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關作文20篇

我喜愛的中國傳統文化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1698字

【我喜愛的中國傳統文化——青花瓷】

周晏希

中國是瓷的故鄉,中國的英文“China”就有瓷器的意思。陶瓷是我國傳統藝術星空中最閃耀的一顆明星。那麼,提起瓷器,大家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對啦,當然非青花瓷莫屬啦。陶瓷有那麼多種類,而我卻對青花瓷情有獨鍾。青花,顧名思義,只有白、青兩種顏色構成,造型清新、雅緻,百看不厭,使它成為了瓷器中的經典。

青花瓷,不僅我們中國人十分喜愛,老外也為能夠擁有一件青花瓷而驕傲呢!你看,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至今還珍藏著多件青花瓷珍品。到了元代,青花瓷的製作工藝達到歷史頂峰,一件“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在拍賣會上竟拍出了6。8億的高價,真是令人咋舌!

再來說說青花瓷的搖籃——江西景德鎮吧。對一個陶瓷愛好者來說,那裡簡直就是天堂,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喜歡畫畫,也喜歡做陶藝,我多麼想將來有機會到景德鎮去,向那裡的老師傅們學習瓷器的製作方法,用靈巧的雙手翻轉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然後,不管是背陳列在櫥窗裡,還是用來盛飯的,我都心滿意足啦!

【我最喜愛的傳統文化——陶瓷】

林歆雅

陶瓷,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

它分兩種,一種是瓷器,另一種是陶器。瓷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像家裡的碗、盤子、勺子。而陶器一般都出現在酒店或者博物館裡,供人們觀賞。

據專家考證,陶瓷的燒成已有近萬年的歷史,而陶瓷的製作也非常有講究,需要經過精細的步驟:練泥、拉坯、印坯、晒坯、施釉、燒窯、彩繪等。

陶瓷的形狀變化多端,有的方方正正,像一個小士兵;有的圓圓鼓鼓,像一個肉嘟嘟的胖子;有的肚大口小,口上還有精美的花邊,像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各種各樣形狀多得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陶瓷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樣式,還有精美的圖案:在陶瓷的白紗裙上,還有一隻栩栩如生的藍鳳凰,盤旋在瓶口,潔白的翅膀,羽毛騰空飛起,好似兩把藍色的扇子。它那用濃墨畫成的嘴兒微微翹起,兩隻雪亮的眼睛,直視著前方。這隻藍鳳凰就像我眼前飛過。

陶瓷這門古老的傳統工藝,在民間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它好似一顆璀璨的金星,在歷史的長河裡無盡地流淌著。

【我喜愛的傳統文化——簫】

黃相瑞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種古樂器——簫。

現在的簫,一般都是一根管子做成,叫“洞簫”。但它在古代卻是一種編管樂器,就是排簫。它歷史悠久,《風俗通》說:“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風翼。”說明那時的簫並不是單管,而是由許多長短不同的竹管直排而成的,形狀很像飛鳥張開的翅膀。

據記裁,簫有大小之分,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由於竹管長短不齊,吹出來的聲音就有高低,“長則濁,短則清”。生活在春秋時代的簫,吹的正是這種直排橫吹的排簫。

今日豎吹的單管簫,是從古代的“笛”改造過來的,借鑑了“羌笛”的製作工藝。這種樂器,大約在漢武帝時才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最初,它只有四個孔,經漢代京房改造,才成為五孔,後來又在流傳過程中多了一孔,便成為今日這個樣子。

謝謝大家。

【我喜愛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蔡靖軒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

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嗎?那是因為當年屈原投江的時候,人們划著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現在,划龍舟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一種方式。

今年端午節的時候,我有幸看到了我家旁邊的賽龍舟。

我看見每隻龍舟顏色都不一樣,但它們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每條龍舟上都有一個選手在敲鼓,給後面的選手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著龍舟。每條龍舟都劃得飛快,它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比賽非常精彩。

我非常喜歡賽龍舟比賽,因為,它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我喜愛的中國傳統文化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1310字

【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方宇涵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為“影子戲”和“燈影戲”,到現在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皮影戲是用一種燈光,照在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觀眾們通過白色布幕觀看燈影戲。在白色布幕後面,有操作皮影的人,他們的伴奏是用打擊樂器和絃樂樂器伴奏的。大約在元代時,皮影戲傳到了各個國家,許多外國人也成了皮影戲迷,他們親切的稱它為“中國燈影”。在美國的好萊塢電影藝術館中,陳列著中國皮影,它被稱為“電影的始祖”“最早的動畫”。

接著,我給大家說一說皮影戲的製作工藝吧!

它需要經過8道工序,分別是: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完成。

皮影戲是我國傳統的藝術,也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它歷經多少年才流傳至今。雖然現在有了電視、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視覺享受,但皮影始終有它獨特的魅力和深層的文化內涵。

我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我喜愛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鄭柳婷

老師們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皮影戲。

皮影戲興於漢朝,盛於宋代,歷史悠久。皮影戲的別名還有驢皮影、影子戲和燈影戲。

現在我來給大家講一個關於皮影戲的小故事。在明朝萬曆年間,灤州有個秀才叫黃素志,他每次考試都不理想,便到外面謀生。不安定的生活漸漸磨去了他的仕途之心。他讀了很多書,精通雕刻和繪畫,又在民間吸收了大量的剪紙藝術。他利用自己的所學創作了許多小故事,又講故事轉化一個個小紙人兒,到處演唱。自此黃素志的小故事在一代代人的口中傳誦下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沒有機會見到皮影戲,只有在少數的地方,還在傳承這個古老的民間藝術。

【我喜愛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戴源然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話說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漢武帝日夜思念,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外出,見一孩子手拿玩偶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生一計,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為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皮影戲,是我們祖國最早的電影,就是用皮革來做成人模型,再雕刻出精美的圖案。最後塗上顏色,加上關節,用燈光照射在自己白色幕布後面投影而成的。

皮影戲的主要人物多半是用暖色來塗的。上臺表演的人需要握著十幾條木條,每條木條都連著一個關節。操作的人只要把木條移來移去,就可以讓人物動起來了。

不僅中國人愛玩皮影戲,外國人也被它的魅力折服!在我看來,那些喜愛皮影戲的外國人是一個小小“影迷”,每當我們看到外國人造出來的模樣滑稽、花紋精美的道具時,就會哈哈大笑。

怎麼樣,皮影戲你們喜歡不?

