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傳統節日的故事相關作文20篇
我與傳統節日的故事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0字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統節日更是多姿多彩,萬音和鳴。共同演奏出一曲國泰民安,閤家歡樂之歌。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為這是一個閤家團圓,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正中故作“中秋”。夜晚來臨月圓桂香,家家戶戶準備好各種瓜果月餅,全家一起在庭院賞月。仰望天空,每當看到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高高掛起,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到遠在他鄉的故人。背井離鄉的遊子也藉此作詩寄託自己濃厚的思鄉之情。李白的《靜夜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張九齡《望月懷遠》……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吃月餅是中秋節另一個節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酥香可口、老少皆宜。月餅的種類有很多:如五仁、豆沙、棗泥、椰蓉等,甜甜酥酥的讓人垂涎三尺、口口留香。
我最難忘的就是我七歲那年的中秋節了。爸爸答應我中秋節一定回來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並給我講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我滿心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中秋節的夜晚。我將月餅和水果擺放在陽臺的桌子上,焦急的等待著爸爸回家,抬頭望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格外耀眼,星星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稚氣而執著地注視著大地,彷彿用那一閃一閃的眼睛在向人們講訴著一個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何時,我在月亮公公溫柔地注視下進入了夢鄉。第二天一起床,我急忙問媽媽:“爸爸昨晚回來了嗎”?媽媽說:“爸爸回來時你已經睡著了,就沒有忍心叫醒你,一大早他又去上班了。”我聽後心情十分沮喪。埋怨爸爸只知道工作沒時間陪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也懂事了。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我辭掉了工作,專心做起了全職媽媽。因此,爸爸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我驚訝的發現,不知何時爸爸兩鬢斑白,從一個帥氣挺拔的年輕小夥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爸爸每天起早貪黑的忘我工作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給我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又逢一年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來了,我祝願家家戶戶都可以閤家歡聚!幸福美滿!
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篇2
國二作文 ,6887字【篇一: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劉睿琛
魯迅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民魂是什麼?傳統文化無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傳統節日!要說起傳統節日,那可真多了去了。正月拜年、元宵燈火、清明祭祖、端午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節日活動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好不熱鬧!
都說“重陽登高”,在重陽節,歷歷代代的都有登高爬山的傳統。這不,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一家人又一次相聚在我們的家鄉陽泉的一處景點“獅腦山”腳下。
彎彎曲曲的環山公路像一條巨龍一樣盤旋在山上。我們一行人開始登山了。瞧,一馬當先的是大表哥,後面緊跟表姐和表妹,後面就是我和小表哥了。再後來,是一幫大人。在登山中,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外公了,他有著不服老的精神。今年就是外公76歲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個大包,望著外公矯健的步伐,根本不像一位76歲的老人,在我的想像中就像一位年輕的小夥子。
看著外公,我的心中燃起了鬥志。我身為小輩,一定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衝啊!”我在心裡咆哮一聲,便飛奔起來。跑累了,我停下來,放目遠眺,哇,山巒起伏,樹木蔥茂,馬上讓人心曠神怡。深吸一口氣空氣清新,頓時身心愉悅。一直到腳下不是那種特有的路的時候,我才大口大口地喘起氣來。可能是我的決心打動了老天爺,讓我快點到了山頂。從山頂向下望,清風徐徐,好清爽!
這次登山,我十分開心!站在山頂上,將陽泉的景色盡收眼低。可真真正正做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中國的傳統節日,它讓我學到了中華民族崇尚勞動、尊親敬祖、敬老敬賢的傳統文化。它讓我學到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的傳統美德。它讓我時刻感受著濃厚的親情,帶給我無盡的歡樂與嚮往。
【篇二: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費林怡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好多好多節日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
今天我就來說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過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裡,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去年,我們一起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為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他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一般為二十到三十米每艘船上約三十名劃手,有二十六個劃手,一個舵手,兩個鼓手,還有一個喊號子的。”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的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根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他們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不同的龍舟上的人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
比賽開始了,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片,響徹雲霄。參加比賽的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滑,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的,漸漸的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發飄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
傳統節日,洋溢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清秀。散發了濃濃的詳情,也陪伴著小小的我快樂成長。
【篇三: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郝世傑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門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起大紅燈籠,貼上春聯,親朋好友從遠方歸來,為的就是這一年一次的除夕團圓飯。
春節前,首先要做清潔工作,就是俗稱的“掃塵”。這一天,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這一天是最忙碌的,早早的起床,收拾完畢後,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到超市採購年貨,超市裡,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兩個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下午,媽媽在廚房裡準備著今晚的美味佳餚,我和爸爸將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貼上新買的春聯,爸爸告訴我這就叫除舊迎新。貼完春聯,我就去幫媽媽包餃子,媽媽認真地教我如何包,可我怎麼也不會,每個餃子都像個小麵餅似的,只能躺著,不能站著。餃子沒有包好,我卻弄了一臉的麵粉,好似一隻“大白貓”。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爸爸將煙花放在空地中央點燃,一陣“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象徵著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充滿著積極向上的能量。
【篇四:有趣的端午節】
薛依然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盛大隆重的春節,有象徵豐收與團圓的中秋節,還有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的清明節……我最喜歡哪個傳統節日呢?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是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媽媽曾經給我講過端午節的由來:一個名叫屈原的人,在戰國時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著一塊石頭,跳到汩羅江裡自殺了。附近的人知道了這個訊息,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連屈原的影也沒有。漁夫很難受,他將竹筒子裡的米撒下去獻給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到來之際,媽媽會給我或買或編一條五彩繩。就是拿上五顏六色的繩子,並列排在一起,搓成一根長繩,帶上玉線,上面掛個小彩珠或小鈴鐺,一根漂亮的五彩繩就完成了。我高興地把它戴在手上,左瞧右瞅,再甩甩手臂抖抖手腕,小彩珠或是小鈴鐺像快樂的小精靈,叮鈴叮鈴地跳躍著。
端午節裡最盼望的還是吃粽子了。粽子是用翠綠的粽葉包成的。開啟粽葉,裡面是晶瑩剔透的江米,吃一口,軟糯而清香,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每當端午節這一天,老孃總會拿出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讓我們吃個夠。
每年看著老孃包粽子,米寶寶呀,棗娃娃呀,在她的手裡那麼乖巧聽話,感覺特別有趣我也忍不住想試試。“把米可要盛的滿滿的!一定要包緊裹好嘍!”老孃一百個不放心地指點著,我一邊聽老孃說一邊包。首先把兩片粽葉捲成漏斗狀,然後,盛上江米,再放上幾顆紅棗。有的時候我的手會不聽話,也許是粽葉或是江米調皮,粽葉捲成的漏斗狀的口總有小縫,米就撒的滿地都是。勉強收拾好之後,用剩下一半的粽葉把米包住,用白色的線捆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老孃包的又快又漂亮,有稜有角,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我包的又慢又醜,東倒西歪,哈哈。不過俗話說得好,“勞動者光榮,勞動者最快樂。”
經過五六個小時的小火慢煮後,關火,燜至自然冷卻,粽子出鍋了。媽媽首先拿出一個,放在鼻尖,閉目深吸一口氣,滿足地說:“最愛端午節裡媽媽的味道。”我呢,戴著五彩繩,吃著粽子,模仿著媽媽的樣子,說道:“端午節里老孃的味道,我的最愛!”
