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傳統禮儀相關作文20篇
我與傳統禮儀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8字中國,自古被譽為“禮儀之邦”。而在“禮儀之邦”中有很多的傳統禮儀美德,其中我覺得最不可缺少應該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禮儀,叫做“孝敬”。
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先要會孝敬自己的父母,才會去熱愛自己的國家。
在古代,漢文帝劉恆就是以仁孝之名聞名以天下,他的母親臥病三年,每次母親吃藥他都會親口嘗過,確認沒事後才給自己的母親喝,漢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我相信有些人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女人忙碌了一天家務,晚上打了一盆熱水準備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這件事被他年僅五歲的兒子看見了,當女人幫自己媽媽洗好腳回到房間時,瞧見她年幼的兒子端著一盆熱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憨憨地說道:“媽媽,您辛苦了,今天我來幫您洗腳。”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啊!而且是發生在一個5歲的小孩身上,更別說是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少年身上呢。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對他並不慈愛,常在他的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導致王祥失去了父愛,繼母總是讓他去幹一些髒活累活,比如打掃豬圈,牛棚等,一年嚴冬,繼母朱氏生病了,請來江湖郎中看病,說是要吃新鮮鯉魚和黃雀才能好,大冬天的,王祥自己跑出去,用體溫化冰,捉魚。這個舉動感動繼母,流傳千古。後來,王祥改名為孝感。
傳統禮儀中“孝敬”只是其中的一種,它還有很多其它種類,我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帶動更多的人們學習禮儀,繼承從古到今的優良禮儀美德,因為這些才是“禮儀之邦”的代表。
我與傳統文化 篇2
國二作文 ,863字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詩詞、民族音樂、書法等深受人們的喜愛。我要講的,是我與傳統文化之一—京劇的緊密接觸,還有我的傳承故事……
小時候,我就受到了京劇的薰陶,爺爺酷愛京劇,一有時間就會聽上幾曲,而我則靜靜地坐在旁邊,欣賞著那優美動聽的旋律,享受著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雖然不懂倒也是津津有味。從那時起,我便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等到大了一些,我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京劇,常常到京劇院聽戲。看著那華美溢彩的服飾,婉轉悠揚的音樂,我總會深深地陶醉。在欣賞的過程中,我逐漸的懂得了它的美。後來,我開始學習京劇。起初,基本功的練習尤為艱苦。唱、念、做、打,雲花、開扇……樣樣都要練上幾十遍乃至上百遍,由於老師的嚴格要求與精心指導,加上自己對京劇的喜愛,我終於在一次次摸爬滾打的汗水中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雖然學習過程非常辛苦,但在我與它的緊密接觸中,懂得了學習京劇苦中藏樂。接著,便是曲目的學習了,那一曲《貴妃醉酒》,飽含著楊玉環與唐明皇間真摯的感情;那一首《生死恨》,蘊藏著一顆愛國之心,和抗擊金軍的決心;那一折《霸王別姬》,折射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從每一個音,每一個動作,我漸漸體會到它的情。在一次次緊密接觸中,我與京劇終成摯友。
學了幾年後,我開始教一些小同學基本功,每當為她們指導和調整姿勢時,我彷彿又看到了當初苦練的自己。在教小同學練習基本功時的一件事我還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外面下著大雨,估計小同學們不會到練習室了,想取消訓練計劃,可微信語音中“姐姐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呀”的稚嫩童音,又激勵我堅定信念,繼續組織她們練習。我知道,這其中支援我的,有我對京劇傳承的信念,還有新一代同學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那天以後,我更加勤奮地自我練習和教學,只為心中那一個信念。
時隔幾年,現在課業的繁重讓我暫停了練習,但我的心中依然熱愛京劇。在和它的緊密接觸中,在傳承它的過程中,我與京劇已不可分割。今後,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我還會堅持學習和提高水平,還會繼續把京劇傳承下去,繼續我的京劇故事……
我與傳統文化緊密接觸 篇3
國二作文 ,1078字作為生活在有著上千年曆史的中國的人們,我們從小便從各個方面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我也同樣接觸過傳統文化,並且在與其親密接觸的同時,還曾深陷其中……
那是初一的一次開放性實踐課,剛剛踏進教室的門,一股清新淡雅的墨香撲面而來。看著桌子上鋪著的“文房四寶”,和粗細不一的畫筆,曾經學習國畫的經歷與記憶立刻湧上腦海,不由得生出懷念與些許興奮、甚至躍躍欲試。
開始上課了。我端坐在墨香環繞的教室裡,聽著老師說古論今般介紹國畫,心中的欣喜不減反增,那種渴望的心情也在平靜的心境中更加凸顯。
終於,可以開始創作了。我輕車熟路地把工具準備齊全,又將新筆用水泡軟,在硯臺上輕輕颳了幾下,擠出多餘的水,便將筆尖伸向了濃墨。
觸碰到墨水的那一刻,我凝望著筆上的清水在黑墨中流淌而下,最終滴入硯臺中央,悄悄濺起層疊波瀾,一時間如同靜謐黑玉的墨開始流動,在淺色的暈染下,彷彿陰鬱天空上的烏雲,翻滾著深淺不一的顏色,然而卻不像烏雲密佈時那樣的激昂、壓抑與熱烈,而是寧靜的,像一股清澈的泉水,讓心靈都為之平緩,緩慢地爬上纖細溼潤的筆梢,留下純粹的一抹黑色。
提起筆,順著內心早已勾勒成形的草圖,在光滑的紙上劃過,留下一道溼潤的墨跡,在白色中央向外暈開淺淺的墨,由極深的顏色,過渡為淺淺的青黛,再延伸為如水似的透明空靈的顏色,僅僅比潔白的宣紙深了分毫。再點開幾筆墨,再繪時不像方才那樣纏綿似的暈染,而是乾脆地留下純黑的色彩,像是文言文中“寒樹”陰影下最為茂盛的枝丫,背對陽光時不亞於枯枝殘葉殘存的深褐色。不斷地點墨,又或是加水,將山與叢林的形狀簡單地勾勒出來。
換了一根更細的筆,將筆蘸上青色,稍點水,又在紙上塗起來。原本與黛色不相上下的青,在清水的調和下淺了許多,壓抑的深色不復存在,僅留下淺淺的,老樹葉與群山的顏色。再淡便是柳枝的色彩了。也許不那麼富有生機,但在微風吹動時纖弱的搖曳。一切都是淡雅與寧靜的樣子,定格在一片白色的天幕上,好像水與山相接之處,連天空也從蒼白,染上了峽谷深邃的色調。
即將結束,我的目光集中在了陡峭的山峰旁,一處向陽的綠植上。將花青浸在水中洗滌掉沉靜,重新染上了一抹硃紅,點綴在綠植的一側。畫面好像多了些生機,連河畔的輕舟,都好像有了生命一般,在重巒之中,悠悠划動木槳,駛向遠方的鄉鎮……
這一次平靜的作畫,也就隨著下課而短暫結束了。我看著自己的畫,腦海中不住回放著那悠遠的場景,如同回溯到了真正的古代。傳統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口頭上、筆下技術的傳承,更是為了能夠真正體會到,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於熱愛它的人,一同沉迷其中。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接觸與領悟傳承。
我與傳統文化 篇4
國二作文 ,831字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曆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行走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句,喜歡從脣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床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閱。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為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通過哀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歷史長河中閃耀。
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篇5
國二作文 ,6887字【篇一: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劉睿琛
魯迅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民魂是什麼?傳統文化無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傳統節日!要說起傳統節日,那可真多了去了。正月拜年、元宵燈火、清明祭祖、端午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節日活動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好不熱鬧!
