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語言簡史”相關作文20篇
我的“語言簡史”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3字雖然今年我才九歲,但我可是掌握了多門“語言”—宜章話、普通話、古詩文,每門“語言”都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因爸媽工作原因,從出生到三歲,我被“下放”在宜章鄉下外婆家。外婆用勤勞的雙手給我熬魚湯、調米糊、做菜羹,天生地養的食物讓我的身體茁壯成長。外公用樸實的鄉音教我說話,從最簡單的“爸”“媽”到有趣的童謠,有的童謠像接龍詩,“一根棍打到我的腳,哎喲!什麼藥?膏藥。什麼膏?雞蛋糕。”有的童謠訴說著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辛,“打鐵打鐵,天光到黑,恰一碗飯,造不造孽?”最令人發笑的是那首:“蟲蟲蟲蟲飛,飛到菜園裡。恰呱婆婆地菜,害兮婆婆冒得賣。恰呱婆婆地蔥,害兮婆婆是個噥。”外公邊念邊握著我的手指,比劃著蟲兒飛的樣子,我在他懷裡咧著嘴大笑,一不小心,口水就從嘴角溜了出來。可惜,外公在我三歲那年離開了我們,有時夢見外公,夢境裡有淡淡的月光,外公輕輕拍著我,低聲慈愛地念著“蟲蟲蟲蟲飛……”
回到長沙後,媽媽說三歲看老,要開發我的大腦潛能。她手機裡下載了數不清的故事、兒歌,一有空就讓我聽。我跟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讀,次數多了,居然把故事背得滾瓜爛熟,還能模仿故事講述者的語氣。讀中班時,我講很多故事還得了大獎。我的小嘴巴每天就像小麻雀一樣吱吱喳喳說個不停。媽媽認為我需要適當的引導,於是,我得到了張老師的指導,她糾正我的發音,讓我練習吐字發聲。每次訓練,“小華子逛園子,滿園春色好日子。”“四是四,十是十”這類繞口令讓我興致高昂。我學會了用普通話字正腔圓、抑揚頓挫地朗誦詩歌。也明白了講故事要自己先投入到情境中,才能吸引聽眾。這個學期開學時,我竟然能夠控制住內心的緊張,和六年級的姐姐一起,完成了開學典禮的主持任務。我想說,學習普通話成為了我成長的最佳助力。
有一次,媽媽在給她的老師發郵件,結尾是四個字是“順祝祺安”。我很奇怪:“媽媽,信的結尾不是祝願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天天開心嗎?”媽媽哈哈大笑:“傻孩子,這四個字就包含了你說的所有意思。”原來還有這樣神奇的語言!我既吃驚又好奇,這打開了我認識古詩文的大門。從《笠翁對韻》中,我感受到了“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的整齊對仗之美;從《小古文一百篇》中,我感受到了“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的凝練優雅之美;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我感受到了唐詩的奔放灑脫;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我感受到宋詞的秀美深情……我讀著,我記著,我揹著,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血脈流淌在我的血液裡!
但丁曾說過:“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於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於最好的思想。”我的“語言簡史”還在繼續編寫,我相信這些最美好、最深刻的語言將塑造出我最充實的靈魂!