多麼有趣的端午節呀!
【篇五:我們家的除夕夜】
延睦欽
我國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從春節的貼對聯、年夜飯,元宵節的吃元宵、賞花燈,到端午節的吃粽子、划龍舟,再到中秋節的吃月餅、賞月亮……每個傳統節日都別具一格,獨具特色,但是其中最隆重、最令我喜歡的,還是辭舊迎新的“除夕”了。
除夕這天,全家人都團聚在爺爺家,共同度過這美好的節日。吃過午飯,我們一家人便忙的不亦樂乎!你瞧,廚房裡,奶奶、媽媽、嬸嬸洗菜、燒飯、炒菜,“叮叮咚咚”的碗盆碰撞聲,“鐺鐺鐺”的切菜聲,“哧哧啦啦”的炒菜聲,這些美妙的聲音構成了一曲動聽的廚房交響曲;再看那邊房間裡,爸爸和叔叔在房間裡爬上爬下,打掃房間,糊窗花、貼對聯、掛燈籠,張燈結綵,好不熱鬧!這邊客廳裡,爺爺帶著我和兩個妹妹,圍坐在茶几邊,一邊打撲克,一邊吃著美味的零食,還不時地瞄幾眼我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整個家裡熱鬧非凡、其樂融融。這就是我們家除夕夜的前奏。
不一會兒,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菜餚:黃澄澄、香噴噴的炸雞腿,紅綠相映的魚香肉絲,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五顏六色的水果沙拉,熱氣騰騰的大餃子,象徵著“年年有餘”的大鯉魚……真是色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開飯了!”奶奶喊到,我們家的除夕之夜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大家圍坐在餐桌前,互相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長輩們還為我們三個小傢伙送上了大大的紅包壓歲錢。一雙雙筷子在餐桌上飛舞,一句句祝福在餐廳迴盪,一陣陣暖流流進了全家人的心窩……
年夜飯過後,我們全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除夕精神大餐——春節聯歡晚會。八點整,萬眾矚目的春晚開播了,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讚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相聲小品,使人捧腹大笑……
不知不覺地,已經快到十二點了,我和爺爺、爸爸迫不及待地來到樓下放煙花。此時,樓下的人已經很多了,接二連三的煙花打破了往日沉寂的夜晚。一會兒,滿天金燦燦的,猶如豐收的稻穀撒滿天;一會兒,又是滿天紅豔豔的,好似夕陽時的晚霞鋪滿天,真是流光溢彩,美麗極了!我們也拿出了精心準備的“火箭炮”、“春雷炮”、“群龍爭月炮”,開心地放了起來。這時,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已經數不勝數了,此起彼伏的煙花似在爭奇鬥豔,又像在展示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就這樣被我們迎來了……
這就是我的家——溫馨和諧的家,這就是我們家最愛的傳統節日——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的除夕夜!
【篇六:傳統節日之美】
張思涵
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國家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象徵。每一個節日都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特色和習俗,記敘了古代歷史的文化。除夕、春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七夕或重陽節都記錄著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下面我就帶領大家領略這獨特的節日美。
有很多民族都保留著自己獨特的習俗,而這些成就了一個個民族傳統節日,如潑水節,火把節等。這些節日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色彩,濃重的民族風在節日中充斥著,給人以親切的情感。每一種民族節日音樂都讓人體會到這些民族的風情與千百年來很重要的文化習俗。
二十四節氣其實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立春,立夏,立秋,每一個節氣,每一箇中國節日都有自己濃厚的額文化氣息。寒食節,清明節也是以節氣命名的,也可以說這些節日命名了這些節氣。寒食節又稱“禁火節”,在節日當天不得用火,只能吃前一天做的冷食。而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的後一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的後面,又在穀雨之前,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漢族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過清明節,延續這古老的文化傳統。
春節和除夕是中華傳統節日最大的亮點。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便是春節。除夕和過年、大年夜都是指同一天,春節則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農曆第一天。除夕這天,要貼春聯,掛燈籠,穿新衣,這一天,所有人都不會睡覺,叫做守歲。
春節又叫年節,古時候人們稱它為“元旦”。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起源於殷商時期,到了民國時期,時間改為農曆,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而公曆的一月一日則稱為元旦。
中國的傳統節日曆史悠久,我也只是列舉了幾個例子,每一個節日都蘊含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節日特有的經典習俗,在中國節日的傳統文化中,我知道的也不多,但中華傳統節日的獨特的美吸引我去鑽研更多,學習更多。
【篇七:傳統節日——中秋節】
賈明粲
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在這樣的節日裡,最當仁不讓的“明星”就是月餅。
大約在一個月之前,在商場、超市、臨街小商店都已開設月餅專賣區,造型各異,包裝精美,各類,各廠,各式的月餅,使人眼花繚亂,一派喜迎中秋節的氣氛。
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那麼熱鬧,但從骨子裡,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中,流露著一種對家人,對家鄉的深深的思念。
在我家,每年臨到中秋前幾天,爸爸媽媽總會抽出時間,帶著我,帶著精心挑選的月餅,去看望爺爺奶奶,姥娘和姥爺,還有去姥姑、姥姨、姥舅等等十幾家親戚家。
剛開始,我還覺得挺新鮮,可是走了幾家後就感覺煩了,然後問媽媽:“咱們就這樣挨著去這麼多家送月餅有必要嗎?人家也不是沒有,煩不煩啊!”