都說“重陽登高”,在重陽節,歷歷代代的都有登高爬山的傳統。這不,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一家人又一次相聚在我們的家鄉陽泉的一處景點“獅腦山”腳下。
彎彎曲曲的環山公路像一條巨龍一樣盤旋在山上。我們一行人開始登山了。瞧,一馬當先的是大表哥,後面緊跟表姐和表妹,後面就是我和小表哥了。再後來,是一幫大人。在登山中,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外公了,他有著不服老的精神。今年就是外公76歲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個大包,望著外公矯健的步伐,根本不像一位76歲的老人,在我的想像中就像一位年輕的小夥子。
看著外公,我的心中燃起了鬥志。我身為小輩,一定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衝啊!”我在心裡咆哮一聲,便飛奔起來。跑累了,我停下來,放目遠眺,哇,山巒起伏,樹木蔥茂,馬上讓人心曠神怡。深吸一口氣空氣清新,頓時身心愉悅。一直到腳下不是那種特有的路的時候,我才大口大口地喘起氣來。可能是我的決心打動了老天爺,讓我快點到了山頂。從山頂向下望,清風徐徐,好清爽!
這次登山,我十分開心!站在山頂上,將陽泉的景色盡收眼低。可真真正正做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中國的傳統節日,它讓我學到了中華民族崇尚勞動、尊親敬祖、敬老敬賢的傳統文化。它讓我學到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的傳統美德。它讓我時刻感受著濃厚的親情,帶給我無盡的歡樂與嚮往。
【篇二: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費林怡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好多好多節日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
今天我就來說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過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裡,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去年,我們一起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為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他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一般為二十到三十米每艘船上約三十名劃手,有二十六個劃手,一個舵手,兩個鼓手,還有一個喊號子的。”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的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根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他們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不同的龍舟上的人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
比賽開始了,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片,響徹雲霄。參加比賽的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滑,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的,漸漸的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發飄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
傳統節日,洋溢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清秀。散發了濃濃的詳情,也陪伴著小小的我快樂成長。
【篇三: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郝世傑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門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起大紅燈籠,貼上春聯,親朋好友從遠方歸來,為的就是這一年一次的除夕團圓飯。
春節前,首先要做清潔工作,就是俗稱的“掃塵”。這一天,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這一天是最忙碌的,早早的起床,收拾完畢後,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到超市採購年貨,超市裡,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兩個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下午,媽媽在廚房裡準備著今晚的美味佳餚,我和爸爸將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貼上新買的春聯,爸爸告訴我這就叫除舊迎新。貼完春聯,我就去幫媽媽包餃子,媽媽認真地教我如何包,可我怎麼也不會,每個餃子都像個小麵餅似的,只能躺著,不能站著。餃子沒有包好,我卻弄了一臉的麵粉,好似一隻“大白貓”。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爸爸將煙花放在空地中央點燃,一陣“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象徵著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充滿著積極向上的能量。
【篇四:有趣的端午節】
薛依然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盛大隆重的春節,有象徵豐收與團圓的中秋節,還有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的清明節……我最喜歡哪個傳統節日呢?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是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媽媽曾經給我講過端午節的由來:一個名叫屈原的人,在戰國時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著一塊石頭,跳到汩羅江裡自殺了。附近的人知道了這個訊息,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連屈原的影也沒有。漁夫很難受,他將竹筒子裡的米撒下去獻給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到來之際,媽媽會給我或買或編一條五彩繩。就是拿上五顏六色的繩子,並列排在一起,搓成一根長繩,帶上玉線,上面掛個小彩珠或小鈴鐺,一根漂亮的五彩繩就完成了。我高興地把它戴在手上,左瞧右瞅,再甩甩手臂抖抖手腕,小彩珠或是小鈴鐺像快樂的小精靈,叮鈴叮鈴地跳躍著。
端午節裡最盼望的還是吃粽子了。粽子是用翠綠的粽葉包成的。開啟粽葉,裡面是晶瑩剔透的江米,吃一口,軟糯而清香,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每當端午節這一天,老孃總會拿出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讓我們吃個夠。
每年看著老孃包粽子,米寶寶呀,棗娃娃呀,在她的手裡那麼乖巧聽話,感覺特別有趣我也忍不住想試試。“把米可要盛的滿滿的!一定要包緊裹好嘍!”老孃一百個不放心地指點著,我一邊聽老孃說一邊包。首先把兩片粽葉捲成漏斗狀,然後,盛上江米,再放上幾顆紅棗。有的時候我的手會不聽話,也許是粽葉或是江米調皮,粽葉捲成的漏斗狀的口總有小縫,米就撒的滿地都是。勉強收拾好之後,用剩下一半的粽葉把米包住,用白色的線捆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老孃包的又快又漂亮,有稜有角,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我包的又慢又醜,東倒西歪,哈哈。不過俗話說得好,“勞動者光榮,勞動者最快樂。”
經過五六個小時的小火慢煮後,關火,燜至自然冷卻,粽子出鍋了。媽媽首先拿出一個,放在鼻尖,閉目深吸一口氣,滿足地說:“最愛端午節裡媽媽的味道。”我呢,戴著五彩繩,吃著粽子,模仿著媽媽的樣子,說道:“端午節里老孃的味道,我的最愛!”
多麼有趣的端午節呀!
【篇五:我們家的除夕夜】
延睦欽
我國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從春節的貼對聯、年夜飯,元宵節的吃元宵、賞花燈,到端午節的吃粽子、划龍舟,再到中秋節的吃月餅、賞月亮……每個傳統節日都別具一格,獨具特色,但是其中最隆重、最令我喜歡的,還是辭舊迎新的“除夕”了。
除夕這天,全家人都團聚在爺爺家,共同度過這美好的節日。吃過午飯,我們一家人便忙的不亦樂乎!你瞧,廚房裡,奶奶、媽媽、嬸嬸洗菜、燒飯、炒菜,“叮叮咚咚”的碗盆碰撞聲,“鐺鐺鐺”的切菜聲,“哧哧啦啦”的炒菜聲,這些美妙的聲音構成了一曲動聽的廚房交響曲;再看那邊房間裡,爸爸和叔叔在房間裡爬上爬下,打掃房間,糊窗花、貼對聯、掛燈籠,張燈結綵,好不熱鬧!這邊客廳裡,爺爺帶著我和兩個妹妹,圍坐在茶几邊,一邊打撲克,一邊吃著美味的零食,還不時地瞄幾眼我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整個家裡熱鬧非凡、其樂融融。這就是我們家除夕夜的前奏。
不一會兒,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菜餚:黃澄澄、香噴噴的炸雞腿,紅綠相映的魚香肉絲,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五顏六色的水果沙拉,熱氣騰騰的大餃子,象徵著“年年有餘”的大鯉魚……真是色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開飯了!”奶奶喊到,我們家的除夕之夜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大家圍坐在餐桌前,互相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長輩們還為我們三個小傢伙送上了大大的紅包壓歲錢。一雙雙筷子在餐桌上飛舞,一句句祝福在餐廳迴盪,一陣陣暖流流進了全家人的心窩……
年夜飯過後,我們全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除夕精神大餐——春節聯歡晚會。八點整,萬眾矚目的春晚開播了,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讚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相聲小品,使人捧腹大笑……
不知不覺地,已經快到十二點了,我和爺爺、爸爸迫不及待地來到樓下放煙花。此時,樓下的人已經很多了,接二連三的煙花打破了往日沉寂的夜晚。一會兒,滿天金燦燦的,猶如豐收的稻穀撒滿天;一會兒,又是滿天紅豔豔的,好似夕陽時的晚霞鋪滿天,真是流光溢彩,美麗極了!我們也拿出了精心準備的“火箭炮”、“春雷炮”、“群龍爭月炮”,開心地放了起來。這時,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已經數不勝數了,此起彼伏的煙花似在爭奇鬥豔,又像在展示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就這樣被我們迎來了……
這就是我的家——溫馨和諧的家,這就是我們家最愛的傳統節日——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的除夕夜!
