚麗的服裝,也沒有超高的票房,卻讓我驚歎不已多次落淚。
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校長從集市回來見到吳小麗帶著孩子一天都在玩足球,什麼都沒有學習,而發怒說的話:“九年義務教育可能是他們唯一能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段時間所需的東西,他可能要用一輩子”我也忘不了校長同意他們訓練足球時,吳小麗堅定地對孩子們說:“多練、勤練、苦練,就是不服輸。”時的樣子。她帶著孩子們在雨中訓練,以樹為人,模擬對手,付出了比其他學校的孩子多幾倍的時間,在艱苦有限的條件下,打贏了對手,走出了大山。
這部電影能讓我們反省的地方太多了。他們光腳跑步卻從不抱怨,他能不論晴天、雨天都同樣努力,他們對知識充滿渴望,他們不怕苦不怕累。雖然他們沒有舒適的環境也沒有先進的裝置,但是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有一種堅持叫夢想,有一種精神叫不放棄,有一種珍惜叫青春,有夢就追。就像電影裡面的孩子一樣,最終奔向了他們嚮往的大海。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242字生命,不言放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不能輕言放棄。這是我讀完《少年維特的煩惱》後的第一感受。
《少年維特的煩惱》講述的是青年維特愛上了姑娘綠蒂,可沒想到綠蒂早已訂婚,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之後,一系列的煩惱也隨之而來。最終,處處碰壁的維特絕望透了,在奧西思的悲歌中,用手槍對準了自己的頭顱……
主人公維特所處的社會充滿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習氣:官場的保守腐敗、市民的庸俗屈從、貴族的勢利傲慢……維特那麼純真樸實的一個少年,卻遭遇種種不公,最後只能憤而自殺。我為維特的命運感到悲哀的同時,也替他惋惜。他失去的不僅僅是自己寶貴的生命,更是失去了一種樂觀的精神,一種越挫越勇,永不言棄的品格。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再覓一處適合的工作,再尋一個值得愛的人,而不是為了一段風一般的愛情,而葬送了自己生命。
還記得名人張海迪嗎?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海迪15歲時便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鍼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讚譽。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領悟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騰,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都是鳥語花香。我們不能像維特一樣選擇逃避,要勇敢面對,不言放棄。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曾三次考舉人,三次失敗,後來立志學醫,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本草綱目》;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複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於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愛迪生在發明燈泡中,尋找可以作燈絲的材料,實驗失敗了2300多次,才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材料……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永不言棄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頑強精神!永不言棄的人總會勝利!其實,死亡解決不了一切,它所能留下的是更多人的痛苦。
維特傾注了所有的希冀,卻只能用孤獨絕望來結束一場本就虛無縹緲的愛情。雖然作者最後讓維特走向了死亡,但他所做的,是讓一個虛幻的角色代替我們去釋放痛苦,而不是讓我們步入後塵。我們的確需要逃脫,但我們需要逃脫的是煩惱而不是生命。當我們慢慢長大,那些所謂的煩惱,多年之後就會如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坍塌成灰,隨風潰散在時光的角落。他告訴我們,生命,不要輕言放棄!莫虧待自己的韶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也要百折不撓,永不言棄。只有這樣,我的生命才有意義!(公眾號:111微作文)
我的戰友邱少雲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51字心中的英雄
說起紅色經典,我就不久自主的想起邱少雲同志,想起那次戰鬥,想到一位英雄的壯烈犧牲。
為了奪下391高地,部隊潛伏在枯草裡。黑夜,敵人向四周發射了許多燃燒彈,點燃了枯草,燒到了邱少雲同志,他深深地明白,只要他一動,整個潛伏部隊都會暴露。於是,他把手往土裡一插,在大火裡活活燒了30分鐘,一動不動。接著潛伏的部隊在接到命令後一齊殺出,奪下了391高地,但英雄邱少雲卻犧牲了。
邱少雲那堅強的毅力真是讓我佩服,換成我去戰場,別說30分鐘了,火剛剛碰到我我就想打滾把火撲滅,可他堅持著,為了潛伏部隊他堅持著,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堅持著,為了中國美好的明天,他咬著牙讓熱血在烈火裡燃燒。
他那捨己為人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他的舉動關係到整個部隊的存亡,因此他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自己忍著痛,用鮮血為戰士們撒下了一條希望之路,可他的自己卻選擇了死亡,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相信他一點也不會後悔,相信他知道戰鬥勝利時,一定是萬分喜悅吧,面對年僅20多歲的英雄,我想對他說,邱少雲叔叔,你可以放心的走了,咱們東方雄獅已經挺立在強國之林,你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沒有你就不會有戰鬥的勝利,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
如今你用生命為我們打造瞭如此優越的環境,我們不會再虛度光陰了,邱少雲叔叔,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我會向你學習的,學習你的堅忍不拔,甘願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情懷,學習你“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我們會繼承你的遺志,為了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做一個怎樣的子女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781字親情,大概就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感恩與孝順吧。
在短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唯有那個在洗浴中心的老阿姨的一番話:“我的兒子一米八五大個,在美國工作,每年都帶我和他爸去旅遊,長得可帥了,只不過……他不在了。”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好不容易盼著孩子長大了,他們卻也老了;好不容易盼著孩子有了好的生活,他們卻越來越孤單;好不容易等著孩子可以孝敬他們了,他們卻走了……那還不如,寧可自己一生碌碌無為,但卻能讓父母笑顏常現。
長大後,逐漸與父母間有了距離,要媽媽對我們嘮叨,我們嗤之以鼻;在爸爸說想我們時,我們不以為然。但我們不知道,媽媽的嘮叨是對我們表達愛的方式,爸爸難說出口的想念掛在嘴邊,那我們是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過他們?
現在,我上學基本一週回家一次,在媽媽接我回家後,爸爸總是能準時打來電話,問我累不累,想吃什麼。而媽媽在我挑燈夜戰之時催促著我早點休息,緊接著,便是嘮叨與批評。但其中他們所表達的愛,我能感受得到。
短片中,她說:“每次在我離開家前,我都會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親他們一下,雖然一開始會不好意思,但以後,他們也會慢慢適應,像現在,我媽總是主動地把臉伸過來。”中國父母,或許就是這樣不善言辭卻在背後默默付出一切。而在小時候,如此自然的動作隨著我們長大,它卻越來越難以做到。別擔心,我堅信,在父母心裡,我們仍是那個當初被他們抱在懷裡,抑是牙牙學語的娃娃;他們也還是當年那個年輕有旺盛精力的自己。
現在,爸爸把我送到學校,我不顧忌別人的眼光,伸出手人這個頂天立地,把無限溫柔給我的男人一個大大的擁抱。所以,我和爸爸,不是朋友卻勝似朋友。
對於我來說,乖巧懂事,好好學習,就是我愛他們的方式,也是做好一個子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