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傳家寶——孝順相關作文20篇

我家的傳家寶——孝順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934字

每個人家裡都有傳家寶,也許是塊玉石,也許是本家譜。我家的傳家寶是什麼呢?告訴你吧,是我國最傳統的——孝順!

爸爸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自從我出生,外婆就一直帶著我,每次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爸媽都讓外婆先吃。我還記得讀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年中秋節,爸爸從海鮮市場買了幾隻陽澄湖大閘蟹回來,看到熱騰騰的大閘蟹端上餐桌,我口水直流,趕緊伸手過去抓了一隻,爸爸連忙抓過我手中的大閘蟹說:“先讓外婆嚐嚐鮮。”說完,用夾子夾裂螃蟹腿,並把掀好蓋的螃蟹放在外婆的碗裡,說:“媽,這隻蟹膏多,你趁熱吃。”我站在旁邊直舔口水。外婆趕緊剝了一條蟹腿肉給我,媽媽在旁邊說:“媽,您年紀大了,以前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孩子小,以後的日子長著呢,您先吃!”

在我的記憶中,爸爸過年過節總不忘打電話回老家,問候家裡的爺爺奶奶。媽媽每次回老家看望外祖母,總不忘帶上好吃好穿的,還說:“老人家年紀大了,看一次少一次,盡孝要趁早!”

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裡,我下定決心要向他們學習。

去年暑假,爸爸從醫院接回生病的媽媽,對我說:“媽媽動了手術,現在生活不方便,不能開車、不能彎腰……以後早餐、午飯你要幫忙做。”我點點頭,不會做飯的我心裡有些忐忑不安。

第一次下廚,我從煮麵開始學起。我手忙腳亂,不停地問媽媽:“水開了嗎?面熟了嗎?接下來該怎麼做?……”媽媽站在旁邊耐心地指導我。那個假期裡,我學會了做西紅柿雞蛋麵、青菜瘦肉粥、青菜雞蛋粉……我問媽媽好不好吃,媽媽連連點頭,笑著對我說:“寶貝做得都好吃。”我樂開了花!後來,我還學會了洗碗、拖地,幫爸爸分擔了不少家務,那真是個特別的假期。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尚能孝敬父母,何況我們人類呢?孝順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家的傳家之寶。願我家的傳家寶代代傳承下去,也祝願我們的祖國遍開孝順之花。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13字

說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社會擔當;勤儉是經歷磨難後的成才法寶;勤儉是為共圓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勤儉,在我們的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這個假期,我讀了《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這本書。它分成“勞動最光榮”、“節儉從我做起”、“勤儉是傳統美德”和“為了中國夢”四大篇內容,講了許許多多的名人、富翁、甚至是普通人的節儉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在這些故事中,最讓我敬佩的是“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他雖然沒有獲封首善的桂冠,也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但若談到對教育事業純粹於無私的捐助,以及自身修為和品德的高尚,如果他稱自己是第二,恐怕無人敢稱自己是第一。他為了教育事業,甚至把自己居住了38年的房子賣掉。至今,田家炳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19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餘間。全國34個省市區,都有田家炳學院或田家炳中學。雖然他在教育事業不惜重金,但自己卻省吃儉用,住著連傢俱都不全的小房子。他這種高尚的品德怎麼不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相比書中的人物,我感到很慚愧。一次,我做作業時打開了電風扇,可做完後,我卻直接從電風扇旁邊繞了過去,忘記關掉電源。電風扇就這樣對著空氣吹了幾小時……當時我還不以為然地覺得只是浪費了一些電,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現在想想,我當時浪費了多少資源啊!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資源的不斷豐富、消費理念的不斷改變,勤儉一度成了寒酸貧窮的代名詞。實際上,勤儉對個人,是一種美德;對社會,是一種文明。把這種美德和文明傳承下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勤儉應當成為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社會擔當,更應該成為我們小學生隱形的翅膀。

家風孝順伴我成長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9字

“百善孝為先”人們從古至今一直認為“孝”為百善之首。由此可見一個有“孝”是多麼的重要。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家風是一家禮儀素質,家風是一家尊老愛幼的大家庭。我們家的家風主要是“孝”。

“孝”要從4年前說起,奶奶因為得了子宮癌晚期。經過了4年的醫療治療,病情還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糟糕了。從那時候起,家裡人都亂成了一鍋粥。由於爸爸常年在外省打工,媽媽要上班。所以爺爺承擔起照顧奶奶的責任,幫奶奶擦臉、翻身、洗腳、按摩,生怕奶奶哪裡不舒服。後來爸爸趕回來了,為了減輕爺爺服侍奶奶的負擔。爸爸每天精心為奶奶準備有營養的早、中、晚餐,媽媽每天下班回來,替奶奶洗衣服。家裡人每天都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每天都為奶奶忙裡忙外。每一個月到了化療時間,爸爸和媽媽都會帶奶奶開車來到杭州腫瘤醫院為她做化療,雖然不能再看好這病了,但家裡還是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往醫院跑,只為了奶奶能在我們身邊待得久一點,再久一點。每當這些,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不能為奶奶做點什麼,但我心裡感到很難過,有時我也會替奶奶送點切好的水果在她身旁,喂她吃,可她沒有力氣吃下去。但奶奶看到我的這一舉動,她開心的笑了笑。