媽媽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你可不能這樣想啊!孝敬老人,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平時爸媽上班忙,顧不上,可是,在中秋節這樣的團圓的節日裡,我們就應該抽出時間去看望長輩們,感恩他們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給予我們的養育之恩及照顧之情,等你長大後,也要這麼做,不管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走走親戚。有句古詩講的很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就是期盼團圓的詩句。”
我聽了媽媽的話以後,頓時明白了,也深深的記在了心裡。也在心裡默默的祝願全天下人們都能團團圓圓,沒有分離,也要把爸媽教會我的孝敬長輩傳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繽紛多彩,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朝氣十足的端午節、綠色環保的植樹節,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節。
我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篇八: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胡昊澤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許多種。在北方過春節時更是數不勝數。比如除夕團圓夜包餃子、吃餃子,元宵節轉黃河陣、鬧花燈……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除夕夜包餃子、吃餃子的趣事。
每逢大年三十傍晚,我們全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包餃子。餃子的餡有很多種,有豬肉大蔥的、有香菇北瓜的,還有韭菜雞蛋的,真是口味眾多、各投所好。最後奶奶還會準備幾個硬幣,這也是除夕夜包餃子用的一種必須的“餡”。怎麼還會吃“硬幣”呢,太奇怪了!
先說包餃子吧。這包餃子可不是件容易做的事。媽媽先端來一盆溫水,再把面放進盆裡,邊澆水、邊和麵。剛開始和麵的時候,面都粘在了媽媽的手上,說明和麵也是一種技巧。面和好了,奶奶對我說:“我來擀餃子皮,你爸爸包餃子。”我說:“我幹什麼呀!”奶奶說:“你看著我們怎麼包,學會了你再包。”“不行,我要擀餃子皮。”我說。“那你就先跟我學吧!”奶奶說。“行!”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擀了一片又一片,雖然有的方、有的圓,但在爸爸的努力下,還是包成了餃子。在包餃子時,奶奶把四個硬幣分別包進了餃子裡,包好後再把它們混放在了其他餃子中間。啊,原來這些“硬幣”餃子還真是用來吃的!
包好的一個個餃子像一艘艘準備下海遨遊的小艇,整齊地排列在竹蓖上。我心想:餃子一定很好吃,我要讓這些餃子“小艇”快快“開”到自己的肚子裡去。媽媽把餃子一個一個地放進開水鍋裡,餃子在鍋裡上下翻滾著,不一會兒就被煮熟了。奶奶把餃子端上桌,我一聞,真香啊!迫不及待地把一個餃子放進嘴裡,感覺味道美極了。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各種味道的餃子時,我突然吃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趕緊吐出來。一看,是硬幣!奶奶高興地說:“你是第一個吃到幸運餃子的人,明年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硬幣”餃子象徵著幸運。誰吃到它,就意味著來年大吉大利。中華傳統文化真有趣!
我與傳統節日作文 篇3
國二作文 ,5975字【篇一:我與傳統節日】
樑函語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很多,有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就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氣洋洋的春節。
要說春節最溫馨的時刻就是掛燈籠、貼對聯和吃年夜飯了。和爸爸一起貼對聯,和媽媽一起掛燈籠,紅紅火火、五光十色,到處都是濃濃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餐桌上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肉、清蒸排骨,還有水煮魚,饞得我口水直流。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夾菜,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和妹妹夾菜,一家人在一起好溫馨啊!
過春節最高興的事就數放鞭炮和放煙花了。雖然近幾年因為環境汙染不再放了,但我還能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放煙花的情景。天剛剛黑,我就迫不及待的拉著爸爸跑到屋外,我看著爸爸非常小心的點燃導火線後,就急忙像風一樣跑開,躲在遠處捂住耳朵,只聽噼裡啪啦一陣響,一串串煙火就飛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美麗多彩的圖案,好看極了!
春節我最喜歡的一個習俗就是收壓歲錢。正月初一早上起來,我就跑到爺爺奶奶的臥室去拜年,我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奶奶就高興的對我說:“來!拿著,給你的壓歲錢。”然後我又跑去給爸爸媽媽拜年,這時爸爸媽媽就會塞給我一個紅包,對我說:“又長大了一歲,要好好學習啊!”這些年收到的壓歲錢,我都存在我社小豬存錢罐裡面,在我需要橡皮、剪刀等學習用具時,拿出來買。
春節,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又有好吃的,還能收到壓歲錢,我真希望下一個春節馬上到來!
【篇二:我與傳統節日】
趙駿馳
在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節日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各自耀眼的光芒,點綴其中。有充滿希望的春節,有熱鬧非凡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長久長壽的重陽節……
我感觸最深的是清明節。因為一次綿山之行,我結識了介子推,他的故事和我們的清明節息息相關。相傳在春秋時期,介子推是晉國公子重耳的一名家臣,在重耳遭受陷害,窮困潦倒,食不果腹之際,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決然地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熬肉湯喝。後來,重耳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對所有有恩於他的人進行了封賞。而此時,介子推不以功邀賞,帶著他的母親,歸隱山林。重耳求賢不得,放火焚山,逼其出山,致使介子推葬身火海。在樹洞中發現了留給君王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然後,為了紀念介子推,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忌菸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在為介子推祭掃時,發現墓前的老柳樹復活了,就像見到了介子推一樣,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之後,晉文公也確實做到了勤政愛民,晉國百姓安居樂業,每逢清明節,百姓都對忠君愛國,功不言祿的介子推進行祭奠。此後,清明節成了我國祭奠先祖的重要節日。
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故事,深深震撼著我,因為一顆赤誠無私的愛國之心,可以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來對君王進行勸諫。小小清明節,給我上了一節深刻的思想品德課,告訴了我古人是如何愛國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懂得,每一個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滲透著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
【篇三:我與傳統節日】
郝一錦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清明節,春節……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日莫過於中秋節。
農曆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後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裡睡覺。可是已經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麼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說,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裡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製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鹼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麵粉,再加麵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麵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麵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裡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鑽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說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鬆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麵粉我邊繼續跟著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過幾十分鐘後,我高興的大喊:終於做好了一個了。回頭一看大家已經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著急,便繼續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裡觀賞著月亮,吃著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裡,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喜悅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遊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篇四:我與傳統節日】