【篇六:傳統節日之美】
張思涵
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國家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象徵。每一個節日都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特色和習俗,記敘了古代歷史的文化。除夕、春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七夕或重陽節都記錄著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下面我就帶領大家領略這獨特的節日美。
有很多民族都保留著自己獨特的習俗,而這些成就了一個個民族傳統節日,如潑水節,火把節等。這些節日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色彩,濃重的民族風在節日中充斥著,給人以親切的情感。每一種民族節日音樂都讓人體會到這些民族的風情與千百年來很重要的文化習俗。
二十四節氣其實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立春,立夏,立秋,每一個節氣,每一箇中國節日都有自己濃厚的額文化氣息。寒食節,清明節也是以節氣命名的,也可以說這些節日命名了這些節氣。寒食節又稱“禁火節”,在節日當天不得用火,只能吃前一天做的冷食。而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的後一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的後面,又在穀雨之前,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漢族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過清明節,延續這古老的文化傳統。
春節和除夕是中華傳統節日最大的亮點。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便是春節。除夕和過年、大年夜都是指同一天,春節則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農曆第一天。除夕這天,要貼春聯,掛燈籠,穿新衣,這一天,所有人都不會睡覺,叫做守歲。
春節又叫年節,古時候人們稱它為“元旦”。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起源於殷商時期,到了民國時期,時間改為農曆,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而公曆的一月一日則稱為元旦。
中國的傳統節日曆史悠久,我也只是列舉了幾個例子,每一個節日都蘊含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節日特有的經典習俗,在中國節日的傳統文化中,我知道的也不多,但中華傳統節日的獨特的美吸引我去鑽研更多,學習更多。
【篇七:傳統節日——中秋節】
賈明粲
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在這樣的節日裡,最當仁不讓的“明星”就是月餅。
大約在一個月之前,在商場、超市、臨街小商店都已開設月餅專賣區,造型各異,包裝精美,各類,各廠,各式的月餅,使人眼花繚亂,一派喜迎中秋節的氣氛。
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那麼熱鬧,但從骨子裡,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中,流露著一種對家人,對家鄉的深深的思念。
在我家,每年臨到中秋前幾天,爸爸媽媽總會抽出時間,帶著我,帶著精心挑選的月餅,去看望爺爺奶奶,姥娘和姥爺,還有去姥姑、姥姨、姥舅等等十幾家親戚家。
剛開始,我還覺得挺新鮮,可是走了幾家後就感覺煩了,然後問媽媽:“咱們就這樣挨著去這麼多家送月餅有必要嗎?人家也不是沒有,煩不煩啊!”
媽媽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你可不能這樣想啊!孝敬老人,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平時爸媽上班忙,顧不上,可是,在中秋節這樣的團圓的節日裡,我們就應該抽出時間去看望長輩們,感恩他們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給予我們的養育之恩及照顧之情,等你長大後,也要這麼做,不管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走走親戚。有句古詩講的很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就是期盼團圓的詩句。”
我聽了媽媽的話以後,頓時明白了,也深深的記在了心裡。也在心裡默默的祝願全天下人們都能團團圓圓,沒有分離,也要把爸媽教會我的孝敬長輩傳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繽紛多彩,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朝氣十足的端午節、綠色環保的植樹節,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節。
我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篇八:我與傳統節日徵文】
胡昊澤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許多種。在北方過春節時更是數不勝數。比如除夕團圓夜包餃子、吃餃子,元宵節轉黃河陣、鬧花燈……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除夕夜包餃子、吃餃子的趣事。
每逢大年三十傍晚,我們全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包餃子。餃子的餡有很多種,有豬肉大蔥的、有香菇北瓜的,還有韭菜雞蛋的,真是口味眾多、各投所好。最後奶奶還會準備幾個硬幣,這也是除夕夜包餃子用的一種必須的“餡”。怎麼還會吃“硬幣”呢,太奇怪了!
先說包餃子吧。這包餃子可不是件容易做的事。媽媽先端來一盆溫水,再把面放進盆裡,邊澆水、邊和麵。剛開始和麵的時候,面都粘在了媽媽的手上,說明和麵也是一種技巧。面和好了,奶奶對我說:“我來擀餃子皮,你爸爸包餃子。”我說:“我幹什麼呀!”奶奶說:“你看著我們怎麼包,學會了你再包。”“不行,我要擀餃子皮。”我說。“那你就先跟我學吧!”奶奶說。“行!”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擀了一片又一片,雖然有的方、有的圓,但在爸爸的努力下,還是包成了餃子。在包餃子時,奶奶把四個硬幣分別包進了餃子裡,包好後再把它們混放在了其他餃子中間。啊,原來這些“硬幣”餃子還真是用來吃的!
包好的一個個餃子像一艘艘準備下海遨遊的小艇,整齊地排列在竹蓖上。我心想:餃子一定很好吃,我要讓這些餃子“小艇”快快“開”到自己的肚子裡去。媽媽把餃子一個一個地放進開水鍋裡,餃子在鍋裡上下翻滾著,不一會兒就被煮熟了。奶奶把餃子端上桌,我一聞,真香啊!迫不及待地把一個餃子放進嘴裡,感覺味道美極了。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各種味道的餃子時,我突然吃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趕緊吐出來。一看,是硬幣!奶奶高興地說:“你是第一個吃到幸運餃子的人,明年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硬幣”餃子象徵著幸運。誰吃到它,就意味著來年大吉大利。中華傳統文化真有趣!
我與傳統節日作文 篇6
國二作文 ,5975字【篇一:我與傳統節日】
樑函語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很多,有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就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氣洋洋的春節。
要說春節最溫馨的時刻就是掛燈籠、貼對聯和吃年夜飯了。和爸爸一起貼對聯,和媽媽一起掛燈籠,紅紅火火、五光十色,到處都是濃濃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餐桌上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肉、清蒸排骨,還有水煮魚,饞得我口水直流。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夾菜,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和妹妹夾菜,一家人在一起好溫馨啊!