可是歲月無情,最終奶奶還是離開了我們,可她只有60歲還不到,太年輕了,那時我們一家人都哭得很傷心,我也哇哇大哭了。這件事是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我看到了家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感染著我,教育著我,要懂得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現在的我雖然年幼,不能為家裡付出什麼,但我一定要聽話,努力學習,不讓爸媽生氣。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我好想有機會孝順您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3字

是媽媽把我帶到了這個陽光美麗的世界,但是,媽媽又是“傷”我最深的人。

媽媽是個要強的女人。因為爸爸的身體不適很好,所以,家裡大小事情都落到了媽媽的身上。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準備一家人的飯菜。白天,要出去打工,賺點零用錢還補貼生活。忙碌著的身影,經常是我們看見媽媽的印記。晚上,又要準備一家人的飯菜以後,照顧看管我的學習作業完成情況。媽媽性子急,只要是我做錯的地方,她看見了,不是批評就是動手,我對媽媽是又愛又恨。當然這些我只能埋在心裡。

因為媽媽的要強的性格,所以,事事都要比別人付出多。這樣也傷了自己的身體。吃飯時,她總是全家最後一個上桌的,不是坐著穩穩的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告訴我和爸爸一天的事情。一句話,只要媽媽醒著,眼睛腦子裡沒有閒著過。正是這樣的忙碌,身體得不到修養,在前不久,媽媽病了。到醫院一檢查,血小板低的嚇人。最後經過專家的確診,再障性貧血。醫生說的很嚇人。隨時隨地都有危險。聽到這個訊息,我心疼的偷偷的哭了好久。

媽媽的身體日漸消瘦。看著疲倦的樣子,我覺得很是難過。媽媽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才超勞成這個樣子。媽媽,我對不起你!

夜裡一個噩夢,媽媽“走了”。我哭著醒來。看見媽媽還睡在我身邊。我在心裡告訴媽媽:好好活著,等我長大,好有機會孝順您!

中醫,我國的醫學寶庫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4字

中醫,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我國有許多歷代中醫名家,如扁鵲、華佗、李時珍。而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中醫院一睹中醫的風采。

來到中醫院,我們徑直來到了6樓,由治未病的李豔醫師給我們上課,我瞭解了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草經》,大家在課後可以去看看哦!我還了解了原來中藥是指在中醫的指導下預防、診斷、治療人體機能的藥物。竟然還有植物類、動物類、介殼和礦物類呢!

中醫不像西醫,中醫有很多無毒副作用的外治療法,如鍼灸、艾炙、火罐、刮痧、推拿等,可以治療很多痛症及內科,外科疾病。聽完課,我們又來到了“中醫綜合治療室”,一進門:天哪,中醫竟然是這麼治療的,實在是太可怕了!我趕緊跑了一個醫師後面,他正在和中風的病人扎針灸,只見病人的頭上、肩上都插滿了銀針。見有根銀針沒插好,醫生活生生地拔了出來,又插了進去,可病人卻毫無表情,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再看另一位病人,他的肩膀、頸椎上插滿了像煙似的艾炙,上面冒著白霧,還散發著騰騰的熱氣。隨後,醫生拿了幾個充滿電流的夾子夾在了銀針上,病人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動起來,我立馬擔心起來:“叔叔,請問鍼灸和艾炙插在身上痛嗎?艾炙有什麼功效嗎?”“只有輕微的疼痛,跟西醫的扎針差不多,艾炙呢,可以治療肩膀疼,頸椎痛,還可以矯正胎位呢!”

每個醫院都有藥房,中醫院當然也有藥房啦!來到“放心藥房”,一陣濃濃的中草藥味撲鼻而來,兩個阿姨正在給病人家屬配藥,小記者們品嚐各種各樣的中藥,藥房裡其樂融融。

隨後,我們去了骨科,知道中醫骨傷科相比西醫:“不開刀,不吃藥,花費少,康復快。”最後,我們還向李豔醫師提了各種不懂的問題……

中醫,是我們中國的醫學,中醫花費少,還康復的快,建議大家可以用中醫治病哦!

