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竿入城改寫相關作文20篇

截竿入城改寫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4字

魯國發生了一件趣事,快來看看吧!

一天,魯國人大壯,他扛著一根又長又粗的毛竹進城。到了城門口,卻難住了他,大壯把毛竹豎起來拿進去,可是被城門卡住了。他連忙把毛竹橫著拿,可還是進不去。他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

這時候,站在一旁的老者對大壯說:“你個笨蛋,難道你是腦袋裡裝草的草包嗎?腦袋瓜裡就只有一根細細的弦嗎?”

大壯撓撓頭說:“那怎麼辦呢?還望老者多多指教。”

老者捋了捋鬍子說:“這簡單,用鋸把它鋸斷不就完了,我都這麼一把年紀了,腦袋還比你好使呢!”

大壯想想說:“有道理,謝謝您的指教。”大壯說話間就向鄰家借來了鋸子。

當大壯要鋸毛竹的時候,從遠處走來一位稍微年長的男人,看上去很有學問的樣子說:“快住手,你怎麼能鋸斷我買的毛竹呢?”

大壯對那男人作了個揖說:“還望先生見諒,我沒法子進城,請賜教。”

那男人笑了笑,說:“這好辦,你扛著毛竹跟我來。”他們來到了城門前,男人示意大壯把毛竹的一頭拿起朝向城門,而另一頭放在地上,。大壯按照男人的方法果真進入了城門。

話說回來,扛毛竹的大壯真是愚蠢可笑。然而,那個喜歡擺老資格,教訓人的老者不根據實際情況,用破壞的形式去解決問題,結果出了個餿主意,更是可笑!

我們要學習那男人,換一種思維來解決問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邊城》改寫 篇2

續寫改寫 ,1071字

大老坐了那支新遊船向下河去了,留下二佬儺送在家。老船伕方面還以為上次歌聲既歸二老唱的,在此後幾個日子裡,自然還會聽到那種歌聲。然而幾日過去,那竹雀卻不肯來發聲了。老船伕終於忍不住,進城往河街去找尋那小夥子。還未到船總家,便看見二老直挺挺躺在河邊一大石頭上,望著河水發呆。老船伕便喊他說“二老,二老,河可流不來你中意的姑娘誒!”二老見是他,連忙爬起來,虎虎地勉強笑著。

老船伕趁熱打鐵:“大老告訴了那夜唱歌的事,你既是那真竹雀,便繼續唱,你有份的!”

那年輕人黝黑的臉微微泛紅了,輕輕把頭搖搖,“說好和大哥輪流唱歌的,現在哥哥不肯同我爭搶,下桃源去了。我若還去唱,便是極不公平的了。”

老船伕也知曉二老這執拗的詩人脾氣,也是沒有法子了,心底裡又著實為翠翠不甘。那日是怏怏地回去了,幾日來卻滿腦子惦記著這事。一日終於想出了個自以為兩全其美的辦法了,便又顛顛地上河街尋二老去,同他講“你大哥是下了桃源的,卻同你一樣還是中意著翠翠。所以何不由你繼續這競爭下去。你二人我是同樣歡喜的,全看翠翠。若選中的是你,那自然好了;不是,你也為大哥尋得一門好親事。”二老撓著頭想了半晌,終於抬起頭,向老船伕憨憨的笑了,兩隻虎牙都露了出來。

於是,二十開始,那軟而纏綿,如泣如訴的歌聲,又迴盪在悠悠山谷。那竹雀般輕靈的聲音從遍山的狗尾草叢中飄下,和著對溪草蟲的復奏清音,充填了茶峒小女的清幽夢境,撩起了花季少女的絲絲情愫。翠翠每夜在這歌聲中帶著一抹甜笑入睡,進入一個個美的夢幻的仙境。她始終沒有問這歌者的來由,卻從爺爺一次次的暗示和略帶分狡黠的微笑中猜出了幾分,便在這笑容中紅著臉低下頭去,匆匆跑進竹林採狗尾草了。