過春節最高興的事就數放鞭炮和放煙花了。雖然近幾年因為環境汙染不再放了,但我還能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放煙花的情景。天剛剛黑,我就迫不及待的拉著爸爸跑到屋外,我看著爸爸非常小心的點燃導火線後,就急忙像風一樣跑開,躲在遠處捂住耳朵,只聽噼裡啪啦一陣響,一串串煙火就飛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美麗多彩的圖案,好看極了!
春節我最喜歡的一個習俗就是收壓歲錢。正月初一早上起來,我就跑到爺爺奶奶的臥室去拜年,我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奶奶就高興的對我說:“來!拿著,給你的壓歲錢。”然後我又跑去給爸爸媽媽拜年,這時爸爸媽媽就會塞給我一個紅包,對我說:“又長大了一歲,要好好學習啊!”這些年收到的壓歲錢,我都存在我社小豬存錢罐裡面,在我需要橡皮、剪刀等學習用具時,拿出來買。
春節,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又有好吃的,還能收到壓歲錢,我真希望下一個春節馬上到來!
【篇二:我與傳統節日】
趙駿馳
在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節日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各自耀眼的光芒,點綴其中。有充滿希望的春節,有熱鬧非凡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長久長壽的重陽節……
我感觸最深的是清明節。因為一次綿山之行,我結識了介子推,他的故事和我們的清明節息息相關。相傳在春秋時期,介子推是晉國公子重耳的一名家臣,在重耳遭受陷害,窮困潦倒,食不果腹之際,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決然地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熬肉湯喝。後來,重耳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對所有有恩於他的人進行了封賞。而此時,介子推不以功邀賞,帶著他的母親,歸隱山林。重耳求賢不得,放火焚山,逼其出山,致使介子推葬身火海。在樹洞中發現了留給君王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然後,為了紀念介子推,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忌菸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在為介子推祭掃時,發現墓前的老柳樹復活了,就像見到了介子推一樣,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之後,晉文公也確實做到了勤政愛民,晉國百姓安居樂業,每逢清明節,百姓都對忠君愛國,功不言祿的介子推進行祭奠。此後,清明節成了我國祭奠先祖的重要節日。
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故事,深深震撼著我,因為一顆赤誠無私的愛國之心,可以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來對君王進行勸諫。小小清明節,給我上了一節深刻的思想品德課,告訴了我古人是如何愛國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懂得,每一個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滲透著我國偉大的民族精神!
【篇三:我與傳統節日】
郝一錦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清明節,春節……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日莫過於中秋節。
農曆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後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裡睡覺。可是已經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麼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說,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裡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製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鹼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麵粉,再加麵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麵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麵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裡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鑽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說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鬆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麵粉我邊繼續跟著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過幾十分鐘後,我高興的大喊:終於做好了一個了。回頭一看大家已經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著急,便繼續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裡觀賞著月亮,吃著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裡,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喜悅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遊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篇四:我與傳統節日】
任秋宇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辭舊迎新的春節,有大鬧花燈的元宵節,有賞月團聚的中秋節,有登高望遠的重陽節……但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在這個長長的節日裡,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熱熱鬧鬧的過新年。
記得年年春節來臨前,奶奶,爸爸,媽媽提前半個月就把家裡的各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亮亮清清,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爸爸開始往家裡買各種各樣的年貨,從大年二十八開始就準備年三十的年夜飯,並且說“你學習了兩年書法了,今年的春聯就是交給你的任務”。為了能很好的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我加強練習了六天,到二十九那天,我在爸爸的指揮下完成了春聯的寫作“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奶奶,媽媽,哥哥異口同聲的說“星星,今年的進步真大,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
大年三十,我穿上了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高興地又蹦又跳。我們全家圍在餐桌旁,一盤盤可口美味的飯菜擺在桌子上,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著年夜飯。每年的今天,不管我們的家人有多忙,有多遠,我們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奶奶說:“守歲是對來年好運的期盼。”在大年初一的那天,一睜眼就看到了我的壓歲錢,這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我們團聚在一起,開心、快樂。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他不僅是辭舊迎新的時刻,也是我們家人團聚的時刻,我永遠也忘不了春節。
【篇五:我與傳統節日】
侯家輝
春節到了,它伴隨著凜冽的寒風來臨了。人們一改往常,不再守著溫暖的房屋,結束了“宅生活”。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就連刺骨的寒風也被感染,不再侵略房屋,拍打窗戶,還吹散空中的雲彩,將太陽解放了出來。而在這隆重的節日裡,買新衣,買年貨,做大餐,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家也不例外。
早上起來,太陽毫不吝嗇自己的光輝,將陽光成片成片的灑向大地。耳邊也充滿了來自串串鞭炮的轟鳴。隨著爸媽、姐姐去買新衣服。街道上,一輛輛汽車呼嘯而過,一掃往日的冷清。走進商店,人來人往,嘈雜的人聲和廣播聲混成一團。店內,有的在和同伴商量著衣服款式的挑選,有的在櫃檯處和營業員討價還價,還有小孩在衣服架下亂竄……我們一家各挑了幾件衣服,然後在媽媽的幾番砍價下,終於,成功地贏得了降價後的衣服,跟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媽媽走出了商場。這才發現,許多商店又重新開張了,門口掛著的燈籠,貼著的對聯,都綻放出歡慶的色彩,無一不在證明——春節到了!
時光飛逝,歡樂的下午已經結束,轉眼間,夜幕降臨,春節聯歡晚會的帷幕已經拉開,內涵豐富的小品,幽默搞笑的相聲,美輪美奐的歌舞表演,為這一年的結尾,上演了一出精妙絕倫的盛會。
突然“啪”的一聲,樓下響起了鞭炮聲,我們一家也來到樓下放鞭炮煙花。只聽一陣陣噼裡啪啦聲,我感覺耳朵一陣轟鳴,只剩下鞭炮還在響,慢慢地隨著火光消失,聲音也逐漸消減,又聽“咻”的一聲,一個光點飛出,直衝雲霄,等到後力已竭,這才“啪”的一聲完成了它的使命,結束了它短暫而絢麗的一生。然後又一個光點似箭一般衝出,可不再只有他一個孤單的身影,一個又一個與他一般大小的光點,升至空中,炸裂,形成一場盛大的煙花雨。
這一年結束了,但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篇六:我與傳統節日】
尹一卜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於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因為環境汙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著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著,說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著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裡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現在發現,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著,那股年味總是圍繞著所有人,也瀰漫著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著“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佔據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並非那麼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捲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著我們所有人的記憶裡……
【篇七:話說“傳統節日”】
張曦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都是我國的文化傳統,歷史瑰寶,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吧!
說起傳統節日,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最具有代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春節”!喧鬧的鑼聲,亮紅的的對聯,噴香的餃子,精彩的春晚……都是春節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看到它們,我就想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大飯桌上吃年夜飯,頭頂皎潔的月亮讓天空充滿寧靜。這是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日子,想想就讓人興奮,!在這閤家團圓的日子,誰還誰能不喜歡呢?