屬於我們的傳統 篇6

高二作文 ,1304字

“各位同學停一下,17班有個傳統……”那天自習時,楚婷在講臺上向全班徵集高考祝福紙條,而底下的我們早已討論得熱火朝天。

“17班的傳統?以前沒聽過呀。”不少人都疑惑起來,可聽完她的解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在距離高考還有17天的時候,高三17班的學姐學長會在日曆上寫下對我們高二17班全體同學參加緊接高考的“學水”考試的祝福,傳授經驗,而我們也要給對應學號的學姐學長寫小紙條,回覆我們的祝福和心情。

在偌大的校園,據說,我們兩個班的這個傳統保持得最好。其實,高三樓和高二樓相隔幾十米,教室與教室相對,課間憑欄,我們可以看清對方的動態。

大家各自拿到學長學姐的名字,議論紛紛,內心掩抑不住小竊喜。大家好奇著,像是小朋友獲得心愛已久的氣球,高興的同時又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看著學長學姐寫下的肺腑之言,字字精闢,令我們受益匪淺。而我們也向那位素不相識的學姐學長寫下自己最美好的祝願,或者也表達一下我們此時此刻複雜的心情。

次日,剛到座位的我就收到一沓日曆—從16年至19年,往屆17班同學寫的祝福—我方才知道,不久前,高三17班的學姐學長們已派代表到班上進行過交接了。面對手上的傳家寶,我的心中是滿滿的溫暖。翻看往屆學姐學長的經驗之談,字字珠璣。他們以最大的智慧和善良將這一年來的經驗傳遞給我們,他們在奮力迎戰高考的同時,不忘回頭照顧學弟學妹,這真令我們感動。

這是屬於我們的特殊的傳統,它讓素不相識的少年聯絡到一起,互道美願。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分。命運讓我們同在17班,讓我們彼此相遇,一筆一劃皆是真心,皆系緣分。如此說來,普普通通的“17”被賦予了非凡的意義,而我也更愛17班了。

週五,約定的日子終於到來。我們三人帶著全班的小紙條前往高三17班。見到我們走進教室,學長學姐們格外熱情,他們的臉上露出疲憊中的笑容。在拿到小紙條的那一刻,他們暗沉的目光瞬間燃起了火花。

回到高二樓,我們站在走廊上,看到對面的學姐學長們歡喜地分發小紙條,有的站到小陽臺上衝我們揮手,打手勢比心。我們看著他們窗子上貼的“17加油3A”,回到班上籌劃著迴應他們,也在窗戶上貼上了“17加油”。說幹就幹,感謝程同學等人,我們幾個藉助便利貼和膠帶,晚修後在走廊上忙活著。其間,有別班同學經過,他們投來羨煞的目光。

“這是17班的傳統嗎?”有人問。

“是啊!”我驕傲地回答。

“怪不得,去年喊樓兩個17班喊得超齊。”

“17班也太有情調了吧!”

聽著這些話,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泛著驕傲的波瀾。

時間轉瞬即逝,各班的燈火逐漸熄滅。我們準備收拾東西回宿舍,對樓的學姐以她們奮然的方式陪我們從開始到結束,最後,在黑暗中朝我們揮手再見,我們也揮手致意。

今天早上,利用空餘時間,我們繼續貼剩餘的條條,惹得其它班路過的同學投來好奇羨慕的目光。生物老師甚至掏出手機拍下這一幕,兩個17班就這樣遙相呼應了。沒過多久,還有學姐親自將回信送到班上,收到信的幸運兒自是歡欣,也惹得大夥兒一陣“嫉妒”。

屬於17班的傳統讓彼此孤獨的班級從此有了交集,有了緊緊團結的心。往後回憶起高中時光,我們定會因這段不平凡的活動而歡喜感動。

我們的傳統年俗 篇7

國二作文 ,968字

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年”的故事吧!可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每次過年總是有一道菜只能看不能吃,一定要留到初三以後才能吃嗎?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給長輩拜年,長輩就必須要給我們壓歲錢嗎?你們知道為什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翅雞爪嗎?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我們過年每家每戶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可少的!大家猜猜那是什麼?沒錯,就是魚。人們為了“年年有餘”,所以每家每戶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全魚”這道菜,可是這道菜每次都是最後上桌的並且只能看不能吃。這是因為要“年年有餘”所以才不能吃,一定要留到初三以後才能吃,不然的話,就年年沒“魚”了!