我身邊的中國傳統文化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8字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文房四寶、瓷器,還有很多像春節、端午、中秋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向徵和代表。書法是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和好朋友都在學習書法,看著他們一個個字寫都得很漂亮,心裡非常羨慕,也暗下決心要練得一手好字。

暑假媽媽給我報了個書法班,走進教室,牆上到處掛滿了一幅幅書法,有的字蒼勁有力,有的字行雲流水,有的字端莊秀麗,滿屋子的墨香,彷彿置身於一個書法的世界。歐陽老師是我的書法老師,開始上課了,歐陽老師找來了毛筆和宣紙,讓我在紙上畫圈圈,我很好奇,畫圈和書法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上午過去了,我一個字也沒學會,這就是我的第一堂書法課。第二天,歐陽老師開始讓我畫豎線和橫線,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實在憋不住了,對歐陽老師說:“老師,我是來學書法的,為什麼一直讓我畫這些呢?”歐陽老師微笑著說:“你之前沒有接觸過書法,讓你畫圈,畫直線,是讓你學會運筆,把毛筆控制好。”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第三天,歐陽老師終於開始教我學寫字了,第一個字是寫漢字“一”,剛開始寫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手還不停得抖,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按照老師教我的要領,落筆時稍重再寫橫最後收筆,“一”字就出來,可仔細一看怎麼寫得不直呢,像一條毛毛蟲,老師說:“沒關係,慢慢練習”,於是我就繼續練,一張紙、兩張紙、三張紙……,直到第五張紙,我終於把“一”字練好了,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書法很難寫,可只要你專心、刻苦,就沒有練不好的。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我的書法大有進步,字比以前好看多了。

“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學習書法既是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把字練好,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通過學習書法,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要有恆心、有毅力,學習書法雖然很苦但也樂趣無窮啊!

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2字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怡。”蘇軾這首詩道出了月餅的香與甜,我也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月餅,所以我最喜歡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在這一天,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回家和親人一起吃團圓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圓,慶祝中秋節。

八月桂花飄香。中秋節這天早晨,媽媽特意為我們準備了香甜的桂花茶,讓我們甜甜美美的度過這一天。晚飯時,爸爸做了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也給每個人都倒好了紅酒,媽媽說:“過節了,我也可以少喝一點。”哈哈!我真是太開心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說,舉杯互相祝福,屋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感覺格外溫暖。

吃完晚飯,媽媽在陽臺上擺好了小圓桌,圓桌上放著香甜的水果和一盤精美的月餅。那些月餅不僅顏色美麗,而且上面還印著各種花的圖案:有桂花的,有荷花的,有菊花的,還有牡丹花的……哇!簡直太美太精緻了,讓人不忍下口,這時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撒向地面,不禁讓我想蘇軾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是一個寄託情感的節日。我喜歡中秋節,因為有了它大家才更喜悅。

——他不是壞人。可是不一定是壞人才能讓人心煩——你可以是個好人,卻同時讓人心煩。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節日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6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rdquo;春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過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從除夕起,跨年到新歲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的元宵節,前後半個多月的時間。春節,是具有非凡意義的節日。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春節也有很多的習俗:掃塵、燃放煙花爆竹、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鬧元宵等。

大年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這時家家戶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買來的年畫怎麼貼呢?那就各有各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媽媽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一盤盤美味佳餚上桌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肉放進嘴裡,並連連稱讚:“哇!真好吃!”全家人都吃起來,有說有笑。

吃過晚飯,我們拿著煙花來到院子裡放。那點燃的煙花彷彿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天空中展開了花瓣。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煙花,開放的煙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無比美麗。

我喜愛春節——一個能讓家人團聚,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傳統佳節。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85字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而我最喜歡春節。

在那天人們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天和看春晚快樂無比。而最讓我興奮的是包餃子的過程。

我們一家剛吃好午飯就開始忙碌起來:媽媽擀麵皮,爺爺奶奶做餃子餡,我和爸爸在一旁等著包餃子。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和爸爸開始包餃子了。我看了看皮和餡,皮是中間厚,邊上薄,圓溜溜的。餡是我最喜歡吃的韭菜餡的。

我拿起餃子皮,用筷子夾起餡,小心地放在餃子皮上,兩手使勁一捏,只覺得黏黏的,仔細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聲來——原來是我用力過猛,擠破了餃子皮,餡冒了出來,我趕緊“急救”,又拿起了一塊餃子皮,堵住破的地方,可餡又從另外一邊冒出來,我急忙又用另外一塊餃子皮包裹住那一邊,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終於用三塊皮包了一個餃子。這時爸爸已經包了五六個了。我包的餃子排列在它們中間,挺著“將軍肚”,真叫我不好意思。

可我不服:憑什麼爸爸包得好,我就是包不好呢?我在爸爸的引導下包的又快又好。

一轉眼到了晚上,我們一邊吃一邊說笑。

春節人歡聚,家家貼春聯、串親家友。充滿喜慶。而更讓我喜愛的是體驗包餃子的樂趣。

我是五(1)班孔令祺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春節是從大年三十開始,正月十五結束的。說到大年三十,自然少不了年夜飯。在除夕那天,家家都在進行大掃除。晚上外出工作的人必須全部回家,全家團圓,吃一頓年夜飯,其樂融融、溫馨萬分。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會貼上一幅火紅火紅的春聯。它的內容豐富多彩。接著,大人帶著小孩在屋前的空地上一起燃放煙花爆竹,“噼裡啪啦”的聲音絡繹不絕、響徹雲霄。特別是晚上,總能聽見“咻——啪!”的聲音不絕於耳,五彩繽紛的煙花時不時地把天空裝扮得異常美麗。那是有人在放沖天炮呢!它能在天空中形成各種圖案,美麗極了。

歡樂的過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叫團圓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那天,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自己做的香噴噴的元宵,難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

過完元宵節,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當中。雖然春節前前後後加起來足有半個月,可我還是感覺春節好短哦!