早春的四月,春風中帶著悲切。“清明節”是我們向故人祭奠感恩的日子,但我們應該祭奠的不只親人,還有那些為了新中國成立的革命先烈們,他們用鮮血告訴後人,什麼才是氣節!
黑暗腐敗的官僚政府,令剛正不阿的屈原羞愧絕望,懷著遺憾和憤怒,投江自盡。現如今,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此時都向江裡投粽子,懷著對屈原的尊敬和惋惜,“端午節”就傳承下來。每年這個時候,舉國上下,粽香四溢。
寂靜的黑夜,一輪皎潔的月光為大地媽媽鋪上了一層銀毯,與家人坐在月亮下,吃著香酥的月餅,共同賞月,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這就是閤家團圓的“中秋節”。這一天,在外奔波的遊子都要回家團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思念親人之時所寫,如今已成為著名佳句。說到農曆的九月九日,正是“重陽節”,人們要喝桂花酒,插茱萸,思念遠方的親人,寂靜中帶著悲哀……
對起祖先留下的“傳家寶”,我覺得,這才是“真金白銀”,這才是正真最絢麗,最耀眼的歷史瑰寶!
【篇八:我與傳統節日】
張彩楓
我喜愛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我喜愛春節,因為春節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壓歲錢;我喜愛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看龍舟比賽和吃棕子;我喜愛中秋節,因為中秋節可以看月亮裡的“兔子”和吃美味可口的月餅……但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卻是元宵節,因為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元宵、看花燈,還能讓我感到快樂。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的很充實。元宵節晚上,媽媽早早給我端上一碗香噴噴的元宵,還是我最喜歡吃的黑芝麻味。早早吃過元宵後,爸爸就帶我去陽泉最大的燈展——桃林溝燈會。晚七點那裡已是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才買下燈票,已是滿頭大汗。
我們順著人流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空中的一把把五顏六色的傘,好多把傘一起在空中綻放,好不漂亮。大家爭相在跟前照影留念。然後我們又去燈會主場,眼前一片星光,無數只小彩燈拼成各式各樣的圖案璀璨奪目。在那裡我和爸爸騎上雙人自行車暢遊在無數美侖美奐的燈光中,玩的不亦樂乎。隨後我們去了水母燈區,那一隻只從天而降的水母,猶如天女散花飄飄蕩蕩,看得我流連忘返。幸虧媽媽提醒我時間不早了,否則我真想停留在燈火闌珊處,好不快活。
回家路上,馬路兩側一片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彩燈搖曳,好一派美麗伊人的燈路。
我愛元宵節,真希望明年的元宵節早點到來,那時一定又是一番新景象!
我與傳統節日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03字對我們小學生來說,一提到中國節,最讓我們覺得溫馨;熱鬧的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最讓我們覺得期待,欣喜的是富有特色的美食。
月餅甜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九月一開學,我們盼啊盼,終於把中秋佳節盼到了。到了這天晚上,一輪明月遙遙掛在天邊,月光如水一般,靜靜的灑在家家戶戶的窗邊,溜進了屋子裡。屋內,親朋滿坐,推杯換盞,陣陣歡聲笑語洋溢其間,好一個團圓中國節!我對著滿桌的佳餚並不感興趣,心裡只惦記著香甜的月餅。於是我叼著月餅到窗邊賞月。咀嚼著口中的香甜,端詳著眼前的明月,我突然想起蘇軾的那句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原來,最美好的思念和祝願就是這月餅的甜蜜啊!
臘八香
每年臘月初七的晚上,我和奶奶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準備醃製臘八蒜。第一道工序就是甄選。這時我儼然成了“選美大賽的評委”,那些“發育不良”的身上有疤的“歪瓜裂棗”的統統逃不過我的“法眼”,那些“身材圓潤”,“面板光滑”的才能接受我和奶奶的“親手服務”。不一會兒滿滿一罐頭瓶便擠滿了“小胖子”。倒上醋,封上蓋,放到陰涼處,之後就是十來天漫長的等待,盼啊盼,真是“一日看三回”,每每忍不住我總是跑去偷吃一顆,辣的我直流眼淚。看來“心急吃不了臘八蒜”啊,時日一到,我爭著“開壇”,撲鼻而來的是醉人的爽,抓起一顆湛青翠綠,放到嘴裡蒜辣醋酸溶在一起;回味無窮。真叫“最美中國味”啊!
餃子鮮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前,全家動員包餃子。奶奶早就把餡調好了,每次還要“聘請”我嚐嚐肉餡的鹹淡,我這個“小吃貨”自然是當仁不讓,吃一口哪能吃出味啊?一口又一口直到老媽笑罵著:“再吃就吃完了”!看著老爸老媽,擀皮包餡,口水都流出來了。餃子要下鍋了,它們一個一個跳入水中,歡快的翻滾遊動,不一會兒白白的身軀就有些晶瑩剔透了。我痴痴地站在旁邊等媽媽的下一道命令--“吃吃熟了沒”。我也顧不上用筷子了,用手抓著就丟進嘴裡,燙的我直呼熱氣,燙的我直用舌頭倒騰。但心裡卻說:“剛出鍋的餃子,最香”。之後,全家人幸福的圍坐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吃餃子……真是,團圓中國節,最美中國味。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我愛中國的傳統美食,我更愛這源遠流長的和諧·團圓·分享的中國味!
我與傳統節日的故事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0字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統節日更是多姿多彩,萬音和鳴。共同演奏出一曲國泰民安,閤家歡樂之歌。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為這是一個閤家團圓,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正中故作“中秋”。夜晚來臨月圓桂香,家家戶戶準備好各種瓜果月餅,全家一起在庭院賞月。仰望天空,每當看到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高高掛起,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到遠在他鄉的故人。背井離鄉的遊子也藉此作詩寄託自己濃厚的思鄉之情。李白的《靜夜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張九齡《望月懷遠》……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吃月餅是中秋節另一個節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酥香可口、老少皆宜。月餅的種類有很多:如五仁、豆沙、棗泥、椰蓉等,甜甜酥酥的讓人垂涎三尺、口口留香。
我最難忘的就是我七歲那年的中秋節了。爸爸答應我中秋節一定回來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並給我講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我滿心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中秋節的夜晚。我將月餅和水果擺放在陽臺的桌子上,焦急的等待著爸爸回家,抬頭望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格外耀眼,星星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稚氣而執著地注視著大地,彷彿用那一閃一閃的眼睛在向人們講訴著一個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何時,我在月亮公公溫柔地注視下進入了夢鄉。第二天一起床,我急忙問媽媽:“爸爸昨晚回來了嗎”?媽媽說:“爸爸回來時你已經睡著了,就沒有忍心叫醒你,一大早他又去上班了。”我聽後心情十分沮喪。埋怨爸爸只知道工作沒時間陪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也懂事了。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我辭掉了工作,專心做起了全職媽媽。因此,爸爸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我驚訝的發現,不知何時爸爸兩鬢斑白,從一個帥氣挺拔的年輕小夥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爸爸每天起早貪黑的忘我工作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為了給我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又逢一年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來了,我祝願家家戶戶都可以閤家歡聚!幸福美滿!