我們小朋友每次給大人拜年,大人們就要給我們壓歲錢,其實它有個傳說。傳說,以前有一個叫“祟”的小孩,每到過年的時候它會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就會變傻。到了第二年“祟”又來了,有戶人家在孩子睡覺時把用紅紙包著的八個銅板放在孩子的枕邊。夫妻不敢閤眼,他們在孩子身邊守著談著話。半夜裡,“祟”來了,當“祟”準備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突然閃出一道紅光把“祟”給嚇跑了。

早上,這戶人家把用紅紙包錢能嚇走“祟”的事告訴了大家,接著他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把事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了。以後每到過年大家都學著那戶人家,果然以後“祟”不來害小孩子了。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時間流逝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至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爪,那是因為吃雞爪寄意“抓財”,大人吃了打牌就能贏錢,上班就可以漲工資,小朋友就要吃雞翅,是因為雞翅寄意“展翅高飛”,吃了學習成績好。

我們過年每一道菜,每一個傳統規矩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故事、一個說法。現在這個發展事業的年代,人們只注重發展事業,卻忽視了年。我作為一個現代的小朋友,自我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讓我們回味我們以前的傳統年俗,把我們缺少的年味呼喚回來吧!

我養的小蠶寶寶 篇8

動物作文 ,154字

蠶喜歡趴在深綠色的桑葉上。它的身體是白色的,一節一節的,幾十對短短的小腿,看起來非常可愛。它有一張剪刀似的小嘴,還有一雙小如米粒的眼睛。

蠶吃桑葉吃得很快。它小時候一天只能吃一片,長大後一頓吃兩片都不成問題。

葉子放下來了,一分鐘後,它居然吃掉了桑葉的一大半!看著蠶寶寶大口大口地吃著桑葉,我欣慰地笑了。

那微笑給了我愛的傳遞 篇9

國二作文 ,964字

雪後的大地總是那麼潔白、寧靜。我從窗外俯瞰雪景,萬物都被蓋上了一層白雪,它粉妝玉砌,想吹落的蒲公英,輕佻得彷彿一下子就能吹走似的。雪後溫暖的陽光為窗外的雪景平添一抹豔麗的色彩,陽光透過窗戶,把一絲絲溫暖灑在我的面龐上,我不禁想起那個微笑……

身無分文的我坐在公交車上,望著窗外,也不知這輛車會開往哪裡。內心雖驚慌失措,但又帶著一絲漠然。看著窗外冰冷的雪景,隨著天色的灰暗而模糊,我的心也逐漸昏暗,想起剛剛與家人爭吵,說要離家出走的樣子,就自愧不如。

不知何時,公交車開到了終點站,我渾渾噩噩地走下車,沿著不知名的街道,頂著刺骨的寒風艱難地向前走著,我是多麼渴望有個好心人送我回家。

走著走著,我找到了一個避風的椅子,於是,我坐了上去。這是,我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陣酸意,想起與家人相處時的音容笑貌。我隱隱覺得眼眶發熱,眼淚不由自主地在眼眶裡打轉,最終,還是不爭氣地像斷線的珠子落了下來。這時,我隱約聽到有人在叫我——那是一個蒼老而又不失精神的女聲。“孩子,你怎麼啦?”我緩緩抬起頭,用已經哭腫的眼睛向上望去,只見那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我心中的話像山洪似的一股腦湧出。我一五一十地把我的窘況告訴了她,只見她握住我的手,將我冰涼的手放在她溫暖而又粗糙的兩隻手之間,說:“孩子,我這裡有一些零錢,你快坐車回家吧,你家裡人會著急的。”“可這錢……”“不用還了,只要你能安全回家,我就放心了。”我心中感動不已,並決定要把這份愛傳遞下去,這樣不就是對老奶奶最大的回報麼!老奶奶說罷,只見她蒼老的面孔上流露出一絲微笑,那微眯的眼睛中彷彿閃著光。我知道,這是愛的傳遞。那微笑似寒冬中一股溫熱的泉水,流入我冰冷的心田,把心中的寒冷趕走。

我回到了家,腦海中那個微笑依然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從那以後,我開始樂於儘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人,並用行動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忽地,我的思緒被窗外的一陣冷風拉回,驟雪初霽,冬日裡的太陽似乎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格外的耀眼,那綿綿的白雪裝點著世界,瓊枝玉葉,粉妝玉砌,浩然一色,那個溫暖如陽的微笑依舊映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秋節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48字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傳統文化,比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還有許多好玩的傳統方面。

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因為它可以吃各種各樣的月餅。中秋節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日,這個節日我非常地喜歡。

每年到了中秋節的時候,我就期待可以各式各樣圖案的月餅。但是爸爸和媽媽都跟我說:“稀稀,中秋節雖然是吃月餅的方面,但是要先賞月亮再吃月餅。”我聽了爸爸和媽媽的話,乖乖賞月拜月。

拜完月亮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開啟一盒大月餅,發現全部都是綠豆味和豆沙味。我只好吃著我不喜歡吃的月餅味道。

雖然中秋節過去了很久,但我還是對這個傳統的節日念念不忘,還想著它明年的到來。因為我覺得它是一個讓我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中秋節。

這就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你們覺得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