任秋宇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辭舊迎新的春節,有大鬧花燈的元宵節,有賞月團聚的中秋節,有登高望遠的重陽節……但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在這個長長的節日裡,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熱熱鬧鬧的過新年。
記得年年春節來臨前,奶奶,爸爸,媽媽提前半個月就把家裡的各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亮亮清清,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爸爸開始往家裡買各種各樣的年貨,從大年二十八開始就準備年三十的年夜飯,並且說“你學習了兩年書法了,今年的春聯就是交給你的任務”。為了能很好的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我加強練習了六天,到二十九那天,我在爸爸的指揮下完成了春聯的寫作“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奶奶,媽媽,哥哥異口同聲的說“星星,今年的進步真大,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
大年三十,我穿上了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高興地又蹦又跳。我們全家圍在餐桌旁,一盤盤可口美味的飯菜擺在桌子上,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著年夜飯。每年的今天,不管我們的家人有多忙,有多遠,我們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奶奶說:“守歲是對來年好運的期盼。”在大年初一的那天,一睜眼就看到了我的壓歲錢,這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我們團聚在一起,開心、快樂。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他不僅是辭舊迎新的時刻,也是我們家人團聚的時刻,我永遠也忘不了春節。
【篇五:我與傳統節日】
侯家輝
春節到了,它伴隨著凜冽的寒風來臨了。人們一改往常,不再守著溫暖的房屋,結束了“宅生活”。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就連刺骨的寒風也被感染,不再侵略房屋,拍打窗戶,還吹散空中的雲彩,將太陽解放了出來。而在這隆重的節日裡,買新衣,買年貨,做大餐,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家也不例外。
早上起來,太陽毫不吝嗇自己的光輝,將陽光成片成片的灑向大地。耳邊也充滿了來自串串鞭炮的轟鳴。隨著爸媽、姐姐去買新衣服。街道上,一輛輛汽車呼嘯而過,一掃往日的冷清。走進商店,人來人往,嘈雜的人聲和廣播聲混成一團。店內,有的在和同伴商量著衣服款式的挑選,有的在櫃檯處和營業員討價還價,還有小孩在衣服架下亂竄……我們一家各挑了幾件衣服,然後在媽媽的幾番砍價下,終於,成功地贏得了降價後的衣服,跟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媽媽走出了商場。這才發現,許多商店又重新開張了,門口掛著的燈籠,貼著的對聯,都綻放出歡慶的色彩,無一不在證明——春節到了!
時光飛逝,歡樂的下午已經結束,轉眼間,夜幕降臨,春節聯歡晚會的帷幕已經拉開,內涵豐富的小品,幽默搞笑的相聲,美輪美奐的歌舞表演,為這一年的結尾,上演了一出精妙絕倫的盛會。
突然“啪”的一聲,樓下響起了鞭炮聲,我們一家也來到樓下放鞭炮煙花。只聽一陣陣噼裡啪啦聲,我感覺耳朵一陣轟鳴,只剩下鞭炮還在響,慢慢地隨著火光消失,聲音也逐漸消減,又聽“咻”的一聲,一個光點飛出,直衝雲霄,等到後力已竭,這才“啪”的一聲完成了它的使命,結束了它短暫而絢麗的一生。然後又一個光點似箭一般衝出,可不再只有他一個孤單的身影,一個又一個與他一般大小的光點,升至空中,炸裂,形成一場盛大的煙花雨。
這一年結束了,但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篇六:我與傳統節日】
尹一卜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於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因為環境汙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著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著,說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著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裡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現在發現,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著,那股年味總是圍繞著所有人,也瀰漫著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著“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佔據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並非那麼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捲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著我們所有人的記憶裡……
【篇七:話說“傳統節日”】
張曦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都是我國的文化傳統,歷史瑰寶,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吧!
說起傳統節日,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最具有代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春節”!喧鬧的鑼聲,亮紅的的對聯,噴香的餃子,精彩的春晚……都是春節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看到它們,我就想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大飯桌上吃年夜飯,頭頂皎潔的月亮讓天空充滿寧靜。這是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日子,想想就讓人興奮,!在這閤家團圓的日子,誰還誰能不喜歡呢?
早春的四月,春風中帶著悲切。“清明節”是我們向故人祭奠感恩的日子,但我們應該祭奠的不只親人,還有那些為了新中國成立的革命先烈們,他們用鮮血告訴後人,什麼才是氣節!
黑暗腐敗的官僚政府,令剛正不阿的屈原羞愧絕望,懷著遺憾和憤怒,投江自盡。現如今,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此時都向江裡投粽子,懷著對屈原的尊敬和惋惜,“端午節”就傳承下來。每年這個時候,舉國上下,粽香四溢。
寂靜的黑夜,一輪皎潔的月光為大地媽媽鋪上了一層銀毯,與家人坐在月亮下,吃著香酥的月餅,共同賞月,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這就是閤家團圓的“中秋節”。這一天,在外奔波的遊子都要回家團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思念親人之時所寫,如今已成為著名佳句。說到農曆的九月九日,正是“重陽節”,人們要喝桂花酒,插茱萸,思念遠方的親人,寂靜中帶著悲哀……
對起祖先留下的“傳家寶”,我覺得,這才是“真金白銀”,這才是正真最絢麗,最耀眼的歷史瑰寶!
【篇八:我與傳統節日】
張彩楓
我喜愛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我喜愛春節,因為春節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壓歲錢;我喜愛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看龍舟比賽和吃棕子;我喜愛中秋節,因為中秋節可以看月亮裡的“兔子”和吃美味可口的月餅……但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卻是元宵節,因為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元宵、看花燈,還能讓我感到快樂。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的很充實。元宵節晚上,媽媽早早給我端上一碗香噴噴的元宵,還是我最喜歡吃的黑芝麻味。早早吃過元宵後,爸爸就帶我去陽泉最大的燈展——桃林溝燈會。晚七點那裡已是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才買下燈票,已是滿頭大汗。
我們順著人流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空中的一把把五顏六色的傘,好多把傘一起在空中綻放,好不漂亮。大家爭相在跟前照影留念。然後我們又去燈會主場,眼前一片星光,無數只小彩燈拼成各式各樣的圖案璀璨奪目。在那裡我和爸爸騎上雙人自行車暢遊在無數美侖美奐的燈光中,玩的不亦樂乎。隨後我們去了水母燈區,那一隻只從天而降的水母,猶如天女散花飄飄蕩蕩,看得我流連忘返。幸虧媽媽提醒我時間不早了,否則我真想停留在燈火闌珊處,好不快活。
回家路上,馬路兩側一片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彩燈搖曳,好一派美麗伊人的燈路。
我愛元宵節,真希望明年的元宵節早點到來,那時一定又是一番新景象!