外面的雨下的正猛,雨點不留情地打在竹葉上,迸成幾瓣,一波碧水上處處泛起漣漪,整個山林都在雨霧中模糊了。今夜是不會有歌聲了,翠翠想著,又往被窩深處鑽了鑽。正想著讓爺爺關緊窗子,卻聽見山的那邊又一次傳來她夢裡的天籟。那聲音倔強的穿過層層雨霧,被洗濯的那樣乾淨。它倔強地飄進翠翠的耳,飄進翠翠的心,托起她最純真的夢,成為她心底的清風。翠翠忽地跳下了床,她的心只想隨那歌聲而去。

跑到山底,她終於看到了山頂那雲雀的剪影。一片青光中,那個寬肩膀高鼻樑的男孩,臉衝著山下的小屋,將自己的心跳和溫度融進歌聲裡,小心翼翼地吹進女孩兒的夢。他終於看見了女孩兒,便撥開雨霧向她揮舞雙臂,雨打在他黝黑而俊俏的臉上,溼成一片,已分不清是雨水抑或淚水。這一輪歌聲是由自己開始的,而今天是初五……

第二天一早,載著大老的木船在河岸邊停靠了。半個鐘頭前,二老乘坐的扁舟剛剛出港……

潼關道·吏修城——《潼關吏》改寫 篇3

續寫改寫 ,1336字

春天,本應是萬物復生,到處充滿歡聲笑語的季節,但在這潼關一帶,卻洋溢著緊張到令人窒息的各戰氣氛。無數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築工事,工頭們拿著長鞭四處指揮,將士們的臉上盡是焦急之色,誰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有所鬆懈。唐軍已在相州大敗,安史叛軍便乘勢逼近洛陽,如果洛陽再次失陷,叛軍必將西攻長安,到時大唐基業就算是毀了!潼關作為關中地區和長安的屏障,必將會有一場惡戰。

春風拂過,不似往年那樣輕柔,而像一隻充滿威脅的手,掐住了人們的喉嚨,打心底裡都是緊張二字。我騎著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馬,緩緩的奔走在潼關道上。看見這幅蕭條景象,我不由得擔心起潼關的安危來,三年前潼關曾失守,我怕會舊事重演。於是,我策馬走向一位駐守的小吏,問道:“小哥,你們重新修築潼關是為了防禦叛軍嗎?”

“是啊,老丈,叛軍快攻過來了,我們也得做好準備不是?”那小吏竟一臉輕鬆,沒有我預料中心急如焚的樣子。

“小哥,即將兵臨城下,你怎麼一點也不著急啊?”他這副表情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是他們軍營有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不成?

小吏卻沒有回答,他可能是認為口說無憑吧,把我從馬上扶下來,才道:“老丈,實在是沒什麼可擔心的,您隨我下馬看看我們這潼關的防衛吧!”“好,那我隨小哥你走一趟。”我點頭答應了,想“見識”這潼關到底有什麼優勢。

小吏對我還挺熱情,拉著我的手,指向那高聳入雲的山巒說:“老丈,您瞧,那層層戰欄連只小鳥都難以飛越,叛軍來攻時,我們只需堅決自守,長安的安危何需憂心呢?”他說這話時,聳了聳肩,一臉的不在意,眉宇間還透著幾分得意,看來是對這潼關的防衛很有信心了。

對於他的這番說辭,我倒是什麼都沒說,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三年前,佔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哥舒翰身為守將本應堅守,但被楊國忠所猜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上陣,結果全軍覆沒,大多數將士都淹死在黃河裡……如今我真擔心現在的將領犯哥舒翰那樣的錯誤啊,現在的大唐在兵力上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那小吏並沒有關注到我臉上的焦急之色,他興致勃勃地邀請我看那最險要處:“老丈,那狹窄到只容單車通過的山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您再看,還用擔心守不住潼關嗎?”小吏眉飛色舞的向我介紹潼關的防衛工程。“老丈,我和許多將士們都特別希望叛軍趕緊攻過來,也好讓我們試試這潼關的防衛能力有多強啊!”小吏一臉對戰爭的憧憬。

“小哥,你很渴望戰爭嗎?”我皺了皺眉,他不知道戰爭會讓多少人流離失所,不得重返家園嗎?