微笑是我的語言 篇2
國二作文 ,1430字當清晨的陽光照在校園,當俏麗的小鳥在樹枝枝頭鳴唱,當晶瑩的露珠還在草葉間滾懂的侍候,我們的校園就已充滿了歡聲笑話,曾記得剛上初一的時候遇到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我還是無時不刻的堅守自己的原則—微笑對人。我用微笑對待每一個同學,時隔不久,慢慢從隔膜到接納,從接納到相識相知相熟,再到才成為知己。因此,我覺得微笑是做人與為人處世的重要性。
微笑被人譽為“解語之花”,“忘憂之草”,被人稱作春天裡盛開的鮮花,被人比做陽光雨露,微笑會增添生活的情趣,給人們帶來輕鬆、和諧、快樂、愉快,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令人尷尬難堪的僵局,溝通彼此心靈的渠道,使人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感。當你向對方微笑時,你實際上就是以巧妙含蓄的方式告訴他人,你喜歡他尊敬他。這樣你自然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生活中多一份微笑,就多了一份快樂,社會上多了一份微笑,就多了一份安詳,同學間多一份微笑,就多了一份友情,校園裡多了一份微笑,就多了一份和諧,美國的卡耐基說過“微笑,它不花費什麼,但卻創造了許多成果。它豐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使給予的人變得貧脊。它產生在剎那間,卻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
微笑富有魅力,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笑一笑,十年少。生活不能沒有微笑,社會不能沒有微笑。我國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讀書路上曾屢屢受挫,就在母親始終微笑的幫助下,像明媚的陽光照亮兒子陰暗的心窗。終於,曾家四子一婿同時考中。世界著名的希爾頓大酒店的創始人希爾頓先生用微笑闖進了成功之門,開出了蓋世精店。在這裡,微笑是形象化的哲理,是祕訣化的智慧,是開啟孩兒心鎖時的那脆然一響,是拔開子女心窗時的那豁然一亮,微笑是成人、成功、成業的“催化劑”、“推進器”。幸福的人從微笑裡感到更加幸福,不幸的人兒因微笑而決心戰勝不幸,豆蔻年華的花季人在微笑下花開更豔,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則用微笑祛除疲乏,微笑是無聲的愛,是溫柔的鞭策,是表達深愛的天然而又特殊的語言,
同樣,校園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視窗,是知識的海洋,是人才的港灣。校園是教師與學生組成的結合體,校園不能沒有愛,不能沒有微笑,沒有微笑的校園,就會失去和諧、溫馨,缺少師生情和同學情。有一件事情讓我記憶猶新。那次,我的同桌,因為上課講話,我就瞪了他一眼,可這個同學根本就不予理睬,為了不影響課堂,我暫時沒有理會他,打算下課後再溝通。於是便繼續聽我的課。這位同學是我們班的搗蛋鬼,曾經在課堂上和多門任課老師,頂過嘴很多同學都不怎麼喜歡他,不願與他相處。後來我找到了他,微笑地跟他談心,並且一見面,首先便送給他了個微笑。奇蹟就在那瞬間產生了,慢慢地,他接納了我,並答應了我的要求,以後不再打擾課堂紀律,也不再與其他任課老師發生爭執,這使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因此,校園的快樂,在很大程度上浸透在親密融洽、和諧的關係之中。和諧的校園使人感到愉快,融洽的教師使人感到幸福、親密的同學使人感到歡樂,這樣的校園不能沒有微笑。微笑是對教師辛勤勞作的慰藉,是對學生走向成功的祝福。誠然,微笑它是來自內心的,不是喉嚨不爽而強唱,情意真而強顏,它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個懂得生活,熱愛事業,充滿信心的人,不應該沒有微笑。微笑是花,微笑是美,微笑是陽光,微笑是春風,微笑是教師對學生滿意的表現,微笑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顯露,微笑是構建校園和諧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的校園時刻充滿微笑吧!
陽光的校園應該是微笑的駐紮地,微笑是我的語言。
我的語言夢 篇3
國二作文 ,798字中國—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座落著無數的華夏子孫。我歌頌你,你是一隻雄壯的雞;你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你是幾十個民族共同的家。我感激你,你給我了一個溫適的家,讓我在這和樂美好的大家庭中快樂成長。
生活在這多姿多彩世界的我,瞭解到了許多中國歷史文人及現代文人,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榜樣。如唐代杜甫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讓我們感受到了他憂國憂民及推己及人甘願為百姓犧牲自己美好理想的精神。他就是中國的偉人,具有著強烈的愛國之情。還有《春望》《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都讓我感同深受。唐代著名詩人還有李白,孟浩然,白居易……都讓我佩服,讚揚。讀到宋代的詞也讓我瞭解到了作者為人和當時社會背景。如:陸游寫的《遊山西村》,范仲淹寫的《漁家傲》,蘇軾寫的《浣溪沙》……
而到了現代,讓我最佩服的就是魯迅的愛國精神。他寫的那部《朝花夕拾》讓我不僅看到當時社會背景,又看到了他對那種生活的厭惡和諷刺,表現他對生活的期盼和對當時社會的無比乏倦之情,突出他對國家的寄望。
而到了當代,一位著名的諾貝爾文學家—莫言,讓我領略了他的文學才富,他寫的文章既吸引我們,又符合實際。
世界文人雖多,但我希望永遠把他們的功績傳遞給我們現在的學者。向他們學習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向他們學習為國拼搏之情。熱情、吶喊、拼搏是我學習的標緻。因此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是我現在當為學生應做的。