我與傳統節日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8字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精彩文化的大民族。傳統節日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它是我們民族每個時代文明的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春節,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裡貼春聯、放鞭炮、拜歲、舞龍、掛燈籠等等是我們延續了幾千年的慶祝方式。但是,今年2月1日起,陽泉市開始禁燃煙花炮竹。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沒有炮竹聲聲的安安靜靜的年。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我和小夥伴們在春節走上街頭,宣傳禁放煙花爆竹。
我們製作了宣傳板,印製了簽名牆海報布,設計了調查問卷。活動開始了,我和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有的同學向路人散發關於禁燃煙花爆竹的問題知識調查;有的同學向來往的行人介紹我們的活動;有的同學邀請行人在簽名海報牆上簽名。
我和好朋友接到的任務是做調查。一開始,我羞澀不願開口,我害怕大過年的每個人會很匆忙,沒人會停下腳步接受一個孩子的提問。所以我和好朋友忐忑的找到一位阿姨接受我們的調查。沒想到阿姨對我們設計的問題都很感興趣,認真一一做了回答,還給了我們好多有用的建議,讚賞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活動。得到肯定後,我和好友都有了信心,再次向行人提問起來就自信了好多。我和夥伴在人群中穿梭,收集到近二三十份的報告。在這些報告中,反映了人們瞭解並支援禁菸花爆竹活動,絕大多數的群眾認為雖然春節不放鞭炮有些小小不適應,但是保護環境更加重要。看到這樣的報告,我真為我的市民們感到驕傲,大家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對社會陋習,攜手呵護城市的藍天!
今年的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它雖然是傳統的節日,但是,卻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更加文明,健康,環保;更加適應我們的時代;更加進步!
我與傳統節日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92字我最愛吃粽子,因此每年我總是盼端午。
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奶奶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奶奶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奶奶包的香嫩。為了能一直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我硬是央求媽媽必須學會,不能讓包粽子的手藝失傳。今年媽媽包的也終於有模有樣了。
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還是後來媽媽給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其實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粽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奶奶給我買來了粽葉、糯米、紅棗、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粽子,啊,媽媽都不會,這可讓我更傻眼了,怎麼包呀,奶奶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為我講了包粽子的簡單過程,然後耐心地指導我。可我一個人還是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按著奶奶的樣子,我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裡面加了點糯米,再加紅棗,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裡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粽子做成了!
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粽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粽葉裡,嘴裡還哼著小曲,終於做好了,嘿,奶奶包的粽子一個個挺著將軍肚,威武無比!媽媽包的還算精神抖擻,像一個個備戰的士兵,再看看自己包的粽子,一個個像洩了氣的皮球。算了,不如把它放在裡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自己包的也放了進去。看著一個比一個不像的粽子,直搖頭!但我堅信:我一定可以學會!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我不僅僅覺得粽子甜香味美,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同一種情懷。滿口噴香的糯米,撲鼻的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我對屈原的深深敬意,更讓我肅然起敬。
現在我明白了,每一種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是一種信仰與堅守,更是一種精神和傳承。
我與傳統節日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2字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有許多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
每到春節,我家就有好多好多零食,擺滿了桌子,我可以盡情地享受著美味,也聽不到媽媽那句:“不準吃零食,吃零食影響身體發育”的話了。還有漂亮的新衣服和好玩的玩具,可以與小夥伴們盡情地玩耍著,再也不用擔心媽媽詢問我作業寫完了嗎,我可以開開心心地玩好幾天呢。
春節的這天我們家裡有好多事情要做呢,媽媽、奶奶和我的任務是包餃子。我記得我們要包好多的餃子,而且種類也不少,有羊肉胡蘿蔔的、韭菜雞蛋的、豬肉大蔥的、芹菜香菇的,紅紅綠綠、香味十足,足以讓全家人大飽眼福和口福。我雖然年齡小,可別小瞧我的重要性,我可是包餃子的主力,媽媽和奶奶都誇我又會擀皮又會包餃子而且包得還很好看呢,包好的餃子也被我排得整整齊齊,此時的我很得意。
我是很忙碌的,包完餃子我馬上就去爸爸和爺爺那組報到了,我們要去貼對聯。爸爸個子高貼橫批,我和爺爺貼左右聯,我最後還得貼中間一個大大的到“福”呢,此時的我很機靈。
一頓豐盛的晚餐過後,我們全家安靜了下來,媽媽把準備好的許願瓶擺在了桌子上,我們大家挨著從長輩開始一個一個地許願,輪到我許願時我總是許願:我們全家永遠都幸福!此時的我很開心。
接下來我們全家一起圍在電視機前觀看起春節聯歡晚會,和家人有說有笑多麼歡快呀!爸爸還會給我講過年的由來:傳說,古代有一隻“年”的怪獸,常常傷害人命,直到有一年除夕,一位貌似神仙的老爺爺用紅紙、蠟燭和鞭炮趕走了“年”。這便有了我們今天的這個傳統節日。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怎麼樣?你喜歡嗎?
我與傳統節日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4字樹葉枯黃地落了下來,涼風習習吹過,夏天的燥熱早已沒有了,而送走它並且來臨的卻是秋天的涼爽。從立秋那天到現在,我一直盼望著的節日終於到來了,它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
說到中秋佳節,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而且還知道這裡面還包含著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嫦娥奔月。但是,說到中秋節的由來,大家就有可能不熟悉了。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習慣,在中秋佳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祈福。代代相傳,演變成了現在中秋。
說完這個節日的由來,那我們再來說說中秋節的食物——月餅。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朝末期朱元璋起義時期,因為他們用月餅來傳遞資訊,從此月餅便成為了節令糕點。
而描寫中秋的詩句也有很多,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有唐代李商隱的《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當然還有蘇軾弟弟蘇轍的《水調歌頭?徐州中秋》“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當然也少不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還”。這些詩句無不是影射中秋佳節的唯美。
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過節的快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個中秋佳節祝願所有的親人們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小小朗讀者”讓我學會傳統禮節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1085字6月9日,水晶老師帶著我們一行小記者來到了下孫文化村第二課堂活動基地參加“小朗讀者”活動,40多名蕭山日報的小記者完成了一次從文化素養到品格素養的成長之旅。
上午9點,我們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始第一個課題,尋找有關的朗誦內容——印有《湘湖詩詞》的一個小信封。當聽到“遊戲開始”時,我和爸爸媽媽一下子開始行動起來,從大廳找到會議室,再從廣場找到資料室,最後在博物館我一下子找到三個小信封,可把我給樂壞了。因為之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找不到信封的小朋友,就要回答問題;如果回答不出問題就不能領到服裝;領不到服裝就不能參加“小朗讀者”活動,所以我特別開心,因為我一下子找到了三個信封,當然還有二封自然給了別的小記者,算不算我助人為樂呢!