“老丈,不能這麼說,打仗太辛苦太危險了,我一點也不喜歡打仗,就盼著趕緊制服叛軍,還大家一個太平盛世呢!”小吏緊握雙拳,兩眼放光,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你能這樣想固然好,我睹今思昔,就怕你們的將領跟那哥舒翰一樣啊!這次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訓,可不能重蹈覆轍啊!”我嘆了口氣,心頭湧現了久久難以消磨的悲憤之感。“老丈放心吧,我們將領是個深明大義之人,想來不會做那等糊塗事的!”小吏拍了拍我的肩,毫不在意地說。

天色已晚,我便向小吏提出了告辭。黃昏的陽光在破舊的潼關道上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長。我的馬兒也在呻吟著,似乎和我一樣為潼關一戰感到擔心,但願唐軍能夠大獲全勝。我回頭望了潼關一眼,拍了拍馬兒的頭繼續上路了……

渭城曲改寫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1字

清晨,一場細雨沐過天空,將原先因過往車馬所掀起的塵土無聲無息地降落在地上。空氣清新,鳥兒在柳林中競相啼囀,盡情傾吐著相思之情。瓢蟲順著滴著水的葉子爬上尖端,越過枝幹,消失在草叢間。在長安西北部,渭水北岸,小城的驛道邊,柳樹下,我的心情,卻被這場春雨打溼,無比地沉重、沉重……

新柳冒著青青的嫩芽,綠意鋪滿了客棧四周的大地,這春景雖好,但我的心卻滿是淒涼。柳枝上的水珠好似朋友離別時的淚珠,每一根柳條都承載著昔日歡聚的回憶,每一滴水珠都訴說著惜別時的傷感。往事在腦海裡越走越近,而元二卻即將離我越來越遠。

元二今日就要出使新疆庫車,我同元二從小知交,總以為我們相聚的美好時光漫長,然而今天卻成為我們分別的日子,人在失去友人時才彼此懂得珍惜。醉眼朦朧中,我再次斟滿酒杯,高舉著敬向元二。從今以後,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日子,不知是不是還可以一起盡興地把酒臨風,和詩吟唱。所以朋友啊,為我們的情誼,再喝一杯吧,出了陽關,再也沒有老朋友陪你高談闊論,飲酒賦詩了,再也沒有人那麼懂你了。新疆庫車,路途遙遙,一路上,你將人單影只,餐風露宿,不知要受多少苦。朋友呀,我為你擔心啊!

望著元二的背影消失在轉角,我再一次流下了淚。

渭水河邊,隨風飄蕩的柳絲也似乎依依不捨。元二啊,這一別,我們不知何時再見。

夜上受降城間笛改寫 篇5

續寫改寫 ,500字

瑟瑟幾筆冷風飄過,黃土沙漠上,塵土飛揚,揚起一波不小的風浪,似雪,又讓人心灰。

烽火臺上的火燃燒,卻不再熱情,彷彿連它的思緒也飄向遠方,那個我們日日夜夜思念的地方。

抬頭望去,月亮大又圓,柔和而淒涼的月光下,受降城蓋上了白霜。這時的家鄉應該是打打鬧鬧,燈火通明吧。孩子們在嬉戲,或許還會有影戲哩。自嘲地笑笑,又將目光轉回到了月亮上,那裡是多麼寒冷啊,似乎不存在感情。廣寒宮裡,嫦娥的心也是冰冷的吧,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嗚—嗚嗚嗚—”不知何處,竟響起了笛聲,纏綿,似乎從不見得斷下。那笛聲似乎與他共有心意,笛聲中,在訴說著屬於它的苦衷。在這靜悄悄的夜裡,笛聲籠罩了大地,在笛聲的襯托下,月光更加慘白了。可是又有誰知曉銀色月光下,埋藏著多少遊子的心願呢?