我與傳統節日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03字對我們小學生來說,一提到中國節,最讓我們覺得溫馨;熱鬧的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最讓我們覺得期待,欣喜的是富有特色的美食。
月餅甜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九月一開學,我們盼啊盼,終於把中秋佳節盼到了。到了這天晚上,一輪明月遙遙掛在天邊,月光如水一般,靜靜的灑在家家戶戶的窗邊,溜進了屋子裡。屋內,親朋滿坐,推杯換盞,陣陣歡聲笑語洋溢其間,好一個團圓中國節!我對著滿桌的佳餚並不感興趣,心裡只惦記著香甜的月餅。於是我叼著月餅到窗邊賞月。咀嚼著口中的香甜,端詳著眼前的明月,我突然想起蘇軾的那句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原來,最美好的思念和祝願就是這月餅的甜蜜啊!
臘八香
每年臘月初七的晚上,我和奶奶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準備醃製臘八蒜。第一道工序就是甄選。這時我儼然成了“選美大賽的評委”,那些“發育不良”的身上有疤的“歪瓜裂棗”的統統逃不過我的“法眼”,那些“身材圓潤”,“面板光滑”的才能接受我和奶奶的“親手服務”。不一會兒滿滿一罐頭瓶便擠滿了“小胖子”。倒上醋,封上蓋,放到陰涼處,之後就是十來天漫長的等待,盼啊盼,真是“一日看三回”,每每忍不住我總是跑去偷吃一顆,辣的我直流眼淚。看來“心急吃不了臘八蒜”啊,時日一到,我爭著“開壇”,撲鼻而來的是醉人的爽,抓起一顆湛青翠綠,放到嘴裡蒜辣醋酸溶在一起;回味無窮。真叫“最美中國味”啊!
餃子鮮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前,全家動員包餃子。奶奶早就把餡調好了,每次還要“聘請”我嚐嚐肉餡的鹹淡,我這個“小吃貨”自然是當仁不讓,吃一口哪能吃出味啊?一口又一口直到老媽笑罵著:“再吃就吃完了”!看著老爸老媽,擀皮包餡,口水都流出來了。餃子要下鍋了,它們一個一個跳入水中,歡快的翻滾遊動,不一會兒白白的身軀就有些晶瑩剔透了。我痴痴地站在旁邊等媽媽的下一道命令--“吃吃熟了沒”。我也顧不上用筷子了,用手抓著就丟進嘴裡,燙的我直呼熱氣,燙的我直用舌頭倒騰。但心裡卻說:“剛出鍋的餃子,最香”。之後,全家人幸福的圍坐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吃餃子……真是,團圓中國節,最美中國味。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我愛中國的傳統美食,我更愛這源遠流長的和諧·團圓·分享的中國味!
我與傳統節日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8字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精彩文化的大民族。傳統節日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它是我們民族每個時代文明的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春節,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裡貼春聯、放鞭炮、拜歲、舞龍、掛燈籠等等是我們延續了幾千年的慶祝方式。但是,今年2月1日起,陽泉市開始禁燃煙花炮竹。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沒有炮竹聲聲的安安靜靜的年。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我和小夥伴們在春節走上街頭,宣傳禁放煙花爆竹。
我們製作了宣傳板,印製了簽名牆海報布,設計了調查問卷。活動開始了,我和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有的同學向路人散發關於禁燃煙花爆竹的問題知識調查;有的同學向來往的行人介紹我們的活動;有的同學邀請行人在簽名海報牆上簽名。
我和好朋友接到的任務是做調查。一開始,我羞澀不願開口,我害怕大過年的每個人會很匆忙,沒人會停下腳步接受一個孩子的提問。所以我和好朋友忐忑的找到一位阿姨接受我們的調查。沒想到阿姨對我們設計的問題都很感興趣,認真一一做了回答,還給了我們好多有用的建議,讚賞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活動。得到肯定後,我和好友都有了信心,再次向行人提問起來就自信了好多。我和夥伴在人群中穿梭,收集到近二三十份的報告。在這些報告中,反映了人們瞭解並支援禁菸花爆竹活動,絕大多數的群眾認為雖然春節不放鞭炮有些小小不適應,但是保護環境更加重要。看到這樣的報告,我真為我的市民們感到驕傲,大家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對社會陋習,攜手呵護城市的藍天!
今年的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它雖然是傳統的節日,但是,卻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更加文明,健康,環保;更加適應我們的時代;更加進步!
我與傳統節日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92字我最愛吃粽子,因此每年我總是盼端午。
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奶奶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奶奶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奶奶包的香嫩。為了能一直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我硬是央求媽媽必須學會,不能讓包粽子的手藝失傳。今年媽媽包的也終於有模有樣了。
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還是後來媽媽給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其實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粽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奶奶給我買來了粽葉、糯米、紅棗、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粽子,啊,媽媽都不會,這可讓我更傻眼了,怎麼包呀,奶奶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為我講了包粽子的簡單過程,然後耐心地指導我。可我一個人還是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按著奶奶的樣子,我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裡面加了點糯米,再加紅棗,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裡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粽子做成了!