開心地領到了從來沒有見過的衣服和帽子,迫不切待地穿了上去,我的天啊!這是什麼衣服啊,這麼難穿,還特別難扣鈕釦。後來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才知道老底子人們都是這樣穿的呵!在爸爸媽媽幫我一起整理衣服的同時,我也一邊悄悄地揹著信封中的詩,一邊還模仿古代人們的樣子(走路、思考、作揖、致謝等動作),讓爸爸拍了不少照片,好開心好開心的。
真正開始進入主題了。大家全部換上古代人們穿的衣服,一個個“小調皮”一下子變身成了古代文質彬彬的私塾學童,我們整齊地排著佇列,安靜地等候那神聖特別的儀式。
開始是每個學童人手一紙,分6組,每組分別上禮堂臺階朗讀有關湘湖風景和人文的詩,大家都朗讀得有聲有色而且聲音特別大。接下來水晶老師教我們古代“開筆禮”儀式,40多名身穿古裝,化身古時的學童,由家長為其依次整理好衣冠。在正衣冠後行“拜師禮”儀式,先拜孔子,後拜水晶老師,水晶老師回禮,大家都畢恭畢敬地認真行禮。接下來在“硃砂啟痣”環節中,水晶老師鄭重地在每個學童們額頭正中用硃砂點了一個紅色的痣,意為“硃砂啟智”,希望學童們開啟智慧、目明心亮;隨後,學童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端端正正地書寫“人”字,意為從此端正、明理、踏實地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這次別開生面的“小小朗讀者”活動,讓我感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的“開筆禮”,讓我體驗到上學求知是一個神聖的使命,在求學的路上我要知書明理,好讀書,讀好書,更要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
我們需要禮儀 篇14
國二作文 ,686字禮儀,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就像一輪紅日,溫暖我們的心靈,就像一盞明亮的燈,為我們照亮前方的路,就像一個指向標,無論如何,都能指引你走向成功之路……—題記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有著“文明之邦”的美譽。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人類失去了光明,生活不再多彩,紅花失去了綠葉,變得不再多姿。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要講文明,懂禮貌!
在一些美麗的景點旁,隨處可見的“××到此一遊”看到這些字,我的心中涼了一下,就如被野獸撕裂的一樣疼痛,心中想著:為什麼要破壞這美麗的“寶石”呢?為什麼不讓它們發出永恆的光呢?看著這原來潔淨無比的地面,被無情的“野獸”們侵略的領地,而我卻只能默默地撿著……
夜幕降臨,我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來到了公交車站口,漫不經心地上了車。
在車上,我看到一位拄著柺杖,臉上刻滿了一條條歲月的痕跡,鬍子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他艱難地走過來時,不知道怎麼了,我果斷地站了起來,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老人,老人很感激我,我心中也十分愉快,這也使我明白了“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理。不知不覺,車子停了下來,我滿足地向窗外望去,身體隨著車子而搖擺起來,心裡甜滋滋的。突然一隻小鳥唱起了歡樂的歌,那美妙的歌聲和人們的道謝的聲音融為一體。我想這就是文明吧!
中華民族用自己源遠流長的文明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成為世界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有一種美,飄逸於浮雲,深埋於古壘,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它就是—文明,讓我們共同來用文明建立美麗的中國吧!
文明禮儀就像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後記
電子傳媒與傳統紙媒的較量 篇15
電子傳媒與傳統紙媒的 ,888字某一天,我無意間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是一家外國報社統計了中國人使用率最高的軟體,而高居榜首的則是新聞軟體“快看新聞”。為什麼這個軟體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呢?我不禁好奇地繼續看下去。原來“快看新聞”會這麼受歡迎的一大原因就是它會根據使用者點開的新聞判斷使用者的喜好,從而展現出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這種越來越智慧的軟體的誕生,正是為了迎合現代碎片化的社會。
而與越來越熱門的電子傳媒相比,傳統紙媒的人氣則是日漸下降。
最為常見的紙媒,當然非報紙莫屬,但在碎片化的社會中,報紙卻難以滿足大眾需求。一份報紙的資訊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說要滿足所有不同人群的喜好,顯然是不怎麼現實的;並且,報紙的供應人群是大眾,所以資訊五花八門,自然是無法迎合碎片化社會中的個性化需求。
那麼在愈加碎片化的社會中,紙媒還是否有必要存在呢?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的確,電子傳媒好處多多,各種智慧化的程式充分滿足了各類人群的個性化需求,使用起來也比紙媒方便,但不可否認,傳統紙媒仍在許多方面勝過電子傳媒。
首先,為什麼紙媒能夠在資訊時代流傳下來?因為這其中凝結著在資源貧困的時期中,勞動人民的心血。在那種人類文明較為落後的時代,紙媒的出現大大地推進了人類社會的文化發展,使人類告別了在絲綢、竹簡、羊皮等物上寫字的時代,這何嘗不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又怎麼能讓它就這樣沒落呢?
其次,由於電子傳媒的各種功能,容易使青少年等自制力較差的人群沉迷於其中,從而耽誤了人們正常的學習工作的時間,而電子產品的輻射也會使人的視力、身體健康程度下降,是電子傳媒的一大弊端,而紙媒則避免了這一問題。
最後,則是電子傳媒的智慧化造成的又一缺點—資訊的局域性。在開頭說過,電子傳媒的智慧程式使各種應用軟體能根據使用者點開的內容來展現使用者所感興趣的內容,但這個功能卻會使軟體所展示出的資訊變得單調,而有些重要的資訊則不會顯示。紙媒雖不能覆蓋全方位的資訊,但仍有很強的多樣性,例如報紙上的各個版塊有助於人們瞭解各種時事。
綜上而言,紙媒的存在仍是有必要的,是不應該被淘汰的,而電子傳媒的迅速崛起是福是禍,至今還很難預測……
我在傳統美德的潤澤下成長 篇16
國二作文 ,796字人們常常提起美這個字,可何為美?楊柳依依是一種美,寶馬香車是一種美,忠於職守是一種美……大千世界,目之所及,美無處不在。
我從小就被灌輸:外表美是虛幻短暫的,如曇花一現,道德美才是恆久長遠的,堅不可摧。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你的外表無論多麼光鮮,豔麗,千年以後,終將會腐朽為塵埃,而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根本不懼時間的洗滌,千年之後,依然熠熠生輝。《上下五千年》告訴我,歷史上的妲己,外表傾城傾國,但卻不知遺留下了多少罵名。楊貴妃風華絕代,但卻因禍亂朝政,使皇上沉迷於酒色,迫於壓力而自歿於馬嵬驛。
外在的美終將是浮光掠影,永恆的美唯有道德。
記得我小時候很喜歡看沈石溪寫的小說,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斑羚飛渡》,這本書讓講了一群斑羚被獵人趕到了一處懸崖邊,斑羚王迅速把斑羚分成兩組,一組是年老體弱的,另一群是年輕的小斑羚,每頭老斑羚都毅然決然的當了小斑羚在兩個斷崖之間的跳板,將生機留給小斑羚,自己卻墜落深淵。這種舍小我而成就大家的精神震撼了幼小的我,我明白了捨生取義,守護族群是一種永恆的美德。
後來,老師推薦我們看《許三觀賣血記》,這本書描寫了許三觀由第一次賣血成了家,第二次賣血造了房子,第三次賣血頂過了讓家人幾欲餓死的饑荒,後來又三番五次地賣血為了救生病的兒子,最後終於倒下了。它向我揭示了生存的艱辛以及親情的力量,我明白了,有一對愛你的父母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後來,我又看了《奇風歲月》,這本小說寫的是一個少年科裡看到了一場奇異的凶殺案,這事件異常的恐怖,以至於科裡的爸爸差點被嚇得精神分裂,但科裡沒有放棄,他憑藉一根綠色的羽毛為線索,經歷了許多磨難後,終於找到了凶手。這個故事教會了我一個人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才能成功。
