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學會了做粽子相關作文20篇

我第一次學會了做粽子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56字

今天,我學會了做粽子。

我們上午去了超市買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和粽葉,回家後,我們就把這些食材放到水裡浸泡一上午,我們就把粽葉一片一片的洗乾淨泡在水裡,下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製作了。我們先取兩片粽葉做成漏斗狀,然後舀一勺糯米,再放一粒大棗,又放幾粒花生,又加幾個葡萄乾兒,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為了方便,我一次性把粽葉用光了,別忘了,還要用棉線捆起來哦,不然會漏的!接著,我就把它一個一個放進鍋裡,再加水,還要使水沒過粽子,又大約煮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再放點兒紅糖或白糖會更好吃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大詩人屈原的節日,並且屈原是為了自己的祖國而跳江自殺的,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粽葉把食物包住扔到江裡,這就是粽子的來歷。”

我覺得屈原好偉大啊!

第一次學會了堅持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2字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總會讓人難忘,讓人回味無窮。

發試卷了!我忐忑不安地等著四年級第一次考試試卷。“哇,徐璐!你卷面分居然扣了兩分!”我抽了一口涼氣,立刻把試卷搶過來。試卷的最上頭醒目地寫著:“語文成績不錯,但字型潦草,下課上辦公室!”我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師如何批評我。

突然,下課鈴響了,我先等老師進去,才小心地推開辦公室的門走了進去。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你語文知識掌握不錯,但字型太潦草了,我這兒有一本二十頁的字帖,你每天練一張,一定要堅持!”我接過字帖,走出了辦公室。

此後,我每天練一張,每天練一張。起初,我的字又大又斜,同學們總是開我玩笑:“你的字呀,斜著看才像字嘛!”接著是一陣鬨堂大笑。但我不理會,一點也不灰心。經過一個月的練習,我的字慢慢工整了。有一次考試,老師給我的成績加了一分卷面分。我非常高興,渾身充滿了力量。

我練呀練,練完一本,再找老師要一本。轉眼間,我已經練三本了。漸漸地,我有些驕傲自滿了,堅持不下去了,甚至龍飛鳳舞地不認真寫了。慢慢地,我的字開始由進步到退步。一次考試中,我自以為字型很好,便很快就寫完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卷面分竟被扣了一分。這時,試卷裡掉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堅持就是勝利!”我恍然大悟,老師是教我學會堅持啊!從此以後,我又開始認真練字,終於期末考試中取得了五分卷面分。

老師的激勵讓我學會了堅持,嚐到了堅持的甜頭。在人生之旅中,也要這樣,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第一次學會做飯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6字

人生當中有許多坎坷,也有許多的第一次的經歷,而正是這些坎坷,這些第一次的經歷,讓我們學會了許多技能。今天,我就來講一講我第一次學會的生活中的技能——做飯。

做飯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非常難。中國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親身來實踐”。說起我第一次做飯的事情,那還有一個小故事。寒假中的某一天,爸爸、媽媽都沒有在家,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實在餓壞了。怎麼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說幹就幹,做什麼呢?對了,就做土豆絲吧!我第一次做土豆絲的時候,首先要把土豆洗乾淨,接著把皮削掉,用刀先把它切成片,再切成絲。開火,放一些油,稍等片刻,就可以發土豆絲了。用鏟子翻一翻然後放入調料,放一些鹽、味精、醬油就可以出鍋了。怎麼樣?是不是很難呀,只要你用心,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很好。

你看我說的對吧,做飯看起來很容易其實非常難,這些正俗話中說的那樣:看花容易繡花難,櫻桃好吃樹難栽。但是你必須經過這些坎坷,只要你經過了這些坎坷,你才能變得很成熟。

我第一次讀懂了母愛 篇4

國二作文 ,580字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讀著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我的思緒不禁飄散開來,飄向那守著幾畝田地辛勤耕耘的母親。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整天玩耍在田野間,無憂無慮,父親外出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家。母親操勞著這個家庭。去年我上初中要去鎮上,住宿在外面,母親在家照顧6歲的妹妹,不能在我身邊。