我是五(1)班張奕瑤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如:端午、重陽、中秋、春節……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短短的十五天,卻能看完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濃縮。從除夕,到正月初一,再到十五鬧元宵,是我們中國人最高興的十五天。

春節,俗稱“過年”。據說在遠古時代,中華大地上有一隻猛獸,叫年。年在春節那天會出來殘害眾生。後來,有人知道了年害怕紅色,亮光和響聲。便在那天掛上紅燈籠,還放鞭炮嚇走了年。後來,人們年年如此,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過年了。

過年,自然要守歲與吃年夜飯。過年那天,往往是最繁忙有快樂的一天。我們要包餃子,做一些傳統美食。那天我們總能大飽口福。晚上,我們一分一秒的等待,時間變得異常漫長,當跨年的鐘聲響起時,新的一年終於來到了。

鬧元宵是春節的最後一項活動。我們賞燈籠,猜燈謎……我們對這個春節最後一點精彩也意猶未盡。

春節,這個飽含了中國人情感的節日,在半個月的時間裡綻放出它應有的光彩。

生活的快節奏令我們對每一天的感覺漸漸麻木,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們不能忘。掃塵、放爆竹、貼春聯、貼“福”字、吃團圓飯、守歲、鬧元宵……正是這些,才讓我們對“每一天”又產生了感覺。

我是五(2)班陳曦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說的不正是這隆重的春節嗎?

過年之前,家家都要打掃家裡,貼對聯。因為沒有合適的雙面膠,所以去年奶奶把麵糊放在鍋裡,燒乾後面糊就變成黃色的、有粘性的了。用筷子沾上點兒麵糊橫著往對聯反面抹上,然後把對聯往牆上按。對聯有各式各樣的,有迎接新年的,有祝福意願的。

當然,過春節少不了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煙花。孩子們拿著壓歲錢,去大街精挑細選,買到自己最喜愛的煙花爆竹,晚上便帶著兄弟姐妹,一起到小巷裡去放煙花。有的煙花發出炫目的火光,有的煙花發出巨大的響聲,有的煙花則衝上天,爆炸後煙花散成一圈,構成精美的圖案。

除夕夜,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帶著人們美好意願的年夜飯。飯裡必有魚,因為“魚”和“餘”讀音相同,所以吃魚寄託了人們“年年有餘”的意願。

吃完了年夜飯一家人便坐在沙發上,看春節晚會。家人們時而為舞蹈人員優美的舞姿所迷倒,時而被相聲逗得哈哈大笑,時而談論自己對節目的看法,時而又驚奇魔術中精彩的表演……

到了正月十五春節才算是結束了,小巷也漸漸少了幾分熱鬧。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我是五(2)班王景行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是春節。過春節,也叫過年。意思是從這一年跨越到下一年。

過年的前些天,各家各戶都已躍躍欲試了,爭先恐後地到超市、商店去購買年貨。我們也不例外。嗬!這兒被熱鬧、喜慶的紅色包圍了。只見超市的大門口、欄杆上,都有巨大的充氣氣球,上面有用金色的絨布拼出了“過年啦!”十分引人注目。大家夥兒的情緒全部都很高漲,有些竊竊私語,有些談笑風生,還有些不顧形象地在往裡面衝去,好像去晚了東西就沒了一樣。偶爾有經過的外國人,也微笑著點點頭,看著那幾個字用生硬的中文,一字一頓地說:“過年啦!”他的臉上神采飛揚,興奮溢於言表。也許這是他第一次在中國過新年吧。那樣子,有說不出,言不盡的歡喜和驚奇。經過的人都被他感染了呢。

再過幾天,除夕夜——那可是最振奮人心的時刻了。那天,全家歡聚;那天,大家開心雀躍;那天,難以忘記。我們包餃子,吃年夜飯,看節目。全家歡聚一堂,屋裡傳來陣陣歡歌笑語聲。老人們開心,小孩們快樂。濃濃的幸福將我們包圍。

電視節目看到一半,突然窗外“嘭,啪”的聲音傳來。我一看,原來是煙花。如此絢麗多彩!我不禁蠢蠢欲動了。於是,我和爸爸也出去放。看著那五光十色的煙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象起來:有振翅飛翔的蝴蝶,有放聲啁啾的小鳥,有的像大花盤,還有一朵像一隻小心翼翼地張開雀屏的花孔雀……可是它們剛升上天空便結束了那短暫而璀璨的光芒。

我喜歡春節,因為可以給長輩拜年,他們會給我紅包哦!還有一個原因,媽媽老家那裡有個習慣,三十晚上的時候在枕頭下藏幾顆糖,初一早上醒來時,先不開口講話,剝一顆糖吃了再開口說話,這寓意一年說的話都是甜甜蜜蜜的。

春節是個多麼令人喜愛的傳統佳節呀!

我是五(3)班姜妍舞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祖國——中國,有許多節日承載著悠長的民族文化,它們各自有鮮明而又獨特的風俗,我最喜愛端午節。

端午節據傳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在古時,屈原投江後,古人們為了避免江中的魚蝦禍害詩人的遺體,在每年詩人的忌日,都會將飯菜一起包在粽葉裡,用彩色的絲線紮成糰子後,拋入河中。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節,而拋入江中的糰子就是現在我們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也非常多,如包粽子、賽龍舟等。我家也不例外。通常,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會先去買好肉、糯米和粽葉。回家後,把粽葉洗淨晾乾,留到端午節當天用來包粽子。

端午節下午,我與奶奶一起包粽子,我們通常包的是大肉粽。媽媽和我都不愛吃肥肉,所以呢,用白線扎的粽子代表著肥肉多,用藍線扎的代表著肥肉少,以示區分。包粽子的過程非常有趣,奶奶一邊做一邊教我。奶奶會先把米和醬油拌在一起,再把肉切好醃製備用。包粽子的時候,首先把墨綠色的粽葉捲成一個三角形,再在底下放一些米,中間放上一塊肉,然後用米填滿整個三角,之後將上面露出的葉子摺進去,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奶奶就這樣一邊包一邊聊天,漸漸的,粽子擺滿了整個餐盤。

包完後,將粽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約半小時。一開啟鍋蓋,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讓人光聞著就直流口水。把繩子解開,粽子油亮油亮的,像被水晶包裹著,看著就食慾大開,讓人垂涎欲滴。用嘴一咬,飯粒之間還彷彿藕斷絲連一般,吃到嘴裡又軟又糯,入口即化。晚上,全家人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吃著我和奶奶包的香噴噴的粽子。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這就是我最愛的節日——端午節。你喜歡嗎?