在中華傳統故事的王國裡,我領略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明白了武松的義膽雲天,感受到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這些中華美德歷久彌新,映在我的心中,伴我成長。
我愛傳統文化 篇17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10 ,1109字中國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更是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和中秋節。春節又稱“過年”“新年”。春節時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個可以讓遠方的親人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每年過年,小朋友都穿上了新衣服,房前掛著一串串紅燈籠,晚上聽著啪啦啪啦的鞭炮聲,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聯歡晚會。12點時,一家人圍坐在桌子前吃著年夜飯,接下來就是守歲,可以讓父母健康平安,長命百歲。
據說,新年有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做“年”的怪獸,它非常的凶猛,它有著鋒利的牙齒,還有著一對很嚇人的角,它常年居住在海底,一到過年的時候,它就會從海底爬到岸上,襲擊附近的村莊,偷食一些糧食,有時候傷害人命,所以每年過年的這一天,村裡的人們都會帶著父母和孩子們藏到深山之中。可是,到了第二年除夕的時候,村裡來了一個乞討的老婆婆,村民們給她一些食物,勸她到山上躲一躲,老婆婆卻說要在這住一夜,並且一定會把“年”這個怪獸趕跑,村民們拗不過她,也只好答應了她。到了晚上,“年”這個怪獸來到村子裡,見到這個房子燈火通明,門口貼著紅對聯,這時“年”不禁抖了一下,當它走到門口時,響起了啪啦啪啦的響聲,這時它渾身一抖,就被嚇跑了,這時老婆婆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走了出來,不禁笑了一聲。原來,“年”這個怪獸怕紅色的東西,從此以後,每年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也都過上了安逸的生活。
而中秋節的時候,人人都喜歡吃月餅,而我喜歡中秋節是因為有一個悽美的愛情傳說。
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使人間的莊稼枯萎,人們民不聊生。這時候有一個英雄名叫“后羿”,他因為同情老百姓來到崑崙山頂,拉下神弓,射下了9個太陽,並且命令一個太陽每天升起落下,因此後羿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與愛戴。不久之後,后羿取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名叫—嫦娥。不久之後,拜師求學的人來找后羿,壞心的蓬蒙也加入了其中,一天,后羿去崑崙山求師學道,不料遇到了從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並向她求了一顆不死藥,據說,吃下這顆藥,便可得道成仙,可是,后羿不忍心撇下他的妻子,於是就把不死藥交與嫦娥保管,不料卻被蓬蒙發現,他也想吞下不死藥,得道成仙。一天,后羿外出打獵時,蓬蒙拿著劍闖入嫦娥的房間,逼嫦娥交出不死藥,但嫦娥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對手,於是就自己吞下了不死藥,向天上飛去,成了仙。后羿回到家後,得知嫦娥已經成了仙,當他看見月亮的時候,才發現月亮非常圓,於是在月亮下襬設畫案,以紀念嫦娥,從此,拜月的風俗就傳開了。
中國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並不是寥寥幾筆就能描述的,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很多,最後,願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
我在傳統文化中學語文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9字語文,它猶如一縷春風,邁著輕盈的步履,掠過我們複雜的情緒。有了它,人們不再有交流上的隔閡;有了它,世間的一切都變得美好,到處充滿了關愛;有了它,世間的語言將會騰空發展,讓交流傾注在人間的心田……所以,語文是無處不在的,小至平常的交談,大至史書卷本,它才是成就世界的基礎。
語文是對聯,在家家團圓,歡慶過年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美好的祝福語祈求來年的幸福,這時,對聯就產生了。比如:“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德輝”,看這些絕美的詩句配在那紅色的字條上,充滿了喜慶,所以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把以前的舊對聯撕掉,再貼上新的“總把新桃換舊符”,也代表了在新年伊始,新的運氣和新的計劃。
語文也在那詩詞中。春天,桃紅柳綠,我會情不自禁吟誦“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夏天觀看自家池塘的時候,都忍不住吟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來表現出快樂之感。不僅這樣,這些詩也很押韻,聽了一遍之後就立刻會聯想到在那夏天的池塘邊,剛剛長起來的荷葉上,尖尖的花苞才露出水面,但是蜻蜓早已知道了夏季即將來到,早已在河面上飛來飛去了。
當秋天來到時,農民在外面辛勤收割,最後磨成大米盛飯到我們的飯碗裡時,大人們總是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來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知道了這些米飯來之不易,是辛勤的勞動人民培育的結果,每一粒都浸透了農民的汗水,不能浪費。
所以,語文是美好的,它是民族文化和特殊美好象徵的結合體,我們要在傳統文化中學好語文。
我們班的禮儀標兵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0字我們班裡有一位禮儀標兵,禮儀很周全,我也因此很崇拜她,這就是我的同桌,來說說她的故事吧!
有一次,她在家裡過生日,可是她並不因為自己是小壽星而不講理。她依然按常規,讓長輩們先坐,為長輩們端茶倒水,為父母捶背搓肩,她的母親想讓她歇一會兒,可是她卻說不管在哪,都不能亂了禮儀。
還有一次,我和她在公園玩耍,我最愛的就是那片柔軟又細膩的草坪,所以我情不自禁地跑了過去,眼看著就要坐到草坪上了,結果被我的同桌攔住了。她嚴肅地說:“所謂文明禮儀時刻在心,你這樣破壞小草,難道它就不會疼嗎。”我聽到之後無比的羞愧。
我放棄了在草坪上玩耍,大老遠看見一個老奶奶摔倒在地,同位像離弦的箭一樣跑了過去,要知道她個子很小,平時跑步幾乎都是倒數,可那天的速度在我眼裡簡直都趕上世界冠軍了。
在她心裡,我們中國的禮儀是很重要的,因為,禮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同學們,這禮儀徽章,不送給她送給誰呢!
我愛傳統節日—春節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8字中國有燦爛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也是其中之一。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端午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七夕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
春節的來歷,有個有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每年的最後一天都要吃人,所以,當每年的最後一天人們都要躲進一座山裡。這天,“年”要來的時候,人們裝好行李,正要去深山老林裡,就在這時,來了一個老乞丐,跟老伯伯說:“我有辦法。”人們都走後,老乞丐就住在老伯伯家,老乞丐在窗戶上貼窗花、門口放鞭炮、穿上紅紅的衣服。年獸來了,看到村裡一個人都沒有,只看見一間房子亮著燈,又聽見了放鞭炮的聲音,把年獸嚇跑了。第二天人們回來看見那個老乞丐正在吃著香噴噴的飯菜,老伯伯好奇的問道:“你是怎麼做到把年獸嚇跑的?”老乞丐說:“很簡單,放鞭炮、穿上紅色的衣服。”從此以後,春節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春節還有很多習俗,有吃餃子,在餃子裡放硬幣、給長輩磕頭拜年、要壓歲錢等等。
我家的春節是這樣過的:吃餃子、掛燈籠、貼春聯。我們都非常高興。
我愛爺爺奶奶,我愛爸爸媽媽,但我更愛和他們一起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