因為我從小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床,常常歪著脖子,疼的哭爹喊娘。由於我要離開,媽媽決定給我做一個枕頭,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軟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親就一把把的挑選,感覺適中才放進枕袋。兩天後,我感激地接過媽媽做的這隻枕頭。它那麼輕,卻又那麼重。枕上去,正好將我的頭包在裡面;棉輕輕的按摩著頭部,就像靜靜的深夜,躺在海邊的沙子上,看滿天繁星,吸清新空氣,舒暢極了呼吸之間全是媽媽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到了,棉花被汗水一侵,就感會發出黴味。於是,我索性撇開枕頭仰著頭睡覺。結果自然是我又落枕,母親又有了心事。

當那一週回家,母親塞給我一個新枕頭,新枕頭溢著一股股藥香,沁人心脾。母親說,這是父親去西安買的。在學校的每一天,枕著藥枕,聽枕中藥材的悉卒聲,那簡直是在欣賞人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彷彿又找到了家的感覺。每次閉上眼,就像一手牽著父親,一手牽著母親,來到就落葉林,看一地金黃,滿是溫馨。……

今天我漸漸明白:母親你是我一生的感動,我永遠愛你,敬你!

第一次學會微笑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5字

笑,有很多種方式,大笑,微笑,傻笑,甚至爆笑,這都是笑。我呢,也算是個特例吧,幾乎什麼笑我都會,但惟獨不會的就是“一不小心會變成傻笑”—微笑。

我以前經常對著鏡子笑啊笑,希望哪一天可以露出一個漂亮的微笑,但是都沒有成功。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使我學會了微笑……

早晨,由於我的種種拖拉,離學校上課只有五分鐘了。我快馬加鞭,橫衝直撞,迅速衝到樓梯邊,二話不說大氣不喘,直接衝了上去。到了拐角處,只聽見“咚”的一聲,我與一名女生撞到了一起。我摸摸自己撞疼的額頭,還沒來得及說對不起,就看到了掉落一地的試卷,我立馬幫她把試卷拾起。她整理好試卷,對我說:“謝謝啊。”“不謝不謝,是我撞了你,我都還沒有道歉呢!”我說。早晨的陽光透射過窗戶,正好照在我的臉上,我低頭淺淺一笑,伴著一絲涼風,淺笑融化在了夏日……

事後,我回想起來,我竟然微笑了!我學會了微笑!我綻放出了最開心的笑容,咧開了嘴角,揚起了眉頭,眯起了雙眼,有點天真又有點過於興奮地笑著。這時,我一看時間,哇!八點二十分了!我衝去教室,發現老師還沒來,覺得有那麼一絲幸運。

涼爽的微風拂過,老師的教課聲環繞在耳邊。這個夏日,我的收穫,是學會了發自內心的微笑,你們呢?

第一次學會珍惜 篇6

國一作文 ,855字

那個身影停留在我的幼兒回憶中,滄桑的臉上掛著微笑,平靜地看著我,顯得十分溫柔……

那個身影消失在我八歲的一個初夏,那時的我還是蠻橫無理的小丫頭,而她卻是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父母唯其疾之憂,而我卻相反。

炎炎夏日給我帶來一股煩悶感,蟬在樹上無精打采的鳴叫幾聲,風帶來一陣陣熱浪,再加上一旁那個令人厭煩的聲音一直問七問八,我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地衝著聲源吼道:“不能吃!那些袋子不能吃!煩死人了……”床上的老婦擺弄著手中的袋子,像看什麼新奇的東西,“原來不能吃啊。”皺巴的嘴脣上下扇動著,小聲嘀咕。一頭銀絲用塊布盤起,佈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一臉和藹,似乎沒有聽見我剛剛的吼叫,繼續擺弄手中的袋子。老年痴呆的曾外祖母真煩,渾身一股臭味,每天問東問西的,煩死了!

我對曾外祖母的怨言在飯桌也不間斷。曾外祖母用勺子喝粥時,兩鬢的銀絲垂在粥裡,也依然毫不在意地繼續喝著,時不時會有粥水從嘴角流出,真令我作嘔,讓我毫無食慾。於是每天,我都早早地扒飯,狼吞虎嚥的,早早地回房,深怕與曾外祖母同桌。

一天的清晨,這份怨言斷了……

客廳中擠滿了親戚,白花花的紙滿地都是,他們圍著一張小床,空氣中不時響起啼哭聲。我好奇地擠開人群,映入眼簾的則是曾外祖母平躺在小床上的樣子: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微笑,一臉和藹。只是與以往不同的是,曾外祖母一動也不動,就只是躺在床上,眼皮不再抬一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死”這一字的概念。