我是五(3)班周張雨桐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佳節就是春節,也可以說是中國的農曆新年。

“每逢佳節倍思親”,因為我爸爸是出生在海南,所以每年春節我們一家子都會在海南度過。除夕那天早上,爸爸早早就把我叫了起來,帶著我去逛有當地特色的年貨集市。集市上可熱鬧啦,人挨著人,人山人海的。集市上的年貨真是琳琅滿目,我最喜歡的就是賣煙花的攤位。爸爸每次也會給我買好多好多的煙花,有旋風陀螺、母雞下蛋、萬紫千紅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火箭炮啦,這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

當我和爸爸雙手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回到家時,媽媽和奶奶正在忙著殺雞宰鵝,準備著年夜飯。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圍著坐在飯桌前,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互相祝福來年會更好,大家有說有笑,桌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晚飯後,大人們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的直播。我和哥哥就拎著一大包煙花在家門口放起煙花來。四周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遠處的夜空中不時有煙花在綻放,把鄉村夜晚的天空渲染得五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家家戶戶都沉醉在春節的歡樂之中。

我也在煙花爆竹聲中,祝福我的家人健康平安!

我是五(4)班翁浩鳴

【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節日,便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在這個節日裡有我最喜歡的兩件事就是放煙花和吃年飯。

記得那一年,我第一次放煙花時,心情格外激動。我拿著一根火柴,手伸得長長的,閉著一隻眼睛,另一隻手捂著耳朵,一步、一步,緩緩地靠近,火柴一碰到導火線,便丟下火柴,身子一扭,拔腿便跑。我站在很遠的地方,等啊等,煙花卻始終沒有動靜。於是,我又躡手躡腳地去點了一次。才等了幾秒鐘,我就以為它沒點著,心急火燎地想要再點一次。剛剛掏出火柴盒,煙花就噴出了耀眼的火花,嚇得我再一次轉身就逃,一頭撞進了奶奶家的大門,又趕緊把門關上。

剛進入大門,我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把門開了一條縫。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直衝天空,漸漸地舒展開來,形成了無數朵時而紅,時而黃,時而綠的繁花,漂亮極了,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門外……

“吃飯了!”奶奶喊道。我們戀戀不捨地看了那已經燃盡的煙花,踏著滿地繽紛的碎紙屑,歡天喜地地走了。

吃年夜飯的時候到了。桌子上的大菜盤在通紅炭火的炙烤下咕咕作響,一股股的白汽迫不及待地從翻滾的湯裡竄出來,彷彿也想和大夥湊個熱鬧。看著滿桌子的美味,我有點無從下手。手中的筷子探頭探腦,最後直奔我最喜歡的魚臉。爺爺奶奶笑吟吟的看著我和爸爸媽媽,什麼都沒吃,卻是一幅十分享受的樣子。而當我端起酒杯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時,爺爺更是笑開了花,他那花白的鬍子在鼻孔的兩側跳躍著,怎麼也不願意安靜下來!接著,兩個大紅信封塞到了我手裡,這回輪到我眉飛色舞,蹦跳著找小夥伴去……

春節,讓我遠離了那永遠也做不玩的作業;春節,把我帶回到爺爺奶奶那期望的笑容裡;春節,讓我看見那漫天的煙花和張張真誠的笑臉;春節,讓我聽到聲聲誠摯問候和由衷的祝福。在小草破土的寂靜中,去迎接又一個新的開始!

我是五(4)班喻知萌

中國傳統文化在我身邊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2字

“學習爭先雖重要,文明禮貌也要好。學習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禮貌和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一直教育我要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現在我不僅時刻銘記父母從小教我的基本禮儀,我還會盡我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每一次我們坐地鐵,都會碰到老奶奶、老爺爺或者需要座位的人,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讓給他們坐。儘管有時候我也很累,也很需要座位休息一下,一聽到誇獎的聲音,我會不好意思地說:“沒關係,這是我應該做的。”那時候的累和困都會一掃而光了。有一件事情至今還記憶猶新。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媽媽剛上地鐵,就看見一位叔叔急急忙忙地下了車。我們在空下來的位置上坐了下去,一坐下去我就發現位子上有一個錢包。我想:一定是剛才那位叔叔遺忘的。我和媽媽急忙站起來,那時候地鐵車門已經關閉,準備啟動了。隔著玻璃,我看見那位掉錢包的叔叔焦急地在用手示意,意思是叫我們在下一站等他。我緊緊地捏著錢包等待下一站。到站一下車,我就看見掉錢包的叔叔。我們連忙把錢包還給叔叔。叔叔感激地接過錢包連聲說:“謝謝!謝謝!”還從錢包裡掏出一佰元,說要給我買好吃的以表示酬謝,被我們委婉地拒絕了,並說道:“這本來就是應該做的。”在回來的路上,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像即將到來的清明節,中秋節我們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過年的時候要貼對聯、放鞭炮,到親戚家拜年、吃餃子,最重要的是不管平時離得多遠,在那時候都會不遠千里的趕回來與家人團聚。還有很多的傳統文化,都已滲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需要我們去發揚光大,去傳承。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篇8

高二作文 ,2063字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佛教、道教等。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容幷蓄,和而不同,似乎無從談起。“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

首先,我們應該從精神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歷史的長期積澱,形成為社會意識的潛流,滲入到了社會心理的深層,她的影響隨處可現的。只有深入學習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在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時代進步的要求,創造性地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充實新的時代內容,使之不斷完善發展。

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愛、正氣、勤學、節儉、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揚,濃縮了傳統文化立世做人榮辱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和諧”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諧理念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特質,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論述,成為各家各派思想學說的靈魂。和諧理念跨越時空,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虛靜處下,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係正確定位,在大一統的格局內,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兵家講求“令民與上同意”,強調“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作為治軍經武的重要前提,視“和諧”為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和諧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就是這種優良傳統,如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的美德,再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這些傳統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無法匹敵的,也是我們要繼承發揚的。