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粽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粽葉裡,嘴裡還哼著小曲,終於做好了,嘿,奶奶包的粽子一個個挺著將軍肚,威武無比!媽媽包的還算精神抖擻,像一個個備戰的士兵,再看看自己包的粽子,一個個像洩了氣的皮球。算了,不如把它放在裡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自己包的也放了進去。看著一個比一個不像的粽子,直搖頭!但我堅信:我一定可以學會!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我不僅僅覺得粽子甜香味美,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同一種情懷。滿口噴香的糯米,撲鼻的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我對屈原的深深敬意,更讓我肅然起敬。
現在我明白了,每一種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是一種信仰與堅守,更是一種精神和傳承。
我與傳統節日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2字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有許多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
每到春節,我家就有好多好多零食,擺滿了桌子,我可以盡情地享受著美味,也聽不到媽媽那句:“不準吃零食,吃零食影響身體發育”的話了。還有漂亮的新衣服和好玩的玩具,可以與小夥伴們盡情地玩耍著,再也不用擔心媽媽詢問我作業寫完了嗎,我可以開開心心地玩好幾天呢。
春節的這天我們家裡有好多事情要做呢,媽媽、奶奶和我的任務是包餃子。我記得我們要包好多的餃子,而且種類也不少,有羊肉胡蘿蔔的、韭菜雞蛋的、豬肉大蔥的、芹菜香菇的,紅紅綠綠、香味十足,足以讓全家人大飽眼福和口福。我雖然年齡小,可別小瞧我的重要性,我可是包餃子的主力,媽媽和奶奶都誇我又會擀皮又會包餃子而且包得還很好看呢,包好的餃子也被我排得整整齊齊,此時的我很得意。
我是很忙碌的,包完餃子我馬上就去爸爸和爺爺那組報到了,我們要去貼對聯。爸爸個子高貼橫批,我和爺爺貼左右聯,我最後還得貼中間一個大大的到“福”呢,此時的我很機靈。
一頓豐盛的晚餐過後,我們全家安靜了下來,媽媽把準備好的許願瓶擺在了桌子上,我們大家挨著從長輩開始一個一個地許願,輪到我許願時我總是許願:我們全家永遠都幸福!此時的我很開心。
接下來我們全家一起圍在電視機前觀看起春節聯歡晚會,和家人有說有笑多麼歡快呀!爸爸還會給我講過年的由來:傳說,古代有一隻“年”的怪獸,常常傷害人命,直到有一年除夕,一位貌似神仙的老爺爺用紅紙、蠟燭和鞭炮趕走了“年”。這便有了我們今天的這個傳統節日。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怎麼樣?你喜歡嗎?
我與傳統節日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4字樹葉枯黃地落了下來,涼風習習吹過,夏天的燥熱早已沒有了,而送走它並且來臨的卻是秋天的涼爽。從立秋那天到現在,我一直盼望著的節日終於到來了,它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
說到中秋佳節,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而且還知道這裡面還包含著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嫦娥奔月。但是,說到中秋節的由來,大家就有可能不熟悉了。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習慣,在中秋佳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祈福。代代相傳,演變成了現在中秋。
說完這個節日的由來,那我們再來說說中秋節的食物——月餅。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朝末期朱元璋起義時期,因為他們用月餅來傳遞資訊,從此月餅便成為了節令糕點。
而描寫中秋的詩句也有很多,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有唐代李商隱的《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當然還有蘇軾弟弟蘇轍的《水調歌頭?徐州中秋》“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當然也少不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還”。這些詩句無不是影射中秋佳節的唯美。
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過節的快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個中秋佳節祝願所有的親人們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感動於傳統節日的美好 篇9
國二作文 ,635字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魅力無窮。美好的傳統節日更是飽含了深情,充滿了文化蘊味,令人感動,令人難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便在這爆竹聲中到來了。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燈火通明,團圓祥和的氣氛籠罩著整個小區。美麗的燈火在窗前閃耀,鞭炮聲如音樂般在小區裡奏響,五?六色的禮花的夜空中綻放。媽媽爸爸們用盡自己平生的手藝,忙著給家人準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孩子們圍繞在爺爺奶奶身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象徵團圓的餃子或是湯圓綻放在舌尖,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感動洋溢在我心間。
萬物復甦的春天剛剛過去,生機盎然的夏天就要來了的時候,端午節便悄然而至了。每逢端午,奶奶總會給我包粽子,香甜的糯米放在粽葉上,粽葉輕輕合攏,再用麻繩一捆,粽子便包好了。放入鍋中,加滿水,只等到那美味的粽子煮熟,撲鼻的清香瀰漫在空氣中。粽子煮好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剝開粽葉,第一口嚐出那粽葉的芳香,糯米的香甜,第二口嚐出那節日的美好,第三口便是流入心間的感動。
炎熱而又漫長的夏天悄悄離去,秋風陣陣之時,中秋節到來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黃澄澄的月餅和油黃的月光對每一箇中國人都是團圓的美好象徵。平常在外四處奔波的兒女們,回到家中,回到父母身邊。夜晚,一家人坐在?w潔的月光下,團聚在一起品嚐那圓圓的月餅的美味,幸福美滿的笑容映在每個人的心間。
每逢佳節,團圓的情愫總會瀰漫心間,令我沉浸其中,感動於它的美好。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0
國二作文 ,6934字【篇一:回味“春節”】
李昕悅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沒有什麼節日能比春節更具有魅力、更神聖、更盛大,它沉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像一粒種子,埋藏在人們的心裡,牢牢的紮根,長成了參天大樹。春節,像一條長長的紅飄帶,牽動了一家又一家人的心,春節的紅火與熱鬧是我最嚮往的。
除夕晚上,家裡人都擠在一起,看中央一臺如約而至的春晚,這好像都成了一種習慣,不看,心裡便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大多數人家都喜歡守歲,春晚裡的主持人常說:“馬上就要到新年了,新年的鐘聲也馬上就要敲響了”是啊!意味著新的一年的到來。當分針與時針重合之時,鞭炮聲響起,彷彿是在為新來的一年而鼓掌,向逝去的一年而揮手告別。早上醒來,許多紅包帶著濃郁的祝福跳進了我的口袋,她們在我褲袋裡擠眉弄眼,暗送秋波,讓我快點把她們送走,把滿滿的期望帶回來。
回想起去姥姥家過新年,更能體會到春節的魅力!姥姥家是鄉村四合院與那些高樓大廈截然不同。每到春節,兩位穿著紅衣服,帶著祝福的“福童”就“站”在門前,在保護著院子主人,也為來來往往的客人投去深情而又有祝福的一瞥。門外經歷了整個冬天的古樹又點綴了一些綠芽,讓人心中有些慰藉。一路上走來,可以看見煙花燃盡後的碎紙屑,為新年的珠釵上又點綴一了筆。村裡的戲臺早已準備好,老人們都拎著小凳子早早坐在臺前,欣賞著古樸的傳統文化“戲劇”,她們甩著水袖,眼中流光溢彩,嬌羞嫵媚,舞段婀娜,唱著一嗓子的京腔,韻味十足好像碧雲霞親自來到現場,老人們懂戲劇的還要再評頭論足一番,點評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不光有唱戲的還有“走旱船”的,他們敲鑼打鼓、伴著鼓點舞動,好像有真船在水中“行走”,浩浩蕩蕩,大家站在旁邊拍手起鬨,笑聲中充滿了喜慶和熱鬧,我踮著腳,從人群中擠過去,脖子伸的有三尺高看著中間五彩斑斕的“船隊”感覺好像有一艘艘“小船”從人海中“遊過”,不禁想衝進去,坐上這“人船”試試!