兩年過後,我在整理房間時無意翻到一本相簿。泛黃的紙頁上貼著曾外祖母的照片,那時的她歲月靜好,依然是那副和藹的笑,而她懷中躺著一個女嬰。我的淚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泣不成聲,那個女嬰,我知道是誰……

我走向少年,一切人事都跟著我走過幼年,唯獨曾外祖母。她永遠停留在我模糊的幼時記憶中,笑著望著我一步步走向少年,成長著,而她一人,只孤獨地待在原地,慢慢在光輝中消失。我其實很想對她大喊:“和我一起走吧!”她好像沒聽見,依然待在原地,笑著……

從這事過後,我變得更懂事了,學會了珍惜,可曾外祖母已經走了,只在回憶中停留……

我第一次學炒菜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82字

今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可是外公和外婆去光澤了,中午卻要自己做飯吃。我可從沒有做過呢?”我抱怨著。

轉眼間,中午到了,我無可奈何的去生火,不過欣慰的是王丹依也在家,有一個夥伴,不會一個人孤零零的吃飯了。

燒起火後,我便手忙腳亂起來,外婆走之前特意提醒過我: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再開始煮就不會手忙腳亂。不一會兒,看見鍋已開始泛紅了,我小心翼翼的倒入點油,生怕倒多了,一停下看了一下又感覺不如外婆炒菜時多,於是又提起油再往鍋裡倒一些。等我油倒好了,正準備把菜也往鍋中掃入時。油卻在鍋中似頑皮的小孩,一動不動的瞅著我,一點動靜也沒有。“怎麼回事?外婆她們煮菜時就是在倒好油後不久就放菜的呀!”我的心七上八下的。“王丹依,你快來看一下,我倒好油了,鍋卻沒有動靜了,是怎麼回事?”我大聲喊叫著。丹依過來看了看,大笑著說:“紫琴,你真是太笨了,灶裡沒火了,油怎麼會開呢?”“哦,是這麼回事啊!那你現在幫我燒火。”我等她燒好了火,油開始冒煙了,快速把青菜扔入鍋中,還來不急翻炒,便把我準備好的很多佐料——鹽巴?醬油放入……快要煮熟時,王丹依又提醒我,還要放入味精呢,這時我又小心翼翼的倒入少許味精,終於一碗香噴噴的青菜起鍋了。我正期待著王丹依品嚐我炒的菜呢,我緊張兮兮的,她一入口,我便追著她問:“味道怎麼樣?”她說還不錯,這可讓我信心大增。接著便要炒肉,我按照外婆說的方法一步一步做下來,可是緊張的心情時時讓我想起,外婆的叮囑“別放太多鹽,要不後面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做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菜煮完了還要洗鍋呢,那鍋是油膩膩的,非常可怕,可我必須把它洗乾淨。我先倒入冷水,再放入洗潔劑,我手拿抹布大大咧咧的伸入鍋中,使用較大的力氣把鍋涮了幾遍,鍋可是乾淨了,而我的手卻是油膩膩的。於是我拼命的把手伸入水中用力的搓,費了半天的力氣才把手搓乾淨。

終於大功告成可以吃飯了,我肚子早已呱呱叫了,雖然自己做飯很辛苦,但吃著自己燒做的飯菜那種高興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從這件事情中,我還領悟到:萬事開頭難,只要你不怕艱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你一定會成功的。

第一次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76字

在我六歲上幼兒園大班時,第一次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這件事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天,我和夥伴們正在玩積木,突然,老師說:“小朋友們,你們六歲了,上大班了,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得學會怎麼寫自己的名字了!”老師說完這句話後,許多小朋友都變成了苦瓜臉,嘟著小嘴說:“我不想寫字,我要玩,我不要寫名字!”可我卻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麼寫的,便說:“好呀,好呀,我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讓媽媽表揚我!”許多小朋友一聽到可以受到媽媽的表揚,便一起參與到學寫名字的行列當中了。老師看有這麼多人想學,說:“老師等會兒會把你們的名字分別寫在一張紙上,你們照著寫。”