其次,我們要從文化內容上弘揚傳統文化。

翻開中國的歷史長卷,綜觀而得的盡是璀璨的星火:遠古神話的浩大純美,諸子散文的洋洋灑灑,辭賦經文的博大精深,唐詩宋詞的經典奇葩,輝煌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終會走向虛無、走向異化。如此說來,當前國民對傳統文化的追隨,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漸增強的體現了,由此可見,誦讀千古美文不僅是正確的,也是極其必要的。我們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蹟,真正瞭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我們雖不能全盤吸收,可我們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使其成為我們的資本和驕傲。

另外,我們要多從藝術形式上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澱過程中,為我們民族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體現在漢字、傳統精神、傳統圖形、水墨意境、傳統手工藝等各個方面。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傢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築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隨處可見的中國古典建築、太極圖紋、畫像石、金石篆刻、藍印花布、木刻插畫、臉譜文化、民間剪紙、裝飾紋案、書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有符合世界當今潮流的嶄新樣式。如果真正瞭解了這些藝術、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

“傳統化”和“本土化”的迴歸,是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的渠道,同時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我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一種反思,甚至可以說更是一種責任。只有使中國不斷的加快全球化的程序,並積極的宣傳中國文化,才能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才是中國真正騰飛的時候!

體驗一次中國傳統文化 篇9

國二作文 ,60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農曆四月初四,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

清明這天,大人們帶著紙錢,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祭拜祖先。

清明為什麼要上香祭祖呢?今天,我就來解釋一下。清明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清明前一天是古代的“寒食節”,春秋時期,介子推為晉文公“割骨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休綿山。晉文公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建立寺廟祭拜,由此產生了“寒食節”。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都不舉火做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清明,人們上墳燒紙錢,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古人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至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古代,人們除了掃墓,還時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陣陣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清明節還有許許多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帶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記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極盛。

今天,我隨著大人們一起掃墓。我們攜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的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柳插在墳上,行禮祭拜。除了這些,家裡人也做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款待親朋。

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做青團,將青艾和糯米調和成綠色糕團。它也屬於寒食的一種。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要知曉中華民族的傳統,更要去體驗、去實踐、去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包粽子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0字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包餃子、吃月餅、包粽子、刺繡等等。可我還是最喜歡包粽子。

傳說:屈原投江時,老百姓很悲痛,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包好的粽子投放到海里。於是,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那天,我到奶奶家去,奶奶包了許多粽子,這邊的餡可真多啊!有肉的、有棗子的、還有豆沙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試試看了。我先戴上一次性手套,拿了一片竹葉,把糯米做成圓柱形,在裡面加了許多的豆沙餡,奶奶笑著說:“餡放太多也不好吃。”我要綁竹條了,可竹條像一個不聽話的寶寶,不管我怎麼包,也包不上去。我只好請教奶奶,奶奶說:“你的手勢不對,要大拇指按住葉子,再圍著繞一圈,記住不能握得太緊,也不能握得太鬆。”奶奶一邊說,一邊給做我示範。我又重新包了一個,綁竹條時照著奶奶的話去做了,果然成功了。

中午,我把我包的粽子大口大口地吃掉了,雖然樣子不怎麼好看,但是裡面裹著我得心血,我看著十分自豪。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5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種類繁多,異彩紛呈,但我獨獨喜愛於剪紙。

春節快到了,我和媽媽決定去逛一逛。一出去我就停住了:眼前的房屋彷彿變紅了,因為家家戶戶的窗戶上貼滿了一片紅的裝飾品。有福字、對聯、年畫……突然在我眼前出現了剪紙窗花,它們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我一見鍾情,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氛圍。

我在房屋下轉來轉去,細細端詳著。它們有的是單純一朵花,有的中間是花,外邊一大圈是有幾匹馬或者其他花樣。每個邊邊角角都很精細,不管有多難,把一些小細節全剪出來了,大師級的剪紙,多令人佩服啊!

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是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五福團花剪紙。這幾份剪紙,採用重複摺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藝術紙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

我愛你剪紙!

中國傳統文化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43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種類繁多,異彩紛呈,我卻獨獨鍾情於陶瓷。

住在鄉下的外公是一個陶瓷藝術家,在他的房間裡到處都是陶瓷,有花盆,泥人,六角塔,小狗,小貓……。各個都栩栩如生,但我還是最喜歡外公放在寫字檯上的陶瓷馬。

這匹馬玲瓏剔透,精神抖擻,身強力壯,十分魁梧。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彷彿在滴溜溜的轉。大嘴巴緊閉,像有機不可洩的祕密。它又細又長的脖子上長著一列整齊的棕毛。它那一條條濃密的尾巴像女孩子扎著的馬尾辮,似乎在風中輕輕地甩動著呢!

我很想知道陶瓷的歷史,就跑過區問外公,外公說:“中國人在公元80002000年就發明了陶瓷。常見的陶瓷材料有黏土,氧化鋁,高嶺土等。燒至700度方可成陶瓷,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用。”

我喜歡陶瓷,也喜歡外公捏的陶瓷馬。

中國傳統文化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8字

大年三十那天有很多習俗,如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卻唯獨喜歡貼春聯。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過年的商品,有過年的鞭炮,美味的蛋糕、一大堆的零食……還買了一幅春聯和兩個福字。啊,這下我可高興了,我回家要馬上把它們貼好。

回到家裡,我找來剪刀和雙面膠,馬上拿起那幅春聯小心翼翼地貼在大門上,又拿起兩個福字端端正正地貼在大門的左右兩邊。爸爸出來看見了,連忙說:兒子,你把春聯貼反了,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邊,下聯要貼在左邊,因為古人寫字時都是從右寫到左的。福字也貼錯了,要倒著貼。表示福要來到我們家。哦,我恍然大悟,原來貼個春聯也有這麼多學問,今天我又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又認認真真地把春聯和福字重新貼了一番。

貼好了,我站在大門前仔細端詳著春聯。紅紅的紙上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上聯是:人和家和萬事興,下聯是:財旺業旺千家樂,橫批是:萬事如意。寓意著全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像橫批所說的那樣,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兩個金色的倒福字象徵著福要到來了啦……

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貼春聯!