街上還有許多雜貨攤,玲琅滿目。有我喜歡吃的小糖豆,很小,和花生差不多,表面上有一些突出的小刺,坑坑窪窪的像一盆“花生仙人掌”,但口感很好,甜甜的有很多不同的味道。其中,荔枝味的當屬“天下第一絕”。還有不同的小掛飾,雖然在那些小雜貨攤上,卻比城市裡的還要精美幾分。
春節是最能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節日,它雖沒有西方“情人節”的浪漫、“聖誕節”的狂歡,但春節的“年”味卻依舊託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王安石、老舍等多少文豪墨客都對它“三笑留情”。我們除了感受春節的快樂、感受地方的濃郁特色,更應該瞭解熱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它、弘揚它,展現出與別國不一樣的風采,讓我們的傳統代代相傳,行動吧!我的同學們!
【篇二:年】
高璇
從古至今,傳統節日文化經過無數次的時過境遷,其深淵如同汪洋大海。那麼如此說來,中國人喜慶、吉祥的象徵:“春節”,便是波瀾壯闊中屹立不動的一隻風帆。這盛況,又有誰,不曾目睹呢?
在冰冷刺骨的寒冬時節,本沒有什麼可以激起嚮往溫暖的萬物的活力,可這正月初一的“年”,就像瑟瑟寒風中人們的一劑暖藥,直叫這原本冷清的世界,在“幸福團圓”的呼喚下,一呼百應。
人們過這春節,習俗、忌諱是不少的。畢竟,那一日意味著辭舊迎新,所有舊一年的恩恩怨怨,將在那一夜凌晨,全部抹去,不僅如此,這年,還是新一年的第一筆。
那麼誰,又不想圖個好兆頭呢?
於是呀,這點點滴滴,大大小小要做的工作,可就是一項接一項了。
且不說這鞭炮放的要多響,紅包包的要多厚,單說這年夜飯,其繁雜的準備工作及豐盛的最終成果,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其寓意便是在新的一年裡,一家人要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這菜餚呢,雞鴨魚肉是不能缺的,一年來最重要的一頓飯,怎麼說也得大魚大肉一些。待這五六七八道令人垂涎欲滴,色香味俱全的菜擺上桌後,便是主食的登臺時間了——餃子,這個有著代表性的靈魂食物,具有“天之驕子”的美好寓意,且這餃子的餡兒啊,是五花八門,個個讓人慾罷不能!再看看這包餃子的工序,七八個人圍一塊兒,你擀皮兒,我包餡兒,他再封口,一家人歡聲笑語,好不熱鬧!而且呀,不少人家再包餃子的時候,還要在其中那麼一兩個裡,包上個硬幣,誰要能在這一盤餃子中吃到,那便預示著這個人在新的一年裡,必定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總而言之,過年這一天,必定是紅紅火火的!
春節,只是萬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的繁星一點,其博大精深,只為後人傳承。
【篇三:又是一年清明時】
田昊?
漫步在小徑中輕柔的雨絲帶著淡淡的傷感,在我的臉頰上,額頭上,透過衣衫的是那擋不住的是那刺骨的寒意,眼鏡有些模糊,我又想起了那個清明節。
穿校服的我們在校門口排成整齊的“一字長蛇陣”,向著獅腦山出發了。一路上說說笑笑,但老天爺卻沉下了臉,大概是因為我們忘了這次活動的初衷吧。但這在我們看來更像是一場郊遊,當來到了山頂的時候,雖是早已上氣不接下氣,但活動卻在一步步的進行著。
當國歌響起的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原本喧囂的廣場已經安靜了下來,心裡像是有什麼東西被點燃了,默默凝視前方,肅穆的氣氛徘徊在整個廣場,雨紛紛揚揚的下著。但我更明白掃墓活動,不單單是一個形式、過場,是追憶與緬懷先烈,也是一次靈魂的震撼與心靈的洗禮。也是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看著那直指蒼穹的烈士紀念碑,我內心充滿了欽佩,欽佩的是他們在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的黑暗中依然竭盡全力追求光明的志氣、豪情,欽佩的是他們將一腔熱血毫無保留的獻給祖國的赤子之心,他們用生命為我們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而自己卻永遠的沉睡在祖國的大地上,他們的精神如那滿山的蒼松勁柳,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我們應該常懷感恩,時刻銘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勇於接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力棒,勤奮學習,努力成長,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作為一名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的肩上承擔的不僅是責任,更是希望。踏著烈士的足跡,去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歷史感悟,對身上的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們要以更積極的行動去努力,以更樂觀的自信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心壯士心”,在濛濛小雨中,我對著獅腦山的方向靜靜的默哀。
【篇四:學寫春聯感悟傳統】
鄭欣蕾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數不勝數,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一年中接踵而至。正月拜年、元宵燈火、清明祭祖、端午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節日活動可謂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我在家鄉過春節生寫對聯的習俗了。
我的家鄉在山西原平,每逢春節到處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喜慶氣氛。我的爺爺是一位退休老教師,他十分愛好書法,每年過春節的時候,他總是躍躍欲試要露一手,一展他的書法功底,為親朋好友們寫對聯。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回到了原平的奶奶家,正巧碰上爺爺在幫鄰居寫對聯,我十分好奇,站在一旁看爺爺寫對聯,只見他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汁裡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羨慕極了對爺爺說:“您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爺爺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於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爺爺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後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我終於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著爺爺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四個字:“新春快樂”。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爺爺見了笑了笑,說:“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於是爺爺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並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韻味,看起來也更美觀。說完他還示範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我枕著腕,小心翼翼的練習著,在行筆時手不停地微微抖動無法控制,我能感覺到我的手正在冒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番練習,我終於寫出來了第一個“成品”,心裡那個美啊!這時,爺爺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過年寫春聯,貼春聯,是一個傳統習俗,要想把它做好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從寫毛筆字練起,只有練好這個基本功,才能將對聯寫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四面八方,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啊!”聽了爺爺的話,我的內心湧動著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感,彷彿感覺自己已肩負起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我鄭重其事地向爺爺保證:“我一定好好練毛筆字,以後每年春節寫對聯,將春節的這一習俗發揚光大!”爺爺聽了我的話,會心地笑了……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在寫春聯、貼春聯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高興,還實惠啊!