老師第一個就幫我寫好了名字,我坐在座位上,用小小的手拿起一支蠟筆,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照著樣子寫。我寫了改,改了寫,就是寫不出一個象樣的“陳”字。我繼續用稚嫩的小手捏著蠟筆寫,終於畫好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陳”字,嘴裡喘著大氣,用手抹去頭頂上流下來豆大的汗珠,心裡想:寫字好難啊,可為什麼老師會寫那麼多、那麼漂亮的字呀?難道老師第一次寫時,也象我這樣嗎?我一定也要象老師那樣,寫一手好字!想完,我又重新拿起蠟筆,奮力地寫著“南希”兩個字。

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我放下筆,自豪地對老師說:“老師,我寫完了!”老師驚喜地走過來了,許多同學對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我驕傲極了,整個人感覺象乘著氣球一樣,飛了起來。隨後,老師說:“哇,寫得非常棒!南希是第一個寫完的,小朋友們要向她學習啊!”我頓時感覺自豪感已經灌到了我的喉嚨眼,灌滿了我的整個身體。

放學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把這件令我自豪的事告訴了媽媽,還把我在幼兒園寫的自己名字拿給了她看,媽媽一下子兩眼放光,拿著那張寫著“陳南希”三個字的紙條看了又看,笑容迅速在她的臉上漫延開來,然後,她一把抱住了我,說:“寶貝,你真棒,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了!”我也跟著一起“咯咯”地笑了起來。

就這樣,我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這件事我至今都沒有忘記。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0字

端午節又到了。記得每個端午節吃的粽子都是從超市裡買來的,那一天,我心血來潮,想學包粽子。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說:“為什麼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想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媽媽二話不說,拿來了好幾片箬葉,粽葉條兒,糯米和香香甜甜的紅棗,原來媽媽跟諸葛亮一樣神機妙算,早就準備好啦!

要把做粽子所需的材料準備齊全,才能包好粽子。於是,媽媽把整理好的粽葉條洗乾淨,又把又大又甜的紅棗洗得十分乾淨。而我就負責刷箬葉,媽媽還要浸糯米。

包“粽粽”啦!我的媽媽多才多藝,連包粽子都不在話下。只見媽媽熟練地挑起兩張箬葉,迅速地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小喇叭”,又用一把小勺舀了一些糯米裝進那個“小喇叭”裡,然後均勻地放上一個又大又紅的紅棗,最後,媽媽拿了幾根粽葉條兒,左一包,右一包地繫緊了。“噹噹噹!”一個像模像樣的“粽粽”出世了。這讓我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向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我也想包一個像媽媽包的那樣漂亮的粽子。於是,我去請教媽媽包粽子的祕訣,可我已經很激動了,不一會兒,就心不在焉了,說:“我懂了,開始!”說著,便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誰知我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大喇叭”,然後,放了一小勺糯米,剛放進去,糯米就“唰唰”的跑了出來。我急忙放入一個紅棗,拿起粽葉條兒,胡亂地繫了起來。終於包好了。看看我包的“大肥豬”,再看看媽媽巧奪天工的粽子,媽媽笑得停不下,我心裡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什麼滋味都有。

媽媽停下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番道理,又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而我也認認真真地學起來,不一會兒,我掌握了訣竅,越包越好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我心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媽媽包的粽子,可不是我這種自以為聰明的人能比的。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1字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包過。今天是週末,我準備跟外婆學包粽子。

我靜靜地在外婆身旁坐了下來,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棕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在摺好的角筒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加上豬肉、蝦仁、香菇、花生米等餡料,再用糯米捂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原來還是蠻簡單的。

當我把棕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溜”出來。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倒掉一些糯米,外婆說:“糯米不要太多,不然裡面的空間不夠,糯米可要跑出來歇氣了。”我點了點頭,舒了一口氣,總算到了扎棕繩了。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在棕繩上面打了一個美麗的蝴蝶結,我以為大功告成了,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粽繩結短的那頭,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像失了驚嚇的小鹿一般,四處逃散。我真傷心,十多條粽子在外婆手中已經誕生了,可我唯一的“小寶貝”居然夭折了。外婆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做人和做粽子一樣,不光要好看,最重要的是要實用。慢慢學,外婆也是學了很久才學會這門手藝的。”

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後來,我小心多了,在外婆的指導下,我耐心地學了起來,終於成功地包了八個粽子,我把它們放到蒸籠裡蒸熟。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