中國傳統文化 篇14

話題作文 ,980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中國文化—上海】

陸貝爾

在2015年的暑假,我一個人回到中國去看我的親戚。這是我第一次回中國。我的外婆住在上海旁邊的浙江,她在上海浦東機場等我。這次中國之行我去了不少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上海。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在揚子江到太平洋的出口。上海也是一個很老的城市,在1291年創立了。但是直到1849年,它還是一個小釣魚鎮,黃浦江流過上海的中間,在江的西面叫浦西,江的東邊叫浦東。現在上海很發達,有很多高樓。

我們先到上海的外灘。外灘是在黃浦江邊上,在那裡,我們都可以看到浦東的高樓。當我們到那裡的時候,太陽快落山了,那些高樓放出很多不同的顏色,很漂亮。我們上了一個船,在江上看上海的夜景。第二天,我們去了南京路,這個路只讓人走,兩邊都有很多店,像紐約的第五大道。我吃到了一個上海的美食,小籠包,。真的很好吃,筆我在美國的中國城吃的好吃一千倍。第三天,我們進去浦東看了看。我們參觀了東方明珠,上海標誌性的高樓。東方明珠是個很高的樓,632米高。頂上有五個粉紅色的大球,我們上到最高的球看外面,高樓在我的四邊,車在地下是像很多螞蟻。黃浦江彎彎的流到遠處。風景真的很美。

最後,我們要回美國了。去機場的路上,我們過了架在黃浦江上的南浦大橋。在上橋之前,馬路變成了兩個圈然後橋才開始,這是很獨特的。飛機終於啟動了,上海和他的高樓。

【篇二:我心目中的中國文化—春節】

劉雪冰

春節是我瞭解的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首先,我喜歡吃!中國美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菜好吃,特別對我的胃口。新年那幾天,我媽媽會去買或做很多好吃又吉祥的中國美食,比如: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團團圓圓”的湯圓,“長命百歲”的長壽麵,“年年高”的年糕,當然還有我最最喜歡的“招財進寶”的餃子,其次,我喜歡錢!春節的一個習俗拿紅包是非常開心的事情。我從很小開始,每年過年都會去跟爸爸媽媽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他們每次都會笑著給我一個紅包。說兩句好聽的話就有錢拿,這個傳統太好了。除了有好吃的,有錢拿。春節還有喜慶熱鬧的春節晚會可以看。每年的春晚有最優美的舞蹈,最好聽的歌曲,還有超高難度的雜技表演。可惜的是我看不太懂小品和相聲類的節目。

我喜歡春節的美食,喜歡看春節的表演,更喜歡拿紅包。我非常喜歡這個中國傳統的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6字

寒假裡的一天,我們飛揚七色花紅領巾假日小隊的夥伴們,一起來到綠博園少年宮做燈籠。

在手工室裡,老師先向我們展示了今天要做的燈籠的樣子,並一一介紹了做燈籠的各種材料,同時教會我們用膠槍的方法,然後便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做一款獨一無二的燈籠。

我先把燈籠的架子搭好,這樣燈籠的外型就確定了,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燈籠。我取了四張紅紙準備貼上去,但想想,我總該把我的燈籠裝飾漂亮一點吧。看到左邊的同學在畫“福”,右邊的同學在畫小豬,我想了想,我就寫三首小詩吧。說幹就幹,我把《元日》、《江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三首詩寫在了三張紙上,並在最後的那張紙上畫了個獅頭大銅門,寫上“開門大吉”。貼好後,我又繫上繩子,下面掛上紅毛線做成的長鬚吊墜,提起一看,這個燈籠美極啦。我高興地大喊一聲:“大功告成!”攝影師趕緊走到我面前,說:“來,小朋友把燈籠帶上,我給你來個特寫!”我舉著燈籠,擺好姿勢,咔嚓一聲,我和我燈籠的合影定格啦!

通過做燈籠的活動,我感受到了做燈籠的樂趣,深深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2609字

【剪紙】

徐曹暢

我端坐在桌前,凝神地看著眼前這幅惟肖惟妙的剪紙作品,我不由地讚歎中國的剪紙是多麼獨特、多麼神奇!

瞧!這幅玲瓏剔透的剪紙作品上的面面栩栩如生,生動活潑,兩隻黃牛的肌肉強健有力,前胸後臀豐滿顯得格外健壯,尾巴捲曲,角長而內彎,老黃牛的身上是一幅梅花圖案,兩隻鈴鐺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兩隻黃牛拉著一輛裝滿西瓜的車,車上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和一個女孩。一旁是綻放的花朵兒,幾株小草藏在花兒後面,似乎有些害羞。兩隻小鳥,一隻旁若無人地停息在老黃牛的彎角上,另一隻正朝老黃牛這兒飛來,似乎也想加入這支賣西瓜的隊伍。老人和女童正在津津有味地聊著天。那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豔的獨特點染,使這件作品顯得十分生動、有味、耐看。

望著這幅別具一格的剪紙,我彷彿來到這幅剪紙作品之中。女童的爸爸和媽媽都外出打工,家裡只剩女童和她的奶奶相依為命。懂事的小女孩似乎知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跟奶奶商量,決定利用休息時間去賣西瓜掙錢養活自己和奶奶。以後的日子裡,每逢週六,不管外面是炎炎烈日還是狂風暴雨,小女孩都早早地起床,先去集市上進貨,回到家後,小女孩又是做飯,又是洗衣服……奶奶看了,有些心疼才滿10歲的小孫女,眼裡不禁溼潤了,終於都忙完了,小女孩牽了兩頭老黃牛,拉起奶奶,便進城賣西瓜去了。到了城裡,街上人山人海,小女孩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攤位,停了下來。她用她那稚嫩的童聲叫喊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又大又甜的西瓜啊!”一個年輕的女子走上前來詢問女孩兒價錢,小女孩的話音剛落,女子便從錢包裡掏出錢遞給了她。小女孩連忙找錢給她,可那女子卻急匆匆地離開了。時近中午,陽光更加強烈了,照射在小女孩的臉上,一滴滴汗珠從臉上流了下來,但她卻顧不上擦一滴汗珠。來買她西瓜的人,越來越多,小女孩雖然汗流浹背,但她臉上卻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夕陽西下,一車西瓜全都賣完了,祖孫倆看著今天的收穫,欣慰的笑了……

我從剪紙的世界裡的跳出來,眼前的剪紙作品又是定格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只聽“咔咔”幾聲,一張剪紙便誕生了。使我們沉浸在剪紙的世界中,沉浸在那鬼斧神工的剪紙技藝裡,讓我們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