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樂之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都是激勵我們學習前進的指引。我相信只有真正的做到它們,才能像許多歷來文人一樣成為祖國的棟樑人才,為國奉獻,為愛支援。我堅信不管以後我成為老師、醫生、博士、警察,甚至是工人、農民……我都願意以國為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祖國,人民的驕傲,你永遠是我心中璀璨的明珠,望你越來越繁榮富強。
我的語言夢 篇4
國一作文 ,576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特別是語言,它傳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史精華。如果要說語言的鼻祖是誰?那我認為一定是孔子,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成了聞名於世的《論語》。現在不僅中國人知曉,而且外國人還津津樂道。
到了唐代,有兩位大文豪。一位是詩仙“李白”,一位是詩聖“杜甫”。他們倆寫詩的風格各不相同,李白正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那樣的放蕩不羈;杜甫則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大志。他們的詩流傳至今,仍被讚頌、傳誦。
到了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那更是無人能比。我很喜歡他的這句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句話淋漓盡致的寫出了蘇軾對亡妻的思念。
我能記住的詩詞不多,可是這段話久久在我心頭縈繞:“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多麼美的句子,寫出了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悲劇。
也許我學過的知識,還不足以去理解這些句子。可是我還是想去分析它、理解它。這應該就是語言的力量吧!現在我國辦了孔子學院,還有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漢語橋”,讓外國人瞭解了更多的中國文化。再往大了說,更是讓中國語言走向世界。
雖然我的語言能力不算太好,但是為了完成我的夢想—語言夢。我將會好好努力鑽研中國語言文化。
我一定會完成我的夢想、一定會讓中國語言在我們這一輩熠熠生輝!
我們的語言 篇5
高二作文 ,895字語言,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媒介,使我們能夠了解對方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很好的將本族文化傳承下去,但更為重要的是洞察先人的思想,明白並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文化及我們的語言。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的母語是中文。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它隨中華文化一起誕生。我們爺爺的爺爺們剛開始時可沒有文字,他們是以口述的形式交流的,到了後來,倉頡來了。相傳,他以結繩記事,但當事情多起來時,他發現記事所用的繩子和貝殼並不夠用且容易出錯,那怎麼辦呢?最終,他從老虎的腳印中得到啟發,並嘗試用符號代替,這就是最初的中文。雖然真正流傳下來的文字是甲骨文,這是漢字的雛形,後經歷朝歷代的演變,形成了當今我們的文字。
如今,有很多外國友人學習中文,他們普遍覺得中文是一種非常難的語言。但果真如此嗎?我們都知道,中文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簡單的來說,口語很casual(相比與其他語言),而要真正學會寫並看懂別人寫什麼,我估計還要學一下文言文,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嘛!
剛開始學英文時,我很困惑,中國的文言文和詩詞該怎麼翻譯?直譯呢?沒有那麼的沈博絕麗,何況外國人怎麼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如果先把它翻譯成現代文,再翻譯成英文,又沒有了那種意境,這還是文言文或詩詞嗎?
有人說,學習中文比英文快,我十分贊同這一觀點,但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有什麼根據呢?首先,我們不妨來想一想,中文的基本單位是字,字與字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個詞;而英文呢?一個字母,兩個字母,三個字母,多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那麼,如果我學會了一個字的意思,而這個字能與其他字組合成多個不同詞性的詞,如此一來,就只需學習很少的一部分字就可以學會很大一部分詞,而英文則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能,那其數量也一定比中文的少。
中國人學習中文時,用的是心靈,而外國人學習中文時,大多數用的是充滿智慧的頭腦。西方的語言基本上也屬於這個型別。
中國人用心靈學習中文,他們雖然過著成年人的生活,但是心中卻懷著一顆童心。中華文化雖然古老,但又年輕充滿活力。因此,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地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
我們的語言,中文,意義非凡,無可替代,永垂不朽!