【篇五:中秋之緣】
韓嘉琪
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國家,傳統節日更是琳琅滿目,比如: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其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為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賞月,更重要的是可以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樂趣無窮。
記得李白的詩中寫到:“蟹螯既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中秋佳節我們全家出動買螃蟹。準備在中秋節大宴上美餐一頓。別看螃蟹又大又肥,可逃跑起來不亞於兔子。這不我剛把它們放進盆裡。它們便不安分地揮著鉗子,吐著一串串泡沫,準備從盆裡跑出來。我嚇了一大跳,趕緊把它們人鉗子從盆上拽下來。這可正合了這群“鐵將軍”的意。
一隻“鐵將軍”使勁的在我手上鉗了一下。我一哆嗦,盆子咣噹一聲掉了下來。它們便從盆裡跑了出來。唉呀!果然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呀。我使勁的瞪了鐵面將軍們一眼。只見他們一邊快速的爬行著,一邊得意洋洋地瞅著我彷彿再說:“哈哈哈,抓不著我們吧。”我氣急敗壞地伸出一隻手去抓它們,可沒想到它們也伸出一隻鉗子來回應我。於是,我喊來了爸爸媽媽一起加入了這場戰鬥,於是人蟹大戰正式開始。我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住了一隻螃蟹,而反方卻拼命的揮動著剩餘的腿,殊死拼搏著。我不得不小心對付它,而其餘的螃蟹趁著這大好時機,都腳下抹油似的跑啦。爸爸彎著腰,一隻大手抓住一隻螃蟹的腿把它們丟回盆裡。媽媽也不示弱迅速抓住一隻,為了更好的指揮戰鬥,我站在桌子上得意的指揮著這場戰役……唉!好好的中秋節。怎麼變成了月亮鑲天上,螃蟹滿地爬,全家一條心,戰場顯風采!
每次過中秋節,想到那年發生過的事。全家人不由得捧腹大笑。他們對我說:“那年的中秋啊!不知道是哪家的螃蟹跑到我家?”別人家中秋節的傳說都是嫦娥奔月。而我家的傳說從那年以後全變成人蟹大戰。
【篇六:夢迴端陽】
辛維佳
端午已過數月,我卻愈發想念粽子的味道。
浸泡數日的江米,洗淨的葦葉、馬蓮草和紅棗,製作甜粽所需的白綠紅三色的食材整齊碼放在桌上,甚是養眼。一場指尖的藝術已蓄勢待發。拿起一片葦葉,將粗的那一端捲成筒,放一顆紅棗,舀一把米,再放一顆棗,把葦葉折回來包住餡料,取一根馬蓮草捆住粽子,下鍋煮熟,伴隨著清甜淡雅的粽香,一道端午節特有的美食就做好了。
腦海中回想著粽子的製作過程,彷彿已經聞到了粽子煮熟後的醉人清香。
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中聽到有人在吟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咦?這不正是屈原所作的《離騷》嗎?我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身邊哪裡還是溫暖的床鋪,而是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就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卻站著一位潦倒之人。他披散著頭髮,一步一步踉踉蹌蹌地走著,神情悲愴,口中吟唱著《離騷》,語氣甚是悲憤。難道,這就是那位偉大的屈原?我繼續看下去。這時,一位漁民撐船路過,問到:“您不是屈原大夫嘛,怎麼披頭散髮地來到這汨羅江邊了?”屈原長嘆一聲,道:“眾人皆醉我獨醒,整個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個人是清白的。他們不願聽見正確的聲音,所以我被流放到這裡了啊。”
一陣對話過後,漁夫走了,屈原依舊失魂落魄地走在江邊。不知過了多久,屈原望著江面上自己白髮蒼蒼的倒影,以一種極其決絕的語氣自言自語道:“事到如今,楚國都城已被秦國攻破,朝廷之中盡是些昏庸無能之人,真正有才華的愛國之士卻得不到重用。對於我來說,寧可被流放到此地,也不能忍受與那些奸臣同流合汙。與其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還不如投入這汨羅江中,葬身魚腹!”說完這段話,屈原懷抱著一塊大石頭,縱身躍入了汨羅江中。這一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屈原投江的事情很快被當地漁民知道了。這裡的人們都非常敬愛這位屈大夫,得知他投江的訊息更是悲傷不已。大家生怕屈原會被這江中的大魚吃掉,家家戶戶用江米和葦葉包成了粽子投入江中,想讓魚兒們吃掉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大夫的身體。
就在此時,眼前的漁民和汨羅江突然都消失了,身邊的場景也變成了熟悉的房間。這時我才明白,剛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場夢而已。夢醒了,但夢中屈原那悲愴無比的神情和話語,我永遠都忘不了。屈原的一生,空有一腔愛國熱血,然而終不得志,眼看故國淪喪卻無能為力。兩度遭到流放,對當權朝政的絕望和對故國失守的悲傷充溢他的胸懷,最終只留下數不清的愛國詩篇,以身殉國。如今兩千多年已經過去,屈原的愛國之情卻始終在激勵著我們。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總會被我再一次細細咀嚼。
中國的歷史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蘊之深厚無他國能及。每當傳統節日的來臨,我們不能只顧著過節,更要揣摩節日背後的歷史,吸取歷史經驗,激勵自己堅定向前。
【篇七:念·中秋】
馬豔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的月的崇拜。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是一個團圓之節。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有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說,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昇天成仙。可是這事被奸詐的逢蒙知道後,意圖去偷這仙藥,嫦娥不想仙藥被奸詐小人奪了去,於是便吞下仙藥,朝著月亮飛去,與玉兔相伴,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后羿。村民們為了想念嫦娥,便擺上嫦娥愛吃的食物,遙遙祝福她,因此就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其中,賞月這一習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我也甚是喜歡。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每逢十六的夜晚,我都會坐在窗前,遙看遠處穿梭在雲際中的月亮。夜晚的風兒甚是調皮,它們將雲吹到月亮面前,試圖遮住月亮她那羞澀的面龐;又將雲兒忽地吹散,露出月亮皎潔的面容,月亮的光芒重撒大地,照的晶晶亮亮的,頗有“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的美感。賞著賞著,我眼前的卻又不像是月亮,而是嫦娥思念親人深情卻又慘悽的面龐,我不禁又想起詩人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中秋佳節,月圓人圓,家圓國圓。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