【剪紙】

陳佳楊

夜晚,月色如水,繁星點綴著夜空。抬頭遙望星空,盼望七夕的來臨,盼望牛郎織女的相會。再低頭看著手中的剪紙,那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豔的獨特點染,使這件作品顯得十分生動、耐看,更使我對剪紙藝術的崇敬與好奇之心油然而生。

我看著眼前這別具一格的剪紙,不由得仔細端詳起來。老牛的肌肉豐滿而凸出,不經意間顯現出了它的強壯有力。尾巴彎曲,角長而朝內彎曲,兩隻銅鈴般的眼睛炯炯有神。牛郎懷抱著一個孩子,竹筐裡躺著一個孩子,他和織女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彷彿有說不盡的開心、思念與牽掛。喜鵲們也從四面八方飛來,好似也想加入這歡樂的聚會,對他們表示祝賀。牛郎身邊的一對兒女雙臂張開,好似想立即投入母親的懷抱。牛郎織女相聚的那幸福時光好似都在我的眼前活了。

望著這幅惟妙惟肖的剪紙,我彷彿也身臨其境,置身那時。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柔和的月光傾灑在大地上,牛郎織女隔著那廣闊無垠、波濤洶湧的天河,帶著一絲牽掛、一絲憂傷、一絲擔心互相遙望對方。多麼期盼能與之相會。可他們不知喜鵲們得知此事之後,決心幫助他們。忽然聽到空中一聲鳥鳴,聽到呼喚的喜鵲們立即向天河飛去。起先是一隻、兩隻、三隻……後來成千上萬的喜鵲一擁而上。沒過多久,一座“鵲橋”便橫跨在天河之上。牛郎興奮不已,心裡想到:“我終於可以和妻子再次相見了,一家人可以團聚了。”他立即帶著一對兒女,牽著當初為他們耕地的老牛,疾步向橋的那頭走去。沒多久便在橋上見到了自己的妻子—織女。一對兒女“哇”的一聲,掙脫牛郎的手,奔向織女,投入媽媽的懷抱。牛郎和織女也趁著這大好的時光一起賞月。一對兒女圍在他們的跟前追逐著、嬉戲著……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我從聯想中跳了出來,眼前的作品彷彿成了一部電影,讓我浮想聯翩。啊!多麼生動有趣的剪紙藝術,多麼感人的民間故事。一張薄薄的紅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竟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我們巧奪天工的剪紙藝術!

【荷塘月色】

李尚諺

一個月色晴朗的夏夜,我用完餐,走出家門,來到西湖邊漫步。涼爽的夏風吹拂過我的面頰,伴隨著它的,是一陣沁人心脾的花香。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循著花香,望向原本是花骨的它,今夜竟綻放出如此炫麗,如此芳香的花兒來—荷花。

我突然想起了幾乎被我忘得一乾二淨的剪紙—荷塘月色,依稀記得它已被擺在了偏僻的角落裡。

我有種想找回剪紙的衝動,由不得大腦的思考,由不得“嚴格的家規”,我快速地跑回家去,翻箱倒櫃,終於找出了那幅剪紙,拭去了灰塵,從來沒有如此仔細地端詳著這幅作品。看哪,荷塘對岸的閣樓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水面上,塘邊的荷花一朵朵都在荷葉的襯托下,顯得那樣的婀娜多姿。荷花千姿百態地綻放著,如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捂著臉蛋,偷偷地望著我;如一位成熟的女子,舒展開身子,盡情地綻放自己;如一位年邁的長者,花瓣兒凋零了,露出了可愛的蓮蓬娃娃……

月牙兒姐姐似乎被這美輪美奐的景色給迷住了,來到水裡觀賞嬉戲。那一群玩兒膩了捉迷藏的小魚們,驚訝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懷著好奇和恐懼,緊張兮兮地“親”了月牙兒一下,月牙兒姐姐害羞地回到了天上去。小魚們也被嚇了一跳,回到了大傘荷葉下,腦袋又探出來了,月牙兒又回來了,“嗖”地一下子,“魚頭兒”竄到月牙兒姐姐下面,又啄了她的臉,月牙兒又跑了,“魚頭兒”又逃了……就是這反覆的幾次一來一回,魚兒和月兒不厭其煩地玩著。這時,耳邊彷彿傳來了幾聲鳴叫,“呱呱,呱”,哦,原來是青蛙觀眾坐在荷葉上捧腹大笑呢……“諺,你怎麼把屋子弄得一團糟,請你背一下《家規》的第九條規定……”我從聯想的思緒中跳了出來,又回到了現實。

收拾完屋子,凝視著“荷塘月色”,我又想起了剪紙的主人—我的姥姥。這幅剪紙就是姥姥用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剪成的。雖然這並不是那麼的別具一格,但那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那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那炫麗鮮豔的獨特點染,無不體現出姥姥的心靈手巧,也就這雙手,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讓這個民間工藝永遠地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篇17

國三作文 ,696字

一條大河奔騰於華夏版圖紙上,時而遇到峽灣,飛沫四濺,趣意橫生;時而流經平地,流觴曲水,沙白水清;時而跨過高山,事宜奔騰,萬馬齊喑,不捨晝夜如它。

古往今來,歷史的浪潮哺育了多少文人名家,從先秦諸子,到秦漢散文,再到唐宋八大家,再到晚明小品,文學芬香一直傳於今朝,即使穿越百年仍帶著民族獨特的氣息。

李白之詩仙最豪情,劍光月色躍然於字裡行間;王羲之之《蘭亭集序》龍鳳舞動,堪稱天下第一;王昭君之冰清玉潔,繽紛著唐詩宋賦的音韻。

王國維去了,去了他嚮往“國學”天堂,他很是平靜。尚在人間時,他很是激憤,國學的腳步越走越遠,在那個趨於猛獸般的時代裡,他的聲音太小,罷了,既然不能挽救這個時刻,那就去博取精神的自由吧!他捨棄了世俗,去追隨那內心的獨標孤高,他對國學的堅守,讓人仰視。

而今,人們對傳統文化議論紛紛,隨著英文縮寫字母編入新華字典的浪潮,有的人漠不關心,有的人嗤之以鼻,諷刺中國人的無能,還有的人似乎緊跟時尚的步伐。不要說這個小事了。甚至日常交流中也混雜這半不拉幾的英文。我們太過自以為是,傳統文化殿堂仍熠熠生輝,我們卻視之鐵鏽,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子孫,它又能存活多久呢?