我與規範的語言文字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0字寫規範字是我最特長的一項,從一年級開始就給我買字帖,讓我寫規範字。
我上幼兒園時還只會寫橫豎撇捺,到了一個月後我所有筆畫都學了。打這個基本功,我投入了很長很長時間,在學校練回家也練;媽媽無意中發現了我的握筆姿勢有誤,所以糾正這個錯誤又費了我不少時間,“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成”,我投入的這些時間一無浪費,在這些時間中使我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之前的我,的確對寫字一無信心。如果不寫好久要被爸爸媽媽批評,只能寫得瞑目寫豎,字只要寫得不好就要從寫,功課寫完就要練字,在媽媽的點撥下我又上了一層樓。
在媽媽和老師的點撥以及同學們的鼓勵下,我幸運的參加各類書寫藝術競賽,在這些書寫、藝術競賽中,我屢次獲獎,我們黑板上寫的就是“做文明人、寫規範字”,我們班有的同學就寫字非常亂,是惹老師生氣,被老師撕掉,那你們有沒有想到考試怎麼辦呢!你們如果想到這點就應該把字練好,把學習搞好。
最後我想說我努力把字寫好,我是深知:字是通向樂途的一盞正確的方向,字是通往樂成彼岸的一艘船,字是通往成功的一雙翅膀,最後我希望我們一定都要有信心把字寫好。
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5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聽媽媽給我讀書上那些有趣故事,也喜歡跟隨媽媽一起認識書上的文字。所以,在上小學前我就比同齡的孩子認識了更多的字。在我上了小學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我識字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的那些簡單識字方法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我現在的認字要求了,媽媽為了讓我記住更多的字,總會教我新的識字方法,讓我能體會到學習漢字的快樂。
媽媽教我學識字的方法很多,讓我受益匪淺。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她採用聯想記憶法,根據不同的漢字意思給我編出很多有趣的故事,讓我能很快的記住新學的字,並且會讓我過目不忘。比如,在學習“瘸”字時,我總是記不住這個字,後來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讓我立刻記住了這個字的寫法。她說從前有個小朋友特別調皮,總是喜歡從房頂上往下跳,結果有一次摔斷了腿,走路就一瘸一拐的,媽媽看到他的腿生病了,為了讓他的腿早點好起來,每天給他加點肉吃,所以這個“瘸”字就是病字頭裡面加一個“加”和“肉”。這樣有趣的故事還很多呢,比如“飆”車的“飆”字就是比賽開車看誰開得快。由於古時候沒有車,卻有很多狗,就讓三條狗來比賽。三條狗使勁地跑啊跑,一條狗跑在最前面,另外兩條狗跟在後面,它們跑得都很快,簡直比風跑得還快呢!所以“飆”車的“飆”就是三隻犬,一隻在上面,兩隻在下面,右面是風,這樣我很快就把這些難記住的字就記住了。
媽媽還讓我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其中《趣味成語故事》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它也是我學習識字的好幫手。我每天都會拿出來讀上一兩篇,因為那樣不但能學會很多新知識,還能通過裡面的小遊戲讓我認識許多生字。
我們家人團聚的時候,也經常進行各種比賽,比如朗讀課文、繞口令等,誰表現最棒,誰就能免做家務。媽媽用這種識字方法激勵著我,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效。
我還會把平時容易認錯、寫錯的詞寫在一個專用的本子上,並把每個字都編上號碼,並讓媽媽經常從中出題來考考我。這樣我認錯的字越來越少了,識字量也大幅增加了。
怎麼樣,我的識字方法是不是很不錯?你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試一試,相信你們一定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與語言漢字的故事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0字人類需要語言來溝通,文字可以把語言記錄下來,讓人反覆感受到語言的美,所以學好語言和文字對於我們非常重要。
我們中國的語言就特別有意思。拿我前陣子學的課文《火燒雲》來說吧,裡面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就有葡萄灰,茄子紫,梨黃……等等。這些詞語讓我們一看就知道顏色的深淺,更讓人覺得這是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像葡萄灰,如果只說成灰色,每個人認為的灰色都是不一樣的,可是誰知道說的灰色深到什麼程度,又淺成什麼樣子呢?如果是葡萄灰,就能讓人馬上想到葡萄的畫面,一目瞭然地知道是像葡萄一樣的灰色。瞧,中國的語言就是這麼嚴謹。
更有趣的是同樣的一句話,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改一個字,意思也大不相同。像蘇東坡年輕時寫的一副對聯,他首先寫的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讓人覺得特別驕傲自大。後來一位老翁拿著一本書來求教,他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的字不認識,於是,就把對聯改成了“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看,那副對聯只加了四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中國的漢字更是精妙,它其中包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字要橫平豎直,寫得端端正正,告訴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左窄右寬,告訴我們人要互相謙讓……可我經常會寫出錯別字,比如“堅”寫成“豎”,“今”寫成“令”,放到句子中讓人產生了很多的誤解,鬧了很多笑話,所以我一定要一筆一畫地寫好漢字,儘量減少錯別字。
前陣子看《漢語橋》,很多外國人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語言,身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學好,把自己的漢字和語言發揚光大!