“嗚—嗚嗚—”笛聲突然停止,月亮也被黑壓壓的雲遮住了。可是,那屬於遊子的情感卻還在我心中揮之下去。在這座受降城中,又有多少與我相同的徵人呢?離別溫暖故鄉,來到了冷酷的戰場,又是何苦呢?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想到這兒,婉轉悽慘笛聲再次響起……

春夜洛城聞笛改寫 篇6

續寫改寫 ,1547字

【春夜洛城聞笛改寫】

韓宇朝

夜幕降臨,滿天星星掙破夜幕探出頭來,閃爍著奪目的光芒,像一顆顆耀眼的寶石,鑲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組成一條銀河,彷彿給夜空繫上了一條白色的腰帶。

李白拿著酒杯,在屋子裡靜靜的踱步。有一種“舉酒消愁愁更愁”的感覺。突然,一陣笛聲傳入耳中,回想在耳畔旁。這不正是《折楊柳》曲嗎?

李白走到屋外,那曲笛聲更清晰了,他循著笛聲往下走,街上空無一人,店鋪也已關門了,醫生跌宕起伏,在李白心中縈繞,勾起李白陣陣回憶,體會到“會得離人不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的含義。也讓李白回想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的場景。

心頭不禁湧起深深的回憶:妻子坐在床頭給二兒子講故事,大兒子由長輩們看管著,在院子裡奔跑玩耍,老人們正專心致志地下象棋:“走馬,哎呀,錯了。”妻子的臉上多了一絲皺紋,多了一縷思念,她慈愛的看著兒子,那眼神裡蘊涵著她對丈夫的懷念,對兒子的母愛,還有那希望他長大成材的期盼,二兒子已經兩歲了,已經學會走路了,他總是望著遠方,叫著:“爸爸,爸爸。”但李白最思念的是他的三兒子,他至今也沒見過三兒子,從來往的書信中,得知:三兒子很好,胖胖的,眼睛很大,長得很好看。

李白走著走著,又回到了屋中。望著明月,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嘆了口氣,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又起身在已準備好的紙上提筆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落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寫完詩,他上了床,掖掖被角,閉上了眼睛……進入了夢鄉……

【春夜洛城聞笛改寫】

楊皓博

洛陽城中,已經傍晚了,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小商小販們挑著擔子,眉開眼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幾個行人揹著包裹中,步履匆匆地走入客棧;還有些人呼喚著兒女的名字,找尋他們回家。

這座城中,住著大詩人李白。他佇立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象,眉頭緊鎖。他想到了家鄉,此時如能回家該多好啊!李白無耐地嘆了口氣,孤獨地坐在椅子上。

此時的小城安靜了。忽然,一陣清脆悅耳的笛聲神奇地飄然而起。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街道上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笛聲,彷彿融入到了春風之中,十分悠揚,十分動聽,其中又夾著一絲絲傷感,在一陣又一陣春風中,飄入人們的耳朵。這笛聲,在春風中,傳遍洛陽全城。這悠揚的笛聲,是很難唱出來的,然而只要聽過這動聽的笛聲,便很難忘記。

李白側耳傾聽,入了迷,思緒萬千。他猛一起身,心想:這首故鄉的《折楊柳》被吹笛人演奏的如此傷感,此時他一定也流落在他鄉。李白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想到家中的親人,他忍不住潸然淚下。面對皎皎圓月卻不能回家的遊子們是最悲傷的。而又聽到《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由然而生呢。

李白坐回椅子上,他靈感大發,揚揚灑灑,揮豪潑墨,寫出了《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改寫】

韓卓

殘陽把最後一腔熱血灑在地上,就轟然倒在了山的西邊。夜色漸濃,天上掛著一輪孤獨的明月。

我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想起遠在故鄉的親人,一股寒意便席捲上身,我翻身走下床,喝了幾杯酒。點燃了油燈就走出門外,望著明月思念著故鄉。