曾經,魯迅棄醫從文,以筆代刀,挑開黑暗的帷幕,刺痛那一雙雙黑暗的眼睛,挽救邊緣的國人,他聲聲吶喊,聲聲祝福,讓中國文明重新在大地上開出血紅的花,讓中國脊樑在此鏗鏘有力。如今,我們也需要這樣一些人,為華夏,為文明,為傳統而奔走呼號。我們需要用血淚灌溉,讓中華傳統文化之林屹然挺立於世界東方,我們需要取飲華夏大河之水,讓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綻放最美姿態。

我的華夏文明啊!我願跟隨你的腳步,去跋山涉水,領略四季變化!

中國傳統文化 篇18

國三作文 ,1267字

你從泱泱古國走來,滿身繁華;你從浩瀚的中原文明走來,帶著厚重的文化氣息;你從中華的歷史走來,帶著中國人的特點,剛柔並濟。

都說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悠久綿長,先輩們的創作舉世無雙;都說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群星閃爍。但是,現在有多少流傳下來,不被世人遺忘呢?

記得有一次,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張民族合照。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除漢族外的五十五個民族,身著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如此盛大而莊重,真是一朵朵燦爛的花。反觀漢族,再普通不過的白色短袖襯衫、牛仔褲、運動鞋,這身簡潔的著裝,在其它民族華美的服飾中多麼突出,多麼刺眼。莫非漢族人就只能穿外來的短袖襯衫、牛仔褲嗎?

你要問,漢族人有自己的服飾嗎?當然,我最愛的,便是漢族的服飾——漢服。

曾經聽過一個新聞,有一個女孩兒,穿漢服去逛街,卻被人認為是日本的和服,當街被打。當時,我多麼氣憤,怒氣佔領了胸腔。打她的人可都是漢族人啊!我們竟然連自己的傳統服飾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而日本把自己的傳統服飾——和服當做最重要的珍寶,唯有最重要的節日,才拿出來穿。而漢族,重要的日子男生穿西裝,女生穿晚禮服便為隆重,可是,這些衣服都不是我們民族的。

誠然漢服寬幅大袖,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現代的生活節奏,就像不停旋轉的陀螺,快到讓人無法琢磨。但是,漢服給人的感覺是那麼寧靜、優雅,彷彿與世隔絕一般,卻有一種從容與淡定。從這麼一件衣服上,看出了漢族男兒的錚錚鐵骨,漢族女兒的溫柔細膩;看出了漢族的繁榮與鼎盛;看出了漢族祖先的智慧。

想當年,李白、杜甫的空國情懷;項羽“背水一戰”的決然;岳飛的誓死抗金,為國犧牲的精神,似乎都蘊藏在了漢服之中。

不是我不喜歡現代,現代科技發達,經濟繁榮,公平、民主,這都是古代比不上的。我只是想要中國人憶起自己的“根”。

我希望漢族人能重新認識自己的民族,愛護自己民族的傳統,不要讓它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之中,成為過去。不止漢服,其它很多也是。

古人的文化,博大精深,就以漢服為例,它看上去華麗優雅,飄飄欲仙,其實卻有很多內涵。唐裝領口內方外圓,意味著天圓地方;皇帝冕服上有著像徵著皇帝地位的十三章紋;而頭上的“冠”也有講究,兩耳外垂下的“充耳”是提示帝王聽大臣們的意見。就連衣服的顏色,也有講究,霸氣的冕服代表著皇帝的至高無上,而女子的服飾更是體現出女子的溫柔,卻又有一些“巾幗不讓鬚眉”的味道,不由讓人想起花木蘭,樊梨花這些女中豪傑。

國家是由一個個民族組成的,而世界又是由一個個國家組成的。若是連民族的傳統都保護不好,何談守護國家的文化?

別看傳統文化是過去的文化,但是如果沒有了它,那麼一個民族就如同沙灘中的一粒沙子,變的平凡無奇。正是有了傳統文化,民族才會獨一無二。

願中國傳統文化流傳萬年,永不凋零;願先賢精神,萬古流芳;願廣大炎黃子孫,銘記先祖,不忘初心;願先人遺志,永世流傳;願中華文明,走向輝煌!

中國傳統文化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8字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很多很多的,它們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比如: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和春節。最讓我感興趣的節日就是春節了。

因為春節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年夜飯和守歲,關於春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野獸,專在年三十出來傷害人,於是人們便開始想辦法把它除去,慢慢的,人們掌握了它的習性,發現它怕紅、怕聲音,便在年三十晚上點響爆竹,貼上紅紙,年看見、聽見這些,嚇得撒腿就跑。

一年春節中,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每到那時我就要和媽媽一起包餃子了,我先拿起一張麵皮,用筷子挑一點餡兒,將它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個像耳朵似的餃子就包好了,就這樣我包了十幾個,啊!這一年的春節過得好開心呀!

我喜歡過春節,也驕傲我是一箇中國人。

中國傳統文化 篇20

中考作文 ,577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像一座巨大的寶,有中國書法、篆刻印章、皮影、武術……

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漢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這些過程。

從古至今,中國有很多偉大的書法家,有顏真卿、柳公權、蘇東坡、米芾、懷素、張旭……王羲之就是我國偉大的書法家之一,人稱“書聖”,他的行書《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

我練習毛筆字已經有七年多的時間了,剛開始寫時,毛筆在我手裡可“不聽話”了,手不停的抖,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難看極了。之後日復一日地練習,寫多了就不抖了。到現在在春節時施展身手,在不同場合下都能即興發揮、揮筆潑墨。這的感覺是在是很棒。話說回來“字如其人”不還是古人常說的嗎!

寫完一幅書法作品之後可以大家坐下來品一品,談論一下哪裡寫的好,哪兒寫的略有欠缺,提醒注意,每次都能從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處,再勤加練習後,豈不是會更好?何況古人就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在書法中我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已經讓我受益匪淺。但這只是開始,書法中蘊含的哲理我學也學不完,我要在書法的世界裡、在中華浩瀚的文明裡繼續努力、繼續學習、繼續探索。