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4字從孩童時的咿呀學語,到上學時的認字,再到現在的讀書、寫字、看報,語言文字與我無處不相逢,它在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記得小時候認字,我把“傍晚”讀成了“旁晚”,還會把“國家”讀成“玉家”,把“回家”讀成“口口家”,媽媽至今還把這些事情當做笑話來笑我,每次我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但是這也讓我知道,語言文字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是多麼重要。
暑假,我和家人去了美國,在異國他鄉,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連線意義。同我們一起旅行的,還有幾位年紀大的家人,他們在國外語言不通,也不習慣吃當地的食物,所以,我們只好去唐人街吃飯。來到唐人街,遠遠看見一個大門樓。門上盤踞著兩條巨龍,威武極了,門店上方都有大大的紅燈籠,漆成紅色的大柱子,還掛著大大的繁體字招牌,看到這些建築就彷彿回到了中國。特別是走進門店,服務員都說著流利的中國話,家裡的老人到了這裡才暢快起來,話也多了起來。我們有一次來到了一個湘菜館,這裡的老闆40出頭,告訴我們,他的老家就是湖南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回去過。他告訴我,雖然他沒有回過湖南,但是他從小跟著父母學會了湖南話,聽到我們說的湖南話,他覺得特別親切,彷彿我們就是他的親人。每當他思念祖國的時候,他就和來自中國的客人聊聊天,瞭解祖國的發展情況,他覺得,這樣也算是他回到了中國。聽著這一席話,我十分感動,語言文字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紐帶,不管走到哪裡,擁有相同的語言和文字,我們就是一家人。
現在,我越來越覺得漢語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加上一個偏旁,就換了一個讀音,換一種讀音,它又變成了另外的一個意思。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強大了,我希望能把中國的語言文字推向世界,我希望我與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一同並進,走向世界!
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1字我國的文字很獨特,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每個字都像是一個性格獨特的小精靈,如看到“星星”,彷彿眼前有一片閃閃發亮的星空;看到“哀”字,人們就覺得很悲傷;看到“淚”字,就認為自己被打得哭時一定會掉小水珠;看到“興奮”二字,就覺得人很高興;看到“飛”字,就有一種飄浮的感覺……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自我從老家茶陵轉到長沙讀書後,我越來越發現語言文字與生活、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少一筆或多一筆,整個字的意思就變了,甚至還會讓人產生誤解,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上次,我們語文課中學了一篇《一點值萬金》的文章,在烏魯木齊市場,花了18萬元從日本購進1000卷重10噸的塑料包裝袋,貨剛運到,運貨的人發現“烏”字多了一點,變成了“鳥魯木齊”,結果慘遭18萬元人民幣的損失。從這故事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領會與掌握好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來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至關重要。
記得我剛來長沙讀書的那年,語文老師佈置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作業:預習語文第1課,用普通話讀給家長聽。一直在株洲茶陵老家長大的我,在語文課堂上,雖然老師要求我們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但我一般都說家鄉話,我對普通話沒有什麼概念。到了長沙,大家都說普通話,我無法轉變過來。因此,無論姑姑怎麼要求,我都不肯用普通話讀課文。首先,姑姑和周老師溝通,再與我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脣槍舌戰後,我才用“塑料普通話”勉強完成了那一次預習。現在回憶起來,感覺自己太不懂事:我也知道,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自身良好素質的表現,也是和人們交流的重要橋樑。以後,對於不會讀的字,我一定要先查字典,且及時寫上注音,糾正平時那些不正確的發音,讓大家能聽得懂我的話。
還有,我平時寫作文時,也經常出錯,每次寫完之後交給姑姑檢查,出盡了笑話,如有時會少寫偏旁,有時只寫半邊字,還有時把原本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成了上下結構的字。姑姑說過我好多次了,我就是改不了。所以,我要聽姑姑的話,每天堅持認真練習一版字帖,讓自己寫一手好字,爭取在以後的作文或日記中,不寫錯別字。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既要努力做到說好普通話,又要寫好漢字,讓大家對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