不知什麼時候傳來幾聲清脆的笛聲。是誰家的呢?我暫時忘記了家鄉,細細品嚐著這悠揚的笛聲。在幽靜的夜晚,笛聲格外清晰,格外憂傷孤獨,乘著春風,散入整個洛陽城。

忽然,我猛地想起這不是故鄉的《折楊柳》嗎?我的思鄉之情再被勾起,兩眼熱淚在眼中打轉。

我回到屋裡,拿出紙和筆,寫下了《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是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剛提起筆,兩滴淚就模糊了黑色的字。是啊,這樣的夜晚,伴著這樣哀怨的笛聲,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起呢?

春夜洛城聞笛改寫 篇7

續寫改寫 ,573字

暮色暗淡,最後一絲殘陽漸漸抹去,天空逐漸被染上了紅妝。這時,李白走到窗邊,看著那湛藍的天空中浮動的白色雲朵,它們猶如仙子般在夕陽的輝映下在空中飄動,慢慢的,天空中繁星點點,四周的群山只顯現山的輪廓,房間裡漆黑一片。李白抬手關上窗子,點上蠟燭,坐在藤椅上,整理著自己往日的文章。

窗外,那輪皎潔的明月,這時也越升越高,夜深了,門外傳來鳥雀和樹葉微弱的沙沙聲,李白吹滅了蠟燭,準備入睡。忽然,遠方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笛聲,李白禁不住站起身來,二步走到窗前,開啟窗戶仔細聽,原來是漢代樂府的《折楊柳》。

這時,正好一陣微風拂面而來,悠揚清脆的笛聲傳入李白耳中,望向天空,可見群星燦爛,那顆最亮的北極星仍然懸在空中,指示著家鄉的方向。李白不禁有些惆悵,又有許多日子沒有回家了,那熟悉的老屋,母親每日翹盼遊子歸家的身姿,一幕幕兒時的場景都在李白的腦海裡浮現,那強烈的思鄉之情撲面而來。側起雙耳,再仔細聆聽那那清新、歡快、抑揚頓挫的笛聲,還想起剛到洛城時的點點滴滴,曾經的懷才不遇,在官場仕途中的坎坷與無奈,禁不住紅了眼眶,無不透露著辛酸與不甘。

曾經的種種都在李白的腦海中一閃而過,這時靈感突現,隨即返回桌旁,拿出紙筆,藉著月光寫下了這首《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改寫《江城子·密州出獵》 篇8

國三作文 ,765字

北風瑟瑟,城外停著一隊車馬。“別了,京城,希望我還能回來。”蘇軾喃喃自語,隨後,他跨上馬,低著頭,奔向密州。

密州又迎來了平靜的一天。突然,遠處紅塵滾滾,是發生戰爭了嗎?不是,是太守蘇軾帶著一群人馬在打獵!男女老少的老百姓們跟著看熱鬧。蘇軾頭戴華貴的帽子,穿著束身貂皮大衣,英姿勃發,好不威風。只見他催促坐騎向前奔去,在一陣塵土中,蘇軾迅速搭箭、拉弓、瞄準,隨著一聲“嗖”,一隻鹿應聲倒下,老百姓發出排山倒海的喝彩聲。蘇軾一次又一次地搭箭拉弓,獵物們一隻又一隻中箭,黃狗和獵鷹往返著帶回獵物。突然,蘇軾發現不遠處草叢中有一隻老虎,他屏住呼吸,再次搭箭瞄準,只聽“嗖”、“嘣”、“嗷~嗚~”,剛剛躍起的老虎頹然倒下。“哈哈,回城,我請大家喝酒!”蘇軾掉轉馬頭,帶著大隊人馬疾馳而去。

酒過三巡,蘇軾搖搖晃晃站起來說:“諸位,我也有許多心事,今天要一吐為快。我本立志去邊疆殺敵報國,只因我與當朝宰相政見不同,得不到任用啊。我真希望皇上能派人召回我,就像漢文帝派馮唐去赦免魏尚一樣,讓我得到朝廷的信任和任用。我的年紀雖然有點大了,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的雄心壯志和年輕人一樣高啊。如果我能上戰場,我將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對抗敵人,獻出生命也不在惜!”恍惚間,蘇軾彷彿看到剛才那些獵物都變成了西夏和遼的軍隊,而他帶著將軍、勇士們一次次用盡全力把強弓拉成滿月,將仇恨化做一支支利箭射向敵人!

一片、兩片,下雪了。蘇軾站在雪中,酒意已然退去。他嘆了口氣,轉身離去。當夜,他夢見大宋軍隊攻入遼國都城,把城內遼軍殺得落花流水,而帶頭將軍是他自己……

逢入京使改寫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0字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我騎著馬,向西邊走去。因為我前半生功名不如意,只好出塞任職,去那個“北風捲地白草圻,胡天八月即飛雪”的邊塞。

現在我快要接近塞外,路面上已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細沙,天空偶爾飄下幾朵雪花。此時,狂風又起,我裹緊了衣服,駕馬頂著風往前走。

過了一會兒,風漸漸小了下去。我回過頭,往東望去,渴望看到千里之外故園的景象,看到妻兒、好友熟悉的模樣,卻只望見了道路那邊淒涼的邊塞景象。我不禁淚流滿面,淚水沾溼了衣襟,沾溼了雙袖。一想到我已多日離開家鄉,好久沒有見到妻兒,我就抑制不住自己悲傷的心情。

正在我思緒萬千時,我遇到了一位要去京城的人。“您好,請問您是要到京城去嗎?”我微笑著問他。“嗯,是的。請問……您有什麼事嗎?”他停下馬。我告訴他,想讓他幫我帶一封信給城裡的家人。

我撩起衣襟,找遍所有口袋,翻遍所有布包,卻沒有找到紙和筆。我皺起眉頭,思考該如何讓入京使替我送信。他說:“要不,我幫你帶口信吧。”我把對家人的思念和我平安的訊息告訴了入京使。“兄弟,你一定要早點送到!”“保證!”他朝我揮揮手,向東走去……

我帶著對家人的思念,繼續向邊塞去……

逢入京使改寫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1字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烈日當空,隨著門的張開,一位飽經風霜的車伕駕著一輛簡樸的馬車,走出了京城,捲起一陣黃沙,車內是剛剛辭官的岑參,素衣淨褲,正望著左右窗外漫漫的黃土路,揚沙亂塵在空中飛揚著,顛的道路上橫著一顆又一顆亂石,車子不停震晃,也搖晃著詩人的心,他即將遠離故鄉,向遙遠的塞外駛去,回首遠望,京都也只剩下了朦朦朧朧的輪廓與景像了,心中萬分落寞與惆悵了,走時尚未告平安,親人或許正憂愁吧。

原本清脆的馬蹄聲變得混雜起來,岑參認定,有人要回京都了,他想:何不錯此報平安呢?匆匆下了馬車,與那位大哥談上一談,雖是陌路人,但此時卻萬分親切,雖是不相識,但此時卻親情四溢,岑參為他倒上的一杯茶,卻緊緊抓著這位大哥的手,久久不肯鬆開,又凝視著這位大哥英俊的臉,心中滿是惆悵。

他想家了,他想他的妻兒了,他想他的老母了,他著一辭都不知何日可反了,他眉頭緊皺,嘴也合不攏了,臉抽動著,熱淚在眼眶裡打轉,遲遲說不出一句。

久違了,這一句來自內心的語言:“大哥,回京了,幫我捎張信好嗎?”岑參四處尋找著紙筆,卻如何也找不著,他愁容滿面,急切萬分。

“兄弟,你有何話你說吧,我定將捎至你親人耳中。”

“我此時已是有千方萬語,卻又無法表達,你就幫我捎一句‘平安無事’吧!”

那人又上了馬去,說道:“好!我一定傳達!”又開始了行路。

岑參望著他遠去的身影,而後又登上馬車,又離開在塵土之中,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